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篇一
這本書寫了海倫·凱勒的生活以及她對能看到東西的渴望。而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海倫·凱勒,她一生失去了聽力和視力,但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伊利,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并致力于殘疾人造福。這讓我深有體會。
記得有一次,我在姐姐家玩耍,突然知道姐姐竟然是一位溜旱冰的高手,于是我吵著姐姐帶我去溜旱冰。到了體育場,那人可真多啊!你看,有的像輕盈的燕子,動作敏捷地在人群中來回穿梭;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做著優美的動作……我和姐姐穿上溜冰鞋,系上帶子,“我先牽著你一步步走,”姐姐說,“要保持平衡。”我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動。走了幾圈,我想:“像我這么聰明的人,還用得著這樣走嗎!”想著想著,我撒開姐姐的手,就往前奔去,還沒滑幾步,就摔了個四腳朝天。我疼得哇哇直叫,但又想到了最近看的書,書中的海倫·凱勒,她一直堅持不懈,才獲得了很大的榮譽,于是,我坐在地上,仔細地觀察那些會滑的人。他們個個身體往前傾斜,手臂隨著滑旱冰的節奏,很自然地左右搖擺,雙腿微張,并隨著左右的節奏,交替邁進。這是,我站了起來,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滑了起來,此時,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摔跤了而是變得熟練起來,最終,我學會了滑旱冰。
通過這件事,讓我知道了:海倫·凱勒,她這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是白來的,因為只要自己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不會驅散絕望之云。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300字篇二
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教育家。年幼的一場大病奪走了海倫的聽力和視力。八歲時,海倫的父母找到了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及其家人的幫助下,她先后進入帕金斯教育學校和劍橋女子學校學習,并在考入哈佛大學嘗試寫作。面對殘酷的現實,海倫勇敢地接受了挑戰。她不僅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還將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記錄下來勉勵后世。與海倫凱勒不同,我們是健全的人,卻都淪為平庸之輩。
我們的眼前是明亮的,所以不珍惜視力。我們是那么的美麗、年輕、聰明,令人艷羨。在一覽無余的光陰中我們失去了對光明的感受,對快樂的體驗,也忘記了感恩。我們何不學學海倫,用微笑面對生活,用一顆誠摯的心去感恩生活?
近年流行的“九零后”話題讓我感觸頗深。我想說“七零后”是幸福的一代。他們沒有我們富裕,生活得沒有我們舒適安逸,他們曾遭遇過災難體驗過不幸,所以他們更懂得思考人生,他們更懂得感恩。他們在寒冷的時候感恩家里稀存的煤渣,在饑餓中感恩樹皮。因為感恩,所以快樂。
有的人感到生活中有說不盡的難處。他們哀嘆宦海沉浮,卻不感恩身旁還有諸多百姓的愛戴;他們泣訴愛情的艱難,卻不感恩親人對他們無微不至的照看;他們埋怨父母沒給他們一個好的家境,卻不感恩父母的辛苦養育……
我生活的幸福,因為我明白感恩。
飲泉時感恩自然的瞬息萬變,行走時感恩鋪路工人的辛勞。海倫生活在黑暗中,所以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渴望。我們是否也能寫出《假如給我三天黑暗》的磨礪呢?我想那也許會讓我們更加了解真實的世界。
黑暗與光明皆由心而定。心中痛楚濃霧則蒙蔽雙眼,心懷感恩內心自有一幅光明的畫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寫的是個真實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并且從海倫·凱勒的身上獲得了許許多多教誨,所以我十分感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