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熟悉的人篇一
我最熟悉的人,自然是我的奶奶。
奶奶住在農村,我生在農村,從小奶奶就帶著我,直到我懂事。我自認為奶奶是我最熟悉的人。奶奶今年59歲了,可體格卻很好,一年內很少生病,只是奶奶帶大了我們大大小小三個孩子,她太累了。
奶奶非常地慈祥,也很愛干凈。每隔幾天就要把家里清掃一遍。不定時的,哪里臟了些,奶奶的雙手就勞動到哪里。
奶奶很愛笑,也是一位極富童心的老人。到了寒冷的冬天,屋外的大雪紛紛揚揚,讓人看了就不寒而栗。我和爺爺奶奶就圍坐在暖烘烘的炕上,我教奶奶玩“雞吃蟲”的游戲,每當奶奶贏了爺爺,就會“哈哈哈”爽朗地大笑起來。雖說奶奶的笑聲不像一些詩人描寫的什么“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可在我看來,奶奶的聲音是最好聽的聲音,是可以把冰雪消融的;奶奶的笑容也是天底下最燦爛的笑容。
中,家里錢不多,奶奶用自己的錢“當作”大娘的錢給了大娘。我驚奇道:“奶奶,這……”奶奶連忙不讓我說了。只見大娘邁著歡快的步子向前走去……。
過了幾天,大娘的兒子來到我家,說:“奶奶,我考上大學了!”奶奶頓時高興起來:“真的?你真是給村里人爭氣呀。”說完,大哥哥遞上15元錢,說:“奶奶,我媽和我說了,那天多虧您。只不過對不住的是那天沒能讓您叫上電費。現在我的學校因為我學習好,給我發了獎學金,現在把錢還給您。”奶奶沒有推辭,也沒說什么,只是把錢收下了。
如今,我已經13歲了,我在成長,奶奶卻日益衰老,可這并不能成為我不依賴、不感激奶奶的理由。
奶奶,我永遠愛您!
簡評:本文通過描寫“我”與奶奶之間的點滴瑣事,贊美了奶奶的爽朗、富有童心、樂于助人的品質,字里行間透露出濃濃的祖孫情,值得贊美。
我熟悉的人篇二
熟悉(2)
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新鮮的,熟悉的事物只會讓生活變得單調乏味。因此,讓我們果斷地放下熟悉的事,去挑戰新的事物,去迎接新的自己。
以前的生活對于伊辛巴耶娃來說,可能再熟悉不過了。從小,這位俄羅斯女孩一心為了金牌,為了這夢想堅持不懈地去練體操,就在自己技藝很好的時候,一個殘酷的現實等待著她接受——身高已不適合體操鍛煉了。可她不放棄,從此改為撐桿跳運動員。時間一天天過去,原本對她很模擬聲(編者注:陌生)的項目如今已是她的驕傲,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記錄,讓整個世界為之震撼!是她,是她放下熟悉的生活,挑戰自己,終于取得成功。
又如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在他之前,美國總統一向都是白色人種的領地,黑人總統別說沒有,就是想也不敢想。這對于世人也許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吧。可是,這位年輕的黑人小伙子偏偏不會就此罷休。憑借自己的努力,終于從著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位,為將來競選總統做了準備。生活總是愛喜歡挑戰的人,他終于如愿,成為美國歷史上目前唯一的一位黑人總統,為了打破這“熟悉”的社會現狀,他終于成功了。
又如在早年時的孔子,一心從政,可是他卻處處碰壁,終于沒有成功。于是,孔子毅然地放棄從政的初衷,開始整理和收集古時名作佳篇,自己從中吸取知識。皇天不負有心人,因為孔子毅然放棄自己熟悉的從政之路,挑選了適合自己的文學大道。終于,孔子成為了一代宗師,成為了古今聞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給中國乃至世界不小的影響。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對生活熟悉。漸漸地,我們所熟悉的事物越來越多。此時,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戰新的事物,讓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無味中度過,而描繪出自己不一樣的多彩人生!
我熟悉的人篇三
我最熟悉的人——他個子不高(我懷疑他倆年都沒有長),有一張圓圓的番茄臉,大大的眼睛,但他的耳朵鼻子都很小,經常掛著一張笑容——他就是李森。
李森為人坦誠,雖然他那一張臉看起來還有點幼稚,但他卻深受我們的喜愛。特別是他那經常掛著微笑的臉。可是李森卻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還有一次,還是因為那改不掉的微笑,還被“老班”認為是廢話。
李森不僅態度好。人品好,而且熱愛勞動。每一次大掃除值日總是見李森忙里忙外,把班集體看成自己的家,把班集體的榮譽看成是自己的榮譽。
李森有很多優點,但是也有一點點缺點就是總是遲到,雖然因此經常被老師批評,但他卻一點也悲觀,每次總是難為情的低頭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