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未來的海洋手抄報篇一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手抄報,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手抄報除報頭按內容設計、繪制外,每篇文章的標題也要作總體考慮。那什么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展望未來手抄報,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的大門,你可曾記得:五年前,老師用溫暖的手把我們這群稚氣未脫的兒童領進了校園,從 此,我們在這里學習、生活。從一個個不懂事的孩童,成長為如今朝氣蓬勃的少年,是老師的心血哺 育了我們。 學校的操場,你可還記得:帶上紅領巾后自豪的我們,廣播體操是活力四射的我們,運動會上激 情澎湃的我們,課間活動活潑可愛的我們。汗水,淚水灑在您的胸懷,我們永遠都是您的孩子。
教室的黑板,你告訴大家,老師是如何盡心盡力的向我們傳授知識,使我們羽翼漸豐。困惑的時候, 老師一個安慰的眼神是盞明燈,照亮前進的道路;進步的時候,老師滿意的微笑是個糖果,激勵我們更加的努力。 我們都是從最初的無知走來的。是幕府山莊小學教育我們牢記團結、勤奮、求實,使我們知道友 情、努力、誠實,授于我們精誠團結、頑強拼搏、敢為人先,教會我們怎么做人、怎么生存、如何學習,為我們今后要走的路鋪磚添瓦,為每位她的孩子勾畫宏偉的藍圖。 學校,您以寬闊的胸懷容納了我們,學習在此,嬉笑在此,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樣的親切。
我們為什么要將過去的風雨失敗給忘卻?那是懦弱的表現!我們又為什么要總是停留在那些痛苦的回憶中?那會更讓自已停滯不前!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銘記過去,展望未來!
“銘記過去”,是讓我們時刻牢記失敗后的教訓,是讓我們從曾經的歷史事件中尋找出自身的不足,以此來勉勵自已“更上一層樓”。而“展望未來”則是要求我們積極、樂觀、進取、向上,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持之以恒地一步一步朝著成功的方向邁去,不論前方有多少風雨,即使我們披荊斬棘,也要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因為我們的心中始終充滿著一個信念: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下面我們來看發生在南京一所鐵橋大學的真實故事。
大約五年前,這所著名的南京大學里出了一位高極橋梁設計師,他剛到任不久,就接到了設計南京大橋的任務,他日夜仔細鉆研,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和努力來設計這座大橋,兩年后,大橋以他的設計方案建成,此橋極其雄偉壯觀,他的母校南京大學也因此一躍成名,倍受人們贊賞。
不久后,在某天中午,一輛大貨車從橋上經過,出人意料的是,這座大橋的橋面突然裂開了,“轟”的一聲,大橋頓時陷了下去,眼看著這座雄偉的南京大橋瞬間化為廢墟,令所有人都心痛不已。
我們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必然會遇到或多或少的磨難與挫折,我們一定不能被困難打倒,不能總是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中,而是要吸取教訓,向前看齊,再不斷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會登上成功的舞臺!
1、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來先磨刀。——藏族諺語
4、人長著大腦為的是思索人生;人長著雙手為的是創造未來。——佚名
5、科學的未來只能屬于勤奮而謙虛的年輕一代!——巴甫洛夫
6、對于未來的真正慷慨在于向現在獻出一切。——法國
7、小的尊重老的,是尊重歷史;老的愛護小的,是愛護未來。——談家楨
8、過去的成敗,只代表過去,未來要靠現在
10、我贊美祖國的現在,我三倍地贊美祖國的未來。——馬雅可夫斯基
13、山水未來先筑堤,未到河邊先脫靴。——哈薩克族諺語
15、應展望將來,莫留戀過去。
17、即使希望的琴弦斷了,也要用無聲的歌?去追求未來。——佚名
18、要領會生活中的能工巧匠回顧過去,要生活則必須展望未來。
19、對未來生活的自信,是理智的期望。——蘭德
21、真正的智慧不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還能預見未來。——忒壬斯
22、喪失未來的幸福,比喪失已有的幸福更痛苦。——巴爾扎克
23、成績只能說明過去,不能說明未來。——民諺
26、我從不想未來,它來得太快。——愛因斯坦
28、追上未來,抓住它的本質,把未來轉變為現在。——車爾尼雪夫斯基
31、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
32、人生包括兩部分:過去的是一個夢;未來的是一個希望。——佚名
33、時間沒有現在,永恒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丁尼生
38、未來總留著什么給對它抱有信心的人。——佚名
40、回顧往事,我無悔無憾;展望未來,我信心百倍
41、不要依據過去來策劃未來。——伯克
42、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雪萊
45、未來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比爾蓋茨
1、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5、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6、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7、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8、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0、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1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2、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13、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
14、但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15、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16、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17、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8、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19、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2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23、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24、晴空一鶴排云上,直引詩情到碧霄。
25、勸君更盡一杯酒,天下何人不識君。
2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7、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2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9、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30、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3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32、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3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35、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6、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37、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38、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39、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40、暫別紫臺自飄搖,何懼風雪總瀟瀟。不見昨夜雨濕處,聊以新顏待今朝。
未來的海洋手抄報篇二
2015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健康的海洋,健康的地球",關注塑料污染。
2016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星球"。
2017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our oceans, our future)"。
2018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奮進新時代 揚帆新海洋"
2019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珍惜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2020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為可持續海洋創新"(innovation for a sustainable ocean) 。
未來的海洋手抄報篇三
1、海洋是廣大資源的依托,是生命的搖籃,讓我們全力以赴保護她吧!
2、保護海洋環境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3、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共在一片藍天下,讓我們采取新行動保護和凈化我們的地球。
4、保護海洋,防止赤潮。
5、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6、保護海洋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7、改善海洋環境,共建美好未來。
8、污染環境,害人害已。
9、破壞海洋環境,就是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10、保護環境,持續發展。
未來的海洋手抄報篇四
科技的創新讓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便捷,科技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應該要繼續科技的創新,讓我們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 下面是未來科技創新手抄報,歡迎參考閱讀!
定義: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科技創新可以被分成三種類型: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科技創新的管理創新。
解析:談科技創新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創新,創新是指:以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種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等),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或知識創新是提出新觀點(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現和新假設)的科學研究活動,并涵蓋開辟新的研究領域、以新的視角來重新認識已知事物等。原創性的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結合在一起,使人類知識系統不斷豐富和完善,認識能力不斷提高,產品不斷更新。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引領的管理創新作為信息時代和知識社會科技創新的主題,是當今時代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知識、新藝術的一部分,它自身也是電子信息或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現和新假設的集成。
科技創新涉及政府、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際組織、中介服務機構、社會公眾等多個主體,包括人才、資金、科技基礎、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創新氛圍等多個要素,是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交互復雜作用下的一種復雜涌現現象,是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
從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構成的技術創新雙螺旋結構出發,進一步拓展視野,技術創新的力量是來自于科學研究與知識創新,來自專家和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信息技術引領的現代科技的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推動了管理創新,這既包括宏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制度創新,也包括微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無疑是我們所在這個時代創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之間的協同互動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創新。
錢學森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理論強調知識、技術和信息化的作用,特別強調知識集成、知識管理的作用。知識社會環境下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需要以錢學森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理論為指導,從科學研究、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協同互動入手,進一步分析充分考慮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正是科學研究、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協同演進下的一種復雜涌現,是這個三螺旋結構共同演進的產物。科技創新體系由以科學研究為先導的知識創新、以標準化為軸心的技術創新和以信息化為載體的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三大體系構成,知識社會新環境下三個體系相互滲透,互為支撐,互為動力,推動著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管理與制度創新的新形態,即面向知識社會的科學2.0、技術2.0和管理2.0,三者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形態。
知識社會環境下的科技創新包括: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知識創新的核心科學研究,是新的思想觀念和公理體系的產生,其直接結果是新的概念范疇和理論學說的產生,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技術創新的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的價值實現,其直接結果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良性互動,提高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管理創新既包括宏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社會政治、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創新,也包括微觀管理層面上的創新,其核心內容是科技引領的管理變革,其直接結果是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促使所有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推動社會的進步。
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是相輔相成的。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文化基礎,沒有新的理論學說和公理體系,不可能有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反過來又為知識創新和管理創新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管理創新則為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提供必要的微觀與宏觀環境。技術創新是社會發展的“硬件”,而知識創新和管理創新則是社會進步的“軟件”,它們對國家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源。
由于科學和技術是關于人認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識,技術還包含著技藝,而且人的參與程度越大、越多,則科學和技術知識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這些特點決定了科學和技術的人文價值和科學價值,因此我們說科學和技術及它們的創新也是創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全民創新潛在生產規模非常大,只要中國進入某個領域,產業鏈集群的規模化優勢就可以爆發出來,即使在勞動力成本更高、稅率更高的條件下都可以殺出更有市場競爭力的價格。
中國勞動力和創業者都是很龐大的隊伍,只要教育得以推廣,即使是單個勞動力的創新概率略低,在龐大的勞動力市場和創業市場下,中國產業界爆發出新的idea是遠多于其他國家的,只要風投體制得以完善。這個國家的創新不僅是爆發式增長,而且單個創新的相互啟迪和借鑒也是爆發式擴張。
人口規模造就的龐大市場和繁榮的互聯網生態使任何idea在中國復制傳播的速度都會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從idea到產能implementation的速度都遠遠高于其他國家。
龐大的產業鏈集群必然會在這個國家養出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那么定價權會逐步轉移到中國,從歷史上看,經濟環節里的定價權都是逐漸往最大市場轉移的,典型的案列就是國際鐵礦石價格逐漸從澳大利亞巴西手上轉移到中國手上。而且龐大的市場會使得跨國公司的區域性總部和零售總部逐漸轉移到中國,良性循環。
龐大的創新經濟體量使得中國在國際一系列貿易談判中都享有優勢籌碼。
按照是否具有實體和剛性(可約略地理解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將環境分為硬環境(由物質環境和剛性的管理體制及人員組成)和軟環境(由人文環境、彈性的研究方向和評價體系組成)兩大類,其中物質環境的要素是校園房舍、儀器設備、經費薪給等組成,人文環境主要由科學和人文精神、國家政策制度、學術傳統、學風和治學氛圍組成。硬環境與軟環境的相互滲透和融合程度,決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體制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評價體系組成),它們滲透融合得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圍就越大,成果的趨向和大小也越顯著。影響科技創新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時間、地點和具體情況的差異,哪種環境和什么要素對于各個科技人員、科研機構或組織的創新過程所產生的影響起主要作用,往往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