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送別即將轉學的好友詩句篇一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韋應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 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溫庭筠
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
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
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韓愈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
遠勝登仙去,飛鸞不假驂。
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王昌齡
沅水通流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歐陽修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送別即將轉學的好友詩句篇二
3.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4.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8.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2.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13.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14.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杜牧《贈別》
18.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20.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22.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蘇武《留別妻》
2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4.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25.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李頎《送陳章甫》
26.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李頎《送陳章甫》
27.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王昌齡《送魏二》
28.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29.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30. 明月不諳離恨苦。——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31.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李頎《送陳章甫》
32. 斷送一生憔悴,只銷幾個黃昏。——趙令畤《清平樂·春風依舊》
35. 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張先《青門引·春思》
36.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歸》
37.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38.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
39.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
40. 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41. 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43.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44.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45.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薛濤《送友人》
46.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48.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
49. 等閑離別易銷魂。——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50.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53.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劉長卿《送方外上人》
55. 離歌且莫翻新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56.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袁枚《馬嵬》
58. 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錢起《送外甥懷素上人歸鄉侍奉》
59. 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60.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李白《送友人入蜀》
62.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63.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64.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王昌齡《送魏二》
66.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68.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王之渙《送別》
69.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
70.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71.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白居易《南浦別》
73. 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74. 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韓縝《鳳簫吟·鎖離愁》
76. 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77.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李白《送賀賓客歸越》
78.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79.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80.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送別即將轉學的好友詩句篇三
音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創造,是人類基本索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眾所周知.音樂藝術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教學中.體驗音樂、表現音樂、鑒賞音樂.創造音樂.才能促使學生各方面得到發展和提高。因此.學生主體參與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核心,是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即以學生為本,是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今天我以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用書基礎版第二版第一單元聲樂選曲《送別》一課和大家共同探討現代教學思想及教學策略。
1、說內容:
《銀屏之歌》即電影、電視劇里的歌曲。本單元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對影視歌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能結合所熟悉的電影及電視劇自主分析其中影視音樂的作用。這節課就是通過學習電影《城南舊事》里的插曲《送別》來了解影視歌曲的。
2、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電影《城南舊事》榮獲1983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影片選用了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有很大影響的學堂樂歌(也就是《送別》)作為主題音樂。貫穿全片,表達了主人公小英子憂傷、惆悵的內心情感世界。
為此,《送別》這首歌曲的主旋律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非常喜愛的電視歌曲。主題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題,歌頌了主題思想,幫助觀眾明確理解了作品思想內涵。
3、說學習目標
如下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能背唱歌曲《送別》。并能通過多種形式表現歌曲,理解它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音樂活動中表現音樂的能力,培養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 德育目標:培養和激發學生理解和熱愛祖國的民族文化藝術和民族自豪感。
4、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歌曲《送別》,理解主題音樂的內涵
難點:音樂與其他藝術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根據這節課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視覺圖象法:
學生對《城南舊事》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對作品主旨未必理解到位。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配以電視劇照和視頻,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分析。
2、體驗法:
音樂審美必須要求體驗到音樂的意境。在教學中我還創設多種情景,讓學生親身體驗到音樂的美感,來陶冶學生的情操。
3、啟發探究法
給學生創設問題情景,發展學生的智力、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潛能。主要從聽、說、唱、演四個要素入手,來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和表現欲,讓學生能達到會欣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展示音樂的效果。
附: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分別是什么電影的什么歌曲?
2、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回答:銀屏之歌)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非常好聽的銀屏之歌——《送別》
(這樣的導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而且點明了這節課的主題。)
(二)講授新課
1.播放第一張幻燈片:學習目標。
(1)、了解學堂樂歌。
a、什么是學堂樂歌?(教師播放第三章幻燈片)
2、教師對學生講解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李叔同
播放第六、七、八、九章幻燈片,讓學生知道李叔同的出生年月、家庭背景、以及他從事藝術的經歷。
3、欣賞課件播放音畫,回答問題:
a、這首歌曲有什么風格和特點?(憂傷、惆悵的內心情感世界)
b、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曲?(聲音輕柔含蓄)
(目的:讓學生通過聆聽來熟悉音樂的旋律和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緒。通過視頻來感覺當時的社會背景。通過回答問題讓學生自己能從課本上找出《送別》這首歌的作者,出處,地位。或根據學生已有的課外知識說出歌曲的相關信息。)
4、出示簡譜,播放第十三章幻燈片。
教師給學生講解樂理知識。如:c調、4/4拍、附點音符、半音7和4唱法等。
5、教師范唱和教唱簡譜一至二遍
6學生跟音樂唱一至二遍。(播放第一張幻燈片)。
7、老師伴奏,學生哼唱
(再一次熟悉歌曲,通過哼唱讓學生更能感受歌曲的意境,使中上游學生能達到熟練的程度,很想大聲音唱出來,躍躍欲試的想表現自己,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
5、老師伴奏,學生大聲齊唱
(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把最完美的聲音表現了出來,老師也掌握了學生的自學程度,并能發現其中的錯誤之處)
6、糾錯:
(齊唱后,個別小節可能有唱錯的地方,如:第三句和第六句的結束音分別是2和1,容易錯;最后一句的附點四分音符,唱不足一拍半。半音7唱不準。) 糾正:先啟發學生找出錯誤之處,學的好的同學范唱,其它同學學唱,這樣生教生,使學生之間產生互動,補充了差異,張揚了個性。達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實在糾正不好的,老師來精講點撥。
(三)鞏固補救
a、男女分唱
b、小組分唱
c、男女輪唱
(本環節主要是針對中下游學生,這些同學個別地方還唱的不熟,通過以上措施使會唱的能帶著感情背唱,不熟的能達到會唱、熟練的效果。)
(四)拓展知識
1、新編歌詞,唱給你的好友聽。
(本環節是激發學生想象能力的關鍵。用多彩的形式來展示音樂,創造音樂,使音樂充滿了活力,讓音樂與其它藝術緊緊的融合為一體。展現出音樂的魅力。)
(五)小結:
我們這節課有了哪些收獲?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這樣讓學生對自己這節課的掌握程度有個正確的分析)
整節課,老師只教唱一兩遍,學生就能圓滿的完成了學習目標。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展示了才華,水到渠成地就達成了學習目標。
不足之處,請評委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
送別即將轉學的好友詩句篇四
2、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韋莊《古離別》
3、自當逢雨露,行矣慎風波。高適《送鄭侍御謫閩中》
4、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楊基《天平山中》
5、黃 菊開時傷聚散。晏幾道《蝶戀花黃 菊開時傷聚散》
6、卻倚緩弦歌別緒。晏幾道《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7、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8、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施耐庵《念奴嬌天南地北》
9、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高適《別董大二首》
10、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曹雪芹《詠白海棠》
11、尋河愁地盡,過磧覺天低。岑參《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
12、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13、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陳與義《送人歸京師》
14、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5、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16、鎖離愁,連綿無際,來時陌上初熏。韓縝《鳳簫吟鎖離愁》
17、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18、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李存勖《如夢令曾宴桃源深洞》
19、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0、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蘇軾《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
21、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2、玉顏紅燭忽驚春,微步凌波暗拂塵。
送別即將轉學的好友詩句篇五
2、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歐陽修《別滁》
5、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7、繡幃人念遠,暗垂珠淚,泣送征輪。——韓縝《鳳簫吟·鎖離愁》
8、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9、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10、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歐陽修《長相思·花似伊》
11、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2、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朱淑真《江城子·賞春》
15、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杜甫《石壕吏》
16、去年離別雁初歸,今夜裁縫螢已飛。——張纮《閨怨/怨詩》
17、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18、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19、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薛濤《送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