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選聯村聯戶心得體會范文四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第一篇:聯村聯戶心得體會
近期,我鄉組織全體干部學習了我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從今年開始,在全省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大會對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具體要求及重要保障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闡述。作為一名基層鄉鎮干部,我談幾點自己的感想:
一、深入學習,做好宣傳。深入學習,做好宣傳。省委提出,這次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聯村聯戶為載體,以為民富民為目的,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說到底就是要切切實實為基層群眾解決問題,謀取福利,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進村入戶,走到群眾當中去,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他們的訴求,幫助他們排憂解難,以脫貧致富。要做好群眾的工作,就得做好宣傳,讓群眾知道黨的政策,法律法規,時代在變,政策也在隨著更新。近年來,黨對農村各項惠農政策絡繹不絕,群眾的信息接收相對閉塞,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對政策大多是道聽途說,村民之間互相傳說,這勢必會造成政策傳達的錯誤,讓群眾誤解政策。因此,要正確的傳達政策,做好宣傳。
二、體察民心,了解實情。體察民心,了解實情。我們在基層工作并不等于我們是深入基層,在走訪的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內疚,在走訪中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和記錄,并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作為一名鄉鎮干部,要了解民-意,就要和群眾面對面的交流,同吃住,讓群眾說出最需解決的問題,了解群眾的困難,了解群眾的疾苦,要切實了解實情,該幫扶的要幫扶,該思想教育的要教育改造,改變落后局面,讓群眾走向致富小康之路。要細心做好民情日記,記錄所見所聞,總結提高。
第二篇:聯村聯戶心得體會
從去年開始,我鎮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學習了我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精神,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特困戶為主要內容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大會對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具體要求及重要保障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闡述。本人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已經基本能夠融入到村的建設中,較好地開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F就我參加“聯村聯戶”活動以來的工作情況,談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聯村聯戶”工作就是要確實做好事、做實事。多為所包村的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是“心連心”工作中必須要做的。辦了實事,群眾得到了實惠,得到了切實的利益,就會更擁護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決策,干群和黨群關系會貼得更緊。當然,作為一名干部,一些“軟投入”也應去做,能夠多做的還要多做。例如,在進戶調查了解民情過程中,我和村干部一起到困難戶家中坐坐,他會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到老黨員那里看看,他會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幾句關切問候的話語,群眾就覺得政府真好,能考慮他們的感受。這些感情上的軟性投入,收到了和辦實事一樣的效果,和辦實事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說明實事要辦,“軟投入”的工作也要做。
二、“聯村聯戶”活動應該堅持做下去。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繼續去深入調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工作的底子,從而制定對策,幫助解決問題;才能切實幫助所包村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扎
扎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引導、組織群眾脫貧致富,改變村容村貌,才能確實了解村民收入、勞作、務工、健康以及迫切需求,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三、“聯村聯戶”工作就是要依靠干部和群眾。我們在村里開展工作,不能單打獨斗,很多工作最終還是要依靠村干部、全體黨員、全村人民群眾來組織開展和實施,而最主要的還是要依靠村委干部。例如,召開會議要依靠他們去召集,上項目要依靠他們去實施,開展活動要依靠他們去組織等等。依靠村干部開展工作,要對他們信任、支持和尊重。當然,依靠不是依賴。我們參加“聯村聯戶”活動是肩負著黨委、政府的重托,在依靠他們開展工作的同時,還要負責任地幫助他們提高素質,增強戰斗力,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黨委交給我們的任務。經過近六個月的觀察和分析,我感到,張格莊鎮權家村的村委領導班子還是很團結的,村委書記很有號召力,是可以依靠的。與此同時,我不斷地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去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聯村聯戶”工作還要理順抓牢與放下的關系。入村后,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收集到了村干部、黨員、群眾反映的很多問題,其中有村干部的作風問題、工作能力問題,還有村里的陳年老賬、地頭爭端、鄰里糾紛、婆媳不和等。本人以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個輕重緩急。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輕重,事無巨細,眉毛胡子一把抓,群眾反映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設想給予一攬子解決。這樣不僅不可能,反而會沖淡主要任務,貽誤大局。
這就有一個“抓牢”與“放下”的關系。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有的要“抓牢”,有的則應“放下”。問題中屬于工作布置的任務的,就堅決“抓牢”,主抓、狠抓;不屬于所布置任務或是與之聯系不緊密的,就可以“放下”,緩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給鎮黨委、政府或有關部門去處理。即使是屬于所布置任務的問題,也不能齊頭并進,也要有先有后,分個緩急。
通過“聯村聯戶為民富民”活動,我虛心向群眾學習,向基層干部學習,向實踐學習,的確有了很多收獲。從群眾和身邊干部身上,從工作實踐當中,我學到了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堅忍不拔的工作勁頭,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等等。今后,我會在繼續向農民群眾學習的同時,積極配合福山區委、區政府和張格莊鎮鎮黨委采取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為農民朋友多辦實事、辦好事,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把文明之風吹向農村。
第三篇:聯村聯戶心得體會
省委發出了在全省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貧困戶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召,猶如一股春風吹拂著隴原大地,春雨般地滋潤著廣大干部群眾的心田。按照組織的統一部署,我即將又一次奔赴聯系的貧困戶進行深入調研,具體幫助實施致富計劃。下面,我談一下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幾點感想。
一、深入學習,當好宣傳員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深入學習、加深理解,思想認識提高了,我們才能為行動的開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新時期,黨出臺了許多富農惠農強農的優惠政策,國家的許多法律法規日臻完善配套,加之信息時代,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日新月異。對此,農民群眾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有的一無所知,有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誤解。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做大量的、細致的、反復的宣傳和釋惑工作。
二、體察民心,當好貼心人
我們在基層工作并不等于是深入基層,有許多實情不了解,有許多民意不理解。民心大于天,群眾是靠山。做好群眾工作是干部的基本功,也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能力。農民是最可憐、最真誠、最實惠的。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尊重群眾、服務群眾、親近群眾的理念。通過人對人、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在同吃住、同勞動中讓他們無拘無束中說出思富、盼富、致富的想法和最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切記指手劃腳、喧賓奪主。在切實掌握實情的基礎上,該幫扶的幫扶,該疏導的疏導,該向上反映的整理反映。這樣,才能建立和培養感情,做好順人意、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的相互交融,干部和群眾的雙向受益,結成貼心人,成為好朋友。
三、突出實效,甘做助推器
聯村聯戶是載體,為民富民是目的,實現目的,重在體現實效。要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主要任務,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應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就先干什么,層次推進,讓群眾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效果看得見、摸得著。要始終明白,這次行動涉及的對象是農村貧困村、貧困戶,要切實在增收致富、扶貧攻堅方面取得實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準一個發展路子,制定一個脫貧計劃,謀劃一個主導產業。
四、創新方式,勇當先行者
創新是永恒的話題,沒有創新,就沒有了活力,就沒有新局面。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項關乎全局性、戰略性的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不斷堅持改革創新,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在目前情況下,必須把聯村與聯戶有機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致力于為民和富民。單位聯村的重點是促進共享,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干部聯戶的關鍵是搞好服務,在服務中教育、引導、提升農民。貧困村、貧困戶貧的往往不只是物質,而是致富門路,困的往往不只是條件而是發展理念。扶貧雖必要,但扶智更金貴。要恰當處理既輸血、又造血和既扶貧、又扶智的關系。
人無責任無以為人,國無發展難以強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踏著時代的進行曲,擁抱改革開放開發的又一個春天吧。
第四篇:聯村聯戶心得體會
通過前期我鄉組織全體干部學習了全省“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大會對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主要任務、具體要求及重要保障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闡述。作為一名基層干部,結合自己的實踐,我簡要談自己幾點想法:
一、深入學習,做好宣傳。深入學習,做好宣傳。省委提出,這次“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聯村聯戶為載體,以為民富民為目的,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說到底就是要切切實實為基層群眾解決問題,謀取福利,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進村入戶,走到群眾當中去,傾聽他們的呼聲,了解他們的訴求,他們排憂解難,以脫貧致富。要做好群眾的工作,就得做好宣傳,讓群眾知道黨的政策,法律法規,時代在變,政策也在隨著更新。近年來,黨對農村各項惠農政策絡繹不絕,群眾的信息接收相對閉塞,再加上文化程度低,對政策大多是道聽途說,村民之間互相傳說,這勢必會造成政策傳達的錯誤,讓群眾誤解政策。因此,要正確的傳達政策,做好宣傳。
二、體察民心,了解實情。體察民心,了解實情。我們在基層工作并不等于我們是深入基層,在走訪的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還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家庭,因病因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感到十分的不安和內疚,在走訪中都一一進行了了解和記錄,并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作為一名鄉鎮干部,要了解民意,就要和群眾面對面的交流,同吃住,讓群眾說出最需解決的問題,了解群眾的困難,了解群眾的疾苦,要切實了解實情,該幫扶的要幫扶,該思想教育的要教育改造,改變落后局面,讓群眾走向致富小康之路。要細心做好民情日記,記錄所見所聞,總結提高。
三、增收致富,促進和諧。增收致富,促進和諧。這次行動涉及對象是基層貧困村,貧困戶,要切實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辦法,爭取為貧困戶找準一個發展路子,制定一個脫貧計劃,謀劃一個主導產業。不僅要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還要提供知識、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要有效化解糾紛矛盾,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問題辦事情要設身處地,關注群眾的想法和感受,要換位思考,理解群眾的需求和愿望,尊重群眾的意見和訴求,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真正建立和培養與群眾的感情,做好順人意、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多講真話。真正做到增收致富,和諧發展。這是一次解放思想、轉變作風、也是鍛煉干部的創新之舉。也是加強我們干部與農民群眾的溝通,搭建我們之間的橋梁,了解新農村農民生活中的困難急需解決的問題,有利于我們今后更好的工作,動員干部職工進村入戶,幫助農
民早日脫貧致富,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這是強化“三農”工作、推進扶貧開發、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錘煉干部作風的一項重大舉措,確實是一項為民、惠民、得民心的工程。我會切實把這一行動貫徹好、落實好,真正為群眾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