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滿分作文 春節滿分作文500篇一
我們在大年三十驅車來到外婆家。從高速公路繞到鄉間小路上,我看見經過外婆家村子的鄉間小路,原來滿是泥濘的路面也變成了水泥馬路,而且一直延伸到外婆家門囗了。以前到外婆家時,因為路還是泥路,所以媽媽經常都要給我備兩雙鞋子,而現在已經變成干凈整潔的水泥路了,看來備用鞋子可以免帶嘍!還有原本村子道路兩旁及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是一個個雜亂無序的柴垛,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綠化,景色變美了,空氣也變得更加清新了。
我們的車開進外婆家院子,我眼前一亮,原來是舅舅家的老房子換新顏了,一棟高大的三層新樓房聳立在我面前。我迫不及待下車跑了進去參觀起來。原本那簡單、樸素的老房子,現在變得如此寬敞、明亮,而且每一個角落都打造得十分精致,這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鄉村別墅啊!
晚上要吃年夜飯了,我們全家圍坐一圈,邊吃著年夜飯邊聊著天。一道道香噴噴、熱氣騰騰的飯菜不斷從廚房里端出來,我們吃的十分愉快。大人們聊起了這幾年新農村的發展變化,在聊天時小外公還告訴我們,年前的時候村里還組織他們去了安吉,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建設他們的美麗鄉村的,回來也可以學一學。舅舅喝了幾口酒話也多起來,他得意地指了指掛在大門囗的星級家庭牌對我們說:“今年村里開始評選星級家庭戶,從一星到五星不等,我們家可是第一批被評上五星家庭戶的。我循著舅舅手指點的方向特意跑近一看,“平安家庭、綠色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和優美庭院戶”的字眼格外顯眼。
“來,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干杯!”大家一起舉起杯。這時窗外煙花驟然飛起,在天空中絢麗地綻放,仿佛是一個個美好的笑容。我祝愿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我們的鄉村也會一直進步下去的!
春節滿分作文 春節滿分作文500篇二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北京的春節》,作者是老舍。我們還曾經學過他寫的文章有:《貓》《林海》和《草原》。
顧名思義,這篇文章的內容寫的是北京人的春節的過法。這篇課文分別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和元宵節等幾個日子。
然而,我的家鄉的春節就和北京的春節有差別了。我的老家在東北遼寧,在臘月初七雖有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可是我家卻向來就沒有泡過臘八蒜,只知道臘八蒜是用醋泡過的,而臘八粥也有所不同。我們家鄉有句老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我們的臘八粥不是和北京的臘八粥一樣的,而是主要用糯米、小米、黃豆等八種谷類和干果做成的,因為很黏,所以是用來“粘”住下巴的。雖然有臘八粥和臘八蒜的習俗,但是我們家鄉并不把它算做是春節的一部份。
臘月二十三那天被稱作“小年”。小年,才是春節的開始。小年這個節日在我們家鄉的“節日排行榜”排第二,是第二重要的'節日。過了小年,也就意味著還有七天就過大年了,在這七天里,所有的人都要放假,準備過年了。理所當然,在這一天是要放爆竹的。
過完小年以后,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什么雞、鴨、魚、肉、菜等都要準備好。如果農村人有養豬,就要開始殺年豬了。殺好豬后,主人還要做殺豬菜、灌血腸。殺豬菜是要把新鮮五花肉、帶肉豬骨、東北酸菜、東北粉條等長時間燜燉,待上桌前再添加煮好的血腸,主人請親戚朋友鄰里一起來享用,那才叫“美味”哩!場面也十分熱鬧。剩下的豬肉怎么辦?一定有人會說放在冰箱里啊!錯!既然是東北人,就要用非常東北的方法保存起來!那就是放在室外。地球人都知道,只要是下雪的地都是零度以下,更何況在東北有時會零下三十多度。把豬肉拆分后放在籃子里、里面摻上冰和雪,再把籃子埋在雪里并做好記號,等到用的時候提前十分鐘拿出來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自衛,因為那時候肉的硬度絕不亞于磚頭!
臘月三十那天被稱作“大年三十”或“除夕”。大年三十的時候,白天大家去親戚朋友家互相拜年。到了晚上要做團圓飯,看春晚,還會一家人一起包餃子,也有往餃子里放一角錢硬幣的習俗,當然硬幣要洗干凈的。大約到了晚上十一點,大家就開始換新衣新褲新鞋,如果誰是本命年,新衣服中要有紅色,還要系紅腰帶。然后放爆竹、吃年夜飯、聽新春敲鐘聲。吃年夜飯一直要持續到凌晨以后,要吃“兩年”。如果誰吃到了包在餃子里的硬幣,就預示他(她)來年有好運。飯后,大家還要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鞠躬拜年,會收到不少“紅包”。
元宵節是開年的第一個節日,大家會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欣賞節日禮花。東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不一樣的,因為湯圓是包出來的,而元宵是搖出來的。首先,人們會把方形的元宵餡放到盛著黏米面的簸箕里,然后不斷地搖并不斷加面,粘了一層再粘一層,直到核桃大小,元宵就搖好了。
因為東北的冬天比較長、天氣也很冷,所以冬天的假期也比南方長,學生都是在3月1日才開學,而大人們會早些。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實而快樂的節日!
春節滿分作文 春節滿分作文500篇三
今年的春節和以前不同,往年是坐高鐵回老家,然后爺爺來接我們,今年是由爸爸和伯伯開車帶我們回家的。大家見到了互相打招呼,場面熱鬧極了。
在春節那幾天,我們去了西安玩,爸爸媽媽有事情在老家,我和鮮果阿姨和伯伯去西安玩!我們先去了回民街,吃了一些好吃的小吃,那里全是游客,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簡直棒呆了!
接著我們去了古城墻。一開始有猜燈謎的彩燈,但是仔細一看,上面不是燈謎,二是各種各樣的人寫的祝福。周圍的城墻,總是凸出來,應該是古時候打仗士兵躲在后面進攻的。為燈會準備的特別大的燈中,最有意思的是恐龍燈,我還摸了一下它的尾巴呢!走到最后走不動了,只能讓伯伯背著了。西安的陽光好猛哦,曬得我頭暈眼花、喉嚨冒煙,想吃個冰淇淋降降溫。
下了西安城墻,馬路對面就有一家肯德基,我腦中立馬涌現出一個大大的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我開心地拉著伯伯和鮮果阿姨的手沖進肯德基,對服務員說:“來一個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服務員看著我說冰淇淋機器壞了,我頓時失望極了,然后我們跑了四家便利店,都沒有冰淇淋,連一只冰棍也沒有,我對西安絕望了。最后終于在一家很小的'便利店買了一支冰淇淋,喉嚨里的火終于平息了。
我吃著冰淇淋回酒店的路上,突然發現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牌坊,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大學習巷。因為我走不動了,于是鮮果阿姨讓我和伯伯在巷口燈,她先進去看一下,過了一會,鮮果阿姨回來了。她對我們說:“大學習巷里有好多好吃的當地特色,一眼望不到頭?!庇谑俏覀儧Q定先回酒店休息一下晚上來大學巷吃晚飯。
晚上我們吃了酸湯水餃、羊肉砂鍋,買了綠豆糕和糖山楂帶回去給爸爸媽媽嘗嘗。
這個春節,我走了很多地方,我登上了鸛雀樓,親手摸刀了真正的黃河大鐵牛,去了呂洞賓的永樂宮,還去了大禹渡口。
這個春節,是我過的最豐富的春節!
春節滿分作文 春節滿分作文500篇四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除夕。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余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就是關于春節來歷最通俗的解釋之一,光是這一個故事就接連描述了四個春節習俗: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習俗,如:掃塵、逛廟會、觀社火、貼門神、祭灶神、倒貼福、長輩給小輩壓歲錢……這些習俗都是經過了千百年延續的,中國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一樣的,每年歡聚一堂。古今的春節也是有差距的,要知道古代可沒有那些高科技產品,春節和現代的春節相比,即不免有些無趣。
光是文天祥的一首詩就足以證明: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但是隨著娛樂項目的增多,好多傳統節日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好像春節只不過是一個比周末更長的假期,供人們娛樂、休息。除夕夜在一部分現代人看來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人們有個借口和家人一起吃頓飯,看一會春節聯歡晚會。這是令人悲哀的,我們中國人怎么了?怎么會由原來那精神無比高尚的種族變成這樣了?是在現代社會的紙醉金迷中墮落了?是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迷茫了?是在地球變暖的環境下失落了?是在……不管怎么說,中國人現在是沒有以前的那種精神了。
時代在進步,而我們中國的精神卻是在退步:我們的精神就像是一座雪山,貪婪、墮落、欲望、自私、血腥、殘忍、瘋狂、嫉妒……就像是無數個太陽,它們每時每刻都在釋放著自己的能量,中國人的精神被瘋狂的摧毀。我相信如果中國人不再覺醒的話,這座凍結了千百年的雪山也會被陽光曬到坍塌,化為無數的雪水,再逐漸變成水汽,我不希望這樣的假設成為事實。
春節滿分作文 春節滿分作文500篇五
一個樂園最重要的是是否帶給了人們歡樂,而在今年的春節里我就真正體會到了趣味和歡樂。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們懷著興奮而激動的'心情乘車來到了彈子石的美心洋人街。大概是過春節把!這里人山人海,而且車還把這里堵的水泄不通。我并沒有被這些人和車嚇倒,因為,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見到洋人街的芳容了。遠遠望去就看見一個大風車隨著風呼呼地轉動著。
走進一看那風車后面還有許多神奇的東西呢?我急切地跑上前去想一看究竟?!斑@是不是商店?怎么這么多人?”我不解的問爸爸。爸爸說:“自己去看一看吧!”我走上前去也沒有看見什么呀!
便向后面到退了幾步,我驚訝的發現,那個墻上還貼著幾個字呢:世界最大的廁所。
這居然是廁所,我真的很難想象呀!往左望去那一棟棟左斜右歪的房子,著還真有趣呢!我們接著往前走,就看見了水上樂園,我和姐姐就想去玩耍一翻呢!我和姐姐進入了那個充氣球內,我們便開始了我們的水上之旅。我們就在那個大球內跑啊,跳啊,在里面無憂無慮地玩,似乎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一起高興。
不知不覺時間就像我們腳下的流水一樣流向遠方。雖然我有一點熱了,但是高興已經漫過了熱。接著我們又玩了:投籃等游戲。
今年春節的趣味樂園,讓我歡樂,讓我發熱,也帶給了我歡樂。
春節滿分作文 春節滿分作文500篇六
大街小巷飄著五顏六色的彩旗,高高地掛起了大紅燈籠,大人小孩喜氣洋洋,幸福的笑容都寫在臉上。春節到了,春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你想知道春節的由來嗎?我來告訴你吧!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這個怪獸長得碩大無比,而且生性兇殘。只要誰惹惱了它,它一定會張開那張血盆大口,一口把他吃掉。老百姓都拿它沒有辦法。除夕之夜,老百姓都去山上避難。就在這時來了一個仙翁,仙翁說年怕紅色和巨大的聲響。老百姓們半信半疑。于是抱著試試的心理,他們就拿了一些紅紙貼在門前,然后在地上架起火,往里面丟竹子。竹子燃燒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年獸聽到了,嚇得趕緊往山上跑了。
你還想知道小孩為什么過年會得到壓歲錢嗎?
從前有一個怪獸叫祟,他長得黑身白手,它每到除夕夜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腦門。小孩被摸過后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后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人們怕祟來傷害小孩,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
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除夕夜不想讓祟摸孩子的腦袋,就給小孩子用紅紙包了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到了四更天的時候,他們覺著祟不會再來了,就把錢放在孩子的枕邊。沒想到他們一睡著,祟就來了。
祟正要摸小孩子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嚇得灰溜溜地跑了。于是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除夕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再也不敢來了。
我們春節要發壓祟錢,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還要向長輩拜年。
春節的文化可真多??!
春節滿分作文 春節滿分作文500篇七
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大掃除是春節前必做的事情,將家里里外外清理一遍,除舊迎新。同時,還要準備各種年貨,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絡繹不絕。
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輕松多了。早上邊逛街邊買來對聯、燈籠、鞭炮和煙花,回家后便三下兩下扯下舊對聯,小心翼翼地貼上新對聯,換上新燈籠。除夕晚上,除了萬不得已,都要去長輩那兒吃團圓飯。團圓飯也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思是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分歲酒一般有十盤冷菜,每盤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紅蘿卜放在頂端,以示討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絕對不會少了芋頭、魚和年糕。芋頭的“芋”諧音為“余”或“?!?,表示吃了芋頭會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而第一個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時也用面條,因為面條又長又瘦,諧音“長壽”。
然而對于小朋友來說,最感興趣的自然是吃分歲酒時長輩給的壓歲包。壓歲包,其實是壓祟包,因為“歲”與“祟”是諧音,所以大家都念壓歲包。“祟”指鬼怪害人,“壓祟”便是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晚輩得到壓歲錢便可以平平安安度過這一年。
吃完分歲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伙都不睡覺,要“守歲”,迎候新年的到來。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都爭先恐后地開始放鞭炮和煙花,放眼望去,整個天空都是五彩繽紛的煙花,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震耳欲聾,象征著送舊迎新和接福,俗稱“接年”。大年初一這一天是不出門走親戚拜年的,這一天還不能洗澡、洗衣服。從正月初二開始,才可以走親戚、拜年。
一轉眼,到了正月十幾,街上過年的喜慶漸漸淡下去了。大人們開始上班,小孩子們也準備開學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