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風雨風雨篇一
小時候我常住在姥姥家,姥姥家有一座漂亮的三層樓,純白的樓就如純白的我們。就在那座樓后面有一片竹林,那里有我最珍貴的回憶。
小時候我和小伙伴們經常在竹林里玩耍,因此那小小的竹林里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也正是這樣讓它成為我心中永遠不可代替的一片凈土。
小時候的我們是單純的是天真的是執著的。哪怕是一個再簡單再顯然易懂的問題都非要親身體驗體驗才行。
記得小時候一次捉迷藏中偶然發現一條密道它的終點竟是房頂!突然好奇心如野草一樣瘋長,于是我背著大人悄悄的爬了上去,見到光的一瞬間嚇了我一大跳,我從沒想過姥姥家的樓竟然這么大,這樣高!環顧四周我突然被一抹綠色所吸引,身體不由自主的朝它移去……待走近一看我愣住了,它竟是竹子!翠綠的竹子!
從那以后房頂變成了我的秘密基地,那是的我常常踮起腳尖靠近房頂的邊緣伸出手去購那最高的一片竹葉,也就是在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每一個竹子都是那么直。
從那以后我便特別喜歡刮大風、下大雨的壞天氣。因為我認定那細細的竹子抵擋不住狂風暴雨的侵蝕。每每那時我都會披上雨衣跑進竹園細心地觀察每一根竹子。
三年了。在這期間我似乎從竹子身上學到了些什么。是什么呢?不知?不對!就好想罩著一層霧一樣懵懵懂懂。
時間如梭川流不息,轉眼間姥姥家的房子在我的記憶中也只剩下一個模糊地影子,但那片竹林卻成了我永恒的記憶!
風雨風雨篇二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確,人的一生總能遇到許多挫折。我遇到的這個挫折,差點就使我失去信心,但最終讓我獲得了啟示,更好的成長。
我是一個偏語文課目的學生,每當上語文課,我都覺得是在煎熬;考試更不用說了,每次一遇到語文考試我就害怕得直打哆嗦。這不,期中考試,就把我考的不知東西南北,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語文不會的一大片??!算了,什么也不說了,等著挨批吧。
頓時,身邊響起了同桌的祈禱聲:“菩薩保佑我考個好成績……”我也沒有了精神,坐在椅子上,等待試卷的到來——不,準確地說是希望試卷不翼而飛,可這是不可能的。
媽媽說話時語氣很溫柔,卻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沒錯!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你找到原因,改正它,你就會成長得更好!于是,我擦干眼淚,面帶笑容和媽媽說:“媽媽,您說得對,遇到挫折應該去打敗它,而不是逃跑?!眿寢屢矔牡男α恕?/p>
是的,汗水總在勝利后,堅強總在跌倒之后。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我相信:暴風雨之后,天空依然晴朗。
風雨風雨篇三
風和雨總是緊密地連在一起的,俗話說:人要多經歷一些風雨。雖然意思不同,但可以看出風和雨的關系。
我討厭雨,可又喜歡雨中的風。那種風不是一般的風,是你必須站在雨里才能感受到的清爽之風。然而,你享受風的代價也就是淋雨。
上午,我出門時沒帶傘。半路,老天卻跟我過不去,讓“眼淚”嘩嘩地流,卻讓我感受到了雨的涼爽、風的吹拂,使我不再那么討厭雨,而更喜歡風雨了。
四季的雨,都各有特色。春雨的溫柔,夏雨的猛烈,秋雨的成熟,
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是經常有的,可人們卻不懂得愛惜它們、欣賞它們,那是沒用的。
風雨風雨篇四
1.朗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
2.體會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及側面描寫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3.認識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對大自然。
1、2、3
2課時
1.掌握課后“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給下列加點詞語注音。
偌大( ) 剎那( ) 柵欄( ) 蜷曲( ) 倏忽( )
參考答案:ruò;chà;zhà;quán;shū。
2.查閱有關資料,了解作家作品。
參考答案:賈平凹(1952-),原名賈平娃,陜西丹鳳人,當代作家。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大家和文學奇才,被譽為“鬼才”。他以小說出名,散文也獨具要格。其散文常常綻放出哲理的光芒,平淡樸實的語言里,蘊含著深厚的生活道理。雖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人、事等,但言近旨遠,有著濃厚的自成一家的美文品格。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浮躁》、《廢都》、《秦腔》等,曾多次獲得文學大獎。
3.讀課文2遍,想一想文章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一、預習反饋
4.檢查、矯正課前預習第1題。
5.交流作家作品情況。
二、朗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第8段:
參考答案:第1段:樹林全貌;第2段:垂柳、楊葉、蘆葦;第3段:斷繩羊、女孩;第4段:葡萄蔓、蒼蠅;第5段:鳥巢、鳥兒;第6段:廢紙、貓、瓦;第7段:浮萍、魚兒;第8段:老頭、孩子。
7.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風的?寫出了風怎樣的特點?
參考答案:文章先從樹林子開始著手,呈現給我們一幅恣意的狂風圖。接下來,從形狀、聲狀方面對被風吹得亂了的垂柳、楊葉、蘆葦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繼續展現狂風大作的畫面。寫了幾組自然物,作者的筆鋒陡轉,寫到了動物,寫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進行景物描寫來具體表現風雨之大之猛烈。
三、精讀課文,學習寫作技巧
參考答案:側面烘托。
參考答案:比喻,將樹林子比喻為一塊面團,并著一個“鼓”字、一個“陷”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林地狂風中飄搖的情景。
參考答案:“跑”、“撐”、“撞”、“跌”、“失去”,幾個動詞形象地寫出了“斷了繩的羊”的一連串表現,從側面烘托了風之狂。
參考答案:夸張。只有“兩步遠”卻“長時間走不上去”,讓人如同身臨其境,浮想聯翩,可見風之大。
參考答案:比喻。將葡萄蔓比作“一條死蛇”,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葡萄蔓被風吹落的情狀。
參考答案:略。
四、合作探究,體會行文妙處
14.有人說結尾寫到大雨了,你贊同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結尾處,與前面風雨中無法自主的植物、驚恐萬狀的鳥畜不同,孩子們天性活潑,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風驟雨也阻擋不了快樂的游戲。至此,揪著讀者心的這場風雨總算有了溫暖的畫面,可以松口氣合上書閉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兒童天真純潔性情的謳歌和贊美之情,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16.學了本文,你一定收獲不少。請選擇某一熟悉的景物寫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盡量用上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側面烘托的表現手法。
風雨風雨篇五
生命中,總有一個支撐點,總有一個依靠的地點。在風雨大作時,那個依靠會給予我們安撫;在風調雨順時,那個依靠會給予我們溫馨;在冰雪交加時,那個依靠會給予我們暖意;在天崩地裂時,那個依靠會給予我們安謐無論在何時何地,那個依靠都會給予我們,那個依靠都會成為我們的港灣。
我的港灣,是如此靜寂,如此溫馨,如此幸福。然而,又有誰了解靜寂背后的喧鬧,溫馨背后的傷感,幸福背后的痛苦。這一切又一切的背后,隱藏著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港灣里,沒有任何波動,那是多么乏味的,如果港灣經常大波動,那又會引發起陣陣巨浪。港灣的船,是要開出去的,但它們都是會歸來的船只,除非在海上遇到危險我的港灣,船只有三艘,一起出過海,有一起歸來,好比就是一家三口唄!
好景不長,一只大船偶爾不想返回港灣,小船的憤怒開始了。大船只嫌港灣太安靜,要不就是大巨浪的,覺得很壓抑,出門透透氣。
過了一段時間,那只出門的大船回來了,它終于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港灣,那就是這兒。港灣要自身去感受,才會真正體會到港灣的意義。
港灣也是需要依靠的,這個依靠是要船只的愛。依靠往往是家,這是一個永不泯滅的依靠。這個依靠并不是我們的依賴,是我們依靠家,是家依賴我們。依靠如一粒種子,而依靠如一顆石子。
依靠的種子,會因為彼此之間的愛的澆灌而茁壯成長;依賴的石子,會因為懶惰的污染而變得冰冷。
有一個依靠,心中總會有份安穩。即使在任何事情面前,我們都不會擔心結果,無論成功,或是失敗,都會知道,那個依靠都會擁抱、安慰我們,心中不會有牽掛。
我的依靠,謝謝您!
風雨風雨篇六
天漸漸暗了下來,馬路上靜極了,雞不啼了,鳥不唱了,周圍一切什么聲音都沒有,就像開戰前一樣平靜,樹木們直直的立著,準備接受這場殘酷的戰爭。
但是――
聽――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臺風來了!”接著,“砰”!“砰”!“砰”!全都是風吹后的關門聲。
“乒”!“乒”!“乒”!枝頭斷斷續續掉在陽臺防護欄上鐵板的聲音。
“呼”!“呼”!“呼”!風終于拉響了戰場的號角,聲音長而又得意。??!臺風終于來了!
臺風終于發起了總攻。風中夾雜著粗大的雨點,把手伸出窗外,雨點打在我的手,就像手指粗的筆桿打在手一樣,疼得我快叫出聲了。臺風的進攻越來越猛烈,雨點被風一吹,從眼前像幻影顯形一般到了另一個地方,就像一輛快速前進的汽車突然來了一個急轉彎,就像乒乓球被施加了左旋一樣,在跳在球桌以后進行了一個完美的弧線。
好一個臺風!那風聲夾雜著雨聲攪成一片,像是這個小城市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恨不得把它吞噬下去。
好一個臺風!那風帶著雨從窗外呼呼掃過,像有著無數的野獸在深谷中咆哮!
好一個臺風!風借著雨勢,瘋狂的翻滾怒號,似乎要用那鐵豆一般的雨點把全部的一切都擊毀、沖毀。
風雨風雨篇七
導語:《風雨》由李商隱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作者自傷淪落漂泊無所建樹的詩,是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以下是文學網小編整理的《風雨》鑒賞,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風雨》
作者:李商隱
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銷愁又幾千。
【注解】
1.此詩張《箋》編于大中十一年(857),云:"'新知遭薄俗'謂鄭亞李回輩;'舊好隔良緣'謂子直(令狐绹)不能久居京師,翻使窮年羈泊。自斷此生已無郭震、馬周之奇遇,詩之所以嘆也。味其意致,似在游江東時。
2.《寶劍篇》:張說《郭代公行狀》:"公少倜儻,廓落有大志,十八擢進士第,判入高等,授梓州通泉尉。則天聞其名,驛征引見,令錄舊文,上《古劍篇》,覽而喜之。"郭忠恕《汗簡》云:"《郭元振文集序》:'昔于故鄴城下得異劍,上有古文四字云:請俟薛燭。因作《古劍歌》。'"按《古劍歌》借古劍塵埋寓懷才不遇之意,有句云:"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雖復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杜甫《過郭代公故宅》:"高詠《寶劍篇》,神交付冥漠。"商隱此引郭元振事,自嘆懷才不遇。
3.羈泊欲窮年:盧思道《為高仆射與司馬消難書》:"羈泊水鄉,無乃窮悴。"庾信《哀江南賦》:"下亭飄泊,高橋羈旅。"窮年:終生。
4.黃葉句:自喻飄零如風雨中的黃葉。
5.青樓:富貴人家。
7.心斷句:《舊唐書·馬周傳》:"西游長安,宿于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主人深異之。至京師,舍于中郎將常何之家……為何陳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即日召之……與語甚悅,令直門下省,六年,授監察御史。"此引馬周事,自嘆生不逢時,已無知遇之望。
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凄涼羈泊,以得意人相形,愈益難堪。風雨自風雨,管弦自管弦,宜愁人之腸斷也。夫新知既日薄,而舊好且終睽,此時雖十千買酒,也消此愁不得,遑論新豐價值哉?"劉、余《集解》:"此詩首尾用典,貼切自然,畫出才士書劍飄零,英俊沉淪風貌。末聯尤不露痕跡。
【韻譯】
我讀了寶劍篇后心里凄楚悲涼;羈旅中不得志想必漂泊到終年。
我象風雨中的黃葉依然在飄落;別人成日在青樓作樂歌舞管弦。
縱有新交遇到薄俗也難得持久;舊交老友因為久疏而斷了良緣。
我不企望喝新豐酒能有新際遇;為消愁姑且沽飲不惜耗費幾千。
【翻譯】
我雖然胸懷匡國之志,也有郭元振《寶劍篇》那樣充滿豪氣的詩篇,但卻不遇明主,長期羈旅在外虛度著華年。黃葉已經衰枯,風雨仍在摧毀,豪門貴族的'高樓里,闊人們正在輕歌曼舞,演奏著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澆薄世俗的非難,故舊的老友又因層層阻隔而疏遠無緣。心中想要斷絕這些苦惱焦煩,要用新豐美酒來消愁解悶,管它價錢是十千還是八千。
【評析】
這首詩大約作于詩人晚年羈泊異鄉期間。這時,長期沉淪漂泊、寄跡幕府的詩人已經到了人生的窮途。詩人面對寶劍篇,想到自已空有才華,卻不得志,在外漂泊,沒有建樹,恰似在風雨中飄搖,不免心中苦悶,借酒消愁,抒發了自已悲涼的心境。全詩意境悲涼,自喻形象,自然流暢,意味深長。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風雨風雨篇八
雨還在不停地下著,細細的雨點落在積水里,蕩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波紋。雨中的馬路,仿佛比平時顯得安閑,雨中的空氣,讓人覺得格外清新。我撐著傘,走在雨簾中。匆忙地往家趕去。走著走著,一樣不起眼的事物映入了我的眼簾。
不錯,正是它,在雨點的打落下,依然挺立在哪兒;正是它,使我對它有了一種親切感;正是它————一株小草。
在風雨的吹落下,其他的小草已經“垂頭喪氣了”,可是,這株小草的葉子上掛了些雨珠,身子卻搖搖晃晃的挺立在那里,它睜著自己水汪汪的眼睛,看著雨中的世界,是那樣美麗,那樣快樂。它在這雨中的世界充滿自信地成長。雖然它也即將倒下,可是,我卻仿佛看到了它的心靈:我不能倒下,要堅持下去,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我不怕這困難。
我看得津津有味,蹲下身子,好似已經忘了天空正在下著雨。望著小草,又發了呆。
小草,我真佩服你,我相信,當雨停時,你會長得更加美麗,因為你收獲到了別人沒有的財富。你不怕風吹雨打,依然向人們展示你的風采。你不怕挫折的精神,會使你的身姿更加炫麗。
我們的人生不正是這樣嗎?正如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人生的道路哪有一帆風順的,總會有坎坎坷坷。遇到困難時,你會堅持嗎?相信答案不是百分之百。
雨漸漸的停了下來,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小草,我相信你是這一堆中長的最茁壯的,你也一定是笑得最甜的!
風雨風雨篇九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問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人,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詩詞鑒賞】
第四十五回寫到黛玉值秋分時節又犯了咳嗽病,一天比一天重。一日傍晚,突然變天,漸漸昏黑,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黛玉凄凄涼涼地拿起一本《樂府雜稿》來讀,看了其中?《秋閨怨》、《別離怨》之類的詩,不覺心有所感,于是摹擬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調寫成《代別離》(代為擬作之意)一首,名之為《秋窗風雨夕》。
這是一篇樂府體詩,詩題《秋窗風雨夕》恰與它摹仿的《春江花月夜》的題目對仗,而且是“反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寫的是作者在溫馨恬謐的春夜里的綿綿情思,只有一點淡淡的哀愁和悵惘;而秋窗風雨夕)則是凄風苦雨的秋夜,一個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涼的情緒如濃重的暗夜壓在她的心頭。這個猶如嬌花嫩草的少女,孤單寂寞地住在瀟湘館里,聽著暗夜中淅淅瀝瀝的雨點敲打著窗欞,想著自己凄涼的身世和未來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斷肝腸。“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突然到來的秋風秋雨,驚破了她綠色的幻夢,預感到她短暫的青春年華就要逝去了,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對黛玉將來因悲愁淚盡而死,《秋窗風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鋪墊。
這首二十句的詩,竟用了十五個“秋”字,著力渲染了秋天肅殺、凄苦的氣氛。如果聯系全書其它詩詞來理解,這個“秋”字還應有它更深的含意。《紅樓夢曲》中說,“堪破三春景不長”,又說“說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再聯系詠菊詩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煙”等句來思索,這個“秋”字的象征意義就明顯了。大觀園群芳生活的時期,正是賈家開始“蕭疏”的階段,用季節比喻相當“初秋”,只消一場暴風雨,就要萬卉凋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