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回家的路上篇一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學校二年級的數學老師—。我今天說課的內容選自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40頁的內容,題目是:“回家路上”。
教材分析:
教學地位: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數數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階段,也是進一步學習乘法運算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小動物回家的具體情境,逐步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力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3、4、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的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3、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根據題意提出問題,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教法:
這一堂課的設計,我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數學用數學,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巧,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方法如下。
(1) 直觀演示,操作發現。教師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再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應用新知,從而鞏固和深化新知。
(2) 巧設疑問,體現兩“主”教師通過設疑,指名學習方向,營造探索新知的氛圍,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觀察、比較、討論、研究等活動中參與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
(3) 運用遷移,深化提高: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培養學生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觀察,比較,概況出知識點,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
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六個教學程序,情景導入、探索新知、鞏固練習、數學游戲、課堂加油站、總結。
一、情景導入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老師現在有一段語音想讓大家聽一聽,對于我門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每天都可以聽到的,仔細聽完之后告訴老師,你是在什么時候聽到過呢?學生會回答放學的時候聽到過。接下來出示本節課的主視圖說,這是動物園里的小動物們放學的情景,他們在干嗎呢?學生會說回家的路上,因此(板書:回家路上)
二、探索新知
1、 發現數學信息
2、 小組討論,寫出自己想的數學問題,比一比誰寫的多。
3、 學生反饋(采用你問我答)我會這么問:哪位同學的勇氣先來提一個數學問題,接著請另一個同學進行回答。給予拍檔獎勵。學生邊說教師邊板書。
三、鞏固練習
1、 看圖回答問題
2、 填一填(引導學生說出每段表示多少)
3、 看圖列示計算
四、數學游戲時間
同學們練習了那么久讓我們放松一下吧,接下來有兩個游戲。
1、 乘法口訣小組內對口令
2、 乘法口訣接龍
五、課堂加油站
這一部分是本節課學生提升的環節,出示一副情景圖,學生自主發現數學信息,在練習本上寫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并對于完成好的學生進行當場批改。
六、總結
回家的路上篇二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北師大版二年級教科書第22~2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物回家的畫面展示數學信息,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2、3、4、5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的計算、自主提出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
教學重難點:
重點:回顧、鞏固本單元所學的“乘法口訣”的相關內容。
難點:面對繁雜的情境圖,怎樣提取信息、有序而全面的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1、情景導入。
教師邊聲情并茂的講述故事,課件出示小動物放學回家的主題圖。
2、觀察畫面
引導學生說一說畫面上有什么?誰在干什么?
二、生生互動,合作探究
1、編故事、收集信息
師:請同學們看圖,編一個故事。
學生展示他們編的故事。
2、提出問題
3、你問我答
同桌兩人一組進行“數學游戲”——你問我答
教師注意調控游戲中的“全面有序”和“角色互換”
3、活動反饋
通過搶問搶答的形式檢驗活動效果。在反饋時要注意訓練學生觀察思考和表述的條理性。
(1)關于小動物
①背著書包的小動物一共有幾只?
3×3=9(只)
②走在路上的小動物有幾只?
3×2=6(只)
(2)關于花
①一共有幾朵花?
6×2=12(朵)或4×3=12(朵)
②紅花(或黃花)有幾朵?
3×2=6(朵)
(3)關于小鳥
①一共有幾只小鳥?
3×5=15(只)
②地上有幾只小鳥?
5×2=10(只)
(4)一共幾條魚?
3×4=12(只)
……
三、實踐應用
1、比一比、算一算
看書p23第一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集體訂正
2、課件出示p23第2題的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列出算式,再集體交流。
3、找新家
課件出示p23的第3題,情境創設幫小動物找家,用線連一連。
四、拓展性練習
小組合作,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與同學說一說。
五、課堂小結
回家的路上篇三
上周五回家,本來是打算晚一點回家。
可是周五早上和同事弄的一下辦公桌。感覺沒什么事可做。
就和她說。我下午不過來的。要直接回家。
不然五點半下班,回家估計很晚的。
想想還是提前回一點。現在冬天五點多就很晚的。
回到家差不多三點多的,如果是以前估計是不熱鬧。
可是聽妹在說。家里中午舅他們過來還是很熱鬧啦。
不過也是。就是自己的親戚來吃下。熱鬧罷。。
其實這樣并沒有什么不好,人多嘛。。開心下。
以為天陰陰的會下雨。可是還是沒下。
希望他會下一點。家里也有好幾個月沒下過雨的。
現在香蕉也慢慢可以賣。不過今年干太久的。所以變成沒有什么雨水。
又是快一年未的。還是一樣。有點感觸。
父母也是一年比一年蒼老了許多,體力也大不如以前的。
很多事并不想讓他們擔心,媽也說說,爸是老實的人。從來也不會說。
很多事情他只是會從行動上關心我們。別的也是少和我們說。
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辛苦一輩子。
每天晚上早出晚歸,現在是收購香蕉。每天是早出晚歸。
媽就是有時幫人家采一下茶葉,不然就是隨便打一點雜活。
家里現在還算是很忙的,一年可能除的春節。不然沒有一天沒事做啦。
因為村里辦的一個服裝加工廠,奶奶他們年紀大。
不要總是學別人采茶葉,老是不舒服。
反正拿一些手工活過來做做也是可以。愛做就多弄一些。
不想弄就少弄一點。。就當作打發時間。
不然一天下來整天沒事做,也是不好過。
家里的空氣新鮮,可以到田里走走。
一想到上來得上班,一點心情也沒有。
還是喜歡呆在家,雖然是無聊一點。
可是還是很開心。
回家的路上篇四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用2-5的乘法口訣計算,并且在本單元的《做家務》、《需要幾個輪子》、《可愛的小青蛙》等課中,已初步接觸了乘法口訣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3)體會口訣的優越性。
2.過程與方法
(1) 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
(2) 運用口訣解決數學問題,熟練掌握口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關鍵:
通過小組合作和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達成目標。
教學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有關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知基礎和接受能力;充分發揮學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學的規律和原則;本節課特采用了講解法、談話法、實驗法、激趣法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體現“精講、善導、激趣、引思”的課堂教學“八字”要求;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教學學法: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與學生共同完成幾個繞口令
一張桌子,四條腿;兩張桌子,八條腿;……
師:其實這是應用了?生:4的口訣。
一雙筷子,有兩根;兩雙筷子,有四根;……
師:這是應用了?生:2的口訣。
一只手,五根手指;兩只手,十根手指;……
師:這是應用了?生:5的口訣。
(二)自然過渡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應用到這些乘法口訣。你看,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瞧!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并板書:回家路上。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一)問題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組討論
2.小組代表匯報
(二)問題二:根據你們觀察到的內容提出與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小組合作:1人提問,1人回答,1人記錄。
2.小組匯報展示。
3.師板書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3*5=15(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條)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師出示口算卡片(開小火車的形勢)
2.看圖填空。(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我為什么這樣列式。”
3.游戲:搶凳子。
三輪,共六人參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獲勝,派發小禮品。
音樂起第一次撤掉數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數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獲勝!
后師引導學生總結:同學們?在游戲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設計這個游戲的小秘密?生:有兩道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補充:在乘法口訣表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口訣不同,但結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積是一樣的口訣。我們在后面還要繼續學習。
四、談談收獲,總結評價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本課的總結采用了引導回憶歸納的方法,這樣總結,既突出教學重點,又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進一步培養歸納概括的能力。
回家的路上篇五
1、熟記2、3、4、5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積極參與數學游戲,培養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學生應用口訣進行計算的技能和有條理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知道口訣的意義,并正確熟練應用口訣計算。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展現信息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動物學校去看一看(出示掛圖)。真巧,正好趕上小動物們放學。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細看圖,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講給大家聽嗎?
2.自己在下面練習說一說。
3.同桌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
(通過三個層次的練說,便于學生全面掌握圖中信息,有利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二、利用信息提出問題
1.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小組合作寫出所提的問題看哪一小組提的問題最多,同時找一組學生到黑板上書寫所提問題。
同學們真聰明,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那么你們會解答嗎?
三、運用信息解決問題
1、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大家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問題最多。
(通過問題提出與解答,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和合作交流的習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過程。(說出解決了哪些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3、有沒有不會解決的問題,說一說。
(學生在匯報時,一方面要讓學生有條理的說明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回答,取長補短。)
4、同桌合作,你問我答。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熟悉、鞏固、應用乘法口訣。讓學生積極地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活經驗,經歷數學的再創造,樹立自信,獲得成功。)
四、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1、基本應用。
讓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中的1~3題。
(第2題組織學生交流時,讓學生講清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列出算式。)
2、拓展應用。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并請你喜歡的同學幫你解答問題。
(引導學生應用口訣解決現實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也便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訣,自覺地記憶口訣。)
五、走出課堂感受數學的價值
下課后,請同學們走出教室,到我們的教學樓內找一找、到操場上找一找;放學后,我們走出校園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場中找一找……你一定會有許多欣喜地發現。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