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記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一
如果說兵馬俑是秦人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那么你知道唐人留下的最珍貴的文化瑰寶是什么呢?我告訴你,是敦煌莫高窟!今年暑假我有幸去敦煌,那形態各異的石窟、栩栩如生的佛像、美輪美奐的飛天著實讓人震撼、讓人驚嘆。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石窟群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多米,上下排列5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從1600多年前到現在,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窟,而每人供游客參觀的只有8個窟。
石窟壁畫上形態各異的佛像成千上萬,難以計數。光彩色佛像就有兩千多尊,最大的佛像高達33米,最小的僅十幾厘米。
我緊緊地跟在講解員姐姐的身邊,認真地聽著,唯恐少看一眼珍貴的塑像和壁畫,少聽一句精彩的講解。佛像鮮活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第328窟的釋迦牟尼佛像慈眉善目,他坐在蓮臺上,他的袈裟裙擺經過了1600年的洗禮,仍是錯落有致,輕盈而飄蕩,連皺褶紋理都清晰可見。站在他身邊的大子弟迦葉,雙眉緊鎖,表情嚴肅,顯得老成持重;而小徒弟阿難則面部圓潤,一只眼睛瞇著,似乎已經走神。聽著講解,我禁不住贊嘆古人智慧超群,手藝精湛。這些塑像是用木頭做構架,用草木灰和上泥土打底,經幾層粉刷,最后上顏料,就能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保存至今。
當參觀到96窟時,最高的佛像展現在我的眼前,高達35.5米的坐像,我仰著頭往上看,原來坐像是從腳部開始往上雕刻的,到頭部時石料高度不夠,難怪頭小,身體比例有些不協調,但也是那樣的莊嚴肅穆,線條流暢,表情豐富。第148窟是個睡佛,是釋迦牟尼的涅盤塑像,佛身長14.7米,在他的周圍站立著的72弟子,形態各異,表情都不相同,通過每個人的表情表現出對佛祖涅盤的不同理解,簡直太精彩了!可惜佛祖身體破壞較嚴重,在清朝時大部分修復過,看他的眼睛閃著光,那是清朝修復時在眼中鑲嵌了琉璃珠,這可是分辨唐朝原版和清朝修復版的訣竅,講解員姐姐告訴我們后,我立刻指給同伴哪些佛像是清朝修復過的,還有點小得意呢。
洞窟中的壁畫宏偉而瑰麗,如果把莫高窟的壁畫排列起來,能伸展30多公里,那可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畫廊。我最欣賞的是飛天。莫高窟的飛天可是全世界聞名,她們身材修長,腰系長裙,肩披彩帶,逆風飛翔,身輕如燕,分別演奏著琵琶、腰鼓、拍板、長笛、橫簫、蘆笙、阮弦、箜篌等樂器,周圍花團錦簇,云蒸霞蔚,美輪美奐。
記得參觀前媽媽還特意在莫高窟帶我觀看了《又見敦煌》的大型場景劇表演,那些漂亮的飛天姐姐們問我們“你們覺得,我美嗎?”下面觀眾大聲回答“美!”“我在這里等了你們一千年了,可是今天我不美了,我的臉在發黑,請幫幫我!幫我保持美麗!”這一聲聲乞求,震撼著我的心靈。原來人長時間在洞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會加劇顏料顆粒溶解,致使壁畫畫面脫落。了解到這些后,我幾乎不敢多停留,只想盡量屏住呼吸,我要愛護飛天姐姐們!愛護祖國的瑰寶。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二
莫高窟作為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之一,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深受世人的矚目。近日,我有幸參觀了莫高窟,并對其藝術品及歷史背景進行了深入了解。在這次旅行中,除了欣賞到千年古剎的壯麗和獨特之處,我還從中獲得了許多心得體會。以下,我將就我的所見所感,對莫高窟總結并分享給大家。
首先,莫高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其藝術品豐富多樣,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莫高窟內數以千計的洞窟中,保存著精美絕倫的壁畫和佛像。這些壁畫繪制精美,色彩鮮明,是古代藝術的瑰寶。同時,每個洞窟里的佛像用石雕或木雕方式制作而成,栩栩如生。在欣賞壁畫和佛像的時候,我被它們的細膩和獨特之處深深吸引。這些藝術品凝聚著古人智慧和心血,讓我們領略到了古代藝術的魅力。
其次,莫高窟的歷史背景讓我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國時期,歷經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西夏等朝代的建設,耗時數百年才完成。這其中蘊含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人文精神。這個古代藝術寶庫見證了我國歷史的變遷和發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莫高窟的存在,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和傳承的責任。我們需要繼承和弘揚這些傳統藝術,讓它們與現代社會相融合,為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第三,莫高窟的洞窟有著獨特的布局和設計,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偉大。洞窟中的佛像和壁畫并不是隨意地擺放和繪制的,而是經過精心規劃和設計。這些洞窟的建筑布局按照佛教教義,借助光線和空間的運用,將人們的視線引導到佛像和壁畫上,達到精神上的凈化和啟迪。在參觀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這種宏偉的建筑布局給人帶來的視覺沖擊力以及內心的寧靜。這種建筑藝術讓人們在美的享受中融入文化,感受到了古人對藝術的追求和創造之美。
第四,莫高窟的保存工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所在地位置特殊,常年受到自然環境的侵蝕和破壞。然而,通過多年的努力,莫高窟的保護和修復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洞窟內安裝了空調和加濕設備,用來保持恒定的溫濕度,抵御風化和變質。同時,專業的修復工作人員也對壁畫和佛像進行了細致的修復和保護。這些工作的完成,使得莫高窟能夠在幾百年后依然完整地展示出古代藝術的瑰寶。這讓我深切體會到了保護文物的艱辛和價值。作為后代的我們,應當以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為己任,努力使其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傳播。
最后,莫高窟之行不僅僅是一次藝術之旅,更是對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思考。通過參觀和學習,我對莫高窟及其中的藝術品和歷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我也更加明白了文化的重要性和保護的責任。這次旅行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使我感受到了古代藝術的魅力和建筑藝術的偉大。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更加關注和學習相關知識,努力發揚傳統文化并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綜上所述,莫高窟之行讓我不僅僅是眼界得以開闊,更是對文化的認識有了更新和深入的了解。莫高窟的藝術品和歷史背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激發了我對保護文化遺產和傳承傳統文化的熱情。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和努力,將古代文化融入現代社會,我們一定能夠使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發揚光大。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三
我們今天來到著名的景點——莫高窟參觀。莫高窟表面看上去沒什么特別,只不過是山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窟窿,等到進去了才知道,里面可真是別有洞天。
我們首先來到16——17窟,里面有三座佛像,中間最大的就是如來佛祖,他的兩邊站著兩座佛像分別是他的兩個徒弟。墻壁上有許多漂亮的壁畫,讓我覺得很驚訝,原來古人的畫技這么高超啊!但是我又感到很奇怪,為什么壁畫上人的臉是黑色的呢?導游解釋說:壁畫上人的臉本來是白色的,經過許多年的氧化作用,白色的顏料才變成了黑色。
我們又來到了一個洞窟。這個洞窟里有一座橫臥著的佛像,他的眼睛半睜半閉。導游說這是他去世時的樣子,表示他不是死了,而是睡著了,所以他又被稱為“睡佛”。
還有一個洞窟的墻壁上畫著一幅連環畫,講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從前有三個王子,其中的小王子就是佛祖。一天,三個王子騎著馬去森林里游玩,路上碰到一只母老虎和七只小老虎。母老虎骨瘦如柴,沒有奶水喂養小老虎,眼看著它們就要被餓死了。小王子就脫掉衣服讓母老虎去吃他,可是母老虎沒有力氣。于是小王子就爬到山上,用竹子刺破自己的血管,并從山上跳了下來。小王子死了,母老虎吃了他,母老虎和小老虎都得救了。這就是佛祖“以身飼虎”的故事。這個故事太感人了,讓我感受到了佛祖的大慈大悲。
我最喜歡的還是“九層樓”。九層樓高大壯觀,但它并不是真正的樓房,它的`里面是空心的,擺放著一尊巨大的佛像,腳掌的厚度比人還要高,他就是“彌勒佛”。導游說彌勒佛現在還是一個高僧,他是未來佛,等他成了佛,人世間的生活將會變得非常美好。多么令人期待啊,真希望他能早點成佛。
參觀結束了,莫高窟巨大的洞窟、佛像以及精美的壁畫深深地打動了我。莫高窟是佛教文化藝術的瑰寶,我們一定要好好地保護它!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總結范文2
暑假我隨媽媽去甘肅旅游。印象最深的是敦煌莫高窟。
來到敦煌莫高窟門口。導游阿姨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個耳機,她的講解通過耳機傳送給我們,每個洞窟只允許1000人參觀,但是今天人特別的多,導游阿姨說為了保護石窟我們先在外面對著圖片講解一下,到了洞窟的時候快速觀看。
我們參觀了9個窟,先去看了45窟,里面有釋迦摩尼佛,左邊是弟子阿難,右邊是天王,他們在聚精會神的聽佛祖講經說法。佛祖穿的褲子上有很多花紋,真漂亮,阿難穿著袈裟,顏色非常美,天王穿著盔甲,下面踩著一個小鬼,這是盛唐的時候的作品,離現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看起來色彩還非常好看。
我們還看了17窟藏經洞,洞里本來有很多經書,現在大部分都在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在我們國家只有4000本,被買走了80000多本。
我們還看了158窟,里面是釋迦摩尼的涅盤臥佛像,佛祖是80歲涅盤的,他的靈魂到了西天極樂世界,旁邊有他100多個弟子守護著他。100多個弟子造型都不一樣,樣子栩栩如生。
我看到了古人他們想象的極樂世界,學到了古人建造佛像的方法,看到了精美的壁畫,收獲非常大。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總結范文3
大家肯定都到別的地方玩過。我去過的最好玩的地方是莫高窟。
一進莫高窟,就要排隊買票。我嘀個乖乖!隊伍排了一百多米長!莫高窟一定很好看,不然,不會有這么多人氣定神閑地等待。耐心買到票,我很激動,以為就快看見莫高窟的廬山真面目了。誰知,又要觀看兩個小視頻。我收獲很大,知道了絲綢之路的從哪里出發,到哪里結束。
終于看見了莫高窟!入口處的那棵大柳樹,足有一座小樓高!我高興地抱住它,讓媽媽給我們拍了合影。
聽導游說,他的一個同事在莫高窟當導游十三年多了,還有四百多個洞窟沒去過——莫高窟一共有七百五十三個洞窟呢。這么多啊!數都數不過來,人們是怎么開鑿的呀!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組畫和一尊佛像。這組畫不像我看過的連環畫,它畫了一個故事,第一段在最前面,第二段在最后面,第三段在中間。奇怪吧。那尊佛像我不記得它的`名字了,有三十五點五米高,巍然而莊嚴,光是眉心的一點紅痣就有三平方多米大,比我的小床大一半。我佩服創作這些作品的不知名的藝術家。
游過了莫高窟,我實在忘不了它。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總結范文4
很久,莫高窟在我心中是不變的神話,大漠,敦煌,神一樣的地城,讓我仰而生畏,不可觸及。
茫茫大漠,當三危山閃耀出攝人心魄的金光,當樂樽和尚在月牙泉的映照下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我的心,便已被束縛于此,在千里之外的北國,遙望。似乎,我看到了,看到了窟內盤旋不息的色彩與信仰;似乎,我聽到了,聽到了鳴沙山千年不斷的回響。大漠,敦煌,莫高,神一樣的地方,永遠遍地金黃,那是滿地生命的明亮!
莫高窟是活著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見證著歷史,記錄著歷史,聆聽著歷史。它就像一個無聲的傾聽者,聽著歷史的低吟淺唱。莫高窟是絕美的,但它永遠不是藝術品,因為膚淺的藝術品永遠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意味著文化,意味著美。還意味著永久的信仰莫高窟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俯視人類。是人類文明的精粹,是人類靈魂的凝結。它是永恒,是神的力量。
不是妖艷,不是凄涼,莫高窟的顏色是渾厚,因為,它積淀了一千多年的風沙,它撐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回,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澀,有憤恨這些味道,這些情感,交織著,鋪灑著,飛揚著,洋洋灑灑地筑成了一個莫高窟,一個永久的神話。
莫高窟,是一首意蘊深長的詩;莫高窟,是一支悠遠回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個永遠不滅的神話。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總結范文5
敦煌的歷史是由悠久的,莫高窟的文化是珍貴的。今天,我們隨著講解員的步伐來到了莫高窟,這里一共有735個洞窟,能參觀的卻只有492個。走進每一個洞窟,都有一段充滿情趣的故事,幾幅精美的壁畫,幾尊尊貴的佛像。這些充滿古典文化氣味的洞窟,怎么不值得我們一去呢?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個洞窟里的佛像,有未來佛、現在佛、過去佛,雕刻者把他們刻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顏色也非常豐富,紅的,藍的,黃的,色彩各異。再加上,講解員姐姐的聲音娓娓動聽,我這次的參觀可算得上是大飽眼福了!
此時此刻,我們的`江南已是太陽偏西,而西部的敦煌正紅日高照----四點半。我們乘著車,趕往鳴沙山月牙泉。鳴沙山其實是一座小沙漠,那為什么干旱的沙漠會與水合在一塊呢?介紹一下這里的地貌,幾乎沒有土地,全是金光閃閃的細沙,無數沙子堆積成了沙丘,而隆起的丘中間的谷里就是月牙泉,這些沙丘像衛士一樣,守衛著沙漠中的綠洲。聽說,月牙湖原來沒這么小,深度和面積都比現在大好多,原來也沒有沙漠,全是晶瑩剔透的湖水,就是因為人為抽水太多太多,才會造成現在的損失。
盡管月牙湖被保護得很好了,但水還是一點點地蒸發,幾十年后,這地方就只叫“鳴沙山”了。讓我們愛惜資源,讓月牙泉在世的時間長一點,讓她的美麗能延續地更一點!
假期莫高窟旅游心得總結范文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四
莫高窟位于中國甘肅省敦煌市境內,是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庫之一。曾被譽為“東方的夜空中的明珠”,它的獨特之處在于那些雕刻在洞窟壁上的佛像和壁畫。這些佛像和壁畫以其精湛的工藝、深邃的意境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游客和研究者。在我近日的游覽中,莫高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產生了諸多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莫高窟的佛教藝術體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在游覽過程中,我深深被莫高窟的遼闊和豐富所震撼。莫高窟內的佛像和壁畫種類繁多,數量龐大,題材廣泛多樣,涵蓋了經典佛教故事、歷史典故以及許多世俗題材。這些壁畫和佛像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藝術的成就,展現了我們祖先在美學、工藝和文化方面的無窮智慧。通過觀賞這些佛像和壁畫,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也更加驕傲和自豪。
其次,莫高窟佛教藝術給人們帶來了寧靜與治愈之感。佛教思想強調內心的平靜與寧靜,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畫正是以此為主題。在洞窟的內部,一排排佛像靜靜地矗立,佛像面帶微笑,給人一種慈祥的感覺。壁畫上的佛祖、菩薩和護法神,栩栩如生,以柔和的色調和流暢的線條勾勒出一幅幅寧靜祥和的畫面。在這里,仿佛可以遠離紛擾和喧囂,感受到內心的安寧和寧靜,帶給人們真正的治愈感。
第三,莫高窟佛教藝術賦予了信仰以力量和希望。佛教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追求內心平靜與智慧的力量源泉。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畫通過形象生動的表達,傳達了種種信仰的力量和希望。在莫高窟的壁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佛教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充滿力量和智慧的佛祖菩薩,還有表達祝福和護佑的護法神像。這些形象給人以力量和信心,讓人深信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可以拯救一切痛苦,為眾生帶來希望。
此外,莫高窟的佛教藝術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莫高窟的壁畫和佛像年代久遠,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在這些藝術品中,我們可以窺見古代社會的風俗、宗教信仰和藝術發展歷程。通過了解和研究莫高窟,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國的文化與歷史,體驗到時間的滄桑和歲月的流轉。這些古老的作品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延續。
綜上所述,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的瑰寶,也是佛教思想的典范。它的佛像和壁畫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也給人帶來寧靜和治愈的感受,賦予了信仰力量和希望。同時,莫高窟也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通過這次游覽,我深深感受到莫高窟帶給我的震撼和啟示,也更加珍視我們古老而輝煌的文化遺產。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五
一大早,我們就起來了,因為我們前去莫高窟的票在8:45。我們是正常票,所以就可以看兩部莫高窟的電影,參觀八個洞窟。
電影主要是講莫高窟是如何開創,以及當時敦煌的繁華,同時也向我們展現了敦煌近幾十年來向游客開放而導致大量壁畫氧化的衰落現象。其實我最想講的,還是莫高窟里的八個洞窟。分別出自唐朝,宋朝,清朝,元朝。而據說其中真正出土于宋朝的沒有經過修改的只有一尊彩塑,唐朝也是。莫高窟一共有由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關與莫高窟,在古代還有一段人人相傳的神話故事。據說元二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好像萬佛出現,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
大家都知道莫高窟不予許拍照是因為怕再次損壞那些彩塑以及壁畫,所以導游進去是也只是用一個小小的手電筒照明。同時我看見很多精美的壁畫都會殘缺一角,解說者說是因為當時許多國外的人在清朝中后期侵略中國時用偷,買,盜或是拿讓我國損失了許多精美的古代遺物。這些從莫高窟盜過來的無法用數字和價錢來衡量的精美古物已經放置各國的博物館里了。但,真的很遺憾,由于清代的腐敗,讓我國損失了那么多,真的會讓現代中國人命有所惋惜和感慨。
下午,我們來到了沙漠。我迫不及待地騎上駱駝,剛開始還有點害怕,因為駱駝起身的動作很猛而且身子也比我們大許多,但感受到駱駝的溫順后,便逐漸放開了膽子,還用手去摸了摸駱駝的駝峰。近距離看,駱駝的睫毛真如書中所說,睫毛很長,它們的鼻孔和耳朵都塞了木塞,應該是防止受驚而傷了游客吧。駱駝不愧是沙漠之舟,整天都在走路,卻一點也沒有像人類在沙中那么難受。駱駝真的非常可愛!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六
莫高窟創建于前秦,關于莫高窟的創建由來啊,有這樣一個故事。longlongago,有一個叫樂樽的和尚云游到鳴沙山下,這時正值黃昏,太陽就要沉落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之中了,他又饑又餓,茫然四顧,在向東方遠望時,忽然看見三危山高聳的峰頂在夕陽的映照之下,金光閃閃,好似有千佛在其中顯現。和尚一下子被這奇妙的景象驚呆了,歡喜萬分,立即頂禮膜拜,并許下了造窟的誓愿。他隨即化緣,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向了四面八方,于是就有許多善男信女前來朝拜。后來又有一個叫法良的禪師,在樂樽開鑿的洞窟旁邊又開鑿了一窟。但是時至今日,人們已經無法弄清最早開鑿的究竟是哪兩個洞窟了,因為到唐代時候,這里開鑿的洞窟已經有一千多個了。也難怪人們會把莫高窟成為千佛洞。
莫高窟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壁畫45000平方米,塑像2400余身,現存洞窟491個,理所應當的以它創建年代之久。建筑規模之大、壁畫數量之多、塑像造型之多、保存之完整,其藝術價值之博大精深而聞名天下,享譽國內外。
說到莫高窟,不得不說的是她的壁畫。莫高窟壁畫就像一座巨大的美術陳列館,向人們講述著神秘高深的宗教藝術。壁畫內容主要有尊像畫(佛、菩薩、天王像等)、宣揚西方極樂世界的經變畫、佛經故事畫、佛教史跡華等等。壁畫有的反映生產生活社會生活,有的反映衣冠服飾建筑造型,有的反映音樂舞蹈雜技各種藝術,總之就是人間百態盡在其中。也為我們了解古代人打開了一扇窗口。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如果所45000平方米壁畫一張張連接起來將長達25公里,要把這些壁畫哪放在路邊的話,可以構成個從市區到莫高窟的一條長長的畫廊。其規模之宏大,題材之廣泛,藝術之精湛,被日本學者稱之為一大畫廊法國學者稱之為墻壁上的圖書館正如一位學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的說:看了離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飛天是莫高窟的另一個精華。在莫高窟的眾多石窟中,都繪有大量的飛天形象。飛天,是佛教中乾達婆和緊那羅的化身。乾達婆是天歌神,在佛國里散發香氣,為佛獻花供室;緊那羅是天樂神,在佛國里奏樂歌舞。他倆原是古印度神話里的一對夫妻,后被佛教吸收為^v^的眾神之一,就職能不分合為一體變成飛天了。敦煌飛天的風格特征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那靠什么飛呢?是借助云彩,憑借飄曳的衣裙和飛舞的彩帶凌空翱翔,可謂千姿百態,千變萬化,婀娜多姿,曲線優美。難怪有人會說,中國女人對s型完美曲線的狂熱追求是源自這里呢!
總結誠實守信
莫高窟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所以我一個小小的導游肯定有很多地方涉及不到,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七
今年暑假的八月五日上午,我、我的爸爸媽媽和欒雨哲、他的爸爸媽媽還有浦藝姐姐一起去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大漠敦煌莫高窟。
我們一早就坐車來到了莫高窟的售票窗口排隊買票,然后又乘坐大巴車去參觀洞窟。一路上的行程很漫長的,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大漠和沙丘。
啊!盼星星,盼月亮,終于來到了洞窟景區門口。我們找了一位導游,佩戴上耳機,現在開始我們的莫高窟之旅嘍。在洞窟門口導游對我們說:“洞窟里面的石像都放了好長時間了,很脆弱,請大家不要隨便亂碰。”然后就帶領我們去參觀洞窟,導游先跟我們講了一下關于莫高窟的歷史故事:“在很久很久之前,僧人樂尊路經一座沙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于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導游循循善誘地說道。我發現每個洞窟的設計都非常古老,壁畫也制造的精雕細琢。有些壁畫和石像已經殘缺了,看上去很可惜。導游跟我們講述是因為莫高窟歷史悠久也經歷了很多自然災害,一些壁畫和石像被大水沖走了。但也有些是人禍,其中有個人為原因讓我聽了火冒三丈,在一九二四年的時候,有一個美國人把一個洞窟上的壁畫和佛像用化學物品粘走陳列在美國的哈佛大學美術館。我心想:美國人竟然干了這種事,如果想要看到它,還必須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哈佛大學才能看到丟失的.那些壁畫和石像。接著,我們又去參觀下一個洞窟,我發現墻壁上的每一尊石像都巧奪天工,獨一無二。但是這個洞窟也有可惜之處,因為壁畫是完整的但是被氧化了許多,一方面是自然原因造成,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游客呼出來的氣里面都含有二氧化碳,再加上潮濕的空氣,就形成了酸。酸可以腐蝕掉墻上的顏料,這是有科學道理的。我們還參觀了躺下來的佛,講解人員微笑著和藹可親地說:“躺下來的佛不叫睡佛,佛去世稱為涅槃;古代皇帝為九五之尊去世稱為駕崩;和尚去世叫功德圓滿稱為圓寂;道士去世叫修成正果稱為羽化。”我昂著腦袋認真聽著,心想原來“去世”二字還有這么多的講究。
我們很快參觀完了洞窟,在景點門口拍了幾張合影留念,就乘坐著大巴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次莫高窟之旅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我不禁贊嘆:原來莫高窟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啊,如果能把陳列在哈佛大學美術館的那些壁畫和石像也看了,那該多好啊!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八
為進一步弘揚南丁格爾救死扶傷、關愛生命、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激發醫院護士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熱情,促進醫院護理隊伍建設及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大冶市第二人民醫院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時之際,在金牛鎮金華山莊舉行了護士節慶祝暨表彰大會,醫院黨政領導、各科室主任、全院60名護士及部分家屬代表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這個屬于護士們的節日。
會議由醫院主管業務的副院長吳時強主持。醫院副院長林瑾宣讀《關于20_-20_年度黃石市“優秀護士和優秀護理管理者”予以通報表揚的通知》《關于20_-20_年度大冶市總醫院“最美護士”“優秀護理管理工作者”“優秀護理團隊”予以表彰的決定》《關于20_-20_年度大冶市第二人民醫院“最美護士”予以通報表揚的通知》《關于20_年五月大冶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崗位基本技能競賽”獲獎人員予以通報表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對獲得黃石市“優秀護士”肖瑞明、大冶市總醫院“最美護士”鄒靖鄭淑玲、“優秀護理管理工作者”胡鳳玲、“優秀護理團隊”內二科護理部進行了表楊,對醫院“最美護士”鄭奇芳等5名護士、醫院護士基本技能崗位競賽獲獎的鄒靖劉瓊潔等12名護士進行了表彰、頒獎。
醫院領導、各科室主任及護士家屬代表,向參加表彰大會的所有護士獻花,獻上一片真誠的美好的祝愿,場面溫馨動人。
護理部主任胡鳳玲對20_年護理工作進行回顧與總結,向辛勤工作,努力拼搏,勇挑重擔的全院護理同仁致以節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向獲獎護士、科室表示熱烈祝賀及誠摯感謝,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重視護理工作的各級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號召全院護士在院領導的帶領下,攜起手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以積極的心態投身到火熱的為人民服務的生活工作中去,為醫院院蓬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優秀護士代表鄭淑玲發言,表示立足臨床,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更加努力,以病人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醫院院長、黨委總支部書記羅富春在致詞中對護理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號召大家向獲獎護士學習,同時希望護士們再接再勵,不斷提高護理服務,為提高醫院整體醫療水平而努力。
莫高窟心得體會總結篇九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今天我將帶你們參觀敦煌莫高窟。
歡迎大家來這里參觀,你們需要注意的是:一、不準刻字,二、不準拍照,三、不準隨地亂扔垃圾。
你們看,那就是我們的敦煌莫高窟,它于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傳說它是一位名叫樂尊的僧人建造的,距今已有1652年的歷史了。在公元366年,樂尊東行至此,在一天傍晚,樂尊從三危山望向對面的鳴沙山,看到鳴沙山金光萬丈,便覺得這是佛祖給他的暗示,這里是修行的最佳地方。于是他在這里鑿出了第一口洞窟,從此苦心修行。后來經過歷朝歷代的擴建,莫高窟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紅色九層建筑,是第96窟,里面的彌勒佛像又稱“北大像”,佛像高達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彌勒佛像,也是中國僅次于樂山大佛和榮縣大佛的的第三大佛。
你們看,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巢呢?雖然敦煌莫高窟被稱為千佛洞,但其實它只有492個洞。洞窟中第17窟是著名的藏經洞,它是在1920xx年由一個叫王圓箓的道士發現的。可是后來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來到了莫高窟,連騙帶搶奪走了許多經書,至今還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
你們看,這就是那幅有名的壁畫——第257窟的《九色鹿 》。關于九色鹿,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從前,有一只九色鹿在恒河中救了一個人,九色鹿告訴他說:“你一定不能把我的住址告訴其他人。”那人答應了,可他不守諾言,還是把九色鹿的住址告訴了國王,國王帶了一些人去抓九色鹿,后來從九色鹿那里知道了實情。那人最終遭到了報應,身上長滿了毒瘡,痛苦地死去了。其實九色鹿是佛祖^v^的前世,這也是莫高窟中著名的本生故事畫。像這樣的佛教故事畫,莫高窟還有很多很多。
在148窟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眼睛微閉,好像進入了夢鄉。
敦煌莫高窟逝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的驕傲。
今天的參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