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不僅僅是總結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研究經驗,發現做好工作的規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誤的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非常寶貴的,對工作有很好的借鑒與指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進提高,趨利避害,避免失誤。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上半年民政總結 民政辦半年工作總結篇一
20__年上半年民政辦公室在鎮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群眾解愁,加大力度做好社會扶貧救助工作,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任務,具體總結如下:1、認真做好農村、城鎮兩個最低生活保障線的保障工作,今年上半年城鄉低保工作有兩個特點,一是標準提高,從原來的560元提高到600元;二是鎮村兩級嚴格審核,應保盡保,應退即退,今年我鎮上半年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90戶162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6戶10人,共調出97戶199人,新增11戶25人。全鎮月最低生活保障總額達到40522元,對確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各村在村務公示欄內進行了公示,并有15名以上村民代表進行民主評議,超過三分之二以上人員簽字同意,進一步接受群眾監督,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每月及時足額發放到低保戶手中。
2、對因天災人禍或不可抗拒的原因致困的農戶,進行了臨時救濟,安排好他們的生活,到六月份,發放臨時救濟金0、4萬元。
3、積極為困難戶解決住房問題
上半年相關村上報了4戶危房困難戶,我辦及時上門調查核實,并督促盡快新建,到6月份己有3戶改造工作己全面完成,補助資金3、2萬元。
4、切實改善對無依無靠的五保戶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繼續改善鎮敬老院的居住環境,提高供養標準,從原來的560元提高到600元。同時,加強了內部管理,改善服務態度,加強內部工作評比,每月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每周制訂一次伙食食譜,每月公布一次伙食使用帳單,并將關愛獨居老人生活的居家養老有償服務擴展到整個邵西小區和礪山自然村,對分散供養的五保戶,每月按時發放生活費,與所在村一起不定期上門照料。
5、春節期間走訪貧困戶400多戶,發放困難救濟金26萬多元。
6、慈善救助工作穩步開展,春節前共發放助困、助學資金60多萬元。
二、優撫工作
今年上半年對重點優撫對象進行了走訪,對因病造成生活困難的重點優撫對象進行了重點補助,金額為1萬元;為現役士兵家屬發放優待金25人,標準為16385元,總金額近42、6萬元。
三、老齡工作
我鎮現有60周歲以上老人5500余人,占總人口的20、8%,其中80周歲以上老人779人。上半年我辦在老齡工作上做了2件事。
1、切實為老年人服務。對來辦老年證的老同志我們都熱心接待,認真登記辦理,做到了無差錯,使老年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到6月底新辦老年證40多張。
2、對80周歲、90周歲和100周歲的老年人,每月發放50元、100元和300元的尊老金,共計金額20多萬元。
四、殘聯工作
為殘疾人辦實事。助殘日期間,鎮殘聯為殘疾人提供上崗就業,積極幫助殘疾人尋找脫貧致富門路;為50名殘疾人進行輔助器具適配;組織10名貧困殘疾人進行免費體檢;組織30名白內障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解除了他們的痛苦,為他們送去了光明,用實際行動獻愛心、辦實事,為86名重殘人員發放重殘生活費,新辦殘疾證19張,愛心卡50多張。
下半年工作安排:
1、殘疾人安養院建設;
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站建設;
3、社會救助“六個一”工程建設;
4、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登記工作;
5、做好“安康關愛行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工作;
6、繼續做好城鄉低保的應保盡保、應退即退的動態管理工作。
7、繼續做好慈善救助工作;
8、繼續做好困難戶危房改造工作。
上半年民政總結 民政辦半年工作總結篇二
民政工作牢固樹立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民政在社會建設中的骨干作用,完善五大服務體系,突出重點,狠抓難點,打造亮點,著力惠民利民,打造幸福民政,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一、社會工作整體推進,率先實現“四個全覆蓋”
社工協會組織全覆蓋。201x年,區社會工作協會成立后,西園街道率先成立全省首家街道級社會工作協會,隨后,各鎮街園先后成立了社工協會、形成了區、鎮(街道)、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會組織參與的公共服務體系。社會工作服務平臺全覆蓋。我區積極探索社區服務與管理模式,打造“兩委兩站一會多中心”的社區服務與管理新架構,即在原有的“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之外推動社會服務平臺建設,在街道建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區建立“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和“社會組織聯合會”,設置專業社工崗位,引進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專門開展社會服務。目前,我區11個街道園52個社區已建立了“社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站)”專門化的社會服務平臺,并購買專業社工介入服務平臺開展服務。
社會工作人才全覆蓋。出臺了《關于加強社工、義工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和《關于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建立了“以專職社會工作者為核心,社工引領義工服務,義工協助社工服務”的“社工+義工”模式。將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全區人才隊伍建設內容,設置專業社工崗位、建立社工聘任、考核評價和薪酬保障制度,實施351骨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建設工程。社會工作項目化運作全覆蓋。各鎮街園和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平臺,立足基層服務工作重點與難點,創新社區服務管理模式,以項目化運作,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實現基層社會工作項目化運作全覆蓋。各街道社區積極推行社會服務項目化管理,打造服務品牌。我區通過社會工作介入人口計生領域的做法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高度認可和廣發關注,中央3套《人口》欄目對我們這一作法做了長達20分鐘的獨家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二、雙創工作雙重推進,示范效應進一步推廣
開展申報第二批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和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范區創建工作。7月,根據國家、省和市《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創建工作的通知》和民政部《關于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示范創建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開展創建工作。7月底,上報市局我區申報材料,并推薦上報五里墩、琥珀、西園和南七4個街道,家家景園、竹蔭里、天鵝湖、丁香和十里廟5個社區創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社區)材料。
三、社會事務統籌推進,管理進一步規范
減災救災深入開展。5月12日承辦了全省“5.12”國家防災減災宣傳日活動,進行了防災減災工作成果及科技成果展示、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減災避險演練、廣場演出和知識競答等。副省長等領導親自參加,并給予高度評價,鎮社區積極申報“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0月,對兩鎮一園今夏干旱災情進行統計,申請今冬明春生活救助款,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認真貫徹省市文件精神,做好肥西小廟和高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調研上報和交接的各項工作,做到在交接過程中人員不斷、工作不斷,真正無縫式對接,保障區劃調整工作順利進行。
上半年民政總結 民政辦半年工作總結篇三
今年以來,我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民政部門的具體指導下,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發揮民政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基礎作用,落實民權、改善民生的各項要求。經過努力,重點工作進展順利,各項業務協調發展,多項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做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一、201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突出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強化基本民生保障
1、實施陽光操作,全面清查城鄉低保
一是按時發放城鄉低保救助資金。今年1-6月份城市低保累計保障43072戶、79612人、2221.35萬元,月人均補差達279.06元。農村低保累計保障10536戶、24744人、352.81萬元,月人均補差達142.84元。累計發放五保資金17.67萬元。在動態調整下1-6月新增城市低保對象81戶、126人、增加保障金額3.8萬元,提高了保障標準914戶、1327人、增加保障金額5.38萬元;對因家庭生活得到改善而降低保障標準74戶、68人、減少保障金額0.74萬元,取消城市低保對象320戶、553人、減少保障金額14.15萬元;新增農村低保對象 237戶、615人、增加保障金額 7.14萬元 ,取消農村低保對象23戶、47人,減少保障金額 0.55萬元,城鄉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二是開展城鄉低保清理整改。6月6日,召開了全區城鄉低保清理整改工作動員會,區政府副區長賀水源同志安排部署了低保整改工作,整改工作將歷時三個月,要求各鄉、街道、村、社區要通過此項大宣傳、大走訪、大清查、大整改活動,進一步完善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就退盡退。三是加大監督力度。我們在區社會救助局、鄉(街道)、村(社區)都設立了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一經查實,立即處理。四是開展年檢清查。3月1日至至5月31日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城鄉低保對象年檢年審工作,此次年檢工作以鄉、街自查為主,區救助局抽查和對個別街道進行集中核查的方式進行。五是對《社會救助暫行辦法》進行宣傳。5月9日至6月9日我局開展了以“法治救助惠民生”為主題的《辦法》宣傳活動。利用報刊網絡進行宣傳,在石鼓黨政網、石鼓手機報、石鼓江山報和石鼓民政刊登社會救助政策,發表專題文章,在演武社區設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宣傳咨詢臺,展示政策宣傳海報,面向群眾解釋申請社會救助的條件和程序,免費發放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小冊 453本。
2、精準認定城市“三無”對象
依據城市“三無”對象認定標準,我局于3月29日至4月10日開展對我區所轄六個街道在冊的“三無”對象進行了走訪調查。通過走訪調查對符合“三無”條件的對象71人繼續按“三無”待遇進行保障(其中集中供養4人),對不符合“三無”條件的53人轉入城市低保救助。
3、進一步規范農村敬老院管理
指導鄉敬老院制定了崗位職責、財務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敬老院成立了院務管理委員會和院民管理委員會,民主理財,民主管院。6月5日區政府督查室與我局對鄉敬老院進行了夏季安全管理檢查,對檢查情況在全區進行了通報,要求鄉敬老院對存在的問題立即整改。
4、實施新型的醫療救助制度
我局在以“五位一體”綜合救助為原則的基礎上,采取對城鄉患重病人員住院、門診和城鄉特殊人群參保參合的方式實施醫療救助。一是資助城鄉低保人員參保參合。今年資助城區特殊人群11522人參保,資助金額69.13萬元,資助農村特殊人群3567人參合,資助金額21.4萬元。二是對城鄉患有重病的人員實施住院和臨時醫療救助、門診醫療救助194戶,保障人數290人次,發放保障金額40.8萬元。三是對我區重病、殘人員共計2657人辦理了補充醫療保險,保險金額21.3萬元。四是發放醫療門診救助證1155個。五是建立醫療救助服務平臺,整合定點醫療機構信息系統、新農合或城鎮居民醫保結算系統與醫療救助系統,實行結算“一站式”服務。六是對我區患艾滋病人員實施住院醫療救助,建立一人一檔制。
6、加大對困難群眾的 “救、急、難”救助
我區在上級沒有臨時救助資金的安排下,加大對特困人員家庭救助,對凡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低保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1-6月份累計救助困難家庭1216戶、2054人、48萬元。
(二)突出救災應急機制建設,提升災害應急救助能力
1、及時核查災情,妥善安置災民生活
一是進一步加大災害核查力度,實行隨報隨查,確保各類災害信息的準確上報,妥善處理。今年上半年災害頻發,先后發生雪災、暴雨、大風冰雹等自然類災害。特別是6月2號的洪澇災害,我區受災人口達8000人之多,緊急轉移安置人口7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00公頃,絕收面積150公頃,因災倒塌農房15戶,50間,損壞農房35戶,70間,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面對災害頻繁的嚴竣考驗,救災股積極應對,每次災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內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核災救災,緊急轉移安置群眾,妥善安置災民生活。二是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生產生活。每次災情發生后,我股及時向局領導匯報災情,并向市局、省廳上報災情信息,積極爭取省、市資金支持,確保災民過渡期的生活安排。上半年共計下撥救災資金69萬元,共救助災民和生活困難群眾2456戶、11600人、人均救助59元多、發放棉被80床、棉大衣10件、大米6000斤。三是抓緊時間對6月2日的洪澇災害造成山體滑損壞農房險情進行處理和房屋的修繕工作,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今年上半年我區總體災情平穩,救災工作進展有序,災民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2、加強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
災害信息員網絡建設以鄉街為主導,以村為主體,明確專人為災害信息員,建立起了橫向連接區、鄉、村三級,縱向連接區直各職能部門的災害信息員隊伍,全區共有災害信息員32人,實現了突發災害早預警、早報告、早處置,努力減少各類突發災害造成的經濟財產損失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為有效的防御各種突發自然災害,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搶險救災工作應急反應能力。
3、深入開展防災減災綜合示范區創建
按照創建國家級減災示范社區要求,積極開展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在青山街道西湖二社區開展防災減災綜合示范區建設,并積極爭取納入國家減災委防災減災綜合示范區創建范疇。防災減災預案、應急轉移安置方案的編制、避難場所臨時安置點、救災物資儲備倉庫、預警信號臺的設置等工作都將落實。組建行業監測隊伍和民兵應急分隊,災害點現場的預警設置、提示和自救撤離線路等各項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各項創建指標逐步落實到位。同時5.12防災減災宣傳日在區應急辦的牽頭下、在石鼓廣場開展得有聲有色.我股共發放防災減災宣傳資料和宣傳掛圖3000余份。
(三)突出維護優撫對象權益,完善雙擁優撫安置體系
1、增強軍民團結,創新雙擁工作
一是為做好我區雙擁工作,春節期間走訪了駐區的7個部隊,慰問了優撫對象131人,共送發慰問金14.1萬元。二是出臺了《現役軍人立功受獎獎勵辦法》,對在部隊股現役期間立功受獎的軍人,給予適應的獎勵。
2、嚴格落實優待撫恤政策
一是及時足額發放優撫對象各類撫恤金及義務兵家庭優待金。上半年共發放各類優撫對象撫恤金共計368.3萬元,其中傷殘撫恤金228萬元;參戰人員補貼54.5萬元;三屬人員撫恤金6.5萬元;在鄉老復員軍人撫恤金20萬元。60歲農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補貼4.2萬元;部分(錯殺平反)老烈子女補助金0.1萬元;發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55萬元。二是落實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待遇。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工作全面鋪開,與醫院實行了即時結算。上半年共為優撫對象報銷醫療費用14.4萬元。其中門診費8.6萬元;1-6級傷殘軍人定點醫院住院費用3萬元;其他住院補助2.2萬元;資助5名傷殘軍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共繳納費用0.6萬元。三是完善各類優撫對象信息及傷殘軍人換證工作。按照省市要求,201x年重點優撫對象信息全部完善,將二代身份證掃描進系統。將186名傷殘軍人信息資料進行整理,并及時進行了更換,201x年1月1日正式啟用新證。上半年共為下崗失業傷殘軍人發放生活費計9萬元,為在破產、改制、特困企業退休的傷殘軍人發放生活補助2.9萬元,確保了涉軍群體的穩定。
3、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穩步推進
一是我區今年共接收退役士兵138人,其中在部隊選擇自主就業的118人。上半年共發放自主就業一次性補助金31萬元。配合市民政局為118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進行了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并推薦工作。二是按時完成退役士兵(士官)安置任務。上半年共安置退役士兵(士官)70人,其中工作安置5人,另外65人由入伍地鄉、街給予安置或自謀職業。上半年共辦理自謀職業6人,發放自謀職業一次性補償金13萬元。
4、落實軍休人員“兩項待遇”
通過開展節日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關心軍休人員,落實軍休人員政治生活待遇。我局代管的軍隊退休職工唐四德一直住在深圳兒子家中。3月份該同志生病在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住院。由于我市醫保還沒有實現異地結算,造成住院費異地報銷非常麻煩,我局軍休辦的同志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與唐四德同志家屬聯系,住院結算單由她兒子寄給軍休辦,軍休辦的同志再到區醫保中心把該同志的住院經費進行核算,再將醫療費轉到唐四德的帳號里,這樣避免了該同志往返勞頓之苦。象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軍休辦的同志都能及時主動地把這些情況處理好,得到了軍退職工的好評。
(四)突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推進和諧社區創建
1、穩步推進第九次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目前我區22個村完成了換屆選舉,在選舉過程中,我局始終堅持工作上周密部署、操作上規范有序,嚴格依法選舉,確保了我區第九次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2、深入推進社區建設工作
一是4月份對全區各社區的辦公服務用房面積進行了全面摸底,并將摸底的情況及意見建議向區主要領導匯報。二是落實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對全區社區經費落實情況進行了督查,將社區人員工資待遇問題及時向區領導進行了匯報,區領導高度重視,召開了多次專題會議研究社區人員工資待遇問題,現全區各社區的工作人員都按照全市社區工作人員的統一標準放發到位,切實保障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權益。三是大力推動農村社區和和諧社區創建工作。今年松木鄉梽木村為農村社區和和諧社區創建單位,我們想盡辦法動用各方力量,積極籌集資金,指導村、社區開展創建工作。
3、不斷深化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
首先是指導設立村級組織,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今年3月份我們組織開展了村(居)組織調研,對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中不適應新形勢要求和與新的法律、法規有沖突或不易操作的條款進行了清理、修改和規范。其次是抓好了以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居)務公開工作。全區各村(居)全面實行了村(居)務公開,建立村(居)務監督小組、民主理財小組的達到了100%,實現了村(居)財務每季公開一次。還開展了村(居)務經濟運行、村(居)干部待遇情況調研,對村(居)經濟及村(居)務公開提出了建議性意見。
(五)突出社會專項事務建設,優化民政公共服務職能
上半年民政總結 民政辦半年工作總結篇四
上半年,青島市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和__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積極踐行“三嚴三實”,圍繞全市民政工作要點和承擔的市辦實事、市委工作要點、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等,提早謀劃、努力創新、真抓實干,各項目標任務進展順利。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一)社會救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1.建立起比較科學的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相適應的社會救助提標機制。一是提高了城鄉低保標準。從4月1日起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620元、420元,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提高到10440元,較上年度分別提高了3.3%、20%、19.2%。二是完善青島市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制度。下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青島市困難居民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降低了救助門檻、救助范圍覆蓋到全體市民和在青務工、上學的非青島市戶籍人員。三是完善城鄉困難居民醫療救助制度。起草了新的《青島市困難居民醫療救助制度》,進一步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2.規范完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與10個部門實現了信息共享,出臺了《青島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實施細則》。上半年,核對低保新申請對象4091人,檢出不符合條件對象578人,檢出率9.6%;復核低保對象14953戶26127人,檢出不符合條件對象1322戶,3429人,檢出率8.8%。
3.大救助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出臺了《關于做好大救助工作的指導意見》,為解決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打造出一條“綠色通道”,大救助工作進一步夯實。
4.減災備災機構和儲備倉庫建設取得新進展。201x年底,我市在即墨藍村鎮建成了7000平方米的市級救災物資貯備倉庫,目前已進入設備采購、人員編制配備和運行經費爭取階段,下半年可確保救災倉庫投入使用。
(二)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改革系統推進。
1.出臺總體改革意見。經市政府授權,于4月初以市政府授權件形式出臺了《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就深化登記管理、發展環境、監管體制和保障機制改革等進行了明確。
2.制訂了《青島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擴大社會組織直接登記范圍,減少審批程序,下放審批權限,放寬準入條件。
3.制訂了《建立健全完善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的指導意見》,就建立社會組織監管辦法、監管體系進行規范。
4.起草了《青島市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和購買服務資質的社會組織管理辦法》,就建立政府職能轉移機制、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以及社會組織資質條件、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和社會組織名錄編制程序、動態管理等方面進行明確,鼓勵社會組織通過公平競爭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5.制定了我市脫鉤方案、開展脫鉤試點,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
6.積極探索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新模式,抓好相關行業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工作,在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中開展“組織建設年”活動,做好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培訓工作。
(三)社會事務工作規范有序。
1.編制殯葬規劃。從基本滿足本區域安葬需求出發,以“節地、生態、文明、惠民”為原則,以室內骨灰存放和公益性設施為方向,編制《青島市十三五殯葬設施發展規劃》。同時,加快推進殯葬地方立法工作,起草了《青島市殯葬管理辦法》,力爭年內以政府令形式發布。圓滿完成春節、清明節殯葬服務場所祭掃服務保障工作。據統計,清明節共接待祭掃群眾61.99萬人次、祭祀車輛8.4萬輛;順利實施201x年春季海葬工作,有778名逝者回歸自然;上半年,全市共免費辦理遺體火化29242具,為喪屬節省經費近3582萬元。
2.婚姻收養登記規范化。上半年,全市共辦理結婚登記30869對,離婚登記約9815對,補證9131件,出具婚姻登記證明85682件,總婚姻登記工作量為135497件,登記合格率為100%;起草了《青島市市民跨區域婚姻登記方案》。受理收養申請179件,公告52件,辦理完成128件。
3.加大流浪乞討救助力度。上半年共救助各類受助人員6772人次,有力維護了受助人員的合法權益。
(四)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完善。
1.建設30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示范點。聯合市財政局下發了《關于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示范點建設及獎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示范點建設的具體任務、標準以及工作要求。
2.擬定了《201x年—20__年青島市養老設施布局規劃》,目前即將進入專家評審階段。計劃到20__年全市養老服務床位總數達到9.7萬張,千名老人床位數達到50張以上。
3.下發了《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關于大力發展臨終關懷事業的意見的通知》。這是全國發展臨終關懷事業方面的第一個政策性文件,不僅具有現實意義還具有示范意義。
(五)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初見成效。
為建立完善市(區)社區事務準入制度和工作機制,為社區減負增效,改革社會管理體制,起草了《青島市級部門進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實施細則》,近期將以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完成了青島市第十一屆村(居)“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協調解決了換屆選舉遺留難點問題和群眾上訪問題,舉辦了全市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示范培訓班。
組織開展了社會工作主題研討會、宣講團巡講、社會工作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動。起草了我市《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初稿,編制了我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十三五”規劃,聯合團市委等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強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舉辦了全市社會工作知識培訓班,全市培訓人員達2250人次。組織了全市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工作。
(六)優撫安置、雙擁工作保障得力。
1.認真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為約5萬余名優撫對象提高撫恤補助標準,平均提標幅度15%,“三屬”撫恤補助實現了城鄉一體標準發放。節日期間,各級各部門走訪優撫對象3000余戶,贈送慰問金和慰問品總價值850余萬元。為符合條件的重點優撫對象發放醫療補助資金共計1622萬元,起草了《青島市撫恤定補優撫對象醫療補助辦法(修訂稿)》,進一步擴大優撫對象醫療補助范圍、提高補助比例和補助上限,更好的保障優撫對象的醫療需求。
2.退役士兵工作安置工作順利開展。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4140人;舉辦201x年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上百家企業為退役士兵提供工作崗位;與市人社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x年城鎮退役士兵“雙考”安置工作的通知》,6月28日組織全市363名城鎮退役士兵參加理論了考試。
3.部署開展“青島市軍休工作星級服務建設年”活動。從抓好隊伍建設、安全隱患設施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軍休干部的休養環境。接收安置第六批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523名。
4.完成省雙擁工作檢查組對我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的檢查考評。召開了動員大會,對全市創城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制發了《青島市迎接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檢查考評工作實施方案》,對目標任務進行責任分解;制作雙擁工作匯報片和雙擁畫冊,編印雙擁工作文件匯編,收集整理編卷市級迎檢檔案材料;對各區(市)和相關迎檢單位迎檢準備工作進行現場督導檢查,對發現問題督促迅速整改;營造創城迎檢氛圍。6月30日-7月3日,省雙擁工作檢查組對我市進行了檢查考評。
(七)老齡工作扎實開展。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老齡工作調查研究創新年活動;開展了“__”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完成情況和“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編制調研;扎實推進老年維權工作,市老年維權中心、老年維權崗、老年維權俱樂部、老年維權調解中心及老年維權調解中心(西部)為老年人提供了法律幫助;繼續與青島日報聯合開展“愛心陪伴空巢老人”公益活動,已建立“愛心陪伴空巢老人”志愿服務基地24個,志愿者團隊80余個,近萬名志愿者為近3000名空巢老人提供陪伴。特別是市老齡辦、市廣播電視臺根據市民建議,自6月1日起,利用廣播電臺聯合開辦“空中老年大學”,目前已有百余名老年人登記注冊為學員。