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被愛的感覺真好字篇一
;“寧書記,快進來烤火,別凍著了,喝碗酥油茶暖暖身子!”11月25日,寧郁回到了“第二故鄉”——九寨溝縣大錄鄉大錄村。每走到一戶,“親人們”都手捧潔白哈達在門口迎接著他。聽說寧書記要回來“探親”,群眾早就盤算著要“高規格”迎接好“親人”。
大錄村是距離九寨溝縣城最遠的一個貧困村,道路崎嶇,交通不便。全村共122戶5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35戶114人。群眾主要收入來源為外出務工、畜牧養殖、種植青稞、玉米等,以及退耕還林、草原獎補等政策性收入。
2016年3月,九寨溝管理局的寧郁成為大錄村第一書記。到任后,寧郁就撲下身子苦干實干,幫助老百姓解決勞務輸出,抓產業發展,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大錄村的每一處都留下了他奔忙的身影。
“人雖然離開了大錄村,但是心永遠在大錄村,因為大錄村已成了我的‘第二故鄉。如今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我也開心,回家的感覺真好。”兩年扶貧工作結束至今,寧郁仍時時關注著大錄村的發展。
與寧郁一同回訪的還有駐村工作隊隊員丁志國。“現在群眾的感恩意識明顯增強了,他們發自內心地想要脫貧致富。下一步,我們省直機關工委將繼續在金秋助學、黨員干部教育培養等方面發揮幫扶作用。”再次踏上九寨溝這片熱土,見到大錄村的“親人們”,丁志國感到親切又激動。
重返大錄村,呈現在回訪人員眼前的是煥然一新的村貌,干凈整潔的道路,以及群眾的歡聲笑語。“駐村工作隊來到這邊以后,幫了我們很多,送雞苗、銷售雞,還幫我們修好了房子,真心感謝他們。”大錄村村民蒲瓦澤任說。
幫扶就是要在一線真扶貧、扶真貧。南坪鎮雙河村貧困戶吳代關因病長期吃藥,在幫扶過程中,駐村工作隊找準致貧“病根”,為他量身訂制脫貧計劃,實施相關幫扶政策。“我以前買藥報不了賬,我們衛生院幫扶責任人知道情況后,從外面把藥進回來,讓我報50%的賬,解決了我吃藥貴的大問題。”吳代關說道。
據悉,九寨溝縣參加此次“大回訪”的人員包括省、州、縣三級部門選派的已輪換“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共38人。“‘大回訪讓老的工作隊跟新的工作隊也能坐在一起交流心得。我們將從他們手中接過接力棒,繼續宣傳好黨的政策,落實好黨的政策,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雙河村現任第一書記葉晶珠穆說。(供稿單位/中共九寨溝縣委組織部) (責編/馮雅可)
相關熱詞搜索:;被愛的感覺真好字篇二
幸福的感覺真好,為什么呢?因為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擁有的幸福。父母能陪伴我們一時,不能陪伴我們一世,那我們更應該珍惜父母給予我們的幸福。
我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一會兒給我測體溫,一會兒喂我吃藥,那時身體不好,吃什么都是苦的,都想吐,喝著米湯,吃著雞蛋羹,突然我的胃里一陣翻騰,“哇”的一聲,剛吃下去的東西全吐了,那個味兒難聞極了,媽媽連忙給我拿毛巾,打掃一地嘔吐物,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我既難受又感動,眼眶發熱,淚水涌了出來。媽媽摸著我的額頭說:“不要緊的,兒子,去床上睡一會兒。”我感覺好幸福。
記得我十歲生日的時候,小伙伴都來了,他們紛紛祝福我,搖曳的燭光里,我許下美好的愿望,被友情包圍,我覺得我好幸福。
當然幸福不止這些。比如能吃一頓可口的飯,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家,給別人帶來快樂,還有很多……幸福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生活在幸福中的我們,別忘了周圍那些不幸的人,把你的幸福傳遞給他們!
被愛的感覺真好字篇三
色彩斑斕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它像一只盛滿音符的匣子,一打開便會飛出一支支動人的歌。而我最愛聽的是那一二支:原諒別人,感覺真好。
事情發生在一個炎熱的夏天,教室里熱得像蒸籠,我不耐:煩地擦著臉上的汗。忽然,不知是誰在灑水,全潑在我腳上了。頃刻,鞋、襪子都濕透了。我立刻火冒三丈,站起來喊道:“誰這么不長眼!”這時,她端著臉盆,直起身來,滿臉笑容道:“對不起!”原來是她,記得上個星期,我不小心弄掉了她的文具盒,把她的鋼筆摔壞了,雖然當時她很不在意,但我知道,那是她最心愛的鋼筆。今天她把水潑在我腳上,會不會是報復我呢?我尋思著,只覺得腳上濕乎乎的,像浸透水的海綿,難受極了。
我不停地跺著腳,但眼光卻一直盯著她。只見她嘴唇微顫,臉憋得通紅,淚水在眼眶里打轉。這分明是真誠、友善的表情,根本沒有一絲幸災樂禍,更沒有憎恨。我望著她,心里也十分不平靜。其實,說一句“沒關系”原諒她,這事也就過去了。可話到嘴邊又……,還有五分鐘就要上課了,但這原諒的話怎么也說不出口。周圍圍了一大群人,可就是說不出那幾個及為平常的字。我緊咬著嘴唇,心里無數次念叨著:一定要說出。再看看她,一臉的真誠。
這時,沒有一個人說話.仿佛都在等待我的這句“沒關系”。我一陣心悸,輕輕地對她說:“沒關系,這沒什么!”我的話音剛落,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這時,她突然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我感到好溫暖,好親切。原來,原諒別人是那樣的快樂,感覺是那樣的美妙。
其實,學會寬容諒解別人,像放下沉重的擔子一樣,感覺是那么輕松,那么舒暢。也正是由于人們能夠寬容諒解別人,生活才變得那么美好!
啊,豐富多彩的生活像盛滿音樂的匣子,而那支最動人的歌就是:原諒別人,感覺真好!
被愛的感覺真好字篇四
每個人都成功過,或大或小,成功的感覺總是那么好,我也不例外。
那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哥哥說要去爬山,我嚷嚷著也要去。哥哥說:“我估計你還沒爬到一半就不行了,你還是在家寫你的作業吧!”“不,我就要去!我保證不會像你說的那樣!”在我的軟磨硬泡下,哥哥終于答應了。
“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我們像春天一樣,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我哼著歌兒、叫著、笑著、跳著,興奮地跟著哥哥往上爬。哥哥勸我說:“你省點力氣吧,山還高著呢。你現在把力氣用完了,待會就沒有力氣了。”“不會的,不會的,你就別瞎操心了。”我信誓旦旦地說。
沒過一會兒,我果真像哥哥說的那樣,沒了力氣,一屁股癱坐在地上。哥哥沒好氣地說:“你看吧,我勸你不聽,還讓我別瞎操心了。你呀,就在這待著吧,我先爬山去了。”哥哥走了,只留我一個人坐在原地。我心想:我到底爬還是不爬?爬吧,我也沒有多少力氣了,再爬我就累死了;不爬,可我之前還說我不會半途而廢呢。最后,我決定扯花瓣來決定,被扯斷拿在我手里的那部分凸出,就爬;反之,就不爬了。我隨手摘了一朵花,一邊扯,一邊說:“爬,不爬,爬,不爬……”最終的結果是——爬。這是老天爺的決定,我不能不聽啊,自己答應是事含著淚也要完成。我鼓勵自己向上爬去。
爬到山頂時,我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放眼望去,哇!好美呀!山上山下的美景盡收眼底: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還有一些紅的、黃的小花點綴其中,房子顯得小極了……我頓時覺得一切的努力都值了!
成功的感覺真好!雖然成功的道路上充滿艱辛,但只要你有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
被愛的感覺真好字篇五
一片廣闊的世界里,有幾個幼稚到天真的孩童,有幾聲嬉鬧到喧囂的笑。土地上忘乎所以的小身影一回頭竟那樣熟悉,從沒有這樣想借風的翅膀去飛翔,如此向往遠方,擺脫了束縛,飛到目的地,才發現長大的我,早就離開了最初的無邪。
一度在邊界上徘徊的我,勇敢邁出的第一步還不算晚。如果沒有文字的喂養,可能長大的感覺還未曾得嘗。
曾經固執地偏愛一株梅花,長大的我,自然而然選擇了幽溪詠竹,一剎的綻放不如細水長流的明月竹韻。
曾經有人同我一樣,瀟灑是長大的代言詞成了我們的通病,誰都不曾知道,自以為瀟灑的時候是離瀟灑最遠的時候,有意而為之的成熟叫做幼稚。
成長,就是冶煉然后沉淀,是提煉然后選擇,好比經歷了一場痛苦———把自己一點一點磨碎,一絲一絲錘爛后熬成糊糊的一鍋,再一飲而盡:但是,你還是你。
每個人都聽見周圍渴望幼稚的埋怨,我曾一度害怕長大,但時光就這樣讓我無所遁形。我以為成長是很沉重很沉重的,以為它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但只有當它真的來臨,我才發現它一直都是很輕很輕的。
體會長大的感覺是在感受離別之苦的時候。本來還相存的別離,在一夕之間把我生生剝離。爺爺最疼我,總把最好的給我,我一直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直到——世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去了。我不是悲傷,是被麻木了。從那以后,我再也沒哭過。在夢里乘一葉小舟順水流去,在薄霧彌漫的時光里等待目的地,還沒來得及把一切美好裝進夢里,竟這樣悄無聲息。這樣一次清澈別離,留下的是塵土的步履,帶走的是心底的烙印。成長了的我也覺悟了許多。
從前不去注意的點滴,今天的我看來一切都是這么美好,大大咧咧的我,也學會了欣賞分明的四季;從前那個沒心沒肺的人也會在一團蒲絮前駐足觀立,學會在一片落葉前輕聲嘆息。
有人說,成長的滋味是一顆酸甜的草莓,這顆草莓總是只能留給我們獨自一人品味。各種酸與甜只有自己知道,但我們依舊喜歡,因為我們留戀這種味道。操場曾經活潑的身影裝飾了年少的夢。有的人在染盡歲月履痕的小樓守望,有的人將不甘掛在面前的窗欞上,在學弟學妹的歡笑中尋找當年的幼稚。心底被操場上似曾相識的景象深深抨擊,淡淡的記憶涌上心頭,剝開已被遺忘的真切。關于從前的許多許多,被笑聲淹沒,也被未來承載。你可以多情地拾擷,也可以淡漠地丟棄,從前及其或者遺忘,都不重要。心底依舊是一樣的明天,一樣的風景。
成長的我們,把心性很好地掩埋——習慣了淋雨的我們,如今也只是撐一把傘,站在雨里,看那雨絲打在地上碎成一片晶瑩。
文字,這兩個字徹底改變了我。步入五年級后整天和文字打交道,這種叫做作文的東西,讓我瘋狂的迷戀上了。這個顛覆了我性格的事物一直伴著我,有時候心里的想法由文字來保管再妥不過。于是——那些不懂事一點點在文字中消失殆盡。
長大的感覺似乎讓我茫然,曾經的堅定也開始動搖。成長以來,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曾經對畢業充滿向往,如今卻是滿滿的怯澀。長大,懂了什么是朋友,更懂了什么是分離。
這些情感隱去棱角,跳到紙上成了一行行文字。寫作時候的我,總能得到一種“寧靜以致遠”的舒坦。而文字,也總是在無意間暗合了我的心境。也常常庸人自擾,在浩渺的天地間落得一份害怕別離。
我寫作,與潺潺的流水聲無關,與啾啾的鳥聲無關,與朗朗的風月無關。只是覺得這樣做能讓我安寧。我喜歡寫作,如同品茶之人愛茶,讀書之人愛書一般。喜歡在一個安靜的午后,把自己鎖進紙里。在平淡的光陰里流動,可以消融我的骨骼。就好像喝茶,啜飲一口,可以松弛了我的心弦。文字留給我的依舊是無言的背景。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然后安靜地寫完,安靜地修改一遍又一遍。這是一個略顯繁瑣的過程。我想,人生若是也能同文字一樣修改,一定會更加完美。
炎日盛夏,正是薔薇泛濫的時節。明艷的紅,鮮脆的綠交織在一起,編一匹錦緞。不比踏雪尋梅詩情畫意,不比寒山訪松清幽自在,這樣熱的鬼天氣,沒人來賞花的時節,薔薇不合時宜地開放了。
當薔薇飄落,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化作紅泥,抹不去的,依舊是一縷香。此刻,我的心靈猛然受到了洗滌。哪怕零落成泥,也不會忘懷她的容顏;哪怕繁華落盡,也會留存永恒她的幽香;哪怕碾作塵土,也會記得她翩然離去的背影。
有時候,莫名的心情不好,不想和任何人說話,只想一個人靜靜地發呆。有時候,會一個人躲起來脆弱,不愿看到自己的傷口。有時候,走過十字路口,心底會不由自主想起從前。有時候,發現自己一夜就長大了。這是我成長的風景,記載著我們共同的約定。
在這里,時光悄然從指尖流去,六年的相伴成了擦肩而過的距離。待到繁華落盡,被年輪打磨得平滑如鏡,回望過去,長大的我們,都不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