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狂人日記讀后感字篇一
《狂人日記》中所謂狂人,就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語無倫次,意識好象也有些不清,魯迅用了非常顛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敘述了中國從前的本真:人吃人。雖說文章是虛構的,可也微微泛出點點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讀上去會感到壓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調子,可你只要細細“品嘗”如此深奧的小說,興許也會感到憂愁:高遠的夜空,朦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魯迅以神一般的描寫,敘述了舊中國兒女的凄楚和絕望,又以神奇的筆觸,有道出幾千年無人敢道出的詠嘆。
是啊,在這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優勢誰是能足以相信的呢?當然了,除了自己,還有誰呢?
在那位“狂人”眼里,他不僅想保護自己,又想保護那些千千萬萬人當中又要被“吃”的孩子。
最后一段就寫出了他憂患的希望:誰不希望快點救救孩子呢?只有讀得懂魯迅的人,都明白他寫出了什么。在這奇異的文字里,可以讀出我們中國民族的憂患。魯迅曾經說過,希望是苦楚中勞動人民創造出的。
看來,《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是對舊社會人民的深層批判。
狂人日記讀后感字篇二
“封建制度是一種落后的制度”。是啊!封建制度就是吸血鬼,食人魔。
狂人總是以為有人要吃了他,就連他的親人也不列外!親兄弟本應互相幫助,齊頭并進,可狂人的大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對狂人有偏見,也要“吃”他!
魯迅寫這篇文章以一個瘋子的角度,從一個瘋子的眼中看清這個世界的黑暗,還原了一個吃人的封建社會。他身邊所有人要“吃”他,實際指地主和官僚迫害農民、窮人。這樣就成了惡性循環,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然而,狂人也是指那些對抗封建社會的“瘋子”。文中那些人用世俗的眼光看他——傻子,瘋子。如果有革命精神的人看他——已覺醒的人。狂人雖然神經錯亂不清,但又有過人的思想。他從“仁義道德”中見到了吃人,揭開了封建社會的面紗,對人民的殘害,可卻說自己“仁義道德”,可笑!
狂人,不狂!在時代的推動下,他的想法已被證實!在那個年代,他以超前的膽量說出這樣的話,他敢于挑戰傳統的權威,這個人,他狂嗎?
生存的意義在于打破這個局面,而不是等著被吃!可像狂人一樣的人太少,去了,無疑是飛蛾撲火,也會被“吃”.
“救救孩子”這句反映出魯迅先生渴望革命,同時,那個時代也需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