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親情的演講稿親情的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們常常說,人生是一場旅行,沿路有各種不同的風景,不同的人陪伴我們走過每一段不同的時光,而旅途的終點將是我們一生的終止。誕生在生命的起點,我們開始尋覓自己的方向,匆匆而行,不愿意落下一絲美妙的風景。雖然,人生是一個人走的單行線,我們卻害怕孤獨,許許多多的人相互攙扶,畫出許許多多交叉的道路。
我們在尋找,那些陪我們一起走的人的方向,那些在我們生命中留下深刻烙印的短瞬。那些人總一去不返,那些情節總不能重演,于是我們開始咀嚼那些曾經的畫面,用親情、友情與愛情去緬懷那些珍貴的往昔。
其實,親情就在后方,不回首,便容易遺忘。
當我們第一次睜開眼睛,全世界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爸爸,一個是媽媽。當我們蹣跚學步,他們在背后細心攙扶;當我們歡樂奔跑,他們在背后大聲囑咐;當我們傷心哭泣,他們在背后輕聲開導;當我們奔向遠方,他們在背后默默凝望。有些人,總會越走越慢,他們的愛,在我們的背后越積越厚。我們常常盯著遠方,卻不知道我們之所以走得那么遠,是曾經的兩雙手,在我們背后,不舍不棄。
其實,親情就在下方,不翻閱,總覺得平凡。
黑黝黝的泥土可以滋養出美麗的花,也會長出甜美的果實。而我們總專注于泥土上的轟轟烈烈,卻從未想過翻開那日益貧瘠的泥土,那一道道縱橫交錯的溝壑,如同母親眼角的皺紋;那粗糙的黃沙,像極父親干燥的雙手。其實親情總在下方,如果不翻開那厚厚的泥頭,怎能讀到那些背后的故事,正如不細細端詳,怎能發現歲月逝去的痕跡。
其實,親情雖在遠方,卻并不遙遠。我們雖似離開,卻永遠擁有一份等待。回回頭,向家所在的方向送去一個吻,一個祝福,生命便為此增添了一份色彩。
謝謝大家。
每個人心中都有喜歡、感激以及一直眷戀著的那些人,他們給了我們無限的愛和歡樂,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因為有他們,讓我們體會到了最難得的親情。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就我的家人以及發生在我家的故事為大家介紹一下親情的可愛與珍貴。
在我家,說到家人,首先談到的當屬我最愛且時髦的婆婆。從小,我和姐姐就跟著婆婆長大,曾經的我一度認為自己會和婆婆一起死去,因為沒有她,我感覺活著也就沒意義了。在我的記憶里,婆婆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我和姐姐,堂弟堂妹經常抱怨婆婆只喜歡我們,忽視了自己。其實事實也正如他們所說,婆婆把她大部分的愛都給了我和姐姐,在我小的時候,倘若媽媽要帶我去外地玩,我會立刻跑到婆婆身邊問她讓不讓我去,只要她說舍不得我,我絕對選擇不去,婆婆總說讓我們去,但我知道婆婆舍不得我們,所以無論我到哪,我都會一連跟她打好幾個電話。讓我最難忘的是初一那年,班上搞活動,臨時集體去吃飯,我跟婆婆打了好幾通電話,都無人接聽,我和姐姐玩著玩著也就忘了再跟婆婆打電話,告訴她我們會晚回。大概晚上八點多,在回家路上的我和姐姐,遠遠的就聽見有人在喊我們的名字,聲音很熟悉,是婆婆,在那一刻,我明白一直的我都肆意的享受著婆婆給我的愛,甚至都有些自私,我應該學會更愛她,保護她,直到永遠。
在我生命中,有另外一位女性也在我的心中占據著一席之地,那就是我的媽媽。和很多母親一樣,媽媽對我和姐姐疼愛有加,面對我和姐姐的無理取鬧,吵架,她總有一套將我們倆制服。我和姐姐也經常會因為媽媽更喜歡誰這個問題,斗嘴半天,其實我們都很清楚,我們兩個媽媽都喜歡,一樣喜歡。在生活中,媽媽更像一位好友,有什么不開心的都可以跟她傾訴,她并不會因為自己是媽媽而將看法強加于我們頭上。有時候她又像小孩,需要我和姐姐去討好她,陪她玩。談到媽媽,就不得不談一下我最最最可愛的爸爸,小的時候,我們同爸爸的關系真的如同貓和老鼠一樣,基本上不同時在同一個地方出現。也許是長大了,膽子變大了,一丁點也不怕爸爸了,其實他從來也沒打過,罵過我們,沒有什么可怕的,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們真是傻,不知道和爸爸好好玩一下。也許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我們更珍惜和爸爸呆在一起的時間了,和爸爸說話也完全不注意禮貌,隨便開玩笑,偶爾也親親他,想讓他知道我們都很愛他,呵呵!現在在外上學,我除了定期跟爸爸媽媽打電話外,經常也會跟他們發短信,說出我對他們的愛,雖然只是一條很簡短的短信,但我相信收到短信的他們會感到很幸福。我這么喜歡他們,爸爸竟然老跟媽媽說他生我氣了,因為我又有多少多少天沒跟他打電話了,像個孩子。
我們班的同學應該差不多都知道,我有個雙胞胎的姐姐,今天我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她。她叫周蓓,比我大十五分鐘,她自稱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經常臭美。她聽說我要寫關于我家人的演講稿后,一再強調讓我把她寫好點。但說實話,我也覺得她很漂亮,這里并沒有間接夸我自己漂亮的意思,她比我漂亮很多,很多,如果你們也仔細觀察她的話,應該也會這樣覺得,還有,她五月末又要過來玩了,說來給我過生日,呵呵,她對我好好!上次老師問雙胞胎有沒有心靈感應,這個我覺得是有的,比如初中的時候,我和姐姐不在一個班,有一天我覺得很難受,上課的時候趴在桌上,老師還以為我生病了,等放學的時候,姐姐的同學跑到我班上跟我說姐姐生病了,我想這應該是我覺得難受的原因。最近一次就是寒假的時候我和姐姐相隔幾米,同時望著對方,一起摸著肚子,表示我們都餓了,當時我們都笑了,身邊的人也笑了。在生活中我和姐姐同時說一模一樣的話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我們倆的愛好,興趣以及喜歡的科目等等都大致相同。也許是緣分,我和姐姐小學六年以及高中的兩次分班竟然都在一起,老師大多也特意把我們兩個放在一起坐著,只是當中隔著一條走道。姐姐的成績一直都比我好,老師很喜歡拿我們兩個比,特別是高中歷史老師,我的文綜一向就很差,偏偏歷史老師又超喜歡點我回答問題,一般情況下我都是一問三不知,老師就會把姐姐點起來,最讓我生氣的是一般情況下她竟然都會答,然后就是歷史老師就會說出那句“姐姐畢竟是姐姐”,我暈。還記得小時候我和姐姐的衣服,打扮都是一樣的,每次出門都會有人問我們是不是雙胞胎,現在長大了,慢慢的兩個人的樣子有點不一樣了,我們互相都不覺得像對方,有時閑著無聊,也會翻一下以前的.照片,她說這個是她,我說這個是我,也許是以前長的太像,我們現在也實在分不清楚了。同時,我們也會特意打扮不一樣,還記得上高一的時候,我和姐姐約定我們倆不能讓班上的同學知道我們兩的關系,經常有同學問我們是不是雙胞胎,我們都會說怎么可能,我們只是關系很好的朋友,這樣的回答一直騙了同學們一個多月,直到有一天語文老師讓我們全班讀一首含有我們兩個名字的詩的時候,同學們知道了我們的關系,我們也就承認了。我和姐姐的關系應該說一直都很好,現在長大了,我們反而更加粘對方了,表達對對方愛的方式在他人眼里也許會覺得肉麻,受不了,什么親愛的,我愛你,經常都掛在嘴邊,見面的時候也喜歡親親對方,也許這樣的行為真的有點過了,但是我們都很喜歡,那就行了,呵呵。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是誰,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并哺育我們成長;
是誰,一年365天,一日三餐為我們精心準備;
是誰,在我們生病時,守在床前,徹夜不眠,欲哭無淚;
是誰,為我們人生路上一點點的進步而喜悅滿懷;
又是誰,為我們的快樂和幸福操碎了心,黑發變成白發;
是誰,用血汗來鋪墊我們成長的路;
又是誰,用生命成就我們輝煌的明天……
是父母,把所有的心血傾注給了我們;是父母,把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我們;是父母,這艘充滿愛的帆船載著我們劈荊斬棘駛向理想的彼岸。
當我們將美味的食物給母親吃的時候,媽媽眼里卻閃現出了淚花,不停地說:孩子長大了!懂事了!
多么容易滿足的母親,多么不求回報的母愛,藍天一樣的寬闊,大海一樣的深邃!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感恩父母,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請給辛苦了一天的父母端上一杯熱茶;
請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洗一洗腳;
請在父母生日之際,送上一份真摯的祝福;
請在父母煩惱郁悶時,送上我們真誠的問候和安慰......他們不求任何回報,而我們千萬別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今天,在這里我想對我的媽媽大聲說:媽媽,您曾用您堅實的臂彎為我撐起了一方藍天,而今,我也要用我日益豐滿的羽翼來為您遮風擋雨!
最后,讓我用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來結束我的演講: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謝謝大家!
親情的演講稿親情的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大家好!
有時候我會想,人活著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將來娶一個漂亮老婆,還是為了買一套房子,添一輛小轎車,度過忙忙碌碌的一生?我們現在年輕的時候,各自的理想大多都是賺錢,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為著各自的所謂的夢想奔波著。可是,這樣的人生追求,目的是什么呢?當我站在這個演講臺上,當我們都坐在這個教室的時候,也許你我的父親母親,仍然在家惦記著我們三餐有沒有吃飽、天氣冷了有沒有添上衣服、晚上有沒有熬夜我漸漸長大成人,父親和母親,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們是不是應該放下手中的鍵盤,給你的母親,給你的父親打一通電話呢?因為選擇大學,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無非也是讓自己活得更好,讓父母親、讓家人能享受到舒適美滿的生活。
假期回家,發現母親日日夜夜為我們一家操勞的手掌又皺了,眼角的魚尾紋看得更清楚了,他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打我,不再呵斥我的成績單上紅通通的一片,而是關心我生活上瑣碎。電話里,話題不多,無非就是:天氣好不好,或者是食堂的飯菜有沒有漲價,平時的課多不多、忙不忙之類。有時候好久一陣子沒打去家里,我媽就打給我,問一些簡簡單單的話題,我其實心里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她是想聽一聽我的聲音。
我在一本上看過一句話,他是這樣寫的:“我在地上爬,扶著墻壁學走;在路上跑,還藏在一些你找不到的地方;是你,一次次將我從山上喊回來,從草叢里喊出來;到今天,我嘴唇上的胡渣兒也被喊了出來。”這是我看過的,描寫母親最好的句子。童年的時光消逝得很快,如今的腦海中,卻依稀只記得每一個上學的清晨,我高高地舉起手臂,母親給我脫換衣服的場景。給我織毛衣,她知道我喜歡胸前帶有圖案的,就看著書邊看邊學;給我做我喜歡的菜,自己卻從來不吃,而直到如今,我也懂得了為人母親的苦心與愛心。有一次,我病了,并且病得不輕。母親兩三天沒睡好,一直在醫院的床邊,幫我看點滴。那時周圍的事情仿佛變得一團糟,父親有些心煩,他猛吸了幾口煙,和我母親吵了起來,隨后一個人氣沖沖地離開。可是后來,我看到他又靜悄悄地,站在床前那個門口,他那個有些憔悴的影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我們會想,父母親為我們辛辛苦苦操勞了二十載,不求回報,最終得到了什么?他們也許不再那么期盼你能夠成為偉大的學者、成功的大家,不再強迫著你學不想學的東西,他們知道你長大了,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好好掌控自己的人生與夢想。遠隔千里,他們只想常常能聽到你的聲音,讓自己有一份安全感;他們只想知道你那些生活上的瑣瑣碎碎,你的一條無意的信息,或者是凌晨準時發送的“母親節快樂”“父親節快樂”都會讓他們在心里偷偷笑開了花。我想,當我們為人父母,才會發現,幸福不是金山銀山,不是名車豪房,而是孩子長出翱翔的翅膀,向自己的藍天獨自飛翔。
如今,我已經不再喜歡用一大堆華麗的辭藻去堆砌自己的情感,特別是親情那一份樸實和真摯。它沒有精美的包裝,就像蒲公英一樣實在和自然。我覺得,平凡的一根針和一條線,給我的靈感是不平凡的。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親情的演講稿親情的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我們常說:“我們的生命歷程融進了親情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組旋律;每一句叮嚀;每一聲歡笑;每一個眼神‘每一步腳印……”然而,天下第一情絕不僅指呵護,更重要的是教育,是智慧之炬的傳遞。
如《父母親的牽掛》這片故事,主要講了生活在大山中的父母沒什么文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盡管這樣,還讓在大學的兒子常給家里寫信,每當來信時,這對父母便讓村小學的語文老師來讀給他們聽,當兒子走向了工作崗位,去了離家鄉更加遙遠的地方,由于工作忙,總是忘記給父母打電話報平安。一天,母親用鄉政府電話打給兒子,說每周一上午10點種左右打個電話給他們,好解除他們對兒子的思念、接觸對兒子的擔憂。后來,家鄉的日子漸漸好起來,父母也自己裝上了電話,便不用再去跑很遠的地方——鄉政府去了。“兒行千里母擔憂”,離家在外的游子可曾記得給家鄉的父母寫一封家書或打一個電話,報一聲平安?父母即使讀書不多,也要看著看不懂的家書來表達對兒子的思念。寫封家書,打一個電話,蹩父母的思念等待太久。
天下的父母何時不為自己的兒女操心呢?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但是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每一位父母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啊!
家長們跟我們談他們學生時代的學習方法;談他們的工作經驗;談他們的人生坎坷;也談他們對子女的期望與信心;談他們對我們的理解……他們將無價之寶授予給我們,他們將燃燒的無比燦爛的火炬傳遞給我們。我們懷著感激的心接受這一切,聽他們的一席話,遠勝于讀十年書,受益匪淺。我們懷著細膩的心感受著這一切,感受著親情那種無私的溫暖。
親情是荒寂沙漠的綠洲,當你落寞惆悵、軟弱無力干渴病痛時,看一眼已是滿目生輝,不感到孤獨;親情是黑夜中的北極星;親情是航行中的一道港灣……因為親情的無私,因此我們感恩親情,親情教育讓我們懂得尊孝禮儀。它們既諄諄教導我們,又時常與我們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這是恩情與友誼的交融,所以我們感恩親情。
謝謝大家!
親情的演講稿親情的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世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比如:梅花獨自開放在冬天;菊花只在秋日微笑;荷花綻放在夏季……親情也是有有效期的,古人有“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感慨,在姥姥離我而去的那一刻,我有了深刻的體會。生死只是天地之隔,說不清會有多遙遠,只是讓我明白,所謂死,就是帶走了身邊的至親和幸福,親情的有效期到此結束!
那天下著蒙蒙細雨,上天也送來他的哀傷。我懷著些許期待,腳步越來越快地走在肅靜的走廊。前方是母親跌跌撞撞的背影,我叫了一聲“媽媽”,她沒有站住腳,只是一個回頭,我看見了她眼里閃爍的淚花。還沒來得及走進姥姥的病房,只見醫生從病房里走了出來,平靜地輕聲一句:“老太太已經走了。”與我一同去的姥爺頓了一下腳便沖進了病房,留我在空蕩的走廊,我哭著拼命向前奔,被舅媽攔住了,未能沖進去,她哭著抱著我,也仿佛癱在我身上。病房外的我,聽著媽媽聲嘶力竭的一聲聲喊著“媽……媽……”我似乎深深地明白了“媽”這個字到底蘊藏了多少愛與情。
傍晚,我站在空蕩的路口等著哥哥姐姐,沒法想象他們放學興高采烈來看自己奶奶的樣子!也覺得沒法開口告訴他們發生了什么。
那天晚上,大人們含著悲痛忙碌著,我們兄妹三人坐在一家面館,望著眼前熱騰騰的面,淚眼模糊了視線,誰也沒吃一口,沒吭一聲,我們此時都在回想著姥姥的好與她對我們的愛,回憶著十幾年來,她為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
追悼會那天天氣晴朗,可是我的心里卻下著雨。那是我最后一次見姥姥的模樣,我知道了“咫尺天涯”的含義,她就在我身邊,在我面前,我伸手卻摸不到她,也碰不到她。她和我只隔著一副玻璃棺,卻從此陰陽兩分離、生死兩茫茫。
我忘不掉媽媽當時的模樣,第一次見她像個小孩一樣哭著懇求那殯葬工說:“我不鬧,我不鬧,讓我再看一眼我媽!讓我再看一眼!”我也忘不掉姥姥被抬進火化爐時,舅舅發瘋似的沖向前,不讓他們抬走姥姥時撕心裂肺的情景!痛心疾首!刻苦銘心!那種絕望,今生都不會忘,最愛最親的人眼看著就要在眼前化為烏有,那樣深刻的感受我永遠也忘不掉!
試想一萬次,假如可以再一次讓姥姥出現在我面前,我會對她千倍萬倍的好,她對我的愛,我會千倍萬倍地珍惜,絕不會像現在一樣悔斷腸。
經歷了這樣的生離死別,我明白了要盡量對身邊的人好。世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我們要學會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