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體中心工作匯報篇一
北辰區農機中心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以及市農機局的工作部署,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結合“促惠上”和“走基層”活動,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不打年盹,確保農機化工作實現首季開門紅。
區農機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春季農機化生產領導小組,制定了春季農機化生產工作意見,明確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的工作機制。
區農機中心選派技術骨干20名,成立了機具檢修服務隊,幫助指導全區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保養檢修各類農機具,共檢修拖拉機、播種機、農田排灌等農機具2100臺套,確保春季農機作業順利進行。
組織農機科技人員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向區級農業重點工程及農民群眾提供技術指導與咨詢,開展設施農業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水產養殖自動耕水、機械耕地深松、特種種植機械化、畜禽健康養殖機械化等新技術的示范推廣,指導廣大農民應用農機化新技術,提升科技水平,發放農機技術明白紙20xx余份。
一是認真開展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其駕駛操作人員的總檢審驗工作,簡化辦事程序。第一季度完成拖拉機總檢28臺;駕駛員審驗30人。二是開展設施農業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工作,深入雙街鎮草莓園、龍順園等設施農業園區進行宣傳和安全隱患排查,對卷簾機、深耕機等設施農業機械的安全使用給與正確指導,保證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三是開展農機打假專項整治工作。積極配合區農委、工商局等部門開展了“3.15”打假專項治理工作,對全區11個核發農村機械維修網點技術合格證的農機維修網點進行監督檢查,未發現一例假農機配件,確保了春耕安全生產。
區農機中心認真分析春季農業生產形勢,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區農業重點工程開展調研,了解今年農民對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實際需求,科學制定區級農機補貼目錄,把設施農業提升工程及農機合作社做為區級補貼的重點,給與大力扶持。市級農機補貼工作于3月底正式啟動,我們嚴格辦事程序,科學指導農民購機,確保政府補貼資金真正落實到位,不僅讓農戶買到適用、實惠的農機具,也使我區農機裝備更加精良,農機化作業水平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共補貼拖拉機、農用水泵、微耕機等農機具6臺套。
年后,區農機中心領導第一時間就深入各鎮村對深松及激光平地作業工作進行部署,嚴格核實作業面積。截止目前,全區共完成深松作業15000畝,激光平地作業4000畝。
文體中心工作匯報篇二
一、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與規劃的實施情況,包括企業技術創新戰略的制定與調整,年度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涉及企業秘密可作技術處理)。
二、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包括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基本情況、技術中心組織建設(內部組織設置與調整、下屬企業組織設置、與外部單位共建組織及運行情況等)、技術中心創新機制建設(技術帶頭人培養、人才激勵機制、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創新投入制度及執行情況等)、合作創新情況(產學研之間、企業之間及國際合作情況)、企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研究試驗設施、檢測設施、信息化設施),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對企業發展的突出貢獻。
三、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開展情況,包括年度重點創新項目的實施效果、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創新情況、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等創新情況,以及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的`成果。
四、技術創新信息化建設情況。
五、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況。
《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年度評價工作總結》編寫提綱
省級技術中心編寫提綱
《省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申請報告》編寫提綱
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材料要求
《合肥市認定復評企業技術中心年度工作總結》編寫提綱
六、附件五:《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工作總結》編寫提綱
省級研發中心申請報告編寫提綱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申請報告》編寫提綱
山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材料要求
項目工作總結編寫提綱
文體中心工作匯報篇三
1.創建首都公共文化示范區。積極推動基層文化設施達標工程,提升優秀文化產品供給水平,高效統籌社會文化資源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堅持“海納百川,融合發展”的共建共享理念,統籌區域文化資源參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2.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電影公益放映管理,提高電影公益放映服務水平,把電影公益放映工程辦成人民群眾滿意工程,文體中心積極落實各項責任制,組織24個村進行電影放映,全鎮已建農村數字影院24個,到目前全鎮放映電影場次共計720場次。固定場次690場,流動30場,今年的電影拷貝、放映任務已完成。
3. 1月18日至2月9日,書畫院分別到…等10余個村開展了送春聯進萬家活動,2月12日,在鎮政府禮堂舉辦了慶新春百姓大聯歡,正月十五,水頭村表演了蹬高蹺,…等村的文藝愛好者載歌載舞,扭起了秧歌,打起了腰鼓,跳起了交誼舞、廣場舞,各村放映員還為村民放映大家喜聞樂見的影片,做到村村有活動,場場都精彩。確確實實給鎮的百姓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年5月7日,鎮文體中心舉辦了3v3籃球友誼賽,比賽分為三人制籃球、定點投籃,機關人員在鎮體育館進行比賽,參與人數達200余人。
年5月27日,在鎮陳氏太極拳推廣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際,隆重舉行了鎮“漢白玉杯”陳氏太極拳邀請賽,鎮鎮長朱華俊,副鎮長孫衛東,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立州老師、區文委副主任劉開平、河北省霸州武術協會秘書長王斌、八卦掌傳承人蔡華、張凱軍、北京豐茂華建筑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連生;以京冀鎮、西潞街道、良鄉鎮、長陽鎮、朝陽區、密云區、河北霸州市為單位集中進行交流比賽。
6.鎮農民書畫節。秉承我鎮深厚的書法文化底蘊,從農民的視角出發,用書畫藝術家的獨特視角和全新創意,把我鎮的人文歷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用書畫創作的形式展示出來,充分展示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全鎮百姓的精神面貌。
7.打造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開展鄉鎮周末大舞臺系列演出。鎮級文藝團隊共有2支,以及13支村級文化團隊。演出內容以歌舞戲曲、小品等節目為主,鎮文體中心每月也都會開展專門的文化活動,努力做到月月有主題。充分發揮農村文化大院和文化廣場的作用,引導各村群眾大力開展積極向上的群眾文化系列廣場活動,形成“一村一品”系列品牌。
8.鎮益民書屋建設文體中心不斷加強文化服務設施建設,鎮益民書屋建設作為全區首個星級書屋全覆蓋鄉鎮,已成為鎮宣傳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品牌和亮點。目前我鎮有五星級書屋3個,四星級書屋7個,三星級書屋13個,二星級書屋 1個。為發揮圖書館“傳播文化知識”職能,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支持基層圖書室建設,文體中心引進1200冊書籍為各村增加基層圖書室藏量,豐富讀者的業余生活。
9.配合各類節慶,以拓展活動為載體,做好宣傳工作。通過組織各種節慶活動把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及時宣傳出去,使文體中心更好的發揮黨委政府的喉舌作用。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出精彩。
10.強化文化場館對外開放提質。擴大公共文體設施免費開放范圍,釋放更多文化紅利。深化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免費開放,面向群眾,面向團隊,面向機關干部,推出一批“小而多樣”的公益性培訓、講座、比賽、交流展示活動。持續開展好場館的對外開放工作,確保對外開放場所管理更規范、使用更高效、服務更到位。
文體中心工作匯報篇四
為推進我校現代化、信息化的發展,我校于1998年設立了信息中心科組。信息中心由校領導直接帶領,成員包括計算機教師、電教管理員及各學科信息員。信息中心的.工作包括研究和推廣現代教育技術,校園網的規劃、建設和維護,收集教育教學資料及將其電子化,協助和輔導其它科組制作課件等。信息中心的目標,就是全面推進我校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盡管資金緊張,我校仍在現代教育技術的軟、硬件環境建設方面作了相當大的投入。,共建立了學科電教室七間、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一間、電教資源庫一個、學生電腦室二間、多媒體軟件設計室二間、電教軟件制作室一間、網絡控制中心一個,辦公室全面配置電腦一至兩臺;擁有一大批較高檔次的設備,其中有電腦200多臺;配置了圖書管理網絡系統,學校辦公系統,電子備課系統等軟件,構筑了與校外互聯的網絡信息平臺,校內和教師宿舍全面上網,最大限度地發揮著教學資源的效益。
我校現代化教育技術不論在技術的研究,還是教學應用的研究,都呈現出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象。本學期,物理、數學、英語三個科組作為重點科組,各自開展了一個較大規模的研究項目;同時,全校各學科均設立了研究課題,開設探索課例。
在多媒體課件的協助下,很多教師在教學比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聶曉虹老師參加99年在廣西南寧舉行的“全國第十三次目標教學觀摩研討會”現場作課比賽,榮獲一等獎。
梁健偉老師參加“99年廣東省中學政治優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
葉燦林老師參加“99年南海市高中化學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
劉聞老師,參加“99年南海市高中生物評優課評比賽”,榮獲一等獎。
裴東老師,參加“99年南海市中學美術科優秀課評比賽”,榮獲一等獎。
葛蘭老師參加“99年南海市音樂說課競賽”,榮獲一等獎。
沈茜老師參加“20xx年南海市中學數學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
楊旭梅老師參加“200年南海市高中物理分層教學模式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
文體中心工作匯報篇五
瑞雪紛飛送走了20xx年的最后一個夜晚,20xx年的新春氣息撲面而至。新一年的到來總是讓人充滿了新的希望,而過去的一年也讓緊張忙碌的人們充滿了無限的深思與懷念!
20xx年過去了,當人們回想這一年的時候,或許有著成就、或許有著欣喜、或許還有著些遺憾,但不管是什么,只要我們認真付出了,就是收獲的一年。
20xx年是我們鞍山天使之翼孤獨癥兒童培訓中心成長的一年,更是發展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獲得了社會各界和業內人士及孤獨癥兒童家庭的認可。
一、教學體系的完善:
在三元訓練體系的理論指導及框架下,完成了訓練課程種類、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標準、教學參考等內容的設計編寫,不同層次的教學參考教案總計500余篇。
二、特色課的設置:
根據孩子和家長的實際需求,開設了語言溝通課、情境交往課、感知覺課、體育活動課、生態實踐活動等特色課程,取得了良好的訓練效果,深受家長的好評。
三、拓展教學手段:
根據孤獨癥兒童的特點,我們積極地探索更先進的教學手段和訓練方法,將原始的教學模式進行拓展與改革,使孤獨癥兒童的整體訓練效能最大化,中心完全實現了日常教學的多媒體化。
四、教學研究:
我們堅持每天進行教學研究,對每個孩子進行認真細致的個案分析,力求做到個案訓練的科學化、系統化、針對性,爭取讓每個孩子早進步,快進步以及能持續進步。同時,加強所有老師的理論學習培訓,使之能理論聯系實踐,中心每名教師都發展成為出色的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教師。
五、師資培訓
1.外出學習:在這一年里機構數次外派老師去北京、深圳、南京進行學習深造,同時邀請周耿教授及唐山萬老師到鞍山為老師及家長做專業指導培訓,使我們的專業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
2.對外培訓:利用業余時間為鞍山師范學院、哈爾濱星外寶貝、北京安華學校、海城、阜新、丹東鳳城等單位進行專業培訓,讓更多的兄弟機構掌握更加專業的訓練方法,讓更多的孤獨癥兒童受益,得到同行的認可。
3.理念的發展:在眾多專家的指導下,我們得到了理念上的持續發展與整合,為機構的發展夯實了基礎,奠定了內在的動力。我們與周耿教授共同編著的《三元訓練課程體系的指導》一書己完成,即將出版。
4.技術研發:通過我們的總結和實踐,研發了適用于孤獨癥兒童的情景思維模式卡片五十余套,個訓教學圖庫三千二百余張圖片,實用教具十余套。已投入教學實踐并得到了良好的訓練效果,使整個教學體系更加細節化、系統化、科學化。
1.硬件環境不足。因場地和室內外環境不夠理想,一些專業設施及大型設備無法投入使用。因此,相關的專業性治療及一些好的訓練項目無法實施。
2.對外交流不足。雖然我們創造各種機會帶老師走出去學習,但因受機構發展中資金困難的限制,對外交流的次數和范圍與我們的理想還有差距。
在過去的一年中,聽過我們極積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成長比成績更重要。為了“孤獨的天使”,我們必須不斷地成長與努力。因為專業我們得以發展,因為發展我們更加專業。為了所有孤獨癥的父母能露出笑容,我們全體老師仍將不懈地努力,將更加專業、專心、專注于教學訓練,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突出的成績。
鞍山天使之翼孤獨癥兒童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