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社會,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報告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報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一
乙方:__________
二、技術支持與服務
二、________年返修)光驅、軟驅保修________年。
2.本公司可根據客戶需求安裝操作系統,如果應客戶要求安裝其它操作系統而引起的版權問題本公司概不負責。
三、交貨時間:交貨地點:揚州交貨方式:公路貨運付款方式:現款
四、為縮短訂貨期,買方可以用傳真方式訂貨,傳真需加蓋買方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簽名,賣方在收到上述傳真件后即加蓋印章傳真給買方,即時雙方買賣合同成立。買方需及時將二份蓋合同章的`合同郵寄給賣方,賣方在收到合同原件后,五個工作日內將蓋有買賣雙方合同章的合同郵寄一份給買方。
五、本合同壹式貳份,由雙方加蓋合同章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
開戶銀行:__________開戶銀行:__________
帳號:__________帳號: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二
根據xx區社區總數及分布情況,本次問卷調查共抽取了有代表性的9個社區,被抽中社區內的50歲及以上居民作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采用上門訪問、當場填報的方式,實際有效調查300位老年居民。
1、調查樣本均衡分布于9個典型社區
從轄區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社區規模及老年人分布狀況,本次問卷調查遵循科學的抽樣原則,主要選取了天一家園社區、馬園社區、新高社區、平橋社區、芝紅社區、秀水社區、徐家漕社區、汪弄社區、北郊社區等9個社區。為了確保調查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汪弄社區、天一家園社區和徐家漕社區分別調查40位老年人,其余6個社區分別調查30位老年人。
在300位老年人中,調查對象的年齡多數介于50-70歲,是未來社區居家養老的潛在需求者。具體來看,年齡在50-59歲的老年人占30.3%,60-69歲的老年人占33.3%,70-79歲的老年人占21.0%,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對較少,僅占15.4%。從性別比例來看,男性被調查者所占比重為33.7%,女性被調查者占66.3%,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3、調查對象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
在300位被調查的老年人中,98%的老年人擁有一個及以上的子女,其中一個子女的占42.3%,兩個及以上子女的占55.7%,無子女的情況較少,僅為2.0%。但是調查顯示,老年人由于多種原因未與子女同住現象比較普遍,如64.0%的.調查對象表示未與子女同住,僅有36.0%的調查對象與子女同住。從調查對象的身體情況來看,健康狀況良好,82.3%的調查對象生活能夠自理,僅有2.7%的調查對象生活不能自理。
4、調查對象對養老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較高
調查顯示,城區居民收入水平較高,人均月收入高于2000元的老年人比重達到31.0%,在1000-2000元之間的比重最高,達到58.7%,低于1000元的僅占10.3%,而且80.3%的人以退休工資或養老金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養老費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對較高,分別有21.7%、53.0%的調查對象認為可以接受每月2000元以上和1000-2000元的養老費用,僅有8.6%的調查對象只能承受每月不超過500元的養老費用。
為了進一步掌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現狀及覆蓋程度,我們特別設置了關于知曉度及滿意度的相關問題。調查顯示,xx區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潛力巨大,但知曉度和滿意度均有待進一步提高。
1、六成以上調查對象偏好于家庭養老
調查顯示,在目前的各類養老模式中,大多數調查對象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其中,46.0%的調查對象選擇由子女負責的家庭養老,18.7%的調查對象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兩類家庭養老的比重合計達到64.7%,超過六成。其次,機構養老模式比較受歡迎,分別有13.7%和10.0%的調查對象傾向于福利院或者老年公寓。相比之下,眾多調查對象不愿意選擇聘請保姆或投親靠友的養老模式,選擇這兩類模式的調查對象分別僅為2.3%和0.7%。
2、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知曉度不高
雖然xx區社區居家養老模式較好,但這次調查顯示知曉度仍然不高,僅有半數以上的調查對象了解社區居家養老這一養老模式,知曉度較低。具體來看,2.7%的調查對象表示“很清楚”社區居家養老模式,19.0%的調查對象表示“知道”,28.7%的調查對象表示“了解一點”,三者合計比重達到50.4%,超過五成;仍然有49.6%的調查對象表示“不了解”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3、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滿意度較高
調查顯示,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對這一養老模式比較滿意,僅有8.7%的調查對象選擇“不滿意”。具體分類來看,有10.9%的調查對象持“很滿意”的態度,31.5%的調查對象表示“比較滿意”,兩者合計比重達到42.4%,超過四成。但是由于多重原因的影響,仍然有48.9%享受過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對這一養老印象不深、滿意度不高,選擇了“一般”的選項。
4、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形式缺乏多樣性
調查顯示,社區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形式較為單一,缺乏多元化、綜合性的服務。具體來看,選擇所在社區僅提供一項服務的比重為58.4%,提供兩項服務的為29.2%,三項及以上服務的僅為11.9%。從服務形式來看,主要集中在層次較低的服務上,分別有35.8%、28.4%、28.0%、27.2%的調查對象表示社區提供了“健身保健”、“鐘點工”、“休閑娛樂”和“日漸照料”服務,僅有11.5%的調查對象認為社區提供了“知識講座”服務。
5、老年活動中心成為社區精神文化服務的主要載體
目前,社區越來越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精神文化生活服務成為社區老年服務的重要內容。調查顯示,79.3%的調查對象表示所在社區以各種形式提供過這一服務。其中,61.3%的調查對象表示“老年活動中心”是所在社區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服務的主要平臺,另外分別有27.3%、13.0%的調查對象選擇了“文藝活動”、“興趣班、培訓班”等形式。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區老齡化趨勢愈加明顯,這也意味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將日益增多。為了準確了解實際需求,我們對300位老年人進行了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意愿調查分析。
1、近四成調查對象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意愿程度一般。其中,39.3%的調查對象表示十分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而26.7%的調查對象不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此外,34.0%的調查對象表示未考慮是否采用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主要原因是這部分調查對象的年齡普遍不高。
2、地理優勢成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在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調查對象中,地理因素成為影響他們選擇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老年人普遍希望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分別有59.3%、44.1%的調查對象認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就“可以不離開熟悉環境”以及“作為家人照顧不到的地方的補充”。另外,分別有31.4%和28.8%的調查對象認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服務多元化”和“費用較低”是他們選擇這一養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3、服務內容不全成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短板
調查顯示,不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重要原因是這一模式的服務內容不全,服務水平不高,形式不夠多樣性,無法滿足不同調查對象的各類需求。在不愿意選擇社區居家養老的調查對象中,選擇“無法滿足需求”占83.8%,超過八成;選擇“所在社區無此服務”的比重占43.8%,選擇“服務質量不好”的占32.5%,選擇“經濟負擔不了”的占22.5%。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深入了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際需求,有助于我們彌補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1、醫療保健、家政服務成為需求最大的項目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于社區居家養老的預期較高,希望能夠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具體分類來看,選擇醫療保健及家政服務的調查對象最多,均超過了四成,分別達到52.3%和45.7%;其次是要求提供方便營養的餐飲服務,所占比重為31.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希望提供聊天、健身、娛樂等精神文化服務內容的調查對象越來越多,所占比重分別達到26.3%、25.3%和24.7%。
2、居家養老服務人員需要具備“多面手”特質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對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技能要求較為“苛刻”。其中,分別有56.0%和47.3%的調查對象認為服務人員應具備“醫療保健指導”及“家政服務”等各項技能。而且老年人需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物質層面,有40.3%的調查對象希望服務人員具備聊天解悶、心理輔導等“心理護理”的技能。此外,18.7%的調查對象希望服務人員能夠幫助老年人進行“日常生活理財”。
3、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期待高質量的發展
調查顯示,調查對象認為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偏低,希望今后不斷完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朝著良好的方向不斷前進。具體來看,53%的調查對象希望社區能夠“完善服務項目”來滿足調查對象的各類需求;其次41.0%、38.3%的調查對象希望能夠“健全服務設施”、“提高服務人員素質”,分別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對社區居家養老提出了殷切希望。此外,24.3%的調查對象認為社區可以通過“增加服務活動的頻率”來提高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水平。
綜合上述分析來看,近年來xx區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勢頭良好,養老服務的體系不斷完善、內容不斷增多、水平不斷提高,這一模式深受老年人的歡迎。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覆蓋面、知曉度、滿意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服務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服務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今后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服務內容、強化培育專業隊伍、提高服務質量、健全養老保障機制,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三
現階段,北京90%的老人在家養老?!侗本┦芯蛹茵B老服務條例》出臺后,著重從吃飯、照護和看病三方面發力解決需求最迫切的問題,受到老年群體的肯定和歡迎,但也存在政策碎片化、資源和資金使用分散的情況,需要深入研究進一步整合。
1月24日,北京市第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向社會通報《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實施情況。該《條例》是全國首部居家養老地方法規,自去年5月實施以來,北京市調整養老服務工作重點,將77%的養老服務專項資金投入到居家養老,由過去政府直管包辦向“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市場服務、激活社會服務”轉變,初步蹚出了切實可行的養老服務“北京模式”,為老年人創造更好的居家養老環境。
北京立法保障居家養老,實施效果怎樣?記者進行了調查。
在豐臺區西羅園街道養老照料中心的老年餐桌“總部”,剛過11點,工作人員就基本完成了菜肴的制作,卷好的肉餅已經下鍋,熱騰騰的包子、花卷、發糕、紅薯剛端出后廚沒幾分鐘,點餐的老人及家屬就排起了長隊。
該中心負責人曹明明介紹說,老年餐桌按照“街道建中央廚房、社區設立分中心”的模式運行。“中央廚房”每天會將即時制作的飯菜在用餐時間前送達西羅園二區、海戶西里北社區等6個分中心。
75歲的劉洪喜老人和老伴是這里的常客,“老年餐桌飯菜可口、價格不貴,吃完抹嘴走人,比自己做方便多了!”劉洪喜老人贊許道。
許多老人下不了樓、買不了菜,買回來以后自己做不了,怎么解決吃飯問題?2015年,北京市從解決老人吃飯問題入手,投入資金4495萬元在城六區和順義、房山共8個區開展養老助餐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為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和送餐服務,力求從根本上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
根據“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在受訪的3100余名老人中,21.9%享受過社區老年餐桌等各種方便老年人的用餐服務。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督查、指導和推進的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養老助餐服務的長效機制,鼓勵更多品牌企業參與到養老服務中來。
-鼓勵96個養老照料中心開展10類助老服務
68歲的劉大勇住在西城區月壇街道汽北社區11號樓3層。這棟老樓建成已有60多年了,沒有電梯。他的老伴想去醫院看病,卻無法下樓。劉大爺也沒辦法扶老伴下樓。由于子女不在身邊,情急之下,劉大爺撥打了設在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電話。很快,日間照護中心的幾名工作人員到場,幫著把劉大爺老伴抬下樓,然后陪著老人去醫院看病。除了陪同看病,這家日間照護中心還提供上門洗頭、洗澡等一系列服務。這正是北京市針對老年人日間照料實施的創新舉措之一。
誰來為老人服務?北京市民政局、老齡辦根據《條例》精神,決定依托養老日間照料中心和其他養老機構來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解決專業化服務供給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
2015年,北京市投入資金5720萬元,對已建的96個養老照料中心開展短期托管、助餐、助潔、助浴、助醫等10項重點服務內容進行扶持。預計到2016年底,北京市養老照料中心將達到200多個,實現街道全覆蓋。
今后,北京市將進一步對已建成的養老照料中心提供支持,引導其就近為轄區內的老年人提供服務,將其服務資源納入全市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服務交易數據作為政府獎勵的依據。
在北京300萬老年人中大約有60萬為失能老年人。對他們而言,長期雇用護理人員照料花費不菲,但這又是生活必需。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巡視員徐仁忠介紹說,該局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政策,支持引導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長期護理保險,并在海淀區進行試點,為失能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障提供支持。
記者了解到,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采用商業保險和政府合作的模式運作,通過政府補貼、個人繳費、社會捐助等多種形式籌集資金,形成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累計資金池,通過商業保險公司的市場運作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為保障對象享受長期護理照料買單。
-167.94萬老年人簽約社區家庭醫生式服務
新街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李玉玲告訴記者,該中心已經成立了3個家庭醫生工作室,患者第一次來,由護士建立健康檔案,同時進行健康評估,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
醫療問題是老年人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稐l例》提出,“開展社區家庭醫生式服務,對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進行綜合管理,開展醫療、護理、康復服務指導?!北本┦行l計委副主任耿玉田介紹說,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社區衛生機構家庭醫生式服務簽約老人達到167.94萬人。
目前,全市運行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達1918個,基本實現城鎮居民出行15分鐘、遠郊平原地區居民出行20分鐘,山區居民出行30分鐘可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目標,有效促進了老年人的就醫便捷性和可及性。
為方便老人就醫用藥,北京市采取多種措施,豐富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配備,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基本藥物品種達到699種、4000多個品規,社區醫??蓤箐N藥品達到1435種,遠多于國家衛生部門規定的520種基本藥物目錄品種。
在醫保政策上,北京市對社區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含養老照料中心)內設醫療機構實行政策傾斜,在2015年新增的277家定點醫療機構中,社區衛生機構和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有202家,占新增定點數量的73%,退休人員在社區就醫費用報銷水平達到90%。
不過,盡管出臺了諸多方便老人就近就醫的政策,但離老百姓的期待仍有距離。比如醫院與社區養老機構簽訂醫養結合的協議,由于現有政策解決不了醫生激勵問題,醫院不積極、醫生不愿去,很難落到實處,存在“一方需求、兩方供給,銜接斷檔,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袁芳認為,目前在居家養老的頂層設計還很不夠。各部門出臺了各自的政策,但各成體系,存在政策碎片化、資源和資金使用分散的情況,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養老,過去是一個特定群體的事,因為家里有子女;現在隨著大量“421”家庭的出現,子女往往有心無力,就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科學界定政府、家庭、社會、市場等各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構建并完善各方共同參與的養老服務體系。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四
乙方:
在甲方行政管理區域內由乙方投資建設“孝行天下”北斗社區居家智慧養老服務系統,依托北斗導航定位老年個人終端,結合“互聯網+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及中國老齡委社區居家養老項目設定指導標準”為老人提供文體娛樂、健康管理、助餐助行、便利生活、日間照料、心理慰藉、臨終關懷、兒童之家等貼心的服務,詳見服務項目報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報告附后)。
乙方無償使用甲方坐落在______。
1、根據項目需求,甲方在其行政管理區域內篩選符合條件的老年活動和養老服務的場地和設施,由乙方根據社區意見、老年活動和養老的需要及中國老齡委項目指導標準投資打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其裝修打造、設備增設和未來社工服務的費用全部由乙方承擔,為了確保_______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連續和深入開展,改造后的服務設施,在相關政策不變的前提下由乙方根據社區居家養老和活動的要求,要求長期使用。
2、根據項目需求,甲方授權乙方,合理調配篩選社區老年活動和養老場地內的現有基礎設施和設備,以便更加完善地為居家老人服務。乙方在使用期間,應當妥善保管房屋,按照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進行違法活動,否則甲方有權解除本協議。
3、甲方可指定專人對項目進行監管,并積極協調上級和相關部門協助乙方開展項目,項目開展后,甲方向乙方做好相關設備和管理的移交。
4、甲方協調或組織,提供乙方項目開展中相應的人力資源,并優先提供具備勞動能力的40/50年齡階段下崗待業人員、扶貧政策幫扶的人員。
5、甲方有義務協助乙方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開展的相關宣傳。
6、社區居家養老項目是乙方在國家政策和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推廣的民生工程,目的'是為社區分擔服務義務,甲方作為購買第三方服務的主體單位,應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用水、電、暖、氣給予乙方減免(按文件執行,社區配合乙方辦理)。
1、根據項目建設需求,由乙方投資,資金具體額度根據具體項目實際需求決定,項目的運營由乙方負責,甲方負責監管。
2、乙方有義務在開展的項目中,優先安排項目所在社區內,具備勞動能力的40/50年齡階段下崗待業人員、扶貧政策幫扶的人員就業。
3、乙方有義務,及時開展項目落實,向社區老人和居民提供服務。
4、乙方必須“以政策開展、以中心服務、以主任管理”,將服務、質量、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不得向老人和居民推送、宣傳、售賣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一切違法違禁產品,所有植入服務中心的老人用品、醫療器械等均要有符合國家相關行業標準,且要經甲方安全審查許可。
5、乙方對外必須以社區居家智慧養老項目的名義開展,并接受所屬社區和甲方的監管與指導,以確保社區居家智慧養老項目服務的政策和方向。
6、協議約定供乙方使用的房屋由乙方出資裝修,出現房屋質量問題,影響乙方正常使用的,乙方應當及時維修。
7、乙方在使用和運行過程中,發生的各類糾紛、意外事故,均由乙方負責承擔,與甲方無關。
8、協議期限屆滿,經甲乙雙方協商,如甲方上述房屋繼續無償供他人使用,乙方享有優先使用權。
1、如因當地政策變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導致協議無法繼續履行,甲乙雙方均不承擔任何責任。
2、如一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則違約方需承擔全部責任。
1、現晨光社區第二網格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電力設施安裝接入由乙方先墊付資金完成,甲方全力配合,并按三年分期返還乙方墊付資金,返還時間為每年12月30日前。
2、本協議未盡事宜,由甲乙雙方協商解決,并以書面形式補充。
3、本協議經甲乙雙方簽字并加蓋雙方單位公章后生效。
4、本協議正本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五
甲方:(服務機構)
乙方:(服務對象)
一、服務內容和標準
參照《長春市民政局居家養老護理服務基本標準》中的相關內容。
服務地點:乙方戶籍所在地
二、服務費用支付方式:
(一)結算方式
2、居家老人是自費服務的人員,根據服務情況交納服務費。
(二)結款日期
1、結算方式為第二條第(一)款第1項的,結款日期為每月5日前由政府將上月發生服務費劃轉到甲方賬戶。
2、結算方式為第二條第(一)款第2項的,根據服務情況按次結算。
(三)服務價格
不同服務項目由甲方根據市場指導價或平均價進行核定。
(四)結算系統
1、結算方式為第二條第(一)款第1項的暫用現“長白系統”為結算系統,如甲方開發出相對更完善的結算系統,可改用甲方相關系統進行結算。
2、結算方式為第二條第(一)款第2項的,按照甲方結算系統結算。
三、服務流程 甲方根據服務需求制定服務計劃甲方進行服務乙方按規定結款。
四、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并保證工作人員身份清楚、手續完備、身體健康、無不良社會記錄。
2、甲方負責對員工期進行職業道德和職業培訓,取得護理職業資格方可上崗。
3、甲方可根據乙方需求提供護理人員,建立護理人員檔案。
4、甲方應與乙方保持經常聯系。每月通過電話或者派員走訪、征求乙方意見、及時處理乙方提出的合理問題,改進服務,必要時調換相關服務人員。
5、甲方保證對乙方的服務不因自身原因而中斷。
6、甲方有權確定乙方是否為民政服務對象;并有權依本協議約定向乙方(自費服務人員)收取服務費。
7、甲方有權拒絕乙方提出一切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和財產權利不受侵犯。
五、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1、乙方依本協議接受養老服務和繳納服務費。
2、乙方有權要求更換相應的服務人員。
3、乙方及時提供服務所需各種證件。若因乙方原因致使甲方無法服務,由甲、乙雙方協調處理。
4、乙方對甲方服務人員要做到平等待人、不歧視、不虐
5、甲方為乙方提供養老服務期間,正常所需生活支出的費用由乙方來承擔;乙方如需就醫,其產生的醫療、生活等費用由乙方自行承擔;非因甲方的過失所造成的事故(如乙方自行外出活動時所發生人身傷害等)其賠償費用應由責任人來承擔。
6、乙方不得強迫護理人員從事協議以外的工作,不得私自將護理人員轉讓給他人服務。不得將護理人員帶往其他省市。
7、乙方有權拒絕護理人員將同鄉、親友帶入家中,有權拒絕護理人員使用家中長途電話、電腦。
8、乙方家中手飾、珠寶、現金等貴重物品應自行妥善保管。對服務人員因工作失誤造成的經濟損失,應與甲方協商解決或求助法律幫助,不得侵犯護理人員的人身權益。
9、甲方服務人員在服務期間,突發急病或其他事故傷害時,乙方應采取必要措施,治病救人。因從事協議規定的工作致傷,應適當負擔護理人員醫療、醫藥費用。
10、乙方應如實告知甲方身體狀況,如高血壓、心臟病、腦梗塞、過敏史等有危險性或容易突發性疾病,并告知相應的注意事項。因隱瞞病情而發生的意外甲方不承擔責任。
六、協議的終止、解除和續簽:
1. 如其中一方需終止此協議,需提前15日告知對方。如發生糾紛,應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 如乙方屬自費人員,沒有按照約定繳納服務費,甲方有權停止服務。
七、法律責任:
任何一方不得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侮辱、誹謗或者虐待對方,任何一方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八、違約責任:甲方應在服務期限內,根據乙方需求為乙方提供服務,如乙方對甲方提供的服務提出異議,甲方應及時做出調整和改進。
九、其它約定:
本協議一式二份,甲乙兩方各執一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六
乙方: 醫療服務站
甲方承諾:
(一) 正確理解居家養老工作的性質.對乙方要以禮相待。
(二) 積極配合乙方做好服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實事求是地對乙方進行考勤和工作評定。
(三) 如對乙方不滿或其他事由要求換人,應提前與甲方聯系,說明原因。
(四) 不得有無辜強加乙方的行為。
乙方承諾:
(一) 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具有志愿者無私奉獻精神,全心全意為老人服務。
(二) 視長者為親人,服務做到耐心、細致、周到,不怕臟、累、苦。
(三) 按照約定的服務內容,服務時間和服務方式接受長者及家屬的工作安排,準時上崗,不無故缺勤。短假必須經丙方同意,兩天以上假期須經甲丙雙方同意。
(四) 自覺接受甲方的管理,積極參與社區的各項活動。
(五) 不得索要丙方額外錢物。
附則
(一) 乙方在上下班和工作期間,要注意安全,如發生意外,由乙方自負。
(二) 在乙方服務期間內,非乙方原因,丙方發生意外,甲乙兩方均不承擔責任。
(三) 甲、乙、丙三方共同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德,任何一方出問題各自負責。
以上內容需甲、乙雙方共同遵守,確保居家養老工作順利開展。
贍養照料老人的義務,甲方將暫停服務,丙方痊愈后,甲方將繼續安排服務。
甲方簽名(蓋章):
乙方簽名:
年 月 日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七
乙方:
一、甲方承諾:
(一)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具有志愿者無私奉獻精神,全心全意為老人服務。
(二)視老人如親人,服務做到耐心、細致、周到,不怕臟、累、苦。
(三)按照約定的服務內容、服務時間和服務方式,為老人提供優質服務。
(四)及時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并調整服務內容。
(五)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對象。
二、乙方承諾:
(一)正確理解居家養老工作的性質。對甲方要以禮相待。自覺按時向甲方支付須自行承擔的費用。
(二)積極配合甲方做好服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實事求是地對甲方進行工作評定。
(三)服務過程中如對甲方不滿,應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如實說明原因,由服務中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處理。
三、服務內容 ,服務時間 ,服務方式 。
以上內容需甲、乙 雙方共同遵守,確保居家養老工作順利開展。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居家養老調查報告篇八
甲方:(全稱)
乙方:(服務商全稱)
街道辦事處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為進一步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不斷適應和滿足轄區老年人的服務需求,甲方委托乙方依托街道社會組織居民服務中心開展為老服務并對養老管理服務中心進行運營管理。雙方經過平等協商,在真實、充分地表達各自意愿的基礎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達成如下協議,并由雙方共同恪守。
第一條甲方委托乙方運營管理的養老管理服務中心為:
名稱:____街道慈愛嘉助殘養老服務中心
地址:____東路12號1-4號點位,使用面積:92平方米
第二條委托期限自20____年12月15日至20____年12月14日。
第三條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有權監督乙方在房屋、設施設備管理、為老服務、財務、經營等過程中遵守法律、法規,防止出現變相不正當運營等行為。若因乙方違悖法律法規行為可能造成甲方在行政、經濟上的責任,甲方有權向乙方提出書面限期整改意見,乙方應當按照書面意見進行整改。若乙方收到甲方書面意見一個月內不能改正,甲方有權終止協議。
2.甲方有責任協調社區居委會協助配合乙方在養老管理服務中心平臺上開展的為老服務,并協助乙方開展相關服務需求調查與評估。
3.在委托期內,甲方不得無故干擾乙方的合法自主經營權。
4.甲方應當為乙方開展為老服務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同意乙方成為本地區養老(助殘)服務單位。
5.甲方不干涉乙方在遵守本協議(含協議附件)基礎上與服務對象所訂立的服務契約或約定。甲方不干涉乙方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行為,且不為乙方提供有償服務過程中的任何行為承擔任何責任。
6.甲方應當以年度為單位對乙方開展的為老服務進行滿意度評估。服務對象滿意率不足80%的,甲方有權解除合作協議。
第四條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1.乙方具有對養老管理服務中心房屋、設施設備的使用權。
2.乙方應當按照《民政部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四川省養老服務社會化示范社區標準》以及成都市和武侯區民政局的相關要求功能進行日間照料中心建設。
3.乙方應當根據____街道、____北路社區居委會要求,制定養老管理服務中心相關工作計劃和規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服務計劃、服務項目、服務流程、服務協議書、服務行為規范、服務質量標準、服務收費標準、跟蹤回訪制度、運營辦法、人員管理辦法、監督評估辦法、應急預案等。乙方制定的上述文件應當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實施,并應當做到公示上墻或擺在醒目位置。
4.乙方應當按照甲方要求,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部分免費服務。
包括:
①為社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進行生活自理能力評估;
③配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咨詢服務。
5.乙方根據轄區老年人需要,可以組織有資質的服務商為老年人提供2綜合服務。提供的有償服務應在乙方和服務對象雙方同意的前提下進行,由雙方共同約定服務地點和服務方式。乙方為其所提供的服務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服務對象或任何第三方,對乙方向服務對象提供服務過程中的任何行為提出侵權指控,乙方負責與服務對象或第三方交涉,并承擔發生的一切法律責任以及由此產生的全部費用。甲方不為乙方所提供的服務承擔任何責任。乙方所提供服務的服務費用標準及結算由乙方與服務對象約定,但不得高于同期同類市場價格。
6.乙方應當建立服務對象個人信息情況檔案,各項服務資料完善,并做好甲方提出的相關統計數據的整理備案工作。
7.乙方應當提交年檢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給甲方存查。
8.乙方提供有償服務前,應當向服務對象明示服務項目、服務標準、收費標準及其他相關信息;提供服務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持證上崗。乙方承諾向服務對象提供真實可靠的服務信息,不對服務對象進行有利于乙方及其工作人員的誤導。
9.乙方應對甲方提供的設施設備妥善使用管理,建立使用登記制度。
自行支付水、電、網絡、通訊費用。委托期滿后,乙方應按移交清單向甲方返還等額數量、能正常使用的設施設備。如有損壞,乙方應當照價賠償。
10.委托期間,乙方不得將房屋、設備等相關設施轉租。
第五條違約責任
1.甲方違反本協議約定干擾乙方運營管理,給乙方造成損失的,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乙方如違反本協議約定,甲方有權要求乙方采取整改、賠償等措施,3甲方也有權終止本協議的繼續履行。甲方有權要求乙方賠償給甲方及服務對象所造成的全部損失。
第六條爭議處理本協議的未盡事宜,通過雙方友好協商處理。需簽訂補充協議的,補充協議與本協議具備同等法律效力。
本協議履行中發生的爭議,通過雙方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武侯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七條本協議一式四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____北路社區保存一份,交區民政局備案一份,均具備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條本協議經雙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須有法人專項委托書)簽字、蓋章后生效。
第九條訂新協議。
本協議期滿后,若雙方均有繼續合作的意愿,雙方需另行簽訂。
甲方(蓋章):
法定代表人(簽字):
委托代理人(簽字):
乙方(蓋章):
法定代表人(簽字):
委托代理人(簽字):
____年____月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