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緬懷先烈篇一
大家早上好!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即將走進了四月。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能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學習過,詩中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既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為先祖掃墓,紀念先祖。學校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斗英雄。
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緬懷先烈篇二
星期六,也就是清明前夕。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懷著沉重的心情,冒著蒙蒙細雨,去安康烈士陵園為長眠在這里的共和國烈士們掃墓。
早春的氣息渲染著大自然,五顏六色的花兒遍布山野,可是我們沒有心情去看,平時愛鬧的我們也都無語了,因為今天我們去瞻仰烈士而不是踏春。很快就到了烈士墓,迎面的壁畫就是赫赫有名的激戰牛蹄嶺的縮影,看著眼前的壁畫,我的思路被帶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胡宗南的69軍及新3軍27軍這可是國民派的王牌部隊在胡宗南的帶領下負隅頑抗試圖阻擋我解放軍解放安康前進的步伐,就在我們安康牛蹄嶺的這個地方展開了生死搏斗,國民派頑匪叫囂的打不下,攻不破的牛蹄嶺在我英勇的解放軍面前徹底潰敗了,安康解放了,但是我們的先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門亭的那副對聯讓我感概不已“漢水長歌頌先烈建殊勛永垂清史,金州求福喚后輩展宏圖告慰英靈。”橫批“丹心永存”。前輩對先烈的緬懷之情躍然紙上,對我輩的厚望也無比殷切。沿著小路來到陵園的中心:烈士紀念碑下,抬頭仰望著從牛蹄嶺戰役中走出來的老將軍揮筆題寫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淚光就在我們在眼中含著,暗暗發誓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為這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
接著我們來到了陳列館,那箭頭滿布的戰役圖和和發黃老照片讓人噓噓不已,尤其那張老排長的照片讓我再次淚盈滿眶,我似乎就在那副照片里,我親眼看到了機槍排的李排長被敵人的子彈打穿了肚子,腸子溜出來了,他沒有叫一聲痛,而是勇敢的把腸子塞了回去,用毛巾捂住繼續堅持在自己的戰斗崗位上,直到犧牲。
老師又帶我們來到了先烈的墓地,這里沉睡著為解放戰爭而犧牲的老革命,也有為和平建設和抗洪搶險而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勇士,我長久的默哀著,而且在老將軍的墓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響頭,我想那是一種敬畏或者說真心誠意的敬仰,并悄悄的把自己帶來的小白花兒放在墳頭上,把自己的哀思也一同留在了這里。
以前總是奇怪紅領巾為什么這么紅,五星紅旗為什么這么紅,雖然老師講解了,書上也說了,直到這一刻才真正的體會到為什么這么紅。那是先輩們的鮮血侵染的,他們用無私的愛成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偉大而光榮的先烈們,安息吧,我們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繼續為你們的理想而奮斗。
緬懷先烈篇三
四月,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革命烈士紀念館來祭掃英靈。
我們踏著沉重的腳步來到那里。一眼望去,整座山高大挺拔,好像一棵巨大的松樹。抬頭一望,一行醒目的大字印入眼簾:“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深刻地反映出烈士們為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
在我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了一幅幅景象,在與帝國主義列強抗爭時,這些烈士們不屈不饒,在敵人面前大義凜然,在鍘刀前沉著冷靜英勇就義的畫面。我想:若沒有他們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就沒有我們現在美好的今天;若不是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熱情,就不會有我們現在安定的幸福生活。
一幅幅景象伴隨著展示的圖片,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種精神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是無價的,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這幸福美滿的生活。
是戰爭讓世界充滿了邪惡!讓世界不再和平。為了讓我們不再痛失親人,讓我們一起團結起來維護和平,讓世界真正成為我們人類的愛的幸福家園吧!
緬懷先烈,展望未來,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后報效祖國,讓祖國不再受到欺凌,不斷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