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登黃山字篇一
在路上,我和妹妹有說有笑。那三個半小時,在甜蜜的話語中,不知不覺的消失了。
爸爸先是帶我們來到了湯口大酒店吃午飯。因為我的肚子早已經“咕咕咕”的叫了。接著,爸爸又去旅行社拿拐杖,因為爬黃山時侯要用的。最后,繞著山路,找到了豐大酒店。
到了房間,外公急忙放下行李,鞋子一脫,往床上一躺,被子一蓋,不到十分鐘,呼嚕就轟天震響了。我和妹妹,立刻把爸爸手里的電腦搶了過來,開始玩游戲了。而媽媽在漫不經心的將行李,一一歸類。爸爸在不緊不慢地吃葡萄呢。瞧,外公一睡就睡到了下午,外公打算帶我們去下面玩一玩、走一走、看一看。我和妹妹開心極了。
來到湖邊,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的,河水清澈見底,里面還有幾條紅鯉魚呢。來到泉水邊,泉水正在舞蹈呢,還演奏出了輕快的聲音,“嘩嘩嘩”的,動聽極了!來到草坪邊,綠油油的小草們,正在隨風舞動,可頑強了,尖尖的頭,仿佛正在向我微笑。來到樹林邊,一棵棵又高又大的樹,有幾棵,非常非常的大,我猜:它可能有幾百歲了吧,呵呵,在樹林里,還可以聽到幾聲,婉轉動聽的鳥鳴。
第二天,我們早早的起床了,我在洗漱時,媽媽正在整理行李,因為我我們今天要去爬黃山,住到西海飯店,要離開豐大酒店了。
我們先是排隊坐纜車,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啊!我們整整排了一個半鐘頭。坐在纜車上的味道好極了!可惜的是,美景都被霧遮擋了,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些茂盛的松樹,一眨眼間,纜車即將到站。下了站,我和妹妹還有媽媽,一人一個背包,爸爸三個包,外公一個袋子。開始了爬山行動。我,背上背著包,手里拿著拐杖。先是腳步勻稱輕盈,漸漸地,變得有些笨重了。外公說:“瞧,你們這些人,只顧著爬黃山,也不看看景色。”聽外公這么一說,我還真有點覺得,就笑了兩聲,緩緩的,也不覺得累了,我們慢慢地走著,邊走邊看景,而妹妹,東瞧瞧,西望望的,呵呵。走了幾個小時,我們來到了酒店,爸爸開了房,進了房間,我們吃了午餐,休息了一個小時左右,有開始游玩了,我們這次,坐了最先進的輕軌,這可是201z年才上市的,輕軌開的很慢,足夠我們欣賞風景了,在輕軌上賞風景,實在太爽了!
三天的游玩時間,轉眼間過去了,我也欣賞到了遠近聞名的黃山。
登黃山字篇二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渴望能親眼目睹黃山的美麗風光。暑假里,我們一家去黃山游玩。啊,真是名不虛傳呀!在黃山我看到了波濤洶涌的云海,看到了奇形怪狀的山石,看到了美麗的日出我對奇特的黃山松和云海情有獨鐘。
黃山最妙的觀松處,當然是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了。樓前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態優美,枝干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依然郁郁蒼蒼,充滿生機。它有一從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雙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成為整個黃山的代表了。陪客松和送客松也毫不遜色。
大海中時隱時現,使人感到仿佛進入了仙境。
黃山真美啊!怪不得人們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我愛你!我希望能有機會,再來看看你的風姿。
登黃山字篇三
黃山的冬天,不像有人想的那樣——凍死人。黃山的冬天,并不讓人感到很冷,一是黃山冬天一天的溫差小,才幾度,不像山下一天溫差十幾度;二是空氣濕度小,比較干燥;三是風不大,不像有人想的——如虎嘯狼嚎、如鋼刀刮臉,而是如戀人輕輕細語、如少年輕吹豎笛、如少女輕彈琵琶。特別是在艷陽高照之時,更令人感到舒適宜人。
黃山的冬天的景色很美,美在冬雪冬霧冬雨冬日與黃山的松、石、云、泉巧妙而完美的結合。
黃山厚實的冬霧,造就了冬日云海比其它季節的云海顯得更加奇絕壯觀。不論是在玉屏樓前觀南海,還是在清涼臺上看北海,也不論是在排云亭觀西海、白鵝嶺觀東海,還是在光明頂觀天海,都有機會看到:風平浪靜,云絮漫漫的層積云;虛無飄緲,時隱時現的薄紗云;蒼蒼茫茫,一鋪萬頃的平鋪云;峰起云涌,浪花飛淺的瀑布云r22;r22;這時,若紅日東升,霞光萬道,照射在云海之上,色彩斑斕,華光絢麗,涌金流銀,形成黃山奇妙的霞鋪云奇景——這就是令游人夢寐以求的日出奇觀啊!
黃山的冬天,也是看到佛光機會最高的'季節。
黃山的冬天,是一幅令人難以忘懷的畫卷,是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源泉。
登黃山字篇四
黃山畫派的創始人石濤曾說過:“黃山是我師,我是黃山友。”的的確確,黃山是堪為人師、為友的。
盡管我初上黃山正趕上一臺颶風,黃山山上是風雨交加,云霧迷蒙,幾十米外難見物體,難辨方向。只聞風雨聲和游人的驚叫聲。
好在導游和當地人有經驗,讓我們無論如何都要買上雨衣,背包和拐杖,才能上黃山。確實,黃山很神秘,很博大,很偉岸,很峻峭,但其氣候也是變幻莫測,非常具有欺騙性、隱蔽性。往往山下是陽光燦爛,而山上則是雨霧迷茫,亂云飛渡,風雨交加。黃山是若隱若現的精靈,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當然,天氣晴好時,黃山肯定是實實在在,坦胸露懷的偉丈夫。難怪有那么多詩人、畫家、“發燒友”對黃山一見鐘情,癡癡愛戀,有的甚至終生與黃山為伴。比如漸江、石濤、黃賓虹、劉海粟等大師。那個大畫家劉海粟老先生93歲了還要十上黃山,他愛黃山、畫黃山、寫黃山,真正是如癡如醉,難分難舍。他留在光明頂的對聯:“海到盡處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真個是意境深遠,氣勢非凡。
我的老鄉,詩仙李白五十四歲時往來于宣城,秋浦,南陵等地,曾游黃山。他有描寫黃山勝景的名句:“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李白還戀戀不舍地寫下:“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這是李白的遺憾更是黃山的遺憾。
徐霞客一生兩次游黃山。登天都峰、蓮花峰文殊院,飽覽綺麗風光。他曾作游黃山日記前后兩篇。有人問徐霞客:"游歷四海山川,何處最奇?"徐氏回答:"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后來,民間將此意演化為“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明代詩人余紹祉曾留下 “翠壑丹崖千丈畫,白云紅葉一溪詩”的名句。
當日吾與妻上黃山,從地質博物館處坐纜車上山。山上山下真可謂兩重天。風雨之中,我們只看到幾處奇石和勁松。那迎客松在大風大雨里掙扎,可能根本沒有心思迎客。倒是那些鄰近的奇峰怪石時隱時現,好像故意逗我們玩;遠處的根本不顯身影,驕傲地隱藏在大風大雨大霧中。我們感到十分無奈。導游和纜車工作人員說:你們來的不是時候,臺風季節,來黃山是近看路和樹,其余全是霧。好在我們不懼大風大雨,終于冒險經過鰲魚背,登上了光明頂。
掃興而歸。又坐纜車下山。我們在纜車站等了半個多小時,盼望雨過天晴,太陽從云縫里鉆出來,哪怕一小會兒,讓我們見識一下黃山的真面目,哪怕是半張臉也行。可他就是不肯,就是那么小家子氣,就是那么神秘莫測。我們只好自嘆運氣不佳,同時自己安慰自己,留下遺憾也好,有機會一定再來黃山。當然,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千萬要錯過臺風季節。
回到山下,我們不時回頭,偶見近處露處一座山峰,那只不過是黃山的一角,我們趕緊拍照。過了一會,黃山又不見了。他確確實實在呼喚朋友:再見!因此,我腦海里突然冒出幾句詩來:若隱若現是黃山,神秘莫測時改顏。如要求得真經歸,自然為師效前賢。
登黃山字篇五
編者按:黃山在我國十分聞名,是天下第一奇山,其中云海是黃山四絕之一,下面跟隨作者游覽云海景觀吧。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云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歲的時候,我和家人來到黃山,站在山腳下我抬頭仰望,直沖天際的黃山蔥郁濃綠,蜿蜒曲折的山路更是令我激動。“如果爬到山頂是不是可以把太陽摘下來,是不是可以擁抱一下月亮,是不是還可以與星星玩耍……”我心中一個又一個的想象和疑問。我拉著爸爸迫不及待地踏上了石階。 剛開始我像打了雞血,一股勁地往上爬,可沒多久我就上氣不接下氣,好累啊。我居然在爸爸的背上睡著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睜開雙眼,云霧飄渺,新鮮的空氣令我神清氣爽,難道這就是仙境。我的大腦一片空白,簡直太美了。
白云白的如此純潔迷人,就像棉花糖一樣柔軟,真想嘗一嘗白云的味道,是不是和棉花同樣甜呢?眼前云海翻滾,向海浪一樣一波又一波地朝我涌來,我從沒見過如此濃密的云,似乎連風也難以穿透。我突然有一種特別的自信,我似乎能騰云駕霧,就像孫悟空駕駛著筋斗云,在空中自由自在。
我從爸爸的背上下來,看著周圍一切,凝視著云海,四周好像只有我一人寧靜而獨立,大概大家都被云海迷得醉了吧。
哦,黃山,黃山的云海!
作者:張炫燁
登黃山字篇六
前天,我開始了我的黃山兩日游。
黃山四絕是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我們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奇松、怪石和云海,但溫泉在山腳下,我們沒有看到。和我經常爬的紫金山相比,最大的差別就是黃山上的樹以松樹為主,而紫金山上則有各種灌木。它們還有一個區別,就是黃山上除了松樹,幾乎到處都是石頭,而紫金山除了天文臺附近石頭很多外,其他地方幾乎沒有石頭,像森林一樣。
一下索道,我們的小團體就翻過好漢坡,來到玉屏峰前參觀迎客松。它已經很老了,有快一百歲的樹齡了。看完迎客松,我們就吃午飯。吃完午飯,我們又參觀了手機石、鯉魚躍龍門,就去爬黃山最高峰——海拔1864米的蓮花峰。
我爬了一點點,就聽見一群人在說:“我的體力已經到極限了。”不免有些得意,但我很快就發現,有很多人還在我上面,就不再得意。不一會兒,就到了山頂,我體會到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境。
我接著游覽了鰲魚峰。鰲魚峰上景點很多,比如鰲魚吃螺螄、老鼠偷油、拇指石等,從光明頂那個角度還能看到鰲魚駝金龜。鰲魚吃螺螄是鰲魚峰上天然形成的皺紋很象一些螺螄,旁邊還有一些皺紋很象一只大張著嘴的鰲魚,那只鰲魚好象在吃螺螄一樣。老鼠偷油則更巧,是山上的皺紋像一只沒有尾巴的老鼠,但是它的尾部有一段長長的樓梯,就像它的尾巴一樣。而它的嘴部有時會滴水,所以就像老鼠在偷油。拇指石呢,就像從山里翹出來的一只大拇指。鰲魚峰一般分兩條線路,一條是走鰲魚洞,是從后山往前山的路線;另一條是走一線天,是從蓮花峰過去的路線。我們走了一線天。一線天又叫桃花道,因為一線天最頂端的上方有兩塊懸崖,中間有一小條縫,把一個巖石球卡在了里面,這個巖石球叫繡球石。我剛爬過繡球石,天空便一下子唏里嘩啦地下起了大雨。我趕緊穿上了塑料雨披,躲在了傘下面。可是,雨太大了,傘也擋不住,雨披也給雨打破了。幸好這里離我們晚上要住的白云賓館很近,我們便冒雨沖進了白云賓館。
第二天早晨吃過早飯,我們就離開白云賓館,去參觀了飛來石、東海大門,又去看夢筆生花。但云霧太大,沒看清楚。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雨傘松、黑虎松、情人松、龍爪松、小“迎客松”——探海松。提起黑虎松,還有一段故事呢!從前有一個高僧,發現這棵松上臥著一只黑虎,但是再回頭去看的時候,那只老虎就不見了。黑虎松因此而得名。有一位畫家,十次來黃山,畫了九次黑虎松,說明他對這棵松很喜歡。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次我親自游覽了一次黃山,感覺真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