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看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心得體會篇一
不忘初心,時時不忘。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名黨員,要時時不忘初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置頂位置。每個黨員都要有“我將無我,為了人民”的崇高境界,把初心浸潤在每一項工作之中;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條件,我們的一切工作都致力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榜樣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時刻不忘,才能在新時代善作善成、一往無前,贏得光明未來;也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要忘記來時的路。牢記使命,事事牢記。在具體工作中,每個人的職位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不管是誰,只要是黨員,就得按黨員的標準守初心、擔使命,把使命付之于每一個行動之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上,全黨同志須臾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為誰出發,時時刻刻為黨的崇高使命頑強奮斗、永遠奮斗。當下,全國擁有黨員9000萬多,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壯大,正是因為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承擔起民族復興的使命,代表了人民利益,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擁護。
尋找差距,拉近距離。當前,一些黨員干部在理論學習上同黨中央要求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在實踐工作中同人民群眾的期待也存在一定的距離,同身邊的榜樣相比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無論是誰,我們都得明白一個真理,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聚焦解決思想根子問題,是發現差距的“總鑰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抓好落實,就是當擔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每一個黨員同志都要以身邊的榜樣為榜樣,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做好本職工作,對照自己的差距,抓好工作的落實,做好人民的公仆,心系人民、心系中華民族,把初心浸潤在每一項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在每一個行動之上,時時不忘初心、事事牢記使命。擔當是一種胸襟,也是一種能力,我們要學習榜樣的覺悟、榜樣的修養、榜樣的作風、榜樣的精神,來增強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本領,提升勇于當擔的底氣,擁有善于擔當的能力。
觀看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心得體會篇二
常言道,教書育人。但在實際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教師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顧教書,結果成了教死書,死教書,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教學效果不明顯。其實,教書與育人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我認為,要教書先要育人。學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對學習有了正確的認識,學起知識來就會游刃有余。教師的教學也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有一男生特別搗亂,平時不僅不愛學習,而且霸氣十足。當他犯錯誤的時候,無論什么原因,他總是振振有辭,即便沒理也要辯上三分。每當看到他盛氣凌人的樣子,我就會覺得氣不打一處來。一個學生為什么不懂得認真學習,而只顧虛偽地偽裝自己呢?……細想自己的做法,也許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略了對其品行的培養,結果導致他成績一般,我也收效甚微。后來,在學校行為習慣的培養的影響下,我注重引導其向好的善的學習,注重其品行的培養。在老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他漸漸變得懂事了,同學們也更加歡迎他了,他的成績也有了明顯改善。
陶行知曾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可見,教書與育人的關系密切。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過來影響教書。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習慣,才會端正其學習態度,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目前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在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日趨復雜,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已不僅僅是知識的競爭,更是一種意識的競爭,一種思想與觀念的競爭。因此,情商的高低將愈來愈多地影響一個人能力的發揮,影響其個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來,育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味教書而忽略育人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它已成為一種落后的教學方式,甚至很快會被淘汰。因此對于一個想有所作為的教師來說,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確處理教書與育人的關系,使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揚長避短,從而激活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為寓教于樂的師生互動,從而使新課堂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進而使新課堂得到更加切實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