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總結是對活動過程中的收獲和成就進行總結,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努力和進步。在下面的范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活動總結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一
為貫徹落實師市《關于組織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的通知》(師市黨宣發[2014]37號)有關通知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廣大師生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我校于12月5日—13月13日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一、活動時間:2014年12月5日-12月13日。二、組織部門:黨支部、德育處、團支部三、活動方式:
1、號召全體師生登陸國家公祭網,,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專題學習。
2、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班會。
各班級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開展愛國主義專題教育活動。讓同學們了解相關歷史和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道德情操。教育和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和青年學生銘記國恥、振興中華,進一步激發師生的愛國熱情、團結奮進力量。
3、開展“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凝聚力量、奮力拼搏”主題簽名活動。團支部號召全體團員開展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凝聚力量、奮力拼搏”為主題的簽名活動。通過集體簽名,積極引導同學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珍惜時光、堅定理想、勤奮學習,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發圖強。
4、開展國家公祭日“虛擬城墻捐磚”活動。進入新華日報媒體宣傳互動網絡平臺——“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向象征國力國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墻進行虛擬捐磚,激發師生眾志成城的愛國之情。
5、組織“勿忘國恥,愛我中華”主題征文活動。學校以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方式,介紹了關南京大屠殺的歷史,鮮活的歷史資料讓全體師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之后,開展一次主題征文活動,并進行評比。
我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引導全體師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將開展各類公祭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二
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者靠著自己的堅船利炮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犯下了讓全世界人都不可饒恕的罪行,在我們每個國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傷痕。83年后的今天,我們的國家蒸蒸日上,我們的國防日益強大,我們的社會欣欣向榮,一個富強文明的新中國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
但是,在一系列成績取得的同時,我們更應該以史為鑒、居安思危。我們應該能夠清楚的看到,雖然和平與發展是當前世界主題,但是一些不穩定因素并未完全消除,仍存在爆炸的隱患,中國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從國際環境看,無論是日本右翼勢力的抬頭,妄圖刻意抹去、美化曾經的戰爭罪行,還是西方媒體對中國發展的刻意“黑化”,圍追堵截,都讓我們感覺到中國的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是需要我們全體國人團結一心、奮斗努力的。從國內環境看,一些境外勢力刻意制造輿論,部分網民群眾盲目跟風,歷史虛無主義苗頭呈現蔓延趨勢,也給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敲響了一記警鐘。
回顧戰爭是為了珍惜和平,銘記歷史是為了奮力前行。中華民族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今天,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靠的不是別人的施舍,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是全中國人民勤勞的雙手,這是任何人、任何團體、任何國家都無法否認的現實。一些西方面對中國發展速度,明追暗賭,有的甚至不惜采取卑劣的行徑,還為自己標榜公平正義。從不久前“華為事件”我們也應該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中國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定會有驚濤駭浪,會面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困難和挑戰。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們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我們中國有信心、有勇氣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歷史反復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國弱則民無從而生。我們每一名中國都應該銘記歷史、反思歷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團結一致、奮力前行。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三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國家公祭日。xx市團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市學聯決定在全市青少年中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教育活動,xx小學為響應上級活動號召,聯系學校實際情況,分年段開展活動。中低年級主要為網上簽名寄語的征集,高年級開展了主題征文活動。
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銘記歷史、展望未來”的主題班會,孩子們了解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相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已經暗暗下定決心,努力學習,長大后投身祖國的建設事業,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強大,有力量抵抗任何外敵的侵擾。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劇再一次發生。
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闡釋自己對歷史的認識理解。孩子們通過對當年戰爭的探尋、反思,懷念為民族正義而戰的先烈,銘記國恥,不忘振興,激勵國人奮發努力,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屈不撓、奮發圖強,積極參與投稿。
學校廣泛動員青少年學生登陸國家公祭網(網址:xx),在網上參與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活動。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79周年祭,南京的上空就要響起警世后人,勿忘國恥的警報聲。相信通過這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孩子們重溫了那段悲痛的歷史,悼念遇難同胞,就是為了以史為鑒,永遠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讓我們不忘國恥,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在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下,振奮民族精神,刻苦學習,為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四
為進一步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確保2018年烈士公祭日公祭活動能在莊嚴、安全、整潔、有序的環境中開展,xx區民政局提前部署,多舉措為2018年烈士公祭日公祭活動做準備。
五是全力做好烈士公祭活動保障和服務分工工作,切實為公祭活動的順利舉行作好積極準備。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五
今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強烈愿望,表達學生熱愛和平、反對侵略、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家國情懷。銀河小學于20_年12月15日開展了以“國家公祭日——‘12.13’南京大屠殺悼念日”為主題的悼念活動。
一、12月15日早晨,我校利用升旗時間,組織全體師生舉行了哀悼儀式。舉行了以“勿忘國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校長和大隊輔導員分別向全體師生講述了這段悲慘的歷史,讓學生了解歷史,勿忘國恥。
二、活動期間,我校利用活動課和電腦課組織學生觀看了紀錄影片《南京大屠殺》和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影片《南京!南京!》,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畫面,讓學生流下了痛苦的淚水,奇恥大辱震撼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血的教訓,讓大家深深地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三、中高年級開展了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談觀后感,再次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布置學生在家觀看電視頻道關于“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活動報道,并利用雙休日辦了一期“勿忘國恥,愛我中華”主題手抄報。
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提醒學生不能忘記歷史,要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奮發圖強,努力學習,練好本領,早日報效祖國。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六
“1937.12.13”,刻骨銘心的日期以血淚書寫,記載一個民族最深重的苦難,標注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300000”,觸目驚心的數字用白骨堆起,見證侵略者滅絕人性的暴行,成為中國人民心中難以撫平的傷痛。
歷史之痛,不因時光沖刷而從記憶中消逝。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14億人民的共同哀思,用舉國同祭的莊嚴儀式,緬懷在屠殺中不幸遇難的30萬同胞。這是對生命尊嚴的隆重祭奠,也是對人類正義的鄭重宣示。今天,我們在和平的陽光下,以國之名向昨天的苦難和明天的夢想立下錚錚誓言:生,則永志不忘。
歷史之殤,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基因。近代以來,在中國人民遭遇的苦難中,南京大屠殺以持續時間之長、殺戮人數之多、動用手段之殘忍震驚世界。正是這令人發指、罄竹難書的暴行,激起中國人民誓死不做亡國奴的“最后的吼聲”:死,則撼天動地。
生死之間,蘊含歷史的深刻啟示。77載光陰流轉,隱不去南京城中哀鴻遍地的慘痛,蕩不盡浩浩長江鮮紅的血痕。當貧弱的國家無力保護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槍口前,最為寶貴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無可逃脫的命運,也成為“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抗爭。這存亡之際最為痛楚的覺醒,激發出中華民族向死而生、血戰到底的偉大力量,開啟了從沉淪到覺醒的歷史轉折,在血與火的頑強抗爭中鑄就了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輝煌。
回顧人類歷史上的共同災難,“不是我們‘愿意’記住什么,而是我們‘有道德責任’記住什么”。30萬死難者,不是一個冰冷無情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有名字、有家庭、有夢想的鮮活生命,而這一切美好都在屠殺中瞬間隕滅。這是逝者之哀、國家之痛,更是人類之劫、文明之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二戰期間慘遭法西斯屠殺的人們一起,理應被全人類永遠銘記。正是他們的死難,讓世人認清了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反人類的罪惡本質,看到了侵略戰爭帶給受害國的巨大災難。唯有時刻牢記歷史,我們才能從歷史中獲得鏡鑒和指引,更加堅定地攜起手來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
“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戰的硝煙,跨過新世紀的門檻,和平與發展已成世界浩蕩潮流。然而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捍衛真相就是捍衛正義。搜集并珍藏這些沉甸甸的歷史記憶,是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對妄圖否認暴行、褻瀆歷史者的嚴正警告。
好戰者必亡,自強者自立。在實現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的風雨歷程中,中華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犧牲,經受了難以想象的災難傷痛,終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堅持不懈的奮斗贏得民族的尊嚴與榮光。撫今追昔,默哀致敬,歷史的創傷仍在隱隱作痛,提醒我們曾經飽受的深重苦難;放眼神州,滄桑巨變,激勵我們更加堅定地邁向奮斗目標。中國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已經并將繼續在13億多人民的砥礪奮進中深刻改變。
翻開歷史的篇章,回憶那段慘絕人寰的南京_。
日本軍隊闖進南京時,城內的軍人們用身軀鑄成了一道道人墻。可這些都無濟于事,日本軍隊以強大的沖擊力沖垮了人墻,把軍人們踏在腳底。大肆的闖進南京。
正如電影里所說“中國不會亡!”是的,中國沒有滅亡,但祖國現在的興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多少英雄沖鋒陷陣,用鮮血和平,他們何嘗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過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這樣的生活。為了祖國他們必須要上陣殺敵。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使中國更加強大這樣才不愧對那些抗日英雄,中國才不會重蹈覆轍。
“12·13”,國家公祭日!一場在最寒冷的時節進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國之名祭奠82年前被侵略者血腥屠殺的平民死難者,是對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對那段傷痛歷史的集體反思。
南京大屠殺是二戰史上的三大慘案之一,它給國人留下了無法抹去的苦難記憶。30萬遇難同胞,是“國之難者”,正是由于當時國家的貧弱交加,國民才會遭此大劫。這段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慘痛的記憶,也是愛國主義的最好教材。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2月,我國以立法形式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用國家公祭的形式將這段災難記憶固化,對全民族而言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一次全民族的集體補課,也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
兩年多來,近2000萬人次參觀者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萬人坑”遺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訴說傷痛的歷史鐵證,讓參觀者感到悲痛與震驚,由此不斷強化的警醒意識,是公祭日設立效應的有力體現。
南京大屠殺歷史已過去近80年,如今的中國,早已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每逢12月13日臨近,無數國人仍會感到陣陣刺痛,歷史的傷疤難以愈合。在悼念逝者、緬懷歷史的特殊時刻,國人應從災難記憶中汲取家國情懷,以更加積極態度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重演。這也是國家公祭的要義之所在。
每念及此,必有深省。第三個國家公祭日之際,讓我們一起靜聽凌厲的警報聲、悠揚的和平大鐘聲,從傷痛歷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歷史記憶,猶記如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81年過去,中華門城墻上戰爭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萬人坑”的累累白骨仍在訴說著當年那段沉痛的歷史。然時至今日仍有部分日本右翼分子主張“侵略定義未定論”,質疑大屠殺中遇害人數,甚至對中國設立公祭日提出異議。比如,日本教科書中對戰爭描述就多以被害經歷為主,加害經歷不斷被刪除。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等紀念館中,與加害歷史相關的展品甚至被撤除。
銘記歷史,展望和平。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已成全人類的永久記憶。加拿大安大略省就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早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已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近日,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并揭露侵華日軍殘忍罪行,日本有識之士還于廣島、大阪、名古屋等地舉辦紀念活動,呼吁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兩國和平友好的未來。
以史之音,奏響和平。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大家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就再次表明:任何人要否認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事實,歷史不會答應,30萬無辜死難者的亡靈不會答應,13億多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都不會答應;中國人民將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歷史的恥辱是昨日的慘痛記憶,是今日我們前行奮進的不竭動力。40年改革開放,40年春華秋實,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已經有了顯著提升。而今劃破南京上空凄厲低沉的防空警報聲,更鞭策著13億多中華兒女要銘記歷史,把在公祭活動中收獲的精神財富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人民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音符。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七
文明成熟,才有禮典。華夏文明發育較早,具有完備多樣的禮典儀軌,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即所謂“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并依此創立了特地的祭祀日。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都與祭祀有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為國家活動和家族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
不過,曾在中國連續數千年的禮典儀式現在已漸趨消亡,不再是常規性的重要活動,其規范也漸漸瓦解。這其中,有國家形態在近代發生巨大變化的緣由,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發生變化的緣由,過去對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復現,對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結構向原子化演化而減弱。近年來,雖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時尚,但強調的也多是文化符號的意義,或者成為給地方經濟進展搭建的平臺,其原來意義已有所消散。相對而言,民間盡管失去了傳統祭祀規范的很多內容,但仍舊存在基于親情的祭祀活動,而在國家層面的祭祀活動,盡管仍舊零星存在,比如為“918”事變悼念、為“512”大地震悼念,但沒有制度化規定。
那么,今日需不需要設立國家公祭日?答案是確定的。假如說過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制造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個文明的成熟,那么今日是否會遺忘歷史,也在考驗一個民族是否成熟。
其一,南京大事象征著中國苦難近代史。中國自近代以來所遭受的外部壓力,給整個民族留下了很多歷史疤痕,而八年抗戰最為艱苦,軍民付出的`犧牲,中國向現代性轉變的進程被阻滯得最為嚴峻。
其二,迄今為止,這么多年過去了,日本作為那場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終沒有作出應有的歷史反思。最近兩年,還通過篡改歷史、為侵略正名等方式,為修改和平憲法、重啟軍國主義之路制造聲勢。
其三,日本近年來的這些行為,不僅讓中日關系降至冰點,還對世界反法西斯戰斗的正義性、對二戰后形成的國際政治和平安體系構成了潛在威逼,還原歷史原來的面目,需要一面真實折射歷史的鏡子。警惕歷史反復,告誡_歷史的行徑,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傳遞和平聲音,需要一面真實的鏡子。而無論從反法西斯主義還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看,南京大事都不僅是歷史留給中國人的傷痛,也是留給全世界的傷痛。猶如奧斯威辛集中營,其警示意義是世界性的。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八
12月13日,在第_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為紀念南京大屠殺__周年,嶺南師范學院志愿者于當天下午舉行了“銘記歷史,愛我中華”——南京大屠殺公祭日宣傳活動。
在活動現場,悲戚感人的音樂吸引了許多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活動的攤位上,擺放著幾十本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書籍資料,供同學們翻閱瀏覽。攤位一旁,同學們還可以看到一些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照片,里面日本軍隊的殘忍行徑令人心畏。宣傳攤位前的“祝福墻”上貼滿了師生對這段歷史的感想或祈福。
一名志愿者深情激昂地朗誦南京大屠殺的有關文章,朗朗地聲音,讓現場氣氛顯得莊重而肅穆,讓人不禁緬懷無辜受難的同胞。此外,部分志愿者拉起“銘記歷史,愛我中國”的橫幅到校園各處開展簽名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公祭日的活動中來。
最后,志愿者們奏唱國歌并且為南京大屠殺的遇難同胞進行一分鐘的默哀儀式。
今年12月13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第__個國家公祭日。為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秦淮中學開展了國家公祭日·紀念南京大屠殺系列活動。
1、12月7日,歷史組教師榮嘉做了《銘記歷史,牢記責任》國旗下講話,帶領全校師生回顧了這段蕩氣回腸的歷史,以此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廣大師生為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
2、高二歷史備課組統一要求,開展了關于“南京大屠殺”為課題的歷史課堂,讓學生更多、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并且對這段歷史進行反思。
3、12月11日,高二年級各班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班會活動。各班由班主任負責,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活動,讓學生了解相關歷史和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優良品質。
4、高二年級學生利用雙休日通過媒體觀看電影《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屠城血證》等反映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通過電影再現南京大屠殺,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和感悟這段不能忘卻也不會忘卻的歷史,激發國人不忘屈辱歷史,永葆愛國熱情。在看電影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自己所看電影寫一篇電影觀后感。學生踴躍參加,學校據此評選出了1、2、3等獎。(評選結果附后)。
5、“1937.12.13”,刻骨銘心的日期以血淚書寫,記載一個民族最深重的苦難,標注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我校組織了以紀念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小報制作活動。同學們以手抄報和電腦制作的形式上交了多份小報。學校據此也評選出了1、2、3等獎。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九
12月13日是第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讓廣大青少年進一步了解抗日戰爭歷史,弘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偉大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近日,市一中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
莊重的升旗儀式上,教師代表作了題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國旗?講話,作為活動的啟動儀式。他回顧那段沉重慘痛的歷史,批判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七十多年前的這一場災難不僅僅是南京的災難,也是全中國的災難,甚至可以說是全人類共同的災難。
此次主題活動,讓廣大師生銘記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并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迪。對于培養學生國家意識,建立民族信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的意義;也提醒每一位學生不能忘記歷史,要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奮發圖強,努力學習,早日報效祖國。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十
各位員工:
牢記南京大屠殺這段慘痛歷史;了解國家公祭日;積極、理性、有序地參與國家公祭活動。12月13日上午10時,請各單位以各種形式組織觀看現場直播。10時01分,防空警報鳴響后主動起立默哀一分鐘;如出行在外,請著深色服裝,并在警報鳴響時,立即停下手上的活動,就地肅立默哀一分鐘;車輛保持停駛狀態,鳴笛默哀。致哀一分鐘后恢復正常狀態。
公祭日活動不只為悼念遇難同胞,還為了以史為鑒,永遠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表達對歷史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對和平的珍視,勿忘國恥、追憶歷史、奮發圖強,做文明**人。
謝謝!
江蘇**賓館集團有限公司黨委。
文檔為doc格式。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十一
今年12月13日,第_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將在南京舉行。公祭日前后,江蘇省、南京市將舉行包括慰安婦遺址紀念館開館、新館擴容、南京大屠殺遺屬家祭、系列圖書首發、和平法會、燭光祭等一系列紀念活動。
作為紀念抗戰勝利__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今年12月13日10時,我國將在紀念館舉行第__次國家公祭儀式。
12月13日當天,在舉行第__個國家公祭儀式的同時,南京還將舉行四項常設性的紀念活動。7時,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升國旗和降半旗儀式;10時,在南京市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同步舉行悼念死難者活動;15時,在紀念館舉行世界和平法會;18時,在紀念館舉行燭光祭活動。
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專題史實展開展:
12月1日和7日,南京利濟巷侵華日軍慰安所舊址陳列館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容工程將分別舉行開館和開展儀式。
三、“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群眾性祭憶活動:
主要包括:11月30日下午啟動的“十網聯動在線公祭”網上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活動,12月1日起集中開展為期1個月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讓記憶照亮未來”國家公祭原創視頻大賽。12月8日公布《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大屠殺敵人罪行調查檔案”》。
四、“以史為鑒、警示未來”系列圖書首發式:
12月12日-12月15日,南京將集中出版《南京大屠殺辭典》(2-5卷)、《程瑞芳日記》《日軍罪行證明書》等一批與南京大屠殺歷史研究相關的圖書。
五、“凝聚力量、圓夢中華”舞臺劇紀錄片演播:
公祭日前后,將集中展演《十二秒》《無處安放》《淪陷》等10部舞臺劇,并在省、市電視臺播出《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和《1946南京審判》等電視紀錄片。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十二
在歷史上,我們因為落后收到了無數恥辱。但我們已無法反對,如我們中國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因為清政府的腐敗,讓八國聯軍把圓明園給燒成灰燼。
震撼世界的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等戰爭罪行。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
這就是我們中國的落后,30萬!在1937年,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在我們中國人的臉上抹黑。但我們中國出現了一個人叫做m!沒有mao,就沒有新中國,讓我們繼承m思想,只要我們努力,我們的名聲會傳出亞洲,讓地球上的人知道,在亞洲有一個國家叫中國!
就讓我們努力,別讓美國瞧不起、別讓日本瞧不起、別讓世界瞧不起。總有一天我們的名聲會逍遙法外!
國家公祭日活動總結(優質13篇)篇十三
12月13日是第xx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讓廣大青少年進一步了解抗日戰爭歷史,弘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偉大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最近,市一中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
莊重的升旗儀式上,教師代表作了題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國旗?講話,作為活動的啟動儀式。他回顧那段沉重慘痛的歷史,批判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七十多年前的這一場災難不僅僅是南京的災難,也是全中國的災難,甚至可以說是全人類共同的災難。
此次主題活動,讓廣大師生銘記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并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迪。對于培養學生國家意識,建立民族信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的意義;也提醒每一位學生不能忘記歷史,要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奮發圖強,努力學習,早日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