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一
題名又稱題目或標題。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
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 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準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醒目。
這一項屬于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于讀者與作者的聯系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后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余類推。注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于讀者與作者的聯系。
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關鍵詞屬于主題詞中的一類。主題詞除關鍵詞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
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詞匯,正是由于它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 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系來區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并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準確顯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系的動態性的詞或詞組。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二
1、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2、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后,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注明來源和出處。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8、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重復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三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及代碼
一、各類常用文獻及代碼:
以英文大寫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析出文獻[a];其它未說明的文章類型[z]。
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標識:
數據庫(database)[db];計算機程序(computer program)[cp];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eb]。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及其標識:
磁帶(magnetic)[mt];磁盤(disk)[dk];光盤[cd];聯機網絡(online)[ol]。
電子文獻類型與載體類型標識基本格式:[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如:[db/ol]聯機網上數據(database online);[db/mt]磁帶數據庫(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盤圖書(monograph on cd rom);[cp/dk]磁盤軟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網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網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二、文后參考文獻的編排格式
1、連續出版物
(1)[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如:[1] 裴娣娜.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研究的新視域[j].課程·教材·教法,2005,25(1):3-8.(2)[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期號):起止頁碼.
如:[1] 顧明遠.國際理解與比較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5(12):1-4.2、專著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如:[1]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18.
3、論文集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主編.論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如:柯爾伯格.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a].瞿葆奎.教育學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22.4、學位論文
[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如:[1]石中英.教育學的文化性格[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1998.
5、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文獻題名[r].報告地:報告會主辦單位,年份.
如:[1]王策三.我國素質教育的現狀分析[r].北京: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05.
6、專利文獻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發布日期.
如:[1]鐘啟全.一種網絡教育技術設計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8,1998-08-12.
7、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代號,標準名稱[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如:[1]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8、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如:[1]黃濟.當代教育哲學困惑[n].人民日報,1998-12-25(10).
9、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選).
如:[1]張詩亞.西部民族教育現狀[eb/ol].,1998-08-16/1998-10-04.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四
摘要:法律作為一個專業,是為培養解決法律實務問題而儲備人才的,我們在課程設置上一般偏重于基本原理類課程的布局。但是,實務技巧類課程不可或缺。在實際的法律教育與教學的操作過程,如何體現理論與實踐的恰當關系,本文認為,首先要準確理解“理論”與“實踐”的界限,各自的內涵與外延。
關鍵詞:法學案例 教學方法 借鑒
一、問題的提出
美國作為主要的判例法國家,其豐富的司法實踐帶來了汗牛充棟的案例。美國法學院的教育活動長期以來圍繞著理論學習與實例分析展開,并深入發展。迄今,在美國仍然盛行三大教學理論:一是案例分析法;二是法律現實主義方法;三是診所式法律教育方法。有美國學者指出,這三種普遍流行的法律教育方法到底是理論的還是實踐的,不可一概而論,應當要看觀察者的視角在哪里、強調的重點是什么。我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法律現實主義的教育方法必然涉及對實際案例的剖析,必然要解剖個案,也就是要與案例分析方法和診所式教育方法發生融合關系。因此,我們希望在對美國成熟的法律教育方法中吸取有益的經驗,以利于開展我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法律教育工作。
二、美國案例分析教學方法的歷史發展與批判
一般而言,“理論”意味著一系列的命題和假設,可以用于解釋和解說特定的對象。理論應當足夠的抽象和一般化,使之具體包容所有個性化的情形。“實踐”通常含義指的就是“做某事”。實踐也是與“重復”或“反復”這個概念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實踐也就是指技能的獲得。因為一個人通過重復而獲得技能。我們在澄清了理論與實踐的概念的基礎上,才可能對上述三種法律教育方法進行比較。
我們希望在比較分析三種教育方法的前提下,發現能夠為我國法律教育所用的經驗。據考證,美國的法律教育并不是起源于哈佛法學院和克里斯托弗?哥倫比亞?蘭戴爾。自蘭戴爾開始,大學制的法律職業才正式誕生,由此確立了案例分析方法的主導地位。“案例分析方法”的發展在理論方面得益于蘭戴爾的一個著名的論斷――“法律”等于“科學”。按照蘭戴爾的說法,“法律可以被視為一種科學,包含著諸多學說和原理。”據此,人們對法律的研究就屬于“理論性的”,因為法律研究涉及對基礎性的一般原理的學習。
既然如此,為什么選擇案例分析方法作為法律教育的手段呢?假設法律有某些基礎性的原理且正確的學習如何成為律師的路徑是研究這些原理,那么為什么不通過聆聽講課、講義、閱讀論文和博學的書籍獲取呢?這里,與“科學”的第二個方面的聯系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因為科學的概念不僅涉及隱含在一個學科底下的基本原理,還涉及方法論。而“案例分析方法”,按照蘭戴爾的理論,就屬于模仿科學方法的一種方法論。
蘭戴爾解釋了案例分析方法與科學方法論的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是蘭戴爾認為,案例屬于法律的原始的經驗數據。他解釋說:“關于那門科學(指法律)的一切可得的原始材料均藏于書本中。圖書館對我們所有人開放,正如同大學的實驗室對所有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開放、自然歷史博物館對所有的人類學家開放,如同植物園對所有的植物學家開放一樣。”二是從案例中學習原理,蘭戴爾認為,需要運用類似于科學推理一樣的歸納推理。蘭戴爾關于法律和法律教育與自然科學實質等同的觀點未被廣泛接受,不久便無人問津了,但是,他所描述的方法論上的聯系卻流傳了下來。然而,現在流行的案例分析方法不再是利用這種方法論通過考察“實驗性”的案例數據去探尋和找到法律的真實的原理。相反,現代的案例分析方法是教學生們去像律師一樣的思考。
這種轉型――將案例分析方法視為學習法律科學原理的路徑轉向視之為分析方法的傳授――旋即實現了。在蘭戴爾先生創建哈佛法學院之后的第20年,他的弟子們在驗證他的案例分析方法的正當性。因為他們教的是分析方法。比如,吉尼爾先生第一個將案例分析方法引進哥倫比亞法學院,在其著作中寫道:“借助于這種方法,學生們的推理能力,不斷地得到發展。”奧美斯先生,作為蘭戴爾在哈佛的繼任者,也不無感慨地稱贊道:“哈佛方法”傳授的不是法律知識,而是“法律推理的力量”。到了1913年的時候,約瑟夫?雷德里奇和“卡內基基金會”合作對“案例分析方法”作了仔細的研究,其中一個重要的發現是:“法律科學教育的真實目的不是要傳遞法律的內容,也不是傳授法律本身,而是激起、強化或傳遞最高程度的完美,也即特定的法律思維方式”。
盡管“案例分析方法”的正當性基礎的轉型――從“發現原理”到“學會分析”,可以被視為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向。但是,案例分析方法仍然被視為科學的和理論的。雷德里奇批評案例分析方法的狹隘性,不過,他仍然深信“它強調的是法律思想的科學特性,要求對法律的教學正如它是科學一樣,要以科學的方式傳授”。再者,按照雷德里奇的說法,蘭戴爾對“學徒制度”的偉大超越在于他將此種早期的訓練代以“真正的普通法上的理論指導”。
.雷德在1921年與“卡耐基基金會”合作進行了有關法律教育的項目研究。與雷德里奇一樣的是,雷德也批評案例分析方法的狹隘性,但是他關注的是“哈佛模式”在所有學院無歧視地適用的情形。因為他建立在這樣的假設基礎上的――所有律師都是同質的。他也把案例分析方法看作是理論性質的――盡管他也承認現在的案例分析方法不再是為了傳授基本原理而設計的,而是為了以后掌握“法官造的法”。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五
醫學論文摘要一般有一定的格式,主要可分為傳統式摘要和結構式摘要兩種,各自在結構、格式、分段、順序等方面有一定的規律,當然也決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雜志各有其編排和投稿的具體要求。結構式摘要簡介
結構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purpose或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和結論(conclusion)四要素,字數一般在200~500字,要求簡練、概括地歸納和提煉研究成果和實驗結果,闡明論文的基本問題,重點放在與研究有關的內容和結論上,把論文的精華介紹給讀者,并用恰當、合適的英語表達出來,使人對論文的全文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結構式摘要與傳統式摘要相比,有明顯的優越性:信息量大,敘述具體、明確,層次清楚,便于寫作、閱讀和專家審稿,也有利于文獻的加工和整理。
撰寫醫學論文結構式摘要所采用的時態主要有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和現在完成時,具體采用何種時態,須依據摘要所表達的意思而定,力求正確。
一般現在時 主要用于介紹文章的目的、內容和結論,介紹目的時,常用不定式來表達。
例:本文的目的在于突出放療的重要性。
譯: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mphasizethe importance of radiation 一般過去時 在結構式摘要中用得最廣泛,撰寫論文時,研究工作業已結束,研究過程已成為過去,因此,在方法與結果這兩項內容中一般均采用過去時來表達,而且對研究對程中所進行的活動進行描述時也用一般過去時。
例:分析了89例早期肝癌的治療結果。
譯: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early liver cancerwere analyzed in 89 patients.不過,若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用現在時還是用過去時,應視具體情況而定:若討論的是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具體情況,用過去時;若討論的是一個實事,用現在時。
對研究成果的總結具有普遍性,用現在時;不具有普遍性,用過去時。
現在完成時 用于說明論題的發展背景,表示持續到撰寫論文時的行為或狀態,或表示動作已完成。
例:從發病時起,對病人隨訪了三年。
譯:the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for 3 years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ir disease.被動語態
英漢相比,英語多用被動語態,在醫學英語中被動語態使用得尤其廣泛,翻譯摘要時,往往采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這樣可避免提及有關的執行者,句子的容量增加,重心后移,表達更具有英語味,行文也更顯得客觀,使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描述的事物、現象或過程上,而且被動語態在結構上有較大的調節余地,利于采用必要的修辭手段和突出重要的概念、問題、事實、結論等內容,利于擴展名詞短語,擴大句子的信息量。
因此,翻譯時若省去動作的執行者,強調動作的承受者,或者為了語篇的需要,均宜采用被動語態。
不過,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采用主動語態比被動語態在結構上更簡練,表達更直接有力,選用何種語態,有時要視具體上下文作決定。
例:很久以來,人們就已知道適量的抗壞血酸鹽對創傷的充分愈合和對增強細菌感染的防御機制是極為必要的。
譯: 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adequateamount of ascorbate areessential for the proper hea-ling of wounds and to enhance the defensive me-chanisms against bacterial infection.轉換思維模式
英漢語的思維模式存在差異,有時甚至大相徑庭,翻譯時需注意邏輯思維上的差異,用英語的思維方式地道轉達內涵,不可照漢語方式字字對譯。
照字面譯,常不合英語習慣,有時還令人困惑不解。
歐化的漢譯文,詰屈聱牙,中國讀者讀了感到頭痛,反之,若按漢語方式照搬,漢化的英文,外國同行也勢必難以理解,因此,翻譯時決不可生搬硬套或囿于原文字詞的語法和字面意義,必須改變中文的模式,才不會出現漢語式英語(chinglish)。
例1:病人牙痛得歷害。
譯:the patient’ s teeth pained seriously.(錯誤)。
又譯:the patient had a terrible toothache.(正確)。
醫學專業人員對英語應用不夠熟練,對摘要的英文寫作或翻譯常達不到比較標準的水平,尚存在一些原則性問題,因此,應謹而慎之。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撰寫
0 引言
摘要的定義為:“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 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 簡明、確切地記敘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由于大多數檢索系統只收錄論文的摘要部分,或其數據庫中只有摘要部分免費提供, 并且有些讀者只閱讀摘要而不讀全文或常根據摘要來判斷是否需要閱讀全文, 因此摘要的清楚表達十分重要。
好的英文摘要對于增加論文的被檢索和引用機會、吸引讀者、擴大影響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摘要的類型與基本內容
摘要的類型
根據內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
(1)報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也稱信息型摘要或資料性摘要。
其特點是全面、簡要地概括論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數據和結論。
通常, 這種摘要可部分地取代閱讀全文。
(2)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也稱為說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descriptive abstract)或論點摘要(topic abstract)。
一般只用二、三句話概括論文的主題, 而不涉及論據和結論, 多用于綜述、會議報告等。
此類摘要可用于幫助讀者決定是否需要閱讀全文。
(3)報道-指示性摘要(informative-indicative abstract):以報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傳統的摘要多為一段式, 在內容上大致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結果(results)和討論(discussion)等主要方面, 即imrad(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結構的寫作模式。
1980年代出現了另一種摘要文體, 即“結構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 它是報道性摘要的結構化表達,強調論文摘要應含有較多的信息量。
結構式摘要與傳統摘要的差別在于,前者便于讀者了解論文的內容, 行文中用醒目的字體(黑體、全部大寫或斜體等)直接標出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標題。
摘要的基本結構和內容
摘要本質上是一篇高度濃縮的論文, 所以其構成與論文主體的imrad結構是對應的。
摘要應包括以下內容梗概:(1)目的:研究工作的前提、目的和任務, 所涉及的主題范圍;(2)方法:所用的理論、條件、材料、手段、裝備、程序等;(3)結果:觀察、實驗的結果、數據、性能等;(4)結果的分析、比較、評價、應用, 提出的問題, 今后的課題, 假設、啟發、建議、預測等;(5)其它:不屬于研究、研制、調查的主要目的, 但具有重要的信息價值。
一般地說, 報道性摘要中(2)、(3)、(4)應相對詳細,(1)和(5)則相對簡略。
指示性摘要則相反。
結構式摘要與傳統一段式摘要的區別在于,其分項具體, 可使讀者更方便、快速地了解論文的各項內容。
統計表明, medline檢索系統所收錄的生物醫學期刊目前已有60%以上采用了結構式摘要。
我國有些醫學類期刊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采用結構式摘要, 并對其使用效果和進一步優化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
結構式摘要的構架及簡要說明(1)目的(objective):研究的問題、目的或設想等;
(2)設計(design):研究的基本設計, 樣本的選擇、分組、診斷標準和隨訪情況等;
(3)單位(setting):說明開展研究的單位(是研究機構、大專院校, 還是醫療機構);
(4)對象(patients, participants):研究對象(患者等)的數目、選擇過程和條件等;
(5)處置(interventions):處置方法的.基本特征, 使用何種方法以及持續的時間等;
(6)主要結果測定(main outcome measures):主要結果是如何測定、完成的;
(7)結果(results):研究的主要發現(應給出確切的置信度和統計學顯著性檢驗值);
(8)結論(conclusions):主要結論及其潛在的臨床應用。
實際上, 8個層次比較適合于臨床醫學類原始論文(original article)。
對于綜述類論文,其結構式摘要應包括以下6個方面:(1)目的(objective),(2)資料來源(data sources),(3)資料選擇(study selection),(4)數據提煉(data extraction),(5)資料綜合(data synthesis),(6)結論(conclusions)。
為節省篇幅, 有些期刊在使用中對上述結構式摘要進行了適當簡化, 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采用背景(background)、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s)等4個方面;“the lancet”則采用背景(background)、方法(methods)、發現(findings)和解釋(interpretation)等4個方面。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六
結論是一篇論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為前提,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論證所得出的最后結論。在結論中應明確指出論文研究的成果或觀點,
對其應用前景和社會,經濟價值等加以預測和評價,并指出今后進一步在本研究方向進行研究工作的展望與設想。結論應寫得簡明扼要,精練完整,邏輯嚴謹,措施得當,表達準確,有條理性。
1、論文的結論作為論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單獨排寫,不加章號。
2、論文結論的字數要求在600-800字左右。
3、論文結論的結構應包括論證的結果,主要對策與建議,并簡要說明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為他人繼續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線索。
4、論文結論撰寫應該注意:結論部分應起到結束全文的作用,一般不要提出新的觀點或材料。
(論文題目:個人所得稅流失問題的探討)
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個人收入的不斷提高使個人所得稅成為增長潛力與空間最大的稅種,個人所得稅的流失也成為關注的熱點。
本文以黑龍江省為例嘗試用稅收收入能力測算法估測黑龍江省個人所得稅稅收流失的規模,并與浙江省稅收流失規模作了比較,發現雖然兩省的經濟發展速度不同,
但稅收流失的相對規模趨同,從而證實了稅收流失的嚴重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求稅收流失的原因,發現分類所得稅制強化了稅收的收入功能,削弱了調節功能,
造成收入分配機制扭曲,將工薪階層推向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主體,稅收相對負擔較重,這與個人所得稅的目標是相違背的。而信用制度缺失,傳統文化的慣性等因素加大了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難度增加了稅收成本,稅收流失進一步加劇。因此治理個人能所得稅稅收流失在我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本文認為從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入手,
減少工薪所得稅的累進級數,以混合課征制為過渡,緩解收入分配機制的扭曲。同時迅速建立起以身份證號碼為基礎的三號統一(身份證號,納稅識別號,社會保障號)的個人信用平臺,配合稅收征管制度的強化提高征稅效率。加大稅法宣傳力度,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使公民知法守法,從而逐步減少稅收流失。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七
論文摘要怎么寫
一、摘要的一般結構和寫作規律
摘要是對研究課題的最后總結,是對自己研究的一個交代,也是對受眾的最簡短和最直接的匯報;它要非常有利于讀者進行計算機學術文獻信息檢索,達到關注該領域的學者能夠“呼之即出”;它要便于學者把握某項研究的關鍵之處,對研究成果和進展易于做出估價,對研究成果的獨創性易于做出判斷。那么,要完成以上內容或以上任務,摘要在寫作上的一般結構應是什么?下面就這個問題談一談。
摘要的結構既然同正文的結構是完全一致的,那么摘要與正文的區別就僅僅是短與長的區別。從此點而言,完全可以說,摘要是一篇超級短論文。摘要必須在極為有限的字數內,把所從事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論、演繹結論陳述清楚。摘要的結構應當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論、演繹結論四部分,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對于具體的某項研究,可能因為該研究是眾所周知的話題,學者普遍對該項研究已經普遍熟悉,或者該項研究僅僅就某一專題發表結論性意見,在這種情況下,摘要就可以把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演繹結論的某一部分內容舍去,只留下研究結論和其他一或兩個部分,從而簡化摘要的內容結構,大大節省摘要的字數,從而節省讀者的閱讀時間,而又不太會影響摘要存在的目的。因此摘要的寫作是靈活的,具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六種主要類型:
1.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論、演繹結論
對于具有重大價值和獨立研究特點的學術研究一般上述四要素都應具備。例如:中國古代科學曾達到很高的水平,但在近代卻落后了。從和諧思想對中國古代科學比較有限的作用上,可以看到較深層次的原因。通過與西方和諧思想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的和諧思想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如:偏重于社會領域;其基礎是氣;比較含糊、籠統;缺乏具體的規定和具體模型;提出者很少有著名的科學家,等等。這決定了中國古代科學沒有出現像歐幾里德幾何那樣的公理化系統,缺乏依靠科學理論體系自身的矛盾運動的推動,局限在生產實踐推動下的樸素的發展。(毛建儒《論和諧思想與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這篇論文的摘要顯示,研究目的是探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落后的原因,研究方法是概括和對比的方法,研究結論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演繹結論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本質特征。
人類文化的發展既有連續發展的一面,也有不連續發展的一面,但以往的文化研究只注重連續發展的一面,而僅僅從連續發展的一面進行文化研究,就不可能對文化發展得出全面的結論,導致許多文化現象不能解釋,或者對歷史上諸多文化現象視而不見。因此,對文化的研究,既要注重漸進的、累積的一面,也不能忽視斷續發展的一面。“斷層文化”概念是在對人類文化史上普遍存在的文化失落、文化絕滅、文化裂變、文化躍遷等客觀事實研究的基礎上,概括出的一個文化理論研究的高級范疇。首先,在人類文化史上,文化斷層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幾乎每一地區的文化史、每一民族的文化史中都存在;第二,愈是文化古老的地區,斷層烈度和密度也愈大。文化斷層的客觀和普遍存在,說明文化的發展存在著間斷性發展的一面;文化發展的規律并不僅僅是量變質變規律,還有突變的規律,突變的規律在一定的條件下,甚至會起決定性的作用。沿著文化斷層的深入和回溯,可以發現世界各地區古代先民具有強大的科技和文化創新能力,這一點隔著歷史的空間和我們自身理論研究視線的遮蔽而對之有所低估。對斷層文化的研究,可以彌補當今文化研究的缺漏,對疑古學派長期盤踞文化研究領域形成的偏頗局面也是一種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修正。(孫關龍《斷層文化論》,《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這篇文章的摘要顯示出,研究目的為關注人類文化發展不連續的一面,研究方法為對人類文化歷史的客觀考察,研究結論是文化斷裂普遍存在,文化發展還存在突變的規律,演繹結論是以往的文化研究存在著偏頗,文化斷裂的研究是一種對以往研究的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補充與修正。
20世紀中國學術界沒有產生世界級的`思想大師,這與中國學術界流行的指導思想和學術風氣有關。其一是“思想抄襲”普遍而不以之為恥。自五四以降,中國學術界就一直處于西方學術的霸權話語統治之下,在西方發達和強大的社會面前,中國學者失去了應有的自信,()惟西方學術的馬首是瞻,變相抄襲西方的思想。其二是否定傳統的文化虛無主義盛行而不以之為失。有這兩個原因,就足以導致20世紀的中國學術界不可能出現世界級的思想創造,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學術界在20世紀的一大遺憾。經濟的發展與學術的發展之間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經濟落后的國家照樣可以出思想大師,關鍵的問題是要消除對某種外在文化的崇拜,樹立起內在的自信心,形成一種創造性思維的環境,這便是20世紀中國學術界的遺憾帶給我們的啟示。(嚴春友《20世紀中國學術之遺憾與警示》,《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這篇文章的摘要顯示出,研究目的為關注20世紀中國學術界沒有產生世界級思想大師的重要現象,研究方法為歸納和概括的方法,研究結論為幾個方面的結論,演繹結論是只要中國消除對某種外在文化的崇拜,樹立起內在的自信心,就有可能改變歷史狀況。
從以上三例可見,對比較大的研究課題,正文和摘要中對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直接結論、演繹結論四要素都應該交代齊全。
2.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論
對于比較專題的研究,可以去掉演繹結論部分,只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論,從而完成對某項專題的學術考察。因為相當多的研究都是屬于專題性的,只得出直接結論,不對其他更廣泛的領域發表什么意見,因此這種摘要是最為普遍的一種。例如:
當前我國司法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司法腐敗,其根本原因不是司法人員的素質差和具體管理制度的缺陷,而是制度性的權力結構存在的缺陷,繼而導致司法的腐敗,即我國還沒有真正實現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以國家權力為本的司法制度,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公民權利為本的現代司法制度的轉型。實現這一轉型,對“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將是一個較長期而艱難的歷程。目前在觀念上對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方向和核心要明確,對司法、司法機關、司法權力等范疇的研究和認識要深化,對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具有性質不同的法律要求要多加關注,對法律承認和平等地維護多元利益主體的新觀念要樹立,并處理好學習外國經驗與保持中國特色的關系問題,以及扭轉“非此即彼”簡單類比的思維模式。(程宗璋《我國司法制度轉型的意義與問題研究》,《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這篇摘要顯示出,研究目的為對司法腐敗問題的關注,研究方法為制度轉型設想與設計,結論是幾個方面的細化。
創新思維和非邏輯思維的關系非常密切,采取對創新思維及其過程進行研究、以創新思維為參照對象展開論述非邏輯思維的方法,可以看到創新思維的關鍵是直覺、靈感、頓悟等非邏輯思維。有許多人或者認為非邏輯思維能力是神賜的、天賦的,是不能培養的;或者認為非邏輯思維能力雖能培養,但卻難以找到有效的方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非邏輯思維實質上就是一種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結論的思維活動。要培養非邏輯思維能力,其實就是要養成一種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結論的思維習慣。正所謂:習慣形成人的第二天性。非邏輯思維能力可以進行有效培養。(余華東《創新思維的關鍵是非邏輯思維》《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這篇文章的摘要顯示出,研究目的為對創新思維的關注,研究方法為從非邏輯思維的角度探究創新思維的本質,研究結論揭示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3.研究方法、研究結論、演繹結論
有些研究是公眾長期關注的學術話題,這類話題永遠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難以形成固定和一致的結論,因此沒有必要再交代研究目的,直接從介紹自己的研究方法入手,得出研究結論和演繹結論。這種研究在學術研究中也屬于比較普遍的一種,因此這種摘要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例如:
什么是哲學?關鍵要確立哲學研究的對象。方法是從幾位成功的哲學家的工作中去尋找和總結。這些哲學家包括洛克、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等。結果說明:科學是以對象化的方法對客體的認識,而哲學是某種中介以自我為對象的自我運動。哲學考察的對象是主體(自我),考察所借助的中介是人類的各種能力,即“推理”、“看”和“作”,哲學因此由認識論、美學和倫理學構成。以此觀照,中國哲學的成就主要體現在美學和倫理學領域。(趙旗《試論哲學的對象和方法―――兼評中國哲學成就》,《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這篇文章的摘要顯示出,研究方法是對幾代有代表性哲學家的工作進行考察,得出哲學是什么的直接結論,并演繹出中國哲學歷史發展特征的結論。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由儒、釋、道三家糅合而成,看似多有分歧、對立之處,實質上根本上存在著深刻的統一,即在思維的最高層次上都強調“一”和“中”的理念,“一”與“中”正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脈。東西方文化相比較,中國傳統文化偏于向內的陰性思維模式,重覺性,帶有藝術特征;西方文化偏于向外的陽性思維模式,重理性,富于科學品味。覺性與理性是人類進步的雙腿,中西文化互補、融合、匯流將成為未來人類文化發展的趨勢。(王義勇《試論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脈》,《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這篇文章的摘要顯示出,研究方法是從統一性和對比的角度對中國傳統思想進行研究,得出“一”和“中”的理念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主流的直接結論,并得出中西文化互補匯流將成為人類文化發展趨勢的演繹結論。
4.研究方法、研究結論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八
論文及論文摘要的基本要求與書寫格式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并在理論上或實踐上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或本門學科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表明作者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學位論文必須是一篇(或由一組論文組成的一篇)系統的完整的學術論文。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授予學位。
1.碩士學位論文,一般應包括下述幾部分:
(1)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簡明、恰當、引人注目。題目應力求簡短,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2)摘要:論文第一頁為內容提要,300—400字,應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語言力求精煉、準確。在本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5個)。
(3)英文提要:論文第二頁為英文提要,上方應有題目,內容與中文提要同。最下方一行為關鍵詞(3—5個)。碩士學位論文可不寫英文提要。
(4)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
(5)引言(或序言):內容為: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該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某方面的實用價值與理論意義。
(6)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學科專業不同、論文的選題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寫作方式。)
(7)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準確,認真闡述自已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在本領域的意義。(應嚴格區分本人的研究成果與導師或其他人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8)參考文獻:按學位論文中所引用文獻的順序,列于文末。
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9)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分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重復性的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也可以是一般讀者并非必要閱讀,但對于本專業專家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附錄依次用大寫正體a、b、c等編號,黑體三號。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與正文分開,用阿拉伯數字另行編號,注意在數碼前冠以附錄的續碼,如:圖a1;表b3,文獻[d5]等。
2.學位論文摘要是學位論文的縮影,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論文摘要應盡量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推導及外文字母。
碩士學位論文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博士學位論文摘要中、英文(或本語種)本各一份,500字左右為宜。并在英文題目下面第一行寫研究生姓名,專業名稱用括弧括起置于姓名之后,研究生姓名下面的一行寫導師姓名,格式為directed by...。
3.論文封面的書寫:封面由研究生部統一印刷,封面必須打印,不得手寫。
分類號:可以不填寫
密級:由學生和導師商定,分為:公開,內部,秘密,絕密,機密
指導教師姓名、職務:為研究生招生時所確定的導師(或經研究生部同意更換的導師)的姓名及職稱。副導師填寫為第二導師。
申請學位:填寫工學(管理學、理學等學科門類的名稱)碩士
學科、專業:學科填寫“工學”,“管理學”,“理學”或其它相應的門類,專業填寫招生時所招收時確定的專業(研究生部批準更改專業的,可以填寫更改后的專業),具體名稱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我院有權授予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名稱及代碼》
學位論文摘要必須經導師認真審閱并簽名后,方可送往有研究生部。
1.碩士學位論文,要用規范的漢字打印或書寫。封面用我校統一印制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封面。封面上各欄目必須認真、正確地填寫,封面上導師的署名,一律以批準為本人的導師為準。如有變動,應正式提出報告,經批準后方可變動。
論文及論文摘要一般應打印,打印的論文裝訂后的盡寸為l85mm×265mm(版心尺寸為150mm×220mm)。書寫論文用紙要用“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業論文用紙”或用尺寸為185mm×265mm規格的紙張,論文摘要第一頁需用“學位論文摘要第一頁用紙”,或按論文摘要第一頁用紙的規格打印。
2.論文及論文摘要,要求字跡和標點符號清楚、工整、正確,。凡層次不清,錯別字較多,語句欠通順,字跡潦草者,應予返工。
3.論文中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或分章)編號。圖序及圖名置于圖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論文中的公式編號,用括弧括起寫在右邊行末,其間不加虛線。具體要求如下:
圖:報考曲線圖,示意圖,流程圖,框圖等。圖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章節以序編碼,如:圖1.3,圖2.5。每一圖應有簡短確切的圖名,連同圖序號至于圖的正下方。圖中坐標標注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表:包括分類項目和數據,一般要求分類項目由左至右橫排,數據從上到下豎列。分類項目橫排中必須表明符號或者單位,豎列的數據欄不宜出現同上,同左等類似詞語,一律填寫具體的數字或文字。表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章以序編碼,如:表2.5,表10.3,每一張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序號至于表的正上方。
公式: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方程式等必須編排序號,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章節編碼,如:式(3-32)、式(6-51)。對于較長的公式另行居中橫排,只可在符號處(如:+、-、×、/、、等)轉行。公式序號標注于該式所在行(當續行時,應標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邊。連續的公式在“=”處排列整齊。所用字符全部用羅馬字母表示,如: 1等。公式或者表達式不允許用word的上角標來表示,如:a2,必須用插入公式來表達。
4.論文摘要的外文要求打字,一律用正體,一般不附插圖,如果必須要用插圖,則需要按工程圖標準描繪在描圖紙上,圖序及圖中文字一律用仿宋體,以供制版用。
5、學位論文一律在左例裝訂,要求裝訂、剪切整齊,便于使用。
具體規定如下:
封面的格式:
題目 黑體三號
作者、指導教師姓名、職稱、學科門類、專業、日期 宋體三號
正文的格式:
必須用a4號紙,要求添加頁眉(5號宋體,內容居中。正反面印刷,左頁眉內容應寫論文題目,右頁眉寫章次和章標題,頁碼分別在頁腳的正中。如單面印刷,按照右標準。
排版方式:
頁邊距:上3厘米,下2厘米,左3厘米,右2.5厘米;頁眉2厘米,頁腳1厘米
字體:頁眉5號宋體,章標題三號黑體,節標題四號宋體,正文小四宋體。
版面:行距20磅,字符間距標準。
格式:章標題:第一章(三號黑體,居中)
節標題:§1.1以及§1.1.1(四號宋體,居中)
1.碩士學位論文,應按照導師、學術評閱人(3人)、答辯委員會成員(共5人)每人一本,、報送研究生部3本和系(所、中心)留存的冊數(按照系的要求),及其他有關人員的要求,確定打印或復印的冊數,一般應有10—15本。
2.碩士學位論文摘要(中文本)送研究生部一份。
論文摘要萬能模板如何寫九
學位論文用紙規格為a4,頁面上邊距和左邊距分別為3 cm,下邊距和右邊距分別為 cm。
頁眉:奇頁頁眉為長治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偶頁頁眉為論文題目(不包括副題目),居中,5號宋體字,頁邊距為2 cm。
頁腳:需設置頁碼,頁碼從正文第一頁開始編寫,用阿拉伯數字編排,正文以前包括摘要的頁碼用羅馬數字,一律居中。
1、封面:封面內容包括論文題目、指導教師、學生姓名、學號、系(部)、專業、畢業時間等信息,此頁不編排頁碼。
2、題目:題目應概括整個論文最主要的內容,恰當、簡明、引人注目,力求簡短,嚴格控制在20字以內。
3、摘要:① 正論文第一頁為中文摘要,學位論文摘要約300~500字,應說明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
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的見解,語言力求精煉。
為便于文獻檢索,應在本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3~5個);② 英文摘要在文后(參考文獻后),內容與中文同,不超過250個實詞,上方應有英文題目。
第二行寫學生姓名,指導老師等信息;關鍵詞,應與中文對應,便于交流。
外文論文(設計)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編排。
中文摘要:
(1)標題小4號黑體,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
(2)主體部分用小4號宋體,倍行距;
(3)關鍵詞:小4號宋體。
英文摘要:
(1)題目用小2號times new roman,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
(2)主體部分用5號times new roman,倍行距;
(3)關鍵詞:小4號times new roman。
4、目錄:應獨立成頁,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的標題(即一級、二級標題)及頁碼。
目錄要求標題層次清晰,應與正文中的標題一致,附錄也應依次列入目錄。
(1)目錄二字,中間空2格,小2號黑體,段前段后行距;
(2)主體部分用小4號宋體,左對齊,段前段后為0,倍行距;
5、引言:在論文正文前,應闡述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對本研究國內外研究現狀有針對性的簡要綜合評述和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等。
6、正文:是學位論文的核心。
寫作內容可因研究課題性質而不同,一般包括:理論分析;②研究材料和實驗計算方法;③經過整理加工的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與理論計算結果的比較;本研究方法與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較等。
(1)正文部分
① 正文標題:1級標題:黑體4號字,段前行,段后行;2級標題:宋體加黑,小4號字,段前行,段后0行;3級標題:楷體gb2312,小4號字,times new roman;② 正文內容:宋體小4號字,首行縮進,行距。
引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獻處,應在引用句后括號[ ]內標明1 2 3 ,上標。
示例為:[1]。
(2)量和單位
各種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國家標準gb3100gb3102-93。
非物理量的單位可用漢字與符號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
(3)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應按照國家xxx公布的標點符號使用方法的統一規定正確使用,忌誤用和含糊混亂。
(4)外文字母
外文字母采用我國規定和國際通用的有關標準寫法。
要分清正斜體、大小寫和上下腳碼。
(5)公式
公式一般居中放置;小4號宋體,公式的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寫,用括號括起寫在右邊行末,公式與編號之間不加虛線。
公式下有說明時,應在頂格處標明注:。
較長公式的轉行應在運算符號處。
(6)表格和插圖
① 表格。
每個表格應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題。
表內內容應對齊,表內數字、文字連續重復時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樣或符號代替。
表內有整段文字時,起行處空一格,回行頂格,最后不用標點符號。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中文五號宋體字,times new roman.,表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寫。
表格用三線表。
表頭文字宋體加粗,表內文字宋體5號。
② 插圖。
每幅圖應有自己的圖序和圖題。
一般要求采用計算機制圖。
圖序及圖名置于圖的下方,中文為五號宋體字,5號times new roman.。
圖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寫。
③ 圖、表中的附注寫在圖或表的下方,小5字體,字母順序編號。
7、結論:結論應該明確、精煉、完整、準確。
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
應認真闡述自己的創造性工作在本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見解的意義,也可以在結論中提出建議、研究設想、儀器設備改進意見、尚待解決的問題等。
8、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后,其書寫格式應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研究報告,s標準,p專利。
題目、來源(出版期刊名稱、年份、卷數、期數和頁數。
書籍須注明
出版單位和年份)。
段落倍行距。
9、致謝:英文摘要之后。
應以簡短的文字對在課題研究和設計說明書(論文)撰寫過程中曾直接給予幫助的人員(例如指導教師、答疑教師及其他人員)表示自己的謝意,這不僅是一種禮貌,也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是治學者應有的思想作風。
字數不宜超過300字。
10、附錄: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