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 大學新生入學心得體會篇一
我通過自身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是真的和高興,對我從來沒有去過得大學充滿了向往。我很早就把那個大學當成我的目標,是因為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所大學的圖片,讓我對那個地方充滿了向往,就想去看看。終于我考上了,我在暑假過完之后,就能看到我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了。
在高中的時候,老師每天跟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要好好學習,不要浪費現在的學習時間,將來考上了大學之后,有大把的自己的時間,不要本末倒置。所以導致我對大學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學是個很寬松的學校,可以有自己足夠的空余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想高中那樣,每天按部就班的學習和生活。我在腦子里設想過很多我進入大學之后的樣子,對大學生活愈發的期待。
終于來了大學開學的時候了,我作為大學新生進入大學的校園,大而廣闊的大學校園,一棟棟白墻紅瓦的教學樓,學校到處可見的同學成群結隊的在一起討論,有的或許捧著書,有著或許戴著手機,這些在我的眼里都是漂亮的風景線,從現在開始我也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心里就感到特別的滿足。
經過了半個月的軍訓之后,我如愿的坐到了寬闊的教室里,聽著老師的講課。大學的學習氛圍是輕松的,在上課的時候如果學生有問題可以當場提出來,還可以在課堂上就可以直接和老師討論,更加增強了我們的思辨能力,不再是之前那種你教我學的上課模式了。在大學里,我感覺到老師和學生更像是一種朋友關系,就是可以肆無忌憚的和老師隨時的討論相關的專業知識,這讓我覺得很自由很舒適。
我剛進入大學的時候除了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我還參加了很多學校組織的社團活動,大大的豐富了我的課余生活,我既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又能在其中學到一些知識和技能,我感到很開心。所以每天都把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的。
我作為大一新生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了幻想和期待,我定當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學四年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努力的學習自己想要學的東西,成為更好的自己,以至于之后回想起不會感到遺憾。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 大學新生入學心得體會篇二
記得莊子的一句話,“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之間而已”。沒錯,時間過得很快,快得令我有些反應不過來,我居然在不知不覺間,進入大學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在大學的生活確實與高中完全不一樣,在大學很自由,有時候雖然也是慢慢的一天的課程,但給我們大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也很多。
學校比高中的時候大得多,每天上課都需要找到教室的位置在哪,因為大學的授課與高中不一樣,沒有固定的教室,不是班級的學生每一節課都在一個教室里,所以,在學校能經常看到學生在路上急急忙忙地奔跑,像一陣風一樣,一溜煙的就消失在眼前。
學校安排給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有很多,在這時間里,圖書館就是最多人光臨的時候,也有的是在校園里和自己在大學結識的朋友散步,因為學校的風景真的很美,在校園里散步呼吸校園的新鮮空氣,是一件讓人很享受的事情,可以讓自己的身心都得以放松。也有的是參加豐富多彩的學校社團活動,還有些人是待在自己的寢室里無聊的看看手機,睡睡覺。
來大學的日子,我發現時間過得很快,就仿佛父母送我到學校,將我安頓好的畫面就在昨天,在我來到大學什么都還沒做的時候,時間就已經過去了一個月,這讓我意識到,如果我在這么的頹廢下去,在大學我將是沒有任何收獲的,未來出了大學的校門,我可能將一無是處。
因為在大學,是學生自由發展的時期,沒有老師的管理和督促,全靠自己自主主動的學習。學校就給大學生安排了很多的空余時間,讓大學生自己去利用這些時間來提升自己,可是,我好像只是把這些時間拿來休息和玩耍。都說大學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在大學會有人一下就拉開自己與別人的距離,站在高處。我先才真正明白這些話,大學真的只要能夠自己將自己管理好,是可以很大程度上讓自己的能力有提升,所以對自己要有規劃。
所以在大學期間,一定要學會合理的利用空余的時間,切記要控制住自己頹廢的想法,勞逸結合,規劃好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標要明確,定無數個小目標,不斷地向著最后的那個大目標前進,不要在大學就放棄自己的學習,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 大學新生入學心得體會篇三
為了讓學生們盡快適應大學的新環境、新生活,成功地實現由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信息學院組織新生們接受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入學教育活動,其中包括安全教育、專業教育、校史文化等方面的報告,新生黨員見面會、初級黨課培訓,校、院系領導、輔導員、班主任的講話等。
校長報告介紹了我校目前的發展情況,而書記則主要從品德修養方面給新生上了重要的一課。上大學除了讓學生獲得專業的知識以外,更高層次上是實際能力的獲得以及人的素質的提高。通過各場報告,新生來了解了學校的具體信息,更知道了“做事”“做人”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可謂收益豐厚。
在信息學院的學院開學典禮和專業教育及新生與班主任見面會上,各位領導、老師介紹了信息學院的具體情況,包括所學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專業特點、該專業的發展和就業、院系師資情況、學風教風、暑期實習等,讓新生了解了所在學院和所學專業,本站幫助新生端正專業思想,增強對專業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提高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輔導員也對新生們進行了引導,步入大學,自由的時間變得多了,學生應該善于制定合理計劃,既要努力學習,也要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進行體育鍛煉等,另外,要學會利用圖書館和網絡各種資源來充實提高自己。
在學院的新生黨員見面會上,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分別介紹了各自的人員構成、特色活動等具體情況,書記也提出了對新生黨員的一些建議和要求,讓新生黨員感到了黨支部的溫暖和關懷。在三次黨課培訓中,新生接受了關于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做好自我心理調適等方面的教育,學習了黨的綱領和入黨流程,明確了黨員的標準,黨委書記及一些學長也提出了給初步入大學生活的新生們的一些建議,引導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樹立目標,做好學習和發展規劃,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對于一些被調劑到本專業的學生,要摒除成見,不要帶著抵觸心理。新生在黨課上收到了多方面的鼓勵和教育。
校史報告不僅介紹了我校的創辦經歷、發展歷程,還列舉了很多對外經貿大學歷屆的優秀學子,激發學生愛校熱情,加強新生對學校的了解,進而增進學生以校為榮的自豪感,讓學生們感到驕傲和對學校的信心、集體榮譽感,同時,這些優秀的學長學姐也成為激勵新生努力拼搏的目標。
總之,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幫助新生認識了高等教育和大學生活的特點、認識專業及其發展走向以及認識自我和成才途徑,這將會指導學生更快的融入大學的文化氛圍,并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使他們身心健康愉快順利的讀過大學生活,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 大學新生入學心得體會篇四
每年的九月是寶寶們入園的時間,每當這時許多家長就會為孩子入園頭痛不已。我的兒子是兩周八入的園,在入園之前,我也曾擔心憂慮過,怕他哭鬧不止,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等。沒想到兒子僅用了一周就適應了,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覺得一方面,就像馮老師說的孩子的潛能是無限大的,在特殊的環境下他就發揮出來了!另一方面,我想這可能與我平時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教育有關吧,下面我來說說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提前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入園,許多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怕孩子尿褲子、不會自己吃飯等,但等到入園時再教孩子就太晚了。當他快兩歲時,我就鍛煉他自己尿尿,穿褲子,并學會自己吃飯。剛開始吃飯我老嫌他吃得慢,又掉一地的飯,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學會了用筷子夾菜和用勺子吃飯,還有穿鞋,收拾玩具等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當他入園后,有那么多的小朋友和他競爭再加上老師的誘導和鼓勵,他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得很好了!
其次,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沒入托之前,他已經上了三學期的早教,并對幼兒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里面有很多好玩的玩具。我也常常帶他在幼兒園附近玩,給他正面積極地引導,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好處,讓他從心理上渴望上幼兒園。并常帶他和院里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鍛煉交往能力。所以,孩子的性格比較活潑,一聽說上幼兒園,他非常高興,覺得上幼兒園是種享受,在里面吃吃喝喝玩玩真開心!
另外,配合老師做好入園工作。孩子到了陌生的
環境,會有個適應過程。家長肯定也會舍不得,但配合好老師的工作,你的孩子就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我兒子第一天入園時,我將他送到教室后,起先讓他一個人進去,他不肯,說媽媽再陪我玩一會兒,后來看到好多小朋友已經在里面搭積木和玩玩具了,于是跟我揮了揮手說再見,就樂顛顛地跑進去玩玩具了。因為第一天上學,下午我三點半就去接他了,他從教室里出來,還是處于興奮狀態。一路上手舞足蹈,嘰嘰咕咕,說自己在幼兒園沒哭也沒鬧,很棒的,明天還要去上幼兒園!一周后,他已經順利地度過了適應期,并且深深地喜歡上了老師和幼兒園,甚至在周末和他生病感冒期間,還堅持要去上!
最后,多和兩位老師溝通。為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有時間我會盡量找老師談談。如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有沒有不良習慣啊等等。孩子在班上不好的地方,回家后幫助他改正。不明白的地方,也及時向老師咨詢,以免產生誤會。其實孩子入園并不是太難的事,只要家長方法得當,都能順利過關的。此外,得謝謝老師們的辛苦付出和犧牲,才換來孩子們的笑聲和喜愛!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 大學新生入學心得體會篇五
為了讓學生們盡快適應大學的新環境、新生活,成功地實現由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信息學院組織新生們接受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入學教育活動,其中包括安全教育、專業教育、校史文化等方面的報告,新生黨員見面會、初級黨課培訓,校、院系領導、輔導員、班主任的講話等。
校長報告介紹了我校目前的發展情況,而書記則主要從品德修養方面給新生上了重要的一課。上大學除了讓學生獲得專業的知識以外,更高層次上是實際能力的獲得以及人的素質的提高。通過各場報告,新生來了解了學校的具體信息,更知道了“做事”“做人”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可謂收益豐厚。
在信息學院的學院開學典禮和專業教育及新生與班主任見面會上,各位領導、老師介紹了信息學院的具體情況,包括所學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專業特點、該專業的發展和就業、院系師資情況、學風教風、暑期實習等,讓新生了解了所在學院和所學專業,幫助新生端正專業思想,增強對專業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提高學生對專業的學習興趣。輔導員也對新生們進行了引導, 步入大學,自由的時間變得多了,學生應該善于制定合理計劃,既要努力學習,也要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進行體育鍛煉等,另外,要學會利用圖書館和網絡各種資源來充實提高自己。
在學院的新生黨員見面會上,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分別介紹了各自的人員構成、特色活動等具體情況,書記也提出了對新生黨員的一些建議和要求,讓新生黨員感到了黨支部的溫暖和關懷。在三次黨課培訓中,新生接受了關于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做好自我心理調適等方面的教育,學習了黨的綱領和入黨流程,明確了黨員的標準,黨委書記及一些學長也提出了給初步入大學生活的新生們的一些建議,引導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樹立目標,做好學習和發展規劃,明辨是非,獨立思考,對于一些被調劑到本專業的學生,要摒除成見,不要帶著抵觸心理。 新生在黨課上收到了多方面的鼓勵和教育。
校史報告不僅介紹了我校的創辦經歷、發展歷程,還列舉了很多對外經貿大學歷屆的優秀學子,激發學生愛校熱情,加強新生對學校的了解,進而增進學生以校為榮的自豪感,讓學生們感到驕傲和對學校的信心、集體榮譽感,同時,這些優秀的學長學姐也成為激勵新生努力拼搏的目標。
另外,游惠園、院學生會和志愿團招新等活動讓新生很快熟悉了校園環境和院系學生組織,這些集體行動既讓大家彼此熟悉,又適應了大學的生活。
總之,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幫助新生認識了高等教育和大學生活的特點、認識專業及其發展走向以及認識自我和成才途徑,這將會指導學生更快的融入大學的文化氛圍,并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使他們身心健康愉快順利的讀過大學生活,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經過六月的洗禮與漫長的等待,我們終于步入了x學院的殿堂。
入住寢室,熟悉的親人、朋友,熟悉的老師,熟悉的環境都離我們而去了,一切的日常生活都靠我們自己打理。自己整理床鋪,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掃寢室衛生。或許,寢室里沒有空調熱水會讓很多人不習慣甚至抱怨,住的樓層太高又會怪罪設計者沒有考慮電梯,但是,寢室中的四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彼此的體貼和照顧,勝過所有。我們眼中的陌生與疏離,很快就被熱絡所取代。在學長學姐的帶領下穿梭于各個教學樓間,穿過那一片片的人海和自行車海,四處游蕩觀光,便成了這幾天新生生活的主旋律。
俗話說“在外靠朋友,在校靠學長”,昨天上午的新生報道實在是百分之百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寢室樓外各個學院的學長們設攤歡迎新生,從寢室到陳瑞球樓,沿途更是每五米設一名志愿者。而在報道處的場面更是壯觀,所有學院整齊設攤咨詢,更有不辭辛苦的學長同志們揮舞學院大旗等候新生,每輛校車駛來,他們都奮力拼搶到車門口,大喊自己的學院的名稱,招攬新生,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似乎生怕自己學院的人氣被別人蓋過,那個轟動的場面用“激烈”兩個來概括最為恰當。路過的家長、學生無不側目、駐足、贊嘆,被交大學生濃厚的友情深深的震撼了。
似乎在職院,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好好學習基礎知識!”,無論是老師還是學長,都會有同樣的忠告,而且說的時候往往是語重心長。我們建工系,無論從人口數量還是質量上算,都是職院大系,繁重的課業注定在這里不能過著療養院般的生活。盡管我們遠離了中學里每天被老師“綁定”在教室的日子,種種不安分的潛質可能在大學期間逐一體現。學習成績雖不能代表一切,卻也是衡量我們在大學生活中表現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在大學里,僅僅為分數去學習是沒有意義的,體會過專心學習的樂趣才不會留下遺憾,在我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不妨遠離網絡游戲等“黑色毒品”,讓書本陪伴我們留下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要學會生活,體驗生活,抱著一種享受人生的態度去學習,去工作,去休息。大學的成長更多來自于心智的成熟,這種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面臨更多選擇,懂得思考,懂得選擇合適的道路,懂得如何行動,懂得品位人生,才不枉大學的美好時光。
諾貝爾得獎主羅曼·羅蘭認為大學是“高貴的精神隱修院”,北大教授謝冕認為大學校園綿延著不息的火種,而當代不少學者認為大學生的思想應領先整個社會一二十年。亨利·紐曼說過,在大學里,一個人將升華自我的思考、推理、比較、辨別和分析能力,練就審美力,養成判斷力,增強內心的想象力。
古人告訴我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說,我們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一種人文的精神。如果沒有人文精神,可能有很大方面的人格結構不能完善,這樣人生會不快樂,不幸福。如果沒有人文精神,沒有理想、信念和追求,人的精神世界會很空虛。大學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來傳承文明、振興國家、培養人才,創造成果、服務社會是大學價值之真諦。放眼世界,未來在我們手中,更重要的是讓人文精神鑄就我們的靈魂。
韶逝,青春無悔!
在這個希望的季節,我結束了我的高中生活,同時又迎來了我的大學生活,我懷著一份激動而又迷茫的心情來到了這個學校。
在入學的四天里,我們計算機學院的學生接受了入學教育,在各位老師的講解中,我了解了許多心中不明白的問題,首先在第一堂課中,我感受到這是一所擁有嚴格而又完善制度的學校,對于家庭貧困、學習優異的學生,學校都有幫助和鼓勵,這給了我們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動力,同時對于違反學校規定的學生又有很嚴格的處分,這種獎罰分明的制度,可以很好的規范學生的一言一行。
在老師的講課中我感到受益匪淺,最讓我銘記的是:大學的成功=身心健康+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社會經驗+職業化心理素質和團隊意識+旺盛的人生成就欲望,連老師是一個很成功的人,對他的欽佩由心而發,連老師有問我們“你為什么而活著”我們都是有責任心的人,都是存希望的人,為了明天得更好我們努力、懷有希望的活著。
每一位老師都是經歷過許許多多風雨的前輩,他們的話里都有許多的人生的真諦、從他們的話中我收獲了許多努力都得不來的知識。
我們應該做一位自強不息,追求卓躍的大學生,在這個學校的生活我們都應該有一個很好的人生規劃,塑造完美的生活價值觀,在社會實踐和學習過程中總結經驗,更為以后的學習和進入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
最后,希望我在計算機學院的學習深涯中開心快樂。
在這丹桂飄香,豐收的金秋九月,每一位在假期里盡情玩樂的學子都仿佛倦鳥歸巢般紛紛返回了闊別兩月之久的校園生活,對于某些人來說,一切還會有如從前,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對于很多人來說,這個月,將是他們告別從前,走進人生中另一段新的旅程,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本以為,跟親人分開,我會悲傷一段時間,可是,面對著寢室里的新同學兼室友熱情的對待,一句句關切的話語,使我那無助的心靈找到了一片棲歇地。是啊,為什么同為新生的我這么的傷感,而她們卻能像大姐一樣的照顧我呢,我開始思索著。難道我就這樣開始我的新一站嗎?簡寧說過:“人總是一邊受傷一邊學會堅強的。”我現在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高中生了,而是大學生了。我開始漸悔著.....我似乎成熟了許多。
正如理查德·柯所說的:"驀然回首,發覺昨日時光早已隨風遠揚--我已變成另一個人。"走在綠蔭的小道上,看著高聳的教學樓、端莊的圖書館、寬廣的操場、整齊的宿舍樓,我有種忐忑的期待——我將要在這里展開自己的平臺,亮出自己的風采。而后,我看到了德才兼備的教師,教授;公正嚴明的校風,校紀;熱情活躍的學長,學姐;還有刻苦耐勞,全心全意為學生們服務的學生會、自管會。我有理由相信,來到這里,是我正確的選擇。我想,來這里的每一位新生,在涉外經濟學院的關懷、教導、磨礪下,將會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綻放出他們的光彩,成為祖國的光榮。 是的,大學的生活需要自己用心去體味,我不羨慕別人的輕松與快活,也不去羨慕別人的風花與瀟灑。我只知道,既然我選擇了英語這個專業,多苦多累,我亦無悔。明白之后,我心兒寬,眼兒亮,我用誠摯的雙眼看世界,用稚嫩的肩膀擔起生活的風風雨雨。
就這樣,我的大學生活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