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制定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請大家關(guān)注以下教學計劃的內(nèi)容,可能對于你們的教學工作會有所啟發(fā)。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一
富源縣中安小學
王麗
教學目標:
1、復(fù)習鞏固我會認的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4、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學會傾聽、相互幫助的學習習慣。
5、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jié)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朗讀教學。
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教法:品詞析句、朗讀體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1、小朋友,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哪四個?對,一年中有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個季節(jié)(板書:春、夏、秋、冬),簡稱四季,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昨天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課文里的生字寶寶,老師來考考你們記住了沒有。
課件出示,指名讀,齊讀生字
3、檢查課文
指名依次讀各個自然段。
誰敢來讀一讀?(指名)讀的同學聲音要洪亮,其他同學仔細聽他讀的對不對,字音準不準。
三.細讀課文,感受美感。1、學習“春天 ”
(2)尖尖的東西有很多,草芽尖尖的,你還知道什么也是尖尖的?課件出示
()尖尖的(3)春天來了,到處都可以看見尖尖的、綠綠的、嫩嫩的草芽,假如你是其中的一棵,心情怎樣?該怎樣讀這一段呢?(自由讀--指名讀)
(4)還有誰也喜歡春天?你能讀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嗎?(5)還有很多小朋友想讀,我們一起看著圖,把自己想象成草芽,美美地讀讀吧!我來看看哪棵草芽最高興。(齊讀第一段)
(6)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除了草芽,你還知道哪些美麗的景物?
(1)說說你的理由,你為什么喜歡夏天?
(2)瞧!青蛙也和你們一樣也喜歡夏天呢,(出示課件 夏)
夏天來了,青蛙在干什么?
(3)荷葉圓圓的像什么?(課件出示)(4)指導(dǎo)朗讀
一片片荷葉就像青蛙的游樂場,它們在上面跳來跳去,真好玩,這時候荷葉也有話對青蛙說呢?請小朋友趕快讀一讀這段話。
誰告訴我你是怎樣讀這一段的呢?指名讀(還有哪個小朋友喜歡夏天?也來讀讀 2 3人讀)
喜歡夏天的人真多,的確在夏天可以游泳、穿花裙子 真漂亮,老師請愛美的女同學站起來快快樂樂地讀一讀。
(1)出示:課件一(謎語)左邊綠,右邊紅,左邊最愛及時雨,右邊最怕水來澆。大家猜猜他是誰?(秋)
(2)瞧!秋姑娘給我們帶禮物來了。
出示課件
秋
(5)谷穗為什么會彎彎的 ?仔細觀察圖畫
(7)小朋友帶著動作讀讀這一段。出示第三段(指名1 2做動作讀)
(8)把自己想象成彎彎的谷穗,讓我們彎著腰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吧!
(9)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不僅農(nóng)作物成熟了,很多果子也成熟了,你知道哪些農(nóng)作物或果子成熟了。
課件出示:
秋天到了,()成熟了。
秋天到了,細心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大地正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你發(fā)現(xiàn)了嗎?課件出示
(1)你為什么喜歡冬爺爺?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雪人?(4)誰來當頑皮的小雪人,帶上動作給我們讀讀這段?(出示第四段)
(5)你真是一個頑皮的小雪人,誰來向他挑戰(zhàn)?指名讀
(6)大家都來做頑皮的雪人吧!(全體起立加上動作感情朗讀)
四、拓展練習
1、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現(xiàn)在你能分辨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嗎?
課件出示:四季的圖片
3、老師看哪個小朋友是小詩人,能把自己在喜歡的季節(jié)里聽到的悄悄話像課文中一樣編成詩歌。
4、四季美,文章也美,讓我們再來齊讀這首小詩。 5、借圖背誦
能看著圖把內(nèi)容背下來嗎?看圖背課文。五、指導(dǎo)寫“天”和“四”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字,認識筆畫,學生觀察說該如何寫,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學生練習在書上寫,教師巡視指導(dǎo)。 3.展臺展,共同評議。
六、總結(jié)全文
一年四季這么美,我們要保護自然,愛護花草樹木,做一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讓我們美美地把課文再讀一遍,把四季留在身邊吧!
七、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把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的景色畫下來。
板書設(shè)計:
四季
春 草芽 尖尖 夏 荷葉 圓圓 秋 谷穗 彎彎 冬 雪人 大肚子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二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寫的是什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黃綠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為什么把柳芽比作“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fā)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我們再來看看第三句寫什么?指名同學讀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3)指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長句子的。
師:什么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形成的?其它詞語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趕集”?
師:去買的,還有賣的,都叫趕集——請說說趕集的情況,再想想趕集和春天的草、葉、花生長和開放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紅杏枝頭春意鬧”,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這么熱鬧、美麗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請大家朗讀第四句。
(1)誰能簡單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書:斜、掠過、唧)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tài)優(yōu)美。(學生練讀)
師:“小圓暈”是什么?想過嗎?
師:作者為什么不說“小圓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師:“暈”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過云層折射出來的七彩圈,你們見過日暈或者月暈嗎?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點水蕩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暈、月暈。不但作者筆下的燕子美,就連這小圓圈也是美的!咱們再讀讀這一句,領(lǐng)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自然段,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tài)很優(yōu)美。我們接著讀第四自然段,看看寫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啊!”“這”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師: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nèi)パ葑嗟那V?(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7、從課文中,我們進一步領(lǐng)略了燕子的美。這一自然段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自然段,再自己細細體會。
10、看圖試背。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5、7、8題。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三
1.學會寫本課的12個生字,理解詞語。
2.抓住重點語句中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理解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蝦趣”寫具體的,感受作者對蝦的喜愛之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段落。
1.引導(dǎo)學生觀察、欣賞齊白石的《蝦趣圖》,談感悟。
2.充分朗讀、討論,在自讀自悟中感受“蝦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
感悟繪畫藝術(shù)的魅力,感受作者對蝦的喜愛之情。
1.感悟齊白石的《蝦趣圖》的魅力,感受作者的情懷。
2.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蝦趣”寫具體。
感受作者的情懷,感悟作者的生活情趣,陶冶自身的情趣。
一、激發(fā)興趣,導(dǎo)入新課
1.導(dǎo)語。
2.出示齊白石的《蝦趣圖》。學生觀賞,交流。
3.作家秦牧又體會到齊白石畫蝦的什么妙處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題,感知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記詞語,讀通課文。
2.想想課題“蝦趣”的含義,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3.交流、明確
(1)讀準字音,寫正確的字形。
(2)理解詞語。
(3)“蝦趣”的含義。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學生讀課文,理清層次。
2.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清層次。
3.再讀課文,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課堂小結(jié)
20.蝦 趣
一、復(fù)習導(dǎo)入,回顧內(nèi)容
二、讀書品悟,體會蝦趣
1.自讀第1、2自然段,將作者對齊白石蝦畫的感悟的詞劃出來,并理解。
2.指名讀第1、2自然段。
3.交流、明確:
(1)齊白石畫蝦的妙處:惟妙惟肖。
(2)更引起“我”養(yǎng)蝦、觀察蝦的興趣,這是“蝦趣”之一。
4.學習課文第3~5自然段。
5.學習第6自然段。
(1)自讀自悟:作者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作者又有哪些了解呢?
(2)交流、匯報。
(3)朗讀體會。
6.學習第7自然段。
(1)這一段的內(nèi)容及結(jié)構(gòu)特點。
(2)交流明確:“蝦趣”的深刻內(nèi)涵。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堂小結(jié)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
2、理解文內(nèi)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guān)心、鼓勵。要主動的關(guān)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guān)心和鼓勵。
教學重難點:引導(dǎo)學生整體把握文內(nèi)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以及掌聲的內(nèi)在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前后對照,感受小英變化
1、這節(jié)我們繼續(xù)學習《掌聲》這篇文。知道這篇文主要寫的是誰嗎?(小英)一開始,小英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指名讀文第一自然段。
2、【投影出示1】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3、聽老師讀畫橫線的話。
第一遍去掉“默默”,讓學生體會“默默”說明了什么。第二遍去掉“總是”,再次體會“總是”說明了什么。第三遍去掉“一角”,體會“一角”又說明了什么。
整個這句話,我們讀出了什么樣的小英?(自卑、憂郁、孤單、沉默,板書:自卑)
6、過渡:多么可憐的小英呀!她對自己已失去了信心,她對生活已失去了希望,但是有一事卻徹底地改變了她,讓我們先來看看改變后的小英。
這句話這樣讀行不行:她不再憂郁,她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甚至還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不行)為什么?(走進舞蹈房,更加說明小英敢于正視和挑戰(zhàn)自己的缺點,樹立起生活的信心)你認為省略號還省去了什么?誰來補充?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小英呢?(活潑、開朗、自信,板書:自信)
1、兩段。)
8、讀到這兒在我們心中一定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是……?(小英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你認為是因為什么?(掌聲)從哪兒找到答案的?(指名讀小英的來信)
過渡:掌聲竟會有這么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二、感悟重點,領(lǐng)會掌聲內(nèi)涵
1、學生自由讀
2、3、4自然段,畫出描寫小英的句子。
2、指名讀學生劃出的句子。
從這些句子中你有沒有感受到小英的變化?哪些變化?(鼓勵學生用“先、然后、最后”來說,如:小英先是膽怯、自卑、痛苦,然后變得感動,最后是感激。)是什么讓她產(chǎn)生這些變化的?(齊說:掌聲)下面就讓我們來細細體會小英的變化。
3、體會小英的膽怯、自卑、痛苦和無奈。
【投影出示】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1)誰來讀第一段話?
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那一剎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齊讀。
(2)自由讀第二段話,注意體會帶點的詞語。
“猶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猶豫什么?(上去還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嗎?(不想)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嗎?(不能)為什么?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兒紅了”我們體會到小英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無奈)。齊讀。
(3)師: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小英終于——(引讀)。小英一搖一晃地向講臺走去,走去,每一步都像他的心情一般的沉重,【投影出示】小英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地想:。
齊讀大屏幕上的三段話,好好體會小英內(nèi)心的那種自卑、痛苦和無奈。
4、體會小英的感動。
(1)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這掌聲是什么?這掌聲猶如什么?(學生自由說,并讓說得精彩的同學把關(guān)鍵詞板書在黑板上)
(2)從“驟然間”你能讀出什么?(掌聲響的突然,掌聲響的讓小英出乎意料)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掌聲,小英內(nèi)心是多么的——(生答:感動)
(3)【投影出示】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齊讀。此時小英在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投影出示】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她地想。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的二、三兩句話。(讀出掌聲的突然、讀出小英的驚喜和激動)、體會小英的感激。
同學們把要對小英說的話用什么表達出來?(掌聲)這時的掌聲又是什么?這時的掌聲又猶如什么?(學生自由說,并讓說得精彩的同學把關(guān)鍵詞板書在黑板上)
再次聽到這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小英內(nèi)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投影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小英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無數(shù)的話語在小英心頭涌動,她想說——(生答)小英什么也沒說,只是向大家——(引讀)
三、引導(dǎo)說話,讀背作者感想
1、學到這兒,你心中一定也有許多話要說吧!對于掌聲或?qū)τ谶@篇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自由說,再次讓說得精彩的同學把關(guān)鍵詞板書在黑板上)
一齊讀讀黑板上同學們自己對掌聲的感悟。
2、學生讀完后,教師深情地讀——【投影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請把這句話記在自己的心里。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五
語文
《養(yǎng)花》的第二課時教案
偏嶺小學 王金玲
三 教學目標:1.標畫文中的重點句,理解其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中心句,感悟老舍先生愛生活的情趣。
3.加深對文章思想內(nèi)涵的感悟,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文題目,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分析文中的重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愛花,愛生活的高尚情趣。
(二)教學設(shè)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指名讀文,其他生回顧課文內(nèi)容)2.分析重點句。(投影出示重點句)
(1)為什么“我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自己會奮斗的花”?
(2)“如此循環(huán)......有益身心,勝于吃藥”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其含義)3.學生匯報(教師隨即點撥)
4.解讀中心句:上節(jié)課我們找到了本文的中心句,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讀一下。(齊讀最后一段)
這是作者對前面內(nèi)容的總結(jié),那么我們就試著找出作者分別是對哪個部分做出的總結(jié),找出相應(yīng)的內(nèi)容。(學生匯報)
5.誰能快速找出這句話“這多么有意思呀”(學生舉手回答)這句話在本文出現(xiàn)了兩次,分別是作者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學生快速讀文,匯報)
6.指名讀第六自然段,提問:花死了,作者傷心,為什么還說養(yǎng)花的樂趣呢?(學生思考,引導(dǎo)學生體會人生,做什么是都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
(三)結(jié)合實際,體會文章
作者對養(yǎng)花由衷的愛好,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喜歡的事是什么?為什么?
(學生做短暫的思考,然后回答)(師:對學生的回答做總結(jié),結(jié)合文章,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從中獲得樂趣的原因)
(四)總結(jié)全文:通過學習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我們不僅感受到生活的樂趣,也懂得了人要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感悟生活的美好。
(五)板書設(shè)計:
養(yǎng)花---的樂趣
從生活中尋找樂趣,積極面對人生
五,教學反思:在課堂教學中,應(yīng)該采用較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人生態(tài)度的教育。本文是通過寫?zhàn)B花中的喜怒哀樂,來表現(xiàn)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在課堂上要對這反面多引導(dǎo),使學生對生活都充滿信心。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六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積累新詞。
2.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知畫家的平凡與偉大。
課件
1.展示凡·高的畫作,學生談感受。(課件)
2.簡介凡·高。 (課件)
3.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紅蝦》,進一步了解這位荷南畫家凡·高。
揭題 18 紅蝦
4.看了課題想想課文會寫哪些內(nèi)容? 帶著問題走進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及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課件)
1.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2.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件)
提示:注意課文中的時間、地點與事情。 學生分段,說明分段的依據(jù)。 (全文可分為3段)
1.書寫本文生字2遍
2.朗讀課文。
作業(yè)布置
1.感知畫家的人生經(jīng)歷及其品質(zhì)。
2.理解插敘的作用。
3.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理解插敘的作用,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課件
1.指名讀生字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凡·高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學生自學,圈圈畫畫,做好概括。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小結(jié):(1)凡·高生前孤獨貧困。
(2)他是一個偉大的藝術(shù)家。
(3)他是一個關(guān)愛他人的人。 抓住重點句子,重點詞句體會。(課件)
1.自讀課文,把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寫下旁批,說說為什么受感動。
2.全班交流感受。
1.課文第一、五自然段聯(lián)系緊密,作者為什么要在中間插入三給自然段?說說你的看法。
插敘交代凡·高的貧困,與后文把僅有的五個法郎送給小女孩形成對比,更突出凡·高的可貴品質(zhì)。 (課件)
2.課文為什么以《紅蝦》為題?你是怎樣理解末尾句中的“誘人”一詞的?
嘗盡了世態(tài)炎涼和人生孤獨貧困的藝術(shù)家凡·高卻具有高尚的情懷,值得我們崇敬,更引發(fā)了我們的深思。你想到了些什么? 學生廣泛談感受。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七
《貓》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都是關(guān)于動物的文章,單元的教學目標是體會作家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貓》作為老舍的一篇散文,作家主要通過具體的事例刻畫了大貓性格的古怪和小貓的活潑頑皮,文章字里行間透露著作家對貓的喜愛和關(guān)切,樸實的語言把貓與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寫得十分真實動人。在《貓》的第二課時中,我把了解作家通過具體事例突出大貓古怪性格,感悟作家對貓的喜愛和仿寫文章重要段落,感受作家的獨特表達作為教學的重難點。
課堂中我以大貓性格的“古怪”作為線索,通過整體感知和具體感悟引導(dǎo)學生找關(guān)鍵詞句,想象說話,體會情景,讓學生在多種方式的朗讀中體會貓的性格,了解作家采用具體事例來刻畫的貓性格特點的手法,感受作家在字里行間對貓的喜愛之情。為使學生能夠了解并仿寫作家的獨特表達,我引導(dǎo)學生分析句式,探索表達結(jié)構(gòu)的文字密碼,并且說寫結(jié)合,讓學生能夠由仿到創(chuàng),寫好人物和動物的復(fù)雜特點。
教學目標
1、梳理文章內(nèi)容,了解作家通過具體事例突出大貓古怪性格。在品析詞句中感悟作家對貓的喜愛。
2、體會第二自然段作家的獨特表達,并嘗試練筆。
1、重點:了解作家通過具體事例突出大貓古怪性格,感悟作家對貓的喜愛。
2、難點:體會第二自然段作家的獨特表達,并嘗試練筆。
一、激趣導(dǎo)入,回憶小貓可愛活潑
1、板書:貓
2、播放圖片:同學們,你還記得這些小貓么?
3、這些是老舍家里滿月的小貓,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這么頑皮、淘氣的貓,在老舍眼中,確是——引讀:
5、那作者眼中的大貓性格如何?讓我們翻開課文,一起去看看。
二、整體感知,分析大貓的古怪性格
(一)整體感知貓的古怪
1、快速瀏覽文章的第1-5自然段,思考:這部分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1)出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2)古怪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這么說呢?
2、默讀文章2-4自然段,請你找出描寫貓性格特點的詞語。
(1)交流:老實,貪玩,盡職,溫柔可親,一聲不出,膽小,勇猛
(2)每組詞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3)小結(jié):這些詞彼此對立,看上去很矛盾,卻充分突出了,引讀: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二)具體感知貓的古怪
過渡:作家如何具體寫貓性格的古怪?讓我們先來讀一讀第2自然段。
1、出示:第2自然段,指名讀。
(1)這一部分一共有幾個句子?表達了哪幾層意思?
(2)交流,相機點撥:老實、貪玩、盡職
2、作者怎么體現(xiàn)貓的老實?
(1)無憂無慮的近義詞?你能寫幾個abac的句式的詞?
(2)指導(dǎo)朗讀:讓我們感受貓的無憂無慮,讀出它的忠厚老實吧。
3、作者怎么體現(xiàn)貓貪玩?
想象說話:可能有誰在喊?
4、貓雖然貪玩,可是聽到老鼠的一點兒響動,又是多么盡職!
(1)怎么體現(xiàn)盡職?屏息凝視 非……不可
(2)屏息凝視是什么意思,我們一起“屏息凝視”10秒,交流感受,體會貓的盡職。
(3)帶著感受去讀這句話,你一定能讀出感情了。
5、小結(jié):這只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難怪作者說,引讀:貓的性格實在是有些古怪。
6、這只貓還是一只有脾氣的貓,在高興和不高興時表現(xiàn)得怎么樣呢?
(1)出示第3自然段,指名讀。
(2)體會貓的叫聲,感受“豐富多腔”。
a、如果貓剛剛吃飽喝足,它也許會心滿意足地長叫一聲——(生:齊叫“喵”)
b、如果貓聽到主人叫喚,它也許會干脆利落地短應(yīng)一聲——(生:齊叫“喵”)
c、如果貓生氣了,想要打架,它也許會粗聲地吼一聲——(生:齊叫“喵”
d、如果貓正伸出脖子來給主人抓癢,它也許會非常舒服地細叫一聲——(生:齊叫“喵”)
e、 如果貓不想叫了,它就會——(生:“咕嚕咕嚕”),給自己解悶。
(3)這里的貓就是歌唱家。這“豐富多腔”的聲音是不是特別美妙?再讀出這美妙的聲音吧!
8、出示:它若是不高興啊——(拉長聲音)無論誰說多少好話,他也一聲不吭。
(1)這時,你仿佛看到了一只什么樣的貓?
(2)指導(dǎo)朗讀:這句話我們該怎么讀?
9、小結(jié):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貓判若兩人,難怪老舍先生說,引讀:貓的性格實在是有些古怪。
10、更怪的是,引讀:“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可是它又是那么勇猛,不要說……斗一斗。”
引讀:難怪老舍先生說:“貓的性格實在是有些古怪。”
11、你對老舍筆下的大貓了解了吧!你能填一填嗎?多媒體出示: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 )吧,又那么( ),可是聽到老鼠的動靜,卻又那么( );高興時( )不高興時( ),它非常( ),又非常( )。
三、體味語言,感悟作家愛貓之情
過渡:這么古怪的貓,老舍先生為什么會喜歡它呢?讓我們?nèi)ノ闹械淖掷镄虚g去找一找。
1、你從哪里能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舉例說一說。
2、語氣詞中看喜愛。出示: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啊,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1)比較讀:說它貪玩,的確是,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
(2)兩句的差別?加上了語氣詞更有親切感,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貓的喜愛。指導(dǎo)朗讀。
3動詞中看喜愛。出示: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
(1)這部分文字用了哪些動詞?
(2)“蹭”“伸出”這說明了貓可能在對主人說些什么?
(3)你能感受到貓和主人的關(guān)系如何?(板書:親)
4、比喻詞中看喜愛。作者對貓的態(tài)度呢?你從哪一個詞能看出?
(1)出示:“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小梅花”是?作者為什么不寫“臟腳印”?(板書:愛)
(2)讓我們再讀讀這些句子,讀出貓對主人的依賴和主人對貓的喜愛。
5、過渡段中看喜愛。作者的喜愛之情,其實在一句話中已經(jīng)直接表達出來,那就是,引讀:這種古怪的小動物,真讓人覺得可愛。
四、解析句式,仿寫作家獨特表達
(1)相機出示:說……吧,的確……,可是……
(2)探索規(guī)律
2、出示圖片,你能仿照著這個句式說一說嗎?
3、師給題材,生仿寫。
4、分享評價。
五、談話總結(jié),感悟人貓和諧之美
1、師:老舍爺爺用了這么多的具體事例描寫了小貓的可愛,貓的古怪,以后同學們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時,可以具體事實表現(xiàn)動物特點。
2、同學們,老舍爺爺是這么地喜歡這只貓,你們喜歡這只貓嗎?
老舍爺爺喜歡這只貓,貓也喜歡老舍爺爺。同學們喜歡這只貓,貓肯定也喜歡同學們,由此可見——“人愛貓,貓親人”,所以我們從小愛護小動物,因為——出示單元圖片,引讀:可愛的動物,我們的好朋友。
貓老舍
親 愛
本節(jié)公開課重難點把握準確、教學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合理,課堂上教師語言流暢,富有親和力,善于引導(dǎo)學生積極思考、想象、體會、發(fā)現(xiàn),師生配合默契。但由于問題設(shè)計比較細致,使得課堂缺乏整合性,缺乏深度。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八
1、著重閱讀理解第2~5自然段,特別是描寫三婦女拾撿麥穗時的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體會農(nóng)民勞動的辛苦,增強對勞動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2、結(jié)合課后的小資料,鼓勵學生談自己在欣賞畫作和課文后的感受和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1、抓住課文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的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
2、欣賞油畫,結(jié)合課后的小資料,談?wù)勛约旱母惺芎吐?lián)想。
多媒體課件
1、齊聲朗讀課文中的好詞(多媒體出示)
收獲混合塵霧彌散監(jiān)工套袖攥麥穗遵循
荒年禁止置身搜尋浪費傳統(tǒng)切身增添
2、復(fù)習課文的寫作順序,指名說各段大意。
3、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拾穗》這篇課文。
1、自由朗讀第2~5自然段,畫出三個農(nóng)婦撿拾麥穗時的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并談?wù)勀愕母惺堋?/p>
2、匯報交流,多媒體出示句子:
(1)中間的中年人,“她正深深地彎著腰,左手攥著一把麥穗,另一只手還在撿拾。”
對比:“攥”與“拿”有什么不同?———“攥”有“捏”的意思,比拿用力些,表現(xiàn)她對麥穗的愛惜,生怕?lián)焓暗降名溗胗謥G了)
(2)“右邊的婦女累了,欠起了身,顯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
表現(xiàn)右邊的婦女被生活的辛苦壓彎了腰。從“欠起了身”“直不起身”看出她的辛勞。
(3)“她身腳麻利,撿拾麥穗的動作像舞蹈……”
從“手腳麻利”“動作像舞蹈”表現(xiàn)出她勤勞能干。
3、在二、三、四自然段中,哪些語句是課文作者的推想?指明答。
1、師:第1段環(huán)境描寫除了表現(xiàn)這幅畫的時間和地點,你還從中體會到什么?生思考。
2、匯報:表現(xiàn)在收獲季節(jié),農(nóng)民還要為自己溫飽而忙碌,反襯出農(nóng)民生活的艱辛。
3、自由讀這一部分,讀出豐收的景象。
1、師:自由讀第三部分,結(jié)合上下文,談?wù)勀銓@幅畫的評價。
2、學生匯報:(分別從色調(diào)上、手法上、構(gòu)思上學生闡述)
4、小組寫作練習,匯報交流。
師:我們欣賞了油畫,聯(lián)想三位婦女的生活處境,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農(nóng)民的艱辛和生活的困苦。所以,結(jié)合畫面能容及當時的情景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也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手法,它會使你的文章真實感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向爸爸、媽媽推薦油畫《拾穗》。
拾穗
秋天,田野里
老——直不起身
中——埋頭苦干
青——麻利
麥垛,監(jiān)工
這是一篇“圖文結(jié)合”的文章,繪畫本身就是直觀的形象藝術(shù),表達了作者對19世紀法國農(nóng)婦辛苦的理解和同情。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深層的主題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nóng)民的尊重。
本環(huán)節(jié)應(yīng)堅持以學生為主題的原則,從朗讀詞語進入到今天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導(dǎo)”的作用,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語言以及想象直觀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情感。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開頭沒有處理好,應(yīng)當讓學生自己找出文章的重點部分,“圖文結(jié)合”,激發(fā)情感。首先讓學生看圖,談?wù)勛约簭膱D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讓學生建立感性認識;接下來讓學生讀課文,找出作者描寫圖畫的句子,然后對照圖畫,進行品讀,了解作者聯(lián)想的畫面,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最后感情朗讀,這一塊學生讀的少,讀的形式也較單一,教學后感覺在學生讀后再來看圖介紹一下畫中的內(nèi)容,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又教給了學生習作的.方法,同時也突出了課文的學習重點。
這個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的前部分運用不是很恰當,評價圖畫可與欣賞圖畫時一并代過,不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花時間去讓學生討論,偏離了主題,后部分的展開想象,學生的興致很濃,小組合作學習非常成功,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總之,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學生對農(nóng)民辛勞的理解通過“圖文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學生還是可以體會到的,對油畫的欣賞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所提高,為今后的寫作奠定了基礎(chǔ)。
在教學設(shè)計的過程中,我還要不斷地摸索、學習,才能更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拾穗》一課圖文對照,有靜有動,動靜結(jié)合,是學生看圖作文的一個很好的范例,對楊老師執(zhí)教這節(jié)課,評析如下:
1、教師教學態(tài)度嚴謹,認真?zhèn)湔n,做到課前聽取指導(dǎo)老師意見,修改教案,執(zhí)教后及時聽取指導(dǎo)意見,認真反思,總結(jié)提高。
2、教學層次清楚,能夠抓住課后思考題來組織設(shè)計,教學過程注意適度拓展教材。
3、認真落實語言文字訓練。如:糾正多音字“落”;比較體會“攥”與“拿”的區(qū)別及在教中的作用;體會“直不起腰”的含義;“動作像舞蹈”說明什么。還有小組合作想象她們回家后的場面交流匯報等都是可圈可點之處。
4、本節(jié)課在教學圖文對照部分讀得不夠充分,教學過程也有些重復(fù),學生學習的氛圍不夠濃厚。
5、欣賞油畫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從色調(diào)、手法、構(gòu)思方面對油畫作評價,這不是語文教學的任務(wù)。語文老師要守好自己的語文這塊陣地。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九
《畫風》一課,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講了三個小學生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xiàn)在畫紙上的故事。三個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相互鼓勵。由于人物多,對話多,又是三個人的相互交流,這樣的課文,學生還是第一次遇到。學生不易理清課文中人物的態(tài)度、觀點、做法。如果處理不當,不但對學生的朗讀感悟造成困難,而且對學生通過學文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也會成為負擔。基于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設(shè)計上,我將采用逐步展開、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學文。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lǐng)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知道通過哪個詞語表現(xiàn)風的存在。
2、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3、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畫風,并試著用準確的語言表現(xiàn)風。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了解他們是怎樣畫風的。
教學難點: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畫風。
教學準備:課件、宋濤、陳丹、趙小藝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圖片引入。
連同名字出示三個小伙伴的頭像,以向他們打招呼的方式檢查鞏固認字。
二、 細讀學文。
(一)學習第1-3自然段。
1、用指名讀、教師引讀的方法讀第1-3自然段。
2、質(zhì)疑:陳丹為什么會這么肯定地說“風,誰也畫不出來。”教師用電風扇演示風吹紙條的情景,引導(dǎo)學生觀察,體會“風,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用直觀的教學方式,消除孩子們理解上的難點。從而感悟陳丹語氣肯定的原因。
3、指導(dǎo)朗讀2、3段對話。
(二)精讀學習第4-5自然段。
1、從趙小藝的表現(xiàn)“眨眨眼睛,想了想”,體會她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隨機指導(dǎo)朗讀“我能!”讀出趙小藝的自信來。
2、學習趙小藝畫風的句子。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重點詞“飄”。感悟表現(xiàn)風的巧妙的用詞的精準。相機指導(dǎo)朗讀宋濤的話,讀出驚喜的語氣來。
3、學生試著用詩一樣的句式說話。
(三)學習第6-8自然段。
1、用對比教學的方法,比較陳丹前后的反應(yīng)“誰也畫不出來”,“我也會畫風了”,學生從而明白陳丹是受了趙小藝的啟發(fā),她一個善于觀察、善于開動腦筋的好孩子。這樣一來,學生們走進了陳丹的心里,指導(dǎo)朗讀自然不費功夫。
2、宋濤想了想,也畫出了風。趙小藝“我還能畫”,這些內(nèi)容集中學習,一方面讓學生們更容易感受到三個小伙伴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畫出了風。另一方面,對于突出三個小伙伴那種興奮、激動的心情,指導(dǎo)朗讀都顯得省時高效。
3、指導(dǎo)學生通過默讀,勾畫出三個小伙伴怎么畫風的句子。從小培養(yǎng)學生們用筆記錄下自己讀書的收獲。用圖文并貌的方式,引導(dǎo)學生感悟表現(xiàn)風的詞語。針對不同的內(nèi)容,分別采用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的方法,注意朗讀指導(dǎo)。
4、用句式訓練,加強語感。
(四)學習第9自然段。
齊讀。從“好像都在動”,“顯得更美了”體現(xiàn)小伙伴興奮、高興的心情。相機指導(dǎo)朗讀。
三、分角色朗讀,暢談人物印象。
1、小組自由讀后,選一組在全班展示。
2、學生暢談喜歡這三個小朋友的理由。
四、學生在輕松的音樂自己畫風,并用詩一樣的語言寫一寫,豐富語感。
五、課堂小結(jié)。
布置拓展作業(yè):(1)畫出炎熱。(2)畫出香味。
秋天的雨第二課時教學設(shè)計篇十
鞏固7個生字,會寫4個字。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4到9小節(jié),領(lǐng)會他們的創(chuàng)意,并學著他們的樣子寫寫自己的創(chuàng)意.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感悟課文中三個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一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一.復(fù)習(4分)
1、開火車讀生字,句子.
(1)昨天我們開始學習了15課,認識了一些生字朋友,讓我們一起先來和他們打個招呼。
(2)讀得真棒,那你們能不能讀這個。先請同桌二人先讀一讀,指名讀二人,齊讀.
二.理解課文,感情朗讀.(16分)
3.學生交流,老師出示.誰來說一說,他們是怎么畫風的?
4.反饋.
三.讀文感悟,相互交流趙小藝
讓我們先來學一學趙小藝是怎么畫風的.
(一)出示:趙小藝——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體會飄,板書.
2.趙小藝畫出風來了,那你能用朗讀把風表現(xiàn)出來嗎?
趙小藝除了用飄著的旗子來畫風,他還怎么來畫風了.
(二)出示:趙小藝―――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zhuǎn)。
1.請你讀一讀句子,說說他還怎么來畫風的,你從哪里看到有風了?圈出來
2.又是一陣風,你能用朗讀把這陣風表現(xiàn)出來嗎?可以邊讀邊做做
四.學習陳丹和宋濤怎么畫風的.
你知道別的二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嗎?
1.出示陳丹——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1)說說陳丹是怎樣畫風的,從哪里看出有風?板書.
(2)誰能試著讀一讀,把你體會到的風帶給大家,你可以加上一些動作?
2.出示宋濤——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
(1)說說宋濤是怎樣畫風的,從哪里看出了有風?板書
(2)教師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二個優(yōu)美的短語,你能不能照著樣子寫幾個。
(3)宋濤帶給大家的是斜斜的雨絲,你能不能用讀來讓大家感受一下那陣清涼的風?
指名讀,齊讀整一段
3.齊讀4-8小節(jié).
4.三位小朋友用不同的好辦法畫出了風,你想不想夸夸他們?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練習(10分)
1.讀了這三個小朋友畫風的方法,你是不是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畫風的好辦法.你想怎么畫?
2.出示課件,請同桌間先說一說,請同學來說一說你想怎么來畫風。學生說畫風二人..
4.學生展示作品.老師表揚好的同學.
六.學習第九節(jié).(5分)
2.請你再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1)好像說明沒有動,只是感覺在動.困為他們畫得太像了。
七.書寫(5分)
2.接下來老師想請聰明的你們來寫寫字,看誰還很能干。先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今天要寫的生字.并想一想,今天寫字的過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同時也想一想哪個字最難寫.重點指導(dǎo):
(1)交流注意的地方:絲,斜,藝,濤,
(2)老師范寫難寫的字,學生練寫,老師巡視.
(3)學生作品展示.
前幾天,我上了畫風一課,我把自己上課時的感受,以及其它老師對我這一節(jié)課的點評,作如下反思。
一、為求精彩,忘記時間。
在讓學生寫風以后,我設(shè)計了讓學生讀自己寫的一段文章。我指名學生讀,學生讀到了風吹起紙,風吹得船在前進,風吹得花兒動,以及風吹著風箏飄等等。學生說得范圍還是比較廣的。可我總想著還好像不夠多,于是讓學生點名再說。以至于這里用得時間太多,到后來要寫字時,時間有點兒緊了,只夠自己范寫,學生的書寫以及反饋都很倉促。
在這里我還注意到了一點。在寫之前,我按排了二個學生說一說你想怎么畫風。目的只要是給后進的學生作出一個范例。但在后來寫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平時還是會寫的同學都照著這些同學,以至于自己少了動腦子的機會。有時又想不給學生范例吧。一些學生真的不知道如何下筆。這堂課上,我讓二個學生說一說,你想怎么畫風,其中的一個好的同學說,我要畫一片大草原,風來了,草就低了,牛羊就看得見了。能這樣想到的同學真的不錯,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表揚了她。這一來,讓學生自己寫的時候,有好多的同學都寫了這一個場景。我就覺得對于這些同學來說失去了一次自己動腦及創(chuàng)造的機會。真是左右為難啊。
二、一些細節(jié)有待注意。
1、在讓學生劃出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時,在試教中,學生很快就找到了,劃得內(nèi)容也相對集中,可真的到自己班里要劃時,一些學生沒有聽清是劃“他們怎么畫的”。于是他們把整一個句子都劃在里面了。而在反饋的過程中,我就叫了一個同學,而這一個學生正是一個好學生,她一口氣就把這個內(nèi)容全部說完了。于是我就馬上出示自己劃畫風的句子。并叫同學們照著老師的訂正好。這時徐老師邊上正好有個學生他是把整一個句子劃了出來,我相信班中也有好多的同學是這樣劃的。因為自己在平時的作業(yè)過程中,也是要求學生劃句子時要全句。所以學生劃了全句,我馬上讓學生改過來。整一個過程較快,而且徐老師認為整一個句子也是可以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上,自己還是顯得急了點。
2、在教學了趙小藝畫風以后,我設(shè)計讓學生讀一讀四、五、八三小節(jié)中其它的句子,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么。我本來的意思是讓學生讀出趙小藝的自信來。可是想不到,學生是一讀起來不肯停,從中讀出了他很聰明的,他是動了腦筋以后再畫的,他畫出了風,很開心等等。見學生到不了點,于是我干脆讀了一遍,學生很快就知道了其中看出趙小藝的自信。也許是沒有料想到,學生會說開去,而自己只想往下上,所以就顯得比較急了。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xiàn)在第九小節(jié)的教學中。在這一節(jié)中,自己設(shè)想了二個問題,一是畫真的動了嗎?二是為什么一張張畫顯得更美了。同樣是讓學生讀一讀,并說一說這一節(jié)中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說得還是比較好的,我一發(fā)現(xiàn)他們這二個問題都講到以后,我馬上就算是結(jié)束了這一小節(jié)。連學生講到他知道顯得可以換為變得時,我也只是加以肯定而帶過,總得來說,這一段的教學好像沒有盡興。當然也是因為前面寫話,并讀一讀這一環(huán)節(jié)用了太多的時間,如果再說下去的話,后面就會來不及了。
3、在最后一段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一張張畫顯得更美了。”在試教的過程中,林老師對我說這句話中有一個意思就是在表揚小朋友們聰明。我一直在想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讓他們領(lǐng)會到這一點是不是好像難了點。于是我問了一些低段里的老師,他們都覺得只要說到原來畫很美,現(xiàn)在有了風就好像活了一樣,更好看就可以了。后來我又看一些資料。最后我決定對于這一句作三個方面的準備:一是原來畫美,現(xiàn)在有風就好像活了一樣更美了。二是小朋友們高興,所以看上去畫更美了。三是表揚小朋友們很聰明。我當時想如果小朋友說起后二個方面,那我就再補充講一下,如果小朋友們不提起,我就干脆不講了。結(jié)果學生是沒有講,于是我也就沒有為學生講到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徐老師聽下來,指出這里是有一些人文的精神,老師好像沒有涉及到。也就是后面二個方面的含義應(yīng)該是要為學生講一講的。
4、在指導(dǎo)寫字的過程。我的目標定為寫四個字,然后讓學生把難寫的字指出來,我進行范寫。前二次別的班上課時都說寫“濤”字,結(jié)果自己班上時,學生覺得要寫“斜”,而自己在范寫中把左右二邊寫得一樣高低。結(jié)果徐老師在評課的過程中,講得相當仔細,她指出這一個字寫時,右邊的豎應(yīng)該是比左邊的要長。看來自己真的還沒有做到十分的仔細。
一堂課下來,總覺得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考慮問題真的還得更周全一些,課的設(shè)計還得更仔細一些。要不然真的會在一些細節(jié)問題上留下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