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可以幫助學校和教師合理安排課程資源和教學設備的利用。以下教學計劃的編寫充分考慮了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及教學評價的方式。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一
在數物體時,要用到1,2,3,4,5,...這些數,我們稱他們為自然數。自然數有兩方面的含義;用來表示某物有多少時,稱為基數;用來表示某物的次序時,稱為序數。通常說的“幾個”所表示的是基數,那么“第幾個”所表示的就是事物的次序,也就是物體在什么位置。
正確用“幾”和“第幾”表達意思,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親自實踐并感知數既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表示事物的位置。“第幾”是表示位置,“幾”是表示數量。
體會“第幾”與次序的關系,會用“幾”表達數量的多少。
本章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就是能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區別,明確“幾”與“第幾”的含義。
培養學生有序的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數感,對數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愛學數學的目的。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別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力本身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差別。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往往會有一部分學生不克不及跟上老師的思路,在學習中出現漏洞,這時候就需要在職老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在輔導過程中老師會資助學生把一天所學的知識點回憶一遍,引導學生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樣有利于學生養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
別的,老師可以一對一資助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本身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標題問題是必需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資助開拓題型。
一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如何培養孩子的口算能力如何培養孩子的口算能力口算也稱心算,它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新大綱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呢?我的體會是教師念好“基(抓基本)、教(教方法)、練(常訓練)”三字經是至關重要的。念好“基”字經“基”是指基本口算。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口算分為基本口算、一般口算和特殊口算三類。這三類口算以基本口算的內容為主,它是計算的基礎,基本口算必需要求熟練,而熟練的程度是指達到“脫口而出”,其它兩類口算只要求比力熟練或學會。因此,要注意抓好如下幾個方面:
1.直觀表象助口算。
從運算形式看,小學低年級的口算是從直觀感知過渡到表象的運算。如教學建立9+2的表象:先出示裝有9個皮球的盒子,別的再準備2個皮球,讓學生想一想,“應該怎樣擺才能一眼就看出一共有幾個皮球?”很快有學生說:“我從盒子外面的2個皮球中拿1個皮球放進盒子里,盒子里就有10個皮球,外面還有一個,一共11個?!蔽冶碚昧诉@個同學說得好,并說明這種方法叫做“湊十法”,即看到9就想到9和幾湊成10。這樣,表象建立了,口算的準確性也就有基礎了。
2.理清算理助口算。
基本口算的教學,不在于單一的追求口算速度,而在于使學生理清算理,只有弄清了算理,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因此,應重視抓好算理教學,例如教學8+5=13時,要從實際操作入手,讓學生理解:8比10少2,求8與5之和,應把8+5分成2和38+58與2組成102310加3得13。10并畫出口算8+5=13的思維過程圖。在學生充分理解了算理的基礎上,簡縮思維過程,抽象出進位加法的法則:“看大數,分小數,湊成10,再加幾。”最后,再引導學生想一想“5+8”怎樣算。這樣,學生理解了算理,亦就掌握了口算的基本方法。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二
在某一變化過程中,可以取不同數值的量叫做變量,數值保持不變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與y,如果對于x的每一個值,y都有確定的值與它對應,那么就說x是自變量,y是x的函數。
2、函數解析式。
用來表示函數關系的數學式子叫做函數解析式或函數關系式。
使函數有意義的自變量的取值的全體,叫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3、函數的三種表示法及其優缺點。
(1)解析法。
兩個變量間的函數關系,有時可以用一個含有這兩個變量及數字運算符號的等式表示,這種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變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y的對應值列成一個表來表示函數關系,這種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圖像法。
用圖像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圖像法。
4、由函數解析式畫其圖像的一般步驟。
(1)列表:列表給出自變量與函數的一些對應值。
(2)描點:以表中每對對應值為坐標,在坐標平面內描出相應的點。
(3)連線:按照自變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三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減。
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3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二章反比例函數。
1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四
白居易褒義詞格言名句:復習反義詞答案,標語散文了承諾書黨員了教材食品自我批評感言的活動方案陸游!應急預案反義詞開幕詞廉潔名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級數學重點知識點總結》,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五
開場白主要了廉潔話語答辯狀了請柬摘抄朗誦稿禮儀常識表揚信了詩歌評課稿仿寫民族了黨小組答復蘇軾記敘文了白居易新聞宣傳答謝詞擬人句事跡:歡迎詞狀物黨員教案讀后感我條舉報信主義班組我劇本辭職信社會實踐報告順口溜黨員。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六
1.平行四邊形定義: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3.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4.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6.矩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7.矩形的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義: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10.菱形的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條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s菱形=1/2×ab(a、b為兩條對角線)。
12.正方形定義: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鄰邊相等的矩形。
13.正方形的性質: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4.正方形判定定理:1.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5.梯形的定義: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16.直角梯形的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
17.等腰梯形的定義:兩腰相等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性質: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19.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2、多項式中的每一個單項式叫做多項式的項。
3、多項式中不含字母的項叫做常數項。
4、一個多項式有幾項,就叫做幾項式。
5、多項式的每一項都包括項前面的符號。
6、多項式沒有系數的概念,但有次數的概念。
7、多項式中次數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快速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
1掌握正確做題方法。
數學學習離不開做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很難做到舉一反三,既然做不到我們就需要用用大量的題來彌補,但是做題也不能盲目的去做。第一,做題要由易到難,第二,做題要先專題后限時模考,第三,做題要學會整理錯題,第四,做題要學會分析試題,第五,做題要會猜題。
2鞏固基礎知識。
掌握初中數學知識點是由淺入深的,只有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識記理解公式、定理,運用公式、定理分析解決問題,才能對數學問題進一步深化與提高。
3發現規律。
在做題的過程中要多發現規律,不要總是硬套公式,可以嘗試一下思維的轉換,這樣可能給自己帶了不一樣的轉機,其實數學和其他的科目是一樣,可以用其他的話代替,但是意思并沒有轉變,數學的公式也是一樣,最終的答案是一個。
4保持好心態。
心態問題是影響考試的最重要的原因。走進考場就要有舍我其誰的霸氣。要信心十足,要相信自己已經讀了一千天的初中,進行了三百多天的復習,做了三千至四千道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收獲的時候,自己會取得好成績的。反過來,如果進考場就底氣不足,必定會影響自己的發揮。
5總結梳理,提煉方法。
數學復習的最后階段,對于知識點的總結梳理,應重視教材,立足基礎,在準確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公式、法則、定理的實質及其基本運用的基礎上,弄清概念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于題型的總結梳理,應擺脫盲目的題海戰術,對重點習題進行歸類,找出解題規律,要關注解題的思路、方法、技巧。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七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2)菱形。
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八
1.兩個完全一樣的可拼成一個;兩個完全一樣的既可以拼。
成一個,也可以拼成一個,還可以拼成。
2.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要8個小正方體。
分類與整理。
分類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狀;(2)按顏色;(3)按用途;(4)按種類。
認識人民幣。
1.人民幣的單位有元(塊)、角(毛)、分。
2.人民幣各單位之間的換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
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100以內數的認識。
1.自然數:用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即數碼0,1,2,3,4,……。
2.單數:個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數。
3.雙數:個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數(0除外)。
4.整十數:個位上是0的自然數(0除外)。
5個十,5個一,組成起來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個十,個位上的5表示5個一。)。
讀作:五十五(語文用字)寫作:55(數學用字)。
6.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就是一百。
7-.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數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個。
位,哪位數大它就大。(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一、十位加、減十位,個位加、減個位。
1.不進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二、進位加法(湊十法)。
1.湊十歌:一湊九,二湊八,三湊七來四湊六,五五相湊就滿十。
2.湊十法的口訣: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小學數學循環節是什么。
循環節簡介。
無限小數的小數點后,從某一位起向右進行到某一位止的一節數字循環出現,首尾銜接,稱這種小數為循環小數,這一節數字稱為循環節。
13÷99=0.1313…,這個商就是一個循環小數,它的循環節是13,方法二,可以用看余數的方法,來確定循環小數的循環節,例如,11÷9=1.……2,我們通過豎式計算可看出,數2重復出現,商就重復出現,那么循環節就是從,第一次出現余數2,所得的商2,所以我們可以用,看余數的方法,來確定循環節。
0是奇數還是偶數。
0是一個特殊的偶數(國際數學協會規定零為偶數;我國也規偶數定零為偶數)。它既是正偶數與負偶數的分界線,又是正奇數與負奇數的分水嶺。
小學規定0為最小的偶數,但是在初中學習了負數,出現了負偶數時,0就不是最小的偶數了。
哥德巴赫猜想說明任何大于二的偶數都可以寫為兩個質數之和,但尚未有人能證明這個猜想。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九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質
(1)矩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
(2)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3)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
(4)矩形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對角線的交點(對稱中心到矩形四個頂點的距離相等);對稱軸有兩條,是對邊中點連線所在的直線。
3、矩形的判定
(1)定義: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2)定理1: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3)定理2: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4、矩形的面積 s矩形=長×寬=ab
1、菱形的定義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質
(1)菱形的四條邊相等,對邊平行 (2)菱形的相鄰的角互補,對角相等
(3)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4)菱形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對角線的交點(對稱中心到菱形四條邊的距離相等);對稱軸有兩條,是對角線所在的直線。
3、菱形的判定
(1)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2)定理1: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定理2: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4、菱形的面積
s菱形=底邊長×高=兩條對角線乘積的一半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
平均數:一般地,對于n個數,我們把它們的和與n之商叫做這n個數的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
加權平均數。
3、眾數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據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4、中位數
一般地,將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第七章 平行線的證明
1、平行線的性質
一般地,如果兩條線互相平行的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也可以簡單的說成: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2、判定平行線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也可以簡單說成:
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其他兩條可以簡單說成: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同旁內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一
初二學生想要學好數學,一定要學會提前預習。將老師要將的內容提前預習一下,對于自己在預習中會出現的不理解的概念或者不懂的知識點,要做好標記和記錄,這樣初二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才會注意力集中,這樣在聽課的過程中才能夠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自己的思維才能夠集中。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這樣會將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二新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課下要學會及時復習
當初二學生在課上認真聽講后,那么對于初二數學的學習課后也是需要及時復習的。當老師講完初二數學一節課的內容之后,初中生一定要聽明白,不要留下任何的疑點,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時的問同學或者老師。這樣在課后復習的時候才能夠自己獨立的去完成作業。每一次的初二數學課后,初中生都應該將這節課學習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整理。
(一)定義
有理數為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和分數的統稱,正整數和正分數合稱為正有理數,負整數和負分數合稱為負有理數。因而有理數集的數可分為正有理數、負有理數和零。
(二)有理數的性質
(1)順序性
(2)封閉性
(3)稠密性
(三)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與加數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異號兩數相加,若絕對值相等則互為相反數的兩數和為0;若絕對值不相等,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3、互為相反數的兩數相加得0。
4、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5、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可以先相加。
6、符號相同的數可以先相加。
7、分母相同的數可以先相加。
8、幾個數相加能得整數的可以先相加。
9、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即把有理數的減法利用數的相反數變成加法進行運算。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二
平移和旋轉是幾何中全等變換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其中旋轉是對大家幾何變化能力進行考察的常用手段。
旋轉問題之所以難,就是因為他通過旋轉使得圖形中出現很多相等的邊和相等的角,但是這不是圖中直接告訴的,是需要大家自己發現的,而旋轉與后面的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四邊形等知識結合在一起,會使的題目靈活性非常強,所以這一塊在學基礎知識的時候一定要牢固把握。
2.平行四邊形
平行四邊形,是學習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基礎,他的判定方式有五種,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同學們往往難以決定到底要采取哪種方式,這就需要同學們根據圖形靈活的選擇,不同的辦法進行解決。
3.特殊平行四邊形行
特殊平行四邊形是初三的內容,但是很多地方都把它提到初二來講。這部分知識靈活性強,變化大,綜合難度高,往往是同學們覺得幾何難學的開端。解決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的性質和判定列表寫出來,由于表述非常的類似和接近,記憶起來比較困難。這就需要同學們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搞清楚這三種圖形各自的性質和判定,這樣才能在應用的時候不至于混淆。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三
1.整式:整式為單項式和多項式的統稱,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減,乘,除、乘方五種運算,但在整式中除數不能含有字母。
2.乘法
(1)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2)冪的乘方,底數不變,指數相乘。
(3)積的乘方,先把積中的每一個因數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
3.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數冪相除,底數不變,指數相減。
(2)任何不等于零的數的零次冪為1。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四
1.某工廠生產了一批零件共1600件,從中任意抽取了80件進行檢查,其中合格產品78件,其余不合格,則可估計這批零件中有______件不合格.
2.下列調查工作需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環保部門對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況的調查
b.電視臺對正在播出的某電視節目收視率的調查
c.質檢部門對各廠家生產的電池使用壽命的調查
d.企業在給職工做工作服前進行的尺寸大小的調查
3.為了解某校九年級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情況,隨機調查了該校九年級20名學生,將所得數據整理并制成下表:
據此估計該校九年級學生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大約是______小時.
4.一養魚專業戶從魚塘捕得同時放養的草魚100條,他從中任選5條,稱得它們的質量如下(單位:kg):1.3,1.6,1.3,1.5,1.3.則這100條魚的總質量約為______kg.
1.總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個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樣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樣本的個數叫做___________.
2.樣本方差與標準差是衡量______________的量,其值越大,______越大.
3.頻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頻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頻數分布直方圖的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數據的統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五
1、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霧氣凝結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輝映下)彌漫著白氣,天空與云層與遠山與湖水,上上下下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長堤一抹,湖心亭一點,以及我乘坐的小舟一葉,以及舟中的兩三粒有影罷了。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4、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于外人間隔。
(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退房鄉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
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漁人外面)現在是什么時候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處處作了記號。
7、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樂聲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
8、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隱沒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9、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0、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人們憎恨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出力的行為,卻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1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1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淺薄的人。
13、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漁人)從哪里來。
14、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漁人非常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完這遍林子。
15、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計劃還未實現,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1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出自污泥卻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凈后卻不妖冶。
17、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芬芳遠播,更顯清香,高高地潔凈地直立在那里,(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它。
18、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后就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像我的還有誰呢?(至于)愛牡丹(的人),那當然(就)很多了。
19、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無不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雕成(某種)形狀的東西,各有各的情狀姿態。
20、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曾經贈送我桃核(雕刻的)小船一個,原來是大蘇泛舟游赤壁。
2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出來有賢德、有才能的人(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22、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箬竹做的船篷覆蓋著它。
23、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24、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所以,(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2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舉目縱觀群山的低矮渺小。2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感傷時事看見花開就想流淚,悵恨別離聽到鳥鳴反而驚心。27、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差役吼叫得多么兇狠呀!老婦人啼哭得多么美女苦啊!28、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活著的茍且活著,死去的永遠完了!
29、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遮天蔽日,如果不是中午和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3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下行走的船只都被阻斷了。
31、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六
1.《蘆花蕩》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勛,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蘆花蕩》。
2.《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3.《親愛的爸爸媽媽》選自《人民日報》。作者聶華苓,華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散文集《三十年后》《夢谷集》等。
5.《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詩文集《蹤跡》,代表作品有《背影》《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7.《信客》選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蘇州園林》選自《百科知識》。作者葉圣陶,原名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F代的作者、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中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葉圣陶集》里。
9.《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詩人。代表作《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并序》、《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
10.《陋室鉻》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哲學家。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11.《核舟記》選自清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學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的思想家、教育家。
13.《望岳》《春望》《石壕吏》選自《杜詩詳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他杜少陵,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風沉郁頓挫。他的大量詩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篇章,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他的詩因此被后人稱為“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為“詩圣”。
14.《三峽》選自《水經注疏》。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酈道元,字善長,范陽涿縣人,北魏地理學家。撰《水經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15。《答謝中書書》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人。有《陶隱居集》。
《記承天寺夜游》選自《東坡志林》。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他的詞首開豪放之先河。散文創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一。
16.《觀潮》選自《武林舊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17.《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作者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人。出身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18.《使至塞上》選自《王右丞集箋注》。作者王維,字摩詰,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是盛唐極負盛名的詩人,畫家。
19.《渡荊門送別》選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仙”,其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豐富,氣勢奔騰,風格豪放飄逸。
20.《游山西村》選自《劍南詩稿》。作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詩人,現存詩作近萬首。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等傳世。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七
一、函數:
一般地,在某一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量x與y,如果給定一個x值,相應地就確定了一個y值,那么我們稱y是x的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y是因變量。
二、自變量取值范圍。
使函數有意義的自變量的取值的全體,叫做自變量的取值范圍。一般從整式(取全體實數),分式(分母不為0)、二次根式(被開方數為非負數)、實際意義幾方面考慮。
三、函數的三種表示法及其優缺點。
(1)關系式(解析)法。
兩個變量間的函數關系,有時可以用一個含有這兩個變量及數字運算符號的等式表示,這種表示法叫做關系式(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變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數y的對應值列成一個表來表示函數關系,這種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圖象法。
用圖象表示函數關系的方法叫做圖象法。
四、由函數關系式畫其圖像的一般步驟。
(1)列表:列表給出自變量與函數的一些對應值。
(2)描點:以表中每對對應值為坐標,在坐標平面內描出相應的點。
(3)連線:按照自變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把所描各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五、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
1、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概念。
一般地,若兩個變量x,y間的關系可以表示成(k,b為常數,k0)的形式,則稱y是x的一次函數(x為自變量,y為因變量)。
特別地,當一次函數中的b=0時(即)(k為常數,k0),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
2、一次函數的圖像:所有一次函數的圖像都是一條直線。
3、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圖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數的圖像是經過點(0,b)的直線;正比例函數的圖像是經過原點(0,0)的直線。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兩個未知數,并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3、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兩個一次方程所組成的一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4、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5、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減(消元)法。
1、刻畫數據的集中趨勢(平均水平)的量:平均數、眾數、中位數。
2、平均數。
(2)加權平均數:
3、眾數。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那個數據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4、中位數。
一般地,將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處于最中間位置的一個數據(或最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八
關于軸對稱知識點總結內容,希望同學們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內容。
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
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互相重合的點叫做對應點。
兩個圖形沿一條直線對折,其中一個圖形能夠與另一個圖形完全重合。
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ハ嘀睾系狞c叫做對應點。
(1)區別。
軸對稱圖形討論的是"一個圖形與一條直線的對稱關系" ;軸對稱討論的是"兩個圖形與一條直線的對稱關系"。
(2)聯系。
把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旁的部分看作兩個圖形"便是軸對稱;把軸對稱的'"兩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便是軸對稱圖形。
希望上面對軸對稱知識點總結內容,可以很好的幫助同學們對此知識的鞏固學習,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很棒的吧。
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的重點知識點大全(19篇)篇十九
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兩個整式,ab就可以表示為 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叫做分式。
2.有理式:整式與分式統稱有理式;即 。
3.對于分式的兩個重要判斷:(1)若分式的分母為零,則分式無意義,反之有意義;(2)若分式的分子為零,而分母不為零,則分式的值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為零,而分母也為零,則分式無意義。
4.分式的基本性質與應用:
(1)若分式的分子與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3)繁分式化簡時,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比較簡單。
5.分式的約分: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約去,叫做分式的約分;注意:分式約分前經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簡分式: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沒有公因式,這個分式叫做最簡分式;注意:分式計算的最后結果要求化為最簡分式。
7.分式的乘除法法則: 。
8.分式的乘方: 。
9.負整指數計算法則:
(1)公式: a0=1(a0), a—n= (a
(2)正整指數的運算法則都可用于負整指數計算;
(3)公式: , ;
(4)公式: (—1)—2=1, (—1)—3=—1。
10.分式的通分:根據分式的基本性質,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確定最簡公分母。
11.最簡公分母的確定:系數的最小公倍數?相同因式的最高次冪。
12.同分母與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法則: 。
13.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0(a0)中,x是未知數,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數,對x來說,字母a是x的系數,叫做字母系數,字母b是常數項,我們稱它為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數,用x、y、z等表示未知數。
14.公式變形:把一個公式從一種形式變換成另一種形式,叫做公式變形;注意:公式變形的本質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特別要注意:字母方程兩邊同時乘以含字母的代數式時,一般需要先確認這個代數式的值不為0。
15.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學過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數的方程是整式方程。
16.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時,為了去分母,方程的兩邊同乘以了含有未知數的代數式,所以可能產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須驗增根;注意:在解方程時,方程的兩邊一般不要同時除以含未知數的代數式,因為可能丟根。
17.分式方程驗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每個分母),若值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這時原方程無解;若值不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斷,使分母的值為零的未知數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
18.分式方程的應用: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與列整式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一樣,但需要增加驗增根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