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對所經歷的事物的理解和領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一種反思和總結。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一
孔子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每年9月28日是孔子的誕辰紀念日,這一天被稱為“孔子誕辰”。作為中國人,我特別重視這一天,它不僅是對孔子的紀念,更是對中華文化傳承的一種形式。在今年的孔子誕辰紀念日,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孔子思想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示,下面就是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了解孔子思想的重要性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其中的“仁”成為了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提倡“仁”,是希望人們能夠具備一種“人格上的高尚品德”,并將這種人格帶入到社會生活中。對于現代人來說,掌握孔子思想不僅有助于我們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培養人格品質的必要途徑。
第二段:孔子思想對教育的啟示
孔子的智慧及其教育方法被譽為“東方的母親”,他對中國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孔子提倡“學以致用”,強調把學習與實踐相結合,這對于當代教育也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而他所倡導的“教學相長”更是強調教師和學生應該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種共同的學習貫穿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也給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第三段:孔子思想對社會治理的啟示
孔子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不僅對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對社會治理的啟示也備受關注。孔子提倡“仁政”,主張讓君王以仁德治國,其目的在于維系國家,使人民更幸福。這種思想對于當今的社會治理仍有著重要的意義,借鑒孔子“仁政”的思想,逐步推進我們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
第四段:孔子思想對自身吸收的意義
在我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孔子的思想一直陪伴著我,讓我有了不斷學習、進取的動力。他提倡“和而不同”,倡導人們在不同的觀念和文化中相互尊重,共同發展。這一思想對于當代的我來說,更是在解決與人溝通時的重要指導意義。
第五段:總結
孔子思想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當代中國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每年的孔子誕辰日提醒我們繼承、發揚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同時也鼓舞我們不斷追求真理、追求人生目標,以孔子為榜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二
紀念孔子誕辰演講稿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莊嚴地站在這里,就是要紀念一位教師。
他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他曾為物質生活的困頓苦惱過,為自己的主張不被人重視牢騷滿腹,即使這樣,他依然勤勤懇懇,無怨無悔地做著“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他是一位偉大的教師,是所有教師的教師,是在他之后所有知識分子、士農工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教師。他是第一位教師,是教師的鼻祖,更為重要的是,正是因為他的光輝榜樣,教師職業的神圣和偉大才獲得了世人的肯定,教師才成了一門與眾不同的職業。
這位教師不是別人,正是孔子。
2561年前9月28日,孔子誕生于山東曲阜。15歲時,他立志做學者。27歲時,開始創辦私人學校。此后,孔子擁有了較高的聲譽。51歲時,擔任魯國首都的市長“中都宰”,政績卓著。55歲――68歲,孔子經歷了長達的周游列國,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孔子回到魯國后,很受尊敬,享受國老的待遇,專修詩書禮樂。公元前479年,孔子73歲時去世。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開創的儒學,是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財產,是人類偉大的思想寶庫。宋代朱熹在詩中寫道:“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孔子的思想如長夜明燈,照耀著人類歷史的長空。
當然,人們提起孔子的時候,想起的更多的還是他的《論語》。《論語》就像是一本語錄,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他的學生記錄下來。這些語錄,有的是孔子上課所說,有的'是孔子生活所言,一句句簡短的話中,透出的是孔子的樸素、豁達和智慧。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他們就像一顆顆種子,把孔子的生活態度、生活智慧廣為傳播。
如果說人的眼睛有兩種功能:一是向外看,看外面無限寬廣的世界,以此來豐富我們的見識。二是朝內看,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世界,讓它更為潔凈。那孔子就是教會人們如何去看自己的內心,如何讓它平和而溫暖。
對待學習,孔子這么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指導人們在家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在外對長輩、對師友和對周圍的人要敬重、友愛。做人要謹嚴慎行,心胸寬廣;講話要誠實可信,關愛他人。在教學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師要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講課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鉆研興趣,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耐心細致。這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觀念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都具有非常好的啟迪和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學習。
讓我們一起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孔老夫子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凈化自己,美化自己,提升自己。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三
第一段:引言(100字)
作為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孔子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每年9月28日,是孔子的誕辰紀念日,也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我有幸參加了今年的孔子誕辰紀念活動,親身體驗了傳統的禮儀和儀式。這些儀式不僅讓我更加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
第二段:儀式的內容與特點(250字)
這次孔子誕辰紀念活動在孔廟舉行,人們身著傳統禮服,以莊重的儀態走進孔廟大門。儀式開始時,大殿前的空地上供奉著孔子的巨大銅像,人們在銅像前紛紛祭拜,表示對孔子的崇敬之情。隨后,禮官開始進行祭祀儀式,他們手持祭器,按照祭祀程序依次敲鐘、焚香、行禮,向孔子表達敬意。整個過程莊重而神圣,儀式的每一個環節都被精心設計,彰顯了孔子的崇高地位和偉大貢獻。
第三段:儀式的意義與價值(300字)
孔子誕辰紀念活動的意義不僅僅是紀念孔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舉措。通過參與儀式,我深刻體驗到孔子所強調的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對于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和價值。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傳統文化的力量給了我內心一種深深的安定感和歸屬感。孔子誕辰紀念活動作為重要的文化儀式,讓我意識到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每一個人都應該發揚孔子的思想,追求內心的和諧與卓越。
第四段:儀式的感悟與收獲(300字)
通過參與孔子誕辰紀念活動,我對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倡導的禮儀、敬畏、謙和等品質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儀式中,我深刻感受到莊重的氛圍和嚴肅的儀式,讓我感到肅然起敬,內心充滿敬意。在儀式結束后,我去參觀了孔廟內的文化遺址和歷史展示,更加深入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對于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青年應該以孔子為榜樣,努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五段:結語(250字)
孔子誕辰紀念活動讓我收獲頗多,不僅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體驗,也對自己的成長有了很大的啟迪。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發揚孔子的思想和價值觀,為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參與孔子誕辰紀念活動是一個重要的開始,我將繼續深入學習孔子的思想并不斷實踐,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孔子所倡導的道德與智慧,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先啟后、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中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的。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正確對待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現實文化,是我們必須把握好的一個重大課題。我認為,應該注重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世界萬物萬事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如果萬物萬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發展、世界的進步也就停止了。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長處、優點。我們應該維護各國各民族文明多樣性,加強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而不應該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這樣世界文明之園才能萬紫千紅、生機盎然。
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要理性處理本國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差異,認識到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獨特的,堅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不攻擊、不貶損其他文明。不要看到別人的文明與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順眼,就要千方百計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圖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歷史反復證明,任何想用強制手段來解決文明差異的.做法都不會成功,反而會給世界文明帶來災難。
第二,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本國本民族要珍惜和維護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認和尊重別國別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不分強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
強調承認和尊重本國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閉,更不是要搞唯我獨尊、“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各國各民族都應該虛心學習、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這是增強本國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條件。
第三,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鑒。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產生于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這是文明傳播和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絲綢之路的開辟,遣隋遣唐使大批來華,法顯、玄奘西行取經,鄭和七下遠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事例。儒學本是中國的學問,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對人類社會創造的各種文明,無論是古代的中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印度文明等,還是現在的亞洲文明、非洲文明、歐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們都應該采取學習借鑒的態度,都應該積極吸納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中的優秀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精神弘揚起來。進行文明相互學習借鑒,要堅持從本國本民族實際出發,堅持取長補短、擇善而從,講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圇吞棗、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第四,科學對待文化傳統。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性的東西。這就要求人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進行正確取舍,而不能一股腦兒都拿到今天來照套照用。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五
段落一:介紹孔子誕辰及其重要性(200字)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崇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生日被稱為孔子誕辰,每年農歷九月二十日慶祝,追溯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孔子誕辰的慶祝活動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學習儒家文化的地方都備受重視。這一慶祝活動不僅是對孔子的紀念,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深遠的意義。
段落二:孔子誕辰禮儀的意義與內容(200字)
孔子誕辰的慶祝活動通常包括祭祀儀式、文化展覽、座談會、演講和音樂會等多個環節。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儀式,這是向孔子表示崇敬和敬意的具體體現。參與者在廟宇內向孔子的神像上獻上鮮花和香燭,并行禮表示虔敬。這些儀式和活動不僅展示了孔子的偉大思想和學術成果,更強調了家庭、社會以及國家的和諧與發展。
段落三:參與孔子誕辰禮儀的體會(300字)
作為一位與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接觸甚深的學生,我有幸參與了今年的孔子誕辰慶祝活動,并深受啟示。首先,觀摩祭祀儀式讓我感受到孔子崇高的思想和他對儒家學派的貢獻。在這個神圣的瞬間,我深深地感受到孔子所弘揚的仁義道德和克己奉公的價值觀。其次,參與文化展覽使我更加了解和欣賞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展覽中,我詳細了解了孔子的生平事跡和他對后世的影響。最后,在座談會和演講中,我有機會與其他學生和專家一起討論孔子的精神以及如何將孔子的思想與現代社會相融合。這種交流和思考讓我深化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也激發了我的學習動力。
段落四:孔子誕辰禮儀的意義與當代社會的聯系(200字)
孔子誕辰禮儀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紀念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更在于將他的思想和價值觀傳承下去。當代社會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如道德淪喪、家庭觀念淡化等。而孔子的理念正是對這些問題的有益回應。他強調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弘揚教育的重要性,倡導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參與孔子誕辰禮儀,我們不僅可以加深對這些理念的理解,更能在實踐中將其付諸行動,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段落五:總結孔子誕辰禮儀的感受與啟示(300字)
參與孔子誕辰慶祝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力量和價值。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傳承和弘揚儒家文化,牢記孔子的思想和教誨,努力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我們可以將孔子的仁義道德理念與現代價值觀相結合,在生活中踐行孔子的教誨。此外,我們還應當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推動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孔子誕辰禮儀給了我很多啟示,它提醒我不斷學習、開闊眼界,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為實現個人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奮斗。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六
同學們、老師們:下午好!
孔子是什么人呢?大家一定會說是孔圣人嘛,誰不知道?然而孔子自己卻說得很清楚,“若圣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孔子你不是圣人,是什么人?老師從孔子的言論中找到了答案。
第一,他說自己是普通人。
他老人家兩次在《論語》里說了,“吾猶人也”,他說自己是普通人。就是說,我也是個人,與你,與他,與我們大家沒什么兩樣。
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嗎?是,他和普通人一樣,有個名字。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稱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活了73歲。9月28日,剛好是孔子生日紀念日。
孔子說,“吾少也賤”。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賤的。孔子三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此后,他的一生很不順。不過,窮人的孩子倒是早當家。這種苦,這種不順,反倒使他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故多能鄙事”所以會干許多臟活、累活、苦活、下賤活。孔子當過季氏的家臣,看倉庫,喂牲口,做會計??無論他干什么活,他都沒有忘記做學問。他一邊干活,一邊學習,“學而時習之”,終于自學成才,成為當時頂尖級的大學問家。“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那些出身高貴、生活優越的貴族子弟(君子),飯來開口,衣來伸手,用不著親自干活,哪會這么多本領多?不能吧!可見,本領、學問是做出來的!孔子雖是普通人,但他并不普通。
第二孔子是好學之人。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孔子關于“好學”的名言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跟我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直到晚年,依然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可謂活到老,學到老。
孔子不但好學,而且博學。什么都學,學無常師,沒有老師,也沒有學歷和文憑,自學成才的,多才多藝。《論語·子罕》記載了一件事:有個村民評論孔子,說是“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他說孔子這人太偉大了,博古通今,沒辦法稱他是哪一門學科的專家。
孔子是好學的,也是博學的。更重要的是,他活學。他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生活中處處有學問,你可以跟任何人學,好人身上可以學,壞人身上也可以學,吸取教訓嗎。但是,跟誰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正因為孔子好學、博學、活學,才被后人尊為萬世師表!
同學們,我們學校也正在開展“讀經典書,立君子品”的讀書活動,讓我們在讀書活動中也來學做孔子,做有德之君子,做好學之才子,做博學、活學之學子。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七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思賢------成為更好的自己。
昨天,九月二十八日,是我們中華民族一代圣人孔子的第2565個誕辰紀念日,他的思想歷經兩千多年的歲月風雨的洗滌,依舊屹立在世界文化之顛。
低頭深思,我們祖國的儒家經典的始祖孔子,一句:朝聞道,夕死可矣;他可以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為了大眾的利益可以舍棄個人的利益;夢想可以讓他付出一切。他的一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道出了學習要懂得不恥下問,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任何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說出了安平樂道不在于物質和權力,而在于精神的充溢,它能讓我們擁有安平樂道的生活,對于生活,不要太在意物質,它可以使清者變濁,濁者更濁,深受物質的包圍,可以讓人不能自拔。所以,請放下你的工作,學會享受生活的樂趣,讓幸福的陽光充滿臉龐;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它告訴我們,青少年時期,血氣還未養成,不要迷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值旺盛,要警惕不可爭強好勝,到年紀變老,血氣已經衰退,要警惕不可貪得;這樣的思想影響著無數的人。
在物質日益膨脹的今天,許多的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正悄然無息的把精神世界填滿,可是他們并不幸福,權力和物質只是空虛的填充物。今天的我們,接受了論語的洗禮,學習著圣人的思想,生活在如此文化氛圍的學校,我們也應該成為一名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時刻思賢,不往前人的教訓,時刻跟隨圣人的步伐,我們方能走得更遠;我們的天空才會更寬廣。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八
第一段:孔子的偉大地位和影響力介紹(200字)
孔子被譽為中華文明的先知和圣人,他的思想和學說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誕辰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日,每年在9月28日舉行盛大的祭孔儀式。這一儀式既是對孔子的崇敬與紀念,也是傳承和弘揚孔子思想的重要方式。我有幸參加了今年的孔子誕辰禮儀活動,并從中深刻體會到孔子思想的偉大和其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意義。
第二段:孔子思想在儀式中的體現(200字)
在孔子誕辰禮儀活動中,我被孔子思想對儀式的影響所深深打動。孔子倡導的“仁愛”思想貫穿于整個儀式,體現在對孔子的崇拜和紀念上。儀式開始之前,人們會整齊排隊,有序進場,體現出孔子崇尚的社會秩序和禮儀的重要性。儀式中的朗讀和吟誦,向我們展現了孔子思想的深邃和智慧。這些活動都體現了孔子思想中的“學而優則仕”的精神,即通過學習和傳承孔子的思想,變得有德有才,對社會有所貢獻。
第三段:孔子思想對現代社會的啟示(200字)
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在于其與時俱進的特點,對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孔子強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出個人修身養性和盡責任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可以通過學習孔子的思想,培養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個人素質和道德水準。此外,孔子的教育思想也對現代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孔子倡導的“以教為政”,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和智慧,這與現代教育的目標一致。我們可以從孔子的思想中,獲得對教育的獨特觀點和方法,為培養優秀的人才做出貢獻。
第四段:孔子誕辰禮儀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200字)
孔子誕辰禮儀不僅是對孔子的崇敬和紀念,更是對社會和個人的一種激勵和教育。儀式的舉行,讓人們對孔子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激發了對孔子思想的研究和傳承的熱情。同時,儀式也通過展示孔子思想的活力和影響力,提醒了人們將孔子思想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推動社會進步和人們的精神文明。對我個人而言,參與孔子誕辰禮儀活動,讓我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力量和智慧,激發了我對知識和道德的追求,對未來的人生道路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和激勵。
第五段:總結(200字)
通過參加孔子誕辰禮儀活動,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偉大和其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意義。孔子思想獨特的價值觀和教育觀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啟示,對于個人修身和社會進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次經歷讓我更加珍視我自身的修養和道德準則,同時也提醒我為了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不斷追求進步和發展。我希望將來能積極傳承和弘揚孔子思想,為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做出一份努力。
孔子誕辰心得體會篇九
周: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張:親愛的家長朋友、老師們、小朋友們!
合:大家下午好!
周:9月28日是我們的至圣先賢孔子誕辰2567周年的紀念日。今天我們歡聚在一起,在小太陽國學館舉行“紀念孔子誕辰,弘揚國學文化,誦讀國學經典,立志學習圣賢”的紀念活動。
張:現在,我宣布,活動正式開始。
周:第一項:全體肅立,奏唱國歌。
張:來賓介紹:( )
周:第二項:由請徐園長講話。
周:第三項:由請國學講師梁發財老師宣讀祭文。
張:第四項:禮樂誦讀環節
1、《弟子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我們把它作為一種禮儀和行為規范來學習。今天在孔老夫子誕辰之日,國學館全體幼兒及老師們為孔子誕辰獻上禮樂,并和禮樂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悌》。
2、周:我們倡議一種精神,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張:我們倡議一種情懷,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周: 我們倡議一種和雅的風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合:在20xx年9月28日人類教育家、中華民族先師——孔子誕辰2566歲仁壽之日,謹以我們至誠的《論語》誦讀之聲去傳承偉大的文化經典!由請國學講師梁老師領讀《論語》章節。
張:第五項:向孔老夫子行拜師禮、獻禮、獻花。
1、由請國學館教師代表獻禮。
2、由請總園教師代表獻禮。
3、由請嘉賓及家長代表獻禮。
4、由請李園長、梁老師行拜師禮。(三拜:一拜明志、二拜修身、三拜治國平天下。
5、由請徐園長、林園長行拜師禮。
6、教師行拜師禮(五人一組)。
7、由請嘉賓行拜師禮。
8、由請家長和孩子行拜師禮、獻花(四個家庭一組,依次由:朵朵班、苗苗一班、苗苗二班、芽芽一班、芽芽二班、豆豆班)
周:第六項:茶敬親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師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做在當下,讓我們的孩子體會尊敬雙親,尊敬師長的嚴肅性與重要性。首先,茶敬雙親:請各班幼兒以正確的姿勢、端正的心態向雙親敬茶……接下來向雙親三鞠躬行禮……;下面茶敬師長:請幼兒代表向老師敬茶并表示感謝………幼兒向老師三鞠躬行禮……..
張:第七項:朱砂啟智:朱砂啟智又稱“開天眼”,即在孩子額頭正中點上朱砂紅痣,其寓意著孩子從此以后能夠眼明心亮。下面由請徐園長、林園長為幼兒代表開啟天眼,并送上祝福!
“知識改變命運,讀書美麗人生”望各位與書為友,與經典同行!去開創自己美麗的讀書人生吧!今天的紀念活動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