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節約水字節約水字以內篇一
1、馬前潑水:比喻夫妻離異,無法挽回。
2、抽刀斷水:抽刀:拔出刀來。水:流水。抽出刀來要斬斷流水。比喻無濟于事,反會加速事態的發展。
3、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4、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極少量的飲食。
5、觀山玩水:猶言游山玩水。
6、出山泉水:出山:比喻出仕。舊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時那樣清白了。
7、水土不服: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8、水米無干:比喻彼此經濟上沒有往來。舊時指官吏清廉。同“水米無交”。
9、馬龍車水:馬象游龍,車象流水。形容車馬往來不絕。
10、水中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11、清塵濁水:清塵:喻他人;濁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遠,會面沒有希望。
12、冰清水冷:指冷冷清清。
13、大禹治水:禹:三皇五帝時中原的領袖。大禹治理水患為百姓謀福。
14、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帶。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
15、交淡若水:指道義上的往來。
16、勺水一臠:一勺水,一塊肉。比喻量少。
17、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18、水宿風餐:水上住宿,臨風野餐。形容旅途生活艱苦。
19、裁云剪水: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詩文構思精妙新巧。
20、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21、一潭死水:潭:深水坑。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滯不前的沉悶局面。
22、情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23、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24、逆水行舟: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25、乘順水船:比喻順勢行事。
26、竹籃打水:比喻白費氣力,勞而無功。
27、水母目蝦:比喻人沒有主見,人云亦云。
28、以水濟水:用水來給水增味。比喻隨聲附和,對事情沒有好處。
29、楚水吳山:楚地的水,吳地的山。指古時吳、楚兩國所屬地域。后用以指長江中下游一帶。
30、置水之情: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31、萬水千山: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32、魚大水小:比喻生產不夠消費。也比喻機構臃腫,行動不靈。
33、水碧山青:碧:青綠色。形容景色很美,艷麗如畫。亦作“水綠山青”。
34、一清如水:形容為官廉潔,不貪污、不受賄。也形容十分清潔。
35、水底撈月: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同“水中撈月”。
36、懸河瀉水:懸河:瀑布;瀉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瀉。比喻說話滔滔不絕或文辭流暢奔放。
37、火耕水耨:耨:除草。古代一種原始耕種方式。
38、水剩山殘:多指亡國或經過變亂后國土分裂、山河殘破的景象。
39、千山萬水: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40、水深火熱:老百姓所受的災難,象水那樣越來越深,象火那樣越來越熱。比喻人民生活極端痛苦。
41、風門水口:指要沖。
42、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43、盈盈一水:比喻相隔不遠。
44、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5、樂山樂水: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46、水晶燈籠: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47、白山黑水:長白山和黑龍江。泛指我國東北地區。
48、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
49、水到魚行:比喻條件具備,事情就可辦成。
50、蛟龍得水:傳說蛟龍得水后就能興云作雨飛騰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也比喻擺脫困境。
51、水宿山行: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長途跋涉。
52、水清無魚: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53、水流花落:①比喻飄泊不定或蹤跡無常。②比喻時過境遷。
54、木本水源: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55、窮山惡水:窮山:荒山;惡水:經常引起災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條件非常差。
56、水落歸槽:四溢的洪水流入了河槽。比喻一心惦記著的事有了著落。
57、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說話、辦事非常細致、周密,無懈可擊。也形容錢財全部抓在手里,輕易不肯出手。
58、流水朝宗:朝宗:原指古代諸侯天子,借指百川入海。比喻人心所向。
59、如水投石:象水潑向石頭,絲毫不入。比喻聽而不聞或言無效果。
60、飲水啜菽:餓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61、海水群飛:比喻國家不安寧。
62、以水投水:把一條河里的水倒到另一條河里。比喻事物相似,很難辨別。
63、水漲船高:水位升高,船身也隨之浮起。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增長提高。
64、滴水成河:比喻積少成多。
65、涸魚得水:涸轍之魚得到水。比喻絕處逢生,有所憑借。
66、游山玩水:游覽、玩賞山水景物。
67、趁水和泥:利用現成的水來攪泥。比喻乘機行事。
68、水盡鵝飛:比喻恩情斷絕,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點兒也不剩。
69、水佩風裳:以水作佩飾,以風為衣裳。本寫美人的妝飾。后用以形容荷葉荷花之狀貌。
70、水遠山遙:指路程遙遠。
71、蛟龍戲水: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松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72、水火之中:水火:比喻災難。災難困苦之中。
73、淡水交情:友情像水一樣清澈。指不以勢利為基礎的朋友。
74、水窮山盡:水和山都到了盡頭,前面無路可走。
75、水底撈針:在水底下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76、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77、水泄不漏:猶言滴水不漏。形容說話慎密。
78、廉泉讓水:原比喻為官廉潔,后也比喻風土習俗淳美。
79、春風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兒童在沂水洗個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指放情自然,曠達高尚的生活樂趣。
80、飲水思源:喝水的時候想起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不忘本。
81、山眉水眼: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靈。亦作“水眼山眉”。
82、樂山愛水:愛好山水風光。
83、一衣帶水: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84、自相水火: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樣不能相。
85、剩水殘山:殘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國后的或經過變亂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來的事物。
86、如水赴壑: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樣。形容許多人紛紛奔向同一個目的地。
87、水火無情:指水和火是不講情面的,如疏忽大意,容易造成災禍。
88、水明山秀:形容風景優美。同“水秀山明”。
89、清湯寡水:形容菜肴水太多,佐料少,沒有味道。
90、源頭活水: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91、油光水滑:①形容光滑潤澤。②形容人的圓滑、狡詐。
92、洪水猛獸:猛獸:殘食人畜的野獸。比喻極大的禍害。
93、尺山寸水:指每一小塊山水。
94、流年似水:流年:光陰。形容時間一去不復返。
95、簟紋如水:簟:竹。竹席細密的紋理像清涼的水一樣。常用以形容夏夜的清涼。
96、以水救水:引水來救水災,水勢越盛。比喻不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長其勢。
97、水陸畢陳:水陸:指水陸所產的珍貴食物。各種山珍海味全都陳列出來。形容菜肴豐富。
98、山遙水遠:指道路遙遠。
99、飲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100、水軟山溫:形容景色幽雅。
101、火熱水深:①猶水深火熱。比喻十分困苦的處境。②形容嚴酷;厲害。
102、青山綠水:泛稱美好山河。
103、渾水摸魚:渾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104、臣心如水:心地潔凈如水。比喻為官清廉。
105、水潔冰清:潔:潔白。清:清凈。指像冰和水一樣潔白清凈。形容人的品格高潔或文筆雅致。
106、水枯石爛:極言歷時長久。
107、重山復水:指山巒重疊,水流盤曲。
節約水字節約水字以內篇二
節儉是一種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擁有的品質。但在今天,隨時隨地,我們都能夠看到一些人浪費的可恥行為。每到這時,我都不禁替那些人深深的惋惜:他們不僅浪費了糧食,還使自己的.心靈沾上了污點,這是多么可悲啊。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外出去吃飯,吃到最后,爸爸碗里還剩下許多,我和妹妹勸爸爸趕快把飯吃掉,不要浪費糧食,可爸爸一再推說自己飽了,吃不下了,就好像我們是在無理取鬧一樣,卻從來沒有想過糧食的來之不易。唐朝詩人李紳說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每一粒糧食都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我們怎么能浪費?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如果全中國上下13億人每人節儉一粒糧食,那么這些省下的糧食足夠5萬人吃一天。這是一個多么觸目驚心的數字啊,可見,節儉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天,我們出去散步,透過一家餐廳的玻璃看見一個孩子委屈地站在椅子旁邊,嘴里結結巴巴地說著什么。剛開始,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后來過去一看,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孩子的母親和一些人吃飯,吃完飯要求把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可是孩子覺得很難為情,所以央求媽媽不要打包了,免得讓人笑話。幾番爭執后,母親生氣了,要求孩子把《憫農》背一遍。孩子背得結結巴巴,不甚流利,眼神中有埋怨母親的意思。背完后,母親對孩子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苦口婆心的“大教育”,那母親說:“孩子,你知道嗎?這些菜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的,不能糟蹋它們,如果糟蹋它們就是不尊重農民的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并且不浪費一點兒糧食。”看來那孩子也明白了,低頭向母親認了錯,這件事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節儉是重要的,浪費是可恥的,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決不能喪失節儉的品質。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公民。
節約水字節約水字以內篇三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以黨內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就是要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切實遏制公務支出和公款消費中的各種違紀違規違法現象”,擲地有聲的話語,傳遞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堅定決心和明確方向。
無論是黨政機關經費管理還是辦公用房標準,無論是公務接待還是公務用車,凡容易滋生浪費奢靡的領域,《條例》都做出了全面規范、提出了明確要求。近一年來,從八項規定提出“厲行勤儉節約”,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四風”,“反浪費”取得了明顯成效,也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把反浪費的要求上升為黨內法規、出臺《條例》,既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制度成果,對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也具有重要意義。
“少數人靠覺悟,多數人靠制度”。現實中,一些浪費現象時有反復,一些鋪張行為禁而難絕,除了認識層面的欠缺,還在于制度約束的疏漏。公務接待超標了,一些人不以為然,“不就吃點喝點嗎,有什么大不了的”;公務用車超配,一些人推脫,“并不知道違背規定”。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相關規定模糊乏力,懲戒措施溫柔缺位。這說明,從源頭上狠剎浪費奢靡之風,不僅需要道德自律、動員號召,更需要剛性的制度約束、嚴厲的懲戒機制。
厲行節約正在日益成為社會共識。政府層面,“浪費也是腐敗,節約也是政績”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社會層面,“光盤行動”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時尚選擇。也要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浪費現象遠未根絕,奢靡之風依然存在。最近就有兩則新聞:一則是江蘇沛縣的豪華辦公樓,縣級干部竟享受“部級待遇”,辦公室面積超標、裝修豪華,“里面啥都有”;一則是內蒙古四子王旗——一個國家級貧困旗建起豪華接待中心,歐式建筑掩映在密林深處,演繹“低調的奢華”。這些現象的存在,充分說明反對浪費依然任重道遠。
經常出現的問題要從規律上找原因,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從制度上去想辦法,“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隨著教育實踐活動進入后半程,面對頂風作案的鋪張浪費,越應該堅持運用“制度權威”斬斷僥幸心理,形成利劍高懸不敢浪費、預算約束不能浪費、法規昭彰不易浪費的長效機制,如此,才能對浪費奢靡之風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揆諸以往,也曾有過“上百個文件管不住一張嘴”的經驗教訓。可見,制度的生命在于實施,不能落到實處的制度規定,只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掛在嘴上,非但不能產生約束作用和震懾效果,還會減損制度威信、削弱公眾信心。因此,出臺《條例》只是開始,下一步,應該不折不扣地執行到位,避免剛性約束在落實中軟化,防止懲戒機制在執行中異化。
無論是古人告誡“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還是市場經濟鼻祖亞當·斯密指出“奢侈是公眾的敵人,節儉是社會的恩人”;無論從“過緊日子”的現實必要,還是從“群眾路線”的角度看,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意義都不言而喻。根除浪費奢靡之風,需要毫不手軟,一抓到底。
節約水字節約水字以內篇四
“您現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臺第10套節目——”。我正坐在沙發上期待的《探索發現》的開始,終于到了播出的時間,我專注地看了起來。突然,原本說說唱唱的電視突然沒了聲音,屏幕也變黑了。與此同時,全家的電燈也滅了,我懵了。這時,爸爸氣喘吁吁的從書房里跑了出來,告訴我沒電了,我這才明白了怎么回事。原來我們上個月買來的600度電全用光了!
一個月就用了600度電,這也用的太勤了吧?媽媽分析了一下原因,因為我們怕冷,每天晚上都開空調,導致電用了那么多。經過了這一次教訓,我們都注意到要節約資源,可節能環保并不是我們多喊幾句口號就可以實現的,它需要我們真正的從實際生活中去改善,去實踐,從身邊的每一件事情開始做起。所以,我們約法三章:“1,出了房間就要及時把燈關掉。2,看電視不要把聲音調那么響。3,晚上不要通宵開空調。”爸爸媽媽都一致同意,當晚開始實行。
許多人認為,就這么一點點,浪費了也沒關系,這么一點點,少了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是積少成多,再加上有那么多的家庭,每家浪費一點點,那總的浪費會是一個怎樣驚人的數字啊。
有一句話說的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好多地方還窮得吃不起飯、穿不起衣。如果我們都能節儉一點,不暴飲暴食,控制食量,把飯碗里的飯粒吃干凈,這就相當于為吃不起飯的人提供了一碗飯。
節約節儉是我們這個新社會的主題,每人節約一點,加起來就能節約巨大的能源。讓我們積極響應節約這個話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每一個家庭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善待地球,讓我們大家都自覺地來做環保節能的宣傳者和實踐者,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及實現我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回憶完后,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節約水字節約水字以內篇五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不富裕的過去,需要勤儉節約;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也不能丟掉勤儉節約的品質。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在我的家庭里,有勤儉節約的人。我的外公眼睛受過傷,怕見亮光,要經常戴墨鏡。墨鏡的鏡片壞了,他用透明膠布粘上又繼續用。我們勸他買新的,他說:“能用就行,買新的干嘛?”瞧,他多節約呀!
在名人、偉人中,也有很多勤儉節約的人。雷鋒,別人喝飲料,他喝白開水;他的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他把自己微薄的津貼積攢起來,捐給災區人民。一代偉人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生活極為簡樸: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有76個補丁,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
正是這些前輩的勤儉節約,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
就拿去年春節來說吧,有的酒店推出了團年宴。名字很好聽,如“招財進寶”,“歲歲平安”等,但價格卻特別昂貴。一桌要一千八百八十八元,更貴的要三千元甚至三千元以上。可就是有一些虛榮心強的人,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很富有,就大擺宴席。這樣一來,自己的錢花出去了,但客人沒吃多少菜,多數都被浪費掉了。
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卻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許多浪費: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廁所、水槽的水龍頭“嘩嘩嘩”地流著水;有的教室里白天還大放光芒;飯桌上、地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菜……其實,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
所以,今天我要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節約水字節約水字以內篇六
開學了,又該包乘坐公交的月票了。以前總是馬馬虎虎地粗略算算,這回積極響應“厲行節儉反對浪費”口號,我也認真地算了算,何種方式更為合算。
2月下旬便開始上班了,因為沒有包學生月票,帶著暢坐公交就不受月票的約束,只要是來了過橋又不擠的公交,我們就立刻上車。這樣一來,時間上相對寬松了些,還總是能坐到座位(有的公交乘客特別少)。
綜上,便有了新的想法:到底何種乘車方式對我和暢更為有利呢?
暢在我身邊乘公交的次數一周只有八次(周一早上來,周五下午走),以前就粗略的以為是十次。刷ic卡只要約35次*0。9元=31。5元,刷月票一個月20元100次。貌似刷月票便宜些,但是限定了只能乘坐一趟客流量特大的公交。遇上趕時間或者天氣不好,我們還是在包了學生月票的情況下選擇刷卡坐其它公交。所以,當初的選擇,并沒有讓我們節省車費,反而是又擠又累的,遇上沒有職業道德的司機更是氣死人。
再說說我吧,每月乘公交的次數約六十次,刷ic卡得要60次*0。9元=54元,包月票的話只要40元120次,乘坐線路還挺多的,其中就包括沒啥乘客的公交。以前只是按上班時間算,覺得包張月票沒有省到幾塊錢,還要找人月票卡用用,麻煩!現在想到,我每個周末也是要陪開心坐公交的。
這么一算的話,上個學期貌似節省了點車費,其實沒有省到,還累得要命。于是,這個學期變成我包張成人月票,暢刷ic卡,再加上開心周末的車費,一個月下來,也就是九十多點,一百不到。關鍵是,我的成人月票對所有過橋的公交“通吃”,坐哪路都行。這樣,我和暢往返學校就輕松多了。
哈哈,千萬別狹隘地理解節約就是省錢哦。我這般雖沒省錢,但是省下了體力精力和時間,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