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黨課講稿范文一
黨史工作是黨的一項具有全局意義和深遠影響的工作,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黨史和黨史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關于新形勢下黨史和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這些論述是新時代做好黨史工作的遵循和依據,是推動黨史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黨史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史學工作,黨史工作既是一項史學研究,也是一項政治任務,兼具政治性與科學性。黨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以史鑒今,資政育人”,黨史工作者是黨史工作的重要實踐主體,是黨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承擔著為黨存史述史、續寫“紅色家譜”的工作職責。新時代黨史工作者做好黨史工作要具備“三力”,即政治定力、初心動力、業務能力。
新時代黨史工作者要具備政治定力,首先體現在堅持黨對黨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包h史姓黨”是黨史工作的生命線,是做好黨史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黨史工作者要有強烈的黨性觀念,對黨絕對忠誠,讓黨放心安心,做到在黨言黨、知黨信黨、憂黨為黨、愛黨興黨。黨史工作者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握好黨史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黨史工作的政治性要求黨史工作者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黨史工作者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為黨修史立傳、著書立說。立場基于信仰,立場決定話語。黨史工作者應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政治理想。黨史工作者要彰顯政治擔當,毫不動搖地、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思潮。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立場在本質上是反動的,歷史虛無主義帶來的政治影響與政治危害是巨大的。反對遏制歷史虛無主義,黨史工作者責無旁貸,要敢于亮劍、勇于發聲、善于引導,要用客觀史實正本清源,堅守住意識形態領域中的黨史陣地。
再次,黨史工作者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是一項基本政治要求。全面從嚴治黨不允許有“漏網之魚”,黨史工作者要廉潔自律、慎獨干凈,守住紀律的紅線底線,面對各種誘惑,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在與私欲的斗爭中錘煉政治品格,保持政治本色,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黨史工作者要嚴格遵循黨史上兩個“歷史決議”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的新評價、新論斷,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絕不能犯歷史錯誤、政治錯誤。
初心是一個人干事的“源動力、元動力、愿動力”,初心不忘,就不彷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黨史的主人公是中國共產黨,創造者是偉大的中國人民,黨史歸根結底是人民的歷史。黨史工作者應從黨史中領悟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初心,常問自己為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堅持為人民寫史,為人民說話,當好黨和人民的“責任編輯”。
始于初心,源于熱愛,熱愛是感性初心。人對于自己熱愛的事業,內心總有一股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干勁。黨史工作者做好黨史工作就要發自內心地熱愛黨、熱愛黨史事業,只有真正熱愛,才會在工作中充滿激情動力。黨史工作者在研究、宣傳黨史的過程中,要感受到黨的偉大以及百年歷程的艱辛與不易,加深對黨史的認識,涵養對黨史的情懷,升華對黨史的感情。黨史工作者只要真正熱愛黨史事業,將自己奉獻給黨史事業,即使是默默無聞地“青燈黃卷,皓首窮經”日復一日,內心也不失樂趣,因為精神上的滿足要遠遠大于物質上的富足。
初心是情懷,使命是擔當,初心和使命都是黨史工作者勤勉工作的不竭動力。使命是時代賦予的,希望是黨和人民寄托的。新時代黨史工作者肩負著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研究“三大規律”,為黨治國理政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歷史支撐的崇高職責和光榮使命。黨的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產生于艱苦卓絕的革命年代,是中國共產黨的“特色品牌”,是激勵一代代共產黨人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黨史工作者要把黨的光榮傳統和紅色基因用黨史呈現出來,用文字傳承下去,讓后輩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黨史事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黨史工作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主動作為、積極作為。
黨史部門是黨史研究部門和主管黨史業務的工作部門,黨史工作的性質和內容對黨史工作者的業務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黨史工作者的理論修養是其業務能力的突出表現,是保證黨史理論性的重要基礎。新時代黨史工作者加強理論修養,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大功夫,特別是要認真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黨史工作者要閱讀大量的文獻書籍,包括《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七十年》《中國共產黨九十年》等權威著作,還有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央全會決定和黨的其他重要會議決議與黨中央主要領導的重要講話。要廣泛輸入黨史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扎實理論功底,在常學常新常用中強化理論修養,做到“肚里有貨,心中有數,筆下有神”。
黨史工作者的文字能力是一項“硬實力”“核心能力”,黨史工作者要提高文字水平,讓黨史兼具學術價值和閱讀價值。一方面,寫作要堅持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辯證的觀點,保證黨史的客觀真實、科學嚴謹。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于黨的歷史上不同時期的重大史實、歷史細節要充分挖掘,理清歷史脈絡,理順歷史邏輯,嚴防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黑”;
另一方面,寫作要注入真情實感,要寫得生動感人。黨史要面向人民群眾,要用簡約樸實的文風敘述,讓人民群眾愿意看、樂意看。既要寫大事,也要寫小事,既要寫黨的領袖,也要寫普通黨員和群眾,要為全黨全社會寫出科學嚴謹、史實準確、生動流暢的黨史作品。
歷史每天都在發生,黨史工作者面對社會轉型時期各方面的深刻變化,要培養創新思維,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黨史工作思路,增強黨史工作的感染力、影響力、吸引力、說服力。第一,創新黨史研究方法。黨史本身就具有復雜性和多重面目,黨史工作者在運用歷史學研究方法的同時,要借鑒哲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優勢,為我所用,構建黨史研究的方法論體系。第二,創新黨史研究角度。黨史工作者應堅持“大黨史”理念,把黨史置于不同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研究,站在新時代的高度對百年黨史進行全面系統地把握。拓展研究新領域,比如,中共紀念活動史、改革開放以來地方縣委書記口述史等。第三,創新黨史宣傳方式。當今時代是網絡時代、信息時代、自媒體時代,黨史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潮流,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重點宣傳,擴大宣傳面,主動占領黨史輿論陣地,讓熱愛黨史、學習黨史在全黨全社會蔚然成風。
有關知黨史、感黨恩、跟黨走黨課講稿范文二
為了讓固始實驗小學學生深入廣泛地了解黨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引導廣大學生,愛國、愛社會主義,從而使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把個人的抱負,理想,自覺地融入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去。2021年3月26日下午第三節,開展"學黨史、知黨恩、跟黨走"主題班會。
"正當其時",是指這次黨史學習教育恰逢建黨百年的重大時刻,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
"十分必要",即3個"必然要求":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斗的100年,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100年,是開創歷史、奠定基業、開辟未來的100年。"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要很好學習了解黨史、新中國史,守住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重要論述。
把"初心使命"作為貫通百年黨史的主題詞,可謂抓住了黨史學習的"本源問題"。同時,強調黨的百年奮斗史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明確了黨的"力量之源"。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飛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先后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發展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經濟總量也上升至世界第二,成績舉世矚目,這使我們更加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建設好新中國。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無數勞動者頂酷暑、冒嚴寒創造的,做為新世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應該繼承他們的遺志,讓黨的光輝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時代的號召,它吹響了黨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主攻的沖鋒號;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時代的最強音,它反映了黨領導全國人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磅礴勇氣;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時代賦予廣中國人的政治職責和歷史使命,它謳歌了一代代人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敬業奉獻、頑強奮斗的拼搏精神。
同學們,跟著黨步伐踏實往前走吧!中國夢,一起加油!
向祖國敬禮!向黨致敬!我們是新時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