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第一次養花文案篇一
在生活的記憶里,有許多第一次,如:第一次自己走路、第一次自己刷牙、第一次獨自洗澡、第一次獨自在家……讓我最難忘的就是第一次養花。
那是幾年前的一天,媽媽從花市上買來了兩盆花,但是都沒有開花。媽媽說:“瑩瑩,看看漂亮吧。咱們倆一起養花,如果你的花先開,我就請你吃一個月免費的薯片。”(因為我吃包薯片都要干格外的家務活)處在那種情況下的我十分開心,我高興的說:“好呀!”我把一盆長滿花骨朵兒的花抱走了。我走到陽臺上,看媽媽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只看媽媽只澆了一點水,就把它放在太陽下了。我看只澆一點水,心里不明白,于是心想:我不光喝水,也吃薯片。于是,我跑到我的小房間,打開小盒子,里面全是我為媽媽“打工”換來的小食品,有:薯片、火腿腸、酸奶。我拿了一個袋子,把我的小食品全放進去了。
我又拿著袋子躡手躡腳地回到了陽臺。我拿小木棍挖了一個坑,剛想把它們放進去的時候,心想:要是它們不開花怎么辦?沉思了一會兒,對自己說:“舍不得薯片,套不到“瑩瑩,它不能吃鈣片。”我說:“媽媽,你不是說,多吃鈣片補鈣,而且長得也快嗎?我要給花吃!”說著,我就把放到了土里。
以后,我每天都對它說:“你快點開花呀快點開花。”
沒想到媽媽的花先開了,而我的卻在漸漸枯萎了。媽媽告訴我了養花的好辦法:先澆上適量的水,每天放在太陽下,并松松土,花會長的更好。
我聽了媽媽的話,又養了許多花,每一朵都綻放出可愛的笑臉,顯出勃勃生機。但第一次養花的可笑經歷卻永遠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第一次養花文案篇二
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美”最常見的代表就是花朵。在一個我已有些記不太清的時令,我也學著別人的樣,依葫蘆畫瓢地養起了花。
我養的是那種常常大把大把叢生的白色小雛菊,它們是路邊石縫里的常客。多數時候我們只是匆匆路過,有著閑情逸致的人則會對其韌性贊賞有加,而后卻又頭也不回地走了。調皮的孩子想湊近它們,卻又被母親以“那么臟的東西有什么好看的”的理由拉走,只消片刻,那叢叢花兒便飄離了孩子的思緒。
我養起了這種花。說是養,倒不如說是折下插入水中,為籠囚花罷了。
我興致勃勃地跳躍進大片小雛菊叢,又笑又鬧,最后輕輕折下了初開的一枝。純白的瓣,上面沒有紋路,竟也找不到一絲微塵。花蕊嫩黃,像是沉眠一夜后醒來的,不諳世事的孩子般。我頭一次那么小心地對待一樣東西。折下那朵小花,我感到了一種完成了大事的激動與滿足感。然后我找到了一只米白的紙杯——這種恬靜的顏色很能襯起花的純美。我把那枝雛菊小心翼翼地放進曬了一晝的自來水里,它的莖在水中冒出一小串白色的細密水泡,蕩漾著的水面扭曲了莖在水下的影像,白色的花瓣無聲綻放,微微前傾的模樣在訴說些什么。無厘頭的,我覺得很美。
之后的日子里,我常把它連同紙杯一起擺在桌前,靜看著這株小雛菊,靠近它就會聞到一陣很淡很淡的香,一種為草木專屬的微苦的氣味,不能算好聞,但我一直覺得這種氣味很獨特,像是下過雨的草坪。
兩個星期過去了,它一直倔強地開著,昂著頭向藍天微笑。我以往從不相信一朵花竟然能開這么久,但我也發現了變化——它的花瓣已經泛黃,邊緣卷曲,不復明麗動人。我有些懊悔了,或許我本不該把它折下,這樣小小的生靈他們所要的不是花瓶或花盆,他們要的是靈魂深處的自由快活地徜徉在土地的懷抱,享受著微小卻歡愉的生活。
第一次養花文案篇三
當每次看到那在花叢中爭奇斗艷德花兒時,我就會想起我第一次養花的經歷。
那時,我看到鄰居陽臺上的花極為艷美,激起了我養花的興趣。
我在市場上買來一些花草,剛開始還記得澆水,松土,但是事過不久早就忘記了這勤奮人干的事情。這時,我才明白,養花并不是什么閑情逸致,而是一些負擔。
有了這種心理,花兒自然死了不少,只有仙人掌活了下來,但是這一點一點也不讓我高興,因為仙人掌既不美也不雅,身上還長滿了刺,誰要是不小心,準被刺的半死不活的。我心想:"為什么能活下來的都是一些難看的花草呢?而且牡丹,月季之類的花,為什么會那么軟弱呢?對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一點也不關心。
我的養花的故事也就此告一段落,但是,有一天卻發生了一個奇跡。
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這一情景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這曾經被我看不起的仙人掌,竟然會開出這么美麗的花!它是在別人眼可能只是一朵平凡的仙人掌花,但是,它在我的眼中卻有著宮殿一般的輝煌!因為這朵花是經過奮斗開的。它在我的不理不睬下生長出來的。
經過了這一次的養花經歷,我深刻地明白了,凡事都不可以貌取人,重要的是人的內心,只要有很好的內在精神。不管你長成什么樣,都會讓人敬佩,讓人尊敬,讓每個人都學習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