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優秀的作文往往能夠打動人心,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小編精選了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大家一起來欣賞和學習吧。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一
我的家鄉在長沙,我愛吃家鄉的臭豆腐。
臭豆腐這個名字,讓人一聽會覺得很惡心!可是,我們長沙的臭豆腐不僅是大家喜歡的小吃,而且還是名氣很大的美味佳肴,連_主席也愛吃呢!
臭豆腐究其來歷,還有段故事:清康熙八年,舉子王致和考試落第,又無盤纏返鄉。王家原以做豆腐養家,王致和亦懂此手藝,于是他就以做豆腐謀生。一日,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致和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置于壇中,切成小塊,放以鹽等配料為佐料,并封其口。誰知過了一陣子,豆腐臭氣熏天。王致和試嘗一下,發現其味鮮美。遂將豆腐試銷,竟獲得顧客歡迎。從此,王致和靠買臭豆腐發了大財,而臭豆腐也出了名。
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卻滿嘴留香,叫人越吃越愛吃。
長沙人愛吃油炸臭豆腐,腌好的臭豆腐是淡灰色的,等鍋里的油燒開了,把一塊塊臭豆腐由鍋邊放下,臭豆腐就會順著油滑的油鍋溜進鍋心。等臭豆腐變成黑色后,方能撈起。然后盛于碗中,再加點鹽、蔥、姜、蒜、辣椒、醬油、醋、麻油等調料,這時你咬一口,便會感覺香味撲鼻而來,里面有鮮美的汁水沾滿你的舌頭,讓你直流口水,回味無窮!
現在,臭豆腐的品種已經發展到很多種:除油炸臭豆腐外,還有鹵煮臭豆腐、臭豆腐乳,成串的燒烤臭豆腐等。各種臭豆腐有各自的特點,適合不同的口味,讓你隨意點選,吃得更加舒服開胃!
我愛吃家鄉的臭豆腐!!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二
豆腐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食品,在我國的許多家庭中都會自己動手制作。近年來,隨著素食主義和健康飲食的流行,豆腐也逐漸成為了一種受歡迎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食品。在我自己動手制作豆腐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豆腐制作的精妙之處,下面就讓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豆腐制作心得體會。
第一段:選擇好豆漿機是制作豆腐的重要一步。
豆漿機是制作豆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選好豆漿機對制作豆腐的成品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我開始制作豆腐之前,我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在選擇豆漿機上。經過了解和比較,我最終選擇了一款高速豆漿機。這款豆漿機有著快速、高效、低噪聲的特點,而且有多種操作模式,可以制作多種豆漿,方便實用。
第二段:豆漿攪拌要均勻。
選好豆漿機之后,就開始準備豆漿。在準備豆漿的過程中,我發現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攪拌的充分均勻。因為豆漿是影響豆腐質量的重要因素,豆漿的濃度和口感直接關系到豆腐的質量。所以,我必須保證在豆漿機里將豆子攪拌至少20分鐘以上,使豆子充分溶解,豆漿達到均勻的狀態。
第三段:加入凝固劑的技巧。
添加凝固劑是制作豆腐的敏感步驟,需要掌握好一些技巧。在添加凝固劑的時候,我們需要根據豆漿的量確定添加凝固劑的量。而且,在加入凝固劑后要快速攪拌,盡可能減少停留時間,保證凝固均勻。另外,化合時間要視豆漿溫度而定,一般在注入模具前保持5-8分鐘左右。經過多次嘗試和總結,我現在已經能夠比較熟練自如地加入凝固劑了。
第四段:注意選擇模具。
選擇模具也是影響豆腐成品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選擇塑料模具或金屬模具,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模具。在選擇塑料模具時要注意質量,選擇優質、安全、環保等要求高的產品,以免對自身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第五段:加工環境衛生要求高。
最后,我需要強調一下制作豆腐時加工環境的衛生要求。如果沒有一個干凈、整潔的加工環境,不僅會影響豆腐的口感和質量,更重要的是還會帶來健康風險。所以,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我一定要注意清潔和整理好工具和材料,確保在整個制作過程中保持較高的衛生水平。
總之,通過自己的實踐,我深刻體會到了豆腐制作的技巧和流程。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關鍵在于細節的把握和技巧的掌握。只有在細節和技巧方面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制作出口感和質量上乘的豆腐。希望我的豆腐制作經驗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夠加入到制作豆腐的行列中來,享受到制作豆腐帶來的快樂和積極影響。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三
豆腐是一種豆制食品,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豆腐可以提高記憶力和精神集中力,還能預防和抵制傷風和流行性感冒。但是,即使豆腐對我們人體有這么多好處,我仍然不愛吃它。
一次周末,媽媽正在做著午飯,一股股香氣從廚房撲鼻而來,我走進廚房一看,馬上雙眉緊鎖,原來媽媽在炸我平常最討厭吃的豆腐。媽媽看見我來了,微笑著說:“這炸豆腐可好吃了,等會兒保準你愛吃!”我撇撇嘴,心里嘀咕道:“切,我才不吃豆腐呢!”
現在,吃著這美味的“金條條兒”——豆腐,我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呢?這個,可得大家猜猜嘍!
文檔為doc格式。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四
制作方法:介紹如下:
1、選豆選擇果粒飽滿整齊的新鮮大豆,清除雜質和去除已變質的黃豆。
2、浸泡用多于大豆重3~5倍的清水浸沒大豆,浸泡時間一般春季12~14小時,夏季6~8小時,冬季14~16小時,其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或太短,以扭開豆瓣,內側平行,中間稍留一線凹度為宜。
3、磨漿按豆與水之比為1:3~1:4的比例,均勻磨碎大豆,要求磨勻、磨細,多出漿、少出渣、細度以能通過100目篩為宜。最好采用滴水法磨漿,也可采用二次磨漿法。
4、過濾過濾是保證豆腐成品質量的前提,如使用離心機過濾,要先粗后細,分段進行。一般每公斤豆濾漿控制在15~16公斤。
5、煮漿煮漿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敞開大鍋,另一種是使用密封煮漿。使用敞開鍋煮漿要快,時間要短,一般不超過15分鐘。鍋三開后,立即放出漿液備用。如使用密封煮罐煮漿,可自動控制煮漿各階段的.溫度,煮漿效果好,但應注意溫度不能高于100℃,否則會發生蛋白質變性,從而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6、點漿點漿是保證成品率的重要一環。待豆漿溫度至80℃左右時進行點漿。其方法是:將葡萄糖酸內酯先溶于水中,然后盡快加入冷卻好的豆漿中,葡萄糖酸內酯添加量為豆漿的0.3%~0.4%,加入后攪勻。
7、裝盒加入葡萄糖酸內脂后,即可裝入盒中,制成盒裝內酯豆腐,穩定成型后,便可食用或出售。如要制成板塊豆腐,則按常規方法壓窄濾水即可。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五
豆腐是我國非常常見的一種食品,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制作和品嘗方式。豆腐制作有其獨特的技巧和方法,需要有耐心和細心才能在制作過程中取得好的效果。我最近也嘗試了制作豆腐,并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一些心得和體會,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
第二段:材料準備。
制作豆腐的主要材料是大豆和水,所以豆的品質非常重要。我選擇了高品質的有機黃豆,先將其清洗干凈,然后泡水6-8小時,以軟化和增加豆的體積為目的。接下來,將泡好的黃豆撈出,用攪拌機制成豆漿,這個過程需要持續5-10分鐘。
第三段:煮制豆腐。
豆漿煮制是整個豆腐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我要將大豆漿加熱到80-85℃,然后加入凝固劑。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豆漿的沉淀,一定要輕輕攪拌。凝固劑選擇上,我使用了石膏粉,非常實用,因為石膏能夠讓液體中的豆漿凝固成塊狀物。煮制后,用棉布過濾,將水分過濾掉,形成實體后搓成豆腐塊,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
第四段:品嘗豆腐。
整個豆腐制作過程的最后階段是品嘗豆腐。新鮮出爐的豆腐應該巧妙搟成塊,并切成適當的大小,迅速下鍋,填補涼水,加入蔥姜和自己喜歡的調味料,香氣撲鼻,口感鮮嫩。我還制作了豆腐的鹵蛋,非常美味。
第五段:總結。
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發現只有仔細準確的操作,才能制作出美味的豆腐。制作豆腐需要時間、耐心和專注力。一定要量化每個步驟,準確無誤地執行。制作豆腐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改進的過程。無論你是豆腐的制作新手還是高手,都可以在制作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提高。我相信,在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像我一樣,制作出最好吃的豆腐。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六
前幾天,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些書,我買到了其中的一本:《歲月的書香》,它記錄著建國60年來幾代兒童文學作家的文學經典。
一買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其中,《三個銅板豆腐》這篇令我深有感觸。文章敘述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聽人說過,三個銅板可買一碗豆腐。而我一直到8歲還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因為豆腐是用來招待遠客的特殊菜,而我家從來沒有遠客。后來,我終于在外婆家第一次吃到了豆腐,我吃得連一點豆腐渣都不剩。走之前,外婆承諾,下回我再去她家時,還會讓我吃一回豆腐。可到了第二年,日本兵就進了村,打打殺殺……外婆家終于是只剩下外婆一個人。這邊,爸爸、哥哥都被抓去當了兵,不久媽媽也去世了。
一晃了,我終于又和弟弟去了外婆家,外婆已經倒在了床上,手里還緊緊抓著三個銅板,那是留給我倆吃豆腐的。看完后,我心里翻騰了好一會,喉嚨哽咽了,鼻子發酸了,眼前模糊了。我被那偉大的親情感動了,二十多年過去了,外婆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當年的承諾,臨終前還記著要讓“我”吃上豆腐。我們在生活中不也被這樣的愛包容著:每天早上,媽媽早早地起床。為我做飯,讓我吃得飽飽的去上學。
晚上回到家,媽媽又準備豐盛的晚飯。吃過飯,媽媽又陪我一起學習。天冷了,媽媽叮囑我加衣服。有心事了,媽媽陪我散步,和我聊天談心……平凡中有親情,災難中更可見親情。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現了許多感人的情景,至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輕媽媽在房屋坍塌之際,死死地護著剛滿月的寶寶。無論多重的東西砸下來,她都努力地撐護著。當救援人員救出她們時,發現母親已沒有了呼吸,而在她懷中的寶寶居然還活著。這個情景讓多少人震驚:母愛居然可以化作那么巨大的力量。是啊,親情真是偉大!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七
“賣豆腐嘍———”
清晨,一陣清脆的賣豆腐的叫喊聲,在小巷中回蕩。
我爬起來,剛洗好臉,媽媽就給我1元錢.,叫我去買豆腐,并且再三囑咐:現在做買賣的人都會用秤桿子騙人,別傻乎乎的在那看著,要仔細看看秤。我記住了媽媽的話,拿著小籃子向小巷盡頭走去。
賣豆腐的是一個30歲的年輕人,當我來到豆腐車旁時,正好他剛給別人稱好豆腐,見我注視著他,便笑了笑問道:“小妹妹,買幾斤豆腐?”
瞧,果然像媽媽說的那樣,做買賣的人,嘴都甜,都能說會道,態度又好。哼,他企圖用和藹可親的樣子來欺騙我,可我不笨,決不會上當的。我心里暗暗告誡自己。
“買兩斤,多一點不要。”我故意提高聲音回答他。
他彎下腰,用一把窄窄的鐵片,橫割一下豎切一下,然后把豆腐放在秤盤里,右手提起秤系,秤砣向外移滑,秤著割好的豆腐。我踮起腳尖,仔細地瞅著。
“2斤1兩,算兩斤!”他把豆腐往我籃子里裝,收了錢,又高聲喊道:“賣豆腐嘍—”
我拿著豆腐轉身向家走去。誰知剛走出幾步,一不小心籃子從我手中滑落,白嫩的豆腐上沾滿了泥土,摔得粉碎。我嚇的快要哭出來了。
這時,賣豆腐的人走到了我身邊,替我撿起了小籃子,用手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安慰我說:“別哭了,叔叔再給你一塊。”
“那錢呢?”“不要錢啦。”說完他切了兩塊豆腐放在我的小籃子中。我望著她那和藹的面孔,不知說什么好。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拿著小籃子向家走去。遠處,又傳來一陣陣叫喊聲:“賣豆腐嘍!”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八
豆腐是中國傳統食品的代表之一,而豆腐制作則是一項藝術。這項技藝需要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只有深入學習和不斷嘗試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在學習過程中,我逐漸領悟到豆腐制作的奧妙所在,并對這項技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面我將就我的制作心得與體會進行分享。
第二段:選擇和處理豆子。
豆腐制作的關鍵在于豆子的選擇和處理。好的豆子是制作優質豆腐的基礎,而豆子的磨削則是影響豆腐口感的重要因素。我深入研究了豆子的多個品種和市場上的優劣標準,選擇了品質上乘的豆子。在加水泡豆的過程中,我經常攪拌豆子,使得泡水大面積接觸豆子,加快水分滲透。在將豆子磨成豆漿后,我還注意將豆渣細壓,使得豆渣里面的水分完全被壓榨出來,提取得更多的豆漿。
第三段:煮豆漿和取凝固劑。
煮豆漿的過程中同樣重要。我將豆漿提前過濾掉粗糙的渣,然后將其放在攪拌鍋中攪拌,以免燒焦。加熱到90度左右即可加入由石膏、酸奶或植物中提取的凝固劑,最終得到的豆漿凝固,變為豆腐。我選擇了酸奶作為凝固劑,因為口感較好,能夠使豆腐呈現柔軟且有嚼勁的狀態。
第四段:冷卻和運用下壓機。
豆腐凝固后,需要進行冷卻。將豆腐盛入木制模具中,用涼水淋一下,將模具放入冰水中,大概冷卻半個小時左右,即可將豆腐倒出。倒出后需要使用下壓機進行壓實,取出多余水分,并形成緊實的豆腐塊。在壓實過程中,需要適當加入一些重物,降低下壓機操作時的阻力,提高壓實效果。
第五段:結語。
豆腐制作需要嚴格的工藝和技巧,不僅要借助傳統的技藝和經驗,還需要不斷嘗試新的制作方式,提高自身技藝水平。在學習過程中,我掌握了許多豆腐制作技巧和技能,并學到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精髓。我相信隨著不斷的嘗試和實踐,我會走得更遠,制作出更出色的豆腐。最后,我想說,豆腐制作需要耐心和熱情,只有付出足夠的精力和心血,才能收獲更多的制作經驗和技術水平上的提升。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九
豆腐,一味美食,雖平而無味,但鮮而純潔,因此,被廣大民眾摯愛,而我也愛吃各種豆腐――鹵豆腐、煮豆腐……但我喜愛豆腐的原因遠遠不止它的美味。
猶記我六歲時的那個冬天,我剛入小學,媽媽為鍛煉我的自主意識,便讓我一人去菜場買菜。“今天要買的……啊!只剩豆腐了!”我提著袋子,看著清單,邊走邊說。不知不覺中,我走到了豆腐攤,哎呀媽呀!這攤主長得也太“狠”了吧,一個又胖又壯的人站在我面前,只見他滿臉橫肉,胡子長到了頭頂。“哇,好像動畫片中的惡霸啊!”我在心中默念。
“快跑!”想完之后的一剎那,攤主叫停了我。“小朋友,你是不是想買豆腐啊?”他好聲好氣地說,“來,要幾塊啊?”我點點頭,小聲說了:“一塊就好了。”“就一塊?不夠吃吧,叔叔送你半塊。”他手起刀落,沒過幾秒,豆腐已在我手中了。“謝謝叔叔!再見!”我超量完成任務,十分開心,一蹦一跳地走了。“啪嘰!”我腳下一滑,來了記“狗啃泥”,摔了一臉水,攤主見了,立馬跑了過來,彎下腰說:“小朋友,沒事兒吧?”我搖了搖頭,他扶我起來后,又細心地切了一塊半的`豆腐,給我后,又把我身上的水擦干,笑著對我說:“歡迎下次光臨哦!”“嗯,下次我一定來。”我再次默念。那時已是寒冬,天很冷,可是我的心里卻有一股暖流在身體中流過,淹沒了所有的困難與寒冷。
樣的溫暖在心口流動。
文檔為doc格式。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
我的老家邳州菜以“辣”為美,麻辣豆腐就成了我們家家戶戶都愛吃的特色菜。
麻辣豆腐味兒好,看相也好,雪白的豆腐浸在鮮紅的辣汁里,一條條如細絲般的青辣椒,一根根嫩綠的香菜撒落其間。如果,你要燒一盤辣勁十足的麻辣豆腐,那么整個房間都會彌漫著香噴噴的辣味,這就早已使人垂涎欲滴。
麻辣豆腐的做法很簡單,把備好的蔥,姜和辣椒絲在鍋里炸一炸,再在鍋里放入兩大勺清水,接著把白嫩嫩的豆腐放進鍋里,這時就是小蔥燉豆腐了,約燉兩分鐘,再將各種調料撒入鍋中,而最重要是胡椒粉可別忘了,接著放入一勺芡粉,翻炒幾下就能上主料了,燒上一勺濃濃的辣椒油,最后撒上新鮮的香菜,瞧,一盤色香俱全的麻辣豆腐便完成了。
記得小時候,我第一次吃奶奶做的麻辣豆腐時,急不可耐的大口品嘗,突然我感到滿口火辣辣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辣的我上躥下跳,姑姑大笑著說我讒貓,同時急忙從冰箱中拿出冰塊塞到我嘴中,這時,我才安穩許多。雖然這次的經歷讓狼狽不堪,但我仍然抵制不住麻辣豆腐的誘惑,一次又一次的品嘗。
這就是我的老家邳州的一道風味小吃,這特別的味道,你喜歡嗎?來我的家鄉嘗嘗吧。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一
從一粒粒黃豆到一杯杯豆漿、一碗碗豆腐腦、一塊塊豆腐,空中課堂的老師像變魔術似的做出了豆腐,這是一個多么神奇的變化!為了探究其中的奧秘,我決定也試一試。
上午的空中課堂一結束,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老師講課的視頻反復觀看。我一邊看,還一邊聽爸爸講豆腐的由來。傳說中,豆腐是漢朝劉邦的孫子劉安在煉丹時意外發明的……原來豆腐還有這樣的典故。掌握了做豆腐的方法,我就馬上開始行動。
首先要浸泡黃豆。我抓起一把黃豆,放入已盛滿水的碗中,需要泡十個小時,等到泡好已經是晚上了。早已等不及的我,急切地想知道豆子們會變成什么樣。只見它們都長胖了,鼓鼓漲漲的,用手輕輕一捏就碎了。
第二步是碎豆濾汁。將泡好的黃豆從水里全部撈出來,放入攪拌機中,加入清水一起打碎,再倒入紗布中包好。我用手使勁地摁、捏紗布,像擠牛奶似的,使出吃奶的勁擠它,直到紗布里只剩下干干的豆渣。
剛出爐的豆漿,真香啊!
第三步是煮漿放冷。將已經擠好的生豆汁倒入鍋中煮沸。第一次是“假沸”,舀出上面的一層泡沫后,再煮沸才算好。我倒了一點煮好的豆漿在杯中,加入一點糖,嘗了嘗,好香啊,是我心心念念的味道!然后,我等著剩余的豆漿變涼。過了五分鐘,摸上去是燙的,再過五分鐘,一試還是熱的……我好著急喲。爸爸卻笑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耐心等待,如果不想等太久,就要想辦法!”爸爸的話提醒了我,我想起平時爸爸為了讓飯菜涼一點,會用冷水把碗冰一冰。于是,我趕緊照做。結果熱豆漿真的很快變涼了。我又換了幾次水,讓豆漿徹底涼透了,這真是太好了!
最后一步是壓制成型。我小心翼翼地把做好的豆腐腦倒入紗布中裹緊,放在盤子上,再用一碗水壓住,把豆腐腦里的水擠出來,讓它成型。怕水不夠重,我還幫忙用力按壓。
我把做出來的豆腐,用油煎一下,美味可口!
很快,奇跡的時刻要到來了!“3,2,1,好了!”我興奮地大聲喊道,家人都被我的聲音吸引過來了。看著大家期待的目光,我的心跳得好快,因為我擔心我diy的豆腐會失敗。但爸爸鼓勵我說:“不行以后再多試試就好了!”我鼓起勇氣,小心地揭開紗布一看,一小塊豆腐映入眼簾。“哇,我成功了!”我興奮得都快跳起來了,家人也紛紛祝賀我。后來,我還把豆腐用油煎了一下,哇,外脆內軟,香氣撲鼻,真好吃呀!
煙火氣的武漢回來了,我們的生活也正常了。我在家學著自己做豆腐,不僅親眼見證了黃豆變成豆漿、豆腐腦再變成豆腐的神奇過程,感受到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魅力,還學到了實用的勞動技能,體驗了自己動手參加勞動的樂趣。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二
大豆300克。
蝦皮20克,榨菜30克。
味精3克,白糖20克,醬油120克,辣椒油25克,熟石膏10克。
1.將大豆(宜選用黃豆)在水中浸泡約5小時,然后磨成細漿,倒入適量水,攪勻,用紗布濾去豆渣。
2.將醬油倒入鍋內,煮沸后加入糖、味精及蝦皮、榨菜(切碎)拌和成調料,將熟石膏粉用溫水化開,成石膏水。
3.將豆漿放入鍋中,煮沸后離火,倒入石膏水攪勻,蓋上蓋兒,靜放五六分鐘,即成豆腐花。
4.將豆腐花盛入碗內,澆上調料,淋上辣椒油,即可食用。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三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豆腐的做法簡單多樣,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豆腐的'做法,一起看看吧!
?
原料:豆腐,豬肉
輔料:油,生抽,白糖,郫縣豆瓣醬,豆豉醬,鹽,水淀粉,蔥,姜,花椒粉。
做法:1、豬肉切碎,豆腐切塊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瀝干水分。2、蔥姜切碎,郫縣豆瓣醬剁細。3、熱鍋倒油,爆香蔥姜。4、倒入肉末翻炒變色。5、然后加入郫縣豆瓣醬,和豆豉,翻炒出香味。6、加入豆腐,加入適量水。7、加入生抽,加入白糖,豆腐燒制5分鐘后加入花椒粉。8、淋入水淀粉勾芡,鍋鏟推動豆腐湯汁濃稠關火。
原料:豬肉餡,嫩豆腐
輔料:油,鹽,白糖,醬油,白酒,小蔥,姜,香油,榨菜,蒜。
做法:1、榨菜剁成碎備用,小蔥一部分切段,一部分切碎,大蒜剁碎,姜切片;2、五花肉切成大塊,放入料理機攪成肉沫;3、加入白酒、白糖、醬油、少許鹽和少許油拌勻入味10分鐘;4、豆腐切塊碼入砂鍋中;5、均勻撒上榨菜碎待用;6、炒鍋內入適量油,入蔥段及姜蒜爆出香味;7、倒入腌制過的肉泥大火快速劃散,大火炒熟;8、把炒好的肉沫均勻鋪在榨菜碎上;9、蓋好蓋放入蒸鍋中蒸30分鐘左右即可;關火后點上香油,撒入蔥碎即可開吃。
原料:北豆腐
輔料:朝天椒 可樂 姜 小蔥 食鹽 黑胡椒 老抽 色拉油
做法:1、豆腐切方塊,撒上鹽和黑胡椒,腌15分鐘左右,生姜切絲,小蔥白切段,蔥葉切蔥花。2、鍋中倒入油,晃動鍋子,讓鍋都里都均勻沾上油,將豆腐放入鍋中,中小火煎。3、邊煎邊用筷子翻動豆腐,讓豆腐四面都煎成金黃色,下入蔥段,姜絲,煎出蔥姜味。4、倒入可樂、1匙老抽和熱水,水和豆腐齊平(我不想吃太甜,加的熱水調和,如果能接受更甜,可不用加水)。5、大火煮開后,再小火煮,至湯汁還剩小半時,開大火收汁,撒入蔥花即可。
原料:北豆腐 300g,雞蛋 1個
輔料:小蔥適量,醬、淀粉、高湯、香油、鹽、胡椒粉、料酒 適量
做法:1、豆腐切成0、5厘米厚,2厘米寬,3厘米長左右的厚片,涂抹胡椒粉,鹽,料酒,腌制15分鐘。雞蛋一顆打散備用,淀粉準備。蔥姜切末。2、腌好的豆腐瀝干水分,輕拍一層薄淀粉,滾上蛋液。3、平底鍋中放入適量油,溫油將滾好蛋液的豆腐煎至2面金黃。一面定型后,翻身煎另一面。4、煎好的豆腐中,直接倒入適量高湯,蔥末,姜末,適量鹽。小火燉10分鐘左右,剩余大概一勺左右淀粉加水調成水淀粉,轉中火勾芡。5、出鍋淋香油即可。
原料:豆腐一塊,,咸蛋黃兩個
調料:胡椒粉,味精,碘鹽,香蔥適量。
做法:1、 豆腐,洗干凈,切成小塊狀。2、 鍋里放少量水,加入兩勺鹽。3、 水開了倒入豆腐。4、 豆腐煮沸騰后用漏勺撈起來。5、 鍋里放少量油。6、 倒入咸蛋黃。7、 搗爛后灑入少量水。8、 咸蛋黃完全稀釋后灑入胡椒粉,味精,碘鹽。9、 咸蛋黃快煮干時灑入蔥花,熄火。10 做好的調料倒入事先焯好的豆腐里面。
豆腐
原料:內酯豆腐 小香蔥
輔料:香油,鹽,雞精,蒜,橄欖油。
做法:1、內脂豆腐切成小塊;小鍋里煮開水,倒入豆腐氽湯1分鐘;撈起瀝干水份備用。2、蒜頭拍扁剁碎;熱平底鍋,倒入橄欖油,爆香蒜粒,關火。3、瀝干水份的豆腐倒入碗里,再倒入橄欖油。4、青蔥切成蔥花,撒在豆腐上;加鹽、雞粉拌勻即可。
原料:內酯豆腐,松花蛋
輔料:紅椒,香蔥,香菜,香油,鹽,少許紅油,醬油。
做法:1、松花蛋放在水里煮一下,涼水泡一下冷卻。這樣可以讓松花蛋的黃凝固好切不粘刀。2、將冷卻的松花蛋剝皮,切成塊或小丁。3、香蔥切末、紅椒切小丁、香菜切末。4、將內酯豆腐切塊放入盤中,蒸5分鐘。5、將豆腐上撒上細鹽、所有配料,淋上香油,紅油、醬油即可。
原料:豆腐,豬肉
輔料:鹽,雞精,玉米淀粉,胡椒粉,生抽,耗油,蔥花。
做法:1、豆腐中間挖一小塊出來;2、豬肉剁碎,加油、鹽、雞粉、玉米淀粉、胡椒粉拌勻,釀入豆腐孔中;3、平底鍋放油,把釀好的豆腐煎到金黃;4、碗內放水,調入鹽、生抽、蠔油、胡椒粉、雞粉、玉米淀粉拌勻為醬汁;5、加入醬汁燜到收干汁,撒上蔥花即可。
肉末蒸豆腐
原料:豆腐, 豬肉
輔料:蔥花 老抽 醬油 白糖
做法:1、起油鍋,蔥花爆香。;2、翻炒肉丁兒,炒至肉丁兒變色,放入適量白糖、老抽、醬油翻炒。3、放入豆腐塊兒翻炒,撒入少量鹽。4、出鍋前水淀粉勾芡收汁,即可。
原料:雞蛋2個、內酯豆腐一盒
輔料:洋蔥切丁、牛肉切丁、蒜薹切丁、青椒(或紅椒)切丁、姜切丁。
調料:辣椒醬、淀粉
做法:1、取出豆腐,這里分享個小技巧,先用涼水沖一下,把豆腐四個角切掉。2、用刀輕輕一拍,豆腐就完整的取出來了。3、把豆腐切成塊,裹上一層淀粉。4、再裹上一層雞蛋液。5、放入油鍋里炸。6、炸至表面金黃色,撈出放入盤子里。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四
小火煎黃,翻面,再起大火煎酥,待臭豆腐呈金黃色時即可,準備好醮醬,起鍋開吃。
臭豆腐還是要洗一下的,有時超市里也不是最新鮮的,豆制品表面容易起滑。
鍋要先燒熱,再加油,以免粘鍋。
必須現做現吃,趁熱吃味道才好。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五
2.鍋倒入油,油溫至六七成熱,下入臭豆腐塊,中火煎。
3.煎至兩面金黃時下紅椒就可以出鍋了。
4.裝盤,蘸上用辣椒醬+紅油豆瓣+食醋+蒜末調成醬,美味的臭豆腐就可以開吃了~。
1、化學的手法導致致癌。
如用硫酸亞鐵可產生黑色,再加上其他的臭味物質,即可成為臭豆腐。這是相當危險的,過多的鐵對人體的肝臟非常不利,而且其臭味物質可能是蛋白質的而成,所以說它有致癌是可能的。
2、腐爛導致致癌。
臭豆腐之所以臭,不可否認其臭味會有蛋白質的物-胺類,它可與亞硝酸鹽作用生成亞硝胺,相信大家都知道亞硝胺是強致癌物;建議在吃臭豆腐時,最好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因為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特別是富含維生素c,可阻斷亞硝胺的生成。
3、毒菌破壞神經系統。
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會揮發大量鹽基氮,有一種叫“肉毒梭菌”的毒菌,常會隨臭豆腐的制作而繁衍其中,而肉毒桿菌是一種致命病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強的蛋白質之一。人們食入和吸收這種毒素后,神經系統將遭到破壞,出現頭暈、呼吸困難和肌肉乏力等癥狀。
4、引發人體胃腸道疾病。
臭豆腐的發酵工序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的,易被微生物污染。另外,臭豆腐發酵前期是用毛霉菌種,發酵后期易受其他細菌污染,其中還有致病菌。因此,臭豆腐一次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胃腸道疾病。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六
肉末,豆豉,豆瓣醬,花椒,辣椒面,鹽,醬油,白糖,香油,蒜末,蔥花,豆腐塊,姜末,水淀粉(稀點)。
1、開水中加入少許鹽,焯豆腐塊備用。
2、開油5-6成熱,加入花椒煸炒。
3、加蒜末和姜末。
4、加肉末加豆瓣醬和豆豉。
5、加豆腐塊、辣椒面、醬油、白糖、香油煸炒。
6、加加水淀粉、一半蔥花翻幾下。
7、収汁兒關火出鍋擺盤,撒蔥花。
豆瓣醬是咸的,最后嘗一下按咸淡加鹽與否。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七
原料:嫩豆腐300g、牛肉80g、蒜苗30g、豆豉2茶匙(10g)、花椒2茶匙(10g)、醬油1湯匙(15ml)、鹽1/2茶匙(3g)、油2湯匙(30ml)、水淀粉1湯匙(15ml)、黃酒1湯匙(15ml)、姜末1茶匙(5g)、郫縣豆瓣醬2湯匙(30ml)、辣椒面2茶匙(10g)、肉湯1/2碗(125ml)。
做法:
1、將嫩豆腐切成2cm見方的小塊,放入微沸的熱水中,加鹽后以中火氽透(約3分鐘),然后撈出瀝干水分。牛肉剁成細末。蒜苗洗凈切成1cm長的小段。郫縣豆瓣醬和豆豉一起剁成細碎。
2、花椒放入鍋中,中火干焙出香味后晾涼,再用搟面杖搟成花椒末。
3、中火加熱炒鍋中的油,待燒至六成熱時(手掌置于油面上方,能感到輕微熱氣),將牛肉末放入煸干水分,待粒粒分明,色澤金黃時再烹入黃酒。
4、鍋中調入郫縣豆瓣醬和辣椒面,小火慢慢翻炒出紅油,再放入姜末和豆豉碎炒出香味。將肉湯、鹽和醬油倒入鍋中,大火煮沸后再放入豆腐塊,用小火燒至入味(約10分鐘)。
5、將蒜苗小段和水淀粉倒入鍋中,轉大火將湯汁收稠,最后撒入花椒末即可。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八
市面上有臭豆腐鹵水批發,但是有些不良商家為了降低成本而在臭豆腐鹵水中添加了有害物質,所以市場上賣的臭豆腐鹵水往往不太讓人放心。不過,其實自己在家也可以制作臭豆腐鹵水,這樣就能安心食用了。
豆豉3千克、冷水15千克。
食用堿、香菇、冬筍、鹽、茅臺酒、豆腐腦。
1、把豆豉全部放入冷水中,燒開后再煮半個小時,然后將豆豉汁濾出。2、等到豆豉汁冷卻后,加入食用堿、香菇、冬筍、鹽、茅臺酒、豆腐腦,裝入密封容器中讓其浸泡發酵。3、發酵時間至少半個月,每天攪動一次,發酵時間越長越好,有時候甚至發酵半年以上。發酵成功之后,就成為了臭豆腐鹵水。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十九
1.牛肉剁碎。豆鼓剁細末。蔥、姜切末。青蒜剖開切段。豆腐切1.5厘米見方的丁塊,用開水泡上。
2.炒勺注油燒熱,先下牛肉,煽炒去水分后,將豆瓣醬、蔥、姜末和豆鼓下勺炒酥,再下入辣椒粉,炒變色時注湯、醬油和料酒,再下入豆腐,用小火火靠透入味,再放入味精后,用濕淀粉勾芡,撒上青蒜、花椒粉成盤即成。
原料:南豆腐、肉餡,大蒜,郫縣豆瓣,花椒,小蔥。
做法:
1、將豆腐切塊、大蒜去皮切開備用、蒜苗洗凈切段;紅辣椒洗凈切斜段。鍋中倒油加熱,將蒜瓣下鍋煸炒、至金黃色后拿出備用。
2、再將花椒放入鍋中煸香,然后加入2勺郫縣豆瓣醬翻炒。接著將肉餡倒入煸炒,直至肉餡變色。
3、鍋中下入豆腐,適當翻炒后將蒜瓣放入繼續翻炒。加適量鹽、糖,再倒入半碗清水或者高湯。
4、蓋上鍋蓋小火悶10分鐘,開鍋后放水淀粉和切好的小蔥即可。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二十
臭豆腐是中國傳統的特色美食之一,是一種以豆腐為原料經過發酵后變得具有濃郁氣味的食物。雖然臭豆腐的氣味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但在臭豆腐愛好者中,它卻是深受歡迎的美食。最近,我有幸學習到了臭豆腐的制作方法,本文將分享一下我的制作心得體會。
第一段: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臭豆腐的制作需要準備的材料和工具比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新鮮的豆腐,除此之外,還需要石灰水、紅麴、海鹽和糯米等。在開始制作臭豆腐之前,必須先將所有的材料和工具準備齊全,并按照要求進行處理。例如,豆腐必須要切成適當大小,紅麴要泡發,海鹽要烘干等。所有準備工作做好后,才能夠進入到制作的實際操作中。
第二段:制作過程需要耐性。
臭豆腐制作的過程比較復雜,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行。首先,要將豆腐泡在石灰水中,經過多次的洗滌、搓揉和烤制后,才能進入到發酵的階段。而發酵的過程更是需要耐心和時間,需要將豆腐罐放置在通風干燥的地方,經過一段時間的時間后才能吃到。在整個制作的過程中,耐性和細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制作出美味的臭豆腐。
第三段:調料和口味的選擇。
臭豆腐在制作過程中是沒有什么味道的,但是作為一道美食,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和口感。這就需要在制作中加入適當的調料來進行調味。不同地區的臭豆腐在調料和口味上也有所不同,一些是酸辣口味,一些是微辣口味,還有一些是甜口味。根據自己口味的不同,可以選擇加入不同的調料,制作出自己喜歡的口味的臭豆腐。
第四段:衛生要求的嚴格。
在制作臭豆腐的過程中,衛生要求非常高,因為任何的不潔之物都會對豆腐的質量產生影響。為了保證臭豆腐的質量,在制作前必須要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在操作過程中,要保持工具的干凈和衛生,以及保持制作環境的干凈整潔。只有這樣才能夠制作出美味健康的臭豆腐。
第五段:優質原料的選擇。
做任何一道美食,選擇的原料都非常重要。制作臭豆腐也不例外。因為高質量的原料可以決定臭豆腐的口感和質量,讓臭豆腐更美味。因此,選購豆腐時要選擇新鮮的、質量好的豆腐;而選購紅麴、海鹽等輔料時,要選購優質的原料,這樣才能制作出高品質的臭豆腐。
總之,制作臭豆腐需要非常嚴謹的要求和專業的技術。只有在細節和衛生方面投入足夠的精力,并且使用高品質的原料,才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臭豆腐。這一次的制作經歷讓我深深地認識到了制作美食的不易,同時也讓我更加珍視食物,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聞香而來,品嘗這道獨特的美食。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二十一
豆腐500克,瘦豬肉200克,小蔥30克,豆瓣醬、姜、蒜、醬油、油、淀粉各適量,花椒粉、味精、鹽、白糖各適量。
1.豆腐切小方塊,姜、蒜拍碎切成末,小蔥切成蔥花。
2.豬肉切成末,淀粉調成芡汁。
3.鍋中放油,開火燒熱,下入肉末、姜末、蒜末和豆瓣醬,炒香。
4.加入適量清水和醬油、鹽、白糖、味精,放入豆腐,輕輕翻炒片刻。
5.大火燒開后,轉為小火,蓋上蓋子燜燒5分鐘。
6.兌入芡汁,撒入蔥花和適量花椒粉,略翻炒一下即可出鍋。
制作豆腐優選(專業22篇)篇二十二
辣椒油、茶油、麻油粗鹽。
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
1、臭豆腐以優質黃豆為原料。制作工藝較為復雜,黃豆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十道工序。呈貢臭豆腐質地軟滑,散發異香。它不僅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有較好的藥用價值。
2、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氣,和脾胃,消脹痛,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常食者,能增強體質,健美肌膚。
研究證明,豆制品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甲胺、腐胺、色胺等胺類物質以及硫化氫,它們具有一股特殊的臭味和很強的揮發性,多吃對健康并無益處。
此外,胺類存放時間長了,還可能與亞硝酸鹽作用,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臭豆腐雖小,但制作流程卻比較復雜,必須經過油炸、加鹵和發酵等幾道程序。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要求一直在自然條件下進行,而且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受到其它細菌的污染,輕者會引起人體胃腸道疾病,重者還會導致肉毒桿菌大量繁殖,產生一種有毒物質——肉毒毒素。
這是一種嗜神經毒素,毒力極強,近年來曾報道過的臭豆腐中毒事件,就是由這種毒素引起的。
正是由于臭豆腐的制作流程復雜,據媒體報道,有些人想出了一些“簡單”的方法,用化學手段做出臭豆腐。如用硫酸亞鐵將豆腐染成黑色,再加上其它的臭味物質,即可成為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