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體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長育子心得文章 家長心得體會篇一
今天的家長會有些特別,班主任xxx老師請來了xx區教育學會xx會長和xx區xx中學教導處xx主任,為我們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家長會,聽了以后受益匪淺,結合自家孩子情況,有一些心得體會。
孩子正處于二年級上半學期,同一年級相比,學習能力有所加強,但仍有待提升。家長要有意識地鼓勵、引導孩子自主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現階段存在的問題:課上不夠認真,搞小動作,不愛回答問題,通過與老師溝通、交流,了解癥結所在,及時糾正。
關于家庭作業:每天都是放學后在奶奶家里做,晚上我再檢查,做題有點粗心馬虎,希望能再細心一點。以后應逐步做到:寫作業要一氣呵成,最好能自己檢查一遍再交給家長二次檢查,發現錯題及時改正,弄懂弄會。
堅持每天的閱讀。學校和老師推薦了許多優秀讀物,班級里也有圖書可供借閱,給孩子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這一點深有體會。每天晚上回到家里,我檢查作業,她會很自覺地去看書,有時一本書要反復地觀看,詞匯量在逐漸增加,現階段看圖寫話和日記基本能獨立完成,進步很大,值得鼓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積極主動地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興趣愛好。現在各種各樣的特長班比比皆是,如何選擇成了難題,此次家長會真是及時雨,幫我化解了許多疑問和困惑。
通過幾位老師的現身說法,深深體會到家長要以身作則,多看書,提高個人修養,與孩子多親近、多交流,每天再忙也要放下手頭的事情,耐心傾聽、詢問,同學校、老師加強互動交流。家長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文明用語,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不要讓孩子成為不良言行的儲物箱。
感謝xx區教育學會x會長,從去年的讀書匯報會開始,一直在關注關愛著我們;感謝xx區xx中學的x主任,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xxx老師不遺余力、誨人不倦,xxx老師認真嚴謹、盡職盡責,她們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期待下一次家長會,我們有更大的進步!
家長育子心得文章 家長心得體會篇二
5月20日下午,兒子所在的班級開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我有幸成為為孩子們講課的其中一名家長,和孩子們、家長們一起學習交流。
當接到孩子班主任杜老師的電話,征求我講課的意見時,我頓感自己壓力山大。雖然自己也是一名小學老師,給孩子們上課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對于課堂教學與組織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但以家長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交流與學習,還是第一次,心中不免興奮和緊張起來,感覺真的比參加一次優質課評比還要讓我激動。
我當晚就翻看了兒子的數學課本,最終確定了講課的內容——《厘米的認識》。《厘米的認識》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后學習其它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問題的基礎,承擔著奠基性的作用。認識到這部分知識的重要性,第二天,我到學校查閱了與這部分知識相關的各種資料,制定出所講內容的教學目標。接下來的幾個晚上,我忙的不亦樂乎。孩子睡了,我打開電腦,開始我的教學設計、課件制作。怎樣才能一下子就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呢?思來想去,在制作課件時,我把教材中創設的“阿福做新衣”的圖片故事做成了動畫,課件的制作花了我整整兩晚上的時間。記得當晚收工時已接近凌晨1時,不知是過了睡的點,還是興奮的原因,自己竟沒有一絲睡意,看著自己的奮斗成果,哈哈,滿滿的成就感。
孩子的爸爸笑我太認真,到了孩子的學校,我發現大家都那么認真。學校特意為每一位聽課的家長準備了一張聽課量化表,從不同的方面對授課進行評價。班主任杜老師在教室為我們準備好了凳子,還有負責攝像的付老師也在忙得團團轉。周鳴欣的爸爸已經在講臺上準備著,他還為每位家長和孩子們準備了授課材料紙。從目標到過程再到作業,條理清晰地展現給我們。各位家長也是都準備好了紙筆,靜靜地等候著。看到這些,自己心中不禁感悟頗多:自己的準備還是不夠充分啊!同時我也被學校、老師、家長們積極認真的態度所感動,大家都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我們都這么認真努力,相信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上課的過程中,雖然多媒體設備出了點問題,但這并沒有影響到我和孩子們交流互動的熱情,整節課下來,導入的視頻動畫孩子們看的很認真,回答問題非常積極。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真的很高,但愧疚的是自己沒有把握好時間的分配,練習沒有完成,另外由于家長的參與,在組織課堂上加大了難度,所以以后這些方面還得再多下功夫,力爭讓課堂效果更好。
作為家長,我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次與孩子零距離接觸與溝通的機會。從個人角度而言,我非常感謝杜老師,讓我有機會做為家長進入課堂,通過這次進課堂,讓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更多的理解孩子,為孩子的成長去指明一個前進的方向;做為父母,應該更努力的去認真工作,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媽媽,你真棒!今天是我第一次當你的學生!我太高興了!”哈哈哈……聽到孩子這么說,你們知道我心里有多開心嗎?總算沒有讓孩子失望。也希望還會有機會再以家長的身份走進課堂,我一定會更努力地準備、更用心地感知、更認真地備課,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家長育子心得文章 家長心得體會篇三
晚飯后,燈光下,安靜的房間里,男人坐在書桌前讀書或寫作,女人坐在沙發上織毛衣或看書,孩子在一旁寫作業。
時明時暗的壁爐前,黃色的燭光下,母親用手環抱著孩子,拿著一本故事書,母子倆一起輕聲慢讀。母子彼此溫暖的氣息和書香交織在一起,父親在一旁微笑著欣賞這對母子的一舉一動,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行。房間里飄散著一縷縷和諧溫馨的情絲。
我感覺溫馨祥和的場面總是和書有關。事實上,每個家庭都離不開書。有了書香的家庭更和諧,家庭成員之間相處更融洽,語速適中、語調抑揚頓挫、語言更文雅。
現在人們很重視教育,尤其是父母文化層次高的家長,更重視教育,對孩子教育一刻也不敢放松。家庭條件好的,母親請假不上班,陪讀。唯恐孩子學習成績落在別人后面。于是,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父母的視線之內、管轄之間。從小學到高中,一路走來,孩子就生活在父母這把傘下,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不經歷風雨的洗禮,沒經受過挫折的打擊,也就喪失了獨立生活能力和學習能力。
還有一種情況,是做生意的或者家在農村的孩子。他們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好壞不影響掙錢,或者認為家里世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即使孩子考上學,也無法負擔起高額的學費。父母對孩子要求太松,幾乎是不管不問,放任自流。
當然,上面這兩種情況都是特殊個例。多數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但這里面有個度不好把握。管多了,孩子沒自主能力,管少了,孩子又不自覺學習。
我想說,讓孩子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情,要培養孩子讀書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家長不要過分干預孩子的學習。
我說:“我沒檢查啊,是你讓我簽字的。”
老師說:“讓家長檢查簽字,你怎么不檢查后再簽字呢?”
兒子不滿意的“哼”一聲。自此,他寫完作業會自己看一遍。不再指望我幫他檢查作業了。
我提倡做一個“懶”家長。這個“懶”要懶得有技巧,有分寸。該懶時,不說一個字;不該懶時,必須行動。
舉個例子:兒子在小學一二年級時,經常問我:“媽媽,這個字讀什么音?
兒子會撒嬌:“媽媽,查字典很麻煩,你干脆告訴我讀音得了。”
我說:“兒子,咱們來個比賽,看誰先在字典里找到這個字的讀音?”
每個孩子都有爭勝心。此時,兒子飛快找到兩本字典,動作迅速地找到頁碼。我則故意磨蹭,結果他贏了,心情也高興起來。
我通常會說:“媽媽也不會。”
他就笑話我:“還數學老師呢,怎么就不會做呢?”
“媽媽,咱們一起討論討論吧!”
于是,我們倆會一步步分析題意,關鍵地方適當點撥一下,啟發他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讓孩子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比家長直接告訴答案強幾千倍。因為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激活他的腦細胞,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家長就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到了小學高年級就會自覺學習,孩子遇到問題時,會自覺尋求方法,就不會依賴父母。到初高中,家長更不用管孩子學習的事,他自己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但家長對孩子也不能不管不問。孩子畢竟是孩子,許多事情他都是第一次經歷,很難對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很快分辨出是非對錯。因此,家長要學會察言觀色。不僅觀察孩子外表衣著,更應該觀察孩子心內世界的情緒波動。
和孩子相處最好的交流方式,是做孩子的好朋友。這樣,孩子有什么心事都會及時和家長說。學校里發生的事、同學之間的事、哪次成績沒考好、在課堂上受到老師表揚了等等,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會迫不及待地說給父母聽。而此時,家長最好什么也別干,就專心聽孩子的講述,不要打斷他的話。等孩子講完了,你可以根據孩子的描述,判斷孩子的做法是否恰當,然后給你正確引導。讓孩子明白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提高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培養孩子如何交流、如何處事的學問,這也是家長必須教導的,也是孩子必須學習的。
事實上,每個家庭成員都是互相陪伴、相互聆聽、互相關心的。有了孩子的父母,生活更充實,工作更賣力;有了父母的精心呵護,孩子更能健康快樂成長的。當一個家長真不容易,當一個睿智的家長更難。因此,當個好家長也是一門學問,我們在生孩子之前,先學學怎樣做一個稱職的家長吧。
就像一顆小樹苗,要給它生存的空間,成長的土壤和養分。剩下的就讓它自己獨自經歷風雨,自己獨自長大。發現有不該分的樹杈就及時修剪,這樣的小樹苗沐浴著和煦的陽光,經歷四季風雨的洗禮,終會長成參天大樹!
家長育子心得文章 家長心得體會篇四
說到育兒心得,很慚愧,我也是在不斷學習和借鑒專家和前輩們經驗的基礎上,摸索著與女兒在一同成長而已。
我和女兒在出門上街時,總能看到有的孩子哭鬧著要家長買這買那,而站在一旁的家長則是滿臉的無可奈何!
其實,孩子也是一個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獨立個體,對于孩子的要求,我們作父母的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一定要正確對待。合理的要求要適當地讓孩子得到滿足,不合理的要求要給孩子講清楚道理。在孩子想耍賴,不聽大人講道理的時候,可以不予以滿足,先冷落他(她)。父母可以先嚴肅明確地對他(她)講耍脾氣是不對的,是無濟于事的,給予他(她)警告和自己改正的機會;如果他(她)還繼續鬧,那末父母千萬不要同他(她)多糾纏,離開他(她),讓他(她)一個人感到孤獨,意識到再這樣下去也沒效果。等完全平靜后,才給他(她)講道理。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甚至一些父母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孩子要什么給什么,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滿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應允,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滿足孩子的愿望。孩子習慣了想要什么就能馬上得到,得不到就會哭鬧、破壞東西、發脾氣、打人、罵人,而且不顧自己行為的后果。
而我和我的家人呢,在這方面是這樣做的:當孩子想擁有一個特別喜歡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請求時,我們會和孩子約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飯,在幼兒園能好好睡午覺,上課時能盡量認真聽講,需要時能幫媽媽擦擦桌子、擺碗筷、盛飯、澆花、掃地、拖地等,那末到時候我們就會給她買;而她呢,也會很樂意并很努力地去照約定執行。我覺得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耐心地等待,增強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學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還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東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應的勞動或一定的代價;也在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負責意識。
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家長育子心得文章 家長心得體會篇五
10月18日晚6點半,我參加了東城小學為我們一年級家長舉辦的家長學校培訓后,王校長的講話讓我受益匪淺,非常感謝老師們為規范孩子的習慣、培養孩子的興趣、教授孩子的知識做出的辛勤勞動和巨大努力,使孩子逐步從一名幼兒成長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小學生;同時也給我們家長一個這么好的學習機會,也帶來了好多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更加了解了教育孩子,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長不能一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過高,可能會適得其反。
做一個好家長首先要能做到設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理解孩子;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努力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把孩子視作朋友,視作知己,使孩子始終在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健康地發展。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從幼兒園玩的階段出來,或者他們的心里都還沒有作好學習的準備,一心還只顧著”玩”,讓他們一節課認認真真,專心聽講或許還有點難。所以此時一定要培養他們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對他們今后多年的學習生涯非常重要。
作為家長,自己要需要不斷地充電,王校長介紹的書名,我都非常仔細摘錄下來,去借來或者買來閱讀,相信看過后,可能對教育好孩子是非常有益的。
現在才知道早餐不光要吃飽,還要吃好,蔬菜水果,牛奶都要吃,這樣才能滿足他一上午的體力和精力來學習,這點需要加強。
從九月開學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看到兒子每天都會有進步,從不喜歡讀拼音(有過兩次我讓他讀拼音,他不愿意讀而掉過眼淚),到現在會主動地拿起語文書讀拼音,讀兒歌,為他感到欣喜!體育的跳繩和扔沙包,從一開始每分鐘只能跳二三十個,到現在能跳一百多個,扔沙包,在王老師的教導下,也比之前有進步,為他感到高興!兒子有時調皮,不聽話,我可能不夠耐心地去教導他,而是會斥責他,現在看來,有時他也是耍小聰明,也是逗你開心。給孩子多多的鼓勵,會使他更加自信!
做孩子的朋友,多和他交流,讓他快樂的學習,快樂的玩,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