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一
最近,我迷上了《笑貓日記》這本書。我剛剛看,所以只看了一本小白的選擇。
里面有善良的小白,美麗的女主人,判若兩人的啊貝哥,蒙著黑紗的女人,酷愛打扮的菲娜,會聽人話的笑貓。小白和菲娜都是貴婦犬,小白在笑貓的幫助下,在櫻花巷的一戶好人家住下。而小白在櫻花巷的經歷竟然如同一場又一場的噩夢!
最后小白看見了美麗的女主人,并和她相依為命。
溫暖了我。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二
現實與理想有什么區別呢?塞萬提斯用她筆下的《堂吉訶德》來向我們做了完美介紹。而堂吉訶德,原是一個住在一個村里的鄉紳,由于平常頻繁的閱讀騎士小說,在后來,終于忍不住,自己開始冒險。而作者以喜劇的效果展現了現實的悲慘。
對于作者,塞萬提斯的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小的時候隨父親去闖蕩,也可以說是他做了“助理醫生”,生活不言而喻,他還做過教主的侍從,受教主影響開始寫詩,還當過兵,卻不幸受傷,又不幸被海盜抓了起來,那時的他,到底經歷著什么,終于,很長時間后,他被放出來了,而他卻成了無業游民,好不容易混個官還總是出問題,最后,他終于心灰意冷,開始創作。
人生總是一場悲劇的片段,塞萬提斯歷經苦難,卻寫下了幽默小說,無形在刺痛著人們的心。堂吉訶德,在冒險途中,令人恥笑,但他卻無不代表了一類人,更代表了16、17世紀西班牙社會的腐朽,也有著鮮明的個人主義傾向。
他對于騎士很執著,程序也很全,但就是東西不到位。他牽一頭瘦馬當做自己的寶馬;還給自己封號,想到自己沒有城堡,他就把客棧當做城堡,讓主人給他冊封;騎士的話當然要找公主,沒有公主,他就找了個村姑,而那個村姑長得還特別像男人;又給自己找了一個隨從。一切都無不襯托出幽默。
由他上演的精彩好戲——大戰風車,大戰羊群,更是鬧劇一堆。在最后,有位公爵聽到了他的故事,故意拿他尋開心,他派桑丘到自己屬下的一個小鎮當總督,并布置了各種疑案和海盜去嚇唬他,又一次他差點送了命他在也不當了,而這時,堂吉訶德也成為了笑柄。而又有人假裝跟他決斗,他失敗后就只得回家去了,然后一病直到回光返照時,他才醒悟過來。
魯迅說過“堂吉訶德立志打抱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錯誤的是在他的打法。”確實也是,現實總是與理想相違背的,造成了一系列的悲劇。有人說,對于堂吉訶德是一種含淚的笑。當笑出現在某個特殊的時代是,便會出現不定程度的悲劇。
塞萬提斯也說過“兩種愿望一樣的癡愚,或者要當前再回到過去,或者要未來馬上在目前實現。”或許,就是這種想法才寫出來了不朽名篇。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三
1.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
霎(????? )時???? 肆虐(????? )? 荒謬(?????? )
2.解釋下列詞語。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題。
我的慘事還沒說完呢。你聽過“人質”這個名詞嗎?這是給破壞分子的最新懲罰,也是你想像不到的恐怖事情。重要的市民——都是無辜的人——被關起來等候處死。蓋世太保找不到破壞分子,就拎五個人質出來,靠墻排一排。報紙會登出他們的死訊,上面說他們死于“致命事故”。
3、為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等候(???????? )????????????? 拎 (????????? )
4、解釋文中劃線的詞語。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7題。
我不相信戰爭只是政客和資本家搞出來的,蕓蕓眾生的罪過和他們一樣大;不然,許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來反叛了!人心里有一股毀滅的沖動,發怒、殺人的沖動。除非所有人沒有例外都經過一場蛻變,否則還是會有戰爭,苦心建設、培養和種植起來的一切都會被砍倒、摧毀,然后又從頭來過!
我經常心情沮喪,可是從來不絕望。我將我們躲藏在這里的生活看成一場有趣的探險,充滿危險和浪漫情事,并且將每個艱辛匱乏當成使我日記更豐富的材料。我已下決心要過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樣的人生,不想以后變成一個平凡的家庭主婦。我在這里的經驗,是一個有趣人生的一個好開頭。碰到最危險的時刻,我都必須往它們幽默的一面看,并且笑一笑,理由——惟一的理由——就在這里。
6.安妮在感受到解放即將到來時,想到了什么?
(三)閱讀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答題。
悲 傷 的 人 肉 ①
李? 磊
最好的辦法就是化悲痛為力量,最佳的方式就是化干戈為玉帛。惟獨和平能夠成全人類的千秋大業,惟獨和平能夠保證生命的千秋萬代。我們日以繼夜地祈禱和平!死者已逝,生者尚存,我們的淚水將要被時間吹散,我們的鮮血將要被歲月風干。美麗的少女,漂亮的少年!你們給人類帶來了什么?你們給地球留下了什么?生命能夠挽救生命。靈魂能夠拯救靈魂。但是,不幸的國家更不幸,無辜的人民更無辜。
①李磊,男,1965年出生于吉林長春,先鋒詩人、前衛批判家。主要作品有:詩集《搖滾》(1995年),長詩《道德教科書》(1996年),長詩《現代漢語》(2000年),評論《當頭棒喝》之偽民間詩歌批判書(2002年),評論《中國新詩,事在人為》(2002年),評論《蛻了皮我也能逮住你》(2003年)等等 。本文有刪改。
8.本文題目中的“人肉”是指什么?
9.作者對少男少女的犧牲持什么態度?作者認為他們應該怎么做?
10.下列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a.文中劃線句子中的“杰作”是對少男少女勇敢赴死精神的頌揚。
b.與《安妮日記》相比,兩篇文章的主題是一致的。
c.“灰飛煙滅”語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d.“誰也不是石頭里蹦出來的孫猴”旨在強調人沒有孫悟空的本領大。
e.“化干戈為玉帛”就是以恐怖來對抗恐怖。
參 考 答 案
2.解釋下列詞語。
蛻變:(人或事物)發生質變。???? 沮喪:灰心失望。
匱乏:(物資)缺乏;貧乏。?????? 安詳:從容不迫;穩重。
3.等候 hòu? 拎līn
二、閱讀理解
4.人質:一方拘留對方的人,用來迫使對方履行諾言或接受某些條件。
無辜:沒有罪。
5.文中的“人質”是指“無辜的重要市民”。
6.除了對戰爭的性質作了進一步的思考外,還憧憬了自己的未來,向往樂觀向上的人生。
7.不矛盾。
屠殺是統治者謀劃的,但具體是由各個國家普通的勞動者,以及來自民眾的普通士兵做出的,所以說“蕓蕓眾生的罪過和他們(政客和資本家)一樣大”。
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戰爭的罪惡必將終止,人民也將覺醒,從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獲得的幫助,從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她認為正義能夠戰勝邪惡,善良能夠戰勝野蠻。這并不能混為一談,所以不矛盾。
8.指充當“人肉炸彈”的少男少女。
9.珍愛生命,創造和平,化悲痛為力量,化干戈為玉帛。
上一篇:《安妮日記》節選在線閱讀
下一篇:杰克•倫敦《熱愛生命》同步練習(一)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四
1、深刻了解德國納粹給人類造成的災難。
2、學習日記的寫法,利用日記記下自己的心靈軌跡。
教學設想
1、學習安妮在困境中從不絕望、滿懷理想的積極的人生觀。
2、圍繞“戰爭與人”的話題寫一篇日記。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
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于花季之齡死于納粹集中營。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作為一名成長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的社會大環境中,藏匿且充滿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深深地揪動著每一個讀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心靈獨白,更是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二、走近作者
安妮是德國猶太人,為逃避納粹大屠殺,安妮一家到荷蘭避難。后來,中立的荷蘭也被德軍占領。從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歲少女的眼光記述了這段苦難煎熬的歲月。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親將她遺留的日記付梓出版。
這本日記已轉譯成54種文字,共印刷3000萬冊。
三、關于《安妮日記》
安妮撰寫其日記的第二版本(b版)時,為里面的人物使用了假名。她本來想稱自己為安妮·歐理斯(anneaulis),后來又想以安妮·羅賓(annerobin)自名。奧圖為其家人使用真名,其余人名則依照安妮的心意。
讀者不妨記住,我們這個新版本有許多是以安妮十五歲時寫下的b版為根據。安妮有時候會回顧從前,為某則日記寫下幾句評語。這些評語,我們都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清楚標識。安妮拼字與其他文字上的疏誤,我們也代為改正。除此之外,本版文字都忠于安妮的原作,因為這是歷史紀錄,多事編派與澄清都是不宜的。
四、關于“那個時代”
希特勒上臺之后,在全國掀起迫害猶太人的浪潮。德國的排猶是全民性的,雖然有許多德國人不同意驅逐猶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動浪潮下,這種聲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歲,本當生活在陽光和歌唱中,但是為了躲避迫害和殺戮,她躲進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著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樣獲得幸福和愛情,安妮比一般的女孩考慮得更加迫切。法西斯剝奪了她在陽光下散步的權利,但是無法剝奪她夢想和思考的權利。《安妮日記》所告訴人們的是一位少女如何在戰爭狀態下面對種種迫害的經歷。節選部分的內容,突出表現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對戰爭與和平的思考。
五、文本研習
指導:她指導自己所遭受的苦難都是戰爭造成的,而報復只會增加仇恨,讓戰爭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記傳達了對戰爭的憎恨和對和平的向往。
指導:盡管戰爭僅僅是極少數人的意志,但是戰爭的進行依靠的畢竟是大眾,如果大眾能覺醒,認清侵略戰爭的真實目的,如果大眾能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如果大眾不屈從于專制集團的利益,戰爭是有可能被制止的。
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日法西斯蒙蔽了他們的人民,而戰爭結束后,這兩個民族人民對侵略戰爭的反思有很大的差距,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如果僅僅把戰爭罪惡歸咎于統治階級,就無法實現民族的反省,人民沒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戰爭的再次發生。
問題設計3、人類制止戰爭,實現和平的途徑,是什么?
指導:人類制止戰爭,實現和平的途徑,首先基于對人的尊重,對生命的尊重,認識到和平發展是人類進步的唯一道路。
指導:(1)這里強調“所有人”,照應了前文的蕓蕓眾生的罪過和戰爭發動者的罪過一樣大這一見解;說明要接受蛻變的是所有人。而非幾個戰爭狂。
問題設計5、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試分析其好處。
(1)炸彈又如雨一般落下來。
指導:說明炸彈的密集。
(2)我從一個房間徘徊到另一個房間,在樓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來會唱歌的鳥被剪去翅膀,不斷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籠子的鐵條。
指導:小鳥的力量何其柔弱,突出了我的弱小。
(3)大片烏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墻一樣擋在我們面前,想壓碎我們,只是還壓不過來。
指導: 戰爭的煙云太厚重了,可以看出在戰爭面前普通人的弱小和無奈。
上一篇:《安妮日記》教案1
下一篇:《安妮日記》教學設計3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五
【教學目的】
1、能體會安妮用生命記錄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戰爭對少年兒童身心的傷害、摧殘,認識法西斯的罪惡。
2、能把握日記真實而直接地表達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安妮用生命記錄下的情感和思考,認識法西斯的罪惡。
2.把握日記真實而直接地表達人物情感的作用。
【教學方法】運用“問題探討”方式進行學習。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女孩,本應是個陽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陽光,本應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綻放”,十二三歲的她就被德國法西斯剝奪了在陽光下散步的自由,這個女孩就是安妮?弗蘭克。請同學們閱讀有關安妮的介紹(見p60)……從介紹中知道,《安妮日記》從1942年安妮13歲生日寫起到1944年8月4日被納粹黨衛軍發現時為止,記錄了她13到15歲的心路歷程。讓我們設身處地,試著去感受這位小女孩在德國納粹統治時期的非凡閱歷與思考。
二、整體感知
所選的9則日記,除第一則是有關日記的說明,其余8則或記敘事實,或抒發感想,除了描寫苦難的生活,記錄所見到的戰爭,更多的是發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閱讀時可以先概括每一則日記的內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話語,準備探討。
第2則――主要寫了關于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和毒氣室的情況,寫了人們在納粹占領下的恐懼。|提出的問題:我也是德國人,但是被希特勒剝奪了國籍。
第4則――寫在飛機空襲時,由于自己是猶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樣危險。|提出的問題:因為得知墨索里尼下臺的消息,想到戰爭結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6則――寫八個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問題:在黑暗和危險中,渴望得到自由。
三、問題探討:
尋找對話對象,戰勝心靈上的獨孤。
2、安妮身處特殊環境,有著常人無法達到的思考深度。她對戰爭的觀察和描述,她對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悶和煩惱,都有點和十五歲左右的年齡不相稱,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理,為什么會有和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可以請學生查閱20世紀30年代前后德國社會政治方面的資料,除了利用網絡和圖書館,還可以去請教歷史教師。)
1929年安妮生于法蘭克福,在她4歲的時候,她就生活在排猶的陰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臺,在德國掀起迫害猶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被迫帶領全家遷居荷蘭。德國的排猶是全民性的,雖然有許多德國人不同意驅逐猶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動浪潮中,這種聲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歲,本當生活在陽光和歌唱中,但是為了躲避迫害和殺戮,她躲進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著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樣獲得幸福和愛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慮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處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她對戰爭的觀察和思考要比同齡人更加深沉。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難都是戰爭造成的,而報復只會增加仇恨,讓戰爭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記傳達了對戰爭的憎恨的對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則日記中,安妮這樣寫道:“戰爭不只是政客和資本家搞出來的,蕓蕓眾生和他們的罪過一樣大”安妮的這句話是否正確?請大家討論。
探討時可以注意一下習慣說法。習慣說法一般是把戰爭說成“政客和資本家”的利益之爭。我們也習慣上把戰爭作為一小撮政客資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惡,而忽視了人民應當負的責任。這在安妮那樣具體的受害者看來,是難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趕進毒氣室或是對手無寸鐵的婦女兒童開槍,在一個城市制造幾十萬人的大屠殺,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資本家親手所為,而是各個國家普通的勞動者,以及來自民眾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為納粹排猶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補充資料:
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當政的時候,這些國家的工人和農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國150萬納粹黨人中,工人和農民黨員共50多萬,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組織的瘋狂屠殺猶太人的行動中,很多是來自德國社會底層的普通工人、農民和商人。
如果僅僅把戰爭罪惡歸咎于統治階級,就無法實現民族的反省,人民沒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戰爭的再次發生。
同樣,在日本侵華期間的所有的燒殺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對那場戰爭不僅默許,而且積極地擁護并參與了侵略和屠殺。日本人民不是無辜的,他們也是施害者,對這場戰爭,他們也是有責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經歷了戰爭苦難,而沒有深刻認識他們給中國和亞洲人民制造的苦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內心世界是邪惡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邏輯。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戰爭的罪惡必將終止,人民也將覺醒,從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獲得的幫助,從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她認為正義能夠戰勝邪惡,善良能夠戰勝野蠻,這是很正常的。
6、拓展討論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與世無爭,只想過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雖然有點“另類”,但是,炮火奪去了他那握畫筆的手。普通人本來都有自己的人生設計,但是戰爭破壞了一切,包括他們最平常的夢想。
(2)曾有人批判《遭遇》,認為它“渲染戰爭恐怖,鼓吹和平主義”,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請結合本專題文章,和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戰爭恐怖”不是“渲染”出來的,而是客觀存在,這種所謂“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讓人民知道戰爭造成的災難,就很難制止戰爭的發生。任何戰爭,最終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眾。所以應當維護和平,盡可能地防止戰爭的發生,通過其他途徑解決矛盾。
四、課外作業:完成《學習與評價》的有關題目。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六
大家好!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展現我們的個性風采和精神面貌,豐富我們的學識,拓展我們的視野,學校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讀書教育活動。本學期初,我們更是認真制定了以“誦讀經典美文,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的課外閱讀活動計劃,根據不同年級,分別由我們語文老師負責向各位同學推薦了許多必讀、選讀書目,所推薦的書目大都是經典名著。
在平日里積極開展課外閱讀的基礎上,我們本著“繼承傳統、精辦活動、人人參與、突出特色”的原則,又精心設計了本屆“誦讀經典美文,傳承中華文明”讀書節活動。為此,11月14日的集體升旗儀式上,顧校長親自作了題為“讓書香伴隨我們成長”的報告,向我們全體同學作了動員,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讀書節活動。之后,我們全校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各班分別開展了好書推薦會、古詩文誦讀擂臺賽、課外閱讀知識競賽和“書香校園”手抄報大賽等等,在各班進行轟轟烈烈的比賽之后,各年級又分別開展了以上活動。經過層層選拔,許多同學還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我愛書”現場作文比賽、“我愛書”演講比賽、經典名著讀后感評比等等。
轉眼間,以“誦讀經典美文,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的本屆讀書節活動就要降下帷幕了,回顧過去的半個多月,不禁感慨萬分。我覺得讀書節活動,讓我們老師更多地發現:作為學生的你們,真是了不得!就拿二(3)班來說吧,全班同學小小年紀卻個個都能把一百多首古詩文背得滾瓜爛熟,而且能了解詩詞的作者及所處的年代。他們的一堂古詩文誦讀大賽觀摩課,讓兄弟學校的領導、老師贊不絕口。其實,我也知道全校其他各個班級的同學也毫不遜色。再看看我們全校各班選送來的“書香校園”手抄小報,不論是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是高年級的學哥、學姐,不論是從小報的版面設計樣式,還是從小報的內容、色彩、插圖等等,我們都不難看出同學們的認真態度和不凡的書寫、繪畫技能,還有你們的不俗鑒賞審美能力。
因此,在今天的讀書節閉幕儀式上,我們將表彰一大批獲獎者。其中有各班推薦的“小書迷”117名,“綠色書香家庭”39個,“我愛書”演講比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21名,“我愛書”征文比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106名,“書香校園”手抄小報一、二等獎獲得者180名,古詩文誦讀比賽一、二、三等獎獲得者78名,課外閱讀知識競賽一、二等獎獲得者117名,還有將表彰在本次讀書節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班級為“綠色書香教室”,共計21個。
分析和總結這屆讀書節活動,我們覺得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全員重視,目的明確
本次讀書活動,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全體教師的支持,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語文老師的重視。同時我們還高興地看到,讀書節活動也得到了各位家長的重視,許多家長甚至參與了讀書活動,為孩子作了很好的榜樣,當然還有部分社會人士的支持。本次讀書活動的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希望通過舉辦“誦讀經典美文,傳承中華文明”系列活動,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活躍同學們的第二課堂,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促進同學們的語言素養,營造課外閱讀的良好氛圍,充實同學們的生活,激勵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二、宣傳到位,思想統一
為了使讀書活動深入人心,取得預期效果,德育處、教導處、少先隊等都非常重視此次活動的宣傳動員工作,先后召開了多次語文教師會和班主任會議,還利用了集體升旗儀式和紅領巾電視臺作了專門的宣傳發動,班主任、語文教師也利用班會、晨會作宣傳,還有的老師專門通過“網上家長學校”向家長發送短信,請家長協助督促。正是我們全體師生,以及廣大家長對讀書活動一致的認識和統一的思想,為開展好讀書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三、精心組織,善始善終
我們能根據自身實際,從時間、地點、活動形式、活動內容及參加人員等各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充分調動了廣大師生參與讀書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各項活動有條不紊、有聲有色地開展。自讀書活動下發通知后,各責任老師、各班同學就都能迅速行動起來,能按照學校計劃作相應的活動安排,并逐項落實。對一些活動我們相關的年級組長、責任教師作了具體的布置,制定了評分標準和考核辦法,形成了一整套規范的資料。在讀書活動的后期,我們也能克服困難,認真總結,今天也組織召開總結表彰會,使整個讀書活動做到有始有終,圓圓滿滿。
四、全員參與,形式多樣
這次以“誦讀經典美文,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的讀書節活動,是我校的大型活動,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大力支持,全校六個年級共有39個班級2164名同學人人參加,參與面大,覆蓋面廣。在活動的組織形式方面,包括作文輔導報告、演講比賽、古詩文擂臺賽等共有八項之多,這也激發了我們學生的參與熱情。
五、效果明顯,意義深遠
辛勤的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成果,通過讀書活動,涌現出了一大批“小書迷”。我們欣喜地看到,校園里讀書的聲音多起來了,讀書的人多起來了,到圖書館借閱圖書的人多起來了,到書店里買書的人多了,看到這些,我們作為讀書活動的組織實施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到了一種莫大的欣慰。
此次讀書活動雖然告一段落,但它不應該僅僅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更應該作為一個新的起點;不應該僅僅只是一時一事,更應該把讀書作為一種終身的學習。我們希望看到,今后能在一些班級成立讀書會和讀書興趣小組,希望讀書活動將會在我校深入持久地延伸下去,并不斷得到充實、豐富和升華,直到讀書之風氣在我們校園內蔚然成風。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七
我把《安妮日記》讀完了,我今天不寫希特勒和猶太人,而來寫寫里面的.快樂小天使安妮。
我總覺得她跟我的脾氣一摸一樣,)都喜歡大吵大鬧,(當然也跟我一樣喜歡和爸爸媽媽頂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我每天快快樂樂的生活心情都能那么好。
而她卻每天都愁眉苦臉的一點也不快樂,我讀書的時候一直在想:如果她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的話那會不會是另一個我呢?這個問題我始終想不明白。
可是我知道我就是我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
當然我不會為了這個問題而每天愁眉苦臉,你肯定仍然是會看到每天快樂的我哦!
每個人都是個天使只要做好真正的自己,不去為了學習而痛苦、不去為了問題而悲傷、不去為了親人而長吁短嘆,記住只有做好真正的自己,生命才會更加精彩!
安妮日記心得體會字篇八
寒假里,我讀了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讓我無比感動。文章通過深情款款的筆觸,樸素醇厚的語言,描寫了父親送別遠行求學兒子的經過。作者以特定的觀察視角——“背影”,體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文章開頭第一句“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引出了文章的背景:作者二十多歲時,他的祖母去世,而父親失去了工作。他們變賣家當,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導致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讀到這里,我深切地體會到了當時作者家庭的困頓,真想幫助他們一把!
但這時父親并不氣餒,過了不久,他便前往南京謀事,這時朱自清剛好要去北京念書,父子倆便同行。他們先到了南京待了幾日,而后朱自清動身去北京,父親決定親自送他。朱自清到了車上,父親叮囑幾句后便去月臺的另一端買幾個橘子,讓兒子帶在路上吃。父親的背影又一次出現了:“他用兩手攀著欄桿,兩腳再向上縮;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讀到這里,我眼前出現了一位時時刻刻都在為兒子著想的父親,感受到了他那隱匿卻不失深沉厚重的父愛。
后來,朱自清家中越來越慘淡,他父親觸目傷懷,情郁之中,自然發之于外,家里瑣屑往往觸他之怒。但父親對兒子的愛數十年如一日。后來,父親給朱自清寫了一封信,不禁勾起了朱自清對父親的回憶:“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讀完這些,我不禁也想起自己父親,他那慈愛的笑容、溫暖的懷抱、微挺的肚子……他對我點點滴滴的愛都將永遠留存在我的記憶中。
讀完此文,我覺得人生就如一場大夢。在這個大夢里,會有長長短短、深深淺淺、肥肥瘦瘦、甜甜苦苦的無數小夢。這些夢無時無刻不在變幻,而唯有叫“愛”的夢永遠不變,永遠給人氤氳似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