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悟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歌德談話錄摘抄歌德談話錄摘錄及感悟篇一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的讀書心得:讀《歌德談話錄》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完《歌德談話錄》,頗受感動,使我全身心的受到一次洗禮,讓我的對人生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愛國、人類`自然、人生`榮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個人`集體、志向`成才、讀書`學習、文學`藝術的真正內涵,其中,最讓我震撼的部分有愛國、人生、信仰、文學、藝術。
《歌德談話錄》中提到"還有一點,什么叫做愛國,什么才是愛國行為呢?一個詩人只要能畢生和有害的偏見進行斗爭,排斥狹隘觀點,啟發人民的心智,使他們有純潔的鑒賞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感,此外他還能做出什么更好的事嗎?還有比這更好的愛國行動嗎?向一位詩人提出這樣白費力的不恰當的要求,正像要求一個軍團的統帥為著真正愛國,就要放棄他的專門職責,去卷入政治糾紛。一個統帥的愛國就是他統帥的那個軍團。他只要管直接與他那個軍團有關的政治,此外一切都不管,專心致志地去領導他那個軍團,訓練士兵養成好的秩序和紀律,以便在祖國處于危險時成為英勇的戰士,那么,他就是一個卓越的愛國者了。"他敘述了一位詩人所持的愛國觀點,直接而又鏗鏘地表明了他對愛國思想的理解。
歌德說"在人類的天性中,存在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即使在我幾乎絕望的時候,這股不可思議的力量也會為我們準備退路,在我的生命旅途中,曾經數次含淚入夢,屆時,夢中會浮現善良的一面,安慰我、鼓舞我,使我在第二天早上又朝氣蓬勃、神氣活現地再度快樂起來"使我感觸很深,他運用那優美的語言,相詩一樣的流露到我的心靈深處,他其中的哲理,讓我有像啃骨頭那樣的感覺,越嚼越有味道,是啊,人生自然何嘗不是這樣。
它不變的速度,吸引人類貪婪的眼睛,但自然往往又展示一種可望不可攀的魅力,而并不是自然的一切表現的都是美的,自然的意圖固然總是好的,但是使自然能完全展示出來的條件卻不盡是好的。
同時,歌德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偏頗之處,他說:"探測宇宙的活動,非人類的能力所及,理解萬物的奧妙,也非人類在小小的空間內所能完成,只是徒浪費努力。因為人的理性與神的理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人根本無法左右神的理性"。他認為人不可能探測認識宇宙,世間存在著神,人無法左右神,這是一種唯心思想,他的這種思想使我認識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真正內涵。每個人都有缺點,歌德也不例外,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你的不足就是你沒有缺點。我覺得這很能說明歌德是偉人,但又是常人。
我很崇拜歌德,不僅僅因為他的話語大半都使用的是優美的字眼來修飾,我更愛他的思想。他曾說:"世界是寬廣、美麗的,但是我卻由衷地高興自己擁有一個小庭園,這個庭園雖小,卻是自己的庭園,它的土地更不需要園丁的.灌溉。傾心于自己庭園的人,擁有名譽、快樂與喜悅"。他這簡單的百來字卻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個容易滿足的人,很多時候就在那里想"我不要太多的金錢,不要太高的地位,因為那樣也不一定能快樂,同時,人是貪婪的動物,再多的錢和再高的地位也滿足不了人的欲望,我只要一個美麗舒適的小庭園,它里面有著喜悅快樂就夠了,他的那段話幾乎說出了我的心聲。
在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卻有希奇古怪,他們渴望美好乞求神的保佑,但當現實與他們想像相背馳時,一切的一切就會顯得那么虛無縹緲、蒼白無力。歌德說:"人真是深不可測,他們希望神對待他們如同自己同輩一樣,得到最高的存在。如果不如他們所愿,神、愛神、善良之神等等,一概不再招呼。此時,神對人類,尤其是對每日贊美神的圣職人員而言,知識一句空話,徒具其名而已;即使口中仍然贊美神,心中卻毫無敬仰之心。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切的感受到神的偉大力量,而嘴巴卻不能說話時,也無法以敬畏的口吻稱呼神的圣名。"神---不在于人語言與否,而在于人的內心,它是一種虛幻的形象,是處于迷途中人兒的精神支柱,一種信仰而已。是由心去感悟的。
一本好書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品味,《歌德談話錄》就是我生命中的這本書。
歌德談話錄摘抄歌德談話錄摘錄及感悟篇二
真正的詩人生來了解世界,要表現它根本用不著許多的經驗,用不著見多識廣。
談到拜倫,歌德同樣也說,世界對于他像是透明的,他通過預感就能表現世界。聯想的有效范圍總是有限,只有當題材與作家的天賦相適應才起作用。在天賦與預感的關系這點上,我們看法一致,都認為聯想之作用范圍大小,隨作家天賦高低的不同而變化。
有天才的人看見別人干什么總相信自己也能干;其實才不是這樣,最終將后悔浪費了精力。
h先生對歌德的評價: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人這么和藹可親,卻不減天生的高貴。他永遠偉大,不管他如何舉止謙和,如何降貴紆尊。
天才自然并非遺傳,但卻需要有一個適當的身體基礎。
一個人光有天才尚不足以通達世事,還必須地位顯赫,有機會觀看時代的賭徒出牌,并親身參與結果將有輸有贏的賭博。
歌德談話錄摘抄歌德談話錄摘錄及感悟篇三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歌德談話錄》是一本讓人受益無窮的好書,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到精彩的論述和對白,還可以聽到歌德對莎士比亞、拜倫、雨果、司湯達等著名詩人、作家的細致評價,以及他對政治、文藝、哲學、自然科學、宗教等多方面的獨到見解。
讀《歌德談話錄》,是頗使我受感動的,這其中有一種“體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滿足。歌德那些閃耀著智慧與學理之光的話語,雖說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時時給我們以精神的啟迪、解放、洗禮和提升。讓我的對人生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使我更深切的感悟到愛國、人類自然、人生榮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個人集體、志向成才、讀書學習、文學藝術的真正內涵。我認為,觀覽現今,歌德的幾個觀點實在是發人深省。
1828年3月12日的談話錄中,歌德提出: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年輕一代受摧殘,理論和實踐脫節。他認為,“我們的情況太矯揉造作、太復雜了,我們的營養和生活方式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我們的社交生活也缺乏真正的友愛和良好的祝愿……人們往往寧愿生在南海群島上做所謂的野蠻人,盡情的享受純粹的人的生活,不慘一點假?!备璧碌脑捝钌罘从沉爽F代人尤其是所謂的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處事方式:虛情假意、矯揉造作。人們為了金錢、名聲、權利……而化作一副小人嘴臉,阿諛奉承,曲意逢迎。這是時代的痛苦,這是現代人遭受地祖先的罪孽的懲罰,而現代人還要加上自己的罪孽去貽禍后代。所以,我們所謂的朝陽、花朵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靈魂喪失了他們該有的本真,眼睛丟失了該有的神采,思維忘卻了他們該有的想象力。重復著加深著前人的虛偽,假情假意,被精神束縛,隨波逐流,以致后面的千千萬萬輩。所以,為了挽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歌德提出:“少一點哲學,多一點行動的力量,少一點理論,多一點實踐,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拯救……人民通過學校和家庭教育可以從下面做出很多事來,統治者和臣僚們從上面也可以做出很多事來”。拯救我們的未來,必須需要大家的力量。歌德對近代文化病根的追究及探討給我們現在的社會的發展指引了一條明路。
再看看在讀書學習上,歌徳說,“他們在學校里教的東西太多了,太多了,而且是漫無邊際的鋪開,遠遠超出聽課者的需要……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歌德針對當時的西方教育傳統提出的這些看法,雖說并非句句在理,但是在精學這個角度來說,確實是我們莘莘學子應該實踐貫徹的。學一定要致用,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符合實際的需要,專心致志地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讀這本談話錄,歌德的自由觀是最直擊我心靈的東西。歌德說,“自由是一種奇怪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自由,只要他知足……一個人如果只要足夠的自由來過健康的生活,進行他本行的工作,這就夠了……我們大家都只能在某種條件下享受自由……市民和貴族都一樣自由,只要他遵守上帝給他的出身地位所規定的那個界限。”歌德還談到了他的好友席勒,指出席勒的送命就是自由理想害了他。依我愚見,歌德的自由觀實際上是一種節制的自由觀,且我認為而這種自由觀是現代人應有的自由觀。誠然,自由是我們畢生追求的東西,但是,如果是鉆牛角尖般追求一種絕對自由,是否就得要獨自一人不受任何工作、情感、區域的束縛,浪跡在天涯,一個人享受自由同時享受孤獨和寂寞,恐怕到時任隨多大的地域空間也只能更加的凸顯自己的孤零。所以,我們追求自由,但是我們還仍在這世界生活,我們應該知足,我們的日常的一般的行動是不受束縛的,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是自由,同時,我們還是得正常的與人交往,工作,吃飯??傊?,我們得學會在某種條件下享受自由。
欣賞這些作品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顆向往著文學藝術的心,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學功底,時間的沉淀,和對作品相關文化環境的了解和理解?;蛟S我們還無法汲取這些偉大作品中的精神內核。歌德作為魏瑪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在《歌德談話錄》中,也有很多有關藝術和現實之間關系的討論。我們知道,歌德對光和色的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十分自豪,艾克曼在記錄了他和歌德有關《顏色學》的談話,以及前篇提到的牛頓關于光和顏色的錯誤學說等,無不體現了歌德對自然科學的關心程度和他的唯物主義立場。與此同時歌德還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歌德提醒艾克曼說,我們對自己學過的東西,歸根到底,只有能在實踐中運用的上的那一部分才記得住。在大學中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對于教師在講課是說的話,只記住了按他的時間傾向可以用得上的那一部分,凡是不能在實踐中運用的東西全忘了。這些話體現了在歌德眼中實踐的重要性,也使得他在談論有關文學藝術和自然之間關系的時候,體現出辯證法的特色,即認為文學與藝術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相對立統一的關系。他說,藝術家對于自然有著雙重的關系,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在我看來,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藝術家要憑借自身的修養來使自然成為藝術創造中的可用媒介。但我并不認為藝術家是自然的奴隸,藝術家的確需要借助自然的物質材料來表現個人的藝術旨趣,但這并不應該稱作自然的奴隸。大自然是客觀存在的,人類對其加以合理的運用是無可厚非的,更何況是用作藝術創作上呢。
《歌德談話錄》是一本意蘊深刻的書,內容涉及的很多方面可能并不是吾等才疏學淺之輩能夠參悟的,只能憑著我的本真盡力的去思考。歌德臨終時對身邊的人說:“打開窗戶,讓更多的光進來!”正如歌德臨終箴言所說,我認為,不管是何種層次的人閱讀這本書必定都會感到有一束精神的光照進了腦海里。
歌德談話錄摘抄歌德談話錄摘錄及感悟篇四
● 誰接受純粹的經驗并且按照它去行動,誰就有足夠的真理。
● 知識的'歷史猶如一只偉大的復音曲,在這只曲子里依依次響起各民族的聲音。
● 世界上有許多既美好又出類拔萃的事物,可是他們卻各不相依。
●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 我的遺產多么壯麗、廣闊、遼遠!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
● 把時間用得節省些,我很可能把最珍貴的金剛石拿到手。
●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一天也不能虛度,要下決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緊緊抱住,有決心就不會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貫徹實行。
● 一個鐘頭有六十分鐘,一天就超過了一千分鐘。明白這個道理后,就知道人可作出多少貢獻。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世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歌德談話錄摘抄歌德談話錄摘錄及感悟篇五
歌德的思想存在一些偏頗之處,他說:“探測宇宙的活動,非人類的能力所及,理解萬物的奧妙,也非人類在小小的空間內所能完成,只是徒浪費努力。因為人的理性與神的理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人根本無法左右神的理性”。他認為人不可能探測認識宇宙,世間存在著神,人無法左右神,這是一種唯心思想,他的這種思想使我認識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真正內涵。每個人都有缺點,歌德也不例外,現在流行這樣一句話:你的不足就是你沒有缺點。我覺得這很能說明歌德是偉人,但又是常人。
我很崇拜歌德,不僅僅因為他的話語大半都使用的是優美的字眼來修飾,我更愛他的思想。他曾說:“世界是寬廣、美麗的,但是我卻由衷地高興自己擁有一個小庭園,這個庭園雖小,卻是自己的庭園,它的土地更不需要園丁的灌溉。傾心于自己庭園的人,擁有名譽、快樂與喜悅”。他這簡單的百來字卻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個容易滿足的人,很多時候就在那里想“我不要太多的金錢,不要太高的地位,因為那樣也不一定能快樂,同時,人是貪婪的動物,再多的錢和再高的地位也滿足不了人的欲望,我只要一個美麗舒適的小庭園,它里面有著喜悅快樂就夠了,他的那段話幾乎說出了我的心聲。
在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卻有希奇古怪,他們渴望美好乞求神的保佑,但當現實與他們想像相背馳時,一切的一切就會顯得那么虛無縹緲、蒼白無力。歌德說:“人真是深不可測,他們希望神對待他們如同自己同輩一樣,得到最高的存在。如果不如他們所愿,神、愛神、善良之神等等,一概不再招呼。此時,神對人類,尤其是對每日贊美神的圣職人員而言,知識一句空話,徒具其名而已;即使口中仍然贊美神,心中卻毫無敬仰之心。但是,如果能真正深切的感受到神的偉大力量,而嘴巴卻不能說話時,也無法以敬畏的口吻稱呼神的圣名?!鄙?--不在于人語言與否,而在于人的內心,它是一種虛幻的形象,是處于迷途中人兒的精神支柱,一種信仰而已。是由心去感悟的。
一本好書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品味,《歌德談話錄》就是我生命中的這本書。
歌德談話錄摘抄歌德談話錄摘錄及感悟篇六
《歌德談話錄》經過幾個月斷斷續續的讀,總算讀完了。
這本書購于天津,那是1983年。沒想到讀完它卻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然而,十年后還能讓人這樣有興趣地讀下來,本身就證明了它的價值。其實還不止于此。要知道歌德已去世一個半世紀還多,他的言論能夠流傳下來,并能給人們以啟迪,的確是他留給人類的寶貴遺產。
在讀的過程中,見到一些至理名言和我認為極為深刻的東西,我就用筆畫上記號。有的是對人生的見解,更多的是關于文藝創作方面的。特別是關于詩的思維和創作。也是因為我對這方面特感興趣。
讀這本書,研究歌德有用。作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文學家,不能說他談的一切都是真理。但從我的感覺,卻是到處都有著閃光點。這些閃光點是他集多年的思維探索的結晶。我們往往從偉人的一句普通話悟出一個道理,正說明他的這句普通話是經過多年實踐和經驗的積累,只是不是以刻意的.形式表現罷了。
收獲很大,不一一列舉了。有時間還可以讀,還會有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