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評估和反思是不可忽視的環節,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評估,教師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歡迎大家閱讀以下小班教案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靈感與啟示。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一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作用是無窮無盡的,科學是了不起的事情。作為一名小班科學老師,在寫小班科學教案之前不妨先學習它的寫法。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紙的由來小班科學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觀察、比較水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的特性。
2.在游戲中體驗玩水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盆清水,一盆有色水。
2.各種運水工具:有孔的塑料袋、小水壺、瓶子、杯子等;每組一個大盆一個水桶。
3.盛滿水、蓋上有孔的飲料瓶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的特點。
1.教師出示水盆,提問。這是什么?(幼兒回答)。
2.感知水是無色、透明的。這里有一個玩具,如果我把它丟到水里,我們能看見它嗎?請一個幼兒輕輕地將玩具放進水里,其他幼兒觀察。提問:你們能看見玩具嗎?為什么我們能看見?(教師啟發幼兒說說水的顏色和透明性。)。
4.教師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
二、進行玩水游戲、感知水無味、會流動的特點。
1.運水游戲,感知水會流動的。請小朋友選用一個喜歡的運水工具,然后用它把水盆里的水盛進桶里。
3.請你聞一聞桶里的水有沒有什么味道路。
4.教師小結;原來水是沒有顏色、透明的、而且沒有味道,還會流動呢。
三、戶外游戲,看誰的水射的遠。
請幼兒一人拿一個裝滿水的飲料瓶當小水槍,擠一擠瓶子,看誰的水射得運。
活動目標:
1、通過主動觀察、操作,了解各種各樣管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等等,知道它們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回答問題。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管子,并了解他們的用途。黃豆、沙子、小彈子若干。管子王國的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一、參觀場景,引起幼兒的興趣。
“這是什么地方?”
“這里住著誰呀?”
“它們很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們愿意嗎?”
二、觀察各種各樣的管子的外形特征。
“每人找一個管子,說一說你手上的管子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小結:“管子是圓圓的、長長的;它們的顏色不一樣,有白色、藍色、灰色等;有的管子粗,有的細;有的管子上面滑滑的,有的有許多的褶皺……”
三、通過嘗試操作,了解管子中間是空的。
“看,這是什么?”(黃豆、沙子、小彈子)。
“我們用它們和管子來做游戲,看看你會發現什么?”
小結:“黃豆、沙子、小彈子都可以從管子中間通過,說明管子中間是空的。”
四、拓展經驗,了解管子的用途。
“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這些管子?”
“它們是干什么用的呢?”
小結:“管子的用處可多了,洗衣機上有,空調上有,抽油煙機上也有,還有下水道管子呢……它們可以用來通水等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活動目標: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創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創造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提供一些供幼兒制造雨的材料,如可樂瓶,有孔的瓶蓋,吸管,樹葉,海綿等,分類放在材料筐內。
2.準備幾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認識的雨。
師:1.小朋友,你們看到過下雨嗎?你們看到的雨是從哪里來的?
2.下大雨時是怎么樣的?什么聲音?(嘩嘩嘩)。
3.下小雨時是怎么樣的?什么聲音?(淅瀝瀝)可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
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嗎?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今天請小朋友們來當一回“降雨師”,我們也來下一場雨吧。
1.參觀材料。
老師準備了很多材料,請你用小眼睛仔細看一下。
(1)幼兒參觀。
(2)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師根據幼兒說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導幼兒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們能用這些材料把水變成雨嗎?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選你喜歡的材料找一塊空地進行嘗試,注意不要將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別的小朋友身上。
幼兒自由探索。
(1)樂瓶降雨:在可樂瓶內灌些水,擰上有孔的瓶蓋,向地上噴射雨。
(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海綿雨:將海綿吸飽水,一擠,下雨了。
(4)樹葉雨:用樹葉兜水,向空中撒雨。
(5)牙刷雨:用牙刷蘸點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小手來降雨:舀一把水灑灑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來是大雨。
3.請幼兒分享自己是怎么樣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給花草樹木下場雨。
師:花草和大樹渴了,請為他們下場雨吧。
請幼兒選擇一種或幾種材料,給花草樹木下下雨。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二
快樂媽媽過節了!
5月x日(下午3:00—4:00)。
5月1日—5月x日。
1、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感受溫馨的節日氛圍。
2、通過游戲,感受媽媽的愛,加深母子親情。
歌曲《我的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ppt。
幼兒每人手工制作康乃馨一朵。
眼罩5個,幕布一塊。
(一)、迎接媽媽。
引領媽媽們入座。
師: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們有媽媽的愛。我們天天享受著媽媽辛勤的付出,在媽媽的呵護下快樂成長。現在,我們已是大班的孩子了。
(三)看ppt,了解生命的歷程,感受母愛的偉大。
(四)演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師:今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是媽媽們的節目,讓我們把最美的歌聲獻給媽媽。請聽歌曲《我的好媽媽》。(集體唱。)。
(五)親子游戲。
幼兒分成兩組,老師介紹游戲規則。
師:下面我們來做兩個游戲。我們把小朋友從中間劃分,分為兩組,左邊一組玩第一個游戲——寶寶的呼喚,右邊一組玩第二個游戲——媽媽的手。
游戲:寶寶的呼喚。
師:請五位媽媽上來,背對著大家,帶上眼罩,孩子面對大家,老師任意摸一位小朋友的頭,這個小朋友就說“媽媽,我愛你!”.如果媽媽聽出來是自己孩子的聲音,就請舉起手來。答對,后面的家長和孩子們請給他們送去熱烈的掌聲,如果答錯,游戲繼續。
通過這個游戲,可以充分的看出,媽媽是非常了解孩子的一切,剛才媽媽聽了孩子們的聲音.現在,請孩子們來找找自己媽螞的手。
(六)親子制作康乃馨。
(七)送禮物,享受愛的快樂。
師:漫漫人生路,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要和媽媽一起面對,無論有多漫長,我們都會和媽媽一起走過。
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班的孩子們也準備了他們自己的禮物,要送給自己的媽媽。幼兒分組取自己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對媽媽說一句心里話。
祝所有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三
1、了解圣誕節的吉祥物,學習分類方法,增進創造思考能力。
2、嘗試制作圣誕樹、鈴鐺等,體驗節日的喜悅。
3、積極參與圣誕的環境布置,初步有空間審美能力。
4、通過圣誕慶祝活動,幼兒虛幻參與團體游戲,滿足肢體活動的樂趣,并學會與人相互合作的精神。
5、協助幼兒開展對主題的探究和實踐活動,培養幼兒一定的觀察力、想象力。
1、收集有關《圣誕》布置裝飾品、食品、卡片、圖片等。
2、鈴兒響叮當磁帶、各種頭飾、面具、服飾、彩鏈等。
3、剪刀、膠水、抹布、簽畫紙、彩色紙、破舊襪子、油畫棒等。
4、收集有關《圣誕》主題的圖書和故事。
5、收集有關《圣誕》的歌謠、兒歌。
1、協助幼兒收集各種有關圣誕的資料(圖片、玩具、畫冊、相片及報紙、宣傳單等)。
2、利用節假日與幼兒一起考察他們喜歡的圣誕飾物、禮物。
3、親子制作"給老師的圣誕卡"。
活動一:故事:圣誕老公公是誰?
1、導幼兒分享對圣誕的認識。
2、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
(1)圣誕老公公是誰?
(2)圣誕老公公是怎樣給小朋友送禮物的?
3、教師再一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聯想圣誕老公公送禮物的種種情景。
師重點引導幼兒說說:"你覺得圣誕老公公在給小朋友送禮物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4、請幼兒一起扮演圣誕老公公,隨音樂進行表演。
1、出示圣誕老公公、圣誕樹引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看誰來了?
3、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對圣誕節的經驗,說說為什么喜歡圣誕節。
4、介紹圣誕吉祥物(圣誕老公公、圣誕樹)的由來讓幼兒了解,豐富幼兒有關圣誕節的知識。
5、師幼共同創編圣誕兒歌。
活動三:自制圖書"我看到的圣誕節"1、請幼兒說說圣誕節周圍環境的變化。
(1)圣誕節快到了,你在哪發現了圣誕節?
(2)你看到了圣誕節是什么樣子的?
2、師把幼兒所看到的圣誕節編成一個小故事,與幼兒進行講述。
3、請幼兒把自己看到的圣誕節畫下來,師講述"幼兒看到的圣誕節"引導幼兒自己看到的圣誕節進行作畫。
4、協助幼兒把作品訂成一本小圖書,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圣誕故事,并與同伴交流。
活動四:韻律活動:鈴兒響叮鐺。
1、教師播放《鈴兒響叮鐺》音樂與幼兒根據音樂節奏拍手入室,初步感受音樂的歡樂氣氛。
2、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的墻飾、各種道具,引出主題----慶祝圣誕節。
3、幼兒傾聽音樂,引導幼兒大膽積極的做出動作。
(1)幼兒傾聽音樂,讓幼兒說說:你聽完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
(2)請幼兒為音樂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和模仿。
(3)教師把幼兒表演的動作進行組合,師范表演。
(4)引導幼兒學習韻律表演,重點指導幼兒跑跳步的動作。
4、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道具裝扮自己,隨音樂進行的表演。
活動五:環境布置:我們的圣誕節。
1、圣誕大搜索。
2、幫助幼兒合理分工,協助幼兒選取過關材料。
(1)粘貼圣誕帽。
(2)粘貼圣誕樹。
(3)粘貼圣誕彩鏈。
教師隨即、機根據幼兒的組合、能力差異進行指導和建議,促使每個幼兒都能為布置環境出一份力,沉浸在準備歡度圣誕的氛圍中。
3、幼兒合作布置,教師巡回指導。
4、分享快樂,慶祝成功。
活動六:英語活動:圣誕快樂。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的環境,與幼兒相互問候:merrychristmas!
2、教師逐一出示圣誕節的有關飾物:圣誕老公公christmasoldmen圣誕樹christmastree等飾物的發音。
3、游戲:whatisit?教師從百寶箱里隨意拿出一種飾物,幼兒說出相應的英語單詞。
4、帶幼兒到室外與老師、阿姨、其他的工作人員相互祝福。merrychristmas!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四
(1)通過給媽媽化妝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2)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照顧,并主動擁抱媽媽表達愛意。
(3)進一步增進與媽媽之間的情感。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經驗準備:請幼兒在家中聽媽媽講述自己生病的時候是怎么被照顧的。
人員準備:提前給幼兒的媽媽發出參與活動的邀請函。
材料準備:音樂、場地、唇膏、眉筆、腮紅。
重點:通過給媽媽化妝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難點:能更好地與媽媽進行合作游戲。
1.詩歌表演,激發對媽媽的愛。
師:今天,小朋友的媽媽都來到了幼兒園和我們一起做游戲,讓我們朗誦一首《游子吟》來歡迎媽媽們的到來。
2.游戲:我給媽媽化妝。
游戲規則:幼兒十人一組,在規定的2分鐘時間之內給媽媽化妝,包括涂口紅、畫眉毛和涂腮紅;當音樂響起來之后,媽媽和幼兒一起走上舞臺,到舞臺中間擺出一個帥氣的造型。
重點: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和媽媽一起游戲的快樂。
小百科:母親節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流行起來之后才進入大陸的,名貴的珠寶,象征母愛的康乃馨,特制的愛心甜點,精致的手工賀卡等,成為人們向母親敬獻愛意的禮物。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五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了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參與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共度節日,給爺爺奶奶送上臘八粥。
1.收集各種粗糧實物,放在科學區,讓孩子觀察認識,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2.收集臘八節飲食習俗的圖片和古詩圖片讓孩子大膽的講述。
3.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貼畫。
4.教室外墻制作兩顆祈福樹,請家長和孩子在紅布條上寫上文字,畫上圖案祈福。
5.將臘八粥里的八種材料陳列在主題墻上。
一、回憶學做臘八粥的過程,了解制作臘八粥的流程
1.談話導入
師: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嫣兒(繪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媽媽都做了哪些事情?
2.根據孩子回答的內容,依次翻閱繪本相應的畫面
(1)準備熬粥的東西(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紅棗……)
(2)洗好了
(3)準備鍋
(4)煮臘八粥
小結:看來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嫣兒、奶奶、媽媽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六
1、通過指導學生誦讀和臘八有關的詩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詩句,能夠助賞析內容讀懂詩句的意思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2、通過解讀夏仁虎的《臘八》和陸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了解臘八的獨特習俗和節日情懷。
指導學生誦讀節日詩詞,挖掘其中的節日文化,感受臘八節中所體現的利樂他人、豐盈自己的節日情懷。
結合詩句內容了解節日的習俗和情感內涵,體會陸游的情感變化與節日的關系,感受臘八帶給人們的溫暖。
誦讀感悟法,創設情境法,評議討論法。
誦讀感悟法,圖文結合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
同學們,今天老是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臘八節。你對這個節日了解多少呢?
(指名發言,教師補充資料并及時點評,豐富學生對臘八的感受,明確這是一個身處寒冬卻內容豐富,讓人倍感溫暖的日子。)。
這份溫暖通過不同的節日習俗傳遞下來,今天我要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去體驗這份溫暖——詩詞。(板書主題:臘八詩詞)。
1、《臘八》(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1)自己試著讀一讀,要求正確、流利。
(2)指名朗讀后全體誦讀。
(3)從這首詩里,你看到臘八節怎樣的習俗?
(指導學生發現,臘八煮粥的習俗,在皇室成員、王公大臣中也不例外。)。
對于這樣的習俗,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預設:為什么煮粥?為什么要進奉?為什么稱之為“當今佛”?
(出示資料:臘八粥的傳說。)。
通過資料閱讀,你一定有所收獲。和同桌交流一下,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豐富認知。)。
說說自己對于臘八習俗的發現。(指名發言,教師點評、補充。)。
(4)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詩中所描述的場面,你會選擇哪個詞?
(引導學生體會臘八節中的忙碌、溫暖、祥和。)。
這是夏仁虎眼中的臘八!在宋代詩人陸游的心里,臘八又帶給他怎樣的感受呢?
2、《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陸游。
題目的意思你明白嗎?從詩題就可以看出一些信息。
(明白此詩為臘八節所做,體現詩人“步行”的閑適。)。
(1)自己讀讀這首詩,做到正確流利。
(2)同桌互相檢測。
(3)教師范讀。
(4)學生練讀后指名展示。
(5)借助注釋和譯文試著讀懂這首詩的內容,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這首詩里有關于臘八的習俗嗎?
抓住“今朝佛粥交相饋”來想象表達,這是一種怎樣的場面?
(村子里的人們家家都煮了臘八粥,彼此饋贈,傳遞節日的問候。想象什么樣的人在互相饋贈,又會說些什么呢?)。
陸游步行至西村,看到的場面是否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其樂融融、相親相愛。)。
這樣的場景,確實令人感到溫暖。陸游的心情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引導學生抓住“更覺江村節物新”體會,作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了。)。
那原本是什么感覺呢?你能從詩句中發現嗎?
(引導學生關注前三行詩句,發現春意萌發,作者閑散信步,鄉村的曠遠、古樸盡在眼中,但是對自己的身體和生活都有些悲觀。)。
是什么感動了他?(就是這互贈佛粥的場面,就是這彼此溫暖的人心。)。
(6)如果此時陸游走進了人群之中,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引導學生想象,村民的熱情饋贈,祝福不論親疏遠近,都可以分享。)。
(7)這就是臘八節帶給作者的感受。在這個已經有和風春意的節日,一切景色都是那么古樸自然。有了臘八的情意傳遞,每個人的心都會溫暖起來。
自主閱讀陶淵明的《臘日》,看看你對臘八節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七
母愛無僵,我愛我親愛的母親,衷心地祝福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利用母親節進行一次親子溝通活動,讓孩子們明白母親的辛苦,讓孩子學會感恩,讓愛不斷的流傳下去!
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xx年5月6日(周五)上午9:3011:00。
xx年4月12日5月5日。
各班教室。
全體幼兒和母親。
1、從4月12日開始,各班老師開始教小朋友唱《小烏鴉愛媽媽》《魯冰花》《媽媽我要親親你》《我愛媽媽的眼睛》《泥娃娃》《捉泥鰍》等歌,大班老師可以教小朋友讀古詩,如《游子吟》、《歲末到家》。老師可以把教師稍微打扮。
2、父母給孩子講一些關于母愛的故事,帶孩子看一些親情教育片,如《淺藍深藍》《媽媽再愛我一次》《母女情深》。
3、孩子在家學會幫父母做一些可以做的家務事。
1、開始階段:請母親們坐一排,孩子為媽媽獻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的好媽媽》、《魯冰花》等。然后母親與孩子擁抱、起舞。5分鐘(在歌曲中進行)(大班可以選一名優秀的孩子朗頌詩句表達對母親的熱愛)。
2、親子活動時刻:
a游戲:
(1)“我與媽媽心有靈犀”
游戲玩法:媽媽和孩子一起進行。在一定的間隔距離中,每組拋完10個小橡膠球。比誰接到的球多。必須由媽媽拋,小孩接球。只聽預備開始時,孩子們雙手托住籃子,接住球最多的家庭勝利。
(2)“獨木橋上的愛”
游戲玩法:在地上放一塊越一尺寬,2米長的木板,媽媽和孩子面對面走到各自的對面,但途中腳不能觸地,用時最少的可以得到獎勵。
b親子合作時刻寶貝和媽媽一起東手做賀卡,做玩后評出優秀作品并給予獎勵。孩子手持做好的卡片獻給媽媽,大聲的對媽媽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我永遠愛您!”
c真愛無限:
在《同一首歌》的音樂聲中,孩子給母親送上鮮花,讓孩子說出與父母在一起時自己最開心的事,并邀請家長代表發言,讓他們與孩子在一起時說出自己最幸福的事,并提出一些自己對于教學方面的意見。
各班老師負責衛生的打掃,并抽時間一起討論這次活動的閃亮與不足之處,為以后活動的展開做好準備。
獎勵物品(如小玩具,食物)彩帶氣球小橡膠球小籃子剪刀卡片彩筆鮮花多媒體設備。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八
一、設計思考:
二、活動目標。
1.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3.欣賞散文詩,增進父子間的親情。
三、活動準備。
1.每人帶一張自己爸爸的照片。
2.事先在家里將把爸爸的手印印在紙上,并沿輪廓剪下來。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3.散文詩《我的爸爸》掛圖、磁帶。
四、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
小朋友,你知道父親節是哪一天嗎?(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2.引導幼兒自由交談。
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兩兩結伴,要求幼兒拿著自己帶來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紹。在自由交談后,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談自己的爸爸,大膽地講出自己對爸爸的認識。
3.比一比。
4.引導幼兒欣賞散文詩《我的爸爸》。
(1)配合掛圖完整欣賞一遍。
(2)你喜歡你的爸爸嗎?為什么?你在家最喜歡和爸爸做什么?
(3)教師小結。
我發現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每天上班很辛苦,并且爸爸都很愛孩子,希望我們的小朋友成為好孩子。父親節到了,小朋友也應該關心爸爸,愛爸爸。你為爸爸做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九
園內。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個慣例是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在家料理家務,教育孩子。經常是父親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還未醒很晚回家時,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親蒙頭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因而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比較輕,父親與孩子的感情也比較淡薄。
1、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幼兒體驗濃濃的親情,激發幼兒愛的情感,從小培養他們懂得飲水思源,尊重、感激別人的勞動,知道回報、關愛他人。
2、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父親的責任和工作。
3、知道父親節的由來。1910年,美國最先提出慶祝"父親節"的倡議,并從1934年開始,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日本從1950年左右開始,將"父親節"正式定為國民的'節日。
請老師先發校信通與爸爸溝通,給幼兒講一講自己是干什么,會干什么和幼兒做游戲拔河、猜拳、大壓小游戲、孩子們與爸爸們共同完成"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教師發紙讓爸爸印上大手)。
1、圖畫紙、顏料、音樂、彩色紙等;
2、成功素質節日主題教材、節日主題音樂。
1、教師向幼兒介紹父親節的來歷。
2、幼兒分享父親的快樂(請幼兒說一說我的爸爸會干什么?我喜歡我的爸爸)、出示爸爸的大手"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
幼兒唱"父親節"的歌曲;幼兒為父親自制的小禮物。(皮帶、皮包、枕頭、眼鏡)、回家后向爸爸贈送小禮物,并說出: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十
1.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3.欣賞散文詩,增進父子間的親情。
1.每人帶一張自己爸爸的照片。
3.散文詩《我的爸爸》掛圖、磁帶。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
2.引導幼兒自由交談。
3.比一比。
4.引導幼兒欣賞散文詩《我的爸爸》。
(1)配合掛圖完整欣賞一遍。
(2)你喜歡你的爸爸嗎?為什么?你在家最喜歡和爸爸做什么?
(3)教師小結。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一
1、利用繪畫、粘貼等形式,制作“樹木”。
2、產生熱愛樹木、保護環境的情感。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知道如何使用肢棒。
材料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碎紙肩、膠棒、繪畫紙。
重點:愛護樹木,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對樹木的喜愛。
難點:利用繪畫、粘貼等形式,制作出自己最喜愛的.“大樹”。
1、鼓勵幼兒講述植樹節活動中的快樂見聞
師:植樹節當天我們去哪里了?都做了哪些事情?你都看到了什么樣子的樹呢?(重點引導幼兒說出樹木的外形特點)
2、指導幼兒制作“美麗的大樹”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重點介紹樹的不同造型。
(2)指導幼兒繪畫:先畫出樹木的外形輪廓,再進行添畫,即要先創作樹干,后粘貼樹枝、樹葉。
3、分享與交流
提問:請你介紹一下,你創作的是什么樹,這棵樹有什么特點。
將幼兒繪畫的作品《美麗的樹》展示在互動墻上,幫助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二
主持人宣布“小小六一慶祝會”現在開始。
二、節目表演:
幼兒將事先排練好的節目分組按順序表演。
三、游戲:
1、比比誰的運氣好。
準備:黑板上貼上各種顏色的手工紙,紙的背后寫上相關的內容。
規則:幼兒選擇一張顏色的紙,如:翻過來紙上寫:恭喜您,中獎了,那么這幼兒則得到一份精美的獎品,如:翻過來寫著要完成某鄉任務才能得到獎品,幼兒則應根據上面的要求完成。
2、夾彈珠。
準備:彈珠若干,筷子兩雙,小碗兩個。
規則:30秒內,兩位幼兒比賽用筷子將彈珠夾入小碗,誰多誰贏。
3、搶椅子。
準備:椅子若干,音樂。
規則:幼兒將椅子圍成一個圈,聽著音樂繞著椅子走,當音樂停止的時候,幼兒坐上椅子,誰沒坐到椅子則淘汰。
4、壘高。
準備:盒子若干。
規則:兩位幼兒在30秒內,誰將盒子壘得高,誰則贏得比賽。
5、大風吹。
規則:聽口令,如口令是“大風吹,吹穿褲子的女孩”,那么穿褲子的女孩必須和他人換位子,如口令是“小風吹,吹穿跑鞋的人”,那么沒穿跑鞋的人必須交換位子。
四、送禮物:
送上愛心風車、圖書等禮物,慶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三
1、了解谷雨的節氣特點。
2、晨誦與谷雨有關的諺語。
了解谷雨,學會念相關詩詞。
1、老師教讀:谷雨前后,種瓜點豆。楊葉嘩啦,快種西瓜。
2、介紹谷雨:谷雨是一個節氣,指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農作物的生長。每年4月20或21度太陽達到黃徑30度時為谷雨。
3、互相交流:小朋友你發現最近天氣有什么變化嗎?你們父最近都在忙什么呀?
4、教師小結:谷雨是一個與農業生產極為密切的節氣。最近你們的父母是不是都在田里忙著播種,忙著收麥子和油菜呀。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十四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里的最后一個節氣。每年的4月19日至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又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
正值谷雨節氣,幼兒園可充分利用這一教育契機,開展了“谷雨”節氣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孩子們了解節氣、關注時令、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活動中,老師組織幼兒觀看谷雨節氣的視頻和圖片,給孩子們講述谷雨節氣的由來和習俗。通過ppt教學,引導幼兒了解谷雨節氣對農事和民間習俗的重要意義。
谷雨時節,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人們常說“春雨貴如油”,同時也是播種移苗、種瓜點豆的最佳時節。借此機會引導孩子們一起認識種子,種下希望,感受春天里生命的力量。大大小小的種子有:黃豆、紅豆、黑豆、青豆、綠豆等。老師們以繪本和觀察的方式帶領小朋友認識種子以及種植的工具,并讓寶貝們自己完成松土、挖坑、播種和澆水。完整的種植過程,使孩子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谷雨前后是香椿樹萌發嫩芽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老師組織孩子們分工有序的做香椿雞蛋餅,讓孩子們擇取、清洗香椿、打面糊,老師在小小電餅鐺邊烹飪。讓孩子們品嘗自己親手做出的美食,體驗勞動的快樂!還可以用老師提前焯熟的豆腐和香椿,涼拌美味的香椿拌豆腐,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谷雨節氣,古時人們“品谷雨茶”的習俗。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調制養生美味的茶水,如蜂蜜檸檬茶、山楂枸杞茶、玫瑰花茶,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配料,完成沖泡。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孩子了解每種茶水的功效,并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茶水品嘗飲用,讓谷雨節氣攜著沁人心脾的茶香印在孩子們的記憶里。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也是牡丹開得最艷的時候,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說。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們在午后觀賞幼兒園的牡丹花開。如果園所沒有種植牡丹花,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親手制作手工牡丹花,讓教室也搖身一變,變成了姹紫嫣紅的牡丹園。
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吟唱了有關谷雨的古詩詞,從字里行間感受古人眼里的傳統節氣。
《謝中上人寄茶》。
唐·齊已。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七言詩》。
清·鄭板橋。
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牡丹圖》。
明·唐寅。
谷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顏色無。
幼兒園通過谷雨節氣主題教育活動,讓孩子了解谷雨節氣的豐富知識,體驗種植的樂趣,激發孩子們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科學探索精神。
小班小寒的由來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五
通過二十四節氣兒歌導入,大家一起背誦《二十四節氣歌》,然后提問,我們剛才過去了一個節氣是什么?誰知道下一個節氣詩什么?小寒。
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小寒的天氣狀況吧。
二、展開部分。
首先,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我念一首兒歌,看看你聽到了什么?
教師念兒歌,然后請幼兒回答,聽到了什么?
幫助幼兒了解小寒的兒歌。
教師講解小寒兒歌。
1、小寒到,梅花開,進三九,天更寒。
小寒節氣到了,這個時候梅花開始開放了,大家見過梅花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梅花是什么樣子的?梅花是大家比較喜歡的一種花,在冬天開放,受到很多詩人的歡迎,誰會背關于梅花的古詩?引導幼兒背誦王安石的《梅花》。小寒節氣一般是12月的6號左右,今年的小寒是12月5號。
小寒以后,就進入三九天氣了,俗話說,三九四九,凍裂石頭,三九天氣,四九天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我們小朋友怕不怕冷啊,有個小朋友,到了這個時候,因為害怕外面冷,就不來幼兒園了,這樣做合適嗎?為什么啊?大家想一想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防寒?(幼兒舉手發言,老師引導,運動、飲食、衣服三個方面)。
2、進入了三九,雖然天氣變冷了,可是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動和傳統啊,我們來看一看,你在這句兒歌里發現了什么?教師念“玩冰雪,笑開顏,臘八粥,喝幾天”。
引導幼兒說出,因為天氣寒冷,很多地方下雪,結冰,我們可以玩雪玩冰,現在我們長春市就要很多的冰雕和雪雕,有時間可以讓爸爸媽媽帶領你們到雕塑公園或者是南湖、北湖去看冰雕和雪雕,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冰雕和雪雕,漂亮嗎?小寒節氣還有一個傳統的節日——臘八節,大家知道臘八節的傳說嗎?教師講解臘八節的傳說。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聽完了故事,我們知道了,臘八粥還有這樣的一個教訓啊,告訴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勤勞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好吃懶做。回家后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爸爸和媽媽聽,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臘八粥。
3、我們要做一個勤勞的孩子,不怕冷,剛才我們也說了如何才能戰勝寒冷呢?從三個方面,飲食、運動和衣服上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小寒節氣的運動注意事項吧。太陽升,來鍛煉,防寒服,身上穿。小寒節氣因為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所以我們要等到太陽升起以后再出去鍛煉運動,戶外運動的時候要注意防寒,多穿些衣服,運動不要太劇烈,可以快走、踢沙包等活動,在老師小的時候,我們冬天會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叫做“擠油渣”的游戲。游戲兒歌:冰凍冰凍你上墻,我吃冰凍你來搶,擠油擠油渣渣,擠出油來燙巴巴。玩法:孩子們分成兩隊,選擇一塊向陽的墻,兩隊的人靠著墻,排成一條線,從兩邊往中間擠。被擠出來的人,跑到隊尾,繼續擠。教師帶領幼兒玩擠油渣的游戲。
今天我們學習了小寒節氣,知道了小寒節氣的基本特征,知道了小寒的大致日期,大家回家后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臘八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