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一
《重返狼群》這本厚厚的書我已經讀了不下五遍了,小狼格林的活潑淘氣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里。《狼圖騰》的作者姜戎在序言里說他已經精讀了四遍《重返狼群》,但仍想再讀,可見這本書是多么的有趣。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二
這個月,我讀了《重返狼群》,讀后我深有感觸:人類對狼性的了解實在太少!
《重返狼群》是作家李微漪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紀實小說。李微漪去若爾蓋草原寫生時,偶遇一只瀕臨死亡的小狼崽,她領養了它,并把它取名為格林;她決定培養格林的野性,讓它重返狼群。經過八個月的努力,格林具備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成功回到了屬于自己的草原和狼群。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狼崇尚自由,格林寧可受傷甚至死亡,也不愿意被人牽著走——自由就是狼的圣經,不自由,毋寧死;狼是聰明的,狼群打圍牦牛群的時候,善于觀察牦牛群的弱點和優勢,再通過巧妙的方式把它們嫁接起來,轉化為自己的利器;狼也非常注重情誼,在作者生了重病,臥床不起的時候,把僅有的存糧給了她,所謂狼之柔情,就是這樣。
現代也有類似的故事,比如小紅帽、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等,這些都是因為人們觀察狼的方法錯了,把狼過度丑化了。想當年的蒙古帝國、羅馬帝國和今日的美國,哪一個不是高度信仰狼文化的國家?他們所崇尚的,正是自由獨立、頑強競爭、勇敢進取的狼精神。
感謝李微漪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真正的狼性。我們不僅要減少對狼性的誤解,更要學習狼精神,增強自己的狼性。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三
在茫茫若爾蓋大草原上,狼群在馳騁,寒風拂過它們的毛發……雪后的天空重現碧藍和空靈,遠山的起伏如巨狼的脊背。若爾蓋在素裹中恢復寂靜,時不時傳來牧羊人的高歌。是的,除了羊群、牧羊人,狼這個族群才是大草原的主人。
為首的那只狼是我們故事的主人公,看它矯健的奔跑姿勢、優美的捕食弧線,沒有人會想到,這只在狼群中有一席之地的`狼王,小時候曾被人類收養,并且是世界上第一只由人類長大并成功放回草原生存下來的狼子—格林。收養它的,正是此本書的作者李微漪。她當年在若爾蓋草原聽說了一則讓她唏噓不已的故事:一只公狼為了養活妻子和一窩嗷嗷待哺的小狼,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人類牧場偷羊。這里不是動畫片里的青青草原———它被狼夾子夾住了,在掙扎中它咬斷自己被夾住的腳,拼命去尋找它的妻子,可是三只腿的“灰太狼”沒有逃脫厄運,被看家大狗撲倒在地咬死。它的妻子和孩子失去了生活支柱,接二連三地死去,只有一只小狼—我們的“格林”幸存了下來,被聞訊趕來的李微漪接回家,改變了格林的生活軌跡。
對于狼來說,城市里最大的危險,便是人類。人類不會容忍一只野獸生存在他們身邊,給他們帶來威脅。李微漪將它藏進了自己的畫室,于是發生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格林與寵物犬爭搶奶、爭狗狼、打斗、互掐……“養母”李微漪戰戰兢兢,瞞著鄰居們,人們都以為格林是一條大狼狗。格林慢慢長大,體貌和性情越來越顯現出“狼性”,“養母”深知隱瞞不是長久之計,早晚有一天,格林會被動物園帶走。為了格林的未來,李微漪搬回草原,并托人將它送入了附近的藏獒場,在這里,它學會了與這種兇猛的大狗相處,同時它也不用再躲躲藏藏。每天早上,格林會向“媽媽”報“morning call”————早上7點準時向她的屋子里扔一塊干牛糞;李微漪生病得了肺水腫,格林無心玩耍,滿臉憂郁地趴在窗前擔心著她的咳嗽……多么和諧溫馨的人狼相處畫面!
格林長大了,長成了一頭成熟的公狼。李微漪不得不考慮讓它重返族群。在狼山腳下告別的時刻,格林一步三回頭,它是多么舍不得離開“媽媽”啊!
事隔幾個月,李微漪再次來到狼山,卻怎么也尋不見格林的身影,卻意外地發現這兒出現了很多狼販子。在幾個志同道合朋友的幫助下,李微漪狠狠地懲罰了他們,為死在狼販子手中的一頭小狼豎起了一座雕塑警醒世人,同時,她在這兒埋下了格林最喜歡吃的奶糖。接下來李微漪驚喜地從監控中發現了格林,它仍然那么熟練地剝開糖紙。
李微漪終于和格林見面了。似曾相識,它看向她的目光不再溫柔,反而帶有一絲猶豫和陌生。格林的狼性終于完全恢復,它已經是狼王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它害怕人類會帶走它們“既然這兒有人類的蹤跡,那么我就帶著我的狼族和孩子們遠離吧”。
格林終究是屬于草原的。沒有擁抱親吻和眼淚,人狼之間僅存了一絲不舍和牽掛。曾經的深情相依,在這一望無限的大草原上,只留下了一章口口相傳的“格林童話”。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四
“我救下的是一頭孤狼的命,但我們能改變整個狼群的命運嗎?”李微漪曾發出這樣的叩問。
本書生動而又感人地寫出了一個這樣的真實故事:幾年前,年輕女畫家李微漪在若爾蓋大草原寫生時,偶遇了一條剛剛失去親人,還未睜眼就快要斷氣的幼狼,她悲痛地發出一聲狼嚎,沒想到小狼竟動了動耳朵,奇跡般地活了過來。小狼求生的眼神,觸動了她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于是,她帶著小狼回到了她的城市,她的家,從此視它為親子,教導它,撫養它,領會它,陪伴它。隨著小狼漸漸長大,李微漪意識到繁華的城市不是小狼格林的家,格林是一條渴望自由的草原狼。于是,李微漪劍走偏鋒,帶著格林,重回荒原。一路上,一人一狼,相依相伴,不離不棄,跨過了艱難險阻,越過了重重考驗,歷盡千辛萬苦,九死一生,格林終于得以重返狼群。
重返狼群的過程中,“狼媽”曾不止十次的看到過小狼格林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剛到草原時的放縱不羈;初入天敵藏獒群時的毫無畏懼,甚至搗亂;即使冰天雪地,也在結滿冰霜的地上盡情奔跑。這才讓“狼媽”在亦風對她說:“帶它回來吧!還有什么比活命更重要?”時,不僅沒有因為自己的私人情感而動搖,而且還堅定地說出這兩個字——自由。僅僅兩個字,便把亦風說服了。是呀,狼不是人,不能用人的思想來禁錮狼,使格林丟失終生的自由與快樂。要是真正愛格林,就必須把它放歸自然,讓它得到自由,畢竟它不愛那水泥鋼筋林立的城市,而大草原才是它的家,才是它的歸屬。
送狼一千里,歷時兩百天。小狼格林,你一定要活下去!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五
前一段時間,一直深陷《重返狼群》不能自拔。偶然在kindle上看到《重返狼群》的推薦,下載下來,開始閱讀,立刻被吸引進入狼的世界,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時間便閱讀小說《重返狼群》,沉浸其中,小格林的命運牢牢抓住我的心。閱讀完《重返狼群》發現還有《重返狼群2》,驚喜之余,如饑似渴的閱讀。讀完了兩本《重返狼群》,再次驚喜地發現還有電影《重返狼群》!急忙在網絡上觀看了電影《重返狼群》,終于看到活蹦亂跳的格林本尊真容了。
從小說到電影,看著格林從一個毛茸茸的小球,成長為一個健壯成熟的大狼,回歸到自己的領域,最終成為一代狼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忍不住唏噓感嘆!這是一個生命成長的故事,一個個體適應環境的故事,一個物種生存的故事。
不管是人還是狼,都有天真快樂的童年。等到長大后,都必須面臨生存問題,面臨慘烈的現實。狼有狼的生存問題,牧民有牧民的生存問題,城市的人又面臨城市的人的生存問題。所有生命體都要面臨生存問題。風花雪月最終都要終結于柴米油鹽。世間萬物,都面臨生存問題,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不論是人類還是狼。
幼時有父母背負生存負擔,不用為生存問題發愁。但是長大了,必須自立了,必須自己謀生了,才突然之間體會到謀生艱難。為了掙錢,人什么都可以做,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因為要活下去,要養育自己幼小的孩子,所以必須掙錢。
格林長大的過程是不斷鍛煉自己適應野外草原生活的過程。格林是幸運的!他有足夠的智慧,在大草原生活的游刃有余。人長大的過程,也是不斷鍛煉變成謀生工具的過程。
如果收入低,一直與經濟窘迫作斗爭,那么就不得不付出自己所有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來換取銀行卡上可憐的數字,根本騰不出時間和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
謀生壓力,像隆冬臘月的寒風刺骨,吹走一個人所有的幻想、天真、浪漫,讓一個人踏踏實實緊貼地面,緊貼現實,從事實實在在的枯燥無味的工作,一天又一天,直到失業或者生病或者死亡。
最理想的生活,莫過于有一筆財富,實現財富自由,不必為生計發愁,不必為了生存,被迫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被迫出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沒有后顧之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經營自己的精神家園,每天活的生機勃勃!叔本華便是這樣度過一生,令人艷羨!
從《狼圖騰》的作者姜戎為《重返狼群》作的序中,我得知《重返狼群》的作者付出了巨大的艱辛的超出常人的代價,才成功將小狼返還大自然,讓小狼重返狼群。這是世界上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最后成功返回狼群的狼。狼媽是狠的,對自己狠,對小狼狠。狼也是狠的。狼媽是相信小狼的潛力,相信狼性的狠,才如此逼自己,逼小狼。潛力是擠壓逼迫才能激發出來,不逼自己,潛力永遠是深藏地下的寶藏,永遠不會出人頭地,永遠不會屬于你。只有對自己狠,像狼一樣,才能讓自己的潛力、才華、天賦迸發出火花。
我一邊讀序,眼睛發熱,幾乎要流出眼淚,我使勁咬住自己的下嘴唇,才將眼淚憋回去。序中有幾句話,讓我熱血沸騰:不是僅僅為了“活著”,而是為了自由生活;不是退回城市動物園,而是在“望子成狼”的母愛下,將小狼置于危險殘酷的環境中,強化成真正的野狼,并把它送回它的血親狼群之中。
小狼被人類撫養,有兩條路可走:是退回城市動物園,被關在籠子里,不愁吃穿,日復一日,坐牢般過日子,還是重返大自然,在殘酷的大自然中,成為一條真正的獨立自由堅強的狼!不依附任何人,在精神上完全獨立!
我缺乏的恰恰是狼的精神。狼媽對小狼的訓練,也啟發了我如何教育子女。
《重返狼群》,引人深思,值得一讀!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六
這部書第一本講的是:作者在若爾蓋草原救下奄奄一息的小狼崽"格林",帶回成都喂養。兩個月后,繁華城市中不再有一匹狼的容身之地。于是她決定帶它回歸真正的家園。然而,由人類撫養長大的狼是不被野生狼群接受的,她陪著格林從最簡單的狩獵開始,一步步交給他莽莽草原的生存法則,格林終于重返狼群,她與它就此分別。
第二本講述的是:格林重返狼群兩年后,李微漪又一次回到若爾蓋草原尋找狼子格林,意外的遇見格林的妻、兒。但由于作者太過迫切尋找格林,而疏忽了錯過拯救格林的兩個孩子:雙節棍和福仔,使這兩個孩子命喪黃泉,因為盜獵者種種的傷害,讓格林不再相信人類,以致于再次見到作者時表現出的糾結和痛苦,即使母子相見卻表現出退卻,但仍在千里冰封的冬天默默為微漪送食,使作者非常感動而又痛心。
其實狼與人類并不是天敵。由于人類的肆意捕殺,迫使狼對人類產生戒備和怨恨,"狼心猶在滴血,如何滿足人心?""我們能救一匹狼的命,我們能改變狼的`命運嗎?"盜獵者為了牟取商業利益,肆意捕殺狼群,加上草原正在快速沙化,使狼群的家園遭到嚴重破壞,人類卻責怪狼冷血殘酷,難道人類不需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嗎?"格林,如有一天媽媽能夠再次擁抱你,我希望我的呼喚不再強求,你的眼神不再糾結,媽媽希望你和你的孩子們是在我懷里笑,而不是痛苦哀鳴。""格林,如果有來生,我愿轉世為狼,和你成為真正的母子,我們一起奔跑在天邊。也許只有這樣,我才會真正明白你為什么悄悄地來,又為什么默默地離開?"每次讀到這些句子,淚水都會一次次地模糊我的雙眼……人和狼的關系一直都是不平等的,人狼的爭斗中,處于劣勢的狼幾近滅絕。
這部著作是我最喜歡讀的書,我被作者這種膽大妄為,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使狼重返狼群的行為深深吸引,并由衷地表示敬佩!也被狼的重情重意深深地感動,也讓我對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作為狼,它把最真摯、最純粹的愛回報給了作者,而作者也用真情撫育了狼崽。當草原被人類的貪欲籠罩,草原上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時,它也只能用一片狼藉回擊人類。人與狼用勇敢、真情譜寫了一曲生存的贊歌,但愿人類與自然和萬物生靈能夠永遠的和諧相處!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七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讀過許多的書籍,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李微漪的《重返狼群》。
《重返狼群》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作者李微漪在草原寫生時意外遇到一只父母慘死,還未睜眼的小狼,并把它當并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帶回城市撫養,養大后又重新放生回草原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我希望我們能像書中的小狼一樣,做一個有情有義,知恩圖報的人!
重返狼群讀后感實用篇八
一天我在小區外散步時正好看見了一家新開業的書店,于是我走進去看能不能買到我喜歡的書。我隨意拿起一本比較厚的書翻了翻,前面是一幅幅狼和人的照片,后面是詳細介紹人與狼共同生活成長的故事,我覺得很有趣就買了下來。
“終于讀完了。”我嘆了口氣,繼續回想書中人與狼的種種……
這本書讀完后令我非常感動,我以前一直認為狼與狗是一樣的,但是讀了這本書后我知道了狼和狗的最大區別就是狼的自尊心是很強的狗則是很溫順,溫順到在主人面前可以放棄自尊去討好主人。我從書中了解到在作者李微準備用鐵鏈把她的狼“格林”栓住時它會發抗不讓作者栓住,就算栓住了它就會趴在地上即使拖出血了也不會站起來。
在若爾蓋草原的獒場里的事讓我看獒的觀點改變了,以前我把獒堪稱一種兇惡、暴躁的殺人機器。但是看了這本書后我發現獒是一種理解人性、尊老愛幼的動物。
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一匹家養的狼居然成功放生了,并且還是融入了狼群。這些成功還是在作者李微琦的努力下才辦到的,我就講一下詳細的內容吧!
不能讓狼碰鐵器,不然以后它就不怕槍和刀了,不能喂食它就會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了。養狗容易養狼難,能養了并放歸草原在歷史上已經是奇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