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正月十五字篇一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寓意著來年能團團圓圓的。
我們家也不例外。看!媽媽早就活好了糯米面,只見她取了一點糯米面揉成團,然后把面團捏匾扁,再把各種各樣的餡放入后捏圓,搓成圓形,這樣元宵就做好了。
水開了,媽媽把元宵放入開水里煮。不一會兒,元宵煮好了,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連忙盛了一碗湯圓遞給我,讓我趕緊趁熱吃。
啊!我的湯圓是花生餡的,看起來很好吃,我聞了聞,一股花生的香味撲鼻而來。元宵有一元硬幣那么大,有黃色·紫色,豆沙色,也有純白色。用筷子夾了夾軟軟的,粘粘的,像小朋友們吃的棉花糖一樣。舔一舔,甜甜的。咬一咬,黃色的是花生味,紫色的香芋味,豆沙色的紅豆味。也有原味的純白色,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這天,我們還去了夫子廟賞燈,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五彩的花燈比比皆是,爸爸為我和媽媽照了許多照片。回來后,放到電腦上一看,:“喲!我的女兒還真像個小明星,十足的小美女呢!”媽媽驚叫道。
這個正月十五我們全家過得可真是有滋有味啊!
正月十五字篇二
孩子們所盼望的,過節過年以外,大概要數元宵慶典的時候了。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之時,蒲城張燈結彩,好一派喜氣洋洋。
思緒遷移著……
憶……憶……
依稀記得,630歲的蒲城里一向靜謐而相素,只能望見寥寥人影,好比晨光里的星星;只能聽見悉悉索索的青石板的歡唱;只能聞到小巷里咸光餅那甜甜而微咸的香氣。
而到了新春后的元宵佳節,一向安靜得連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聽得清的蒲城,則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記得是一年的冬天,時值元宵。寒風雖似一把刃,但仍割不斷元宵的喜氣情結。我在院子里蹦噠著,一會兒裝作指揮著大人搬東西,一會兒去廚房奶奶那蹭些吃的,一會兒又遙遙望著蒲城的方向,放眼欲穿。
起初大伙兒也是樂呵呵地看著我東蹦西跳,四處搗亂。但忽然,大伙兒的臉色很謹肅了,我仍然東躥西跳。看著大伙兒那難看的臉色,我忽然明白另看玄機,切下張望,父親正一臉黑線望著我。
“去!拿你的古文來!”父親的話總是透出一股不許抗拒的威嚴。
“這兒……第七課《匆貪多》……背到這兒第17課……背十課!”他說著,還用另一只手翻了數十頁的書頁,轉身便入屋。“哦!對了!給我讀熟,且流利背誦。否則,休想去看元宵會!”他臨走前補充道。
太陽落下了,明月升上來了……
晚上九點半,當我滿懷信心地走進父親寢室,流利地背誦出古文時。父親點點頭,拍拍我的肩,說:“孩子,不錯。洗洗睡吧,明日繼續努力!”說完將我送出了寢室,關上了門。
留下我那雙淚光瑩瑩的兩只眼睛……
正月十五字篇三
今天是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著糖心圓子,喜氣洋洋。
我和老爸吃完晚飯后,徑直向燈會走去。還未到達目的地,人群就像潮水一想蜂擁而至。
隨著夜色加濃,穹廬中的“明燈”亮了。尤其是市民廣場上的那一片燈光,它們從半空中倒映在地磚上,跟著風,隨著晃動,閃爍,像一串串流動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蒼穹里的星斗互相輝耀,煞是好看!
向前走,遠處的鞭炮聲就想成一片。禮花呼哧的響,忽然冒出了大禮花,如清泉一般,灑向人間;又如顆顆珍珠,從天而降;又似朵朵花朵,開滿夜空。
街兩旁的飲食攤點爐火正旺,香氣陣陣撲鼻,吆呼聲不絕于耳。雖然已經吃過晚飯,但我匆匆看了幾眼就垂涎欲滴了。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又擠又鉆,穿過鑼鼓喧天的舞臺,終于來到了燈展處。
哇——滿眼花燈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巧奪天工,令我目不暇接:鼠燈,荷花燈,走馬燈,福娃燈……造型各異,色彩多樣,新奇有趣,贏得人們嘖嘖的贊嘆聲。再往前去,就是琳瑯滿目的商品攤了。一多黑色的玫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看就愛不釋手,便纏著老爸買下了。
正月十五字篇四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元宵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佳節的習俗。
為了慶祝元宵佳節的到來,我們學校也舉行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活動。
小操場邊的長廊里,掛滿了各種五顏六色的花燈和密密麻麻的燈謎紙條,到處喜氣洋洋、人山人海,小操場上一片輝煌。
瞧,溫柔可愛的小白兔向我們頻頻招手。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栩栩如生;含苞欲放的荷花燈也不錯,嬌嫩、柔軟的荷花瓣白里透紅,紅里夾著粉,別提有都美了;閃耀的星星燈更是讓人喜歡,它全身金黃,十分耀眼,時不時地閃爍著奇異的光芒;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用無數個透明塑料杯做成的大球燈,它如同一個晶瑩剔透的大水晶球,真是設計獨特,別具一格。
我們就像一只只小蜜蜂穿梭在花燈的海洋里。在盡情欣賞花燈后,猜燈謎更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樂趣。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猜燈謎對我來說,可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我早已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了!首先映入眼簾的'謎面是“遠看像頭牛,近看沒有頭。”(打一字)我稍加思索后,想到了“午”這個字。我趕緊把自己的答案貼到了謎語下面。這時,我旁邊的陳潔好像被一道“攔山虎”給攔住了,只見她眉頭緊皺,眼睛緊盯著謎面,苦苦地思索著。終于,她的眉頭松開了,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解出了這道難題。又一個謎面吸引了我:“四個晚上。”(打一字)這個謎語有點難,我絞盡腦汁想了好一會兒,終于想到了這個謎底。“四個晚上,”“晚”不就是“夕”嘛,“四”加個“夕”不就是個“羅”字嘛!我欣喜若狂,高興地手舞足蹈。
鬧元宵真有趣!期待明年元宵佳節,學校還能舉行一次慶元宵活動。
正月十五字篇五
今天是正月十四。今晚華燈初上,皓月當空,萬里無云。
在馬路兩旁、人行道邊,甚至連路燈上都有一個個漂亮、秀氣的花燈。家家戶戶也都掛起了紅燈籠。夜晚,那一盞盞花燈閃亮時,是多么讓人愉快!
我和媽媽從市委往家走,最熱鬧的地方要數城建局和公安局門前了。
城建局門前人山人海,交通都堵塞了。各種各樣的花燈非常好看,有孔雀開屏燈、年年有余燈、童男童女燈……最引人入勝的是一只超級大的老虎,它的眼睛碩大,張開的嘴巴甚至可以讓我在里面躺下睡一覺!大家紛紛在“老虎”前拍照留念。
公安局門前的燈也是車水馬龍,人們也是在門前拍照留念。最特別的是公安局門前的燈籠了。各式燈籠大大小小,在大門的正上方有一個體形碩大的燈籠,里面十幾個小燈泡,我就奇怪:這么大的一個燈籠,燈泡不會掉下來嗎?困惑的我抬起頭打量它。啊,我看到大燈籠里還有一個小燈籠!噢,原來如此。
元宵節除了看花燈就是猜燈謎了。我家門前就有猜燈謎的地方,猜對一個還有獎品呢!
今天一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猜燈謎。我猜中了好幾個,到了兌獎處兌了七道,結果全對了!經詢問才知道獎品是圍裙和袖套,雖然不太滿意,但我還是抱七套獎品開心地回家了。
分配獎品啦!“奶奶家兩套、姥姥家兩套,大伯家一套……”忙得不亦樂乎。
元宵節的'夜晚,我希望老師可以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看月亮!因為十五的晚上,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地收拾開學要用的東西,哪有閑功夫看月亮呀!再說了“十五有月亮十六圓”嘛!
祝大家元宵節開心、快樂!
正月十五字篇六
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這一天,我們壽昌家家戶戶都忙碌并快樂著。
上午家家戶戶都準備“團圓大餐”,下午龍舟比賽,我們壽昌的五個村子各派出20名參賽隊員在母親河——艾溪江上一決高下。
艾溪兩岸早就圍滿了觀眾,5支隊伍登上龍舟,坐進龍腹,比賽開始了,只見參賽隊員奮力地劃著水,木槳一前一后,有規律的“舞動”著,二十條槳動作整齊劃一,節奏快捷,龍舟如離弦的箭一般飛速前進。坐在最前面的是鼓手,他們赤著上身,用盡全力敲著鼓,調整著節奏,也是為自己的隊員加油打氣。
傍晚,家家戶戶,團團圓圓,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吃完了晚飯,大家又拖兒帶女,急急忙忙地趕著去看下一個節目——舞龍燈。
“啪!啪!啪!……”鞭炮聲越來越近,說明龍燈馬上就要過來了。“看見了,看見了!”先看到的觀眾都興奮地喊著。只見一條龍黃“飛”了出來,鞭炮聲越來越多,響成一片、震耳欲聾,接著第二條青龍,第三條紅龍……五條龍出現了。大家都擠上前去摸龍的胡須,因為摸摸龍的胡須會在今年走大運。
表演開始了,只見龍頭“追”著最龍珠舞動,隨后的龍身也跟著龍頭一起扭動起來。接著龍身卷成了好幾個圈,把龍頭圍了進去,大家正在找龍頭,忽然,龍頭在最中間最高處“鉆”出來,緊跟著“龍珠”上下翻動,還不住地向人們點頭呢!大家紛紛鼓掌喝彩!
正月十五字篇七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著,等待著……。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著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嘗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夸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么高的評價,我心里美滋滋的。
正當全家都看著絢麗多彩的煙花時,我悄悄地拿起地上的一些雪,趁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將兩個較小的雪球塞進了爸爸媽媽的脖子。爸爸媽媽冰得一哆嗦,愣住了。回過頭來,爸爸拿著幾個雪球就沖了過來,將我打得落花流水,媽媽也毫不示弱地沖了過來。我也不能不爭氣,隨手拿起一個大雪球扔向他們,爸爸的頭低了一下,雪球竟砸向了媽媽。 媽媽為了報仇,拿出他們做的最大的雪球扔向我,說時遲那時快,我“哧溜”一下就趴在了雪窩里,那機靈勁兒,不知道哪里來的。這一趴,雪球自然沒砸到我身上!我使出全身力氣自衛反擊,他們本來就大,我哪里是他們的對手,這不,他們連發炮彈,全中了,看著我狼狽不堪的樣子,爸爸和媽媽哈哈大笑起來,仿佛回到了童年。
正月十五字篇八
讓人緊張的期末考試被時光老人悄然地帶走,迎來期盼已久的快樂寒假。在這個寒假里,我們一家老少回老家,過一個熱鬧而意義非凡的大年,我還親手放煙花!這對于膽小的我,是個突破與的意外收獲!
在臨近元宵節的晚上,經過近千里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我美麗的家鄉--湖南。一路上,看著這里郁郁蔥蔥的大樹;聞著這里清新的空氣;聽著這里鳥兒動聽的歌唱,疲勞的感覺頓時消失,與深圳的`繁忙相比,真感覺這是到世外桃源呀!一下車,外公熱情地迎接我們到溫暖的屋里,饑腸轆轆的我們,馬上就吃上香噴噴的團圓飯。
團圓飯當然少不品元宵。元宵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或為實心,或帶餡兒,陷主要有豆沙、白糖或包些核桃仁、花生米之類的,人們一般把元宵放進鍋里煮,幾分鐘后,便煮熟,把元宵盛進鍋里,再加點湯,哇,圓圓的元宵像是一只只小魚,在碗里歡快地“游來游去”,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咬一口,真是好吃極!元宵又叫做“湯圓”,因為“湯圓”和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元宵是在晚飯時吃的,吃這種極具象征意義的東西,寓意來年幸幸福福、團團圓圓。
緊接著,我們看著家家戶戶到處張燈結彩,我們也不甘示弱,準備放煙花。走出大院的門外,來到一個大坪上,抬頭仰望,只見一輪皎潔的月亮和兩盞大大的燈籠,把夜晚裝扮的格外明亮燦爛!
開始放煙花,爸爸拿出一個“小向陽”放在空地上,點燃引線之后,迅速地跑回來。“砰”絢爛的煙花猶如花朵一般在天空中綻放,放眼望去,天空被煙花占據,五彩繽紛的,像春天的花兒一樣艷麗,像天邊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光彩奪目!我們一邊觀看,一邊高聲喝彩,就連一歲多的弟弟也被著這美麗的煙花征服,總是一刻不歇的他竟然站在煙花前發呆!
這時我忍不住要拿出我最喜歡的一種煙花:煙花棒。爸爸點燃它,它立刻閃爍出迷離的光點,就像無數溫柔的小精靈在跳舞。我深深被它吸引,終于克服膽小的毛病,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勇敢地握住它,來回在空中揮舞,在一旁激動的媽媽馬上用相機記錄這珍貴的突破瞬間,并不停地夸我,太棒!太漂亮,就像花仙子一樣!
弟弟看到我這么投入,也在旁邊呆不住,鬧來鬧去的也要親自來放煙花,于是爸爸也給他點燃一根煙花棒。他一抓到煙花棒,立刻興奮起來,隨舞動的煙花手舞足蹈的,高興得哈哈大笑起來,看他那見牙不見眼樣子,我們都被逗樂!你若見這場景,肯定也會忍俊不禁的!
然后,爸爸又拿出更精彩的“彩珠筒”來,迅速點燃它,我緊緊地握住彩珠筒的棒子,隨著“砰砰”的聲音,天空又出現五顏六色的花朵,就像一把把打開又合上的彩傘,讓人看得癡迷。我們振奮地數著每一顆開放的“彩珠”,就像給家人與朋友們送出新年的一個個美好愿望。茫茫的夜空在它的點綴下,更是美不勝收!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個個煙花相繼點燃,讓我想起一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是啊,煙花響起,溫暖大地。辭去冬天又迎來春天,新的一年在美麗的祝福聲中開始,我祝福大家在馬年里平平安安,心想事成,馬到功成,多寫作文,多活獎品,生活就像煙花一樣精彩而美麗!
正月十五字篇九
“牛年大吉,打一字!”“犁!” “答對了!” 原來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同學們一到學校就迫不及待地互相交流著自己準備過來的燈謎。今天下午,我們還將與一年級同學一起猜燈謎,吃湯圓呢!
毫不容易熬到了下午。同學們爭先恐后地領走了“燈籠”。一只只燈籠如火般耀眼,我們小心翼翼地拉開燈籠,上面有個巨大的“福”字。
火燒人間。善良的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到人間災難,便冒著危險告訴了人們。人們苦思冥想,就用掛紅燈籠,放火炮,使天帝以為火已經燒了人間。為了紀念此日,人們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掛燈籠,放鞭炮。
我們來到了對口班級 - 一(1)班。我被分配到了紅組,組里共有6名小朋友,個個活潑又可愛,有的`做好了猜燈謎的姿勢,有的戴著眼鏡洗耳恭聽,還有的睜大眼睛躍躍欲試。
我的謎語是“雙木非林心相連”(打一字)。小朋友們苦思冥想卻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一步一步地提醒他們。終于,其中一個小朋友大聲說出了“想?”“答對了!”“耶!”同學們歡呼起來,一蹦三尺高。接著,我們繼續猜燈謎,歡笑聲此起彼伏。我將燈籠送給了猜對答案的小難孩。
猜燈謎的活動結束了,該吃湯圓了,碗里裝著六個純白的小湯圓,小巧玲瓏,十分可愛。舀起一個,放入口中輕輕一咬,哇!真好吃!薄薄的皮里流出了一點芝麻的香味,真是回味無窮啊!
今年的元宵節里,我不僅吃到了香甜可口的湯圓,了解了元宵節掛燈籠的歷史來歷,還當了一次小老師,給一年級小朋友們猜燈謎,真是令我受益匪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