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一
也許我們最早接觸的是童話。童話里沒有不能伸張的正義,沒有不可能發生的故事。英俊的王子,純潔的公主,善良的夏洛,聰明的舒克,勇敢的貝塔,被嘻戲嘲弄的丑小鴨,還有渴望擁有靈魂的人魚公主,所有這些,都擁有一顆同情心。他們生存在童話里,所以同情與憐憫便充滿在童話中,以至于童話里無論是怎樣的寒冬,都發那么暖人心扉。
同情,像冬天里溫馨的陽光,驅去寒冷,留下一個溫暖而祥和的世界。
懷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心看世界時,你就是圣人。杜甫貧而濟天下,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倶歡顏",成為人們敬仰的賢士;寫出"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李紳,被歷史所記住;憐憫百姓的劉備最終得民心而得天下。。。。。。所有受人敬仰,被人所傳誦的英雄人物或優秀人物,他們眾多優秀品格中必有一種相同的,那就是同情心。有的同情國家,有的同情人民,還有更深遠廣闊的同情天地萬物。
所有的同情都源于一種東西,那就是愛。同情國家的人心中必有對國家的愛,同情人民的人心中必有對人民的愛,同情天地萬物的人心中必有對天地萬物的愛。同情心可以完善一個人的美好品格,助其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甚至可以給他帶來名利等財富。同情心還可以使弱者受到撫助,得到站起身來的勇氣;使貧者受到恩惠,有了度過困境的信心。所以同情心無論是于己于人還是于國于家都是有益的,就像歌詞里唱得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變成美好的人間",因而人人都需要同情心。
假如一個人沒有同情心,那他就是吝嗇鬼。吝嗇財則成為守財奴,最終成為窮得只剩錢的窮鬼;吝嗇情則成為冷血動物,最終成為沒有朋友的孤家寡人。假如既吝嗇錢又吝嗇情,則是天地間最悲哀的人。就像夏洛克葛朗臺。
要有同情心只要有愛就可以,而同情心則會幫你把愛傳播出去,最終收回累累碩果。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二
街頭,一位頭發看似好幾天沒洗了,衣服看似好幾天沒換了的老年人靜靜地坐在臺階上,雙目失明,耳朵失聰,面前放著一只破碗。
兩天前,我就這么漠然地走過他,二十分鐘前,我也這么漠然地走過他,而現在,我又遇見了他。
他照舊坐在臺階上,不知道世界對他的殘忍,也看不見我的漠然。他聽不到大家對他的憐憫,也聽不到我口里噴出的厭惡,他只會呢喃:“好心人,求求你們給點施舍吧。”而我又一次遇見了他。
他的那只破碗里裝了不少一元、五角的硬幣,甚至還有十元、二十元的紙幣。我不以為然,甚至有些排斥:這些闊太太,闊少爺們明顯地就是裝富,往一些不必要的地方撒錢,同時也感嘆道:“現在連乞丐乞討都容易多了。”我對乞丐甚至到了鄙視的地步,“難道他不會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錢財嗎?就算他失明失聰也可以靠組織一個獻愛心的活動呀,為什么一定要以一個卑微的身份去獲得錢財?”我深深望了這位老人一眼,把想要投進碗里的一元錢硬是塞回衣兜里。
驕傲如我。我對一切平凡事物充滿了不屑,我甚至不愿意施舍給那位老人一分錢。我頓下腳步,心里隱隱震痛,掏出一元錢翻了又翻,除了被我握得出了汗,其他并沒有什么不一樣。如果那位老人能夠堅強一些,靠自己的勞動,自己的想法去創造出自己的前程,那該多好呢!也許現在大街上就不會出現這個身影了吧。
誰說乞丐不如正常人?只要有自己的決心,有自尊,一定會有更好的藍天。我嘆息一聲,還是把硬幣放回口袋。
已經是第幾次了?我問自己。我漠然地走向家,在心里不住地問:“同情心,你有嗎?當別人大方地投入一元時,當乞丐坐在多么簡陋的地方,你都不會產生一絲絲的同情心嗎?”跨進家門口的那一刻,我收回了自己的思緒。拿出水筆的那一刻,我又問:“乞丐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乞討,假如那位老人也是這樣,那么我下的定論就是錯的,之前的想法被那位老人知道了,他會怎樣?筆在紙上摩擦,我將一切置之腦后。
想念那一剎那的同情心,因為那是我擁有的。
想念那一剎那的同情心,因為那是我所丟失的。
想念那一剎那的同情心,因為那是我心中所向往的。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三
幾年前第一次看見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跪在馬路邊乞討,地上用粉筆寫著“求19元路費回家”,當時感動得眼淚險些奪眶而出,連忙掏出20元錢輕輕地放在他的面前,生怕傷了一個少年的自尊。
不久后再見到同樣的情形,以及后來無數次的屢見不鮮,終于明白自己低估了當今少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早已把乞討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一份相對輕松的工作。
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逐漸地增強,從最初的`熱淚盈眶到后來的司空見慣,到現在的鄙視、厭煩。一個身體健全的少年人干點什么養不活自己,非要出賣自己的尊嚴不可?也許在他們人生的詞典中,壓根兒就沒有吃苦耐勞四個字,取而代之的是投機取巧、偷懶耍滑。
每天上班都要路過一座天橋,天橋的幾個出入口均被乞討的人們占據,一年四季,從不間斷。其中有個婦女帶著個小女孩,給人印象特別深刻。小女孩只有四、五歲,看上去很乖巧,每次行人路過,她都追著要錢,看到阿姨、姐姐模樣的,便撲上去拽住她們的衣服,基本上每次都不落空。她媽媽只是坐在一邊看著,任憑小女孩跑前跑后。
剛開始每次丟給她一元錢,可是一天四次,哪有那么多零錢,于是開始刻意地回避、繞道,但心里總隱隱有些不安,畢竟她們也不容易。如果討不到錢,這母女倆何以為生?也許小女孩的父親已經去世了,留下這孤苦的母女倆相依為命;也許父親身患重病,等著她們早日討回救命錢……這樣想著,便有意識地準備些零錢,在上下班的時候拿給她們,感覺自己做了一樁善事。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晚報上登出一整版的報道――《揭開乞丐王國的內幕》,才猛然發現自己有多幼稚多可笑。
乞丐王國的國王姓肖,那個圈子的人都尊稱他肖老板,老板娘姓張,夫妻倆有一兒一女,兒子已上小學,女兒隨母親外出討飯。肖老板本人坐鎮指揮、抽頭,一般不親自外出作業。他們在市區擁有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其中兩間租給那些乞丐。
報紙上說這是晚報記者冒著生命危險潛入丐幫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內容確鑿、翔實,且有照片為證。我一看照片,頓時懵了,這不就是我天天看到的那對母女嗎?照片上的小女孩正津津有味地啃著炸雞腿。據記者報道,小女孩每天乞討完畢,回家之后立即換上干干凈凈的新衣服,就像演員謝幕一樣。如果小女孩在乞討中表現賣力,就有炸雞腿等作為獎品。
看完之后,心里五味雜陳。
這年頭,這人們,都怎么了?
雖說很久以前就聽說有的乞丐通過乞討成了百萬富翁,還在家鄉蓋起了樓房,但總覺得離自己很遠。這次就不同了,完全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而且每天都在上演。
中午在單位食堂吃飯時,大家均議論紛紛,都看到當天的晚報了,也都認出了天橋下的那對母女。
說什么的都有,總之就是這年頭什么都不敢相信了,有裝闊的,也有裝窮的;有打腫臉充胖子的,也有低三下四做乞丐的。
下班后,再遇到那對母女,發現周圍很多路人都理直氣壯地走了過去,對小女孩伸出的手視而不見,被她拉住的阿姨、姐姐的臉上大都露出了嫌惡的表情。估計他們都看到了今天的晚報,沒有人喜歡被欺騙、被愚弄。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有人動了我們的同情心。
究竟是那對以乞討為職業的母女,還是那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無冕之王?
兼而有之吧。人們既不喜歡被欺騙,但也不喜歡被驚醒,茫茫然不知所措。有些事你永遠不必說,有些人你永遠不能信。
人的感情是脆弱的,這次曝光在很多人――很多善良的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給以后的助人為樂平添了許多心理障礙。當我們再次路過那些乞丐,面對那一雙雙伸出的手,難免就會懷疑他們究竟是為生活所迫還是企圖過上一種不勞而獲的生活。假如其中真的有人急需幫助的話,可能就會大失所望,慨嘆人心的冷漠與殘忍,從而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如同一個落水之人,已然奄奄一息,岸邊的人不但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在揣測他究竟是否在演戲。此乃人生之大不幸。
也許,城市里的乞丐會越來越多,因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是一條致富的捷徑。
只可惜,人們的同情心勢必越來越少,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的善良正在被濫用。
因此,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現代人變得越來越冷漠了,越來越不具備同情心了。
我們是否應該問一問:到底是誰動了我們的同情心?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四
同情心不是金錢的堆積,亦不是名利的施舍,同情心可能只是一個撫慰的眼神,一次簡單的幫助就可以做詮釋的。可是數不清多少人連這樣微小的動作都吝嗇。不想當年的我,卻是那么輕易的丟棄了我的同情。
在那個炎熱的夏天,知了沒完沒了地像討債似的叫著,太陽更是有想烤“人肉串”的嫌疑,陽光亮的刺眼疼。更奇怪的是在大夏天居然同樣有機會見識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景象。
媽媽在廚房忙碌著,濃郁的飯香不時傳出來鉆進鼻子里勾引饞蟲。我在一邊忍著肚子的抗議,正是自娛自樂之時,聽到了咚咚的敲門聲。“誰啊?”我實在不想挪開這片陰涼,到那看著就滾燙的地上去繞一圈。門外卻沒有回應,敲門聲卻再度響起。我不耐煩地站起身,拍拍褲子,去開門。門被我拉開的那一瞬,一聲驚世駭俗的尖叫聲響徹著小小的庭院,當時我的模樣像極了老鼠踩到貓尾巴后的驚恐和害怕。門口站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人,身上的衣服像是幾百年沒有洗過,油膩的防雨。灰白頭發凌亂的堆在頭上,手里拿著一個剛剛出土的文物似的碗。我緊張的盯著她,不顧她念念叨叨的說著什么,生怕她邁進屋來一步,扶著門的手微微顫抖卻忘了把門關上。媽媽聞聲趕來,把我護到一邊,厲聲說:“干什么呀萬一嚇到孩子怎么辦……。”老人卻只是不停的重復一句話,我只有略微聽懂了那呢喃的語句,大概是給她點吃的吧?我已沒有剛才那么害怕了,只是怔怔的盯著她額頭上微微滲出的汗水晶瑩的附在發絲上。媽媽仍沒有緩和態度,幾句不耐煩的“你快走,你快走吧!”打發了乞討的老人。
看著老人沿著墻根頂著烈日緩緩離去的背影,心里十分難受。看著媽媽一邊向廚房走去一邊回頭對我說:“以后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現在啊,真是什么人都有……”我回到那片陰涼,卻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這件事,好像有什么東西,堵得胸口發悶。于是我裝作若無其事的在廚房溜達了一圈,出來時手里遮遮掩掩捂著幾個饅頭,滿心歡喜的準備送給那個老人。可站在門前,又猶豫了,想了想后,便順著老人離去的方向隔著墻把饅頭扔了出去。
又過了一段時間,鄰居來我家閑聊,我湊在一邊支著耳朵聽。“哎,聽說咱這那個要飯的老太太死了。”“是嗎?怎么死的啊?”“不知道呢…。”我瞬間傻掉。盡管并沒有知道她的死因,卻下意識的定格為是餓死的——甚至覺得跟我有直接關系。
如果我能親手給她那些食物就好了,如果我當時能尊重她就好了,如果能重來那就好了。我覺得自己罪無可赦。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幫助而已。如果我沒有丟棄自己那不該丟棄的同情心,那就好了。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五
有一位長期參加極地探險的科考隊員講述一次畢生難忘的經歷。一次極地科考中,一只企鵝被海豹捉住了,企鵝發出凄慘的嚎叫,聽者無不動容。這位科考隊員就在不遠處,只要威嚇一下便可使海豹受驚而逃。可是他只能忍住淚水與憤懣,眼睜睜地看著海豹把企鵝拖入海里。
聽起來的確十分殘忍,但那位科考隊員明白極地的生存法則。他出手可以救下企鵝的命,但也就此破壞了極地的不可侵犯的優勝劣汰法則。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感悟到什么?
大自然看似是個不公正的天平,讓獅子雄踞草原,讓鯊魚稱霸海洋,讓雄鷹統領天空。可是大自然也有它的金字塔法則,越是金字塔頂端的獵手,數量越是稀少。當災難降臨時,它們也更難逃滅頂之災。這是大自然所建立的至高無上、天衣無縫的法則,屢屢以同情的理由破壞法則,則會毀掉我們想要保護的生物。
由此再拓展到社會當中,我們又可以感悟到更多超越同情的舉措,看到更多將私情埋藏在心里的偉人。
呂蒙白衣渡江,下法令不可妄取一物。一位呂蒙同鄉士兵取斗笠遮蔽鎧甲防止被雨打濕,呂蒙不顧其哀求將他斬首,之后又流淚埋葬了他的尸體。論情論理,這名士兵不是為自己需求索取民物,又未造成重大損失,完全可以通融過去。可是還有比同情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法則。通過嚴格執法,呂蒙樹立了威信,這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支柱。
傳說中的正義女神是一位蒙眼,一手拿天平,一手拿寶劍的女神。天平表現著公正無私,寶劍象征著嚴格執法,而蒙眼則是要去除一切蒙蔽正義情感,包括可能導致法令偏離正確軌道的同情。這就是為什么有時法官的判決看起來是那樣不合常情。
從自然中的競爭法則,從社會中的法令秩序,我感悟到了許多。
同情,常常是必要的。但是倘若它與更重要的東西——法令相碰撞,就應毫不猶豫地舍棄同情,讓法令完成正義。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六
2019年11月20日,彭宇案的發生時間。接著,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老人對扶起自己的恩人不但不感恩言謝,還反口咬一口所求賠償;小悅悅事件中冷眼旁觀的十八個路人……于是,有人說中國人失掉同情心了。
單憑這一點,同情心是早就失掉了的,不僅是中國人,就連美國人也是失掉了的。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在這個過程中,盡管她三次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如此說明,這種怪現象是早就已經存在的,而且并無國度之分,叫囂著“國民冷漠癥”“與其說是抹黑不如說是中國人的縮影,事實上中國是最不團結的民族,自古以來就勾心斗角,自己過好了就不管別人,即便有時候團結,也只是團結給外國人看,作秀罷了,等做完秀繼續窩里反”的人也不過是在以偏概全。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七
同情心是迷失在黑暗的靈魂的一道曙光,讓失落的靈魂找到前進的方向;同情心是炎熱浩淼沙漠里的一條清澈小溪,讓干涸的生命找到人生的綠洲;同情心是崇山峻嶺上的一條小徑,讓攀登者迸發生命的激情。
因為同情心是農民百姓在艱難中的安慰,也是一個純潔靈魂勇敢前行的動力源泉。艱苦潦倒,誰在痛苦中彈奏憂國憂民的千古絕唱?烈日當空,誰在炎熱里精心研究超級水稻?是杜甫。他用劍一般尖銳的筆在詩篇里盡情抒發百姓的辛苦貧困,用火一般的詩篇燃盡封建制度的腐朽。懷著一顆赤誠的同情心,一顆和天下人同跳動的丹心,他用人生的力量高喊出了一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時代強音。是袁隆平。他用火一般的激情以解決百姓溫飽為己任,用大地般廣袤的心胸容納科學道理的艱辛。揣著如米粒般晶瑩透徹的同情心,一顆同情受餓挨凍百姓的寬闊之心,他用生命的年華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
因為同情心是受盡欺凌民族的希望,也是一位位領導者展現人生風采的舞臺。蒼茫大地,毛澤東用“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韜略拯救搖搖墜的中華民族。夜闌人靜,周恩來用一杯咖啡,一支鋼筆在文件里渡過了無數夜晚。春風拂地,鄧小平用創新與機智將中國引向世界。同懷一顆同情心的熱忱,他們出現在中國的歷史里,將危難的民族從水深火熱中拯救了過來,將互相敵視的眼神化成一片掌聲,將落后貧困的國家神化為地方的巨龍。
同情心很重要。它是弱肉強食社會里的一股清泉,是爾虞我詐的社會關系中的一瓶潤滑油,是每顆受傷心靈的良藥。行動起來吧,用愛喚起每顆麻木的心,用陽光溶解每顆冰冷的心!讓自己插上一雙同情心的翅膀,飛向世界里,灑下愛的甘露吧。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八
難道同情心被騙了,我們就不再同情乞丐了嗎?當然不是,被欺騙又如何,幫了人,心也舒坦,何況并非每個乞丐都有詐騙集團控制的。再者,即使你施舍的乞丐真的是被控制了,你拋下的錢可以使那乞丐少餓一頓飯,少挨一頓毒打,又何樂而不為?同情心被欺騙,我們無暇理會,我們忙著將善良的同情溫暖更多的人。
泛濫的同情心讓人受不了,自己被厭惡了也覺得難受,那我們為什么不把同情心管好呢?別人可憐,是值得同情,但別人沒開口請求幫助,就別自作多情。桑蘭半身癱瘓夠可憐了吧?可她不需要我們同情,因為她有足夠的力量掙脫命運的擺布,我們的同情只需化作鼓勵,為對方加油打氣。
同情心被誤會,該如何是好?
試過可憐別人丟了錢包,請對方吃飯,反被懷疑偷錢包的是自己嗎?我試過。結果哭笑不得,也罵自己為何多事,那被誤會的同情心委屈得想哭。
被誤會了,就不再幫助別人了嗎?當然不是的。那就真誠地幫助別人吧,即使被誤會,真誠地解釋一番,別人會明白理解的!真誠的同情心一定會被接受的。
同情心字同情心題目篇九
生活在城市的現代人多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面對那些街邊衣衫襤褸的乞討者,人們大多目不斜視地走過,或是僅僅斜眼看一下,肯施舍一元兩角錢幣的,少之又少。
難道現代人失去同情心了嗎?多數人的想法是:這些行乞者大多是騙子,我可不做這上當的笨蛋。
步行街上有個人,穿著沾滿泥沙的上衣,趴在地上擺出很痛苦的姿勢,把身體扭成了麻花狀。我的家剛好就在步行街,有一回我見他趴累了站起來,活絡了一下筋骨,換了個扭曲的姿勢接著趴。媽媽跟我說:“瞧這個人,肥頭大耳,胳膊那么粗,像吃不飽飯的人嗎?”這時剛好過來一位城-管,讓他站起來。他梗著脖子不看城-管,保持著那個扭曲的姿勢,向另一個方向艱難地爬去。多可笑的一幕啊!
確實,有不少人天生懶惰,他們從鄉間來到城市,不顧尊嚴和體面,加入了乞討者的行列。他們故意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一副躐蹋樣兒,很是影響市容。其實,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垃圾箱里也能撿到式樣過時但絕對結實的衣服,再穿這樣破破爛爛甚至打著補丁的衣服,顯然是作秀了;可不這樣又無法博取人們的同情,也實在難為他們了。
這種人好躲,不看他走過去便是;還有一種人,專門支使小孩去跟人要錢,自己卻躲在一邊。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臟臉,讓人不由會起一點憐憫之心。記得以前在云南,逛夜市的時候,見到這樣的小孩多如牛毛。這些孩子多是從山溝里拐來的少數民族娃娃,他們會纏著人要錢,用臟臟的小手攔住你,拉扯你的衣服,一副“死也不讓你走”的架式。這個時候你決不能有同情心,必須狠下心來一把推開他,否則馬上就會有一大群這樣的小孩子過來把你圍起來,你就別想再走了。
在青海和西藏,有一種喇嘛,他們以吃苦為修行的方式。他們的衣食靠向人化緣,但他們并不貪,而是擁有一份自尊。他們不要錢物,只需要你施舍他一口吃的。他們不用裝可憐,走到哪里,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一個人如果真的遇到了困難,人們自然會向他伸出援手的;但如果自己不努力,缺乏做人最起碼的尊嚴,只想利用人們的同情心,這種人就變得很可厭,根本不值得同情了。
看來人們并非沒了同情心,而是不敢有同情心了。當同情心被人利用,遭到褻瀆,變得庸俗而廉價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因為受騙而憤怒。可以肯定的是,自尊也許會丟失,真正的同情心是永遠也不會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