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之夜篇一
今天是中秋節,晚飯后,我們圍坐在露臺上的一張大圓桌邊賞月。媽媽準備了花生、瓜子、月餅,還有我最喜歡吃的果凍。
大家正談論著今晚的月亮時,我提議:“我們來猜謎語吧,由媽媽出題。”我的提議得到了全家人的贊成。
媽媽說:“今晚我們來猜字謎吧,第一道題“一個人拿著一把刀去割草。”爸爸想了想,搶答道:“是“花”字。”“猜對了。”媽媽抓了一把花生獎給爸爸。
“第二題是女左男右。”我只聽過“男左女右的,沒聽過女左男右的”,我正納悶著,奶奶說:“是“好”字”。媽媽鼓掌夸奶奶真棒,奶奶的獎品是一塊月餅。
這時,我急了,催媽媽快點出第三道題,媽媽摸著我的頭說:“朋友不在一起。”我想:“朋友不在一起就是把朋字分開,不就成了“月”字嗎?”我忙說:“是月亮的“月”字。”媽媽夸獎我猜得對,獎給我兩個果凍,我心里樂滋滋的。
最后一道題:“大口小口吃貝殼。”全家人冥思苦想都沒猜出來,過了一會兒,爺爺說:“是不是“圓”字?”媽媽笑瞇瞇地說:“猜對了。”我問爺爺:“爺爺,您是怎么想到的?”爺爺笑著說:“是蒙的,因為前面三個字是:花、好、月,第四個應該是“圓”字吧!”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這時,我抬頭望著圓圓的明月,今晚真是花好月圓呀!祝愿大家幸福美滿、團團圓圓。
中秋之夜篇二
當喧鬧的城市疲憊時,狂亂聲終于停止了。最后一縷夕陽逝去,天空舞臺上的主角即將出現。
隨著夜幕的降臨,城市變得安靜無聲。純情少女般的圓月剎那間落在枝頭上,啊。她是那么的婀娜多姿,她是那么的美妙絕倫。
在一層薄云的遮掩下,圓月變成了琥珀色。當光暈漸漸擴大,又變成淺紅色。一會兒,又變成了清白的、晶瑩剔透的碧玉盤。我看得癡迷,看得陶醉。仿佛一顆碩大的、價值連城的明珠懸掛在夜空。
就在此時,我心里閃爍出一個孤傲的身影。他形單影只,歷經過千辛萬苦。他就是才華橫溢、震古爍今的蘇東坡。他用自己的一生,書寫山川文物,盡情謳歌自然風光。
觀賞著明月,我想起了蘇東坡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首詞《水調歌頭》。其中開頭句讓我刻骨銘心。“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僅寫出了詩人豪爽奔放的性格,同時為后面寫中秋之夜不能同胞弟團聚做了鋪墊。
我又想起了后半生客居臺灣的張學良將軍。從離開東北老家沈陽后,再也沒能回故鄉。張將軍曾經表示過:寄居臺灣,遐首云天,無日不有懷鄉之感。“月是故鄉的明”,對于101歲故去的張將軍來說,有多少思念,有多少凄楚,只有張將軍自己知道。和蘇東坡相比,和張將軍相比,現在的人們,每到中秋佳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酒香笑語,吃團圓飯,盡顯其樂融融。
中秋的夜晚是美好的夜晚,中秋節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共同節日。
中秋之夜篇三
今晚的月亮輕盈地從地平線跳了出來,就像是一個第一天上學的小同學,探頭探腦地打量著這個世界。
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天臺餐臺邊,"舉頭望明月",我指了指月亮。奶奶喃喃的說:"不要指月亮,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月亮就會刮掉小孩子的耳朵。"突然,我的手像是觸電了一樣瞬間收了回來!
那一輪明月圓圓的像玉盤一樣,一會躲進云層里,一會出來,好像是在和我們玩躲貓貓。皎結的月光銀子般傾灑下來,高樓亮堂堂的,大地亮堂堂的,我的心也亮堂堂的,再看那高樓頂上的激光,時不時打在那皎潔的月光上,總會讓人感到一種奇異的感覺,使人們產生無限的遐想。
我們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孔明燈,寫上祝福和心愿,望著點燃的孔明燈,希望它把我們一個個祝福帶給遠在他鄉的親人,一盞盞孔明燈愈飛愈高,漸漸和月空中的星星融為一體。
爺爺舉起茶杯對著明月呤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大家附合著爺爺鼓勵掌來,"好、好、好"整個天臺撒滿了歡聲笑語。
中秋之夜篇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吟著《水調歌頭》,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晚上,我們坐在陽臺上,桌子上擺了一些月餅和水果。我手里拿著一塊月餅,一邊細細地品嘗,一邊抬頭賞月。
今天晚上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月亮似灑下皎潔的月光照亮了大地。一片透明的灰云彩緩緩地靜靜地飄到了月亮前面。月光朦朦朧朧,我仿佛進入了仙境。一陣微風吹過,帶走了那片灰云,月光又盡情地灑向大地。
我把目光從月亮上移開,卻發現今天連一顆星星都沒有。我想:一定是月亮今天太漂亮了,連星星都不愿出來跟她比美了。
“咚咚,咚咚”一陣敲門聲。媽媽便去開了門,原來是我的表哥表弟和小表弟來了。我們一起玩耍,吃月餅,看電視和賞月。
歡笑聲灑滿了我家的每一個角落,那歡笑聲讓掛在天上的月亮姐姐都想下來跟我玩耍。我們一直玩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分開。
我靜靜地躺在床上,和月亮一起進入夢鄉。
中秋之夜篇五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我吃完豐盛的晚餐,走出家門去賞月。我抬頭望望夜空,一輪如圓盤似的月亮高高地懸掛在深藍的夜空中。啊,今晚的月亮特別圓,特別大。我情不自禁地吟起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想:在這個時候,有多少的游子們正站在窗前,看著那十五的月亮,心底燃燒著濃濃的思鄉之情。
我抬著頭,仔細地看著月亮,月亮好像真的有一個嫦娥正在看著玉兔在搗藥,吳剛舉著斧頭在伐樹呢。
我低下頭,看到皎潔的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好看極了。此時此刻,我想起了猴子撈月的故事。突然,草叢里傳來了一聲聲昆蟲的歡快鳴叫,好像正在開著音樂會,來歡度這個中秋節。
今天的中秋節真快樂呀!
中秋之夜篇六
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終于到了!
中秋節是我期待的傳統節日,晚上會有各種活動:全家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燒塔……我最喜歡看燒塔了。
燒塔,是我們家鄉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悠久的文化歷史。
燒塔活動需要在中秋節前幾天開始準備。先是抱磚圍成一個圓形,圓形的大小決定堆成的塔的高度,兩塊磚之間各架上一塊磚,層疊堆積,一直堆到塔頂。望著那高高的塔,我滿心期待中秋晚上的到來。
中秋節晚上,燒塔活動開始了,人們往塔底留的“火門”里放柴,點燃柴火,烈火騰空,像極了火龍升空,場面極為壯觀。不一會兒,整個塔身被燒得通紅,火苗時不時地躥過塔身,人們就會抓把鹽巴往塔身丟去。當火與鹽巴碰撞時,就會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火花四濺,美極了!
家鄉的人們通過燒塔來表達豐收的喜悅。鄉親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像塔里的火焰一樣紅紅火火,越燒越旺!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的家鄉成了歡樂的海洋……
中秋之夜篇七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啦。夕陽剛回家歇息,我就到院子里,看著天上眨著眼睛的星星,期盼月亮姑娘早點出來。可是,月亮姑娘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怎么也不肯出來。
我急得直跺腳,在院子里走來走去,丟了魂兒似的。忽然間看到一絲亮光,我高興的叫了起來“月亮出來啦,月亮出來啦。”爸爸聽到我的叫聲,就連忙把桌子抬出來,媽媽提著糖果跟在后,妹妹抬著一個圓盤搶著上前。我們七手八腳的擺好糖果,供奉一下嫦娥,全家就圍在桌子四周,津津有味的品嘗起月餅、蛋糕、蘋果等食品。
我們邊吃邊欣賞白玉盤似的月亮,爸爸說:“有梅,中秋啦,我們家今年收成還不錯,你的收成還可以嗎?”我底下了頭,剛才的高興勁所剩無機,冷冷的說:“不好意思啦,我的學習成績沒有以前的好了,不過我會盡最大的努力的,謝謝您的關心。”爸爸說:“你的年紀長了一歲,應該更懂事啦,搞好學習,考出好成績是我和媽的最大收成,希望你要好好的記在心頭,別忘了走出農村去。”妹妹就急忙說到:“姐姐,我和你去。”看到妹妹的表情,全家人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我的內心有一塊石頭壓在了心頭,眉頭緊鎖,胃忽然全填飽啦。看到月宮的嫦娥在桂花樹旁,深情的看著我們,臉上找不到一絲笑容,而是滿臉的愁容,此時我的心情比嫦娥好不了多少。于是沒等爸爸他們收場,我就迫不及待的告別了桌子,睡覺去了。
今年的中秋真是有點遺憾啊,不過明年的中秋到來之時,也是我的收成最多之時,明年的月亮將是最圓的,加油,我們一起努力哦!
中秋之夜篇八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更何況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相遇。雙節來臨,人們興高采烈,到處是歡歌笑語。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每年到了中秋之夜,家家戶戶親人都團聚在一起,一邊品嘗豐收的果實,一邊欣賞中秋明月。我家也不例外。我們吃過了爺爺準備的豐盛的晚餐,一家人圍坐在屋外的桌邊,開始欣賞中秋的圓月。當然,桌子上少不了奶奶準備的一盤圓圓的月餅。
也許是月亮仙子也想和人們一起分享節日的喜悅,迫不及待地出來了。她斜掛在東方的天空,銀盤似的臉,笑盈盈的,那么柔和,那么美麗。月亮仙子睜大眼睛,甜甜地望著大地上的城市和村莊,望著每一個欣賞她的人。
夜晚,煙花打破了夜空的寧靜。村子里的人們都聚集在村口看煙花了。隨著一聲聲巨響,一個個煙花騰空而起,有的像一顆顆美麗的流星,滑過天空;有的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顏色十分鮮艷;有的像一顆顆寶石點綴著天空……在煙花的襯托下,夜色顯得格外美麗。
我喜歡中秋節,更喜歡中秋節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