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它們可以是對成功的總結,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更可以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夢的解析心得體會 夢的解析讀后心得體會篇一
《夢的解析》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論》及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并列為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書。我們都明白《物種起源論》實際上是告訴了人們,人類其實是由猩猩或猿類演變來的,《天體運行論》則是告訴了人們,地球其實是圓形的而且還會自動旋轉。這兩個偉大的理論現今已經淪為了入門級的科學知識,如同學英語要先認識27個字母一樣。但是在它們剛剛被發表出來的時候,給當時的人們帶來的心靈上的震撼就類似于郭敬明和姚明同時出此刻了你的面前,當然,令你感到震撼的肯定不是你竟能親眼目睹兩大巨星,而是你發現按身高比較,郭敬明的嘴部剛剛到姚明雞巴的位置。
《夢的解析》中的理論雖然并不如之前兩部巨著闡述的理論那樣為人所熟悉,但是它的重要程度與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就一個普通人而言,我只要明白餓了吃困了睡就能夠了,活著其實壓根就不需要了解人類的祖先是什么或者地球為什么會存在。然而每個人都會做夢,而且有些夢讓人們焦慮、困惑、恐慌,噩夢會讓人吃不香睡不好,對基本的生存需求造成了影響。能夠說《夢的解析》是一本對每個人都能夠產生影響的書,其理論能夠讓人們理解夢并不是某事的征兆也不會是未來的預演,它向人們系統地論述了“夢是愿望的實現”這個觀點,也就是說“夢都是具有某種意思的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愿望”。
如何理解“夢是愿望的實現”,用我粗淺的閱讀水平作如下解釋:
大部分人都就應夢到過自己在方便——通常狀況是小便,這種方便的夢其實就是夢者的一個愿望,但是并沒辦法在現實中實現,因為夢者熟睡了,身體的需求促使這個夢的產生。但是方便的夢很特殊,有時它的確能幫我們實現現實中的愿望,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尿床。與之類似的狀況就是夢遺,男人們就應都明白遺精之前做的夢都會與性有關,也就是常說的“春夢”。當我們做春夢的時候,性|交其實就是一種愿望。當然這種帶有生理性質的夢例在書中有更專業的解析,但是這類夢并非此書的闡述重點。此書更多的篇幅是解釋那些看似并非是人們愿望的夢是怎樣產生的,例如一些噩夢我們直觀的理解它的資料不可能是我們的愿望,或是一些帶有奇幻色彩的夢也同樣也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但作者表示,這種夢都是被改裝過的,透過解析都能發現隱含在其中的夢者的愿望。關于這個觀點,書中的論據很多。
類似于這些隱含著愿望的夢,再用我粗淺的閱讀水平作如下解釋: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夢到過自己從某高處跌落,可能是懸崖可能是樹上也可能是某個高層建筑,當然不能把這類夢解釋成為我們想讓自己摔死。在做這種跌落夢的時候,以我的經驗身體往往也會隨著自己在夢中墜落而產生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我的體驗就是心臟會忽然沉一下,皮膚麻一下,有點像坐過山車。按書中的解釋,這種感覺的原始材料來自于我們小時候被大人們高高舉起又忽然放下,也就是最常見的逗小孩的把戲“仍高高”。但是這種感覺并不能像疼痛或是性高|潮一樣被我們的記憶收藏,因為我們當時太小大腦的記憶功能并沒有發育,但是對于這樣的感覺身體其實已經有了記錄。類似的還有“飛翔夢”,有時我們會夢到自己能夠在空中漂浮,無論是飛翔夢還是跌落夢都可能與我們小時候被大人“扔高高”有關。關于跌落夢能夠做這樣的解析,我們在小時候會因為不留意摔跤得到大人們的愛撫,大人們會為你彈掉身上的灰塵拍拍你的頭對你微笑,假如你受了傷他們還會為你清理傷口給你些安慰。實際上夢到自己從高處跌落通常是期望得到別人的關懷。說的粗俗一點,就是當你現實中感到“缺愛”的時候可能會夢到自己從高處跌落。
此類型的夢書中有更為豐富和有說服力的解析;書中寫道,跌落夢對不同人而言有著不同的意思,對女性來說這種夢可能隱含著有關性的愿望。但無論夢者是誰,這些夢的材料都是來自于每個人的童年。這也是弗洛伊德另一個重要的觀點,他認為童年對每個人而言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絕大部分夢的材料都來自于自己的童年經歷。有時候我們會夢到一些陌生的人或者夢到自己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但他認為這些所謂的“陌生”只但是是被我們的意識遺忘的童年經歷,這些情景雖被大腦遺忘卻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中,而潛意識中的資料只會在夢里出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認為成年人的夢大部分都與性有關。這個觀點我當然愿意相信這位偉人,但是不想作出解釋,因為我對夢中的性不感興趣,我電腦里的a片其實已經很多了。
如果要搞清楚夢為什么會被改裝或者夢里的愿望為什么會被隱藏,那就必須要先理解“精神審查作用”。所謂審查,能夠直接從字面來解讀,就像是現實社會中的“審查委員會”,偷稅漏稅、重婚超生,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會查。假如此刻某人想多娶個老婆或者多生個孩子而不受懲罰,那么他們對“審查委員會”就需要隱瞞自己的真實狀況。但是,“精神審查”其實更趨近于現實社會中的道德方面的約束,并且這個審查是無論怎樣都無法阻止你到達目的。舉例說明,你要想讓一個女孩和你上床,你不可能直接脫褲子亮出來家伙就能成功,雖然為了到達這個目的務必得靠它,但是這也是最后才需要的。之前,你則需要投其所好,在她面前讓自己顯得不那么像個動物,而是紳士一點兒或者有深度點、博學點兒、幽默點兒諸如此類的不像真正自己作風的行為。這就是你為了到達跟女孩上床的目的而對自己的改裝。夢同樣是這樣,夢為了實現一個愿望而透過各種方法改裝自己,唯一不同的是你不可能跟每個想要上床的女孩發生關系,但夢的愿望都會被實現,無一例外。為了確保百分百的實現愿望,夢改裝的自己的手段就五花八門了,遠遠要超越你的泡妞技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能直接從夢的表象看到它反映出的愿望,只有透過對夢的解析才能真正了解這些被改裝的夢的真實動機。正如女人解析了男人后得出的那條“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的至理名言,對夢進行解析我們也會發現夢都是一個愿望的實現。
只要清楚了夢和男人的有著共同的虛偽本質后,“精神審查作用”就很好理解了,它其實就是阻止你在看到喜歡的女孩后不會立即脫褲子的意識屏障,它會讓你的大腦意識到一個正常人和露陰癖的區別就在于此,當然后者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怪異正是由于自身“審查作用”的效能太低,所以我說它更趨近于道德方面的約束。
在書的結尾,作者再次強調了夢預示未來的不可能性,并說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解析,夢都是源于過去。以上這些只但是是對《夢的解析》這本書最為膚淺的認知,書里精妙和令人驚嘆的觀點和論述不勝枚舉,例如為什么我們會被夢驚醒、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夢才能產生、焦慮夢噩夢的動機等等。
另外由于本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對于本書的觀點完全會產生諸如:誤讀、曲解、瞎雞巴分析,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所以以上資料均只代表個人,和弗洛伊德連一根雞巴毛的關系都沒有。
夢的解析心得體會 夢的解析讀后心得體會篇二
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弗洛伊德對夢做了深刻研究,并留下《夢的解析》這部傳世著作。
第一部分 作者簡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5.6-1939.9.23),猶太人,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及精神分析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著有《性學三論》、《夢的釋義》、《圖騰與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等。
基本理論:精神層次理論、人格結構理論、人格發展理論、心理治療法
創新觀點:潛意識,性心理發展,本我、自我與超我,心理防衛機制,生死驅力,宗教心理學。
第二部分 內容解讀
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及個人感悟,講一下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第一章 1900年以前有關夢的科學研究
1900年以前,人們認為夢與超自然有密切聯系。人們將夢歸于宇宙及鬼神的啟示,即預卜未來或警告。(類似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古代的《周公解夢》)
直到亞里士多德提出夢是心理問題,是按夢者本身深度睡眠產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動,并非得有自然。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做夢的人在不清醒狀態時的精神活動的延續。
介紹了夢的分析方法、步驟和注意要點。人們由本能推斷,夢一定有某種意義,即使用隱意取代思想。
1、符號釋夢法
由其形式、內容臆測未來。但只是主觀推斷及直覺反應
2、密碼法
把夢視為一系列的密碼組合,每一個密碼按照“密碼簿”翻譯成特定的意義,再來解析。沒有科學保證,不能廣泛應用。
3、弗洛伊德
一個人無法把整個夢作為集中注意的對象,只能夠就每小部分逐—檢釋。同樣的一個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關聯將有不同的意義。
夢可以用來作為由某種病態意念追溯至昔日回憶間的橋梁,即根據某一個夢境使夢者聯想到的內容進行探討,并詳細地分析了一個名叫伊瑪的人關于打針的夢。
第三章 夢是愿望的達成
弗洛伊德提出了他關于“夢是欲望的滿足”的學說。夢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本能欲望,緩和了沖動;又不致于喚起檢查機制的警覺,從而保護了睡眠。
夢完全是一種清醒狀態的精神活動的延續,是由高度錯綜復雜的智慧活動所產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夢的內容是某種愿望的達成,其動機在于某種愿望。
例如兒童心靈單純,受武俠電視劇的影響,常夢到自己成為武功蓋世的大俠,可以飛檐走壁,風生水起,英雄救美。
第四章 夢的改裝
如果說愉快幸福的夢是愿望的達成,那么那些不愉快的甚至痛苦、令人傷心夢又該怎樣解釋?這是因為夢進行了改裝。
對夢的解釋并非就夢表面內容作解釋,而以探究夢隱藏的內容作闡釋。夢的顯意確實往往痛苦不堪,失望、沮喪、不如意、焦慮。經過精心分析,夢中蘊含著愿望達成的意義。
夢的改裝現象:夢的愿望平時受到壓抑,做夢時對此愿望有所顧忌,從而使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種改裝的形式來表達。
進一步完善定義:夢是一種(受抑制的)愿望(經過改裝)的達成
第五章 夢的材料與來源
夢的材料來源于我們的記憶。我們仔細分析一個夢便會發現夢中的場景似曾相識,但與真實的場景又不完全相同。
夢中的場景貌似是多個不同的場景拼湊的結果。夢不能自我創造新的事物,夢中的所有事物必定是我們見過的事物的拼湊。
只要那些早期的印象與做夢當天的某種刺激能有連帶關系,夢內容可以涵蓋一生所發生的所有印象。
(4)一個對做夢者本身極具意義的經驗(經過回憶及一連串的思潮),卻經常在夢中以另一個最近發生但無甚關系的印象作為夢的內容。(最多)
2、孩提時期經驗形成夢的來源:
3、夢的肉體方面的來源
肉體上的刺激可分成三種:由外物引起的客觀上存在的感官刺激、僅能主觀覺察到的感官內在的興奮狀態,以及由內臟發出的肉體上的刺激。
但是肉體刺激并不能單獨起作用,它只有通過與精神所具有的其它事實綜合,才能完成夢的材料。如果在睡眠時一種肉體上不愉快的感受發生時,夢活動可以將之利用來達成某種受壓制的愿望。例如夢到在廁所里方便。
第六章 夢的運作 夢境分為顯夢和隱夢兩個層次。顯夢是夢的表面情節,其內容可以回憶起來;隱夢則是要通過顯夢表現的本能欲望。隱夢轉換成顯夢有賴于夢的運作機制。釋夢者由夢的隱意或夢思下手,仔細檢查夢的隱意與顯意的關系,并探討后者如何由前者蛻變來。
本章主要介紹了夢的凝縮作用,夢的轉移作用,夢的表現方法,夢材料的表現力,夢的象征,夢中的感情和夢中的理智活動,以及一些荒謬的夢、算術及演說的夢等。
一、凝縮作用
凝縮,即幾種隱義以一種象征出現。它是在夢中進行的,目的是為逃避“夢的檢查”。凝縮的程度無法定量,夢的隱意與顯意間不成比例。夢大部分內容均不復記憶,一個人永遠無法確定的說他已將整個夢完全地解釋出來。
凝縮作用的特點即在夢內容中找出那些一再重現的元素,而構成新的聯合物(集錦人物、混合影像)以及產生一些共同代號。
創造一種所謂的“集錦人物”——將兩個以上的真實人物的特點集中于一人身上,兩人的相同特征更加明顯,而不同的特點反倒相互中和而變得模糊。雙方經過了妥協,而以中間產物出現于夢內容中,就造成了一個具有多種意義的共同代號。
夢中文字轉變,創造新奇的語言、新字。
夢中的話往往是由所說過的一些話東拼西湊而成,句法改變,整句意義可能變得晦澀,只是追述重復那些印象猶新的話而已。
二、夢的轉移
移置,即指把被壓抑的欲望調換成不重要的觀念,將夢的精神重點或中心轉移開去,目的是為逃避“夢的檢查”。
夢形成時,那些附有強烈興趣的重要部分往往成了次要部分,反而被某些夢思中次要部分所取代。
夢的轉移是夢形成過程中在各單元之間發生了“心理強度的轉移作用”,而由此形成了夢內容與夢思的差異。
夢的轉移是由這種審查制度的影響所產生的一種精神內在的自衛,是夢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
“夢的轉移”與“夢的凝縮”是我們剖析夢的結構時所發現的兩大藝術家。
三、夢的表現方法
夢的表現作用,即“將思想變為現象”,用幻覺的形式表達某種心理意識和觀念。夢處理相反意見以及矛盾時,喜歡把相反意見合在一起,或把它們當做同樣的事件來表現,甚至把相反意思取代原先的元素而出現。夢的形成機制中最常見的邏輯關系只有一種,即相似(和諧或相近),在夢中能以各種不同方式表現。
時間倒置,即夢的改裝常把事情的結果或者思想的結論置于夢開始的部分,而把原因留在夢的后半段。
仿同是用在人身上,集錦指對事物的統一。仿同作用或集錦人物具有下列意義:首先,它代表了兩個人之間的共同元素;第二,它代表一件被置換了的共同元素;第三,它僅僅代表了一種一廂情愿的共同元素。
四、夢材料的表現力
置換作用是將一個特殊的意念與一個和它相近的相互交換,結果促成凝縮作用,使一個介于二者之間的單元化元素進入夢境。另一種置換作用置換有關思想的語言表達,結果可能是一元素代替另一元素,或者某一元素的語言形式被另一種取代。
第三種將夢思轉變為夢內容的因素,是夢考慮它所將利用的精神材料的表現力,大部分指視覺影像的表現力。
五、夢的象征
象征是一種間接的表現方法。在許多例子中,象征和它所代表的物象具有很明顯的共同元素,在別的例子中則隱匿而不明顯。
夢利用象征來表現其偽裝的隱匿思想,有許多象征習慣性的用來表達同樣的事情,也會個人因素而表現不同的意義。
遇到夢內容中的象征性時,一方面依賴夢中的聯想,一方面靠釋夢者對象征的認識。對象征的了解只是一種輔助成分,應把兩者結合起來解夢。
夢大略分為兩類:永遠具有同樣意義的;具有同樣的內容卻有不同的解釋。
六、算術以及演說的夢
文字中有許多源于圖像而且有實體意義,因此夢只是回歸此文字的過去意義,或追溯其演進過程的早期情況。
七、荒謬的夢-夢中的理智活動
夢的運作之所以產生荒謬的夢,以及夢內容會含有個別的荒謬元素,是因為它必須要表現夢思所含的一些批評、荒謬與嘲笑。
八、夢中的感情
夢的運作把感情成分減低到淡漠的程度,造成感情的壓抑;但有些看起來是淡漠的夢,在追究夢思時卻具有深厚的感情。
睡眠中運動神經沖動傳導受到限制,潛意識喚起的離心的感情發泄在睡夢中變得困難。感情的壓抑是睡眠時各種相反力量相互牽制以及審查制度壓抑的結果。
九、再度校正
夢中每一事物并非都源于夢思,有時其內容能由一些類似清醒時的精神功能所制造出來,利用現有資料將它納入夢中。
第七章 夢程序的心理
本章為總結性理論部分,比較晦澀深奧。它依次分析了夢的遺忘,退化(后退)現象,愿望達成,由夢中驚醒到夢的功能和焦慮的夢,原本的與續發的步驟——潛抑,潛意識與意識的現實等現象與理論。
須設立許多假設和心靈結構有關的假說,以及運作的力量。
夢的遺忘
我們沒有把握它是否真如所描述的那樣發生。第一,我們所記憶的以及加以解釋的夢本身就受到記憶截割,常常把重要部分忘卻;第二,懷疑我們對夢的記憶不但殘缺不全,而且不正確或是謬誤。
遺忘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的阻抗。焦慮的夢
愿望屬于一個系統(潛意識),受到前意識對潛意識的拒絕與壓抑。如果強迫去做他認為無法做的事情,將導致焦慮。
第三部分 典型夢例
弗洛伊德介紹了一些典型的夢,諸如尷尬的赤身裸體的夢、親友之死的夢、考試的夢等。
典型的夢
1.尷尬裸體的夢
暴露癥 童年時天真無邪《皇帝的新裝》 2.親友之死
為親友之死深深感傷,甚至夢中啜泣、流淚。夢者必定在一生的某段時間甚至童年時有過此種希冀。
對兄弟姐妹的仇視較普遍。事實上小孩對“死亡”的觀念與大人不完全相同,只是希望消除另一小孩的存在,而將這愿望以死亡形式表現出來。
大部分父母之死都是夢到與夢者同性的雙親之一死亡。一般童年時“性”的選擇愛好引起了兒子視父親、女兒視母親如情敵,而唯有除去他們才能遂其所欲。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時也因來自雙親的刺激加強了此傾向。在夢中這份愿望往往都被白天所引起的對某人的關懷所掩飾。
《俄狄浦斯》
國王的兒子俄狄浦斯出生時,神諭表示他將殺父娶母。于是國王將他丟棄在野外,卻被鄰國國王收養。俄狄浦斯長大后,流浪時與一群陌生人發生沖突,失手殺他的親生父親。后來俄狄浦斯解開了斯芬克斯的謎題,繼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娶了自己的親生母親為妻,生兒育女。
3.考試的夢
在校通過期末考試而順利升級的人,常夢到考場失敗。
這種夢只發生在夢者第二天即將從事某種可能有風險,而必須負責任的大事時。
這是出于心理癥的“考試焦慮”,而夢中的焦慮來自于做夢當天所遺留下來的某些經驗。
12種夢: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帕特里夏-加菲爾德公布了一項有關人類夢境的研究成果:盡管全球有60多億人,但大家做的夢其實只有12對。相對于每一種噩夢,一般都有一種對應的美夢。
1.追擊鄰居或電影明星并與之擁抱(美夢);被野獸或怪物等可怕的東西追擊(噩夢)2.大病初愈重獲新生或成功報仇(美夢);受了傷卻無法還擊(噩夢)3.剎車失靈無法停車(噩夢無相應美夢)4.得到豪宅或汽車等貴重物品(美夢);丟失貴重物品,或房子失火倒塌(噩夢)5.成功通過考試或演出圓滿(美夢);答不出考卷或唱不出聲音(噩夢)6.飛翔(美夢);從高空墜落,或從懸崖墜入海中(噩夢)7.穿上漂亮的服裝(美夢);在大庭廣眾下赤身出丑(噩夢)8.及時趕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美夢);趕到時,火車剛開走或飛機剛起飛(噩夢)9.與去世的親友交談(美夢);與故去的親人電話交談時,電話突然掉線(噩夢)10.游歷仙境(美夢);目擊地震、火災或飛機失事等災難(噩夢)11.得到新東西(美夢);在陌生的地方迷了路,找不到想找的東西或無法走路(噩夢)12.遇到已故親人,夢醒后寧愿相信那個親人是從另一個世界來看望自己的(無法定義是美夢還是噩夢)
飛行或跌落:孩童時的游戲,長輩高舉小孩假裝落下,小孩產生害怕與眩暈的感覺變形為焦慮。
被野獸追趕或被人用刀、槍威脅:野獸代表原欲,為自我恐懼即被潛抑作用來對抗的力量。
強盜和鬼怪:源于孩童回憶。強盜為半夜吵醒孩子的父親,鬼怪則是穿白袍的女性。家長夸張虛構的物象。
夢見死人時,多半表示你對這個人的一切仍有所掛念。如果你和這個人生前的關系太過淡薄的話,則表示要彌補感情。也有著想埋葬過去或淹沒回憶的意思。
有時,夢境和現實我們很難分辨清楚,有時我們也甘愿沉浸在夢境里不愿出來,可是夢境就是夢境,他只是一種詔示,我們要客觀對待,也不能一味的遵從。
詭異現象
被禁制感表現一種意志,而這受到反意志的壓抑,無法做任何事情。被禁制感代表意志的矛盾。
焦慮是一種原欲的沖動,源起于潛意識并且受潛意識的禁制,屬于某個能產生原欲的意志力量,及性沖動。
同一天晚上所發生的夢內容都是整體的一部分,而之所以分成許多段,可以看成是隱匿著的夢思所提供的消息。這些分開的同時又是連續著的夢也許含同樣的意義,并且以不同材料表達同一行動。第一個夢通常是膽怯或歪曲的,而接著的可能會更確定與明顯。
夢里夢到的是真實的呈現,夢里所表現的其他事物則是夢的愿望而已,等于說希望夢中夢到的事不會發生。換句話說,如果某件事以“夢中夢”的方式進入夢中,那么可以肯定這件事是真實的。夢的運作利用夢在做否認的方式,并肯定了愿望的達成。
第四部分 評價感悟
積極評價
弗洛伊德對夢的解釋并不停留于夢的表面現象,而是企圖挖掘人內心深處的潛在動機,提出了“夢是心理活動”的觀點,打破了前人的“神創論”,是第一位系統地以科學的態度研究夢的學者。從這點上來說是具有進步思想的,也為我們深入研究夢在心理學上的意義開辟了道路。
書中引用大量具體例證,可見弗洛伊德是一位細心觀察生活的人,并收集整理資料,從客觀事實中探索規律,大膽假設一系列抽象的運作過程。同時它的精神分析為人所信服,讓許多人都愿意接受他的治療。
影響意義
《夢的解析》一書在西方影響十分深遠,經歷近一個世紀而不衰,它不僅大大推動了精神分析學說的發展,并且滲透到社會科學領域中的許多學科重去了,諸如文學和美學、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話學、民俗學、教育學科等。
負面評價 首先,《夢的解析》中理論多是弗洛伊德自己憑借經驗的邏輯推理,感性總結,沒有經過任何科學的論證。雖然其中的解釋合乎情理,但不符合講求有科學依據地研究心理學現象的現實情況,類似于占卜、算卦、測風水。
其次,他選用的夢只有他本人以及那些接受他心理治療的病人的夢,然后將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結論普遍推廣到正常人身上。其中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適用于所有人。
再次,他根據其性欲理論來解釋夢,把人的一切夢的隱義都與夢者潛意識中的本能欲望聯系起來,顯得有些牽強,讓人無法接受。尤其是從被壓抑被遺忘的童年性經驗來加以理解,未免太極端,不能涵蓋所有夢的意義。
最后,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于滿足人的愿望,可以保護睡眠。這樣的說法過于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里,那些焦慮的夢會影響到人的睡眠質量,例如受到白天未解決的事務影響而做的夢。
缺憾不足
《夢的解析》讀書感
通過讀這本心理學著作,讓我充分感受到弗洛伊德對科學的探索精神,敢言前人所未敢言,提出自己的創新觀點。并且他細心觀察身邊事物,收集整理資料,從實驗事實中探索規律,進而大膽假設一系列抽象的運作過程,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夢是潛意識過程的呈現,是被壓抑的潛意識沖動或愿望以改變的形式出現在意識里”。雖然其中不乏主觀負面的因素,但這一觀點的提出確實為我們深入研究夢在心理學上的意義開辟了道路,讓我對夢有了重新的認識。有時我們很難分清夢境和現實,甚至甘愿沉浸在夢境里不愿出來,可是夢境就是夢境,它只是一種詔示,我們要客觀對待,不能一味遵從。
而之所以選擇《夢的解析》,是因為對夢的好奇和興趣,因此才能堅持讀下來。個人對于那些教育類名著不感興趣,而且將來也不會去從事教育行業,因此如果讀那些純理論的科學研究就會很枯燥。許多好書就是因為被選用為教科書而添加進了功利因素,被大大地貶值。所以說沒有達到了老師“分享交換”的目的。
然而很多同學是為應付這門課程,而把讀書當成任務一樣,實際上看了幾頁就煩了,很少能堅持讀完,更沒有進行思考,也是違背了讀書的本意。
因此建議一定要選自己感興趣或者有實用價值的書去讀,才能保證自己堅持讀進去并能從中獲益。
作者:弗洛伊德
夢的解析心得體會 夢的解析讀后心得體會篇三
對我們所有人來講,夢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物,但夢究竟意味著什么?是什么導致我們會做夢?這一切卻很難以言說,有人說白天的事導致了夢的產生,我也想知道這些問題,于是走進了這本書中的世界。
這本書的作者是弗洛伊德,名人之所以可以名垂青史,就是因為他們可以在極端的領域堅持下去。格魯佩曾經談到過夢的分類,他援引了麥克羅勃斯和阿基米多羅斯的話,夢大約分為兩類,第一類夢只受到當前(或過去)因素的影響,這對未來是不重要的,這其中包含失眠癥,因為它直接再現了一個特定概念或者它的反面,如,饑餓或飽足,這還包括幻想性地創造著一些特定概念,如夢魘,第二類夢則決定著他們的未來,這包括:從夢中接受的直接預言,對未來事件的預言,一種象征性的夢,需要給出譯釋,這個觀點延續了很多世紀。
那么夢的各種不同評價有關的是“夢的解釋”問題,人們總是經常期望從夢中獲得重要的答案,但并非每個夢都是一目了然的,而且也不能肯定某個不可理喻的夢實際上并未預示某些重要的事情,因而人們努力用某些明白易懂和有意義的東西去代替那些不可理解的夢的內容。古代后期,達爾迪斯的阿基米羅多斯被認為是解釋夢的最高權威。他的很多內容廣泛的著作足夠彌補同類著作的失傳所留下的遺憾,在古人中存在的前科學的夢的術語是與他們對宇宙的總觀念協調一致的因為宇宙慣于被表現為外在的一種客觀事實,而它只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擁有的客觀真實性。
很多做夢者在清醒時天真的判斷,夢即使不是來自另一世界,但是無論如何也可以把夢者帶入另一世界。那種清醒的生活狀態,還有它的煩惱和歡樂,快樂和痛苦,他們根本不會重復,而相反的夢的目的詣在我們可以釋放他們。另外,夢是愿望的滿足,當一個人經過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后,突然上到一個高度,而眼著展現出不同方向并非一條,平坦大道時,最好停下來,而且要好好地想一想下一步怎么走才好,夢是一種完全合理的精神現象,實際上,它是一種愿望的實現,我覺得它可以算是一種清醒狀態精神活動狀態精神活動的延續。
當我們拋棄了意識與夢之間的對立,還有就是將潛意識放在它應當占領的位置上的時候,我們就擺脫了大量一系列夢的問題。因此,很多曾使人們感到驚奇的,在夢中成功表現的活動不再被當作是夢的產物,而是屬于潛意識的思想,如果夢繼續著并完成了白天的活動,甚至揭示出有價值的新意念,我們就必須剝離掉標志著夢的偽裝。
至于對未來的認識而言,夢具有什么價值呢?當然,這是一個不成立的問題?;蛟S應該用這句話替換之:至于對過去的認識而言。因為從所有意義上來說,夢都起源于過去,通過表現出一種有待滿足的愿望,夢的確把我們引向未來,但是夢者現在接受的這個未來卻是由不可毀滅的愿望按照過去的外貌鑄成的。
夢的解析心得體會 夢的解析讀后心得體會篇四
亞里士多德認為:夢是一種由于“精力過剩”而帶來的副產品。所謂的“精力過剩”,正好說明夢不是超自然的顯靈,而受制于人類的`精神活動。夢是按照做夢人本身睡眠深度所產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動。
世俗世界一直在試圖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釋夢。其一就是把整個夢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嘗試用另一種內容來取代它。這種方法從某些方面看來,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則,有時似乎非常的高明。這就是所謂的“象征性的釋夢”。主張“夢是預言未來的觀念”的人,在對夢做出解釋時,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釋夢法”,從夢的內容、形式上來對未來進行臆測。
另一種釋夢法可以稱為“解碼法”。視夢作為一種密碼,其中每一個符號,都可以像密碼冊一樣,用另一種已經具有意義的內容來對照著一一解釋。
盡管在某種程度上這兩種釋夢法成功地解釋了部分夢,但是它們的不可靠性是顯而易見的。都是是主觀臆測的,沒有科學根據的。
弗洛伊德用把夢本身當做一種癥狀,利用夢的解釋來追溯夢的病源,并據此來進行治療。這種方法和治療歇斯底里恐懼癥、強迫意念等精神病癥狀類似。
夢所代表的愿望的達成通常是沒有什么遮掩的,極為明顯。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測試,比如晚上口渴會夢到在喝水。
夢無論是如何的復雜,大部分均可以解釋為愿望的達成,而且甚至內容往往是毫不掩飾即可以看出的。小孩子的心靈比較單純,做的夢也往往會單純一點,小孩子的夢,往往表現為愿望的達成。
各種夢的案例證明,夢的本質是愿望的達成。
夢代表愿望的達成,但是如何來解釋讓人焦慮的夢,讓人感到驚恐的夢?夢是需要解釋的,并非夢表面所顯示的意義那么簡單,這就是夢的偽裝特征。
通過種種的例子,我們可以充分證明:一個看起來內容很痛苦的夢,其實是可以解析成是愿望的達成的。我們不要認為這些在解析時發現的,“碰巧”就是人們平時不愿意去想或去做的一些事。其實這些令人不快的感覺,和平時我們面對不愿做或不愿提的事所產生的反感情緒一樣的,是在解開夢之謎底的時候,必須克服的種種阻力。當我將所有不愉快性質和夢的偽裝一起來考慮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夢都是經過偽裝的,夢中的愿望,在平時被嚴重壓抑了,所以愿望的達成被偽裝到初開起來似乎無法看出的程度。所以,我們說,夢的偽裝其實就是一種審查制度在工作。針對所有夢中令人不快的內容的分析,我們得出下邊這個公式:夢是一種(受壓抑的)愿望(經過偽裝而)達成。最后,我還需要提到和這些以痛苦為內容的夢相近的“焦慮的夢”假如把這類夢也看作是愿望的達成,恐怕對那些沒有接受過夢的解析訓練的人來說,更加的不好理解。
焦慮的夢事實上并非夢的解析的另一對象,它只不過以夢本身來表示出一半焦慮的內容而已。我們夢中所感受到的焦慮就是夢內容所明白地表示的那些念頭而已。如果我們想對這種夢再作解析,那就會發覺夢所表示的焦慮就如恐懼癥所產生的焦慮一樣,它只是由某種念頭的存在而引起的焦慮。舉個例子,從窗口掉下去是有可能,因此一個人走進窗口時應當小心點。但是我們就不懂為什么對這類恐懼癥病人而言,靠近窗口竟會給他們那么大的焦慮,遠超過事實上所需的小心,同樣地對這類恐懼癥的解釋,也可適用于焦慮之夢。這兩者一樣,焦慮均附著于另一來源的某種意念上。
佛洛依德認為,神經官能癥焦慮都是起源于性生活的,而且多數情況下是因為里比多從正常的對象轉移,而無法發泄引起的。焦慮的夢的內容很多和性有關,是因為這種內容中所帶的“性欲”轉成了“焦慮”。
2、夢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和清醒的狀態下,是完全不一樣的,專門會去找一些次要的容易被忽略的小事。
3、夢完全受兒時最初印象的影響,常把那些從的細節清醒時候想不起來的小事,重新翻出來。
夢的內容常常用那些無關緊要的經驗,而相反的,經過夢的解析后,我們會發現注意力所集中的實際上是最重要、最合理的核心經驗。
為什么夢見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而那些真正刺激很深、完全達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地步的東西,反而隱藏起來,看不見了?最好的解釋方法就是用“夢的偽裝”現象中提到的“心理步驟”中的“審查制度”來解釋。
那些無足輕重的經驗,如何在夢中取代了在精神上更具重要性德經驗?我們了解到夢的形成是曾經產生了“置換”的現象——從心理學的角度,就是具有較弱潛能的意念開始必須從那些有較強潛能的意念里,逐步地吸取能量,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呈現出來,上升到意識層面。這種轉移想象在日常的動作和行為中也是屢見不鮮的,比如一個孤獨的老處女會近乎瘋狂地喜愛某種動物,一個單身男人會變得很狂熱地收集物品,一個老兵呢,會為了一小塊有顏色的布條——旗幟,而不惜犧牲生命。
我們看到夢之所以用這類芝麻小事作為內容,其實無非就是一種經過“轉移作用”的“夢之偽裝”。而且,我們也應當可以想到,夢之所以被偽裝是由兩種前述的“心理步驟”之間的檢查制度所造成的。
假如某天發生了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情,可以引發出我們夢的體驗,夢會把著兩件事合成一個整體。它一直按照這種“強制法則”,進行著合成一個整體的工作。夢的形式是按照一種強制法則在進行,所有能夠引起夢刺激的來源,會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夢的刺激來源完全是一種主觀心靈活動,借助當天的精神活動,將從前的刺激變成和最近發生一樣。
夢的來源包括:
一、一種最近發生的,在精神上有重要意義的事件,并不直接呈現在夢中。
二、幾個最近發生的具有意義的事件,在夢中合成一個整體。
三、一個或數個最近而具有意義的事件,在夢中以一個同時發生的無關緊要印象來表現。
四、一個對做夢人本身有很大意義的經歷,卻經常在夢中以另一個最近經常發生,但沒有多大關系的印象構成夢的內容。
夢的解析心得體會 夢的解析讀后心得體會篇五
我為什么要讀一本關于夢的書?因為從夢的含義可以看出一個人隱含的一面,了解了夢與精神的關系,就懂得了如何了解別人,窺視別人內心的一些不可知的東西。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內省是知己,解夢就是知彼。
第一:夢沒有道德性。夢的原材料是童年時期的一些瑣事,經過加工后,變成最后形成的夢。而小孩是沒有對與錯的區分,也沒有形成道德觀,所以夢就是一種返璞歸真的表現,也是一種赤裸裸的原始狀態。
第二:夢的內容一般是平日里一些我們知道但在清醒時卻又忘記的瑣事,經過拼組而形成最后的夢像。
第三:雖然夢是童年時期與平日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所拼湊起來的,但是它卻反映了人們的欲望,是一種欲望的表現。
第五:由于夢是一種野心和最大欲望的表現,所以人們經常會說:我做夢都沒有想到。因為夢里所想的就是人們最大欲望的極限,一旦超過這個極限,就會覺得難以接受。
以上只是對夢最初步的解釋,經過書中抽絲剝繭后,夢這個神秘物,終于以最真實的身份站在我的面前。
夢見的不一定是所想的,經過詳細的剖析后,才會發現,夢常常表達另一種含義。由于所講內容過多,且必須用夢例來解釋才清楚,所以在此不細說。
從總的方面來說,夢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如此神秘,只是一種特殊的生理跡象,也正是因為它的特殊性,使它變成像尼斯湖水怪一樣神秘。所以,不要輕易忽視一個夢,對夢的認識,也是對自己更高層次的了解,當人們脫掉良知和道德的包裝后,一個真實的你就呈現在你的面前,這樣才能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