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總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每一個要點寫清楚,寫明白,實事求是。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總結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吃空餉工作總結篇一
一、基本情況
我局共有編制數51人,在崗人員41人,經過認真自查,不存在長期在編不在崗、偽造人員編制及長期在冊不在崗騙取財政資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銷等6類形式的“吃空餉”問題。
二、主要做法
高度重視,領會精神。縣人社局轉發文件下發后,我局高度重視,立即召開了全體機關事業干部動員部署大會,及時傳達上級文件精神,明確了開展集中治理工作的范圍、工作要求、6類清理對象等內容,全體干部認識到集中治理“吃空餉”人員問題的重要性。
1、成立組織,加強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絕“吃空餉”現象發生,為加強集中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局人秘股,確定了具體人員,做到了清理目標明確,機構分工健全,措施得力,確保治理工作規范、順利進行。
2、自查自糾,規范運行。按照規定程序,我局認真開展了自查自糾,對照實施方案、機關事業人員基本情況統計表等相關資料,認真摸排“吃空餉”人員,如實填寫報表。治理領導小組從單位人員編制、工資情況統計等各個環節嚴格監管,確保治理工作陽光運行。
3、建立長效機制。為有效防止和杜絕“吃空餉”現象發生,自覺加強制度建設,構建杜絕“吃空餉”現象的長效機制,明確規定了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集中治理領導組定期進行自查,并公布人員信息,使清理工作高度公正、處理透明,不留隱患,確保清理工作長期化、陽光化。
吃空餉工作總結篇二
縣編辦核定我鄉行政編制xx人,事業編制xx人,機關工人xx人,現有在職在崗人員xx人,其中行政編制在編在崗xx人,事業編制在編在崗xx人。經過認真自查,有1名干部(xxx,xxx站長)借調“雙聯辦”工作,其他干部不存在長期在編不在崗、偽造人員編制及長期在冊不在崗騙取財政資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銷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餉”問題。
一是規范管理,建立機制。有效防止和杜絕“吃空餉”現象發生,根本在機制,關鍵在責任。我鄉領導高度重視,自覺加強管理,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任副組長,辦公室人員為成員的`清理整治“吃空餉”和借調人員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全鄉清理工作。
二是多管齊下,防患未然。我鄉從制度入手加強管理,落實部門職能責任,建立了相應的責任分擔機制。從單位人員編制、干部檔案管理、工資情況統計、完善社保手續、人員合同管理等入手,各個環節嚴格監管。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設置日常監督舉報電話,歡迎并鼓勵舉報人員,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此項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抓住關鍵環節。堅決杜絕拿著工資福利不干事的行為,從嚴管理打著學習、治病等旗號,長期曠工的人員,切實加強考核監督。
三是科學建章立制。根據相關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紀律處分有關規定,認真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嚴肅編制、人事紀律和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杜絕出現新的“吃空餉”和自行借調人員現象。
吃空餉工作總結篇三
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北屯市的批復》(國稅函〔20xx〕161號)和《關于調整自治區地稅局系統有關機構的批復》(新黨編辦〔20xx〕14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工作,機構規格由科級調整為正處級,隸屬關系由阿勒泰地稅局的派出機構改為自治區地稅局的直屬機構,行政編制由原先的29名增加到40名。其中:核定局機關行政編制18名,局領導職數4名(含紀檢組長),總經濟師1名;內設6個科室,核定科級領導職數xx名。下設:北屯地稅局稽查局,機構規格為科級,核定行政編制6名,領導職數2名;北屯地稅局城區分局,機構規格為科級,行政編制16名,領導職數3名。城區分局設征收所、管理所各1個,機構規格為股級。北屯地稅局于20xx年8月8日揭牌成立后,現實有在職人數33人,退休7人。
組長:張孔文
成員:吳麗、黃麗萍、楊璐、覃偉。
根據文件要求,我局對以下十項資料進行了認真的清理檢查:
3.已經調離但不辦理人員工資核減手續的;
5.開除、辭職、辭退、自動離職但未核銷工資的;
6.帶薪留職、自動離崗、停薪留職、長期曠工或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者;
7.受行政處分或受行政、刑事處罰未按規定進行工資調整的人員。
8.非組織同意離崗學習仍在原單位領取工資的人員;
9.已故或失蹤仍由家屬或利害關系人繼續領取工資、離退休費的人員;
10.其它形式“吃空餉”的。
針對自查資料,我局制定了專項檢查方案,將每項自查的資料落實到具體的人員,經過查看人員編制、組織檔案、組織關系,查閱工作經費、考勤紀錄、花名冊,比對人員信息、工資審批手續等方式,全面詳細地檢查了“吃空餉”問題,在進行“吃空餉”工作檢查的同時,也規范了財務管理,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取得了三贏成效。經過自查,未發現“吃空餉”和套取資金的情景。
在開展自查自糾工作的同時,將自查情景及時在本單位政務公開欄公示,發動群眾參與舉報,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一是規范管理,建立機制。有效防止和杜絕“吃空餉”現象發生,根本在機制,關鍵在職責,自覺加強管理制度建設,并經過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定人定崗定職責,健全機制等規范人事管理的制度。
二是多管齊下,防患未然。從制度入手加強管理,落實各科室職能職責,建立相應的職責分擔機制。從單位人員編制、干部檔案管理、經費支出等入手,各個環節嚴格監管。
吃空餉工作總結篇四
一、基本情況
我縣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人員清理整治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即自查清理階段、督促檢查階段和整治處理階段,納入這次全面清理整治的一類行政事業單位共82個,財政供養人員8421人。在職干部職工6683人(其中公務員846人,參照管理人員220人,事業管理人員633人,專業技術人員 4378人,機關工人154人,事業工人452人),離退休人員1738人(其中黨政機關593人,參照管理單位56人,事業單位1089人),遺屬撫養人員619人。
在這次清理整治工作中,各鄉鎮、縣直各單位都能夠按照清理整治工作的總體要求,積極建章立制,確實加強規范治理,整個清理整治工作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贏得了干部職工的普遍認同和支持。經自查清理整頓,我縣機關事業單位不存在文件中所清理的7種“吃空餉”問題人員。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認識,強化領導。省市清理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工作文件下發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及時安排紀檢、組織、財政、人社等單位召開了專項工作會議,對全縣清理工作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
一是成立了清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縣紀檢委牽頭,組織、編辦、財政、人社等單位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編辦,抽調專人負責開展此項工作。
二是及時轉發省市文件。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編辦、財政、人社以清機編辦發[2012]1號文件,轉發了市紀委等五部門《關于清理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人員的通知》,及時印發到全縣機關事業單位,要求將“吃空餉”人員統計表上報到縣編辦。
三是明確單位責任人。要求各鄉鎮、縣直各單位主要領導為這次清理“吃空餉”人員的總負責,全面負責本單位的清理整頓工作,明確了目標責任,落實了工作任務,各單位采取個人申報,單位自查、群眾舉報、抽查核實等多種方式,逐級審核上報,確保了清理整治工作不留死角,自查結果要求單位主要領導簽字后上報到清理小組辦公室,從而確保了清理整頓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自查自糾,強化管理。按照規定程序,各單位細致開展了自查自糾,對照“三定”方案、編制卡、工資表、在崗人員花名冊、考勤記錄等相關資料,認真逐一排摸“吃空餉”和借調人員,如實填寫報表。要求各單位從制度入手加強管理,落實管理職責,建立了相應的責任分擔機制。從人員編制、檔案管理、工資統計等入手,規范各項管理程序,確保清理工作陽光運行。
二是督促檢查,規范運行。今年元月份,縣上將換屆過程中從鄉鎮調整進入縣直單位的17名領導干部與成員單位的工作人員組成了6個工作組,深入到全縣機關事業單位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督促檢查。確保了這次清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是敢于碰硬,嚴肅紀律。8月31日,接到是人社局關于上報清理整治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人員名單的緊急通知后,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這項工作,專門在全縣工作會上做了安排部署,就各單位因工作需要自行抽調鄉鎮人員進行了專項清理整頓,縣四大組織的主要領導、紀檢、組織以及分管人事的副縣長對自行抽調鄉鎮工作人員的單位一把手進行了個別談話。
對缺編單位抽調的人員辦理了正式調動手續,對超編單位抽調的人員全部按時清理清退回到原單位工作,同時縣編辦、人社、財政結合工資審核工作,每月及時結轉了工作調動后人員的工資關系,停發了已故干部職工、判處有期徒刑干部職工以及失去撫養條件的遺屬撫養人員的工資。
一是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縣委、縣政府結合目前開展的效能風暴行動,安排紀檢、組織、人社部門逐步制訂了《清水縣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請銷假管理辦法》和《清水縣縣直部門內設股室負責人交流輪崗辦法》,進一步嚴格規定了準假權限及備案制度。
二是接受監督,陽光操作。要求各單位經常進行自查,每月公布人員信息,適時研究存在的問題,嚴格按政策規定進行,使清理工作公平公正、處理透明,不留隱患,確保清理工作長期化、陽光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管理力度。設置日常監督舉報電話和意見箱,歡迎并鼓勵舉報“吃空餉”的人員,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群眾的監督,及時發現問題,確保此項工作常抓不懈。
(二)科學建章立制。根據相關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紀律處分有關規定,認真借鑒經驗,嚴肅編制、人事紀律和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杜絕出現“吃空餉”和借調人員現象。
(三)加強考核管理。將“吃空餉”和借調人員清理工作與年終考核、職稱核定、后備推薦、工人晉級、評先選優等工作相結合,進一步細化措施,加強管理,落實建立獎優罰劣的動態管理機制。
以上匯報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吃空餉工作總結篇五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為確保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我局迅速成立了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全局的清理整治工作,將清理責任落實到相關人員和局屬各有關單位,形成合力,保證了清理工作有序開展。咸安區農業局“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勇(局長),副組長:陳峰(派駐紀檢組長)、毛崇全(黨組成員)、陳艷(黨組成員),成員:徐丹、劉小平、張靜、胡可。監督電話:8322767。
二、排查摸底,自查自糾。
一是精心部署。接到《關于印發咸安區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后,局長王勇同志當即作出批示,分管領導、紀檢組長、財務、人事等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具體安排,明確了各自的工作重點和任務,并提出要按照全區規定的程序要求,扎扎實實搞好全局的專項治理工作。二是專門安排。局長專門組織安排布置此項工作,要求局直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把治理工作與當前工作相結合,做到兩不誤,兩手硬,并對工作不力的人員,在全局通報批評。三是嚴格核查程序。局機關、局屬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專項治理工作的重大意義,對照工資表、在崗人員名冊、考勤記錄,嚴格排查“吃空餉”人員,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四是認真自查,不走過場。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對照“吃空餉”問題清理整治工作六項內容逐一進行了自查,并如實填寫自查情況表格,確保清理整治工作不落于形式。
三、公開公示,接受監督。
按照這次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規定程序,我局在對照六種清理對象逐一認真核對,并在局黑板報上予以張貼,專門公示了自查結果,設立監督電話,自覺接受廣大干部職工的監督。截止目前,沒有收到群眾對該項問題的任何投訴和反映。
四、建章立制,防患未然。
我局以“吃空餉”問題清理整治工作為契機,進一步修訂完善了我局現有的考勤制度、財務制度、職工績效考評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11項規章制度,對人員的編制、檔案的管理、人事手續辦理方面嚴格監管,建立了一系列防“吃空餉”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