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四時田園雜興教案設計(精)一
[南北朝]佚名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所謂“子夜四時歌”,就是用《子夜歌》的曲調詠唱春、夏、秋、冬四季。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中《子夜四時歌》共選編了75首,其中春歌、夏歌各20首,秋歌18首,冬歌17首。本篇是《冬歌》中的第一首。這首民歌借歲寒而不凋的松柏形象,表白了抒情主人公對愛情的堅貞,同時也流露出對對方情移意變的隱憂。語言清麗,情感細膩,充分體現了南北朝民歌的婉約之美。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這兩句詩是以冰雪來襯托抒情主人公感情的深厚。我們都知道,江南的冰雪是極其容易消融的,有如塞北之花一樣脆弱。可是作品為什么要用江南的“雪”來比喻忠貞之愛情呢?當我們讀到后兩句的時候才明白,抒情主人公是要借助于冰雪突出,借助于極度的寒冷襯托松柏在冰雪之中堅貞不屈的`高貴品格,那才是象征抒情主人公愛情忠貞不渝之所在。
“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這兩句詩是以耐寒的松柏喻托抒情主人公愛情的堅貞。我們先來看看“我心如松柏”,原來抒情主人公是用冰雪下的松柏比喻愛情之忠貞,也就是說自己的愛情經受嚴峻的考驗,依然矢志不渝。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晰地體會到愛情力量的偉大。而民歌在表現出女子堅貞的同時又發出疑問:“君情復何似?”意思就是說,我的心如同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的松柏一樣,堅貞不渝,可是你又怎么樣?是否也和我一樣?讀到這里,我們就不難領悟作品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了。看來作品是站在女主人公的立場上來寫的,有同情的態度,也有責問的語氣。
全詩僅四句,卻連著翻進了兩層意思,顯得波浪迭出,詩意絕不平淺。看來,就算是冬歌,唱在江南少女口中,依然有著水鄉的曲折,與那產于冰雪之地的北方民歌的質直全無二致。
s("content_relate");【子夜四時歌·淵冰厚三尺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子夜吳歌·秋歌原文賞析09-24
子夜吳歌·夏歌原文賞析09-24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石鼓歌原文及賞析11-03
卿云歌原文及賞析10-17
好了歌原文翻譯及賞析09-10
過云木冰記原文及賞析10-12
雁門胡人歌原文及賞析10-18
老夫采玉歌原文及賞析10-17
火山云歌送別原文及賞析10-17
s("download_bottom");精選四時田園雜興教案設計(精)二
四時田園雜興改寫短文
池明輝
早上大人們各自干自己的活兒,男人們在田中耕地,夜晚女人們在家中搓麻織布,年輕人各有各的活,忙的不亦樂乎,那些小孩子們那懂得大人們干的活,因為常在家中看父母忙農活的事也見多不怪了,也很愛勞動,你們看他們在桑陰下學著大人的樣子在種瓜呢,詩人路過此地就揮筆寫出了這首詩。
李昊軒
風和日麗的一天,小村莊里的家家戶戶都很忙碌。
早晨大人在家里搓麻線,看,那些婦女正在心靈手巧的干活、搓線,每個人都很能干,中午吃完飯,便拿起鋤頭去地里干活,每個人的臉上都滿臉都是汗水,但他們并沒停止,干完活以后人們在院里喝茶,人們都很享受,陽光明媚的太陽逐漸落山像一個跳水運動員跳進云里。
到了晚上,孩子們雖然不會搓麻線,但是他們每次都跟著大人學事,孩子坐在桑樹傍邊學著種瓜,他們拿出小鏟子挖了個坑把瓜種放在土里跟它澆水,等待著明天的成果,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任吉祥
天還沒亮,院子里的公雞就開始打鳴了,大人們就開始起床干農活了。鄉下的早飯很簡單,但足夠為他們提供能量,小孩們在田間地頭嬉戲玩耍,十分開心。陽光透過樹枝照進家家戶戶,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可愛的小狗,搖著尾巴迎接主人的歸來。夜幕降臨,村莊路升起了裊裊炊煙,一家人坐在一起,共享晚餐,美好的一天結束了。
張舒琳
藍天白云下,大人們忙著在地里耕種。孩童們在河里抓魚、嬉鬧。人人都有自己的事情,當孩子們玩耍的累了。就會跑到大人的身邊跟著大人學起了耕種,大人也專心地教孩子怎么耕種。傍晚男人們喝起了茶。女人們搓起了麻線,孩子們在院落里跑著看著,這就是田園生活。
孫欣蕊
太陽剛剛升起,田里的秧苗需要除草了。
人們白天在田里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織布,村里的年輕人各有各的工作,忙的不亦樂乎,孩子們不會耘田不會織布,可也不閑著。他們看著父母勞動,覺得很有意思也幫父母在茂盛的桑樹底下學著種瓜。
精選四時田園雜興教案設計(精)三
春季是播種的季節;夏季是農耕的季節;秋季是豐收的季節;冬季是分享勞動果實的季節。
不知不覺中,夏天悄悄的來到了。又到了農民伯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季節了。
早晨,站在小山坡上眺望,看見遠處一望無際的稻田已經泛的金黃了,不時還能瞧見幾位農夫下地除草的身影。
這時,突然聽見老黃牛喘氣、車夫吆喝以及車輪行駛在凹凸不平的土地上的聲音,這聲音由遠到近,一個黑點又從大到小,漸漸靠近。
“嗨,今天有空出來了?”車夫馬九問我。
“嗯,出來看看稻田。”我回答道。
“今年收成一定好。”馬九自言自語的說。我也輕輕地點了點頭。
很快,一天過去了。到了晚上,再燈下寫詩,卻看見,黑暗中,許多小屋都閃著微弱的燈光。在疑惑的誘惑下,我不禁披上外衣,走出房門,向隔壁孫大嫂家走去……
從半掩的門縫中望去,我看見孫大嫂正疲倦的坐在椅子上,在時明時暗的蓖(bi)麻燈的燈光下,把麻搓捻成繩。并不時用手背錘錘坐僵了的背。看到這一幕,我心里百感交集,邁著沉甸甸的步伐,回到了家。
一個烈日炎炎的上午,我坐在一棵柳樹底下乘涼,看見既不會織布,也不會耕田的小孩子們正坐在一顆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做游戲。玩累了的孩子們坐在桑樹底下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不知誰先提議說:“咱們種瓜吧!大家都說:“好呀好呀!”……
不一會,便都拿著小鋤頭萊種瓜了。
看到這,我不禁詩意大發,急忙回家,在紙上揮筆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精選四時田園雜興教案設計(精)四
《四時田園雜興》是一首田園詩,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繪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的熱鬧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拓展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之二,從比較閱讀中體會詩人采用不同的寫法再現鄉村夏季忙碌、和諧的意境,激發學生積累更多田園詩的興趣。
重點、難點:體會詩意,進行想象、補充,構成美好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繪,使文章更加生動、具體。
一、激趣導入新課
欣賞鄉村的風景圖片,聆聽歌曲,導入《四時田園雜興》。
讀詩題,解題意。
二、讀一讀
要讀好一首詩并不容易,因為讀詩與讀文有一定的區別,古詩不但要讀的正確,還要讀出節奏、感情,讀出詩的韻味來。初讀時要示范,讓學生聽聽詩是怎么讀的,有沒有讀錯字,節奏應該怎樣處理。中間更應該聲情并茂的范讀,讀出農人的勤勞,本事;讀出作者對農人的贊美;讀出兒童的天真可愛。通過自由讀——小組讀——個人展示讀——齊讀等形式,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古文的節奏、韻律美。
三、細細品讀,體味詩情。
課前布置了導學任務,課上小組合作交流,組長分工安排任務,隨后匯報學習情況。通過品,品出詩的意韻來。我讓學生細細的品,有感情地反復誦讀,不但讓學生領悟它的表層意思,還要領悟它的深層意思,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體會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內涵。
四、讀中想象,體會詩的意境。
沒有想像,就沒有詩的意境。如何想像?第一、二句圍繞耘田績麻啟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在夏忙中還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么?(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農民的艱辛。而第三、四句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體會兒童的天真。通過想象詩的意蘊豐富起來。
五、讀中拓展,提高學生的對古詩詞文的修養。
學習詩詞不能只僅僅局限于課文,要一篇帶多篇。由一篇田園詩帶出多篇的田園詩來,由一位田園詩人帶出多個田園詩人來。在學習完《四時田園雜興》之后,先由學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其他田園詩,然后補充另一首田園詩《夏時田園雜興》。在自學的基礎上大概說說詩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誦,鼓勵學生多收集田園詩來誦讀。
《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學習:讀一讀,讀出詩的節奏、韻律美;說一說,小組合作說說詩的意思;想一想,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在學生理解詩所表達的內容后,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想象當時人物的神態、表情、動作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最后讓學生試著默寫古詩。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雖然掌握了合作的形式,但是還存在聲音偏小的問題,另外學生們的評價很少,這些都是我在以后教學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