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推薦在村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會議上的點評講話范文一
大家上午好!
今天,參加我們陳家壩村黨支部的競選,心情十分激動。首先,我要感謝組織和全體黨員給我參加這次競選的機會!我叫顧賢峰,今年30歲,中共正式黨員,大專文化。98年走上工作崗位,20xx年12月參軍入伍,在部隊時擔任警衛班班長,同年在軍港處擔任事物長,公務員,采購員。由于我在部隊期間工作上的努力和務實的態度,經組織批準年8月正式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年12月退伍后從事個體經營 , 從年5月至今工作于陳家壩支委。
今天榮幸地站在了競選陳家壩村黨支部委員的演講臺上,今天我竟選的職位是村黨總支委員。作為陳家壩村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搞好村莊建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全體村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出一份力。所以我參加了今年的競選。主要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我出生在陳家壩村,是這里的一方水土養育了我,對這里我有很深厚的感情。我與廣大父老鄉親血脈相通,深知父老鄉親的殷切期盼, 深刻體會到父老鄉親的酸甜苦辣,有為農村發展貢獻自己青春年華的滿腔熱情,愿意為陳家壩全體父老鄉親熱情服務、有著為創建我村幸福美好明天的強烈愿望。
第二,我年輕有文化。時代在發展,在召喚年輕人的加入,村級基層組織更需要我們年輕人的充實,年輕人能為村級基層組織的發展增添澎湃的生機,為村級改革創新注入無窮的活力。
第三,我具有擔當職務所必須的政治素質和個人品質。我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工作認真負責。能主動學習有關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政策,把握好政策的導向,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村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第四,我具有一定的工作實踐經驗。經過近2年的工作,我對本村的基本情況比較熟悉。有一定的基層經驗,開展工作能緊貼本村實際情況,同時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充分發揚民主,使工作有利有序的進行。
由于我出生在這里, 這么多年陳家壩村在領導干部的帶領和黨員以及群眾的努力下,這幾年的變化和發展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我能當選,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上:必須用科學發展觀武裝村干部頭腦,必須嚴格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來貫徹落實好各項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來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
二、治村措施上:
首先,要緊密結合本村區位優勢,緊密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兩新工程,開展村莊整治與土地復墾。其次,通過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讓我們更加準確地掌握了本村的人口信息基本情況,本村戶籍人口1799人,外來人口5889人,這是本村村情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今后新農村建設中的主要矛盾,今后的發展必須緊緊抓住這個基本村情,來開展好各項工作。外來人口在近期大量流入我村,嚴重影響了環境衛生,村內案件發生率也在上升,如果還是用以前的管理模式,那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必定會帶來更多矛盾。比如說在村容整潔方面,近段時間就出現了很多問題,很多外地人素質較差,垃圾隨處扔,隨處倒,嚴重影響了本村的環境衛生,甚至危害村民身體健康,長此下去,后果將不堪設想。我認為在這方面必須盡快處理,可以償試建立村級衛生監督小組,成員可以由村干部或老黨員,老干部組成,開展村級衛生長效監督管理工作。
三、在廉潔自律和自身修養上: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努力創造實實在在業績。要堅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思想覺悟,與時俱進。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置身于我們陳家壩,作為發展的受益者,我們是幸運的,作為建設的參與者,我們是自豪的。古人云:“不可以一時之自得,而自夸其能,也不可以一時之失意而自墜其身”。無論這次競選結果怎樣,無論今后我在哪個崗位工作,我都將一如既往,恪盡職守,勤奮工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的演講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推薦在村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會議上的點評講話范文二
三支服務期行將屆滿,新工作即將入職,結合自身兩年三支一扶經歷,解答相關問題,表達心得體會。
關于待遇:各地待遇不同,政策差異較大,我所在的濟南扣除保險后,實發工資兩千出頭,部分地市實行同工同酬,待遇較高。除此之外,春節前期,省、市、區“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還會發放慰問品,服務地還可能會發放取暖費、補助等福利,視服務地地具體政策而定。
關于工作:三支一般安排在鄉鎮街道機關辦公室、窗口服務部門等崗位工作,極少安排在村居等第一線直接面向群眾。服務地會充分考慮專業背景和用人需求具體工作安排。考慮到三支服務期僅有兩年的情況,用人單位也極少會安排分量很重的工作。因此,大家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堅持學習,爭取早日考走!
關于考試:服務期間可以參加各類考試,在政策上幾乎沒有任何障礙。服務地對于三支參加考試的態度不盡相同,支持居多,反對也有。
關于定向招錄:服務期屆滿當年,三支在各類公考中可享有定向招錄的權益。毫無疑問,定向招錄總體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考試難度,但是其中也有玄機和學問。其一,定向崗大部分分布于城郊鄉鎮街道等基層一線,職位吸引力并不高。其二,定向崗各職位需求人數多為一人,只有偏遠縣市(如章丘、濟陽、商河)招錄人數較多。其三,雖然報考人數較少,但是考生一般具有基層機關工作經歷和多次公考經歷,面試水平較高,部分職位考試難度并不小。總之,定向很可能是個坑,切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周全考慮、審慎對待、加倍努力,才能早日上岸!
回首這兩年,三支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一站,近兩年的基層工作經歷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我人生的寶貴財富。感受很多,篇幅有限,關于三支和公考的其他問題,大家可以盡情跟帖詢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歡迎大家交流。
推薦在村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會議上的點評講話范文三
三支服務期行將屆滿,新工作即將入職,結合自身兩年三支一扶經歷,解答相關問題,表達心得體會。
關于待遇:各地待遇不同,政策差異較大,我所在的濟南扣除保險后,實發工資兩千出頭,部分地市實行同工同酬,待遇較高。除此之外,春節前期,省、市、區“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還會發放慰問品,服務地還可能會發放取暖費、補助等福利,視服務地地具體政策而定。
關于工作:三支一般安排在鄉鎮街道機關辦公室、窗口服務部門等崗位工作,極少安排在村居等第一線直接面向群眾。服務地會充分考慮專業背景和用人需求具體工作安排。考慮到三支服務期僅有兩年的情況,用人單位也極少會安排分量很重的工作。因此,大家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堅持學習,爭取早日考走!
關于考試:服務期間可以參加各類考試,在政策上幾乎沒有任何障礙。服務地對于三支參加考試的態度不盡相同,支持居多,反對也有。
關于定向招錄:服務期屆滿當年,三支在各類公考中可享有定向招錄的權益。毫無疑問,定向招錄總體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考試難度,但是其中也有玄機和學問。其一,定向崗大部分分布于城郊鄉鎮街道等基層一線,職位吸引力并不高。其二,定向崗各職位需求人數多為一人,只有偏遠縣市(如章丘、濟陽、商河)招錄人數較多。其三,雖然報考人數較少,但是考生一般具有基層機關工作經歷和多次公考經歷,面試水平較高,部分職位考試難度并不小。總之,定向很可能是個坑,切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周全考慮、審慎對待、加倍努力,才能早日上岸!
回首這兩年,三支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一站,近兩年的基層工作經歷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是我人生的寶貴財富。感受很多,篇幅有限,關于三支和公考的其他問題,大家可以盡情跟帖詢問,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歡迎大家交流。
推薦在村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會議上的點評講話范文四
ok3w_ads("s005");屈輝
河南淅川縣,地處豫鄂陜三省交界,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在縣城西北部30公里的銀杏樹溝村更是貧困中的貧困。
2017年8月,國務院研究室王濤來到銀杏樹溝村擔任第一書記。雖然早有心理準備,這里的貧困還是讓他震撼:狹長的山溝里住了179戶625口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4戶258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1%。
王濤從京城一頭扎進窮山溝,帶領全村群眾向窮困宣戰。
歷經2年的持久戰,銀杏樹溝村從一個“無村部、無廣播、無手機信號,喝雨水、走泥路、住土房”的深度貧困村,變成整村脫貧、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的富裕村。
歷經2年的攻堅戰,村集體主導建成投資過億元的環保產業園,解決了上百名貧困人口就業,為村集體創收600多萬元。
村民們說:“山溝里有恁好日子,感謝黨給我們村派來了一個好書記啊!
”
“三大難”不再難
銀杏樹溝村,村如其名,4個村民小組分布在7.8公里的山溝里。
道路是銀杏樹溝村民的心頭疼。進城有兩條路:一條12公里的砂石路,會車困難,需要翻過兩座山,遇到雨雪冰凍極其危險;另一條路穿行溝底,路基常被雨水掏空。
通信、飲水也是銀杏樹溝村民的“疼點”:村里只有兩個山坡能接收移動信號,村民使用手機得爬到那兩處坡上;除了一組能打到泉水,其余3個組家家只能喝水窖蓄的雨水。
“三個月內修好路、通上自來水、把信號塔建起來!”這是王濤當著全村老小許下的諾言。他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得到支持后,又盯著相關單位跑手續,盯著施工企業提前安排施工。
道路施工企業提出村里要協助擴路基、清路基,電信施工企業也提出村里要協助修出兩條上山小道。為了搶工期,王濤二話不說,領著村干部,發動村里不多的勞力搶先干起來。運土、搬石頭、裝車,白天干不完,晚上安上電燈接著干。
城里長大的王濤干起活來不惜力,村里人說:這個處長戴著眼鏡,看著文縐縐的,手上的老繭一點也不比我們農把式少咧!
7.8公里的水泥路終于趕在臘月下雪前完工,各家各戶的自來水在上凍前接通了,兩個信號塔也高高地矗立在兩個山頭。
這是繼1993年用上電燈、看上電視后,銀杏樹溝村最大的喜事了!
2017年的春節,銀杏樹溝里格外熱鬧,從“小年”開始,鞭炮一直響到了元宵節。
小山村里有了大產業
村民口袋里缺金少銀,村集體賬上也沒有一分活錢。這是2017年以前銀杏樹溝村的狀況。
手里無財,萬事都難,必須壯大村集體經濟!這是王濤和扶貧工作隊、村兩委班子的共同認識。
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保護地,為了確保“一庫清水到北京”,淅川農民“有山不能養畜、有樹不能砍伐、有水不能養魚”。
致富路子在哪里?王濤他們開會商量了三天三夜。
一條高質量綠色脫貧的想法經過“頭腦風暴”進發出來:城里、溝里兩處辦企業,既解決就業,又能為集體創收。
說干就干!王濤從同學那里無償引進了一種專用黏合劑,能黏合粉碎后的建筑垃圾,再經壓制,就成了建筑環保磚。村集體專門創辦一個勞務公司,把村里20多名青壯年吸收進來,勞務公司再以技術入股合作公司,開發生產環保磚;村集體又辦了一個生態農業開發公司,在山溝里種植玫瑰,生產玫瑰精油等“美麗產品”。
王濤跑北京、跑鄭州、跑杭州,運用各方資源尋找合作公司,協助成立了資源再生公司、環保科技公司等。這些公司中有的用建筑垃圾、工業廢渣等生產建材用磚,有的消納餐廚垃圾、市政污泥、園林和農林廢棄物等修復荒山和治理石漠化。村勞務公司在這些公司分別占股10%-20%。
王濤領著合作公司選廠址、辦手續、購機器、搞基建、搞培訓、試生產,三個月后,當第一塊環保磚下線,激動的淚水充滿了王濤的眼眶。
城里的企業有了眉目,王濤又把目光注視到了溝里。
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羋月山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了本村及周邊8個村的部分土地,用于種植玫瑰、艾草、油牡丹。公司又參股合作成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玫瑰精油等芳香制品。
“羋月山特色生態長廊”“芳香產業種植園”,這些新鮮詞兒不時掛在村民的嘴上,千百年只種莊稼的山溝里花草滿目,芳香四溢。
村民看到了美景,更得了實惠。山外務工修路、溝里種花種草,村屬兩個企業效益明顯: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連續兩年突破300萬元,2019年達到近500萬元。村民除地租和務工收益外,還能得到產業收益分紅。
2018年底,銀杏樹溝村實現整村脫貧!
從“沒希望”到有盼頭
村里年輕人100%外出打工,有點積蓄就在縣城買房,把孩子帶到城里讀書。
王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先筑巢,再引鳳。村里實施生態宜居改造工程,每家每戶無論是改造房屋、廚房、廁所、院墻,經過驗收都能得到村集體補貼,最高15000元。王濤遠赴廣東,邀請某影視公司進村考察,該公司決定把銀杏樹溝村作為某電視劇主要取景地,并由該公司前期投入了500萬元建起村民文化廣場、村部、醫務室,廣場前的溝里筑低壩蓄上了水,岸邊修涼亭、長廊,7.8公里的村道邊種上銀杏樹、格桑花……
致富要有帶頭人。為把能人請回山溝,村里拿出生態農業公司副總經理、玫瑰制品生產車間主任等崗位,吸引了六七個能人回到了村里,成了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銀杏樹溝村將近40年沒出過一個大學生。
“沒有優秀的下一代,就沒有小山村的未來啊!”王濤經常這樣啟發村民。
王濤向縣里打報告,山坡上停辦8年的村小學原址重建,縣教育局派了1位老師,村集體又出資返聘了1位退休老師。2018年9月1日,銀杏樹溝村小學開學典禮上,王濤看著臺下的7個學生,心里頭比多年前他領到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還要高興。
“為咱村,他拼著命地干!”
兩年多里,銀杏樹溝村的每一塊土地、每一個山頭都留下了王濤辛勤的汗水。
夜深入靜的時候,王濤顧不上身體的酸痛,坐在簡易辦公桌前學習。黨中央出臺決策部署,國務院出臺產業政策,王濤總是及時跟進學。他思考最多的是銀杏樹溝村咋發展,玫瑰花產業鏈怎么做長,環保磚怎么在外縣市大賣,村兩委班子還要“補”哪些課……
王濤白天干活,晚上學習,落下了嚴重的頸椎病,他顧不上瞧病,每天換上膏藥又開始一天的忙乎。由于長期飲食不規律,他的胃潰瘍老毛病還經常犯。
在村里,他喜歡到處轉轉,看看留守老人有什么困難,村小學的7個孩子單詞背得熟不熟,玫瑰花開得怎么樣。到了縣城,王濤就扎進磚廠和工地指導生產施工、協調市場銷售,找村里務工人員談心。
王濤自己的家在北京。愛人為了專心帶好兩個孩子,辭掉了在銀行的工作。家里地方小,王濤也不常回家,愛人干脆帶著孩子常年住回山西老家,由岳父岳母幫著帶。
在村里的兩年,王濤從沒有節假日,曾經連續5個月沒有回家。女兒出生那天,他仍堅守在村里協調貧困戶危房改造,女兒至今對他這個爸爸還很陌生。
“為咱村,他拼著命地干。”鄉親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聾啞人張春總是抱著暖水瓶跟著王濤,不時給他倒水喝,咋勸都不回家。張春說不出話來,大家都懂,他是感激王濤,總想著為他做點什么。
組織更沒有忘記王濤。王濤先后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優秀個人、河南省脫貧攻堅貢獻獎、河南省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被河南省評選為2018年度共產黨員先進典型。
結尾
村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小廣場上,村支部書記方長建和幾位老人坐在涼亭里聊著家常。
87歲的張治國曾任村支部副書記20世紀60年代帶領全村修路,放炮時崩落了兩顆牙齒,在村里很有威望。他豎起大拇指說:早先大干“四化”的干勁兒又回來了,現在的村干部,中!
剛當了兩年村支書的方長建說:“王濤書記一個外鄉人真心為咱村干實事,我們村干部都是本鄉本土的,可得接茬干好。”
村民邵金周說:村里的好光景是王書記領著大家伙兒干出來的,可別讓王書記走!
2019年夏天,組織決定王濤再任一年銀杏樹溝村第一書記。村民的心里踏實了一些。
“2020年,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人均收入3萬元!”當著全村百姓,王濤又立下了軍令狀。
每到夏秋時節,銀杏樹溝里盛開著五顏六色的格桑花。
格桑花,也叫幸福花。浸潤了奮斗的汗水,格桑花將永遠盛開在伏牛山尾的銀杏樹溝里。
記者手記
飲水思源 情灑丹江
每一個北京人,對河南淅川都應有特殊的情感——因為南水北調中線的渠首就在那里。“一庫清水到北京”,到2019年,丹江口水庫已累計向北京輸水超43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來水已占北京城區日供水量的73%。
王濤正是懷著飲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去扶貧的。駐村后,經過調研,他選擇了發展環保產業、美麗產業(玫瑰)。產業扶貧之路走得很艱辛,“無中生有”“借雞下蛋”,壯大集體經濟,非常有智慧。
第一書記的任期有限,原定駐村兩年的王濤已經“超期服役”,他經常思考:離任后給銀杏樹溝村留下什么?
除了兩個村屬企業,王濤給銀杏樹溝村還留下了羋月山品牌。羋月山品牌是王濤的又一次“無中生有”一一相傳羋月由楚入秦經過銀杏樹溝。村生態農業發展公司注冊“羋月山”品牌,研發花茶、化妝品、食品、調味品、酒、生鮮、家居用品等7類40種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目前月銷售額達400萬元。
更為重要的是,王濤將給銀杏樹溝村留下一個能扛起責任的兩委班子。2019年,王濤刻意把村“兩委”班子推上前臺,組織會議、匯報工作、參觀考察、洽談合作等,“兩委”班子凝聚力、戰斗力提高明顯,村干部在村里的威信越來越高。
相關熱詞搜索: 給我們 派了 書記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