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介紹家鄉天津篇一
我是來自陽光旅行社的一名導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這位是司機-師傅,有著多年的駕駛經驗,今天就有我和-師傅一同為大家服務。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被譽為“華北第一宅”的石家大院,如果大家在游覽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請向我提出來,我將竭盡全力為大家解決,也希望大家能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最后預祝大家旅途順利,玩的愉快。
我們現在正行駛在去往石家大院的路上,在到達景區之前,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石家大院坐落在千年古鎮楊柳青,始建于清光緒年初,是一座距今有著130多年的歷史的大型清代民宅。其建筑結構獨特,磚、木、石雕精美,氣勢宏浩典雅,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民宅。石家祖籍山東,明代時以漕運為業,盈利漸豐,后在楊柳青落戶后便廣置田產,至明末清初已經發展成為擁有4萬多畝土地的大地主了。在清嘉慶4年時,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獲罪賜死,有一使女攜珠寶外逃,后被石萬程停泊在通州的糧船收留,至此,石家財富驟增。至清道光3年,石家共分4大門戶,長門福善堂、二門正廉堂、三門天賜堂、四門尊美堂,其中尤以四門尊美堂最為治家有方、財丁興旺,不斷擴建為津西第一家,世人俗稱“石家大院”。而我們今天要參觀的石家大院其實就是尊美堂大院。
好了,我們的車已經到景區停車場了,大家攜帶好隨身物品,隨我下車參觀游覽。 進入石家大院,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這座影壁。它是中國傳統建筑特有的部分,影壁除了能給庭院增加氣氛,祈福吉祥之外,也起到一種是外界難以窺視園內活動的隔離作用。在影壁的四角及中間,有五只雕刻精美的蝙蝠,寓意“五福臨門”,而影壁的前方,擺放著一只用玉石雕刻的白菜,在這里諧音“百財”,也是納福納財之意。 大家先來隨我看看沙盤展示,了解一下石家大院的整體布局。我們可以看到,石府的建筑布局采用軸線對稱式,全院由南至北有一條甬道為中軸線,貫穿四座門樓,東面為過去主人居住的地方,西面為為石府主體建筑。大院兩側又分別設有東西跨院。石家大院占地總面積約8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共有18個大小院落,歷經10余年才得以建成,僅戲樓和客廳主體建筑就耗銀30萬兩。1991年時,石府被天津市政府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年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4a級景區。 下面大家請隨我,仔細的參觀這座吉祥的大院。 現在我們走的這條長長的甬道就是整座大院的中軸線,由南到北地勢不斷升高,有步步高升之意。此外,甬道上門樓為三座,門前臺階又為三級,暗喻為連升三級。 跨過左手邊的這道小門,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花廳。花廳是石家男主人接待賓客、商議大事的地方。大家看,中堂懸掛有“尊美堂”匾額,為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赫所題。客廳正中的這尊石雕,所刻的是白菜和兩只小狗,象征著“人財兩旺”。客廳中隔斷上的八扇屏是保存下來的珍品,雕刻公益非常精細,表現的是四季花鳥,其特點是從玻璃兩側看圖案完全一致,看似八扇,實則十六面。大家過這邊來看一下,這里有一塊地轉被移開了,我們可以看到里面縱橫交錯的煙道,類似于現在的地暖,是石家從當年的皇宮學來的,只供花廳和戲樓取暖之用。
在四角亭旁邊的這棵棗樹已生長了200多年,據說“吃了此樹棗長生不老,摟摟棗樹腰百病全沒了”。長廊白墻之上還有8塊楊柳青年畫題材的石雕什錦窗和由9塊方磚拼在一起的萬福如意磚雕1副。花園的山水稱為“石泉”,其石頭是北山石,有著橫、棱、硬、崢的特點,這與江南太湖石的皺、瘦、透、漏截然不同。古時候錢幣稱作泉,“石泉”看似石家的泉,卻暗含著十全十美,財源滾滾都是錢之意。一個小小的石府花園,基本上集中了我國廊式建筑的所有建造模式。石府花園以楊柳青特色與南國園林結合彰顯出石氏家族特有的品位與風韻。
大家看長廊的右邊,這就是地爐灶口,入炭二百斤燃燒一晝夜,然后熱氣順煙道穿過,燒熱地面,而后順著東北角處暗藏的煙道,從屋頂排出。
戲樓歷來是皇室、王府、官宦之家的專利。石府戲樓是北方民宅中最大的戲樓,下面我們就一起步人戲樓。石府戲樓位于整個大院的中間,與花廳僅一墻之隔。戲樓大部分為木質結構,是一處集南北建筑風格為一體的廳殿。戲樓的頂子設計巧妙,外面用鐵皮封上,再用銅鉚釘鉚成一個壽字。由于屋頂為長方形,“壽”字則尤顯細長,所以又表達長壽之意。樓內共設有120個座位,整體建筑采用抬梁式,左右各有6根立柱,立柱為通天式,上圓下方,取其天圓地方之意。我們看到,在立柱上方還懸設立一圈回廊,稱為“走馬廊”,就是當年石府的家丁護院警衛時站的地方。這個戲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冬暖夏涼、音質好。戲樓采用盝定式屋頂,采光甚佳,通過屋檐的巧妙設計與太陽高度角的變動來調節光照于氣溫,再加上冬天腳下有地爐,和夏天青石磚發潮吸熱的特性,所以冬暖夏涼。戲樓建筑用磚均是三座馬蹄窯指定專人特殊燒制,經專用工具打磨以后干擺疊砌,用元宵面打漿糊白灰膏粘合,墻成一體,加上北高南低回聲不撞,北面隔扇門能放音,攏音效果極佳,偌大戲樓不用擴音器,不僅在角落聽得清楚,即使院內也聽得明白無誤。因此,石府戲樓堪稱“民宅一絕”。
從戲樓出來,左手邊的這個跨院是當年石府的家丁護院所在的地方。眼前的這塊大石頭就是當時考核家丁所用,上寫著“獨占鰲頭”四個大字,重150公斤。如果能輕松舉起的話,就順利過關通過考核,成為石府的家丁。如今這里是楊柳青水局的陳列館。
穿過水局陳列廳,我們現在看到左手邊的這所屋子里是楊柳青年畫二十四孝。正對著我們的這間房子就是當年石府的家學堂。旁邊這個院落是佛堂,是石氏供奉神佛偶像之處。光緒十年,1884年,家廟竣工,將神像等移至三門天錫堂內供奉,此處改為小家祠。家祠正中供奉,觀世音菩薩及石氏寶字輩以下的木主,逢年過節,壁間懸掛已故家主影,每逢長輩祭辰,在此院誦經追薦。佛堂建筑為典型的抬梁式框架結構,四梁八柱,在中間最高房梁上有當年保存下來的上梁詩:上聯是“盂堂金馬家聲汨”,下聯是“畫棟雕梁氣象新”,意思是石宅興建豪華美麗的家院,一改舊的面貌,到處是裝飾精美的房屋,一派新的氣象。這種民宅結構非常堅固,也是人們常說的培倒房不塌。
現在我們回身看到的這座門就是垂花門,垂花門屬典制式建筑,是宮廷傳統建筑中的絕活,圖案為蓮花倒垂所以稱垂花門。這樣的垂花門在石府總共有3座,根據荷花的三個花期雕刻成三種不同形態的圖案,分別取名為“含苞待放”、“花蕊吐絮”、“籽滿蓬蓮”。眼前佛堂所對的這座門就是石家的第一座垂花門,含苞待放。
好了,下面的時間交給大家,大家可以拍拍照,也可以去東面的展廳和陳列館參觀一下婚俗,燈箱畫,磚雕等民間藝術。大家注意在三點前到我們剛來的停車場集合,記著我們的車是橘紅色大金龍,大伙千萬不要遲到,延誤咱們回去的時間。
游客朋友們,一天的行程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也非常的舍不得大家,這次我們的游覽非常的圓滿順利,如果大家對我的工作有什么意見或建議,請大家向我提出來,我會努力改正。最后,預祝大家歸途愉快,一路平安。
介紹家鄉天津篇二
我的家鄉——天津,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隨著近年來的建設,家鄉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絢麗的風景猶如一幅美麗的圖畫,海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也是天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宛如一條翠綠的玉帶,纏繞著我們美麗的城市,如乳汁般的滋養著天津人民。海河兩岸綠樹成蔭,在親水平臺抬眼遠望,遠處到處是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讓人流連忘返。海河上架起的一座座各式各樣美麗的橋梁,成為溝通著兩岸交通的紐帶,金湯橋如玻璃水晶一般晶瑩剔透,金剛橋如一道彩虹降落人間,大沽橋如日月燦爛的相伴,永樂橋上摩天輪映襯著美麗的藍天。每到夜晚,海河兩岸五彩的霓虹閃爍,恍若仙境一般。寬闊的河面被微風吹得泛起一串串波紋,河面上波光粼粼,閃閃發亮,讓人心曠神怡。
春天里,山野中到處是春意盎然。萬物復蘇,快樂的鳥兒在枝頭愉快的歌唱。鳥語花香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夏天,草木蔥蘢。漫山遍野的花兒婀娜多姿姹紫嫣紅。陣陣山風吹來,使人心曠神怡。秋天,金黃色成為山野里燦爛的主題,豐收的季節,柿子樹上掛滿了黃澄澄的柿子,遠遠望去猶如一盞盞大大小小的燈籠,好不惹人喜愛。冬天,雪姑娘展開婀娜的舞姿,把天地間裝點成一片銀裝素裹。果真是山舞銀蛇,分外妖嬈。
那里緊靠著遼闊蔚藍的渤海,繁忙的港口一派生機,萬噸巨輪從這里駛向大海,走向世界。海面上帆影點點,海鷗翩翩。往來的漁船收獲著豐收的希望。海灘上,聚滿了趕海拾貝的人們,收獲的喜悅洋溢在他們的臉上,心里。
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美麗家鄉——天津。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她,不去為她而驕傲。同時我們更應該愛護環境,保護她使她變得更加的美麗富饒。
介紹家鄉天津篇三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旅行社歡迎大家參加本次旅游活動。我叫王--,是本車的導游員,大家叫我小--就可以了,這位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師傅。
俗話說:千年修的同船渡。今天應該是千年修的同車行。我們一定會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如果大家有什么要求,請盡管提出來,不要客氣,我們一定會盡量滿足你的要求。最后望大家能夠在天津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各位游客朋友,現在我們經過的是天津的解放橋,河下流躺著被天津人民譽為的母親之河的——海河。經市政府斥巨資,海河以成為貫穿市區的一條獨具特色的風光游覽線,沽水流霞、龍潭浮翠。您可以乘坐豪華游輪,領略海河沿岸風光。
各位游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鼓樓步行街。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安全,管理好您的財務,記住我們的游覽車為白色客車,車號為津234119,您只需記后三位倒過來911即可。四點鐘整我在停車處恭候大家。
它位于天津老城廂繁華商業區,整個截取呈現優雅的明清建筑風格,是集旅游、文化、休閑、娛樂、購物于一體的大型旅游商貿步行街,20__年9月開放,被評為“津門世紀景”。
天津
老城廂就是由西馬路、東馬路、北馬路、南馬路圍合而成的區域,是天津的發源地和歷史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現在的天津城就是由此逐步拓展發展而來的。這座城當時東西長,南北短,形如算盤,所以人稱“算盤城”。它設四個城門,分別以鎮東、安西、定南、供北命名。1901年八國聯軍入侵時,城墻被拆除,在原址修成東南西北馬路,設商店形成商業街道。
鼓樓是商業街的中心,原鼓樓位于舊城的中央。建于明代弘治年間,鼓樓其實沒有鼓,實際是鐘樓。樓高三層,底層是一座方臺,臺上有兩層樓:第一層供奉觀音,天后圣母,關羽和張飛;第二層有一口重三百多斤的大鐵重,每日早晚各敲54下,提醒市民的作息時間,因此鼓樓被稱為天津衛的三宗寶之首(鼓樓 炮臺 鈴鐺閣)。
1950年因街道拓寬而拆除,現在我們看到的鼓樓是20__年市政府巨資重建的。設計為磚墻木樓形式,木樓外形為明清形式,設飛檐及斗拱,重檐歇山屋頂,脊上飛檐走獸。
依托鼓樓有三條步行街,鼓樓北街又稱“古董珠寶街”,歷史上就以經營珠寶著稱,現在北街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融合,加之仿清風格建筑,給人以美麗視覺享受。鼓樓南街又稱“東方不夜城”,他開創了天津商業街新概念,成為市民8小時之外的最佳去處。
鼓樓東街又稱精品購物街,“女人街”為了最大限度滿足人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在此開設了“精品服飾區”,“休閑服飾區”等。東街還成立了天津市第一家超大規模的“旅游超市”,它可讓市民從有出門的意向開始,到踏上行程,甚至出境游等一系列相關事宜輕松即可辦理。
領略完步行街的風采,我們將前往廣東會館。廣東會館始建于清光緒年間,主要提倡者為天津海關道唐紹儀。明清時期,河海運輸的發展為長途販運提供了良好的商機,廣東福建的商賈開始向內地和海外發展。1903年廣東人創建了廣東會館,他建館以來對促進南北經濟的溝通起了重要作用,如廣東的土產、木材、藥、酒、香料等源源不斷涌入天津。
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廣東會館的建筑特色:廣東會館的主體建筑平面呈長方形,南部為四合院,北部為戲樓,東西為貫通南北的通道。會館正門為一座高大門樓,磚石結構,門前枕石為蹲獅一對,門額鐫刻“廣東會館”四個字。
四合院分為正房和東西配房,現在這里為我國第一座專門以戲劇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和展覽館。正房以北便是戲樓,戲樓是會館的主體建筑,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式戲樓。整個建筑以青磚墻封護,內部完全為木結構。其建筑特點是:
3.裝飾精美,廣東會館外圍墻體是北方的磨磚砌縫的建筑風格,內檐裝修是廣東潮州的建筑風格,以木雕為主,輔以磚雕,石雕戲臺木雕為整個建筑精華致所在。
說到這,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告一段落。轉眼之間我們的旅途就要結束了,首先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和大家深切地道一聲謝謝,如果有什莫不妥請大家見諒并且留下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今后更好的完善工作,如果有緣我期待再次與您相會在天津,最后我在這里祝愿大家萬事順意,一路平安。謝謝!
介紹家鄉天津篇四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天津古文化街由仿中國清代民間小式店鋪組成的街道。以元代古跡天后宮為中心,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南開區東北隅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至東北角,位于鬧市區,起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東臨海河、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參觀旅游項目。
這條街上有一座享譽幾百年的古廟,它原名“天妃宮”,后改稱“天后宮”。天津東臨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天后宮就是在漕運大發展的情況下,為庇佑漕運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廟宇。
于1986年元旦建成開業。自古以來,這一帶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貿易和年貨市場,每年春季,天津規模盛大的皇會——娘娘誕辰吉日就在這里舉行,屆時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新建的古文化街內除兩端牌樓及宮前戲樓為仿清大式建筑外,其余近百棟房屋皆為仿清民間小式古建筑。
漫步古文化街,進出店鋪時,您會看到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有一幅幅極具江南造園藝術風格的蘇畫。構圖生動有典,形態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絢麗無比,風采迷人。
在門面建筑裝飾中除彩繪故事畫外,另樹一幟的是磚、木雕刻裝飾。其內容廣泛,多數帶有濃郁的民俗氣息和吉祥喜慶寓意。
士寶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圖》幾處波瀾起伏、情節變化的畫面。北頭一幅是:汴河岸邊泊著許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搖櫓。船工的奮力以進,說明載重量之大河水上運輸的繁忙緊張情況。中間一幅,畫面正中是汴河上東水門外的虹橋。橋下一只載滿大船正要通過,全體船夫緊張操作,橋上車輛、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構成一股都會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高潮部分。
古文化街無論建筑風貌、店鋪裝修、匾額楹聯,經營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氣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賞心悅目;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店鋪叢聚本街,供您觀賞、選購。至于中西樂器、藝術陶瓷、裝潢小件也都有專店,買上一兩件,固是愜人心意的事,而流連一番,或許也可以受到熏陶、啟迪,攝取到一些營養吧。
介紹家鄉天津篇五
我的家鄉是在天津,天津不僅是座古老的文明城市,而且又是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她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北京,是北方的海運與工業中心,也是北方重要的港口,中國重工業的基地,正以年輕的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而天津的這幾年的巨變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也目不暇接,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商店鱗次櫛比,一座座立交橋橫架長空,一條條快速路四通八達,廣場上,公園里,街道中,無論白發蒼蒼的老人,朝氣蓬勃的青年,蹣跚學步的兒童,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生活在這樣的城市忍不住讓人笑開懷,華燈初上,夜晚的津城更加分外妖嬈,造型各異的彩燈把天津又變成了一座不夜城。
南京路上煥然一新,兩邊的樓房都穿上了新衣裳,格外的美麗。人行道也裝修一新,重新鋪設了路面,又增加了綠地和小花園,翠綠的草坪,五顏六色的鮮花,給這條繁華的馬路增添了浪漫和詩意,慢步在人行道上,有如置身公園一般。
美麗的五大道更是天津的驕傲,歐式的洋房,名人的故居,幽靜的林蔭小路,向世人展現它的古老和文明。獨特風趣的新馬泰(名字聽起來就很有趣吧?是新華路馬場道泰安道的簡稱)也成為了人們旅游的焦點。
天津其它地方也有很大變化,例如:濱海新區,天津站,奧體中心……在此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總之均體現了以人為本思想,人們從家中走出300米之內有綠地,500米之內有公園,從中感受到天津在鮮花簇擁下,更是引人注目,也代表了我們天津人歡迎全世界朋友。
不僅城市在變化著,天津的所有人們也在改變著自己的文明習慣。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比如,把沒有蓋好的水井蓋蓋好,把盲道上的障礙物推開,撿起地上的垃圾等,都是一個個文明的體現。文明很小很小,只要每一個人都做一件文明的事,就能使社會邁出一大步,在社會上邁出的每一小步也許微不足道,但是用處卻很大很大。一份文明好像一滴水,許多文明就是一片海;一份文明好像一盞燈,許多文明就會成為明亮的熱情;一份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許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勢。
我熱愛我的家鄉——美麗的天津!
介紹家鄉天津篇六
各位老師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四通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時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導游員,大家叫我小劉好了。坐在前方駕駛位置上的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今天能擔任本團的導游工作,認識這么多的教師朋友,我覺感到很榮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也希望大家能積極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點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宮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條街,位于南開區宮南宮北大街,1985年經市政府整理恢復其傳統風貌,命名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別于一般的商業街,在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國四面八方的各種工藝品、文化用品,其中以響譽國內外,具有濃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的風箏最有名氣,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那么古文化街到底怎樣呢?還是大家親自游覽后再作評價吧。
好了,我們已經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2345,下午4點時車子將會在宮北大街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遲到,請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鎖緊,貴重的物品請隨身帶好,好,請大家開始下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帖金彩繪,翠頂株楹的仿清牌樓,高大雄偉,上面的彩畫叫做旋子彩畫,上書津門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帶是800年前的一處聚落,當時統治北方的金人在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監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逐漸開發拓展形成的,六、七百年間始終是天津城市商業繁華地段,對天津地區的開發起過難以估量的作用,稱作津門故里是當之無愧的。
好,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這條街吧,大家注意到沒有這條街的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都有一幅幅彩畫,這些都是開光清式蘇畫,大多是人物故事。我們來看一下集珍閣下枋間的彩畫,上面畫的是《三國演義》中的8幅畫,有桃園三結義、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鳳儀亭呂布戲貂嬋、當陽拒曹等,從西蜀角度著重刻畫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忠義英勇的故事。我們在看對面梨園閣枋間,上面畫的是古典戲曲名著《西湘記》,描寫的是崔鶯鶯與張君瑞的戀愛故事。
好,現在我們轉過身來看看,天后宮山門前有兩棵高大旗桿,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幡桿,高26米,幡桿由若干根銅糙木和鐵糙木接成,外層纏麻抹灰,再涂上油漆,經冬歷夏,堅固結實。據說幡桿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使整個建筑群顯得錯落有致,氣勢不凡。后來便為農歷每月初一、十五進香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使用。
請大家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間素稱天后為娘娘,所以天后宮又被稱作娘娘宮。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國寺廟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宮卻是坐東朝西的,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津門三岔河是漕運中的必經之地,既是河運的起點,又是海運的終點,成為河海聯運的中轉站。當時航海技術不發達,漕船經常葬身魚腹,為滿足船民、商賈及政府官員在漕運中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祈求海神天后對航行的庇佑,就在海河西岸建起了天后宮,廟門朝東,直面海河,南來北往的船只,都拋錨停泊,進廟燒香。有些船只因沒時間或某種原因無法靠岸,船民、商賈也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這樣,既滿足了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也順應了當時繁忙的航運需求,滿足了無法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山門,為磚木混合結構,九脊歇山青瓦頂,有三門,中間為圓形拱門,取意古代說法天是圓的,兩旁為長方形便門。門額上刻有敕見天后宮四字,中間拱門內有護佑三津的匾額。天后宮初建時并無此山門,這坐山門是乾隆14年增建的。
大家隨我進去,迎面為木結構的兩柱一樓式的牌樓,左右兩邊分別是鼓樓和鐘樓。走過牌樓,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前殿,殿內中間供奉的是護法神王靈官,兩側為千里眼、順風耳和加惡、加善。
我們現在穿過前殿,來到了正殿,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們前面說過天后娘娘可以保佑過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稱天后,必是女神無疑了,她不是玉帝、西王母那些空想編造出來的神位,而是依據實有的人和某些傳說夸張附會而成的。
穿過正殿,我們來到了藏經閣,藏經閣舊稱后樓,是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閣,建于明朝,后經多次修整。
穿過藏經閣,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啟圣祠,也就是后殿,原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來作為存放皇會期間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輕像的地方。在天后宮內兩側的廂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館,里面介紹了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變遷。從側面見證了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城這一說法。同時還陳列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人,婚俗展覽等。
介紹家鄉天津篇七
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70號的靜園,原名叫乾園,是北洋政府駐日公使陸宗輿的私宅。1920_年至1931年,被逐出北京紫禁城的末代皇帝溥儀攜皇后婉容、淑妃文繡來到天津居住于此。溥儀將園名更改為“靜園”,意為靜觀時局,以求復辟。園內建有一座具有折中主義磚木結構的樓房,融西班牙式和日式風格于一體。
6月初的一天,我陪同從外地來的69歲的姐姐和74歲的姐夫(我也已63歲了)前往游覽。院落干凈靜謐宜人,假山嶙峋,噴泉汩汩,池水漾漾,樹木掩映。
我們先參觀了展室,后參觀了主樓。主樓有兩層組成,一樓是會客廳和餐廳,二樓是臥室、書房和祖堂。
當我們參觀完一樓,沿木樓梯拾級而上時,我發現一男性工作人員在樓梯的拐彎處的窗前歪著——他的右臂胳膊肘拄在該窗臺上,整個上身的重量壓在胳膊上——斜在那里,目光注視在正在上樓的我們三人的身上——直到我們上到拐彎處,從他的面前走過(我們與他之間的距離估計也不過一尺),他竟然動也沒動一下——像個木頭人一樣——直到我們上到二樓。
個別工作人員的這樣一種精神面貌,太煞靜園的風景了!太有損于靜園的形象了!希望靜園的領導應該加強對園內工作人員的禮貌教育,以便給到此參觀的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
介紹家鄉天津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xx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天津旅游觀光。我是導游員陳奕婷,我旁邊的這一位是我們的司機門師傅。今天就由我們來為大家服務。如果大家在旅途中遇到什么問題請您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竭誠為您服務。最后在這里望大家能夠在天津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今天我們要游覽的地方是天津五大道風情區。首先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五大道的概況。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以西的長方形區域。總長度為17公里,總占地面積為1。28平方公里。內涵23條道路。歷史上曾經由海河淤泥墊地而形成。19世紀初,這里曾是英國租界。
說起小洋樓,上海、青島、廈門都有很多,但是比較起來,天津卻是現存最多,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最為出名的。在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里居住的人不同尋常。據不完全統計,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在這里就曾居住過兩任民國總統,分別是徐世昌,曹錕。七任國務總理或代理國務總理以及各省的督軍,實業家,買辦。
今天我們主要游覽的景點有天津外國語學院,粵唯鮮酒樓,和平賓館,慶王府,民院體育館,以及其他名人舊居。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來體味五大道獨特的風味建筑。
現在我們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寫有五大道三個字的大時鐘。它是五大道的標志之一。那我們今天就以它為起點,首先游覽的就是馬場道。下面請大家隨我參觀。
馬場道是五大道中最長的一條路,他全長是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馬場而得名。下面請大家跟我繼續參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天津外國語學院。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北疆博物院是近代所設立的第一家自然博物館,它的創辦者是法國學者離桑,中文名字叫桑志華。大家請看,它的建筑為典型的法式建筑,主要體現的是它的大屋頂,它的大屋頂主要體現的是法國曼賽爾的建筑特色。
眼前的這座小洋樓,它始建于1905年,是有英國的皮毛商人達文士修建。這棟小洋樓是五大道上為數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睦南道全長是1968米。走進睦南道,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著名愛國將領高樹勛的舊居。這棟小洋樓風格別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英式建筑最主要的特點是大坡度,尖屋頂,并開有天窗。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金林村四號,當時居住的是清朝末年最后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進去參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金林村四號小德張的居所。民國二年,小德張攜大量私款及他的家人來到天津。他先是在重慶道的55號置地建房,后來把這棟房產讓給了清慶王載振,于是小德張又在天津的其他地方購置了很多房產。而這棟小洋樓是小德張在家境逐漸衰落的時候所居住的地方,直到1957年,小德張在這里病逝。好了,接下來請大家繼續跟我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河北路183號的粵唯鮮海鮮酒樓,這棟樓始建于1936年到1937年間,由于它外圍疙瘩點點,所以天津人把它稱之為疙瘩樓。這棟樓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設計師保羅鮑乃弟設計的。當時設計出來之后是一座公寓式的大樓。而在這棟大樓的305號房間曾經居住的是著名的京劇表演大師馬連良。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睦南道20號的孫殿英舊居。孫殿英當時盜掘清東陵的慈禧墓,把慈禧墓盜掘一空,所盜寶物足足裝了五只大皮箱子。而且都是由孫殿英親自加封的。該樓始建于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義所購置的房產。整棟建筑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的點睛之筆就是迎面的幾根絞繩式立柱。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大理道全長1745米,兩側房屋大多是單體的英式小洋樓。它的私密性和隱蔽性非常的強。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繼續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上的和平賓館。它又被稱之為潤園。這棟樓始建于1931年,是由安徽壽州著名的實業家孫振芳先生出巨資修建的。整棟樓的建筑風格為西班牙式建筑。這也是整個五大道上為數不多的西班牙式建筑。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民院體育場。它是由海河的淤泥墊地而形成的。整體的占地面積為41200平方米。當市民園體育場外圍的圍墻以及羅馬柱全部都是鐵質的。但在1943年的時候日本人侵占天津,便把原來的鐵質羅馬柱及圍墻全部盜走,后來改為磚砌的圍墻以及羅馬柱。1954年民園體育場足球場地鋪設了草坪,并搭起了24米高的木質燈架,成為全國第一個燈光草坪足球場。它也曾經是天津泰達足球隊的主場。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整修一新的民院體育場。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重慶道55號的慶王府。它始建于1922年,是由清朝末年最后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所督建的。1923年清王朝慶親王第四代傳人愛新覺羅·載振來到天津,相中了小德張所督建的這套宅院,于是載振用當時他在天津北馬路的十一所平方與他交換,所以說此處房產是載振置換到手的。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載振也隨之來到天津,就一直居住在這座王府當中。搬進來的載振在這里吃喝享樂,過起了悠哉悠哉的寓公生活,直到1947年,71歲的四世親王在這里病故。慶王府的建筑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門樓為典型的西式門樓。它的寓意是海納百川。
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一進大門口,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組高大的石臺階,它的臺階數為17級半,這其中是有含義的。因為在古代,9是陽數,99是極陽數,只有皇帝才有權利使用。而當時的小德張想把它修成十八級,但又怕皇帝怪罪于他,于是他命人把第一層削去了一層,變成了17節半。而這一點又充分的表現了小德張當時的一種心態,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皇帝,只有他是最大的。現在請大家隨我到側面看一下主樓的主體建筑。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它的主樓,為典型的中式建筑。
現在請大家跟我參觀一下它的后花園。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慶王府的后花園。這座花園是小德張按照北方園林的建筑造型而修建的。它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里有涼亭,假山,水池,小橋等。在整座花園當中,最令人叫絕的是這七棵黃金樹。據說這是北美的一種樹種,到了深秋季節它會結出像長豆角一樣的果實,而且表面是呈金黃色的。這樣一根根的倒掛在樹上,像金條一樣,由此而得名。文革期間,慶王府是遭到破壞最少的一座風貌建筑。其中的原因就是從解放后至今,這里一直是天津外事辦公室。現在這里已經成為天津對外友好往來的一個重要場所。
百年歷史看天津,天津的縮影在和平,和平的精華全部集中在五大道這個地區,我相信明天的五大道將會以更新的姿態來迎接更多游人的參觀。轉眼之間我們今天的旅途就要結束了,在此我要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對大家深深的道一聲謝謝。
如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也希望您能夠見諒,在此留下您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有所改進。如果有緣,我期待能夠和您再次相會在天津。最后我在這里祝愿大家萬事順意,一路平安。
介紹家鄉天津篇九
長虹公園·桃花·狗不理包
如果你春天來,我一定會推薦你去長虹公園。那里一到了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就齊刷刷地開放,簡直賽過九重天上不落的紅霞。桃花色彩繁多,有深紅色的、淺紅色的、深粉色的;花雖小巧玲瓏,但一朵朵緊緊簇擁著,它們都擠在枝頭上爭相讓人們去觀賞,小小的枝丫被壓得彎下了腰。此時,無論是年過七旬的老人,正當壯年的大人,還是稚嫩的孩童,都爭著去和桃花照個美麗的合影,整個公園都充斥著人們其樂融融的笑聲,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啊!
七里海·睡蓮·耳朵眼炸糕
如果你夏天來,我一定會推薦你去七里海。那里一灣碧水,飛鳥成群,景色十分美麗。雖說清新樸素,卻又多了幾絲浪漫。條狀的云,浮在藍天上,藍綠色的碧水,中間插著一叢水草。水天融為一體,十分清新。水鳥們有的結伴在岸邊覓食,有的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要說起夏天的仙子——當然是睡蓮嘍。幾片色彩清麗淡雅、寬大舒展的花瓣加上淡黃色的蓮蓬,湊成了美麗的睡蓮。它們香味濃郁,整天臥在池塘里,故名睡蓮。
薊縣·盤山·漁陽酒
如果你秋天來,我一定會推薦你去薊縣,去薊縣最美的旅游勝地——盤山嘍!一到了秋天,盤山上就紅遍山川,丹桂飄香,涼習習的秋風中夾雜著幾片紅黃相間的楓葉。大雁南飛,蟹肥菊黃,多么美麗的秋天盤山景象啊!回來的時候,別忘了摘幾片美麗的楓葉作為書簽哦!
下山不遠,我們就到于橋水庫,吃一口大鍋燉魚,喝一杯名酒漁陽,頓時忘記了疲勞,你也就深深地愛上了我的家鄉。
玉龍滑雪場·滑雪·糖粘子
如果你冬天來,我一定會推薦你去玉龍滑雪場。穿上滑冰鞋,戴上護膝和頭盔,滑著雪橇,從冰涼濕滑的雪上飛速地滑下去,任你的尖叫聲傳遍天下,也別有一番情趣。
滑夠了雪,你是不是餓啦?來,這袋糖粘子送給你,外面一層厚厚的`糖衣甜得讓人心醉,里面酸爽的紅果讓人感到好吃得刺激。雪是冷冰冰的,可我們的心卻是熱烘烘的。
天津,贊!我美麗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