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感悟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感悟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命的感悟字篇一
蠟燭在人們心中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可在我的心目中,它那無私奉獻的精神是那么的高尚啊!在燃燒的那一刻,它那晶瑩,美玉般的軀體在慢慢地融溶化,它那橘黃的火苗,發出微光,一點溫暖,那是燃燒的蠟燭,盡最大的努力在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它毫不吝嗇地燃燒著自己,身體越來越小,在“生命”結束的那一霎那,還在掙扎著做最后的一次努力,終于熄滅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從它點燃的那一刻起,就用自己的“生命”帶給人們光明和溫暖。
現在人們的生活富裕了,都用上了電燈,幾乎把蠟燭給忘了,可是一旦停了電,人們就想起它,翻到衣柜里找到它,點亮它,默默無聞的蠟燭毫無怨言地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在燭光下讀書的人們,還能感到一絲溫暖!
生命的感悟字篇二
于夏日的午后,陽光鋪天蓋地。忽然的,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涌上心頭,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木偶,始終都被別人牽扯著、拉動著。
平日看到自然界的生生不息,生命一季又一季地生長、成熟、死亡,又一次次地生成,我總感到莫名的惆悵與感動。一如面對雨后繁茂、張揚的夏日草叢。
“生生不息”若由英文直譯成中文是“生命的圓圈”。據說愛因斯坦相信人是有靈魂的,因為他相信能量的不滅。“能量”化作肉體,化作一生。“時間像膠卷一樣是連貫的,而生命如照片一般是一張張的,并且分放在不同的房間。”高一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心里的那種壓抑似乎如雨后喝飽水的野草,頃刻間成了一片荒涼的草原。失落鋪天蓋地地席卷過來,壓得人無法呼吸。
我多少明白了古人對月亮的圓缺、花兒的凋謝所付出的惆悵,亦懂得他們為之落下的淚。那是從月亮或花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無常。生命或快或慢經歷,最終向一個結局推平,在那里,時間灰飛煙滅,唯有渡口,冷冷閃著波光。那種感覺,訴諸語句,就是村上的一段闡述:“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其一部分永存。”而以消極的觀點來看,正可謂“花開為凋謝”。只是凋謝過后,以未知的另一種形式,在我們未知的所在開放。
簡直像在談玄學或“哲學”了,不過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玄”的東西,可以使人對之布滿熱情,亦可使人頹廢度日。生活可以說是對生命及自然的一種思考,而上帝不想讓人清楚,他一開始便規定了游戲規則,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違反不了。
于是,芥川自殺了,川端自殺了,三毛自殺了——許許多多聰明或者說曾經聰明過的生命架起生死間的浮橋,把自己推入另一個世界。我想,他們是美的追求者,所追求的是那種在我們的世界稍縱即逝的東西。他們覺察到了所處的黑暗,又找不到自己的坐標,所以死了。
可是我又想,我在這兒,像飄舞在灰塵、光線中的顆粒,不妨盡情叫嚷出生命的喜悅,因為已有了這樣的安排,因為路已鋪好,我且沿著“圓”的軌跡,帶著存在或不存在的“坐標”,一圈圈地走下去吧。月亮或圓或缺,花兒或開或謝,都是生的美好闡釋。而那規則,只是風景中的背景,或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細沙。
生命的感悟字篇三
生命是一種過程,你無法超越,但你能徹底掌握。
——題記
人生在世,生命的路上難免會潮起潮落,遇到一些不盡人意的事情。塞內卡說過:一帆風順是人所希求的,但逆水行舟則更令人驚嘆,遇到“生命”給出的難題,不要退縮,挺起胸,抬起胸膛去面對它,戰勝它。
有幾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去拜訪以前的老師,老師問大家生活得怎樣,一句話勾出了大家的滿腹牢騷,大家紛紛訴說著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壓力大、生活煩惱多、做生意的不順、當官的仕途受險、……一時間,大家仿佛都成了生命的棄兒。
老師說:“都是我的學生,就不把你們當客人看了,聊了那么久,你們也渴了,就自已倒水喝吧。”被老師這么一說,大家還真感到口干舌燥了,便紛紛挑了自己喜歡的杯子去倒水喝。
等杯子里裝滿水時,老師講話了。他指著剩下的杯子說:“你們挑去的都是最好看的杯子,而這些普通的塑料杯就無人選中。”大家并不覺得奇怪,誰都希望手里拿著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在人生航行的大海上,你要么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讓生命在自己手中變成一張白紙,時間在風里飄來蕩去。要么另辟蹊徑,按照預定的設想選擇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爛雙腳也義無反顧。這時你所面對的,也許是孤獨和寂寞,但你奉獻給社會的,也許是科技領域的重大發現,也許是藝術作品給人以賞心悅目的享受,也許什么也沒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實。
人生沒有真正的失敗,因此我們根本沒有理由說放棄,作為常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你自己。當生命的過程臨近尾聲時,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你只要說一句:我努力過,奮斗過,此生無悔矣,你的生命便結出了雖不豐碩但飽滿的果實。
生命的感悟字篇四
夜幕降臨,獨自一個人靜靜地站在窗邊,雖然沒有開口說出一句話,心里卻在期待著一首能夠飄在風里雨里的歌:歌唱著青春,歌唱著年少,歌唱著心里汨汨流淌的生命。夜幕降臨,獨自一個人默默地敲打著書桌,雖然敲打不出十八相送,手指卻在譜寫一曲誰唱誰哭、誰哭誰唱的幽怨之曲;沒有枝頭鳥兒的歡樂,只有林蔭小道上的停滯的片刻永恒。
盼望著惠風和暢抒我激情,卻總也見不到湖邊垂柳依依;深夜里,盼望著煙波浩淼任我游蕩,在面前呈現的卻總是那般清澈和恬靜,縱是海闊天空任我遨游也顯得那么孤獨疲憊。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似是在嘲笑我的懦弱。
于是在這深夜里,我像一頭被激怒的公牛,朝著門外沖去,渴望穿過這小小的阻隔,渴望消除這人為的距離,渴望棲落于那片溫柔的林中,期待有人來撫平我內心所有的滄桑和哀愁。
可是我一敗涂地,門外,只有那似乎永遠下不完的雨,我無奈地“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憤怒使我痛苦,痛苦讓我沉默。可是我的心里卻不斷地吶喊著,對著茫茫夜空中的星星:我的生命之花為你綻放,我的熱血之驅為你折戟!我呼喚!我吶喊!只為你,生命!
許久許久,夜空還是那么靜寂,沒有一絲一毫的回音。終于,到了天明,東邊地平線上空的片片朝霞,排著整齊的隊形,等待著太陽的檢閱。早起的鳥兒在樹梢唧唧喳喳的叫著,那是在討論該怎樣開始一天的飛行。地面上成片的帶著晨露的草兒,在初升的陽光里波光鱗鱗。天地間萬物在晨風輕撫中渾然一體,給人們無限美好的遐想。勤勞的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農民牽著水牛在田野里吆喝著,那一聲聲的吆喝里包含著風調雨順的祈盼,寄予著五谷豐登的希望;精明的小商販肩挑著擔子在大街小巷里吆喝著,那一聲聲的吆喝里包含著生意興隆的祈盼,寄予著財源茂盛的希望;村邊的小河里,牧童揮舞著竹鞭,對著水面上成群結隊的鴨子和大白鵝高唱,那激昂的歌聲里飽含了生命激情,充滿了對生活的向往。學生在學堂朗誦,那彼此起伏的書聲,譜寫著祖國的未來!
經過一夜痛苦的沉淪和思考,生命之歌如流水般洶涌而來,我跪在蒼茫的大地上面對著浩瀚的蒼天,發出了我最真誠的呼喊:我的生命屬于我,但我的生命還屬于給我陽光給我雨露的天空,還屬于哺我成長讓我絢麗的大地。此時抬頭仰望,陰云散去,出現的是一片靚麗的天空。生命經歷了痛苦的煎熬和洗禮之后變得如此美好,就象雨后的彩虹美麗得澄澈如初;生命在痛苦中脫胎換骨,從此再也不會在消極的等待中沉溺,將會創造出無比偉大的奇跡!
生命的感悟字篇五
突然停電了,周圍陷入了一片黑暗,我不知所措地慌了神,忽然想起自己過生日時買的一個杯子形的小香燭。于是我拿出來,將它點著。
盯著它那微弱的光,我突然想到,在這樣一個燈光明亮的年代,它似乎已經沒有什么用了。我似乎從來沒有注意過蠟燭,只是過生日時將它拿來當作心愿的寄托。而現在,這被我忽略已久的東西卻又重新顯得重要起來,蠟燭這微不足道的光,也在此時此刻,將我不安的心情轉為平靜。桌上的百合花被燭光將影子投在墻上,是如此清晰。一下子,我看見蠟燭在一點點減小,而在這冬日中,周圍的一切似乎被溫暖起來。我意識到,這蠟燭竟也是一個生命,也有著生命所具有的特性--愛。蠟燭的愛不會像糖果一樣讓你甜到心底,也不會像輕爽的歌讓你忘卻痛苦,更不會像藍藍的天讓你開心得笑出聲來。它能做的,只是在黑暗中給你一線光明,在寒冷中給你一點溫暖。光明和溫暖,在有些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但我知道,它是在用它的整個生命去奉獻,去愛每一個哪怕并不在乎它的生靈。蠟燭有愛,沒有什么可圈可點,可是你卻不能忘,當蠟燭把整個生命的愛都奉獻給你時,它什么也沒有索取,什么也沒有抱怨。是的,它流淚了,但那并不是悔恨的淚,不是抱怨的淚,而是走過一生無悔的淚,含笑的淚,即是它曾經給予別人,愛過別人的痕跡。
燭光依然搖曳著,墻上百合花的影子似乎更清晰了,百合花的香氣彌漫著溫馨。
來電了,燈亮了,我卻不忍將蠟燭熄滅,于是將燈關上,又只剩下燭光了,我又看到了真正的生命,真正的愛,真正的美麗。
豁亮的陽光驅走嚴冬的寒氣,所有的生命都在生根發芽,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小屋里永遠無法幻想出春天的絢麗。走出小屋,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你就會涌出許多感覺。即使是一片綠草,一棵不知名的野花,我也會感覺出它們的美麗所在。
生命的感悟字篇六
我的家鄉是臨海的一座小城,那兒的海很美很美,于是乎便興起了旅游業,也便有了我家這一小小海濱旅館。
只要是夏季,每一天我家的旅館都迎來無數的顧客,爸媽實在忙不下了,便找了剛放假的我來幫忙。說實在話,我不喜歡這份“兼職”。
我總是抱怨、抱怨客人不講禮貌、語言粗俗、隨地吐痰……可不是,我每天在旅館外的沙灘都能拾到二三十個空飲料瓶子——都是游人丟棄的。對此我很氣憤他們不講道德,更說不上有什么美德之類,盡管這些空瓶每天能帶給我七八元的收入。
爸媽對這類事情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任憑我怎么抱怨也不為所動,但有一點我倒是沒有想到,他們管得住游人嗎?——絕對不能。對于爸媽我已徹底失望,倒是爺爺聽完我的抱怨后說了一句話:“換一個角度吧,要看光明,不要去面對黑暗。”當時我沒有聽懂,卻也沒再細問便走開了。
又是一個不冷不熱、陽光明媚的日子,又有一大群游人來到海灘,呆子似的哥哥難得地出來幫忙,這使得我有時間溜出去偷懶。海灘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人,更密密麻麻的是海灘上的空瓶子、煙蒂和空的防曬油瓶。我又一陣厭惡,一邊拾著,心里一邊罵,我覺得自己似乎對人失去了信心。突然我想起了爺爺的話,換一個角度看。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
生命的感悟字篇七
海倫·凱勒寫到:“如果人們能把每一天當做最后一天那有多好啊!”是啊,那樣人們才能更懂得珍惜。
那些整天愁眉苦臉的人到底要什么呢?當我問他們為什么每天愁眉苦臉時,回答我的只是一句句不知道。
生命雖然有許多不滿、許多坎坷但是如果你勇往直前,你一定可以感覺到生命的美好。
我強烈的感覺到,生命對我們來說,是那么的重要!生命對所有的人來說,都很寶貴,因為,每個人只有一次。
生命也象一本書,傻瓜們象走馬觀花一樣隨便翻翻就了事;而聰明人會認認真真的去閱讀每一個字與每一段話,因為他們知道,這本書只能閱讀一次。
在生活里,我開始注重每一個生命,一條小魚身上起了白點,我把他小心的撈出來,專門取出一個小一點的魚缸,但它最終還是死了,我就把它小心的埋起來,還為它立了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生命可貴,人人愛護’現在,我每周都要給它送一些吃的。因為,我要告訴它,我是一個合格的小主人。
不辜負生命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不知道時間是漫長還是短暫。生命是頑強還是脆弱。我一直都認為,人只要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真的是這樣嗎?每當我看到那在馬路上撞得頭破血流的司機,生命奄奄一息的時候,那些原本他的東西都已經沒有了,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向改正,再也沒有機會了。為什么人總是在生命結束的最后一刻才知道生命的真諦。我為什么不能像小草,有多少人贊揚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何曾不是這樣呢。
為什么人不能像小草一樣啊還有那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人們為什么不珍惜僅有的時間,而到老了才知道后悔。說到這里我不禁肅然起敬,朋友記住一句話吧,自己努力奮斗,生命一定會多姿多彩,不能讓時間在自己的手里白白溜走,不要辜負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