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感恩教育班會教案篇一
活動背景:
古語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養,如果人和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那整個社會將會變得冷漠無情。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對中學生個性和品德的形成,更為重要。大多數學生,并不懂得體諒父母,也不懂得寬容身邊的人。在他們眼中,父母的關心,老師的教導,那是理所當然,稍有不順心意,還會惡言相向,甚至對別人的不幸,沒有同情,反而幸災樂禍。因此,教會學生感恩,是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只有懂得了感恩,才有有一顆寬容的心,理解父母,感恩身邊的每一個人。
活動目標:
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理解父母,體諒父母,反思自己的行為,關心身邊的人,寬容身邊的人。
學會感恩,體會父母的不容易,更珍惜今天的生活和學習,約束自己的言行,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和老師的辛勤付出。
設計思路:
首先,全班齊唱《感恩的心》,營造氣氛,進入主題。接著說到剛學完的《背影》這一篇文章,讓學生再次感受父子之間的深情,因為在學習這一課的時候,學生感觸頗多,幾次淚流滿面,有利于調動學生情緒。主體環節是讓學生說,一說感恩故事;二說自己成長過程中對父母朋友的不理解,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反思自己行為,學會感恩;三說感恩的話,記錄下來,送給你要感謝的人。最后,觀看視頻,播放5.12地震中那些感人的畫面,讓學生體會大愛,學會感恩,學會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天。
活動準備:
1、布置教室,圍坐成一圈,掛上氣球彩帶,營造溫馨的氣氛。
2、搜集感恩故事、圖片、視頻,學唱感恩歌曲。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全班齊唱《感恩的心》。
開場白:什么是感恩?心中有愛才能發現這個世界充滿愛心,心存感恩方能感知生活施予我們的恩澤。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感恩,不一定非得做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是要學會心存感激,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感動,并關心身邊的人,體諒身邊的人。
二、學會感恩
1、感恩節的由來
2、感恩故事知多少
3、回憶感動:感恩父母,感恩老師
(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反思自己的行為,學著去感謝父母老師朋友,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4、感恩寄語:寫給感謝的人
5、觀看視頻,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三、學生活動
討論如何感恩?
比如:1、為勞累的父母、長輩倒一杯茶,揉揉肩,說說笑話。
2、體諒、理解父母,不頂嘴,多為父母著想。
3、好好學習,學會尊重關心老師。
4、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存好心,做好事。
四、活動總結
一個人只有懷著感恩的心,才會體會到生活的幸福與樂趣。我們要感謝父母賜予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長;感謝老師教給我知識;感謝同學給了我友情.....學會了感恩,就學會了生活。只要我們對生活充滿感恩之心,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多一些關心與溫暖,那么,我們就能收獲快樂。所以,從今天起,善待他人,學會感恩吧。
資料收集
1、羅斯福總統感恩的心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個理由。
2、善良的力度
一對夫妻很幸運地訂到了火車票,上車后卻發現有一位女士坐在他們的位子上。先生示意太太坐在她旁邊的位子上,卻沒有請那女士讓位.太太坐定后仔細一看,發現那位女士右腳有點不方便,才了解先生為何不請她起來。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臺北。
下了車之后,心疼先生的太太就說:“讓位是善行,但是從嘉義到臺北這么久,中途大可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先生卻說:“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太太聽了相當感動,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了許多。
“人家不方便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而已。”多浩蕩大氣、慈悲善美的一句話。它能將善念傳導給別人,影響周遭的環境氛圍,讓世界變得善美、圓滿。“善良”,多么單純有力的一個詞匯,它淺顯易懂,它與人終生相伴,但愿我們能常追問它、善用它,因為老祖宗早就叮囑過“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啊!
3、手術費=一杯牛奶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饑餓難挨,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他有些絕望。這時,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
許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的外科大夫。
一位患病的婦女,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后,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結果,當那位婦女正在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時,卻在她的手術費單上看到一行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班會目的:通過開展這次班會使得同學們多多關注生活中時刻存在的人兒,學會感恩,學會感動,學會愛。
班會宗旨:我們來談愛,感恩社會,感恩生活!
活動地點:勤學樓120課室
活動時間:12月26日晚七點—九點半
前期工作:
課室布置清理:勞動委員—劉旺(后附布置方案)
班會所需物品采辦:生活委員—賴德政
節目負責人:副團支書—程嵐蘭體育委員—鄭佳彬團支書—莊京洪
班會主持人:班長—鄭偉標
班會建議收集記錄:學習委員—杜細妹
班會照片拍攝:組織委員—邱超
黑板畫負責人:宣傳委員—吳煜彬
班會策劃人:班長—鄭偉標副班長—羅君考勤委員—黃建民
活動流程:
1、主持人致辭,宣布班會開始;
2、現場互動環節魔術表演—莊京洪;
3、主持人致辭—愛與感恩;
5、同學們圍繞“愛與感恩”開展即興發言;
6、輔導員致總結辭;
7、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后期工作:
1、課室清理由全體班干負責。
注意事項:
1、班會主題須緊緊圍繞“愛與溝通”進行。
2、班會現場必須保持良好的秩序,并鼓動大家積極發言。
應急方案:
2、出現矛盾爭吵:由班干帶離會場并進行勸說教育。
附錄:
愛的成語對對碰游戲規則:
1、由現場隨即抽取一定人數,由主持人開頭;
3、淘汰到剩下一個時,則該玩家可獲得獎品;
4、游戲可以玩多輪,要求參賽者不可以重復;
5、在同一輪游戲中,玩家所回答的成語不可以和之前提過的相同。
班會總結: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的開展,讓我們從更深層次的去懂得了什么叫愛,從心底體驗感恩,學會感激,以充滿愛心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中的人事物。學會用愛,懂得用愛,并以實際行動付諸于實踐活動中。
內容提要:
本案所述的感恩,不僅感恩親情,也感謝師恩,還感謝社會上所有為自己成長和發展付出的人,同時感謝自然,感謝國家,感謝時代。本方案旨在通過感恩班會活動,使學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為學習的動力,今后回報他人,回報社會。
背景描述:
當前,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眾多獨生子女對親情漠視,淡然地對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獻,缺乏自理能力,沒有責任感。
為了加強學校德育工作,根據學校工作意見,我校決定所有班級應開展一次以“感恩之心”為主題的主題班會活動。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學校關于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及《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讓學生懂得回報家長,回報老師,回報他人,回報社會的重要意義,從而把感恩之情化為強烈的責任感,并付之于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培養關懷他人,服務社會,忠于祖國、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目標要求
1、引導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教師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
2、幫助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樹立回報意識和奉獻意識,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3.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
4.培養學生感恩的價值觀,真正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的發展,激發學生的自我要求。
三、主要內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感恩教育,側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四、活動準備
事先布置學生查找與“感恩”有關的資料;確定本次主題班會的主持人、重點發言的學生;準備好感恩卡、小品道具。
五、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主題音樂----《奉獻》(主持人登場)
(二)暢所欲言,話感恩
1.爭先恐后,我搶答。
2.妙語連珠,名人言。
3.情深理透,講感恩。
(三)各顯神通,演感恩。
1.小品:《十三歲的禮物》
2.小型辯論賽。
3.獨唱:《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4.詩朗誦:《感激》
(四)真情涌動,來感恩。
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寶貴的生命;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的老師,因為他們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為他們給了我克服困難的力量;我們要學會感激——感激我周圍的一切,因為他們給了我和諧健康的成長空間。
(五)情到深處,唱感恩合唱:《感恩的心》
(六)師總結。
在這次“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你們對這次活動的積極參與,你們都在竭盡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動去打動別人。你們的節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辯論會非常精彩,手語小合唱也非常感人。聽你們講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你們用手語表達自己感恩的心情,作為老師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實的感動。我突然感覺,你們這些曾經在我眼里長不大的孩子竟是如此獨立,如此懂事,如此的真、善、美!
六、德育成果
通過這次的班會活動的開展,廣大同學對感恩有了深刻的認識。有許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小孩以前一向對父母很不耐煩,現在態度開始有所轉變,開始學會照顧父母,學會聆聽父母的教訓,開始學會將心比心。
七、活動方案反思
誰說他們是一群只貪玩不懂事的孩子,當這堂課進行的時候,當學生一個個站起來表達他心中對他人的感激之恩的時候,我看到了他們身上一顆顆善良、寬容的心。
不足之處,學生對感恩的理解還不夠廣泛,沒有延伸開來,形式過多,一堂課的時間不夠消化。
中學感恩教育班會教案篇二
:讓我們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高一(3)班
勵志主題班會)
現在的學生,很多不懂得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少數甚至成為了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因此,通過本次班會,努力喚回同學們回報愛心的良知,以此為契機,學會感恩,刻苦學習,拼搏進取,來回報父母,老師和社會。
1、讓學生了解感恩,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
2、讓學生懂得怎樣去感恩。
3、通過活動讓學生真真學會如何做人。
4、讓學生能夠從心底里感恩老師、感恩同學和朋友。
1、選拔班會主持人(2人)
3、搜集相關的詩句、名言、諺語、成語等。
4、準備便利貼
感恩的傳統,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是很好的寫照,但嚴峻的現實是,現在有不少中學生令人遺憾地成了不會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由此我們舉行這次以《學會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希望同學們以此為契機,學會感恩,刻苦學習,拼搏進取,來回報父母,老師和社會,下面xx和xx一起主持這次班會,大家歡迎。
主持人總結: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對感恩的理解,非常好。
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為他們生養了我們;
其次,我們要感恩的是老師,因為他們教育了我們;
另外,我們還要感恩朋友和對手,因為他們促進了我們的成長;
甚至我們還要感恩自然,因為自然給了我們陽光雨露,藍天碧樹,四季變換。可以這樣說,面對生活,我們就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上學期我們已經組織過感恩父母的活動,這次的活動重點放在感恩老師和感恩同學。
1、列舉班上的小事(插相片)(如上課睡覺、發呆、看課外書、抄作業、玩手機、亂丟垃圾等),看見這些小事,老師會怎樣?同學是怎樣應對老師(表面敷衍、憎恨、埋怨、丑化老師甚至與老師發生矛盾)
2、列舉老師無私奉獻的具體事例
一些老師沒有時間(早讀圖片、輔導課、晚自習、甚至晚輔導圖片,老師自己的孩子常常無暇顧及)
晚上學生不在,老師還會親自找學生
3、我言我師
(1)分學科分別談談各科老師
(2)學生代表談談自己和老師之間的故事
4、如何感恩?
學生代表談
老師代表談
5.獻給老師一首詩《老師辛苦了》(全班朗誦)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在金秋時節結下碩果。
您辛苦了!老師!
在酷暑嚴寒中辛勤工作的人們。
您辛苦了!老師!
把青春無私奉獻的我們。
您辛苦了,老師!請接受我們崇高的敬意!
6、以《感恩的心》為背景音樂,組織每個人寫一句話送給想感恩的老師或同學,最后收上來主持人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主持人總結。
中學感恩教育班會教案篇三
1、通過本次班會抒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通過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教師工作的艱辛和崇高,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老師、尊敬老師,努力向上!
2、通過朗誦、歌唱、表演、討論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形式,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禮贊和祝福。
3、通過問答競賽形式,了解有關教師節的知識、古今中外尊師重教的故事,使學生備受教益,既激發學生的愛師、尊師的情感,又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1、教師精心制作活動課件
2、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的獻給老師的節日禮物。
3、確定活動的主持人(中隊長:王佳慧;班長:羅聰),編寫串詞。
4、學生學會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和手語版《感恩的心》。
5、邀請參加活動的老師。
6、布置好教室
主持甲:是誰,播下萬古遠點的夢幻?
主持乙:是誰,耕耘遍野燃燒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們敬愛的老師!
主持甲:您將青春融入滴滴燭淚,記下了人類永遠的贊嘆。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園里把希望澆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寫出無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譜寫世間最壯麗的詩篇;
主持甲:您的愛,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
主持乙:讓我們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摯地問候一聲——
主持合:老師您好!
主持乙:《謝謝您,老師》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1 歌唱《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的窗前》
全班齊唱《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的窗前》!
2、詩朗誦《老師,辛苦了》
主持乙:老師,似春蠶,如蠟燭,比慈母,他們心聯學子,鞠躬盡瘁,奉獻所有,也收獲希望。請聽,詩朗誦《老師,辛苦了》(小組分角色)
3、禮贊
主持乙:是啊!老師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是無價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詩句正是我們老師奉獻精神的真實寫照。從古到今有許許多多贊美老師的詩詞和文章。
主持甲:同學們,我們的老師平時指導我們學習,教我們做人,像父母一樣關心我們的生活,對我們奉獻出無私的愛!你們說,我們可以把老師比作什么?(舉手發言)
主持甲:教師節即將來臨,你對教師節了解多少,你還了解多少古今中外尊師重教的故事呢?下面進行知識小競賽。
主持甲:我們的每一點知識,我們的每一個進步,都滲透著老師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乙:在此,讓我們用自己的話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和祝福之愿吧!
同學發言表達心聲
全班齊讀《尊師頌》
主持乙:尊師,愛師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下面請同學們說一說: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實際行動才能不辜負老師的期望。
個別學生發言。
甲:老師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師是火,點燃生命之燈;
甲:老師是燈,照亮前進之路;
乙:老師是路,引你走向輝煌。
甲:感謝恩師,感謝您們的諄諄教誨;
乙:贊頌恩師,贊頌您們的美好心靈;
甲:祝福恩師,祝福您們教師節快樂;
乙:祝福恩師,祝福高尚的您們永遠健康,歡樂!
中學感恩教育班會教案篇四
——六(1)班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班會抒發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從而激勵學生更加熱愛老師、尊敬老師,努力向上。
活動地點:六(1)班教室
活動時間:20xx.9.7
主持人:潘瑞森、何浩宇
活動過程:
一、班主任發言:冬日的預言中,孕育了春。化雪的日子,春就到了。搖起風箏,看它融入蔚藍的天空。箏兒喚醒了童稚,風兒送來了春的信息。在這春風和煦,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們歡聚一堂。都說小鳥長大了,終要離開媽媽;水手精悍了,終要搏擊海浪。而你們,也將要離開朝夕相處的老師。師恩難忘啊!今日,就讓你們抒發內心深處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感恩之意吧!
潘:是誰,播下萬古遠點的夢幻?
何:是誰,耕耘遍野燃燒的心愿?
合:是您,我們敬愛的老師!
潘:您將青春融入滴滴燭淚,記下了人類永遠的贊嘆。
何: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園里把希望澆灌。
潘:您用青春寫出無悔的人生。
何:您用真情譜寫世間最壯麗的詩篇;
潘:您的愛,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
何:讓我們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摯地問候一聲——
合:老師您好!
何:六( 1 )班《謝謝您,老師》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潘: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這是您一生的寫照。為了我們,您付出了許多許多,您的愛是真誠的、無私的。無論現在還是將來,無論我們走到天涯海角,都會時刻想著您。
二、朗誦比賽
1、 詩歌朗誦《老師,辛苦了》
表演者:劉韻詩 劉子楨
2、 詩歌朗誦《謝師恩》
表演者:駱偉健 鄧宇生 廖名俊
3、 詩歌朗誦《老師,您好》
表演者:馮寧珺
4、《尊師的故事》
表演者:楊雪清 楊遙星 梁惠嘉 梁倩瑩
5、詩歌朗誦《老師,您辛苦了》
表演者:段 蔚 賴 科
6、《思念老師》
表演者:陳淦輝 王婧琳
三、總結
潘:您要的是我們的勤奮和求知,您要的是我們的進步和成長。
合:老師,您聽吧,我們現在就回答您。
(全班起立,齊讀:為了民族,為了中華,為了將來,我們要自尊、自律、自強、自信,刻苦學習、勇于探索,奮發向上,走向輝煌!)
何:最后讓我們一起說:
全體學生:謝謝您,老師!
班主任發言:現在,我的心情非常激動。看了你們的節目,聽了你們的話語,我的心被震撼了。這是你們對老師心靈的傾訴!由衷地贊美!我代表所有的老師真誠地感謝你們。雛鷹展翅,小樹成材。矯健的雄鷹們,起飛吧,勇敢地飛向屬于自己的天空,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合:主題班會〈謝謝您,老師〉到此結束。
中學感恩教育班會教案篇五
如今的孩子多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他們的要求總能輕易得到滿足,但他們卻已習慣了這種付出,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他們已無法體會作為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甚至經常埋怨父母的嘮叨和關心。
因此,在感恩節即將到來之際召開此次主題班會。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父母的艱辛與不易,感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
2、通過活動,讓學生理解、關系、孝敬父母,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
3、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努力學習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引導學生由“感恩父母”向“常存感恩之心”轉變,學會感恩。
1、故事音樂等資料的搜集;
2、布置班級及主持人的選定;
3、準備主持人的主持稿
4、合唱、小品、朗誦、舞蹈等相關節目的排練。
一、班主任老師致開場白——2分鐘左右
同學們,今天我們班召開此次“感恩父母”的主題班會。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來參加班會的領導和老師們。為了讓本次班會順利召開,我們班級的同學們進行了精心的準備,下面,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主持人。
二、故事篇——體驗親情
1、
主持人致開場辭;
2、聽音樂欣賞歌曲《天亮了》
3、由一位同學朗誦《天亮了》歌詞
那是一個秋天風兒那么纏綿、讓我想起他們那雙無助的眼
就在那美麗風景相伴的地方、我聽到一聲巨響震徹山谷
就是那個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臉、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起點
黑暗中淚水沾滿了雙眼、不要離開不要傷害
我看到爸爸媽媽就這么走遠、留下我在這陌生的人世間
不知道未來還會有什么風險、我想要緊緊抓住他的手
媽媽告訴我希望還會有、看到太陽出來媽媽笑了天亮了
這是一個夜晚天上宿星點點、我在夢里看見我的媽媽
一個人在世上要學會堅強、你不要離開不要傷害
我看到爸爸媽媽就這么走遠、留下我在這陌生的人世間
我愿為他建造一個美麗的花園、我想要緊緊抓住他的手
4、再由一位同學講述這首歌背后的故事
5、講述第2個故事《地震中的母愛》
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主持人總結這兩個故事中父母對孩子的愛。
三、行動篇——回報親情
1、小品《樂樂的改變》(表演者:楊桂勇曹晨鄧怡清等)
2、主持人就小品情節對學生進行問答。
4、詩朗誦《紙船寄母親》(表演者:周童張紀昀等)
5、學生討論發言——我將用怎樣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
6、全班齊唱歌曲《魯冰花》
四、寄情篇——感謝父母
1、班主任致結束語
2、播放視頻《感恩的心》
3、邊聽歌曲邊寫親情小紙條每位在場的老師和學生都發一張便簽條,在上面寫上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然后把它貼在黑板上的兩棵親情樹上。
1 、將自己準備好的信交給自己的父母;
2、為父母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謝他們,如做一些家務事,給爸爸媽媽洗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