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就業幫扶申請書幫扶申請書篇一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大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就業幫扶力度,積極探索多種就業形式,著力解決戒毒康復人員就業難的問題,7月28日,佛山市三水區南山鎮綜治辦立足為民辦實事,聚焦解決戒毒康復人員就業難問題,開展關愛幫扶特殊群體“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建了南山鎮首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就業安置基地,并舉行“南山鎮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就業幫扶基地”示范點揭牌儀式。南山鎮委副書記鄒兵兵、南山派出所所長李國豪、南山鎮綜治辦主任王建利、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等20多人出席本次活動。
授牌儀式開始前,南山鎮委副書記鄒兵兵作表示,南山鎮首個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就業幫扶示范基地的成立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戒毒康復人員找回自尊自信,實現自我價值,鞏固戒毒成果,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他們順利回歸社會。今后將會充分利用就業安置基地平臺,發動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同參與禁毒斗爭,促進全民禁毒工程建設,提升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的就業率。
隨后由南山派出所所長李國豪為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授牌。
箭牌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張主任在接過牌匾表示:“今后將積極參與戒毒康復就業幫扶工作,接納更多的戒毒康復人員,為吸毒人員提供更多崗位,傳播社會正能量,共建和諧無毒南山作貢獻”。
最后,南山鎮委副書記鄒兵兵、南山派出所所長李國豪在企業內開展禁毒教育知識宣傳,向企業職工派發禁毒宣傳冊子。
自黨史的學習教育啟動以來,三水區南山鎮綜治辦堅持圍繞以“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主題開展一系列“為民辦實事”主題活動。通過統籌部署安排、密切協作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措施,開展戒毒康復人員就業幫扶活動,讓戒毒康復人員回歸社會、走上正軌。
南山鎮首個社區戒毒康復就業幫扶基地按照政府引導,企業承接,社會共同幫扶促進的模式進行建設,由南山鎮綜治辦公牽頭,南山鎮啟明星驛站、三水區禁毒協會、禁毒社工志愿者團體、派出所等相關服務機構聯合協調。就業示范基地建成后,由南山鎮禁毒社工(佛山市三水區仁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跟進,聯合南山鎮相關部門共同開展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就業條件、就業動機、就業能力等多方面評估工作。重點對他們身、心、社三項內容進行評估,符合再就業相關條件的人員予以安排到企業面試,通過面試者將會辦理入職手續并開始安排上崗工作。
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就業安置示范點,是深入推進禁毒重點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后,南山鎮綜治辦將不斷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和辦成事,不斷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加大幫扶力度,幫助更多的戒毒康復人員走向新生,并號召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積極參與禁毒工作,共同打贏禁毒人民戰爭。
就業幫扶申請書幫扶申請書篇二
今年以來,xx社區成立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針對社區剩余勞動力,引進技術開發就業崗位,通過合作社加扶貧車間的模式,創新思路促進易遷群眾就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學技術,在小區車間里就業增收。
xx月xx日,記者在xx社區扶貧車間看到,搬遷安置群眾在自己的工作區內認真編織藤椅,雖然才學習了四天,但藤椅已編得有模有樣,大半學員能獨立完成藤椅和藤桌的編織,技術指導員徐師傅針對編織難點對學員進行指導。
廖xx是xx鄉xx村9組搬遷到xx社區的居民,今年50歲的她經過四天的學習,已經掌握了藤編技術要領。她告訴記者,這是她編的第三把藤椅了,在家門口就學到技術,要感謝合作社的扶貧車間,自己能編出這別致的藤椅真是想都不敢想。
廖xx告訴記者,開頭的時候還是難學的,現在學會了還是可以的,學會了一天還是要編好幾個,時不時還要叫師傅過來看一下,做熟了,一天編四五個還是可以的。
據介紹,一把藤椅的編織手工費為16元,廠家提供原材料,工人編織好后,由廠家回收。技術指導人員告訴記者,藤編技術熟練后一天可以編5把椅子,有80元收入,很適合年紀偏大沒有外出務工條件的群眾就業。今年53歲的馮xx在自己的工位上專心編織,他從xx鎮xx村搬到xx社區,子女都已外出務工,聽說扶貧車間有藤編培訓,馮xx積極報名學習,希望借此機會在小區的扶貧車間就業。馮xx告訴記者:“政府幫助我們找事情做,改善我們農村人的生活條件。從那些山區走出來也不容易,我們一定會好好學,只要用心學都能學好,國家的政策很好,這對我們來說都是好事。
在竹編工藝車間,六十來歲的老人用竹片編籃子等各種生活用品和裝飾品。據了解,他們在老家都有一定的竹編基礎,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實踐,技術不斷精進,編織成品也越來越精致。據xx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更好地展示和售賣扶貧車間生產產品,拓寬發展后勁,社區特意開設了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門市進行售賣,下步還將開辟網上售賣渠道,同時將引進生產原材料和機器設備,讓扶貧車間最大限度給搬遷安置群眾帶來實惠。xx社區黨支部書記遲學劍告訴記者,社區于今年三月組建山尖花種植專業合作社,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竹編培訓,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苗xx培訓,xx月xx日啟動扶貧車間藤編培訓,共培訓社區160余名安置群眾,目前有70余人在扶貧車間就業。遲學劍告訴記者:“我們建扶貧車間的目的是為解決社區群眾就業問題,車間建起來,方便老百姓就近就業,也讓他們能夠做到照顧家庭和就業兩不誤。在搬遷過來的群眾中,我們將有一定技能的人挖掘出來,讓這些傳統工藝不會失傳,不斷鞏固、發展和壯大,也讓搬遷安置群眾穩得住能致富,把我們的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
就業幫扶申請書幫扶申請書篇三
根據省人社廳文件要求,全縣2020年就業脫貧工程目標任務為:招募就業扶貧基地4家,完成5家,完成率125%;技能脫貧培訓任務50人,完成53人,完成率106%。
(一)及時抓好“回頭看”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落實。針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的“公益性崗位設置不規范”和“n”類問題反饋的“就業務工受影響”等問題,我縣立即開展整改工作,目前均已整改完成。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縣人社局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領導組,制定《xx縣人社局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方案》等3個專項整改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及整改時限,確保整體推進、整改到位。二是健全調度機制。先后召開了全縣就業脫貧“回頭看”整改工作部署會、培訓會和推進會,全面部署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工作,要求鄉鎮對照任務清單及時開展自查、梳理問題、限時整改。4月23日,分管韓縣長專門主持召開“中央脫貧攻堅巡視回頭看就業扶貧整改工作調度會”,及時了解掌握各鄉鎮摸排整改情況,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三是深入摸排整改。4月上旬,組織各鄉鎮對轄區內所有村級輔助性公益崗位人員進行全覆蓋排查,對無勞動能力、長期在外務工的人員及時進行梳排,對不能履職人員及時進行清理,目前全縣穩定村級輔助性公益崗位424人。制定《xx縣村級輔助性公益崗位督查工作方案》,于4月中下旬對各鄉鎮村級輔助性公益崗位開展全覆蓋督查,發現問題已及時反饋給各鄉鎮村并限時整改。四是提供就業崗位。針對疫情期間外出務工難等實際,積極做好貧困勞動者就業信息推介,疫情期間幫助貧困勞動者參加網絡招聘會登記近200余人,提供就業崗位6000多個。建立村級人力資源就業服務微信群126個,通過宣傳走訪、發放崗位信息,幫助貧困勞動者就近就地就業。在全縣47家重點企業建立人社服務專員包保制度,為118家復工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082人。
(二)落實各項貧困勞動者就業補助。為全面落實好就業補助資金各項就業政策,幫助更多勞動者實現就業,對符合申領就業補貼的幫扶對象及時辦理就業補貼的申報,2020年以來,我縣共計發放就業補助132。63萬(扶貧資金49。63萬),其中就業扶貧車間新增就業崗位補貼0。7萬,一次性復工復產補貼1。4萬,貧困勞動者車間就業崗位補貼4。225萬,車間吸納就業補助3。08萬,車間以工代訓補貼1。4萬,轉移就業交通費補助22。77萬,居家就業崗位補助0。5萬,居家就業單位就業獎勵0。15萬,就業扶貧基地貧困勞動者崗位補貼11。16萬,就業扶貧基地吸納就業補貼12。8萬,村級輔助性公益崗位補助74。445萬元(其中扶貧資金49。63萬)。
(三)開展貧困勞動者摸底調查。根據宣城市《關于開展貧困人口就業培訓信息摸排梳理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面摸排梳理,建立基礎信息臺賬,通過各鄉鎮摸排上報,摸排對象主要為16周歲以上普通勞動力、弱勞力或半勞力人員,通過各鄉鎮摸排上報,共計摸排人員9206人,其中已就業人員5333人,未就業人員3873人(主要為因病、年齡過大、照顧家庭、學生)。已就業人員中,縣內就業3224人,縣外就業2109人。
(四)不斷完善就業扶貧載體。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要求,繼續扶持貧困村建設就業扶貧驛站。對有產業支撐的,根據就業扶貧工作實際需要,通過崗位補貼、貸款支持等方式,扶持建設適量的扶貧車間。全縣累計在貧困村建設6家就業扶貧驛站,建設就業扶貧車間4家,提供就業崗位89個,實現貧困勞動者就業15人。全縣累計招募就業(居家)扶貧基地29個,提供就業崗位1215個,吸納貧困勞動者近180余人。
(五)有序展開技能脫貧培訓工作。2020年,xx縣技能脫貧培訓民生工程任務數為50人,截至目前,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者55人,目標任務完成率為110%。xx皖嫂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于5月8日-5月29日在畢橋鎮政府開設病患陪護班培訓,經過考試,合格53人,按照省級文件,每人每天個人補助50元,發放培訓補貼和個人補助合計12。19萬元。
(六)全面落實社會保險扶貧政策。根據上級相關文件,我縣2018-2019年對未脫貧建檔立卡對象、重度殘疾人、低保對象、特困對象縣財政每人每年代繳養老保險費。2020年,我縣將已脫貧建檔立卡對象也納入了代繳范圍,截止9月底,共有9596人享受城鄉居保代繳,共計代繳保費196。2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168人,代繳保費124。63萬元。
(七)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局領導班子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努力克服自身業務工作繁重的實際困難,先后抽調2名局領導班子成員、3名干部,分別到扶貧辦和幫扶村任職(掛職)。同時,根據省市縣有關扶貧工作文件精神,完成我局包保村的工作任務,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從我單位幫扶聯系人中抽調二分之一力量進駐包保村,深入包保村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實現走訪全覆蓋、排查全覆蓋。
一是進一步加強與扶貧部門動態對接,做實貧困勞動者基本信息、幫扶措施、幫扶成效等基礎數據,提高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做好幫扶對象的信息跟蹤,定期篩查未幫扶或幫扶措施未全面落實的貧困勞動者,切實做到“精準到戶,不漏一人”,確保就業脫貧相關政策落實到位,幫扶率達100%。
二是做好就業扶貧驛站、扶貧車間管理工作,將嚴格按規定規范建設就業扶貧車間,進一步加強對就業扶貧車間的跟蹤管理,嚴格按省市相關文件要求落實相關政策,切實發揮就業扶貧車間帶動就業、帶貧減貧作用。同時,對生產暫時困難的車間,將根據省市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幫扶,幫助生產經營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三是認真實施好技能脫貧培訓工作。依據貧困勞動者需求,分別通過就近開發就業崗位吸納就業、提供就業信息促進轉移就業、組織開展脫貧技能培訓提升就業技能、組織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能力、幫助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等服務,促進貧困勞動者穩定就業創業。
四是落實好貧困勞動者各項就業補貼工作。對全縣就業、創業的貧困勞動者符合條件的給予交通補貼和創業補貼,對在扶貧基地、扶貧車間、致富帶頭人處就業的貧困勞動者給予崗位補貼,對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的企業給予就業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