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清明記憶作文800篇一
父親默默把帶來的草紙點燃,火苗未起,煙已裊裊,有老爺老奶的墳前也點了紙錢。一時間二個墳壯頭間火苗飄忽,香煙彌漫。
輕煙隨風而去,淺灰色的紙灰隨風飄散到那條小路上,一時竟勾起我無窮的回憶,那是關于長眠地下的奶奶的……
小時候,家住在山上,父母很忙,有奶奶接送我上學。奶奶已經(jīng)年近六十,兩鬢上也刻下深深的皺紋,她笑稱那是歲月的痕跡,可是幼小的我不懂得這些,漫長的山路不愿意自己走。抱怨時,奶奶就默默地蹲下身來,我就樂哈哈的爬到她的背上,看著她氣喘吁吁的趴著山路,用衣袖擦去額頭上的汗,我感覺有些心寒了,悄悄地把臉探到前面,數(shù)她臉上的皺紋,可是太多了,我也數(shù)不清楚。那時,我覺得她付出的,做孫女的一定會加倍還給她。
可是,她的身體越來越弱,終究沒有等到我還她的那一天。她去世的時候,我哭得昏天黑地。走在那條路上的時候,常常會幻想奶奶站在我的身邊,和我一起同行,可是,這樣的夢已經(jīng)過去,奶奶啊,你伴隨我的還有我的人生之路。
墳頭野花,清明馬蘭,它們從黑??的泥土里鉆出來,搖擺在透明的陽光里。它們是另一些時間的容器——它們小至難以盛完一個春天,但是即使最微小的生命,也有不屈的記憶在花瓣葉脈間的綻放里記錄傳播。
……
清明記憶作文800篇二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祭祖,是亙古以來不變的傳統(tǒng)。
這個清明天氣格外的好,晴空萬里,陽光明媚,我們經(jīng)過長途跋涉,來到了坐落于洞庭湖畔的外婆家。
由于要改善環(huán)境,原本分散凌亂的一座座枯墳都搬遷了,形成了一片頗為壯觀的公墓。人嘛,在特定環(huán)境看見這累累墳塋,難免觸景傷懷,引發(fā)聯(lián)想。我止步于一座矮墳前,矮墳看起來已有些年頭,歪七扭八的碑文,殘破的碑身,讓人生出幾分凄涼。周圍,培了薄薄的一層黃土。它很普通,甚至在這墓群中顯得有些卑微,簡直讓人想不到它的主人曾經(jīng)活過。但是在這未干透的地面上,在盛滿灰的香爐中,在矮矮的墳頭,有著深深淺淺的腳印,有著正繚繞著的薄煙,有著燃著余燼的紙錢。清風拂來,灰燼飛揚,飄進不遠處的小溪中,伴隨潺潺流水,走向遠方。這份親人的掛念,后輩的敬仰也隨之遠去,流遍這一片哺育過他的土地。
為什么我們還要對已逝的長輩如此尊敬?這,是一份鄉(xiāng)愁,是一份對養(yǎng)育之恩的感激。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葬一方人,親人與故土是他們的精神寄托;一座孤墳,是他們與這個空間交流的的橋梁;燒盡的紙錢、花圈是他們對后輩的欣慰……
總有一天,我也會長眠于地中,或許我會被世人遺忘,或許我會被世人沉痛哀悼,如果有來世,我要生在國慶,死于清明,我出生之時,普天同慶,我死之時,舉國皆哀。最好還能闖出片天下,無愧于人世,無悔于人世。
黃昏之時,我離開了,太陽照進小溪,激起一片片輝煌,樹葉倒映在水中,鏡花水月。歸途中,僅有一個人,拖著長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