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鳥的天堂》說課稿如何寫一
因此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在學生明確了作者是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并且每次看到了什么不同的景象以及為什么每次看到的景象不同的基礎上,在第二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邊讀邊想象,體會作者對于大榕樹和鳥兒的描寫方法,細細品讀課文,感受真實的鳥的天堂的美麗。
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以讀為主,通過師生共讀、指名讀、男女生讀的方式,讓學生把心放進具體的語境中,邊想像畫面邊體會情感,抓住關鍵的字詞,讀出感受,讀出滋味,其中包含著生生互評,評價后結合體會再讀再悟,使讀的層次逐步提高,在讀中體驗和感悟作者的言語、情感的能力也隨之提高。
同時在課堂學習中,還注意了讀與想象的結合,在領悟作者動態描寫群鳥歡騰的熱鬧場景后,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續寫想象其他鳥兒們的多種姿態,做到了單元導讀的目標——邊讀邊想象。
但是,理想和現實永遠是有差距的,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由此些問題我也進行了反思:
1.課前或課堂進行中學生做標注寫體會不夠到位,這樣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訓練,沒有更深刻的品讀感悟。教師在上課前應提前留好預習作業,在問題中明確標注出在句子旁邊寫上感受與體會。
2.在課堂中,我總是在向學生要答案,而沒有真正地去一步步進行引導。我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學生思考的成果才是真正的收獲。
3.在朗讀形式上,可以更多樣些。尤其是師生共讀,應該做到教師和學生一起感悟品讀。
4.在板書設計上,應該只留當堂課的精華,板書應細化,以簡介名明了為主。字體應一筆一畫寫楷體。
《鳥的天堂》說課稿如何寫二
《鳥島》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兒活動的情景,字里行間流露了對鳥島的喜愛,初步進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全文敘述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很適合朗讀。教完這篇課文,我有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收獲:
本課開始時我就創設要帶領學生去旅行的情景,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接著又請小導游介紹鳥島的地理位置,在看完大量鳥島的圖片之后,再請游客(就是學生們)來談談所見、所思、所感,教師營造出一副真去旅行了的氛圍,于是學生就入情入境,仿佛真正做了一次心靈旅行。學生繼而發出的感慨,都是真心話、真感受,都是從心靈深處發出的聲音。不僅課的開始用旅行的方式,而且在后來的學習環節中,我的問題還是讓學生始終處于游客的狀態,仿佛置身于鳥島,課的結束以旅行結束為終點,我把學習課文當做到鳥島旅行貫穿于整堂課的始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我從學生的眼神里發現學生愿意、也喜歡做這樣的心靈旅行。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在備課的時候就考慮到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在備課時我尋找到了課文的一個重點問題——鳥島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課文中是怎樣寫鳥多的呢?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的2—4小節,邊讀邊用筆劃出你認為寫鳥多的句子或詞語。原本我還有些擔心,不知道學生能否理解并找到寫鳥島的句子,后來我在行間巡視時發現學生遠遠超出了我的估量,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是很強的。本節課我的主要設計就是圍繞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交流來相機學習課文的內容。雖然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但是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更大,要能夠認真的傾聽學生的回答,發現學生語言中的亮點,靈活地處理課堂上發生的生成??傮w來說,這節課學生在這個中心問題的指引下,讀懂了課文,讀出了情感,讀出了個性。
在學生交流所找到的課文片段時,主要是抓住“一群一群”、“陸續”、“各種各樣”、“聚”、“鳥的世界”、“密密麻麻”等詞讓學生從中體會鳥兒的多,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解,始終用簡單的語言來“引導”著學生,讓學生的心思變得更細致,情感更豐富。詞語教學的目的在與幫助學生理解所讀課文的內容,豐富他們的詞匯,從而提高他們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對語文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讓學生進入角色體驗語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準確理解課文語言所蘊含的情感,透視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因此,在語文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入角色,注重自身全面的體驗,對于整體推進和拓展語文能力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平時我的課堂始終都會充滿著想象的空間,這篇課文也不例外。課文多處進行了想像說話訓練。比如: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鳥兒們飛來這里,看到鳥島春天的景象,它們一邊飛一邊會說些什么?平時什么時候會讓你感覺到熱鬧?六月的鳥島成了鳥兒的世界。你看,鳥兒的姿態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 “密密麻麻、一個挨著一個”是什么樣的感覺?這么多游客來到鳥島,你又什么要提醒他們的呢?你現在就是一名小游客,你會怎樣玩?這些想象說話的練習,既讓學生學習在語言環境中正確使用這些重點詞語,又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更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想象能力。
《鳥的天堂》說課稿如何寫三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中,一方面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純凈的目光投向美麗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這篇文章《鳥的天堂》的重點是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所以在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感悟作者這兩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1、重視朗讀訓練,這是本課一個較成功之處,主要采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同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閱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系,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2、《鳥的天堂》一課寫得極有畫面感,因此,這一節課中所運用的多媒體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感悟到了榕樹的美后,讓他們觀看榕樹的畫面;學生感悟到了鳥的熱鬧場面后,再播放畫面,這些都對學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特別是最后的情景朗讀讓學生對整個鳥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準確的感悟。
3、同時,在教學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導學生去想象。“為什么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聯系上下文去理解,想象,這一問題的探討也讓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了提高。
《鳥的天堂》一文也是學習寫作方法的好范文,抓特點,對葉子的細膩描寫、動態描寫、靜態描寫等等,我的課堂上缺乏了對領會表達方面的指導,同時有些方面領悟的不夠全面,沒有讓學生深入領會榕樹的遠觀的美,沒有重視好學生對作者表達方法的領悟,最后一句話由于時間原因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去領悟它的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意。
幾點反思:
1、備課必須要深挖教材,越細越好,上課時心里越有數。
2、課堂上要滲透對寫作方法的指導,為寫作課打好基礎。
3、重視引導學生對表達方法的領悟。
4、要重視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語句中的重點詞語去感情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