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是一種競爭活動,通過較量來展現個人或團隊的實力和能力。每篇總結范文都有不同的亮點和觀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和思考。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一
兒童通過打羽毛球可以鍛煉兒童的心肺功能,因為打羽毛球不僅會消耗很多的體力,也會使心跳的承受力能夠有所提高,不僅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還能夠通過打羽毛球提高身體的素質,使身體得到放松,對于頸椎發育都是非常好的。
除了可以鍛煉身體以外,通過打羽毛球還可以讓兒童的大腦反應更加的靈活,反應的速度也變得更快。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視力,尤其是一些近視眼的兒童,可以在平時多打羽毛球,讓眼睛隨著羽毛球進行活動,也可以使眼球功能得到鍛煉,可以有效的緩解近視的情況。
通過同齡的兒童在一起打羽毛球也可以讓孩子之間學會更多交流的方法,使兒童的溝通能力更好。甚至通過打羽毛球還能夠拉升腿部的韌帶,對于兒童的長高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打羽毛球的比賽,還能夠讓孩子要抗壓能力能夠有所提高,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當中都是非常好的。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二
3.每回合中,取勝的一方加1分。
4.當雙方均為20分時,領先對方2分的一方贏得該局比賽。
5.當雙方均為29分時,先取得30分的一方贏得該局比賽。
6.一局比賽的獲勝方在下一局率先發球。
應用優質深色天然或人造纖維制成,網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間,網長6.10米,寬0.76米。網的上緣縫一道75毫米對折的白布邊,用繩索或鋼絲繩穿起來,適當拉緊使球網中央頂端離地面1.524米,兩端網柱處離地面1.55米。
正式比賽,每場均采用三局兩勝制。每一局為21分,每球得分,先得21分者獲勝,如果打到20分,任何一方要獲勝必須超出2分,如果連續打平,最終最先得30分一方為勝者。
比賽開始前,雙方應通過擲挑邊器決定場區或發球,贏得一方有權先選擇:
1.首先發球:或。
2.不首先發球:
3.選邊。輸的一方選剩下的任何一項。
是指運動員發球時從第一次向前揮拍或拋球開始,至擊球瞬間為止的這一段時間間隔。出現下列現象為違例:
1.過腰。球的任何部分在擊球瞬間高于發球運動員的腰部。
2.過手。擊球瞬間,球拍頂端未朝下,整個拍框沒有明顯低于握拍手的整個手部。
3.未先擊球托。在擊球瞬間不是首先擊中羽毛的球托部分。
4.不正當行為。一旦開始發球,雙方站好位置,這時任何運動員不得做假動作,或有意妨礙對方或故意拖延發球或接發球的準備時間,有企圖占便宜等不正當行為(發球隊員的向前揮拍動作不得中斷)。
5.發球方位錯誤。發球時,發球隊員(雙打時包括接發球隊員)未站在應該站的發球區內發球或接發球。
6.順序錯誤。雙打中發球或接發球隊員,沒有按照正確順序進行發球或接發球。
7.腳違例。發球時,發球或接發球隊員,不得有踩線、任何一腳離開地面、移動等動作。
發球隊員違例,失去發球權。接發球隊員違例,則判發球方得分。另外,羽毛球運動的發球時,球擦球網而過落入發球區,仍為有效球。
從發球結束至成“死球”為止的這一段時間間隔,稱為比賽進行時。出現下列現象為違例:
1.連擊。運動員在擊球時兩次揮拍連續擊球兩次,或同隊兩名隊員連續各擊球一次。
2.持球。擊球時,球停滯在拍上緊接著又有拖帶動作。
3.過網擊球。球拍與球的接觸點不在擊球者一方(如在本方擊球后,則球拍允許隨球過網)。
4.觸網。比賽進行中,運動員的球拍、身體或衣服觸及球網或球的支撐物。
5.侵入對方場區。比賽進行中運動員的球拍和身體任何部分侵入對方的場區。
6.妨礙。當對方運動員在靠近網前上空有機會向下擊球時,將球拍在網前舉起企圖攔截使球反彈過去。
在整個發球時間里,發球員的任何一腳踩線、觸線或移動均屬違例。當發球員準備開始發球站好位置時,發球裁判員就應該注意發球員的任何一腳有否踩線、觸線,如果有的話此時還不能宣判,因為發球并未開始,一旦發球員的球拍開始向前揮動,發球裁判員不必等到球被擊出就應立即宣報“違例”。有些發球員喜歡發球時站位貼近中線,在開始揮拍時腳并未觸線,但隨著揮拍動作后腳有一個旋轉致使有半個腳明顯踩在線上,這也是“發球腳違例”。也有的發球員習慣在站好位置后,前腳向前跨出一步后再揮拍,這不應看作是腳移動,因為發球并未開始,而一旦發球員的球拍開始向前揮動到發球結束,在這一段時間里,發球員的任何一腳有離地或拖動就是“發球腳違例”。
發球時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不在球的球托上,也就是說,球拍先擊中球的羽毛部分或同時擊中球的羽毛和球托都為不合法,這條規則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發球員發旋轉飄球。發球時,發球裁判員要注意仔細觀看,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是否只在球托上,實際上有時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發球裁判員要借助于觀看發出球的飛行狀態來幫助判斷,如果球拍明顯是先擊中羽毛,則應判該發球違例無疑;如果從觀察中不能非常肯定是否沒有先擊中球托,那就要看如果發出的球飛行中帶有旋轉、翻滾就可判違例,如果發出的球飛行弧線正常,就是合法發球了。但要注意,如果發球時明顯是先擊中球托,那么發出的.球飛行時帶有旋轉和翻滾,則不能判違例。
發球時,當球拍擊中球的瞬間,球的任何部分高于發球員的腰部為“發球過腰”。這一規則規定主要是不讓發球員在高擊球點把球平擊過去,造成對接發球方的威脅。在判斷球的任何部分是否過腰,首先要知道腰的部位,從人體解剖分析,腰部是從第一腰椎到第五腰椎組成,而第一腰椎大約相當于人體最低一條肋骨,當擊中球的瞬間,球的任何部分如果高于最低一條肋骨的延長線,應被認為是過腰了(過去曾有過在羽毛球比賽時要求運動員把上衣下沿,塞進褲腰里,然后以褲腰為界來判斷發球是否過腰,結果造成運動員故意把褲腰束高,以此提高擊球點的弊病)?!鞍l球過腰”違例,一定是在球拍擊中其的瞬間才會產生,這里有兩種情況值得注意:一種是發球員已經開始揮拍,且球也已離開發球員的持球手,而這時球在遠高于發球員腰部的空中,這不屬于違例;另一情況是,發球員準備發球和揮拍的開始階段,球保持在低于發球員的腰部,而當快要擊中球時,發球員把球迅速上提,在球體超過腰部的高處將球擊出,這是明顯的發球過腰違例。
發球時,當球拍擊中球的瞬間,發球員球拍的拍桿沒有指向下方,使得整個球拍拍頭明顯地低于發球員的握拍手部(習慣稱“發球過手”)。這一規則規定主要是不讓發球員用垂直與地面的平拍面發出進攻性的平射球,而要求發球員的球拍面只能以向上的方向擊出,使球以向上的弧線越過球網。判斷這一違例時要掌握三個方面:一是球拍擊中球的瞬間;二是球拍一定要明顯低于發球員的手部;三是如果發出去的球的飛行弧線是平的射向接發球員的話,判發球“過手違例”不會有錯,這一點最為重要。
發球員的揮拍不是一次性連續向前把球擊出(習慣稱“發球假動作”)。發球員在開始向前揮拍后又改變揮拍方向,或在揮拍的過程中有停頓使對方受騙,這些均屬發球違例。在實際中較多見的情況,一是發球員向前揮拍中途突然停住,接發球員以為是發近網球而身體重心向前,但發球員又突然手腕一抖把球發向對方后場,使接發球員受騙。還有就是發球員在準備發球時,將球拍不停地抖動,幅度有大有小,在對方無備時將球發出。這些都應判作發“延誤發球”違例。
比賽從第一次發球起到比賽結束,除了規則允許的間歇外(如交換場區、第三局開始前5分鐘休息等),應是連續進行的,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運動員為恢復體力或喘息或接受場外指導(羽毛球比賽一般只有在第三局開始前5分鐘間歇時,才能接受場外指導)而暫停比賽或拖延時間,未經裁判允許,運動員也不得擅自離開比賽場地。
羽毛球干擾球速規則運動員未經對方和裁判員的許可,不得故意干擾羽毛球的形狀,以影響它擊球后的飛行速度,或借此作為提出換球的理由。
單打時,發球運動員的分數為0或偶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如為奇數時,則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再賽時也不影響這個順序。
雙打時,則任何一方的每一輪發球的開始,都必須由站在右發球區的隊員先從右發球區發球。除每局比賽開始首先發的一方只有一次發球權外,以后雙方每一輪發球均都有兩次發球機會。只有發球放在得分后,才交換發球方隊員的方位。發球方失誤,則換另一位隊員進行第二次發球或換發球,不交換方位。接發球方則一直保持原來方位。
羽毛球裁判規則羽毛球比賽時的裁判由裁判員、發球裁判員、司線員和計分員組成。
羽毛球裁判員規則比賽場上的控制者和比賽事實最后裁判的宣判者。
在比賽開始前,裁判員負責向裁判長(或裁判組長)領取并填好計分冊,檢查網的高度和網柱是副否正確安放,網有無破損;司線員和發球裁判員的位置是否適當;召集運動員,進行挑邊選擇、首先發球方和場區;帶領運動員進入比賽場地;選擇比賽用球。
比賽隨著裁判員報“0:0”開始,裁判員應計分;報分(先報發球員分數,單打–當一方失掉發球權先報“換發球”隨后報分。雙打–當發球方失去第一次發球權時先報“第二發球”隨后報分);兼看落在沒有司線員負責看管的線附近的球是否界內;宣判發球時接發球員的違例和比賽進行中雙方的違例現象;注意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拖延比賽時間,并有責任警告運動員,如繼續拖延,則判其違例;正確執行“再賽”的選擇;遇有外來的羽毛球或其他人和物侵入比賽場區,影響比賽進行時,應判“重發球”;比賽遭意外中斷時,應在計分冊上記下當時的分數,發球員和雙打時發與接發球方的方位,是第幾發;正確執行和提醒運動員交換場區。
羽毛球發球裁判員規則??窗l球員發球時動作,并對其負有最后的裁判權,一般坐在裁判員對面網柱的矮椅上,負責注意發球員發球時兩腳有無踩線;擊球瞬間是否“過腰”、“過手”、“未先擊球托”;發球時有無不正當行為等現象。如有違例動作,應立即高聲宣判“違例”,并保證能使裁判員聽見。
羽毛球司線員規則對所看管線上的事實有界內或界外的最后決定權,如球落在界外,不論多遠均作手勢(兩臂側平舉)表示;如球落在界內,則用右手食指指向界線上落點;如視線阻擋,則應立即舉起雙手交叉在眼前表示,由裁判員裁決,如裁判員也未看見,應判重發球,不得依運動員或場外人員的意見。所有手勢均要能保證使裁判員清楚可見。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三
羽毛球單打比賽規則有哪些,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一般是用硬幣或者羽毛球爭發球權,爭到發球權者先發球。
1、每場比賽采取三局兩勝制;
2、首局獲勝一方在接下來的一局比賽中率先發球;
3、當一方在比賽中得到11分后,雙方隊員將休息1分鐘;
4、兩局比賽之間的`休息時間為2分鐘;
1、發球時任何一方都不允許非法延誤發球;
2、發球員的球拍必須先擊中球托,與此同時整個球要低于發球員的腰部。
3、擊球瞬間,球拍桿應指向下方,從而使整個排頭明顯低于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部。
4、發球開始后,發球員的球拍必須連續向前揮動,直至將球發出。
5、發出的球必須向上飛行過網,如果不受攔截,應落入接發球員的發球區內。
6、一旦雙方運動員站好位置,發球員的球拍頭第一次向前揮動即為發球開始。
7、發球員須在接發球員準備好后才能發球,如果接發球員已試圖接發球則被認為已做好準備。
8、一旦發球開始,球被發球員的球拍觸及或落地即為發球結束。
有裁判宣判“重發球”,用于中斷比賽。
1、遇不能預見或意外的情況,應重發球。
2、除發球外,球過網后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應重發球。 3、發球時,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同時違例,應重發球。 4、發球員在接發球員未做好準備時發球,應重發球。
5、比賽進行中,球托與球的其它部分完全分離,應重發球。
6、司線員未看清,裁判員也不能作出決定時,應重發球,重發球時,最后一次發球無效,原發球員重新發球。
下列情況為死球:
1、球撞網并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2、球撞網或網柱后開始在擊球者這一方落向地面;
3、球觸及地面;
4、“違例”或“重發球”已被宣報。
以上便是羽毛球單打比賽規則有哪些介紹,大家可以參考下!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四
打羽毛球,無論是擊打、扣殺,還是吊、挑、推、撲、勾球,無一不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后伸或外展動作。具體來說,根據不同的技術要領,手腕的動作包括快速伸直閃動鞭打擊球,由后伸外展到內收或內旋閃動切擊球等等。
手腕在這種快速的后伸、鞭打動作中,還會不斷做出不同角度內、外旋及屈收動作。
如果手腕力量小,后場的高遠球老是擊打不到對手的后長線,很多都是只能打到對手的中場,會給對手很多機會扣殺。而如果手腕力量大你就可以強有力的扣殺他,手腕對扣殺有很多幫助的,如果你的手腕力量大的話,你也能擊打出很多變化的球,球的路線都是要用靈活的手腕打出來的,所以手腕力量是很重要的。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五
1.在一局比賽中,當領先的一方達到 11 分時,雙方有 60 秒休息時間
2.在兩局比賽間,雙方有 2 分鐘的休息時間
3.在決勝局的比賽中,當領先的一方達到 11 分時,雙方交換場地
2.如果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繼續發球
3.如果接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成為發球方
2.如果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繼續發球,且發球人不變
3.如果接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成為發球方
4.當且僅當發球方得分時,發球方的兩位選手交換左右半場
1.未將球發在相應的區域內
2.球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
3.球過網后掛在網上
4.雙打時,接發球員的同伴接到球或被球觸及
1.球落在場地界線外
2.球從網孔或網下穿過
3.球未從網上方越過
4.球觸及天花板或四周墻壁
5.球觸及運動員的`身體或衣服
6.球觸及場地外其他物體或人
7.球被擊時停滯在球拍上,緊接著被拖帶拋出
8.球在一個回合中被同一方隊員多次擊中
9.運動員的球拍、身體或衣服,觸及球網或球網的支撐物
10.過網擊球(擊球時,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在擊球者網這一方,而后球拍隨球過網的情況除外)
單打發球有效區域為下圖中的藍色區域
雙打發球有效區域為下圖中的綠色區域
單打時,半場邊線有效范圍是下圖中的藍色區域
雙打時,半場邊線有效范圍是下圖中的綠色區域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六
1、一局比賽開始和每次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都應從右發球區發球。
2、只有接發球員才能接發球;如果他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觸及,發球方得一分。
3、自發球被回擊后,由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然后由接發球方的任何一人擊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4、自發球被回擊后,運動員可以從網的各自一方任何位置擊球。
5、接發球方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方得一分,原發球員繼續發球。
6、發球方違例或應球觸及發球方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原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雙方均不得分。
7、每局開始首先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8、每局開始首先接發球的運動員,在該局本方得分為0或雙數時,都必須在右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得分為單數時,則應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或發球。
9、上述兩條相反形式的站位使用于他們的同伴。
10、如有再賽,則以該局本方總得分,按規則2.5.1至2.5.3的規定站位。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七
2、每球得分制。
3、每回合中,取勝的一方加1分。
4、當雙方均為20分時,領先對方2分的`一方贏得該局比賽。
5、當雙方均為29分時,先取得30分的一方贏得該局比賽。
6、一局比賽的獲勝方在下一局率先發球。
1、在一局比賽中,當領先的一方達到11分時,雙方有60秒休息時間。
2、在兩局比賽間,雙方有2分鐘的休息時間。
3、在決勝局的中,當領先的一方達到11分時,雙方交換場地。
2、如果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繼續發球。
3、如果接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成為發球方。
2、如果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繼續發球,且發球人不變。
3、如果接發球方取得一分,那么下一回合其成為發球方。
4、當且僅當發球方得分時,發球方的兩位選手交換左右半場。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八
打羽毛球時,發球是很重要的,因為球發得不好,就無法起到先發制人的作用,而且還容易讓對方占優勢。那怎樣才能發好球呢?大家不妨先看看發球技巧:
1、發后場高遠球。
在單打時,很多人都會發后場高遠球,以迫使對方后退擊球,從而增加對方主動進攻的難度。但高遠球容易被技術較好的羽毛球手扣殺,所以,最好把球發到角落處,不然,球被輕松打回到網前,會增加自己接球的難度。
2、發平高球。
平高球也是很多人常發的一種球,因為球飛向對方場地上空時,弧線較低,對方需退到后場才能接到,這樣發球者就有充裕的時間回到球場中央位置,準備接下一球。
3、發平快球。
發平快球是為了創造主動進攻的機會,讓自己獲得有利先機,但發平快球需要和網前球配合,不然,難以獲得腳佳效果,而且如果被半路攔截,接球者就會處于被動的狀態。所以,發平快球最好發到對方反手區,讓對方措手不及。
4、發網前球。
發網前球能減少對方扣球機會,因為對方需要把球挑高才易打回去,所以,如果不想在發球時就失去優勢,建議發這種球。另外,部分人接網前球的技術不佳,很容易碰到球不過網的情況。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九
(1)球網應是深色、優質的細繩織成。網孔方形,各邊長均在15~20mm之間。
(2)網上下寬760mm。
(3)網的頂端用75mm的白布對折而成,用繩索或鋼絲從夾層穿過。白布邊的上沿必須緊貼繩索或鋼絲。
(4)繩索或鋼絲須有足夠的長度和強度,能牢固地拉緊并與網柱頂部取平。
(5)球場中央網高1.524m,雙打邊線處網高1.55m。
(6)球網的兩端必須與網柱系緊,它們之問不應有空隙。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十
一把球拍的各部分組成和規格要求如下。
(1)球拍由拍柄、排弦面、拍頭、拍桿、連接喉組成整個框架。
(2)拍柄是擊球者握住球拍的部分。
(3)拍弦面是擊球者用于擊球的部分。
(4)拍頭界定了拍弦面的范圍。
(5)拍桿通過連接喉部件連接拍柄與拍頭。
(6)連接喉(如果是這樣的結構)連接拍桿與拍頭。
(7)拍頭、連接喉、拍桿和拍柄總稱拍框。
(8)拍框總長度不超過680mm,寬不超過230mm。
(9)拍弦面應是平的,用拍弦串過拍頭十字交叉或其他形式編織而成。變質的式樣應保持一致,尤其是拍面中央的編織密度不得小于其他部分。
(10)拍弦面長不超過280mm,寬不超過220mm。
(11)不論拍弦用什么方式拉緊,規定拍弦伸進連接喉的區域不超過35mm,連同這個區域在內的整個拍弦面長不超過330mm。
(12)球拍不允許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為了防止磨損、斷裂、振動,或調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預防球拍脫手而將拍柄系在手上的繩索,但尺寸和位置應合理。
(13)不允許改變球拍的規定式樣。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十一
1、發球員和接發球員應站在斜對角的發球區內,腳不觸及發球區和接發球區的界線。
2、在發球員的球拍擊中球瞬間,整個球應低于發球員的腰部。
3、在擊球瞬間,發球員的拍桿應指向下方,使整個拍頭明顯低于發球員的整個握拍手。
4、發球員發球時未能擊中球,判“違例”。
5、發球開始后,發球員的球拍擊中球或者未能擊中球均為發球結束。
6、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區發球或接發球。
7、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8、比賽開始后每個球均由得分方發球。
9、一局的'勝方,在下一局首先發球。
10、以下情況運動員應交換場區:
1)第一局結束;
2)第三局開始前;
3)在第三局比賽中,領先的一方得分為8分。
11、發球員應在接發球員準備好后才能發球,如果接發球員已試圖接發球則應被認為已做好準備。
12、比賽時,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不在擊球者網的者一邊(擊球者在擊中球后,球拍可以隨過網)。
13、比賽時,不得故意分散對方注意力的任何舉動,如喊叫、故作姿態等。
14、除發球外,球過網后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應重發球。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十二
19.1裁判長對競賽全面負責。
19.2臨場裁判員主持一場比賽并管理該場地及其周圍。裁判員向裁判長負責;未設裁判長時,向競賽負責人負責。
19.3發球裁判員負責宣判發球違例(規則11)。
19.4司線員負責宣判界內球或界外球。
19.5裁判員應維護和執行《羽毛球比賽規則》,及時地宣判“違例”或“重發球”等。
19.6裁判員對申述應在下一次發球前作出裁決。
19.7裁判員應使運動員和觀眾能了解比賽的進程。
19.8裁判員可與裁判長磋商、安排、撤換司線員或發球裁判員。
19.9裁判員不能推翻司線員和發球裁判員對事實的裁決。
19.10.1在缺少臨場裁判人員時,裁判員應就無人執行的職責作出安排。
19.10.2有臨場裁判人員不能作出判斷時,由裁判員執行他的職責或“重發球”。
19.11裁判員有權暫停比賽。
19.12裁判員應記錄與18條有關的情況并向裁判長報告。
19.13裁判員應將所有僅與規則問題有關的申述提交裁判長(這類申述,運動員必須在下一次發球擊出前提出;如在一局結尾,則應在離開場地前提出)。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十三
1、發球員的分數為0或雙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2、發球員的分數為單數時,雙方運動員均應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3、如“再賽”,發球員應以該局的總得分,按規則1.1和1.2的規定站位。
4、球發出后,由發球員和接發球員交替對擊直至“違例”或“死球”。
5、接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接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就得一分。隨后,發球員再從另一發球區發球。
6、發球員違例或因球觸及發球員場區內的地面而成死球,發球員即失去發球權。隨后,接發球員成了發球員,雙方均不得分。
趣味羽毛球比賽規則(熱門14篇)篇十四
羽毛球是一項室內,室外兼顧的運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羽毛球比賽規則要點,一起來了解了解!
羽毛球世界聯合會于2006年5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年度代表大會上,正式決定實行二十一分的新賽制。2006年5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湯姆斯杯和尤伯杯賽上率先試行三局二十一分的賽制。這一賽制將成為今后所有羽毛球國際大賽的通用賽制,第29屆奧運會也將采用這一賽制。二十一分的賽制對于提高運動員的積極性、減少運動員受傷以及電視轉播等方面較十五分制有更大的優勢。
世界羽聯21分制實行每球得分制,所有單項的每局獲勝分皆為21分,最高不超過30分。每場比賽采取三局兩勝制,先到21分的一方贏得當局比賽。如果雙方比分為20比20時,獲勝一方需超過對手2分才算取勝;直至雙方比分打成29比29時,那么先到第30分的一方獲勝。首局獲勝一方在接下來的一局比賽中先發球。
單打:當發球員得分數為0或偶數時,雙方運動員均在各自的右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當發球方的分數為奇數時,雙方運動員均在各自的左發球區發球或接發球。
雙打:比賽中,當比分為0或偶數時,球由右發球區對角發向對方場地的右接發球區;當比分為奇數時,球由左發球區對角發向對方場地的左接發球區。比賽中,只有當一方連續得分時,發球員必須在右或左發球區交替發球,而接發球方隊員的位置不變。其它情況下,選手應站在上一回合的各自發球區不變,以此保證發球員的交替。
雙打比賽無論是在開始還是在賽中,皆為單發球權,也就是說每次一方只有一次發球權。發球方失誤不僅丟失發球權也將丟失1分,如果這時得發球權的一方得分為奇數時,則必須是位于左發球區的選手發球,如果此時得發球權的一方得分為偶數時,則必須是位于右發球區的選手發球。
雙打比賽只有接發球隊員才能接發球,若其同伴接發球或被球觸及則“違例”,判發球方得分,當發球被回擊后,球可由二人中任一人擊回,不得連擊,如此往返直至死球。 雙打比賽發球時,發球隊員和接發球隊員必須站在規定的發球區和接發球區內發球和接發球,他們的同伴站位可以不受限制,但不得妨礙對方。運動員發球和接發球順序有誤,已得比分有效,糾正方位或順序。
每場比賽均采用三局兩勝制。當任一方在比賽中得到11分后,比賽將間歇1分鐘;兩局比賽之間的.間歇時間為2分鐘。
過手違例——發球時,在擊球的瞬間,發球員的拍桿應指向下方。否則,將判違例。
過腰違例——發球時,在擊球的瞬間,整個球應低于發球員的腰部。否則,將判違例。
揮拍有停頓——發球開始后,揮拍動作不連貫,將判違例。
腳移動、觸線或不在發球區內——自發球開始至發球結束,發球員或接發球員的兩腳都必須有一部分與球場地面接觸,不得移動,且都必須站在斜對面的發球區內,腳不得觸及發球區或接發球區的界線。否則,將判違例。
最初擊球點不在球托上或發球時未能擊中球,將判違例。最初擊球點不在球托上是指發球時,球拍先觸及羽毛或同時擊中羽毛和球托。
發球時,球沒有落在規定的接發球區內,將判違例。如:發出的球沒有落于對角的場區內或不過網,或掛在網上、停在網頂等。 球從網下或網孔穿過或觸及天花板或觸及運動員的身體或衣服,將判違例。
球觸及球場或其他物體或人,將判違例。 擊球點超過網的向上延伸面,即在對方場區上空擊球,將判違例。
運動員的球拍從網上、網下侵入對方場區導致妨礙對方或分散對方注意力或妨礙對方、阻擋對方靠近球網的合法擊球,將判違例。
同一運動員連續兩次揮拍擊中球,或雙打的同方兩名隊員連續各擊中球一次,將判違例。
球停在球拍上,緊接著被拖帶拋出,將判違例。
運動員嚴重違反或屢次違反比賽的連續性的規定或運動員行為不端,將判違例。如:擅自離開比賽場地喝水、擦汗、換球拍、接受場外指導等,或故意改變球形或破壞羽毛球或舉止無禮等。
重發球時,原回合無效,由原發球員重新發球。
除發球外,球過網后,掛在網上或停在網頂,判重發球。
發球時,發球員和接發球員同時被判違例,將重發球。
發球員在接發球員未做好準備時,將球發出,判重發球。
球在飛行時,球托與球的其它部分完全分離,判重發球。
裁判員對該回合不能做出判決時,將判重發球。
出現意外情況,判重發球。
第一局比賽結束時,雙方應交換場地。
若局數為1∶1時,在第三局比賽開始前,雙方應交換場地。
在第三局比賽中,領先一方比分達到11分時,雙方應交換場地。
若應交換場地而未交換時,一旦發現應立即交換,已得分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