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稿篇一
金秋十月,又到了豐收的日子。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十月國旗下講話稿,僅供參考。
迎著初升的太陽,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聲響徹天空。我們又迎來了祖國的第55個生日。
一個小女孩在校園里撿到一枚一角的硬幣,見硬幣上滿是污泥,她就從口袋中掏出紙巾仔細擦起來,大概是因為沒有擦干凈的緣故,她又跑到水池前,認真地清洗起來。然后,她把錢交給了班主任。我目睹這一切,為她的行為所感動。硬幣的面值雖然很小,份量雖然很輕,但它上面刻有國微,就變得很重很重。國微是一個國家的標志,尊敬和愛護國微是熱愛祖國、維護社國尊嚴的表現。
同學們,愛祖國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愛祖國就要把祖國時刻裝在心里,時刻與祖國母親同命運,共呼吸;愛祖國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祖國母親增光添彩!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好習慣 益終生》
法國著名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 縱觀歷史,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形成自然。魯迅先生從小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地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樣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養成了習慣。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小學生來講,尤為重要。 就拿我們密切相關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平時不刻苦、不用功,作業總是馬虎潦草,沒有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習慣,成績總是不好;我們也看到,有些同學雙休日只顧玩,把作業壓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開了夜車還做不好。其實,這完全是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使我們既學得有效率,又學得輕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養成好的習慣,上課不注意聽講,不踴躍發言,不鉆研難題,這樣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對你的身心發展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最重要的是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它會使你終生受益。
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優秀的小學生,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要內容是:
同心協力,打贏這場防御戰。
自今年4月份甲型h1n1流感在北半球的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出現后,隨著季節的變換,呈現出逐步向南半球擴展的趨勢。目前,根據世界各國的統計數據,甲感的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近期都呈現了大幅上升的勢態。全球可能遭到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性更大的襲擊。而且讓專家們更擔心的是:病毒在新一波的發作中可能會發生新的變異,產生毒性更大的超級病毒。可見,我們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那么,我們對甲型h1n1流感了解嗎? 下面就請六年六班的幾位同學,為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以及它的傳播途徑。
(1)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之前從未在人和豬身上出現過的新型豬流感病毒,發病人群多為青壯年。
(2)甲感的傳播途徑通常是感染者咳嗽、打噴嚏等,目前已證實,與感染者直接接觸會被傳染。
(3)如果接觸已經感染的生豬,或者接觸已被感染的環境,同樣會被傳染。
(4)但是食用燒熟的豬肉不會被感染。因為,豬肉加熱至71攝氏度時,能將甲感病毒殺死。
以上4位同學向我們介紹了甲感的傳播途徑,那么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感染甲感后的主要癥狀吧。
(2)雙手擦肥皂或洗手液,搓洗雙手的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洗20秒。
(3)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干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干凈,再去關掉水龍頭。然后用擦手紙或干凈毛巾將雙手擦干。整個洗手的過程至少持續30秒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
(5)。倡導公眾保持健康行為。如充足睡眠、合理營養、鍛煉身體等。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環境的清潔和良好的通風狀態。
(6)盡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疾病流行地區的居民必須外出時盡可能戴口罩,并且應盡量縮短在人群聚集場所停留的時間。
(1)如果你身邊的親戚、朋友,從外省市或國外回來,請讓他們自覺的在家中隔離7天以上。
(2)如果發覺身體不適,出現發熱、咳'嗽、全身酸痛等癥狀,請盡快到醫院就診。并將病情如實的告訴老師。
(合)讓我們攜起手來,用高度的責任心、公德心、高度的警惕性,筑起堅固的防御之門,積極預防甲型h1n1流感,打贏這場防御站。
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稿篇二
老師們、同學們:
星期一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展翅翱翔的雛鷹》。
十月十三日建隊節,又一批小同學加入少先隊組織。從此,你們的胸前便飄揚起鮮艷的紅領巾;從此,你們又多了一個響亮的稱謂“少先隊員”;從此,你們將肩負起“繼承中國共產黨的傳統,立志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歷史重任。
中國少年先鋒隊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的兒童組織。從1924年起,中國共產黨先后建立了勞動童子團、共產主義兒童團、抗日兒童團等。新中國成立后,又建立了中國少年兒童隊,1953年6月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在70多年的風雨中,千千萬萬的隊員們都一直在“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時刻準備著”的口號聲中成長,并為此而不懈努力。
紅領巾是我們少先隊員的標志,它代表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成的。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個由工人階級政黨領導的少先隊組織在蘇聯莫斯科誕生了。剛成立的少先隊沒有特殊的標志,列寧夫人十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她建議共青團給少先隊們設計一種特有的標志。在一次少先隊組織的大會上,一位來參加會議的先進女工把自己的紅布三角巾解下來系在少先隊員代表的脖子上,她說:“戴著它,別玷污了它,它的顏色同革命戰旗一樣。”紅領巾就這樣誕生了。
同學們,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少先隊員,是長在紅旗下的幸福的一代,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是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朝陽,生機勃勃,祖國寄希望于我們,黨寄希望于我們。今天,我們正在學校讀書,磨練建設祖國的本領,大家不僅要學,而且一定要學好,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同學們,當今科學技術已成了第一生產力,要趕上和超過別人,就必須學好文化知識,以優異的成績向祖國匯報。看,在我們優越的學習環境中,廣大同學為了美好的明天而奮發努力,勤奮學習,養成了很多的好習慣。但我們也應該看到有一些同學嬌生慣養,生活上講究吃穿,花錢大手大腳,吃不完的東西隨便扔,丟掉了艱苦奮斗的傳家寶。他們對待學習怕苦,馬馬虎虎,成績不理想,這樣的學生還像一個少先隊員嗎?佩戴這鮮艷的紅領巾,能不感到有愧嗎?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每一個少先隊員都應該樹雄心、立壯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我們繼承光榮傳統,奮勇攀高峰,為建設社會主義而時刻準備著。紅領巾是神圣的,戴紅領巾的隊員更是自豪的。隊員們,愿你們胸前的紅領巾更紅更艷,愿你們的雄心壯志更高更遠,愿你們心中永遠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云天一碧海,雛鷹自翱翔,讓我們一起張開稚嫩的翅膀,迎著風霜、迎著雨雪,翱翔在祖國的藍天下!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今天,伴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鮮艷的五星紅旗再次在我們的眼前冉冉升起——一個充滿希望的新學年開始了。
回首剛剛過去的一學期,我校全體師生在上級領導的熱切關注下,團結一心,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校園建設進一步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常規管理落實到位,課堂改革不斷深化。
我們取得的每一個進步、每一份成績都與全校師生的頑強拼搏和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今天,新的學年開始了,新的形勢、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全校師生抖擻精神,以高昂的干勁、踏實的作風和嶄新的思路去做好每一項工作。
老師們,讓我們繼續發揚愛生敬業、甘于奉獻的優良作風;以高尚的師德實踐“為人師表”、“身正為范”的教育諾言,以純潔的心靈塑造青年學生的靈魂,以健康的人格魅力帶動學生的品格養成,從而營造我校和諧健康,洋溢著人文色彩的人際氛圍,努力實踐教育促進人的發展的崇高目標。
同學們,作為番村的莘莘學子,你們首先要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和大好的青春時光,從點滴做起,專心致志、爭取以優異成績回報父母、回報學校。積極主動地學習,發揚頑強拼搏、不怕困難、敢于競爭的精神,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而努力。還有,你們要繼續發揚遵規守紀的良好習慣,嚴格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管理制度,加強責任感,不斷規范自身的言行,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及早成為一名具有品格高尚、人格健全、志向遠大的優秀學生。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攜手,為開創薛埠中學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祝老師們在新學期里工作順利、精神愉快!祝同學們學習進步、健康!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永遠令我驕傲的祖國
迎著朝陽,披著霞光,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高亢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它飄揚著,飄在九百六十萬廣沃的土地上空,飄在所有的中國人心中,面對它,我們再抑制不住內心的崇敬,我們為它自豪。
當世界籠罩于原始與愚昧的混沌中時,古老的東方燃起了文明的火種;當歐洲處于中世紀教會神權統治之下時,中國的四大發時迸出了科技的火花;當世人習慣于不知所蹤的七大奇跡時,他們仍要為東方古國的兵馬俑倍感驚嘆!
今天,我們再次站在國旗下,看著它冉冉升起。這鮮艷的國旗,不正是凝聚了億萬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熱情和期望嗎?為了她,錢學森不顧美政府的阻撓,義無反顧的回來了;為了她,一位中國男孩三度與美國校長交涉要求懸掛中國的國旗;為了她,十六歲的桑蘭不幸頸椎骨折……然而他們沒有絲毫怨言,他們唯一的心愿就是讓祖國變得更富強、更加美好!
.同學們:
藍天下,迎著朝陽,我們舉行這莊嚴而又隆重的升國旗儀式。我們眺望著國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蕩著氣壯山河的國歌,我們為這一莊嚴的隊禮而自豪,我們因肅然于國旗前而激動。
我們是新世紀的孩子,浴血奮戰、硝煙彌漫的戰火已離我們久遠;歷史的恩怨,國危的呼號也融進了歷史。但是,國旗,這新中國的象征;國歌,這一中國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時空,延續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凝聚著新中國的豪情壯志,昭日月,耀千秋。國旗的光輝伴隨著我的成長,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國歌的旋律激勵我們繼承先輩的偉大事業,不懈奮斗。
過往的歲月一次次的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與不朽。災難嚇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5.12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讓全世界人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互幫互助的民族之魂!中國人民愈挫愈勇、頑強不屈、敢與日月爭輝的豪情正在被激發出來。
令國人為之自豪的盛世華章不斷被續寫。2015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殘奧會的圓滿成功,世博會的順利承辦,嫦娥二號的精確升空向世人一次又一次地昭示了中華民族這條東方巨龍正在騰飛。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我們為什么而學習”首先,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你為什么而學習?一般的理解,同學們學習的目的不外乎下面四種:一是為學習而學習,沒有明顯的目的。二是為了考上一所好大學。三是為了做一個有知識的人。 四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四種人中,第一種人最可憐,因為他沒有理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第二種人目標明確,學習就是為了考個好大學,將來混個好前程,這種人個人的算盤打得好。第三種人學習是為了自己進步。 培根說過: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于想象,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總之,讀書能陶冶個性。通過學習來達到使自己進步是很不錯的目標。第四種人把自己的學習與祖國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大約1xx年前,有一位單瘦的學生在回答老師為什么而學習的問題時,充滿自信地說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并用畢生的心智實現了他的諾言,贏得了全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敬重,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親愛的同學,如果你熱愛你的祖國的話,那么,認真學習吧!書籍是全人類的智慧,它可以幫助你跟上時代的步伐,你的祖國母親正等著你去為她增加力量。
他們的成功,源于他們明白人不能讓失敗左右自己——而是要從中吸取經驗。從失敗中,你可以明白下一次自己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假如你惹了什么麻煩,那并不說明你就是個搗蛋貴,而是在提醒你,在將來要對自己有更嚴格的要求;假如你考了個低分,那并不說明你就比別人笨,而是在告訴你,自己得在學習上花更多的時間。對于學習也是一樣,你或許要反復運算才能解出一道數學題的正確答案,你或許需要讀一段文字好幾遍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你或許得很多次,才能把科學實驗做成功,這都是很正常的。
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稿篇三
早上好!
在度過了史上最暖的春節后,我們共同打開了新學期的扉頁。你我都走在路上,有的剛出發,有的已經走了很久。有的還記得為什么而出發,有的已經全然在途中變換了初衷。路還是昨天的路,但里程碑已是新的;歌還是昨天的歌,但今天唱出的更動聽;太陽還是昨天的太陽,但它放射出的卻是全新的光芒。當我們看著東方的第一抹朝陽時,是否應該檢查一下自己:我的夢是否如故,我的心是否依舊飛揚?也許我們曾經擁有過輝煌,但那已成為枕邊一段甜美的回憶;也許期初考的不理想使我們灰心,但那已成為幾道苦澀的淚痕。
新的學期要有新的開始、要有新的希望。丘吉爾說:“永不放棄。”昨日的失敗與輝煌已經過去,關鍵是把握今天。戰斗的號角已經吹響,一切不容等待。豬年的我們不能守株待兔,要馬上出擊,向著夢想策馬奔騰。所以,當我們看見機會請把握機會,當我們手握時間請珍惜時間,當我們樹立信念請堅定信念,當我們遇到阻礙請跨越阻礙。
再過幾個月,高三的同學就要迎來你們人生的一次重要轉折點。你們是等待破繭的蛹,是準備接受6月洗禮的海燕,是將要在考場上實現諾曼底登陸的戰士。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大功垂成,我們拭目以待。
而高一高二的同學在這個學期末也要迎來我們的會考。這里,我給你們講一個“吃燒餅”的笑話:一個人肚子餓了,吃了一個燒餅沒有飽,再吃一個還沒有飽,吃到第三個才覺得飽了。他說:早知道吃了這個燒餅就能飽,我就不吃前面那兩個了。你一定會覺得他很傻,沒有前面那兩個燒餅墊底,光吃最后一個燒餅怎么能填飽肚子呢?所有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凡事從小做起,不怕單調和重復,長期積累堅持,想不成功,也難!同時還要努力做到自主學習,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理出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
春暖花開,萬物更生。在緊鑼密鼓的`學習之余,我們需要偶爾抽出時間加強運動,為健康積累財富。一張一弛謂之文武之道。會休息的人才是工作達人。
為了結局不留遺憾,請讓過程更加完美。最后祝大家豬年快樂,馬到成功!
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稿篇四
大家早上好!
新學期開始至今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全校師生致力創建一個校園優美、秩序井然,團結友愛,使全體同學能夠幸福、快樂、安全學習的和諧校園,由于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學校變得更加優美了。校園里隨時干凈整潔,教室和辦公室窗明幾凈,新粉刷的墻壁和新張掛的名言警句牌完好如初,講臟話的學生少了,損壞公物、沾污墻壁、亂扔垃圾的行為越來越少了。同學們的進步讓我們感到很高興。但是,近一段時間來,我們依然看到了一些很不和諧的現象:少數同學身上仍有一些不講禮貌、不講衛生、不講秩序、不講紀律的習氣;校園中某些破壞公物、污損設施的現象有所抬頭。希望同學們及時改正。
講文明、講秩序、創和諧不是一個形式主義的話題,而是一個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高度統一的話題,同時它也不是一個偶爾提出的問題,而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常抓不懈、始終貫徹的問題。有同學問:一句老師好,就屬于講禮貌了嗎?問得好,一句老師好不一定就是自覺講禮貌講文明,但是連一句老師好都做不到,你又能用什么體現你的文明、你的禮貌。地上有張紙屑,彎彎腰拾起來這樣的小事你不屑做,那么又有什么資格奢談立大志、做大事。有的同學說,亂丟一下紙屑,又不是什么大錯誤,無關緊要。我要告訴同學們,亂丟一張紙屑也是大事情,日本廣島亞運會結束的時候,六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紙屑。全世界報紙都登文驚嘆:“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為沒有一張廢紙,就能使全世界為之驚訝。“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能為者為之,不能為者努力為之,未來必成大器。營造校園文明行為目的是讓大家從小形成一種習慣,讓一種好習慣逐漸去造福你的一生。知識改變命運,但獲得知識的前提是習慣,習慣決定命運。
有同學認為學校是讀書的地方,學生好好讀書,老師好好教書就行了。干嘛上要管發型,下要管拖鞋,有必要嗎?我們的回答是完全必要,非常必要,我們堅信讀好書必先做好人,塑造好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的全面要求,最終才能匯成人生的大江大河,你的一生將受用不盡。
只有講秩序,才是一個文明人的體現,只有講秩序,才能共建一個文明社會,只有講秩序,才能創造一個和諧校園。在食堂買飯的長長人龍當中,當你插隊到了前面一個位置,你不講秩序的同時,也就會讓后面的同學多等一分鐘。當你穿過車水馬龍的街道時,當你置身于人山人海的廣場時,當你安安全全地穿過人行橫道時,當你舒舒服服的走上公共汽車時,當你不慌不忙在窗口買到飯菜時,這都是每個人自覺遵守秩序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環境。我們不要打破這些秩序,我們要共同來維護它,共同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美好生活環境。
同學們,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學校所必不可少的。讓我們大家都做一個講文明、講秩序的文明人,共建我們的和諧美麗校園!
金秋十月國旗下講話稿篇五
各位老師,同學:
一直習慣了在別人的文字里去讀自己的故事,然后感動得一塌糊涂。然而當笑聲已被狂風吹散,消失在了遠方;當淚水已被體溫烘干,僅留下長長的淚跡;當痛苦已被心靈收藏,只留下溫柔的傷痕。我才發現我日夜期盼的青春其實正在離我遠去。一向對自己文字不敢恭維的我,忽然間覺得有必要用我淺薄的文字來沉淀一下我即將離去的青春。
在時間的不知不覺的流逝中,我沒能幸運地見證青春的來臨,卻要不幸地目睹青春的遠去,時間殘酷的將一個凌亂而毫無頭緒的尾聲擺在了我的面前。
在回憶的三棱鏡下,青春并沒有折射出太多的光芒,只投下了幾道暗淡而又模糊的色彩。
青春是個放肆不羈的時代,而不羈,終歸是要付出代價的。身邊的人諄諄的教導,無微不至的關懷化作血液,想給我蒼白無知的心靈涂上紅暈的色彩,灌輸精神的養料,但不羈的心卻只是讓其如水過留痕而已,并未吸收太多。于是頹廢慘淡的暗紅成為了青春的實質,然而青春的外表卻染上了張揚刺眼的鮮紅,它赤裸裸的將令我自慚形穢的學習成績標榜了出來,而歡樂與喜悅終究也因敵不過沉痛的教訓而被拋棄在了未知的世界,只留下隨處可見的受傷的痕跡。
青春,我在紅色中掙扎。
青春是段充滿希望的歲月,而希望,也不一定能成為現實。是那一望無垠的綠,代表了希望,然而失望之余的一次次默默等待,一次次虔誠祈禱,看見希望與現實僅一步之遙,于是欣喜若狂,奮盡全力去追逐,卻發現它始終都在前方,可望而不可即。我是沙漠里的征人,每次瘋狂地奔向眼前的綠洲,到頭來卻發現那只是一幅美好的井中月影圖。一次次希望,結局卻是一次次失望,我是個躊躇在十字路口的行人,不知道該去往左繼續追逐,還是該往右繼續追逐,抑或是該留在原地。
青春,我在綠色中迷惘。
青春是個渴望愛的年齡,而愛,在這個時候更多的是朋友之間的友愛。早已不是三歲小孩的我,厭倦了父母如照顧嬰兒般的呵護,雖明白他們的良苦用心,也極力避免讓他們為難,但或深或淺的代溝終究還是避免不了。于是年少輕狂的心極其渴望擁有一份純真的友誼。它是一種令人感動的包容,也是毫不留情的指責與警告,它如同大海一般,讓我在平靜的藍中感受溫馨與寬廣,讓我在洶涌的藍中認識錯誤,了解自己。我一直認為藍色最能代表友誼,我也一直相信,純真的愛會在藍色里誕生。
青春,我在藍色中期待。
還有那溫室了弱不禁風的愛情,生日聚會上令人沉醉的燈火闌珊,足球場上忘懷的雀躍歡呼那些曾經如此真實的畫面所綻放的色彩交織在一起,早已辯不出它們各自的本質,無力的文字終究也是無法阻止它們在三棱鏡下漸漸地模糊,漸漸地淡去。
總喜歡在落日的余輝里一個人獨自的品嘗殘陽如血的味道,安靜的看著金烏染紅天邊的云朵,最后慢慢地滑下地平線。我想,我的青春大概是來臨在某日的夕陽里的吧。很多還來不及捕捉的畫面,來不及勾勒的色彩早已經消失在風中,唯留下一片唏噓。
而我的青春,淡去那些蒙朧的色彩,也只能在紅色里感傷,在綠色里無奈,幸好,在青春的夕陽隱沒之前的空白,我還可以在藍色里期盼與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