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開平碉樓導游詞講解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們去游覽廣東省江門市的開平碉樓。“樓”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但是像這樣的碉樓群保存完好的.可沒有幾處,耳聞不如眼見,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我先介紹介紹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位于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后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筑形象。這一類建筑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
自明朝以來,開平因位于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臺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碉樓的興起和當時的開平的地理環境社會治安及華僑文化歷史密切相關,碉樓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防澇防匪之用。開平碉樓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為一體的建筑群體,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20xx年06月25日,開平碉樓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開平碉樓導游詞講解篇二
開平景點已實行聯票,包括四個景點:立園60元,自力村碉樓群50元,赤坎影視城20元,馬降龍碉樓群50元。聯票收費130元,可以去四個景點,兩天內有效。除四個經典的聯票外,也可以購買馬降龍和自力村碉樓群兩處的聯票,票價90元,但只給開收據,無正式門票。馬降龍村落的售票處早9點以前通常無人值班,即無處購買門票。瑞石樓沒有正式售票處,要想進樓,需在樓下向當地村民交些錢才可進去。現在要價漲到30元,但可以砍價,砍的多少視個人本事和當日生意好壞而定。
廣東開平碉樓旅游景點簡介:
開平碉樓的歷史
1842年鴉片戰爭以后,開平爆發了大規模的土客械斗,人人自危。此時,恰遇西方國家在我國沿海地區招募華工去開發金礦和建筑鐵路,大批開平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遠赴外洋,開平逐步成為一個僑鄉。衣錦還鄉的人回國操辦“三件事”:買地,建房、娶老婆。于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僑房建設的高峰期。
但當時的中國社會兵荒馬亂、盜賊猖獗,開平地勢低洼,河網密布,常有洪澇之憂,其所轄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
防衛功能顯著的碉樓應運而生。
在建造的過程中,開平碉樓有意識、無意識地仿造了國外的各種建筑風格。多數吸收了古羅馬的風格,也有的采用西歐中世紀哥特式建筑的風格,有柱廊式、平臺式。城堡式、混合式……最能夠顯示西方古襄建筑神韻的是碉樓的柱飾,開平的雕樓匯集了各種古典柱式而又有所變化。除了古典的柱式,還有歐洲文藝復嫩、巴羅克建筑風格的方柱和壁柱也被充分地運用其中。
在碉樓建造高峰期全市多達3000多幢,后由于諸多原因大量廢棄,現存碉樓1466幢,分布于不同的城市和鄉鎮。其中,分布比較廣泛的是水口.月山、沙岡、塘口、蜆崗、百合等鎮。
開平碉樓是僑鄉開平一帶特有的鄉土建筑群落,始建于明朝后期,完善于20世紀初,現存1833座,融合了古希臘、古羅馬、阿拉伯及中國古典的風格,遍布開平城鄉,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千米連綿不斷,以塘口、赤坎、百合、蜆岡等鎮較為集中。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
開平碉樓始于清初,為防澇防匪而建。清末,開平一帶土匪集中,制造了大量慘案,連縣長也被擄去。1920年12月土匪們打劫至開平中學,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鄉團及時趕去營救,救回校長及學生17人。這件事,使當地人意識到碉樓的作用。海外華僑節衣縮食,存夠錢財,回鄉建碉樓,逐漸形成了近3000座的規模。現存1 833座碉樓。
碉樓大多相同,只有大小、高低區別,高的多達七層,矮的也有三層,屋頂造型各有不同,有中西結合、古羅馬式、美國城堡式或歐美風格等。
開平碉樓導游詞講解篇三
寒假里,我們訪問了美麗的僑鄉——開平,還有那獨一無二的碉樓群。
碉樓群是由錦江里村落碉樓、自力村碉樓、馬降龍碉樓和方氏燈樓所組成。開平現存碉樓約1833座,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前開平碉樓保存最完好、陳設最豪華的碉樓要數塘口鎮自力村的銘石樓。那里自然環境優美,水塘、荷塘、稻田、竹林散布其間,與錯落有致的碉樓相映成趣,互為景致,美不勝收。
銘石樓建于1925年,碉樓里還保存著完整的家具、生活用品,是當時華僑文化的歷史見證。碉樓內,所有的物品還是當年的擺設,在這里,你會發覺自己與歷史的距離原來是如此的貼近。銘石樓樓高六層,首層是大廳,二至四層為廳房,第五層是祭祀的場所,第六層是一個寬闊的平臺。大廳兩廂的屏風各有9扇,上面鑲嵌著深藍色的玻璃,玻璃上都是出自名家手筆的書法和繪畫,整個大廳彌漫著濃濃的書香味。大廳正中央擺放一張大理石桌,桌上方掛著一盞充滿異國情調的吊燈。整個大廳做工精致,風格獨特,異彩紛呈,顯得富麗堂皇。沿樓梯拾級而上,參觀二樓至四樓起居室,只見臥室古色古香,手工精湛。站在最高層平臺的涼亭里,清風陣陣撲面而來,感覺非常愜意。倚欄遠眺一望無際的田野,美麗的池塘泛著漣漪,翠綠的竹林,彎彎曲曲的小徑,掩映著一棟棟造型別致和獨特的碉樓,靜倘在沃野中,匯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頓覺身心舒暢。
碉樓宛如一顆顆耀眼奪目的寶石在開平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閃閃發光。
開平碉樓導游詞講解篇四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要去的是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但是從外形來看大致是相同的。如果從建筑材料來分,可以分成:石樓、夯土樓、磚樓和混凝土樓。
石樓的墻有是的加工規則的石塊建筑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的石塊自由的疊起來,石塊之間用粘土粘接。可是,目前開平現存的石樓只有10座了。 夯土樓在丘陵地帶,是用泥做的。當地把這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在保存的有 100 座。磚樓主要在丘陵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1、明朝的紅磚,2、民國時期當地的青磚,3、近代的紅磚。今天開平現存磚樓差不多 249 座。 混凝土樓主要在平原丘陵地區,是當時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筑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的建筑風格。開平現存混的凝土樓 1474 座,在開平碉樓中的數量最多。
我們現在要去的自力村碉樓群到了,請大家拿好自己的行李,排隊下車。一眼望去,幾座碉樓聳立在平原上。大家看,這座碉樓夠“碉”了吧。它就像碉堡一樣。大家來過這座木板橋,注意不要摔下去了。看,橋邊停著的秋紅蜻蜓輕輕地拍著翅膀,多美呀!小朋友們不要去抓它們哦,它們是益蟲。
我們要看的碉樓到了。這座碉樓暫時沒有開放,大家可以先拍幾張照片再走。
瞧,這是銘石樓,是15棟碉樓里最精美的一棟,它花了三年時間建成。 銘石樓的主人方潤文是自力村人,早年的時候在美國謀生,也開過餐館,有了錢之后,他就像許多的自力村人一樣,花巨資回家鄉興建了碉樓。方潤文先后娶了3位太太,結發妻子吳氏,妾梁氏、楊氏。現在,銘石樓的首層正中懸掛著方潤文同他的3個太太的大幅照片。看,照片用鑲著金邊的相框包著。相片中,方潤文先生戴著眼鏡,打著領帶,身穿西裝,一副洋派頭。他的右邊為元配吳氏,吳氏右邊是二太太梁氏,方潤文的左邊是三太太楊氏。三太太是歐洲人,當年的村里人都說她長得很漂亮。
銘石樓的外形壯觀,高6層,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材料中除了青磚是國產的以外,鐵枝、鐵板、水泥等都是是從外國進口的,水泥是英國進口的,鐵門是德國進口的。中下部分結構簡潔,剛才大家參觀的第一層是廳房,2到4 層是室。
大家請看墻壁上的鹿角,是他們用來當衣帽架的。每層都有鹿角貼在墻上,對面還放了鏡子,這樣方便換裝。
大家注意一下銘石樓的窗戶。所有碉樓的窗戶都是這種結構。窗戶有三層,最里面的一層是玻璃,能起到提醒主人有土匪來了的作用,土匪從窗戶爬進來時,會打碎玻璃;中間的那層是鋼架,防止土匪進來;最外面的是一塊結實的大鐵板,能擋住子彈。
5層以上比較復雜、豪華。第5層是祭祖場的場所。看,他們祖先的靈牌是大理石,中間用玻璃封住,外面用黃金包。大家來看第6層,第6層平臺正中間有一個望亭,能看到有沒有土匪來到。為了防御土匪劫掠,銘石樓也設有槍眼,這種槍眼,里大外小,有開在墻體上射向院外的,也有開在地板上,射向闖進樓內的土匪。
當時的人們多聰明呀!碉樓,是他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他們最好的御敵場所。
開平碉樓導游詞講解篇五
這天我將帶您游覽廣東開平的著名景點――碉樓與立園。
開始參觀之前,古游網先給您介紹一下開平這個地名的由來。相傳,開平的先民到達那里定居時,剛好見到一群孔雀正在開屏,他們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就取了“開屏”的諧音命名此地。
開平市是著名的華僑之鄉,建筑之鄉和藝術之鄉,更是聞名遐邇的碉樓之鄉。碉樓的興起和當時開平的地理環境、社會治安、華僑文化歷史密切相關,它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防澇防匪。
開平碉樓是集防衛、居中和中西建筑藝術為一體的建筑群體,在鼎盛時期達3300多座,而目前經開平市人民政府的普查,登記在冊的有1833座,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千姿百態、形式多樣。建筑風格獨具特色,有中國傳統硬山頂式、懸山頂式,還有受西方影響的建筑形式。在碉樓的總體造型、建筑構件和表現手法上,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與西方建筑風格融為一體,既有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蘭的葉形券拱和鐵雕、哥特時期的券拱、巴洛克時期的山花、新文藝運動的裝飾手法以及工業派的建筑藝術等表現形式,也有中國古建筑中的飛檐、雕欄,這些都融進了開平的鄉土建筑之中。西方的科學民主的精神與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互相融合,從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上能夠看出。
碉樓從功能上有居住的居樓,村人共同集資興建的眾樓,還有用于打更放哨的更樓三大類。從建筑上,又分為,石樓、三合土樓、磚樓和鋼筋混凝土樓四種,而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將碉樓主人的億元與風格各異的國外建筑式樣結合在一齊,自成一體。盡管它們在用才風格上都各有差異,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門窗窄小,鐵門鋼窗,墻身厚實,墻體上設有槍眼。有的碉樓還頂樓四角還設有“燕子窩”,能夠對碉樓四周構成上下左右全方位控制。碉樓頂層又多設有望臺,并準備了早期的槍械、發電機、警報器、探照燈及石塊、銅鑼等防衛裝置,從這一特點我們就能夠看出碉樓在當時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范匪患。碉樓也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除了碉樓,開平還有許多關于僑民文化的遺跡,立園就是一處,它是1926年由當地旅美華僑謝維立先生歷時10年興建的私人園林。
好了,了解完碉樓的歷史、建筑特點、作用以及立園的簡單介紹后,古游網這就帶先您去開平的村落里看幾處典型的碉樓。
自力村坐落在塘口鎮,是碉樓最集中的村子。這個村子的民居格局與環境保護完好,自然環境優美,村民們在碉樓之間都種滿了荷花,放養著水牛,田田荷葉掩映著結構精美、布局和諧的洋樓,仿佛在中國的田園畫中欣賞歐陸風情。全村共建有15座碉樓6座廬,廬就是指的西式別墅。最早的龍勝樓建于1919年,最晚的湛廬建于1948年。全部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村中最精美的是銘石樓,它的主人廣仁,在美國以“其昌隆”雜貨鋪發家,成為本地首富。他善于經營,把家鄉幾乎所有的商品一一推向美國市場,神奇般地暢銷。他用6萬雙毫銀元在家鄉修建了這座氣派的豪宅。五層的銘石樓,底下四層樸實無華,第五層富麗堂皇,前部是一條寬敞的柱廊,八根柱子是愛奧立克柱式的,四周的平臺是變形的羅馬欄桿,正面正有中巴洛克曲線山花,下面是“銘石樓”的匾額,頂部有一個愛奧立克立柱中式琉璃頂的小亭子。內部裝修更是華麗,大廳掛著四幅巨大的主人油畫像,出自歐洲名畫家的.手筆,好幾只巨大的水泥箱是用來裝錢的。之后,主人離開了那里,門窗封得極為堅固,是碩果僅存的幾個保存完整的碉樓。樓里保存著完整的家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豐富而搞笑,是當時華僑文化與生活的見證。
“銘石樓”左首的四層碉樓是“葉生居廬”,它的主人是廣仁的伙計廣寬。廣寬當年為廣仁打工,之后發財也建了樓,其規模僅次于“銘石樓”。“葉生居廬”被打開過一次,能看到的家財被洗劫一空,但據說夾墻中還藏了不少金子。之后那里被雷劈了兩次,就是因為金子引雷。
村里最老的“龍勝樓”建成于1917年,是一座低矮樸實的眾樓。在抗戰時期起了大作用。它是自力村為數不多的眾樓。當年日寇打過來時,那些私家豪宅窮人是進不去的,于是,全村的窮人都逃進了“龍勝樓”,日寇久攻不下,把村子洗劫一空離去,而大家因為這座破舊的小樓躲過一難。
開平碉樓導游詞講解篇六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興做你們的導游,現在我向大家介紹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到了。大家請帶齊行李物品下車。大家請看: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筑。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新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這也是廣東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為什么樣會建筑開平碉堡樓呢?那是在匪風熾盛的日子里,為防賊患,所以開平的父老鄉親和華僑們紛紛集資在村中興建碉樓。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筑材料來分,可以分為石樓、夯土樓、磚樓、混凝土樓。按使用功能可以分為眾樓、居樓、更樓三種類型。
開平碉樓建筑很有特點。
它造型別致,中西合璧。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著力運用外國建筑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筑式樣。
它有很強的防衛能力。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筑,遠遠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臨下地防御;碉樓的墻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墻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墻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真不愧是開平鄉村壯觀的文化景觀,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