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我們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經之路,通過學習范文,我們可以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寫作風格。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膾炙人口的范文范本,相信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思考和靈感。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一
10月1日星期一晴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在距離中山陵不遠處,坐落著有著80年不凡歷史的南京博物院。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如今煥然一新了。在這個國慶假期里,我滿懷期待地前往參觀了它!侏羅紀時代是恐龍最多的一個時代,南京博物院中最讓我激動的便是侏羅紀展館了。一進入展館,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頭永川龍,他的名字叫“川川”,他可是侏羅紀時期的一代霸主哦!
緊接著,我來到了“我最勇敢”的區域。正當我還在思考為什么這個區域叫“我最勇敢”時,頭頂一聲大吼差點把我嚇死,但就在那一瞬間,我忽然懂得了這個名字的含義。只見一頭仿真永川龍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發出陰森可怖的吼聲。“還好現在恐龍滅絕了,不然我的小命可就不保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緊挨著仿真永川龍的是一個伸長脖子,仿佛要偷聽其他恐龍秘密的`大恐龍骨架。根據指示牌,我了解到了這種恐龍學名叫“四川蜀龍”,永川龍“川川”稱他為“蜀小寶”。
“川川”的左肩呷骨上有著受傷的痕跡,“川川”說那是勇者的標志,科學家們推測有可能是“蜀小寶”用尾巴甩向“川川”所導致的。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標識牌上明明寫著“蜀小寶”生活在侏羅紀晚期,而“川川”卻生活在侏羅紀中期,他們究竟是怎么打起來的呢?這次的南京之旅既讓我收獲了許多知識,也讓我體驗了許多樂趣,可謂受益匪淺也。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二
南京博物院吧!它可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走近歷史,靠近文明,追本溯源,我們才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當下生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每年節假日外出旅行時,我和爸爸媽媽曾多次游歷南京,或是途徑這座城市.
在距離中山陵不遠處,坐落著有著80年不凡歷史的南京博物院,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如今煥然一新了,在這個暑假里,我滿懷期待地前往參觀了它!
當我真正置身于這座文化圣殿前時,被其莊嚴肅穆的建筑和散發出的歷史氣息,深身震撼了!
南京博物院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數字館,民間館和非遺館形成了“一院六館”的架構。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神秘的數字館,館內有許多各種各樣的燈光和現代數碼視頻技術。館內走廊兩側的墻上,展示的是古代各種生活場景的動畫視頻。最奇特的是墻上有突起的地方,能夠象開門一樣打開,里面又是一幅幅新的場景,什么皇帝上朝呀,古代酒館呀,賽龍舟呀,有趣極了!最有意思的,要算是數字游戲區了,我在觸摸屏上玩兒拼圖,復原古董等好多游戲。在這里,我不僅了解到了古代中國歷史和文化,還看到了在未來世界,我們生活可能發生的變化。
臨別前,我戀戀不舍地和爸爸媽媽約定好,下次一定還要再來南京博物院!
今天,我參加了現代快報組織的參觀南京博物院的活動。
一大早,我就和幾個小伙伴來到了博物院門口。迫不及待的我,不時問媽媽:“媽媽,媽媽!活動什么時候才開始呀?”媽媽總是這樣回答:“快了,快了。”
終于,活動開始了,我們走進了博物院。講解員阿姨先給我們每個小記者發了一個語音機,它小小的,上面有幾個按鈕和一個特別的耳機。我一開始還把它當成了擴音器,對著它嘰里呱啦,說個不停,后來,我才知道那是語音機,戴在耳朵上,即使離得遠,也能聽見講解員的介紹。
講解員先領著我們來到了豬年特展館,這里的“馬”可真多呀!有石頭雕成的石刻馬;有陶制的戰馬;有絨布做成的似風火馬。在這些各式各樣的馬中,我最喜歡《八駿圖》。這八匹駿馬和真馬一樣大,它們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顯得十分高貴優雅。講解員告訴我們,《八駿圖》是西洋畫師艾啟蒙為乾隆皇帝的御藏寶馬畫的肖像圖,十分珍貴,因為今年是豬年,才全部掛出來展覽的。
看完了馬,講解員又帶著大家來到了歷史館。歷史館的寶物數不勝數,有的金光閃閃,有的小巧玲瓏,有的古樸精致。我最感興趣的是光著肚皮,大跳古代“肚皮舞”的唐代陶人;還有南博鎮院之寶之一的銅牛燈。這盞燈不僅外表精致,設計也很巧妙。聽講解員說,牛的肚子里裝著水,燈燃燒時產生的煙和雜質可以溶解在水里,十分環保!
活動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南博。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藝,我們也要努力,也要給我們的后代留下一些讓他們贊嘆的寶物!
假期里,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南京博物院。一進大門,便看見了一副五顏六色的奔馬圖在博物院中央,顯得格外耀眼。我們先去了民國館—老南京。它令我印象深刻。它主要通過老南京街巷的情景再現,直觀展示民國時期的市民生活。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當時的建筑場景真實還原,也讓我們了解了當時人們生活的環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火車站,站內陳列著民國時期的蒸汽式火車頭,它現在已經退休了。踏入民宅,我發現民國房屋用的窗戶是由兩根鐵桿分別插在兩邊來控制開關的,和我們現在用的窗戶大有不同。那里還有許多民國時的店鋪,像名聞遐邇的太中西餐廳,歷史悠久的交通銀行,古樸的郵政局,還有富豪紳士乘坐的老爺車,街頭巷尾的挑擔郎,非常富有民國風情,拍照的游客絡繹不絕。置身場館中,仿佛時間倒流,回到了民國時代。
我們還去了歷史館,讓我們了解了江蘇古代文明,傳統文化與藝術的魅力。數字館讓我們了解了古代中國文化。特展館的展覽包括了“精準與華美”、“陳設清宮”、“盛世華彩”、“弘覺塔影”幾個主題展覽。“精準與華美”中展示了清朝時期各種各樣的西洋鐘,制作精美,外表華貴,代表了當時最高的制作水準。“陳設清宮”陳設了清朝皇宮中一些精美的用品、服飾。“盛世華彩”陳列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一些珍貴、精致、漂亮的瓷器。“弘覺塔影”陳列了江蘇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南京牛首山弘覺寺塔地宮出土的鎏金藏式佛塔。它是明代佛教工藝絕品,國內出土唯一一件“迷你型”鎏金喇嘛塔,因此非常珍貴。
總之,這次游覽南京博物院,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三
在我國,有四大博物院。分別是龐大宏偉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歷史悠久的河南博物院、巧奪天工的陜西博物院,還有今天的主角——精美絕倫的南京博物院。
進入南博大門,抬眼就可見一個銀色的大蓮蓬;立于水面中央,開裂成三瓣,已經枯萎,但上面的蓮子卻十分新鮮。據說這是南博文物的象征。干癟的蓮蓬和新生的蓮子產生了強烈對比,象征著對生命輪回的關注和思考。因為蓮在開花時節同時醞釀果實,“因果俱在”讓連成為了花中君子的般的存在。
繼續向前走,就可以看到宮殿一樣的展廳大門,中央的最高處掛著一塊牌匾,金色的大字刻著“南京博物院”。通過安檢大門,就來到了最著名的歷史館,六個展廳從史前至清末的精致文物都一一展示。其中我最喜歡的有兩件,一件唐三彩雙魚瓶和一個大報恩塔琉璃拱門。其中的唐三彩雙魚瓶色彩絢麗,綠黃棕三色分布錯雜、神秘莫測,給人幻境一般的美感。而這件唐三彩瓷器不僅在色彩上出眾,還在制作工藝上與眾不同,這件雙魚瓶無論從前還是從后,向左還是向右,都是兩條完整的魚。利用視錯手法把人引入其中,可見制作之精巧,工匠之用心。
大報恩寺塔琉璃拱門色彩斑斕,且全身用琉璃制成,十分精美。而在這個拱門里,蘊藏著的不僅是歷史的滄桑,還有一個美滿的愛情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對夫妻,日子過得十分美好,有一次,丈夫出門在外被僧人所救過,回到家鄉后十分感激佛家,并發誓:直到死,也要功德圓滿,修七座佛塔,臨走時,夫妻約定上元節在此相見,可傳來的卻是死訊,她便郁郁而終,最后在天堂,兩人仍美好的生活。
在南博中,除了雙魚瓶和琉璃拱門,還有金縷玉衣、黃琉璃瓦當、青銅鼎等數不勝數的文物,期待你也來慢慢參觀!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四
之所以選擇臨近開學的時候旅游,一來緩解一下我的“開學恐懼癥”,二來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暑假劃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明明還是夏末,今天卻有一絲秋高氣爽之意。天空陰淡渺遠,清涼的風吹得人一陣心曠神怡,我便在這種清曠幽遠甚是難得的天氣中登上了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前臨平川,背擁青嶂,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航拍就像一座“自由鐘”,莊嚴簡樸,別具匠心。
最前方的牌坊上是孫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博愛”二字,鍍金的大字在綿密晶瑩的雨絲中格外醒目,兩旁的松樹與青瓦相得益彰的互相襯托,更增加了先生陵墓的厚重莊嚴之感,令我心中平添了幾分景仰敬畏之情。
再往前走就是墓道,放眼望去,墓道被分隔成階梯狀,層層向上,越來越小,每個階梯上都有一個巨大的平臺,最上方便是先生的祭堂,墓道很寬,約莫40米,所以即使游人如織也不會覺得特別擁擠。
一路向上便能愈加清晰地瞧見臺階上的景象,陵門口巍然而立,對來著傲然而立,有一種王居高臨下的威嚴壓迫的戾氣,陵門口最低端是三個門洞,供游人進出,中門橫額上鐫刻著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四字。進了陵門口就到了碑亭,中間立有一塊花崗石碑,上刻譚延]所書“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于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24個鎦金顏體大字。
到頂就是祭堂這個最核心的部分。往下俯視,層層疊疊的遠山在云層里界而未界,似淡漸深。風雨逍遙里,回望孫先生的雕像,一種滄桑的歷史感猶上心頭,那6米高的雕像上,一雙逼真生動的眼睛凝視著遠方,好似仍然在審視著中國的新變化,祭堂護壁大理石上仍清晰的刻著其“建國大綱”和“總理遺囑”,此情此景,一時令人不知是悵惘還是驚嘆。
我們又去游玩了中山陵復數紀念建筑群,第一天的旅程才結束了。
而后我們便去了中華門城堡,詳細地了解了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堡壘甕城,知道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與修建南京城的歷史淵源和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也了解了南京鹽水鴨與“磚頭”的來歷。
終點站是清涼山公園。我們買了南京著名特產雨花石,這才戀戀不舍的登上了歸家之路。
回到家,猛然想起賣雨花石的婆婆說她們最后的幾家店也要從清涼山搬走,分道揚鑣,再想想兩天的各種短暫卻精彩的經歷,心里不由一陣酸楚:逝者如斯,物是人非,在滾滾人潮之中,我以后要到哪里再去欣賞這么美麗稀有的石頭呢?我所經歷的一切突然變得遙遠縹緲起來,仿佛南柯一夢,回憶被蒙上一層晶瑩的灰,愈加模糊,再看看未完的作業想著開學后的枯燥,心中不禁涌上一絲惆悵。
唯有被指尖在水中撥弄著的絢麗斑斕的石頭告訴我,這一切的一切都真真切切的存在過,我確實有過這么一段令人懷念悵惘又有點兒夢幻的旅行。于是我又開始對未來的旅途充滿希望。
南京,我們還會再遇見嗎?下一站在哪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五
10月1日星期一晴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在距離中山陵不遠處,坐落著有著80年不凡歷史的南京博物院。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如今煥然一新了。在這個國慶假期里,我滿懷期待地前往參觀了它!侏羅紀時代是恐龍最多的一個時代,南京博物院中最讓我激動的便是侏羅紀展館了。一進入展館,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頭永川龍,他的名字叫“川川”,他可是侏羅紀時期的一代霸主哦!
緊接著,我來到了“我最勇敢”的區域。正當我還在思考為什么這個區域叫“我最勇敢”時,頭頂一聲大吼差點把我嚇死,但就在那一瞬間,我忽然懂得了這個名字的含義。只見一頭仿真永川龍仿佛被賦予了生命一般,發出陰森可怖的吼聲。“還好現在恐龍滅絕了,不然我的小命可就不保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緊挨著仿真永川龍的是一個伸長脖子,仿佛要偷聽其他恐龍秘密的`大恐龍骨架。根據指示牌,我了解到了這種恐龍學名叫“四川蜀龍”,永川龍“川川”稱他為“蜀小寶”。
“川川”的左肩呷骨上有著受傷的痕跡,“川川”說那是勇者的標志,科學家們推測有可能是“蜀小寶”用尾巴甩向“川川”所導致的。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標識牌上明明寫著“蜀小寶”生活在侏羅紀晚期,而“川川”卻生活在侏羅紀中期,他們究竟是怎么打起來的呢?這次的南京之旅既讓我收獲了許多知識,也讓我體驗了許多樂趣,可謂受益匪淺也。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六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國家4a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天,我、張錦薈、韓展顏、嚴詩雨和沈映佳去了南京博物院,它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博物館。我們先去看了星云大師的書法展,他分別寫了十二個詞:贊美、輕聲、微笑、誠敬、冷靜、知足、勤勞、忙碌、發心、煩惱、欲望和愚癡,或許這些就是星云大師一生的寫照,也就只有心靜下來,才能去慢慢地體會到其中的深意,只有經歷過坎坷的人生,才能去感受每一個字、每一個詞。
然后,我們又去參觀了陳之佛畫展,剛一進去我們便感受到了濃濃的藝術氣息,人人都在用心去觀摩,去感受每一幅畫。其中,我最喜歡和平之春圖,陳之佛的大量心血都投入了這幅畫,整幅畫做到了艷而不俗,重而不滯,濃淡把握得相當,給人的感覺仍舊是像月亮般高雅脫俗。畫面上鮮花爭艷,春意融融,象征和平的鴿子形態各異,好一派和諧、溫馨的景象。細微之處又妙不可言,在觀賞這幅作品時,心情十分愉悅。
再之后,我們又參觀了雕塑館、書法館、數字館、民國館和非遺館。
南京博物院充滿了藝術氣息,它使南京多了點藝術,使中國多了點藝術,使世界多了點藝術。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七
8月26日,我和青奧小志愿者們一起參觀了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位于青奧村旁,展出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有五個展廳:奧林匹克展廳、中國與奧林匹克展廳、青奧在南京、3d尾廳和互動體驗區。
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鎮館之寶”——現代奧林匹克奠基人顧拜旦的親筆手稿。這份珍貴的手稿在玻璃罩的保護下,紙張已微微泛黃,上面寫著工整的法文。這份手稿有100多頁,是顧拜旦回顧體育歷史的一些敘述,“我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幫助我,并希望在你的幫助下,我能夠繼續努力并實現這一惠及人類的宏偉事業——在適應現代社會環境的基礎上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
一旁的墻上,中法文對照的《體育頌》闡釋了顧拜旦對體育真摯的感情:“啊,體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間建立愉快的聯系……”在整個博物館中,最震撼的一幅畫面是“火炬墻”,象征著人類的奧林匹克精神“薪火相傳”。自20xx年柏林奧運會火炬起,直到南京青奧會火炬“幸福之門”,近30把火炬整齊排列。從古到今,火炬的線條越來越流暢,色彩越來越靈動。館內的“小青檸”姐姐向我們介紹,這些火炬都是原品實物,只有很少幾屆暫時沒有收集到。
旁邊的展柜中,從20xx年格勒諾布爾冬奧會吉祥物滑雪人舒思開始,幾乎每屆奧運會的吉祥物都排排站好。莫斯科奧運會的棕熊米沙、洛杉磯奧運會的鷹山姆……還有可愛的砳砳,都超萌超可愛!小志愿者們看得舍不得離開!
博物館內還展出了很多江蘇籍運動員的藏品,林莉使用過的泳鏡、泳帽,葛菲比賽時所穿服裝、所用球拍,李菊在悉尼奧運會上獲得的乒乓球女子雙打金牌,陳若琳在倫敦奧運會上穿過的泳衣、使用的毛巾,仲滿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比賽服裝、手套、佩劍……看著這些物品,依然能感受到它們隨主人征戰奧運時的汗水和淚水,讓我們肅然起敬!
在3d尾廳和互動體驗區,我們通過觀看了3d電影,感受了震撼的視覺體驗;通過體驗山地自行車、皮劃艇,模擬了奧林匹克項目競技過程。
通過參觀博物館,讓我們了解到奧運的起源、發展,以及南京青奧會的申辦歷程,對奧運會有了新的感受!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真是一個生動的奧運課堂!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八
各位游客,歡迎您來到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參觀。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于xx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它是一座系統反映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與科舉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跡為基礎,在修繕和保護明遠樓、飛虹橋等遺存的前提下建設而成。目前,博物館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地下科舉歷史展陳區、明遠樓遺址保護區、南苑科舉文化體驗區。
科舉是古代中國,通過設科考試選拔優秀人才的選官制度。明清時期,中國有兩大科舉考場,一個是北京的順天貢院,另一個就是南京的江南貢院。而從這里陸續走出的諸多名人更令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蜚聲宇內,一度成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科舉考場。
穿過江南貢院牌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一方墨池。匯墨成池的設計理念也正包含了中華上下千年來源源不斷的民族文化。穿過墨池,我們就來到了明遠樓遺址保護區。您現在看到正前方的這座三層磚木結構的建筑就是明遠樓。明遠樓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昔日它曾是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考試期間,監臨、巡察等官員登樓而望,目光如炬。以防止考生騷亂、作弊。
在明遠樓的東西兩側,整齊排列著的就是號舍。號舍是中國古代科舉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江南貢院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號舍最多時達到20644間。或許大家很難想象就在這么一間前后不足1.5平方米的號舍里,士子們要足足的考上九天六夜的時間,吃飯、睡覺、考試都在號舍之中。
許多考生離開考場后都會大病一場,甚至臥床不起。說到這不禁會有人會問,既然如此艱苦,為什么仍然有著源源不斷的士子前來應試呢?那是因為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下,通過考試中舉做官是所有讀書人唯一的道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也就是讀書人一生的殷切期望吧!
科舉誕生于隋朝,在朝代更替的歷史長河中,發展的不僅僅是社會制度,科舉也隨著時代在不斷完善。一直到清光緒年間,由于八股取士帶來的弊端,使科舉制度越來越僵化。列強的強勢沖擊,西方思想與技術的傳播,傳統的科舉制度已越來越不能選拔符合時代潮流的新人才。科舉的廢止經歷了一個從漸廢到立停的過程。這是《光緒帝立停科舉上諭》光緒三十一年(1905)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批準了張之洞與袁世凱等人遞呈的《請廢科舉折》奏請,頒定上諭,宣布自翌年起停廢科舉。至此,在中國延續了13xx年的這種選官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科舉的時代局限性顯而易見,但科舉的至公精神卻得以延續至今。南京是科舉文化的重鎮,夫子廟地區歷來是江南科舉文化的中心,所以在江南貢院遺址上建立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就是想以全新的面貌去詮釋“天下文樞”文化重鎮的含義。
科舉制度已成往事,留給我們的是歷史的回憶和反思,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科學發展呼喚著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朋友們,人生時時有考試,社會處處是考場,今天的社會已是百花齊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信我們都能成為了不起的狀元郎!謝謝!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九
4月28日,我和同班同學雅雅一起游覽了南京博物院,新修的南京博物院真是神奇啊。
作為中國第二大博物館,改擴建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館”的.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
四月的春天,溫度適宜,微風習習。我們排隊領完票之后就徑直走向藝術館,藝術館里陳列著各大名家的書法和繪畫作品,雖然不太看得懂,但是駐足于藝術之前,我還是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說完藝術館,最有趣的要數民國館了。民國館古色古香,舊式的店鋪林立,我很喜歡它的老式火車,有種《離別的車站的感覺》,建筑在地下可謂它的主要特色。在民國館走一圈,仿佛能夠領略到民國的氣息。聽人說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場城市活動將在江蘇省會南京市舉行。
我們很是期待。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
摘要:南京博物院的展覽真是太吸引人、太好看了,我和爸爸媽媽說好以后要經常來參觀。
早在放寒假前,我就聽說南京博物院從大年初二開始實行免費參觀,所以我和爸爸、媽媽在大年初三、初四兩天一頭鉆進了南京博物院,穿梭于各個展館之間,大飽了眼福。
初三下午一點多,我們坐車來到了博物院,遠遠望去,門口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看來大家都想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先睹為快。剛進博物院大門,我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觀眾的隊伍從展館門口的領票處順著臺階向下,沿著博物院道路的一側都快要排到大門口了,兩百多米的隊伍就像一條彎彎曲曲的長龍,真是太壯觀了。因為觀眾太多,所以博物院每過十分鐘才放一百位觀眾進入展館。即便如此,長長的隊伍中卻沒有一個人擁擠、插隊的,大家都安靜地排著隊,耐心地等待著,隊伍緩緩地向前移動,秩序井然。排了大概四十分鐘,終于輪到我們了。
我們隨著人流,迫不及待地走進展廳,興致勃勃地觀賞起來。只見大廳分成上下兩層,每一層有好幾個陳列館。我們在上層依次參觀了書畫陳列館、云錦陳列館、玉器陳列館和征集文物陳列館。我對征集文物陳列館里的文物特別感興趣,參觀了很長時間,每一件文物我都仔細欣賞,認真閱讀文字介紹。特別是小巧玲瓏的昆曲玉玩,我看了又看,久久不愿離去。這套玉玩是微型的昆曲道具,有鞋、凳子、燈籠、兵器、書、官帽等等上百件之多。每一件都造型逼真,做工精致,讓我百看不厭。雖然每個陳列館里都有很多觀眾,但大家都全神貫注地觀賞文物,即使要交談也是小聲地竊竊私語,展廳里非常安靜。
正當我看得流連忘返的時候,已經到了閉館的時間,我真想再多看幾眼啊,可是也只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雖然今天的觀眾很多,但是我發現無論是展廳的地面還是展館外的路面都很少有垃圾,大家都自覺地把雜物扔進垃圾箱里,整個博物院綠樹成蔭,既整潔又干凈,讓人心曠神怡。
南京博物院的展覽真是太吸引人、太好看了,我和爸爸媽媽說好以后要經常來參觀。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一
早在放寒假前,我就聽說“南京博物院”從大年初二開始實行免費參觀,所以我和爸爸、媽媽在大年初三、初四兩天一頭鉆進了南京博物院,穿梭于各個展館之間,大飽了眼福。
初三下午一點多,我們坐車來到了博物院,遠遠望去,門口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看來大家都想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先睹為快。剛進博物院大門,我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觀眾的隊伍從展館門口的領票處順著臺階向下,沿著博物院道路的一側都快要排到大門口了,兩百多米的隊伍就像一條彎彎曲曲的長龍,真是太壯觀了。因為觀眾太多,所以博物院每過十分鐘才放一百位觀眾進入展館。即便如此,長長的隊伍中卻沒有一個人擁擠、插隊的,大家都安靜地排著隊,耐心地等待著,隊伍緩緩地向前移動,秩序井然。排了大概四十分鐘,終于輪到我們了。
我們隨著人流,迫不及待地走進展廳,興致勃勃地觀賞起來。只見大廳分成上下兩層,每一層有好幾個陳列館。我們在上層依次參觀了書畫陳列館、云錦陳列館、玉器陳列館和征集文物陳列館。我對征集文物陳列館里的文物特別感興趣,參觀了很長時間,每一件文物我都仔細欣賞,認真閱讀文字介紹。
特別是小巧玲瓏的昆曲玉玩,我看了又看,久久不愿離去。這套玉玩是微型的昆曲道具,有鞋、凳子、燈籠、兵器、書、官帽等等上百件之多。每一件都造型逼真,做工精致,讓我百看不厭。雖然每個陳列館里都有很多觀眾,但大家都全神貫注地觀賞文物,即使要交談也是小聲地竊竊私語,展廳里非常安靜。
正當我看得流連忘返的時候,已經到了閉館的時間,我真想再多看幾眼啊,可是也只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雖然今天的觀眾很多,但是我發現無論是展廳的地面還是展館外的路面都很少有垃圾,大家都自覺地把雜物扔進垃圾箱里,整個博物院綠樹成蔭,既整潔又干凈,讓人心曠神怡。
南京博物院的展覽真是太吸引人、太好看了,我和爸爸媽媽說好以后要經常來參觀。
南京是聞名世界的"六朝古都"。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有著許多的名勝古跡,現在我就向你介紹江南地區規模最大,建筑等級最高,保存最為完好的一組明清時代的建筑---------南京博物館。
南京博物館坐落在朝天宮,黃綠相間的琉璃瓦,紅色的墻掩映在高大的綠樹叢中,顯得宏偉壯麗。
剛剛進入大門,遠遠望見一塊牌坊,上面寫著"檑星門"三個大字。門前左右兩側各有三只石獅子,他們神態不一,姿態各異。門前的斜坡十分平滑,許多小朋友在滑滑梯,滑出了一道道痕跡。據說檑星門是當時招賢納士的地方,許多有才能的人都會聚集于此。庭院的中間有一尊孔子像。他雙手自然地放于前側,神態端莊,若有所思。看著孔子的塑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鼓樂聲就在耳邊想起。
拾級而上,來到大成門。大成門共有五個門,中間的門又高又大,是皇上走的;中間左右兩側則是親王和郡王走的,而最邊上的門則是文武大臣走的。可見,古代的等級制度是何等的森嚴。跨過高高的門檻,眼前一片蔥綠:銀杏,榆樹高大挺拔;冬青,翠柏郁郁蔥蔥,整個庭院顯得安靜而又充滿生機。不遠處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長33米,進深達18米,門前有很寬的石階。大成殿有九脊重梁,每道重梁的末端有龍,栩栩如生。大成殿里正進行《六朝風采》展覽,以大量的珍貴文物、模型和圖片資料,反映了六朝時代南京地區的文明成就,展現了六朝文化的輝煌風采。
大成殿的左右兩側是東西廂房。西廂房里珍藏著許多稀世珍品。如"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皿、陶人面雕塑和玉雕品;東吳"甘露元年"銘青瓷熊形燈......藏品十分豐富,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
向東走,沿著彎曲的長廊,穿過圓形門,來到御亭閣。御亭閣里有御亭碑,碑是由碑座、碑身、碑頂三部分組成,碑身長約3米,寬1。2米。當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來到朝天宮,在此寫下五首詩。雖然歷史的年輪跨過幾百年,但碑上的字至今清晰可見,保存完整。
站在御亭閣遙首翹望,飛云閣是一個不大亭子,亭角向上,狀如飛翼。飛云閣是整個朝天宮的最高處,遙想當年,站在飛云閣,鳥闞美景是何等的快意。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正以他燦爛的文化,博大的胸懷吸引著海內外的游客。作為一個南京人,我自豪;作為一個中國人,我驕傲。
各位游客,歡迎您來到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參觀。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于xx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它是一座系統反映中國古代科舉制度與科舉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以江南貢院歷史遺跡為基礎,在修繕和保護明遠樓、飛虹橋等遺存的前提下建設而成。目前,博物館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地下科舉歷史展陳區、明遠樓遺址保護區、南苑科舉文化體驗區。
科舉是古代中國,通過設科考試選拔優秀人才的選官制度。明清時期,中國有兩大科舉考場,一個是北京的順天貢院,另一個就是南京的江南貢院。而從這里陸續走出的諸多名人更令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貢院蜚聲宇內,一度成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科舉考場。
穿過江南貢院牌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一方墨池。匯墨成池的設計理念也正包含了中華上下千年來源源不斷的民族文化。穿過墨池,我們就來到了明遠樓遺址保護區。您現在看到正前方的這座三層磚木結構的建筑就是明遠樓。明遠樓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昔日它曾是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考試期間,監臨、巡察等官員登樓而望,目光如炬。以防止考生騷亂、作弊。
在明遠樓的東西兩側,整齊排列著的就是號舍。號舍是中國古代科舉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江南貢院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號舍最多時達到20644間。或許大家很難想象就在這么一間前后不足1.5平方米的號舍里,士子們要足足的考上九天六夜的時間,吃飯、睡覺、考試都在號舍之中。
許多考生離開考場后都會大病一場,甚至臥床不起。說到這不禁會有人會問,既然如此艱苦,為什么仍然有著源源不斷的士子前來應試呢?那是因為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下,通過考試中舉做官是所有讀書人唯一的道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也就是讀書人一生的殷切期望吧!
科舉誕生于隋朝,在朝代更替的歷史長河中,發展的不僅僅是社會制度,科舉也隨著時代在不斷完善。一直到清光緒年間,由于八股取士帶來的弊端,使科舉制度越來越僵化。列強的強勢沖擊,西方思想與技術的傳播,傳統的科舉制度已越來越不能選拔符合時代潮流的新人才。科舉的廢止經歷了一個從漸廢到立停的過程。這是《光緒帝立停科舉上諭》光緒三十一年(1905)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批準了張之洞與袁世凱等人遞呈的《請廢科舉折》奏請,頒定上諭,宣布自翌年起停廢科舉。至此,在中國延續了13xx年的這種選官制度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科舉的時代局限性顯而易見,但科舉的至公精神卻得以延續至今。南京是科舉文化的重鎮,夫子廟地區歷來是江南科舉文化的中心,所以在江南貢院遺址上建立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就是想以全新的面貌去詮釋“天下文樞”文化重鎮的含義。
科舉制度已成往事,留給我們的是歷史的回憶和反思,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科學發展呼喚著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朋友們,人生時時有考試,社會處處是考場,今天的社會已是百花齊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信我們都能成為了不起的狀元郎!謝謝!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二
很早以前就聽聞過南京博物院的大名,這次終于有幸進去參觀一番。
在去博物院之前我對它也小小的了解了一番,現今以博物院命名的單位只有兩家,一家是故宮博物院,還有一家就死我們南京博物院了。經二期擴建以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館”的'格局,即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懷著對歷史的敬仰,對文物的欣賞我們仔細的參觀了這幾個館。其中我對歷史館和民國館的感觸最深,走在其中仿佛時光倒流重回歷史一般,看到那些出土的文物,看到古人用的瓦罐,看到古代妃子用的金飾,看到我們先人智慧的結晶,我深深地陶醉其中,被其吸引。其中我最喜歡的的應該就是鎮院之寶乾隆的瓶子和奢華尊貴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這些鎮院之寶代表了我國文化歷史的最高水平,讓人欽佩。
此行我最大的收獲便是多了一些對歷史的認識,歷史的理解,歷史的感悟,對我們國家五千年璀璨文化的贊嘆。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三
游南京博物院今天是星期六,外面下著小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南京博物院。我們首先參觀了漆藝陳列館,館里有很多我國古代的漆藝作品,有御座、奩盒、屏風、經盒、雕漆紋盒……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山水樓閣人物紋盒。它是紅色的圓柱體,制作于清朝乾隆年間。它的側面是飛龍和波濤,正面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還有人物,做工相當的精細。據說當時油漆刷了一百多遍,歷時兩年才做好。然后我們又參觀了云錦陳列館、玉器陳列館和青銅器陳列館。今天參觀南京博物院我增加了好多知識,感到十分開心。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四
大年初四的早晨,天氣晴朗,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位于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的國立大型綜合博物館。該院有歷史館、特展館、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形成了“一院六館”的格局。
一走進博物院大門,歷史陳列館的藝術館就展現在我眼前,宮殿式建筑,黃瓦紅柱,巍然壯觀。院內草木蔥蘢,各種石刻文物點綴其中,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趣。隨著涌動的人群,我們來到了歷史館。透過歷史文物我們可以了解我國古代的文化和藝術的發展,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的陶罐和器皿,有的保存很完好,有的殘破不全,有的仍然可以看到那精美的圖案,一件件都是珍貴的藝術品,讓我不禁嘖嘖贊嘆,我們祖先是多么有心靈手巧的充滿智慧啊!
在這六個館中,最具有觀賞性的就是民國館。這是一段中國近代的歲月,南京曾是一座歷時三十八年的民國首都。民國館通過建筑場景,生動的真實還原,再現了那段歷史,在這片歷史的海洋中,可以找到最深處的記憶。
參觀完南京博物院,我們被祖先的聰明才智、高超技藝、勤勞勇敢所震撼。作為一個南京人,我自豪;作為一個中國人,我驕傲。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五
這個寒假,我們全家去了南京。到了南京第一天,我們就直奔去了南京博物院看國寶。
南博里面的國寶可真多啊。其中的大明星當屬上過《國家寶藏》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和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
親眼見到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令我印象深刻。媽媽告訴我,這樣的磚畫只有皇室才能使用,就算在古時候也并不是隨處可見。而且最讓我想不到的是,這樣的磚畫居然有一模一樣的兩幅,真是稀見啊!媽媽解釋說,那是因為墓室的墻壁是左右對應的,當年發現磚畫時,它們就是位于墓室的南北兩壁。
接著就得說說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了。其實琉璃塔已經被毀于戰火,真是可惜。而拱門是幸存下來的。我站在拱門前面,覺得它真是高大無比,而且五顏六色,真好看啊!看見拱門,就像見到了一位威風凜凜的明代皇家侍衛,又高又大還身著盛裝。我趕緊和它拍照留念。
南博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讓我學習了歷史、知識和文化,南博真棒啊!
南京博物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六
春色滿園,鳥語花香,我們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春游活動。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背著裝滿零食的書包來到了小桔燈,等待著出發。十點半左右,我們抵達了目的地——南京博物院。
走進大門,我們首先來到了歷史館,那里有許多遠古時代的恐龍化石,然后我們來到了數字館,那里有許多用現代科技來呈現歷史影像和冒險的小游戲,隨后,我們又來到了藝術館,那里有許多有名的藝術家畫的畫,做的工藝品……在這么多的`館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國館。
走進民國館,首先看到的是一條民國時期的街道,天空中的月亮和許多閃閃發光的星星在如同披上黑布般的夜空中玩耍。街道上的每家商店的門頭上都掛著一盞紅彤彤的大燈籠真熱鬧啊!
民國館街道上,每個人都穿著那個時期的衣服。走在那里,簡直就像穿越到了那個時代,成了那個時代的人。民國館里最吸引我的是那個交通銀行,因為交通銀行里有許多的“錢”。我是一個貪錢的小女孩,嘻嘻!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民國館。
下午,我們坐上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南京博物院不僅歷史氣息濃厚,還處處透露著歡樂的現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